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整合重点突破
体系构建理清脉络
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与热能
[吸收能量(E吸))(①从物质能量高低认识:
若为>Ez,则反应放热,
1反应物(旦)卷释(生成物(EJI若E«Ez,则反应吸热
②从反应的本质,化学键
键形赤
的断裂与形成角度认识:
〔放出篦量(E放))若E吸侬放,则反应放热,
若E吸〉E放,则反应吸热
(2)化学反应与电能——原电池
,定义: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形成闭合回路
形成条件
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正、负极的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电子
流出的一极为负极
电子的流向:负极T正极
原电池j原理]电流的流向:正极一负极
离子的移动方向:阳离子一正极
阴离子一负极
(一次电池
分类।二次电池
(燃料电池
(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应用(加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
(设计原电池
2.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
生成物浓度的增大
计算公式:V(A)=4等
化单位:mol-L_1"s-’或mol•仁"min-^
学
反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应影响〔浓度:增大浓度,速率增大
速询,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率处因缩小体积增大压强,速率增大
温度:-高温度,速率一定增大
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其他:固体表面磨一
测定、计算
,两同
可逆反应的特点:
不能
化
学
反
应逆:研究对象是可逆反应
的等:正宝反应速率相等
限
动:反应并未停止,正、逆反应速
度特征
率不等于0
定: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化学变:外界条件改变时,原平衡被
打破,再在新条件下建立新的平
衡状态
判断直接判断:"正(A)="迪(A)#0
间接判断:各物质浓度保持不变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重点突破素养提升
突破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计算公式
(1)反应的能量变化=生成物能量之和-反应物能量之和。
⑵反应的能量变化=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之和-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之和。
r跟踪训练」
1.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吸收的能量为EI-£2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答案B
解析由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是吸热反应,A、C项错误;该反应吸收
的总能量=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成键放出的总能量=为-&,B项正确;某些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也可能发生,
如Ba(OH)2-8H2O和NH4a发生的吸热反应,D项错误。
2.氮的固定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合成氨是人工固氮比较成熟的技术,其原理为N2(g)+3H?(g)
-2NH3(g)。已知破坏1mol有关化学键需要的能量如表所示:
H—HN—HN—NN三N
436kJ390.8kJ192.8kJ945.8kJ
则反应生成1molNH3(g)所释放出的热量为kJo
答案45.5
解析根据表中数据可计算出破坏3moiH—H吸收的能量为1308kJ,破坏1molN三N吸收的能量为
945.8kJ,化学键被破坏吸收的总能量为2253.8kJ,形成6molN—H放出能量2344.8kJ,反应生成2mol
NH3(g)释放出的热量为2344.8kJ-2253.8kJ=91kJ,则反应生成1molNH3(g)释放出的热量为45.5kJo
突破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1.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书写电极反应式的原则
电极反应式遵循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及电荷守恒。
(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思路
列物质列出正(负)极上的反应物及电极产物,标出
标得失化合价,找出得失电子数目
溶液中的电池反应,根据溶液的酸碱性,选择
看环境
H,或OH调平电荷,再用HK)配平H原子
配守恒
和()原子
两式加
两电极反应式相加,与总反应式对照验证
验总式
特别提醒给出原电池总反应式书写电极反应式时,可以先写出比较简单的某一电极的电极反应式,复杂
的电极反应式二总反应式-较简单的电极反应式,利用此式计算时,须保证总式与分式中得失电子数相等。
2.电极反应式的正误判断
在选择题选项中出现电极反应式时,一般从以下方面判断其正误。
(1)注意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是否正确。如O?-4e-+2H2O=4OH-(X)
(2)注意电极反应式与正负极是否对应。如某电池正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x)
+
(3)注意电极反应式是否符合溶液的酸碱性。如碱性条件下:CH4-8e+2H2O=CO2+8H(x)
(4)注意电极产物与电解质溶液是否反应。如铅酸蓄电池负极:Pb-2e=Pb2+(x)
r跟踪训练」
1.下列电极反应正确的是()
A.以惰性材料为电极,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氢氧燃料电池,负极反应为H2-2e--2H+
B.铜、锌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正极反应为2H++2U=H2T
C.以铜为电极,将2Fe3++Cu=2Fe2++Cu2+设计成原电池,正极反应为Cu-2u=Cu2+
D.以铝、铁为电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构成原电池,负极反应为Al-3e--A产
答案B
2.锂电池是一代新型高能电池,它以质量轻、能量高等优点而受到了重视,目前已研制成功多种锂电
