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有机物的试验制备流程题
一、单选题(共14题)
1.下列关于试验平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点燃乙快前,对气体进行验纯
B.制备乙酸乙酯时,将浓硫酸沿试管壁缓缓加入乙醇中
C.蒸储时,向蒸储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
D.将少量钠保存在乙醇中,置于阴凉处
2.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试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提纯乙酸丁酯须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图中装置不能较好的限制温度为115〜125°C
3.试验室制备硝基苯的试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
601c水浴
洪娥股、米树股和单的泄介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浴加热的优点为使反应物受热匀称、简单限制温度
B.将浓硫酸、浓硝酸和苯混合时,应向浓硝酸中加入加入浓硫酸,待冷却至室温后,将所得
混合物加入苯中
C.试验过程中发觉仪器b中未加入碎瓷片,可冷却后补加
D.反应完全后,可用仪器a、b蒸储得到产品
4.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两套装置用乙醇、乙酸
和浓硫酸分别制备乙酸乙酯(沸点77.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能加快酯化反应速率B.不断蒸出酯,会降低其产率
C.装置b比装置a原料损失的少D.可用分液的方法分别出乙酸乙酯
5.下列试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制取澳苯:将铁屑、澳水、苯混合加热
B.用NaOH溶液除去澳苯中的澳
C.鉴别己烯和苯:向己烯和苯中分别滴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视察是否褪色
D.除去甲烷中含有的乙烯:将混合气体通入滨水中
6.己知:CH1cHicHjCHjOH噌箝,,01£出(H,CHO,利用下图装置用正丁醇合
成正丁醛。相关数据如下:
物质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117.20.8109微溶
正丁醛75.70.8017微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少量金属钠,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
B.当温度计1示数为90〜95℃,温度计2示数在117.2℃左右时,收集产物
C.反应结束,将储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以分去水层,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D.为加快反应,应将酸化的NazCeO,溶液一次性全部加入正丁醇中
7.硝基苯是一种重要有机合成中间体,试验室可用如下反应制备:C6H6+HNOs
鼎kJH—NG+HQA〃〈0。己知该反应在温度稍高的状况下会生成间二硝基苯。有
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苯硝基苯间二硝基苯浓硝酸浓硫酸
沸点/℃8021130183338
溶解性微溶于水难溶于水微溶于水易溶于水易溶于水
下列说法不亚随的是
A.制备硝基苯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采纳蒸储的方法可将硝基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别出来
C.该反应温度限制在50-60C的缘由是削减反应物的挥发和副产物的生成
D.采纳加入NaOH溶液、水洗涤、以及分液的方法可除去粗硝基苯中混有的无机杂质
8.借助下表供应的信息,试验室制备乙酸丁酯所实行的措施正确的是
物质乙酸1-丁醇乙酸丁酯
沸点117.9℃117.2℃126.3℃
A.采纳水浴加热B.运用浓硫酸做催化剂
C.用NaOH(aq)洗涤产物后分液D.边制备边蒸出乙酸丁酯
9.从某含BL废水中提取BQ的过程包括:过滤、氧化、萃取(需选择合适萃取剂)及蒸储等
步骤。己知:
物质Br2CC14正十二烷
密度/g,cm-33.1191.5950.753
沸点/℃58.7676.8215^217
Ch
含Br-溶液、aOH溶液
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装置中BL发生的反应为:2Br「+Cb=Br2+2CF
-
B.甲装置中NaOH溶液每汲取0.ImolCl2,转移0.Imole
C.用乙装置进行萃取,溶解B。的有机层在下层
D.用丙装置进行蒸储,先收集到的是Be
10.配苯基苯甲酰胺,-一(、、)广泛应用于药物,可由苯甲酸,「O”与苯胺
H
C^N、H反应制得,由于原料活性低,可采纳硅胶催化、微波加热的方式,微波干脆作用于
分子,促进活性部位断裂,可降低反应温度。取得粗产品后经过洗涤-重结晶等,最终得到精
制的成品。
已知:
溶剂
水乙醇乙醛
物质
苯甲酸微溶易溶易溶
苯胺易溶易溶易溶
炉苯基苯甲酰胺不溶易溶于热乙醇,冷却后易于结晶析出微溶
下列说法不亚做的是
A.反应时断键位置为C-0键和N-H键
B.洗涤粗产品用水比用乙醛效果更好
C.产物可选用乙醇作为溶剂进行重结晶提纯
D.硅胶吸水,能使反应进行更完全
11.FeCk易潮解、易升华,试验室制备FeCL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分散有铁粉
A.导管g的作用是增加装置的气密性
B.试剂X和试剂Y分别为浓硫酸、饱和食盐水
C.干脆用E接收产物比用导管连接的优点是可防止堵塞
D.F中浓硫酸的作用是防止G中氢氧化钠进入E
12.Wolff-Kishner-黄鸣龙反应是醛类或酮类在碱性条件下与朋作用,使得〉C=0转化为-CH?-。
如:
NaOH'CHOCHiCH;)©
A+X(g)+Y(l)
其中,X和Y不污染环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肿作还原剂
B.X是N?
