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易错点14群落常见的“四个”理解误区(原卷版)易错点14群落常见的“四个”理解误区(原卷版)/易错点14群落常见的“四个”理解误区(原卷版)易错点14群落常见的“四个”理解误区目录01易错陷阱(四大陷阱)02举一反三【易错点提醒一】共同生活≠互利共生【易错点提醒二】垂直分布≠垂直结构【易错点提醒三】种内竞争≠种间竞争【易错点提醒四】优势取代≠取而代之03易错题通关易错陷阱1:生物生活在一起对双方有利就一定是互利共生关系【分析】共同生活,对双方都有利可能是原始合作或互利共生。原始合作的双方分开后均能独立生活,而互利共生的双方分开后出现两方或其中一方不能正常生活。易错陷阱2:高山上植被的垂直分布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分析】高山上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升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植被(群落)分布不同。如:阔叶林—针叶林-高原草甸-苔原属于四个不同的群落垂直分布(属于水平结构)。而群落的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指同一个群落内不同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配置情况。易错陷阱3: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都是种间竞争关系【分析】生物之间的竞争发生在不同生物之间为种间竞争,同种生物的生存斗争是种内竞争。易错陷阱4:群落到森林阶段找不到灌木、草本植物【分析】群落演替时,不同种群间是优势取代,在森林阶段能(填“能”或“不能")找到地衣、苔藓等其他植物。【易错点提醒一】共同生活≠互利共生【例1】(2023·广东湛江·统考三模)在海底,海葵主要吃小鱼和小虾。海葵固着于寄居蟹的螺壳上,寄居蟹的活动可以使海葵更有效地捕食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海葵则用有毒的刺细胞为寄居蟹提供保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海葵和寄居蟹之间属于互利共生关系B.食物是影响寄居蟹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C。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问题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保持群落内物种的丰富度易错分析:海葵和寄居蟹之间属于原始合作关系.【变式1-1】(2023·宁夏·校联考二模)肠道芽孢杆菌能促进部分有益菌的生存生长,其原因是好氧芽孢杆菌能消耗肠道内的O2,形成厌氧环境,从而有利于乳酸菌的生存生长。这种理论学说称为“生物夺氧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肠道中,芽孢杆菌与乳酸菌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B.芽孢杆菌在肠道作用的结果有利于肠道中酵母菌的大量增殖C。在肠道中,等量葡萄糖在芽孢杆菌和乳酸菌中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不相等D.芽孢杆菌在消耗O2的同时会伴随着CO2和乳酸的产生,为乳酸菌生长提供酸性环境【变式1-2】已知蚯蚓能缓解干旱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科学家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条件下蚯蚓对番茄茎叶脱落酸(ABA)水平以及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蚯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与番茄的种间关系是互利共生B.高干旱胁迫下番茄植株ABA含量增加,促进气孔关闭减少水分散失C.低干旱胁迫条件下,蚯蚓通过增加土壤含水量来缓解干旱胁迫D.高干旱胁迫条件下,蚯蚓能促进番茄植株合成ABA来对抗干旱胁迫【变式1—3】下表为不同环境中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种生物A、B相互作用(甲、乙、丙)对彼此所造成的影响,其中“+”表示正面影响,“-”表示负面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相互作用类别生物A生物B甲++乙-—丙+-A.甲可能表示原始合作或互利共生B.发生乙类相互作用的两种生物生态位相似程度较低C.人体肠道内的某些细菌和人的相互作用类别可能属于甲或丙D.自然状态下,甲、乙、丙三种相互作用类别均利于维持群落的稳定【易错点提醒二】垂直分布≠垂直结构【例2】下列关于群落的结构与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原上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空间结构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改变B.天山山麓从山脚到山顶群落类型的差异是由于光照强度的不同导致的C.森林中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这体现的是群落的垂直结构D。由冰山岩向森林演替过程中,土壤中有机物越来越少,群落物种丰富度逐渐加大易错分析:森林中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变式2—1】广东开发出稻田中养河蟹的新型综合种养模式,改变了稻田单一的种植结构,获得经济、生态双赢,河蟹能除去稻田中的害虫、杂草,还能松动田泥,稻田能为河蟹提供饵料和良好的生活环境。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河蟹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就是其生态位B.稻田高矮不一的水稻提高光能的利用,体现垂直结构C.新型综合种养模式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D.