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为Li+MnO2=LiMn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i是正极,电极反应为Li-e-^=Li+
B.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
C.MnO?是负极,电极反应为MnO2+e--Mn05
D.Li是负极,电极反应为Li-2e--Li2+
答案B
0+4+1+3____
解析由总反应Li+MnCh^LiMnCh可知,Li元素在反应后化合价升高(Of+1),Mn元素在反应后化合价
降低(+4-+3)。Li被氧化,在电池中作负极,电极反应为Li-e=Li+,MnO?在正极上反应,电极反应为
MnO2+e-^=Mn02。
突破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
1.直接特征,直接判断
(1)同一物质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即。正逆。
(2)由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质量、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和体系的温度、颜色等特征不变可直接
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间接特征,变量不变
若由加、〃、p、p、而「(或祈)等物理量来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反应过程中
始终保持不变的量,不能作为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当变化的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已达
到平衡。可记忆为“变量不变,平衡建立”。
r跟踪训练」
1.在一定温度下,向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2、3molH2,发生反应:CO2(g)+3H2(g)
—CH30H(g)+H2O(g)。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B.体系中喀《,且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D.单位时间内有〃molH—H断裂,同时有nmolO—H生成
答案A
解析因反应前后的气体体积不同,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A正确;
噜2、p是不变量,不能说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B、C错误;二者均表示。正,不能说明反应是否达到平
衡,D错误。
2.(2024•河北安平高一月考)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同时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①C(s)+H2O(g)L
CO(g)+H2(g);②CO(g)+2H2O(g)-CH30H(g)+O2(g)。下列叙述不能说明容器内的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的是()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C.CH30H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D.单位时间内,消耗的CO与生成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答案D
解析反应①是气体分子数增多的反应,反应②是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则压强是变量,容器内压强不
再发生变化,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不选;反应①有固体参与反应,故容器内气体的质量是变量,
体积不变,则容器内气体密度是变量,不变时,能证明达到平衡状态,B不选;CH30H的体积分数是变量,
不变时,能证明达到平衡状态,C不选;单位时间内,消耗的CO与生成的。2的物质的量为同一方向,不
能证明达到平衡状态,D选。
突破四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的相关计算
1.列出一个模型——“三段式”思维模型
解答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计算题时,一般需要写出化学方程式,列出起始量、变化量及平
衡量,再根据题设其他条件和定律列方程求解。如7"A(g)+〃B(g)LpC(g)+qD(g),令A、B起始物质
的量分别为amol、bmol,达到平衡后消耗A的物质的量为〃irmol。
zzzA(g)+wB(g)^=i:/jC(g)+(7D(g)
起始量/molah00
变化量/molmjcnxpjcqjc
平衡量/mola—mxb一nxpx
注意(1)服6也可指浓度或气体的体积、压强等。
(2)明确三个量的关系
①同一反应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②同一生成物:起始量+变化量=平衡量。
③各变化量之比=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掌握四个公式—“三段式”应用
(1)反应物转化率:A的转化率=然鳖|*100%。
A的起始量
(2)生成物产率:C的产率=泮贰夏xlOO%。
C的埋1匕广里
⑶平衡混合物某组分的百分含量与而焉由XI。。%。
⑷平衡混合物某气体组分的体积分数=装普器|黑XI。。%。
r跟踪训练」
1.(2024•江苏建湖高一段考)将2molX和2molY充入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3Y(g)
2Z(g)+aQ(g),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0.8molZ,测得Q的浓度为0.4molL」,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a的值为2
B.平衡时X的浓度为0.8mol-L-'
C.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为0.8mol
D.0-2min内Y的反应速率为0.6mol-L'-min-1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建立如下三段式:
X(g)+3Y(g)==2Z(g)+“Q(g)
始/mol2200
转/mol0.41.20.80.4a
平/mol1.60.80.80.4a
1.2mol
由平衡时Q的浓度为0.4moll/可得:"箸l=o.4mol-L-1,解得«=2;0~2min内Y的反应速率为短?=0.3
mol-L'-min1;故选D。
2.恒温恒容下,将2molA气体和4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
