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高中统编教材文言文常用实词词义归类记忆_第1页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高中统编教材文言文常用实词词义归类记忆_第2页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高中统编教材文言文常用实词词义归类记忆_第3页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高中统编教材文言文常用实词词义归类记忆_第4页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高中统编教材文言文常用实词词义归类记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

2025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助记

教材文言文高频考查常用词义归类记忆

-.近义词归类记忆

之、抵、适、造、诣、往、至、如一一到……去

适、值、恰、会、方、丁、属(zh。)----恰好

容、贷、宽、假、宥、恕——宽容

拜、除、征、辟、授、举、起(从民间)——授予官职

黜、罢、免、夺、去、废——罢免

遁、逃、亡、走----逃跑

饥、饿、瑾、馁一一饥饿

修、令、佳、嘉、懿(嘉言懿行)、胜(胜景)一一美的,好的

人、民、氓、庶、黔首、布衣、黎民、元元、黎元、闾左(反义:闾右,指富豪)一-平民百

讽(委婉)讥谏(直言)谤说毁(诽谤)刺(指责)

诟(辱骂,指责)非(非难)谕喻(告诉,晓谕)征(正义)伐(正义)

诛侵(贬义)袭

徒流伦辈属侪尔曹我曹一一同一类的人(事)

除(扫洒庭除),陛,阶,昨(践昨),级(拾级而上)一一台阶

既、已、尝、曾、业、昔、向、曩ndng——已经,曾经,过去

将、且、行将、垂(垂老)一一将要

终、竟、迄、卒、毕、罢、阕一一时间终止,最后,最终

寻、未几(ji)、已而、须臾、既而、俄而、俄顷、顷之一一常在句首的时间词

何,胡,奚,焉,曷,恶(wu),孰,谁,安——疑问代词

诣阙(赴阙,赴朝堂)乐阕(乐终)服阕(守丧期满除服)

表示时间的词

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昔、向

3.表一段时间:

比(比及)、迨(等到)、逮、及、洎、居、俟、至于

皇帝有关的:

上、帝、祚(皇位)、践祚(践昨)、登基、即位、朕、孤、寡人、龙颜、御、制(命令)、敕、

旨、诏、诰、召、(驾)幸、銮舆(銮驾)、对策、登对、觐、禅让、受禅、奏、表、疏、檄(古

代用来征召、声讨的文书)、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大行:指皇帝刚死

百姓有关的:

归:女子出嫁;返回;归还;归附。

适:女子出嫁;至卜一去;适合,适宜;恰好。

事:侍奉;对待,从事,做。

约为婚姻:结为儿女亲家

有关丧文化的词语

丁忧丁母忧丁父忧丁艰、丁家艰丁内艰、丁外艰

服除:服阕,守丧期满

功服:古代丧服名,大功,小功的统称。大功,孝期为九个月。小功,孝期为五个月。

夺情、夺服: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

起复:古代官员遭父母丧时必须离职服丧,服丧期未满而应召任职称为“起复”。明清两代也

指官员服丧期遴后复任官职。

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赋税),也可以做名词“税款”。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折:指斥,指责,驳斥。

13.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4.党:偏袒,伙同,包庇。如:党同伐异。

15.矫:假托,假传。比如:矫旨,矫诏。

16.质:作人质;抵押。

17.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8.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如: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19.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0.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1.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22、说言:正直之言23.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官职和科举

三省六部:

①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②六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户部,管土地、户籍、赋税、财政等事;礼

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祭祀、宴飨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

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科举制度:

①乡试,乡试由朝廷选派官员赴各省省会主持考试,凡属本省生员、贡生、监生参加考试,一般

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乡试考中的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②会试,为较乡试高一级的考试,因士子会集京师参加考试,故名会试。由礼部侍郎或钦差大臣

主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参加考试,因在乡试次年二月,亦称“春闱”,会试取中者称贡士,

第一名称会元。

③殿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殿廷举行,由皇帝主持。[2020•全国卷I]

故又称“廷试”。会试中选者参加考试,会试同年四月,科举考试中举的榜单叫金榜。通过殿试

录取的就是进士,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称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

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古代学校:

有“庠”“序”“太学―

①“庠”和“序”是地方学校。例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②“太学”是中国古代京城官办的最高学府。例如:“因入京师,观木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监(jidn)生。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学人

员为教授、博士、助教等。例如:“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表官职变化: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

三年》)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绡、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维、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人。(李白《与

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超迁、超拔、超擢:越级升迁。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

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御使,遂窜南夷。(韩愈《进学解》)

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领: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行、署、权、摄、守: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羽(项羽)为假上将军。

⑦表辞官的词语。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文选》)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宋史•包拯传》)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祁奚请求告老退休,晋

悼公询问他的继承者)。(《左传》)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

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移病、移疾:上书称病,也称:移病,称疾,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致政:归还权柄,辞去官职。

名和称谓

❶名、字、别号。

①名,幼年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

②字,古代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ji)礼时取字,以表示对

本人的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③别号是名和字以外的称号。人们为了尊重别人,一般不直呼其名,也不称其字,而称其别号。

❷几项兼称。

当有几项称呼并列时,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例如:“四人者:庐陵萧

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❸谦称。

①有王侯自称寡人。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2022•新高考全

国I卷]

②一般人自称“愚”。例如:“尊以为宫中之事。”

❹敬称。

①陛下,用来称君王。例如:“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②东宫、殿下,用来称太子。东宫,是古代皇家宫殿的称呼,由于是太子所居之宫,用来借指太子

[2020嘲高考全国I卷];殿下,是古代对太子、诸王的敬称,礼尊意味次于敬称皇帝的“陛下”。

:2020•新高考全国I卷]

③世宗,称庙号。例如:“时世亲享国日久,不亲朝。”(《海瑞传》)

④夫子,称老师。例如:”未干哂之。”

⑤君、大人,称朋友、尊长。例如:“君安与项伯有故?”“三日断五匹,名人故嫌迟。”

❺对百姓的称呼。

①布衣,即平民。古代平民穿麻布、葛衣,故“布衣”成了平民的代称。例如:“臣本布衣,躬耕

于南阳。”

②黎民,即百姓。

③黔首,战国时秦朝对平民的称呼。如《过秦论》:“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龄苜。”

④庶人,也叫“庶民”。西周后对农业劳动者的称谓。

❻特定关系的称呼。

①有加“从”表示叔伯关系。例如:“谢安,字安石,尚丛弟也。"(《谢安传》)

②有加“太”表示较长的一辈。例如:“必躬造左公第,候木公、木母起居。"(《左忠毅公逸事》)

③有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先考,指已逝的父亲;先妣,指已故的母亲。例如:”妪,光大

母婢也。”

❼伯仲叔季。

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次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

“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后代常用“伯仲”指兄弟或表示不相上下。如

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但倬间!”

❽谥(shi)号、庙号、年号、改元。

①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给予一种称号以褒

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②庙号,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

③年号,帝王用以纪年的名称,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④改元,新皇帝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

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

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

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

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