C.Y是40
D.-CH:CE: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苯甲酸和乙醇
13.试验室制取少量澳乙烷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生成物导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a中,试
验结束发觉试管a中的物质分为三层.对该试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烧瓶中除发生取代反应可能发生消去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B.产物在a中第一层
C.a中有产物和水还含HBr、CH3cH2H等
D.b中盛放的酸性KMnO,溶液会褪色
14.下列化学试验能够获得胜利的是()
A.只用澳水为试剂,可以将苯、乙醇、己烯、四氯化碳四种液体区分开来。
B.将无水乙醇加热到170℃时,可以制得乙烯
C.苯酚和福尔马林在沸水浴中加热可以制取酚醛树脂
D.乙醇、冰醋酸和2mol/L的硫酸混合物,加热可以制备乙酸乙酯。
二、非选择题(共8题)
15.肉桂酸是香料、化妆品、医药、塑料和感光树脂等的重要原料。试验室可通过苯甲醛与
乙酸酎反应制备,反应原理如下:
相关物质的一些理化数据如下表所示:
熔点沸点
物质M/g,mol1P/g•cm-3溶解性
/℃/℃
苯甲
1061.044-26179.62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醛
乙酸
1021.082-73.1138.6能与水反应生成乙酸
酊
肉桂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能溶于乙
1481.248135300
酸醇
试验步骤:
I.在装有温度计、空气冷凝管和搅拌器的三颈烧瓶A(如图1)中,加入4.2g无水碳酸钾、
8.0mL乙酸酎和3.0mL苯甲醛,加热、搅拌条件下反应2h。
II.反应完毕,分批加入20mL水,再加入适量K£03固体,调整溶液pH=8,将三颈烧瓶组装
为水蒸气蒸储装置(如图2),B中产生的水蒸气通入A中,进行水蒸气蒸储。
III.向A中残留液加入少量活性炭,煮沸数分钟,趁热过滤。在搅拌下往热滤液中当心加入浓
盐酸至pH=3,冷却,待结晶完全后,抽滤,以少量冷水洗涤,干燥,收集到粗产品3.0g„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中所用仪器须要干燥,且须用新蒸储过的苯甲醛和乙酸酎,保证不含水分,缘由是
(2)步骤I中空气冷凝管的作用为,三颈烧瓶中反应初期有大量泡沫产生,缘由是有
气体生成。
(3)步骤II中加入碳酸钾调整溶液pH=8,此时溶液中盐类物质除肉桂酸钾外,还有;
进行水蒸气蒸播至______为止,说明三颈烧瓶中苯甲醛已被完全蒸出。
(4)步骤III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洗涤时用少量冷水的缘由是。
(5)本试验的粗产品产率约为(保留2位有效数字),要将粗产品进一步提纯,可用
作溶剂进行重结晶。
16.某化学课外小组查阅资料知:苯和液澳在有澳化铁(FeB。)存在的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
成澳苯和澳化氢,此反应为放热反应。他们设计了制取并验证产物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先
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澳,再将混合液渐渐滴入反应器A中。如图是制取澳苯的装置。试
回答: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C中看到的现象是,证明o
(3)装置B是汲取瓶,内盛CCL液体,试验中视察到的现象是,缘由是
o假如没有B装置而将A、C干脆相连,你认为是否妥当?(填“是”
或“否”),理由是o
(4)试验结束后,经过下列步骤分别提纯:
①向A中加入适量蒸储水,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蒸储水、10%的NaOH溶液、蒸储水洗涤后静止分液。
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分液时获得有机层的详细操作是;
③向分出的粗澳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
(5)经以上分别操作后,粗澳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要进一步提纯,下列
操作中必需的是(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结晶B.过滤C.蒸储D.萃取
Oil
17.某化学小组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已知:
密度(g/cm3)溶点(℃)沸点(℃)溶解性
环已
0.9625161能溶于水
醇
环己
0.81-10383难溶于水
烯
⑴制备粗品将12.5mL环已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
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②写出环己醇制备环己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o
③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
(2)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须要提纯。
①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水在__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填
入编号)洗涤。
a.KMnO,溶液b.稀HfO4c.N喊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热储,蒸储时要加入生石灰,目的是o
③收集产品时,限制的温度应在_________左右。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0