==^xC(g)+2D(s),2min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为1.2mol,C的浓度为0.8mol-L」。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x=o
(3)A的转化率与B的转化率之比为o
(4)下列各项可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填字母)。
A.压强不再变化
B.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D.A的消耗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
答案(l)0.4moLL-i.min-i(2)4(3)4:1
(4)ABC
1-1
解析(1)根据2min达平衡时C的浓度为0.8mol-L,可知0©==喘:—=0.4mol-L-min'o
(2)根据三段式:2A(g)+B(g)-xC(g)+2D(s)
起始/mol240
转化/mol0.80.42x0.8
平衡/mol1.23.61.6
即A〃(A):An(C)=0.8mol:1.6mol=2:无,解得x=4o
(3)A的转化率与B的转化率之比为詈:詈4:lo
(4)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同,当压强不再变化时,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反应有固体生成,当气体密度
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同,当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达到平
衡状态,C正确;A和B的消耗速率均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由此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错误。
真题体验培养能力
1.(2023•广东,6)负载有Pt和Ag的活性炭,可选择性去除C「实现废酸的纯化,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Ag作原电池正极
B.电子由Ag经活性炭流向Pt
C.Pt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O2+2H2O+4e-=4OH-
D.每消耗标准状况下11.2L的。2,最多去除1molCl
答案B
解析由题图分析可知,CT在Ag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g为负极,A错误;电子由负极Ag经活性
炭流向正极Pt,B正确;溶液为酸性,故Pt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C错误;每消耗
标准状况下11.2L的,转移2mol电子,最多去除2molCF,D错误。
2.(2022・湖南,8)海水电池在海洋能源领域备受关注,一种锂-海水电池构造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海水起电解质溶液作用
B.N极仅发生的电极反应:2H2O+2e--2OH+H2t
C.玻璃陶瓷具有传导离子和防水的功能
D.该锂-海水电池属于一次电池
答案B
解析海水中含有丰富的电解质,如氯化钠、氯化镁等,可作为电解质溶液,故A正确;N为正极,电极
反应主要为O2+2H2O+4e==4OH-,故B错误;Li为活泼金属,易与水反应,玻璃陶瓷的作用是防止水和
Li反应,并能传导离子,故C正确;该电池不可充电,属于一次电池,故D正确。
3.(2022•全国甲卷,10)一种水性电解液Zn-MnCh离子选择双隔膜电池如图所示[KOH溶液中,Zi?+以
Zn(OH)看存在]。电池放电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MnO2电极离子选择隔膜Zn电极
±/\±
Inin
A.II区的K+通过隔膜向III区迁移
B.I区的SO厂通过隔膜向II区迁移
+2+
C.MnO2电极反应:MnO2+2e+4H=Mn+2H2O
+2+
D.电池总反应:Zn+4OH+MnO2+4H=Zn(OH)^+Mn+2H2O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的电池结构和题目所给信息可知,III区Zn为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4OH-
=Zn(OH)i-,I区MnOz为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为MnO2+2e+4H+=Mn2++2H2。。K*从III区通过隔膜
向II区迁移,A错误;I区的SO厂通过隔膜向II区移动,B正确;MnO2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nO2+2e-
+2++2+
+4H=Mn+2H2O,C正确;电池的总反应为Zn+4OH+MnO2+4H=Zn(OH)i-+Mn+2H2O,D正确。
4.(2022.浙江1月选考,19)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A⑸+2B(g)=3X(g),c(B)随时间的变化如
图中曲线甲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a、c两点坐标可求得从a到c时间间隔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
B.从b点切线的斜率可求得该化学反应在反应开始时的瞬时速率
C.在不同时刻都存在关系:2o(B)=3o(X)
D.维持温度、容积、反应物起始的量不变,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c(B)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中曲
线乙所示
答案C
解析图像中可以得到单位时间内的浓度变化,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物质的浓度变化计算得到,从a、c
两点坐标可求得从a到c时间间隔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A正确;b点处切线的斜率是此时刻物质浓
度除以此时刻时间,为反应物B的瞬时速率,B正确;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
之比分析,3o(B)=2o(X),C不正确;维持温度、容积、反应物起始的量不变,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
反应速率增大,D正确。
章末专题突破练[分值:100分]
(选择题1~8题,每小题6分,9~10题,每小题8分,共64分)
ID对点训练
题组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计算
1.(2024.四川内江高一期中)自然界中臭氧形成反应3O2(g)=2O3(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2O3(g)=3O2(g)为放热反应
B.氧气比臭氧稳定
C.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