提高稻田中河蟹种群密度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群落演替【变式2—2】在洱海月湿地公园每年冬季有越来越多的候鸟来此停栖,吸引了很多游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湿地具有的调节气候、旅游观光等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湿地中的所有动物和植物组成一个群落C。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分析候鸟的栖息地、食物、天敌和种间关系等,可以确定其生态位是否有重叠【变式2—3】科学家对珠穆朗玛峰(珠峰)北坡和南坡地区的考察研究表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植被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植被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随着海拔上升逐渐发生变化,影响因素有温度、地形,土壤湿度等B。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调查珠峰针叶林中雪松的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样方大小可以变化D。珠峰较高海拔地段新出现了绿色植物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易错点提醒三】种内竞争≠种间竞争【例3】1934年,生态学家高斯将数目相等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放在某个容器中培养,每天统计容器中两种草履虫的数量(个),部分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0481216双小核草履虫30150260280280大草履虫306040300A.从选材的角度推测选择的两种草履虫的生活习性接近B。培养期间双小核草履虫的发展趋势是先增加后稳定C。两种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将由种内竞争转变为种间竞争D.推测自然群落中一般不存在两个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物种易错分析:两种草履虫是不同物种,两者生活在同一自然环境里,属于种间竞争。【变式3-1】夜光藻是我国引发赤潮主要的藻类,它不进行光合作用,主要以盐藻为食,在适宜光照的密封条件下,共同培养夜光藻和盐藻一段时间,得到如下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体富营养化后,夜光藻容易爆发增长B。培养前期夜光藻种群增长近似于S形C.从图中可以看出夜光藻的食物来源不止一种D.4天后盐藻密度迅速下降是由于种内竞争过大导致的【变式3—2】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B.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种间竞争关系C.图乙中Ⅱ生物对Ⅰ生物的进化有害无益D。图丙中实验初期,种内互助与种间竞争并存,后期Ⅲ的种内竞争加剧【变式3-3】稻田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褐飞虱是水稻的首要害虫,二化螟也是危害水稻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研究害虫的生长发育规律,能为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科研人员在害虫寄生情况不同的四组水稻植株上,放置二化螟,7天后分别测定各组水稻植株上放置的二化螟虫体重量,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化螟和褐飞虱同在水稻植株上寄生,它们有着完全相同的生态位B。施用农药后,两种害虫的数量下降,稻田群落的丰富度下降C.实验结果表明褐飞虱单独存在时有利于二化螟虫体生长D.第2组和第4组比较说明褐飞虱与二化螟共同寄生时增强了二化螟种内竞争【易错点提醒四】优势取代≠取而代之【例4】我国西北地区常年干旱,土地沙漠化严重,生长的灌木大多根系发达,叶片蒸腾速率较低,为了研究该地域的群落演替过程.2016年5月科研人员在某村庄选择了4块不同年代弃耕的盐碱地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弃耕年代一年生草木多年生草木灌木物种数量公元1950年0株10株380株8公元1970年0株46株290株12公元1990年400株1800株30株15公元2010年600株1900株32株18A.该盐碱地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被草木取代B。调查结果表明弃耕时间越长的盐碱地物种丰富度越高C.该群落演替过程中影响植物优势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分D.演替过程中灌木间的种内斗争逐渐加剧导致物种数量减少易错分析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的优势逐渐被草木取代。【变式4—1】有关群落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是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包含着该区域的所有种群B。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与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关,与人类活动无关C.从灌木阶段到森林阶段的演替过程中,乔木层完全取代了灌木层D.在草本群落没有垂直结构,群落中的生物因捕食可形成食物链【变式4—2】群落的演替是有规律的、有一定方向的和可以预测的,群落演替的终点是顶极群落。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草本阶段找不到苔藓、地衣等B.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后,其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不再变化C.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D.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影响因素不同【变式4—3】某科研人员调查某森林群落演替时,发现其自然演替顺序为: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关于该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衣阶段时,该群落组成过于简单,不存在垂直结构B.