a.用酸性高镒酸钾溶液b.用金属钠c.澳水
18.苯甲酸是一种消毒防腐剂,其钠盐可抑制牙膏中微生物的生长。甲苯氧化法是试验室制
备苯甲酸的常用方法之一。
(一)反应原理
C6H5CH3+2KMnO4△>C6H5C00K+K0H+2Mn02I+H20
C6H5COOK+HC1-C6H5COOH+KC1
已知:苯甲酸相对分子质量122,熔点122.4C;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17.5257580100
溶解度/g3.003.995.908.3911.7
(二)试验过程
①将肯定量甲苯、水、几粒沸石加入三颈烧瓶中;
②装上冷凝管,加热至沸后分批加入适量高锌酸钾,搅拌回流反应4小时;
③将反应混合物趁热减压过滤,并用热水洗涤滤渣,将洗涤液并入滤液中;
④滤液加入盐酸酸化后,抽滤(装置如图1)、洗涤、干燥得苯甲酸粗产品。
图1回流搅拌装置图2抽滤装署
(1)图1电动搅拌器的作用是,冷凝管中冷水应从(填“a”或"b”)口进入;
推断甲苯被氧化完全的试验现象是。
(2)第③步抽滤操作时,要趁热进行,是因为,反应混合物趁热减压过滤后,若溶液
呈红色,可用少量NaHSOs溶液处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
(三)纯度测定
(3)称取1.22g产品溶解在甲醇中配成100mL溶液,移取25.00mL溶液,用KOH标准溶液进
行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30乂10%01,产品中苯甲酸质量百分数为_(保留两位
有效数字)。
(四)试验反思
(4)得到的粗产品要进一步提纯苯甲酸,可采纳的方法。
19.甲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能用于生产苯甲醛CHO)、苯甲酸
(C^COOH)等产品。下表列出了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请回答:
溶解性
熔点沸点相对密度(p水
名称性状
(℃)(℃)=lg,cm-3)
水乙醇
甲苯无色液体易燃易挥发-95110.60.8660不溶互溶
苯甲醛无色液体-261791.0440微溶互溶
苯甲酸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122.12491.2659微溶易溶
注:甲苯、苯甲醛、苯甲酸三者互溶。
试验室可用如图装置模拟制备苯甲醛。试验时先在三颈瓶中加入0.5g固态难溶性催化剂,再
加入15mL冰醋酸(作为溶剂)和2mL甲苯,搅拌升温至70℃,同时缓慢加入12mL过氧化氢,
在此温度下搅拌反应3小时。
(1)装置a的名称是—o
(2)三颈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写出苯甲醛与银氨溶液在肯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反应完毕后,反应混合液经过自然冷却至室温时,还应经过—、—(填操作名称)等操作,
才能得到苯甲醛粗产品。
⑸试验中加入过量过氧化氢且反应时间较长,会使苯甲醛产品中产生较多的苯甲酸。若想从
混有苯甲酸的苯甲醛中分别出苯甲酸,正确的操作步骤是—(按步骤依次填字母)。
a.对混合液进行分液
b.过滤、洗涤、干燥
c.水层中加入盐酸调整pH=2
d.加入适量碳酸氢钠溶液混合振荡
20.有一种水果香精乙酸正丁酯的合成提纯步骤如下:
⑴合成: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11.5mL(9.3g,0.125mol)正丁醇、3〜4滴浓H2s04、
7.2mL(7.5g,0.125mol)冰醋酸,摇匀后,加几粒沸石,再按图1所示装置安装好。在分水器
(分别诞生成的水)中预先加入5.00mL水,其水面低于分水器回流支管下沿3〜5mm,然后用小
火加热,反应大约40min»
(2)分别提纯:
①当分水器中的液面不再上升时,冷却,从分水器下端放出分水器中的水,把反应后的烧瓶
中的溶液与分水器中的酯层合并,转入分液漏斗中,用10mL10%碳酸钠溶液洗至酯层无酸性
(pH=7),充分震荡后静置,分去水层。
②将酯层倒入小锥形瓶中,加少量无水硫酸镁干燥(生成MgSOj7H2晶体)。
③将乙酸正丁酯粗产品转入50mL图中的仪器中,加几粒沸石进行加热,收集产品,主要试
剂及产物的物理常数如下:
化合物正丁醇冰醋酸乙酸正丁酯正丁酸
密度/(g/mL)0.8101.0490.8820.7689
沸点/℃117.8118.1126.1143
在水中的溶解
易溶易溶难溶难溶
性
制备过程中还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
2cH3cH2cH2cH20H、浓:酸,CH3cH2cH2cH20cH2cH2cH2cH3+H2Oo依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化学方程式o
(2)步骤①中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主要是,若改用NaOH溶液洗涤酯层,收集到的产
物比预期少,缘由是:o
(3)在操作步骤②后(即酯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应先(填试验操作名称),步
骤③中加热分别有机物的试验方法名称是o
(4)步骤③的常压蒸储,需限制肯定的温度,你认为在_____中加热比较合适(请从下列选项
中选择)。
A.水B.甘油(沸点290℃)C.沙子D.石蜡油(沸点200〜300℃)
⑸反应结束后,若放出的水为6.98mL(水的密度为Ig/mL),则正丁醇的转化率约为:
21.环己烯是合成赖氨酸、环己酮、苯酚等的重要原料,也常用作石油萃取剂及高辛烷值汽
油稳定剂。
OH85%H3PO3溶液C)
制备环己烯的反应原理:主反应;副反应
+H20
OH85%H3P04溶液
2+H,0
相关物质沸点、密度、溶解性如下:
沸点密度
水中溶解性
/℃/(g-cm-3)
环己醇1610.9624可溶于水
环己烯830.811不溶于水
85%H3PO4溶液1.69易溶于水
环己烯与水形成的共沸物(含水10%)70.8
环己醇与水形成的共沸物(含水80%)97.8
回答下列问题:
(1)试验中不用浓硫酸,而用85%H3P。4溶液,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向粗产物环己烯中加入食盐使水层饱和的目的是;水浴蒸储前加入无水氯
化钙的目的是.