D.反应消耗3molCh时吸收的总能量为E3-E1
答案D
解析根据图示,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3O2(g)=2C>3(g)为吸热反应,则2C>3(g)=3O2(g)为放
热反应,A正确;氧气的能量比臭氧低,所以氧气比臭氧稳定,B正确;反应物断键吸收的总能量(4-0)
高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总能量(也-&),C正确;反应消耗3moiCh时吸收的总能量为E2-Et,D错误。
2.(2024.山东潍坊高一段考)根据下面的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口/、1mol也的共价键断裂今口/、、修|口~、
心⑷)皿出招人“能昌》2H(g)形成ImolIVXg)
,收i能量.H2O(g)
)}molO2的共价键断裂吸收930kJ能量
式名)吸收249kJ能量
A.2molHz(g)与1molC>2(g)反应生成2molH?O(g)放出的能量为490kJ
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C.lmolH2®与0.5mol02(g)反应生成1mol氏0(1)释放的能量为245kJ
D.2molH2O(g)的能量比2molH2Q)与1mol02(g)的能量之和高
答案A
解析2molH2(g)分解为4molH(g)时吸收436x2kJ=872kJ的能量,1molC)2(g)分解为2molO(g)时吸收
249x2kJ=498kJ的能量,4molH(g)和2mol0(g)结合形成2mol氏0值)释放930x2kJ=l860kJ的能量,所
以整个过程共释放(1860-498-872)kJ=490kJ能量,形成1mol抵0(切释放245kJ的能量,丛0稳)转化为
抵0(1)还需要释放一部分能量,所以1molH2(g)与0.5molCh(g)反应生成1mol压。⑴释放的能量大于245
kJ,A正确,C、D错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有关,B错误。
题组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3.(2023・湖北恩施巴东一中高一检测)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1、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AL3e-=AF+
B.Mg、Ah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4OJr=[Al(OH)4「
C.由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Al-3e=A13+
D.由Fe、Cu、FeCb溶液组成原电池,负极反应式为Fe-2H==Fe2+
答案C
解析由Al、Cu、稀H2sO4组成原电池,铝和稀硫酸反应,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所以铝作负极,铜作正
极,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A13+,故A正确;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镁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所以铝是负极,镁是正极,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H)4T,故B
正确;Al、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铝遇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铜和浓硝酸能自发的进行反应,所以铜作
负极,铝作正极,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故C错误;由Fe、Cu、FeCb溶液组成原电池,铁和铜
都与氯化铁反应,但铁的金属性比铜强,所以铁作负极,铜作正极,其负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D
正确。
4.Li-FeS2电池是目前电池中综合性能最好的一种电池,其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电池放电时的反应为
4Li+FeS2=Fe+2Li2S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LiT^®nFeS2
H
熔融UCF3SO3
A.Li为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电流由Li经负载,流向FeSz极
2
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S2+4e-=Fe+2S-
D.将熔融的LiCF3s。3改为LiCl的水溶液,电池性能更好
答案C
解析分析可知,Li为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电流应从正极流出,B错误;FeSz为正极,正
极反应式为FeSz+4e-Fe+2s2-,C正确;将熔融的LiCF3s。3改为LiCl的水溶液,Li和水发生氧化还原反
应生成氢气,所以不能将熔融的LiCF3sCh改为LiCl的水溶液,D错误。
题组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5.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s)+2B(g)-C(g)+D(g),下列叙述能表明该反应已
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⑤0正(C)=o®(D)
A.②③B.①③⑤
C.②④⑤D.①④⑤
答案D
解析混合气体的密度等于混合气体的总质量除以容器容积,A是固体,所以混合气体的总质量是一个变
量,容器容积是定值,所以混合气体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①正确;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
反应,在温度和容积一定时,压强和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一直不变,则压强
不变不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②错误;该反应的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直不变,故不能用总的物
质的量不变判断反应是否平衡,③错误;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④正确;
用C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等于用D表示的逆反应速率,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⑤
正确。
高温、高压.