该演替过程非常漫长,充分体现出群落的时间结构C。演替时,优势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越来越强,从而占据有利地位D.群落演替过程会伴随着群落中物种的竞争和生态位的改变1.我国的许多农谚、诗句彰显着祖先的智慧,同时也透射着生物学原理。下列有关农谚的解释错误的是()选项农谚、诗句解释A“六月若连阴,遍地是黄金”水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合理灌溉有利于提高产量B“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生物的性状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C“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螟蛉与蜾蠃的种间关系是原始合作D“谷连谷,坐着哭”植物对土壤中元素的吸收具有选择性,长期种植谷子,会导致土壤中谷子所需的矿质元素减少A.AﻩB.BﻩC.C D.D2.果园中高湿度、低风速、弱光照等环境条件有利于草菇的生长。在某大型果园中进行果树和草菇的间种,果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又可被果树根系吸收利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草菇和果树的种间关系为原始合作B.种间关系是该群落区别于普通果园群落的重要特征C.光照、水分等资源不均匀分布使该果园的种群呈镶嵌分布D.果树和草菇的间种提高了对空间和环境资源的利用率3.长白山随海拔的升高依次分布着针阔叶混交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苔原4个植被分布带,生存着种类繁多的珍稀野生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白山生物种间关系复杂,包括捕食、寄生和腐生等B.具有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其数量不一定呈周期性波动关系C.长白山上所有的动物、植物组成了生物群落D。长白山随海拔升高的4个植被分布带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4.树线是指高海拔山地天然森林分布的上限,树线以上为高山灌丛和草甸,树线以下分布的是以乔木为主的森林,如图1。生态学家研究了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对树线上升幅度的影响,如图2.当植被厚度较大时,会形成一道厚厚的“封锁墙”,植物种子落于此地难以萌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分高山灌丛、草甸、乔木群落的首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B.全球气候变暖使高山冰雪融化加快,导致高山树线海拔高度上升C.树线之上和树线之下的植物群落明显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树线之上植被厚度大时,植物种子落于此地难以萌发导致树线相对静止5.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表征了物种对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状况与种间竞争、种内竞争具有密切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种间竞争会促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B.种内竞争的加剧会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C.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一旦有重叠则种间竞争就会加剧D.如果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分开的,则会有未被利用的资源6。高密度混养的大、小鲈鱼,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是(
)A.种内竞争、捕食、捕食B。捕食、捕食、捕食C.种内竞争、寄生、捕食D.捕食、寄生、捕食7。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过程一般是: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森林等阶段,直至到达顶极群落。”资源比率假说”认为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物种优势主要是由光和营养物质这两种资源相对利用的有效性决定的。下图为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控制两管理办法
- 团场绩效管理办法
- 园区场地管理办法
- 围棋之乡管理办法
- 国企酒店管理办法
- 国外垃圾管理办法
- 国控站点管理办法
- 网约车平台运营服务费协议
- 2025至2030中国麻醉呼吸机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内存插槽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重庆市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 医疗废物与污水处理培训
- 麻醉中级晋升汇报
- 卫生服务站消杀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保健食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年新高考1卷(新课标Ⅰ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 (高清版)DB62∕T 446-2019 河湖及水利工程土地划界标准
- DB33-T 2099-2025 高速公路边坡养护技术规范
- 医院安检工作管理制度
- 文言文阅读-2025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汇编原卷版
- 宗教工作专题培训实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