(3)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o
(4)蒸储提纯时用到水浴加热的方法,其优点是(写出两条即可)。
(5)文献资料要求本试验的反应温度应不超过90℃,其缘由是o
(6)本试验最终得环己烯纯品2.75g,环己烯的产率为%o
22.某化学小组采纳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OH
己知:蹩
密度(g/cm3)熔点(℃)沸点(℃)溶解性
环己醇0.9625161能溶于水
环己烯0.81-10383难溶于水
⑴制备粗品:将12.5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
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
②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o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
烯在_________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填入编号)洗涤。
a.KMnO4溶液b.稀H2SO4c.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如图装置蒸储,冷却水应从口进入,目的是使冷却水与气体形成逆
流方向。
③收集产品时,限制的温度应在________左右,试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
可能的缘由是O
a.蒸储时从70℃起先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参考答案
1.D
【解析】分析:A、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应当先验纯;B、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应注入
密度小的液体中;C、蒸储时,向蒸储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D、钠能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
钠和氢气。
详解:A.乙快是可燃性气体,点燃乙快前必需对气体进行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选项A正
确;B、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且密度比乙醇和乙酸的大,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在试
管中加入肯定量的乙醇,再缓慢加入浓硫酸,边加边振荡,待冷却后再加入醋酸,选项B正
确;C、蒸储时,向蒸僧烧瓶中加入少量碎瓷片,可以防止液体暴沸,选项C正确;D、钠能
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钠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反应,与煤油不反应,且密度
比煤油大可保存在煤油中,置于阴凉处,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试验平安,试题难度不大,驾驭化学试验基本操作和仪器及药品的
运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是选项B,解题时要留意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且密
度比乙醇和乙酸的大,为防止酸液飞溅,应先在试管中加入肯定量的乙醇,再缓慢加入浓硫
酸,边加边振荡,待冷却后再加入醋酸。
2.C
【详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酯的制备和分别。依据酯的形成条件和性质进行分析。
详解:A.反应温度为115〜125℃,水浴加热限制温度在100℃以下,不能用水浴加热,故
正确;B.长玻璃管能使乙酸气体变为乙酸液体流会试管,起到冷凝回流作用,使反应更充分,
故正确;C.提纯乙酸丁酯不能运用氢氧化钠,因为酯在氢氧化钠的条件下水解,故错误;D.该
装置是干脆加热,不好限制反应温度在115〜125°C,故正确。故选C。
3.D
【详解】
水浴加热的优点是使反应物受热匀称、简单限制温度,但温度只能加热到100℃,故A正确;
浓硫酸的密度大于硝酸,所以将浓硫酸、浓硝酸和苯混合时,应向浓硝酸中加入浓硫酸,待
冷却后,将所得的混合物加入苯中,故B正确;试验进行的途中若发觉未加入碎瓷片,不能
再进行接着试验,也不能马上加入碎瓷片,需冷却后补加,故C正确;蒸储操作时,要用蒸
储烧瓶和直形冷凝管,故D错误。
4.B
【分析】
A.制取乙酸乙酯时,须要加入浓硫酸做催化剂和吸水剂;
B.可逆反应,削减生成物浓度,有利于反应正向移动;
C.装置b采纳水浴受热匀称,比装置a原料损失的少;
D.分别互不相溶的液体,可用分液的方法分别,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可用分液操
作方法分别出乙酸乙酯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详解】
A.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化学反应为:
CLCOOH+CH3cH20H写詈CLCOOCH2cH3+H2O,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
酸乙酯方向移动,故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浓硫酸能加快酯化反应速率,故A正确;
B.该制备乙酸乙酯反应为可逆反应,不断蒸出酯,削减生成物浓度,有利于反应正向移动,会提
高其产率,故B错误;
C.乙醇、乙酸易挥发,甲装置则实行干脆加热的方法,温度上升快,温度不易于限制,装置b