6.(2024•山东泰安高一期中何以证明可逆反应N2(g)+3H2(g)Fi^n2NH3(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一个N三N断裂的同时,有6个N—H断裂;
②一个N三N断裂的同时,有3个H—H断裂;
③其他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量不再改变;
④恒温恒容时,体系压强不再改变;
⑤NH3%、N2%>印%都不再改变;
⑥恒温恒容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⑦正反应速率O(H2)=0.6mol-L'-min1,逆反应速率u(NH3)=0.4mol-L'-min-1
A.全部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⑦D.①②③⑤⑥⑦
答案C
解析一个N三N断裂的同时,有3个H—H断裂,表示的都是正反应速率,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
态,故②不选;恒温恒容时,混合气体总质量、容器的容积均为定值,则密度为定值,不能根据混合气体
的密度判断平衡状态,故⑥不选。
题组四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的相关计算
7.(2024.河北沧州高一期中)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炭和2mol水蒸气发生反应:C(s)+H2O(g)
-CO(g)+H2(g),5min时测得H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u(C)=0.04mol-L_1-min_|
B.5min时1。他)的转化率为60%
C.因C足量,所以H2O可以完全转化
D.5min时"(C0)=0.8mol
答案D
解析5min时"(出)=0.8mol,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列三段式:
C(s)+H2O(g)-CO(g)+H2(g)
起始/mol200
转化/mol0.80.80.8
5min时/mol1.20.80.8
5min时H2O的转化率为詈xl00%=40%,B错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C错误。
8.(2024•福建泉州高一段考)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3A(g)+B(g)
==xC(g)+2D(g),经2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1,c(A):c(B)=3:5,以C表示的平均速率
o(C)=0.25mol-L4-min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o(B)=0.25mol-L'-mm1
B.该反应方程式中,x=l
C.2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1.5mol
D.2min时,A的转化率为60%
答案C
解析2min时D的浓度为0.5mol-L1,由方程式可知,B的反应速率为吧吧*—x工=0.125mol-L'-min1,A
2min2
错误;2min时D的浓度为0.5mol-L1,C的反应速率为0.25mol-L^min1),由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
之比可得0.5mol-L-1:(0.25mol-L-'-min'xZmin)=2:x,解得x=2,B错误;设A、B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a
mol,由题意可知,2min时D的浓度为0.5mol-L1,A、B的浓度之比为3:5,由方程式可得(a-0.5x2x|)
(a-0.5x2x|)=3:5,解得a=3,则2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3-0.5x2x|)mol=1.5mol,C正确;2min时,A
3
.,,.0.5x2x-mol3
的转化率为----2--xl00%=50%,D错俣。
3mol
15综合强化
9.(2023・银川育才中学高一期中)在某容器中发生反应:H2S(g)+CO2(g)-COS(g)+H2O(g),下列情况能判
断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混合气体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B.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
C.容器内各气体浓度相等时
D.断开2molH—S的同时断裂2molH—O
答案D
解析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摩尔质量不变,所以容器内混合气
体摩尔质量不再改变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
恒温恒容容器中,容器内的压强不变,所以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无法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
态,B不符合题意;容器内各气体浓度相等时是反应的某一时刻,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C不符合
题意;断开2molH—S的同时断裂2molH—O,说明。正二0逆,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D符合题意。
10.(2024•云南红河高一期中)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混合于固定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
生反应:3A(s)+B(g)-xC(g)+2D(g)o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了0.6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3
mol-L1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min内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45mol-L1-min1
B.x=2
C.当内:如=1:2时,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D.B的转化率为30%
答案D
解析A为固态,不能用A表示反应速率,A错误;1L的密闭容器中,(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0.3mol,
而同一时间段内生成了0.6molD,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x=l,B错误;任意
时刻OB.OD都等于其化学I十年数之比,即等于1.2,所以当OB.OD=1.2时,反应不一定达到了平衡状
态,C错误;三段式表示:
3A(s)+B(g)=-c(g)+2D(g)
始/mol100
转/mol0.30.30.6
平/mol0.70.30.6
所以B的转化率为丁*100%=30%,D正确。
11.(15分)(2024•河北沧州高一段考)生活中形式多样化的电池,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图中是几种不同类型
的原电池装置。
(1)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a为铝棒,b为镁棒。
YX
jB
6
三
-三
-
一
-一CH,
-一-
--三
三
三--
-------.
------.三
-三
三------.
-------.=
三-------.-稀硫酸
------.三
-------A.三
三
一--
--------.
口
一
.一
含金属催化剂的
多孔电极
图1图2
①若容器中盛有NaOH溶液,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0
②若容器中盛有稀硫酸,b极的电极反应式是,导线中电子的流动方向是
(填“a-b"或"b-a”)o
⑵由CH4和。2组成的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2所示。
①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o
②当消耗1.6g甲烷时,消耗氧气的体积为L(标准状况下)。
答案(1)①2H2O+2e==H2t+2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