采纳水浴受热匀称,相对于装置a原料损失的少,故C正确;
D.分别乙酸乙酯时先将盛有混合物的试管充分振荡,让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
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静置分层
后取上层得乙酸乙酯,故D正确;
故选Bo
【点睛】
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可以采纳把混合物加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乙酸和碳酸钠反
应生成溶于水的乙酸钠,乙醇和水互溶,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较低,密度比
水小,在溶液的上层析出,采纳分液进行分别。
5.A
【解析】制取澳苯时,应运用液澳而不是澳水,A错误;澳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溶解,而澳
苯不溶于NaOH溶液并出现分层现象,B正确;苯结构稳定,不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而乙烯
能使酸性KMnO,溶液褪色,C正确;甲烷不与澳水反应,而乙烯能与滨水发生加成反应,D正
确;正确选项A。
点睛:除去甲烷中少量的乙烯,可以把混合气体通入到足量的滨水中除去乙烯,然后再通过
浓硫酸进行干燥,得到纯净的甲烷;但是不能用酸性高锌酸钾溶液除乙烯,因为乙烯被氧化
为二氧化碳气体,达不到除杂的目的。
6.C
【详解】
正丁醇的氧化产物中含有水,所以不能用金属钠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故A错误;正丁
醛的沸点是75.7℃,温度计2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产物,故B错误;正丁醛微溶于水、
密度小于水,反应结束,将储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以分去水层,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
出,故C正确;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酸化的NazCeO,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故D错
误。
点睛:用分液漏斗分液操作时,先把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流出,再把上层液体由分液漏
斗上口倒出。正丁醛密度小于水,在水的上层,所以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7.B
【解析】
A.制备硝基苯是苯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选项A正确;B、
由于硝基苯的沸点高于苯,采纳蒸储的方法不能将硝基苯从反应所得产物中首先分别出来,
选项B不正确;C、该反应温度限制在50-60℃的缘由是削减反应物的挥发和副产物的生成,
选项C正确;D、采纳加入NaOH溶液、水洗涤、以及分液的方法可除去粗硝基苯中混有的无
机杂质,除去过量硝酸、硫酸及可溶性盐,选项D正确。答案选B。
8.B
【解析】
【详解】
A、试验室制备乙酸丁酯的环境温度(反应温度)是126.3℃左右,而水浴的温度为1()()C;错
误;
B、浓硫酸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加快反应的速率,正确;
C、乙酸丁酯中混有乙酸和1-丁醇,用NaOH(aq)洗涤产物,不仅中和了1-丁酸,而且使乙酸
丁酯发生水解,得不到乙酸丁酯,应当用饱和碳酸钠溶液进行洗涤,错误;
D、由于乙酸、1-丁醇的沸点和乙酸丁酯的沸点相差不大,边制备边蒸出乙酸丁酯的同时,会
有乙酸、卜丁醇的蒸出,原料利用率低,错误;
正确选项B„
9.C
【解析】
【详解】
A、氯气的氧化性大于澳,所以2Br「+C1.2=Br2+2C「,A正确;
B、ImolCL与足量的碱液反应转移Imol电子,甲装置中NaOH溶液每汲取0.ImolCl2,转移
0.Imole",B正确;
C、用正十二烷进行萃取澳,由于正十二烷密度小于水,所以溶解Be的有机层在上层,C错误;
D、把溶解Br?的正十二烷混合液进行蒸储,由于正十二烷的沸点大于澳的沸点,所以用丙装
置进行蒸储,先收集到的是Be,D正确;
正确选项Co
10.B
【详解】
A.反应时竣基供应羟基,氨基供应氢原子,因此断键位置为C-0键和N-H键,A正确;B.依
据物质的溶解性可知反应物易溶在乙醛中,而生成物微溶于乙醛,所以洗涤粗产品用乙醛效
果更好,B错误;C.炉苯基苯甲酰胺易溶于热乙醇,冷却后易于结晶析出,所以产物可选用
乙醇作为溶剂进行重结晶提纯,C正确;D.由于反应中有水生成,硅胶吸水,所以能使反应
进行更完全,D正确,答案选B。
11.C
【解析】A、导管g的作用是平衡气压,选项A错误;B.试剂X和试剂Y分别为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以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和干燥氯气,选项B错误;C、干脆用E接收产物比用导管连接
的优点是可防止堵塞,管口面积较大,选项C正确;D、D.F中浓硫酸的作用是防止G中氢氧
化钠溶液中的水蒸气进入E,防止氯化铁潮解,选项D错误。答案选C。
12.D
【详解】
试题分析:依据元素原子质量守恒和X和Y不污染环境及状态可以推断X是Nz,Y是比0,B
和C正确;在H2N-NH2中N为-2价,生成N2时化合价上升,故肺作还原剂,A正确;
广,;一山一鸳三遍不属于酯类物质,不能水解,D不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相关学问。
13.B
【详解】
A.烧瓶中除发生乙醇与氢澳酸(由澳化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得氢澳酸)之间的取代反应,还可
能发生乙醇的消去反应(在浓硫酸做催化剂、脱水剂的作用下)、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与
乙醇或澳化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等,故A正确;
B.产物澳化钠密度大于水,且不溶于水,所以在a中第三层,故B错误;
C.a中除了有产物和水外,还含HBr、CH3CHQH等,故C正确;
D.b中盛放的酸性KMnO,溶液在二氧化硫、乙醇等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溶液褪色,故D
正确;
故选Bo
14.A
【解析】A.将待测液与滨水混合、振荡,液体分层且有机层在上层的是苯,液体互溶的是乙
醇,澳水褪色的是己烯,液体分层且有机层在下层的是四氯化碳,故A能够获得胜利;B.须
要浓硫酸作催化剂和脱水剂,故B不能够获得胜利;C.须要酸性或碱性催化剂,故C不能够
获得胜利;D.须要浓硫酸作催化剂,故D不能够获得胜利。故选A。
15.防止乙酸酎与水反应被消耗,使产率降低冷凝回流苯甲醛和乙酸酎,提高这两种原
料的利用率C02乙酸钾储出液无油珠防止肉桂酸盐析出,降低产率降低
肉桂酸的溶解度,削减损失,提高产率68%水
【详解】
(1)乙酸酊能与水反应生成乙酸,为防止乙酸酎与水反应被消耗,使产率降低,步骤I中所
用仪器须要干燥,且须用新蒸储过的苯甲醛和乙酸酎,保证不含水分。
(2)该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依据表中各物质的沸点可知,反应物易挥发,所以步骤I中
空气冷凝管的作用为冷凝回流苯甲醛和乙酸酎,提高这两种原料的利用率;反应过程中有乙
酸生成,乙酸和碳酸钾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三颈烧瓶中反应初期有大量泡沫产生;
(3)反应过程中有乙酸生成,所以步骤H中加入碳酸钾调整溶液pH=8,溶液中盐类物质除肉
桂酸钾外,还有乙酸钾;苯甲醛微溶于水,进行水蒸气蒸储至储出液无油珠为止,说明三颈
烧瓶中苯甲醛已被完全蒸出。
(4)肉桂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步骤m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防止肉桂酸盐析出,
降低产率;肉桂酸难溶于冷水,用少量冷水洗涤,可以降低肉桂酸的溶解度,削减损失,提
高产率。
8mLx1.082g/mL.“
(5)8.0mL乙酸酎的物质的量是一四,1一=0.085mol,3.0mL苯甲醛的物质的量是
102g/mol
一:—=0.03mol,依据反应方程式,理论上生成肉桂酸的物质的量是0.03mol,本
lOog/mol
3g
试验的粗产品产率约为八"I/X1OO%=68%;肉桂酸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0.03molxl48g/mol
要将粗产品进一步提纯,可用水作溶剂进行重结晶。
FeBr3B1+HBr
16.Q+Br2^C^T导管口有白雾产生,试管内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有HBr产生液体变为橙色反应放热,A中澳蒸气逸出,溶于CCL中否Br?也
能与AgNOs溶液反应除Br?、HBr将澳苯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吸水,干燥苯
C
【分析】
苯和液澳在有澳化铁(FeBr3)存在的条件下可发生反应生成澳苯和澳化氢,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且反应猛烈,而澳易挥发,则用CCL液体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澳蒸气,用硝酸银溶液检验生成
的澳化氢,导管未插入溶液中,主要因为澳化氢易溶于水,简单形成倒吸。
【详解】
(1)在催化剂作用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澳原子取代,生成澳苯和HBr气体,故装置A中发生
FeBr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Q+Br?0"Br+HBr;
(2)生成的澳化氢通入装置C中,澳化氢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氢澳酸小液滴,可以看到的现
象是导管口有白雾产生,澳化氢溶于硝酸银中,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漠化银淡黄色沉淀,所以C
中看到的现象是导管口有白雾产生,试管内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证明有HBr产生;
(3)装置B是汲取瓶,内盛CC1,液体,汲取挥发出来的澳蒸气,澳溶于CCL,所以形成为橙色
溶液,现象是液体变为橙色,缘由是反应放热,A中澳蒸气逸出,溶于CCL中;假如没有B
装置而将A、C干脆相连,不妥当,逸出的澳蒸气也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影
响试验的精确性;
(4)②NaOH溶液能与B。和HBr反应,将它们除去,所以洗涤的作用是除Br?、HBr,由于澳苯
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所以澳苯在下层,故分液时获得有机层的详细操作是将澳苯从分液
漏斗下口放出;
③无水氯化钙具有吸水性,能汲取粗澳苯中水,所以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吸水,干燥;
(5)经以上分别操作后,能除去未反应的澳、铁和生成的澳化铁、澳化氢,粗澳苯中还含有未
反应的苯,苯和澳苯都是有机物相互溶解,利用它们的沸点不同采纳蒸储的方法分别,所以
选择Co
【点睛】
驾驭常见有机物的制备,从反应条件、原理等角度分析,结合所学的学问点进行解题;驾驭
物质分别的方法,过滤除去不溶的固体、分液分别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蒸储分别互溶但
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OH
17.防暴沸冷凝J曹。'>O+H*冷却,削减环己烯挥发下
c除去环己烯中混有的少量水83℃b
【分析】
在试管A中先后加入12.5mL环己醇、1mL浓硫酸,为防暴沸,放入几片碎瓷片,缓缓加热,
环己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产生的环己烯易挥发,用长导管导蒸汽
兼冷凝得液态环己烯,再用冰水浴冷却以削减环己烯挥发。
【详解】
⑴①加碎瓷片以防暴沸,长导管的作用是导气兼冷凝,故答案为:防暴沸;冷凝;
②环已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得到环己烯,反应方程式为:
OHOH
J浓症,O+故答案为:J浓烈,O+HQ
③环己烯沸点低,易挥发,冰水浴的作用是:冷却,削减环己烯挥发,故答案为:冷却,削
减环己烯挥发;
(2)①环己烯的密度比水小,水在下层,因混有酸液,洗涤环己烯粗品的试剂作如下分析:
a.酸性高锯酸钾溶液能氧化环己烯,故不能用KMnO,洗涤,a错误;
b.稀硫酸不能除去混有的酸液,不能用稀硫酸洗涤,b错误;
c.酸液可和NazCOs溶液反应而除去,故可用NazCOs溶液洗涤,c正确;
故答案为:下;c;
②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将水除去,所以,蒸储时加入生石灰的目的是除去环己
烯中混有的少量水,故答案为:除去环己烯中混有的少量水;
③蒸储时,应当限制蒸汽的温度在沸点温度,即83℃,故答案为:83℃;
(3)a.环己烯能和酸性高铳酸钾溶液反应,环己烯精品和粗品都能使酸性高锯酸钾溶液褪色,
a不能区分;
b.环己烯粗品中含环己醇,环己醇含羟基,可和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而环己烯精品不含环
己醇,不能和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b能区分;
c.环己烯含碳碳双键,环己烯精品和粗品都能和澳水反应使滨水褪色,c不能区分;
故答案为:b»
18.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a由于甲苯被完全氧化后生成苯甲酸钾,甲苯层消
逝,回流液不再有明显的油珠出现为苯甲酸在热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趁热过滤并用热水
-2-
洗涤,防止苯甲酸的损失2Mn04-+3HS03"+0H=2Mn023+3S04+2H2092%重结晶
【分析】
肯定量的甲苯和适量的KMnO,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将反应混合物趁热减压
过滤,并用热水洗涤滤渣,将洗涤液并入滤液中,滤液中主要含苯甲酸钾,盐酸酸化抽滤、
洗涤、干燥得苯甲酸粗产品。
【详解】
(1)图1电动搅拌器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为确保冷凝效果,采纳逆流法,
冷凝管中冷水应从a(填“a”或"b”)口进入;推断甲苯被氧化完全的试验现象是由于甲苯
被完全氧化后生成苯甲酸钾,甲苯层消逝,回流液不再有明显的油珠出现。故答案为:加快
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a;由于甲苯被完全氧化后生成苯甲酸钾,甲苯层消逝,回流液不
再有明显的油珠出现。
(2)第③步抽滤操作时,要趁热进行,是因为苯甲酸在热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趁热过滤并用
热水洗涤,防止苯甲酸的损失;反应混合物趁热减压过滤后,若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含
有过量的高铳酸钾溶液,可用少量NaHSOs溶液处理,碱性高镒酸钾溶液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生
成黑色沉淀MnOz,亚硫酸根被氧化为硫酸根,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MnOJ+3HSO3-+OIT
=2MnC)2I+3S0广+2员0。故答案为:为苯甲酸在热水中的溶解度较大,趁热过滤并用热水洗涤,
2-
防止苯甲酸的损失;2MnOJ+3HS(V+OH-=2MnO2(+3S04+2H20;
(3)设苯甲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则25mL苯甲酸溶液中苯甲酸的物质的量=0.025xmol,
C6HseOOH~KOH
ImolImol
0.025xmvl2.30x10-3mol
C6HsCOOH+KOH-C6H5COOK+H2O
ImolImol
0.025xmol2.30X103mol
Imol:lmol=0.025xmol:2.30X103mol
x=0.92,
则100mL苯甲酸中苯甲酸的质量=0.092mol•L-1X0.ILX122g•1224g,
11224。
其质量分数二1”八X100%=92%,
1.220g
故答案为:92%;
(4)由苯甲酸在25c和100C时的溶解度分别为3.99g和IL7g,则苯甲酸的溶解度随着温
度的上升改变较大,而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上升改变不大,所以除去产品中KC1用重
结晶;。故答案为:重结晶。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苯甲酸的制备试验方案设计,侧重于制备试验操作、物质的分别提纯、纯度
计算、滴定原理的应用等学问点的考查,驾驭制备的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难点(2)反应混合
物趁热减压过滤后,若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过量的高锦酸钾溶液,可用少量NaHSOs
溶液处理,由题意,此时溶液呈碱性,碱性高锌酸钾溶液与亚硫酸氢钠反应生成黑色沉淀MnO2,
亚硫酸根被氧化为硫酸根,由此写出反应离子方程式。
19.(球形)冷凝管(2^('"3+2压()2偎萼+3H2
VHC>C'OC»4IIt
+2Ag(NH3)2OH+2AgI+H2O+3NH3过滤蒸储dacb
【分析】
(1)~(3)以冰醋酸为溶剂,在固体催化剂的作用下,甲苯在70℃时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苯甲
醛等,苯甲醛含有醛基,能被银氨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镀、银等。
(4)~(5)反应生成的苯甲醛溶解在冰醋酸、甲苯的混合液中,催化剂为不溶性固体,所以需先
分别出液态有机物,然后再分别液态混合物得到粗苯甲醛。苯甲酸和苯甲醛都为固体,为获
得苯甲酸,可先加入碱性溶液将苯甲酸转化为可溶物,然后分液;再往水层中加酸,让苯甲
酸结晶析出,最终过滤分别。
【详解】
(1)装置a用于将蒸气冷凝,其名称是(球形)冷凝管。答案为:(球形)冷凝管;
(2)三颈瓶中甲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被RO?氧化为苯甲醛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H,+2H2O2《^CHO+3氏0。答案为:精刎《^CHO+
3Ho
(3)苯甲醛与银氨溶液在肯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苯甲酸镂、银沉淀等,化学方程式为:
:HC)COOZHi
+2Ag(NH3)20H+2AgJ+H2O+3NH3。答案为:
fHCC'CX»4IIi
1
.:+2Ag(NH3)20H+2AgI+H20+3NH3;
(4)反应完毕后,反应混合液经过自然冷却至室温时,需先将固、液分别,再从液体混合物中
提取苯甲醛,所以还应经过过滤、蒸储等操作,才能得到苯甲醛粗产品。答案为:过滤;蒸
储;
(5)从混有苯甲酸的苯甲醛中分别出苯甲酸,应先将混合液溶于适量碳酸氢钠溶液,然后将混
合液分液;往水层中加入盐酸调整pH=2,此时苯甲酸结晶析出,再过滤、洗涤、干燥,便可
获得苯甲酸,正确的操作步骤是dacb。答案为:dacb»
【点睛】
解题时,我们应留意表中数据,由数据可知,常温下,苯甲醛呈液态,溶解苯甲酸后,混合
物仍呈液态,加碳酸氢钠溶液,苯甲酸发生反应生成苯甲酸钠,溶解在水中,而苯甲醛不溶,
因其密度比水大,所以液体分层,下层为苯甲醛,上层为苯甲酸钠溶液。
20.CH3CH2CH2CH20H+CH3C00H.CH3C00CH2CH2CH2CH3+H20除去硫酸、乙酸、正丁醇,
降低酯的溶解度产物会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水解了部分过滤蒸储B、D88%
【分析】
(1)正丁醇与冰醋酸在浓HzSO”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正丁酯和水;
(2)乙酸正丁酯中含有乙酸、正丁醇、正丁酸和硫酸杂质,其中正丁醇、硫酸易溶于水,而
乙酸正丁酯、正丁酸难溶于水,乙酸可与饱和碳酸钠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3)酯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应过滤除去干燥剂;
(4)乙酸正丁酯的沸点是126.1℃,选择沸点稍高的液体加热;
(5)计算生成水的质量,依据方程式计算参与反应正丁醇的产量,正丁醇的利用率等于参与
反应的质量与投入的总质量。
【详解】
(1)正丁醇与冰醋酸在浓H2s04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正丁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CH2CH20H+CH3C00H、浓:酸士CH3COOCH2CH2CH2CH3+H2O;
(2)依据反应的原理和可能的副反应,乙酸正丁酯中含有乙酸、正丁醇、正丁酸和硫酸杂质,
乙酸正丁酯、正丁酸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而正丁醇、硫酸易溶,乙酸可与碳酸钠反应而
被汲取,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正丁酯中乙酸、正丁醇和硫酸杂质;若改用NaOH溶液
洗涤酯层,反应生成的酯会与NaOH发生反应,收集到的产物比预期少;
(3)酯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应过滤除去干燥剂;步骤③中加热分别有机物的试验方法名
称是蒸储;
(4)乙酸正丁酯的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关于江宁区农副产品买卖合同
- 2025双边贸易合作合同范文
- 幼儿教师故事表演培训
- 2025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八年级中考模拟生物试题
- 外科护理核心要点
- 法医学死因分析
- 小儿急性间歇性卟啉病的临床护理
- 2025年小学学校教师整风运动工作总结模版
- 食堂培训总结
- 【SensorTower】2023年流媒体应用报告246mb
- 【履职清单】2023新版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重点岗位履职清单
- GB/T 19670-2023机械安全防止意外启动
- 施工单位回执单
- 新时代高职英语(基础模块)Unit5
- 完全病历模板
- 食材配送服务人员配置方案
- 幼儿启蒙12电子狗机器人课件
- 《好的数学:数的故事》读书笔记模板
- 人工流产-清宫术知情同意书
- 2023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1》形考答案解析5-8unit
- 名校版初中物理“公式+考点+方法技巧”大汇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