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阿Q正传(节选)》 任务式课件(共24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
5.1 《阿Q正传(节选)》 任务式课件(共24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
5.1 《阿Q正传(节选)》 任务式课件(共24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
5.1 《阿Q正传(节选)》 任务式课件(共24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
5.1 《阿Q正传(节选)》 任务式课件(共24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Q正传(节选)鲁迅第1课时1.通过任务一,把握《阿Q正传(节选)》的内容,分析人物心态2.通过任务二,品味《阿Q正传(节选)》讽刺幽默的语言3.通过任务一,把握《边城(节选)》的内容,明确小说线索1.阅读《阿Q正传》序并查阅有关资料,分析小说题目的内涵。①为什么叫阿Q?上面的“O”代表头,底下的一捺代表清朝人脑后的辫子。(周作人解说)将阿Q看作农民是因为我国农民多,阿Q是全民的一个代表。②“传”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文体,为了突出所写人物的低贱,所以用“正传”。2.第二章前三段是对阿Q基本情况的叙述,表明了阿Q怎样的地位和处境?①地位低下,没有尊严。不仅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而且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因为未庄人从来没有留心他的“行状”,只在忙碌的时候记起他是做工的。②生活穷困,一无所有。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没有固定职业,靠给人家做短工度日。明结构阿Q正传(节选)优胜记略续优胜记略阿Q地位处境—低下可怜鄙薄城里人—妄自尊大癞疮疤的故事—自轻自贱押牌宝的故事—麻木健忘赵太爷的巴掌—荣辱莫辨王胡的碰墙—愚昧落后假洋鬼子的“哭丧棒”—灵魂扭曲调戏小尼姑—下流丑态可悲可叹的形象,病态丑陋的人性立身法宝精神胜利快乐之道精神胜利任务一把握小说内容,分析人物心态1.[情境]师:同学们课前阅读了《阿Q正传》,梳理了小说各章节的主要内容,说说阿Q性格中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生:精神胜利法)师:对。阿Q的这种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小说的哪些章节里?(生:第二章和第三章)师:好,下面请大家回答一个问题。[问题](把握小说内容)小说第二、三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析重点第二章主要介绍阿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但因为有癞疮疤而讳“癞”“光”“亮”“灯”“烛”等词,被人打了说是“儿子打老子”,赌博输钱仍然能够心满意足。第三章分别写阿Q被赵太爷打嘴巴,打架输给王胡,被假洋鬼子打和欺负小尼姑。2.(分析人物的心态)找出文中阿Q类似“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的言行,分析阿Q的心态。类似的言行如:①“你还不配……”这时候,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②“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③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④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心态:对现实的穷困感到无奈,用虚无缥缈的阔气来安慰自己,同时压倒别人,取得精神上的胜利。3.(分析人物的心态)阿Q一方面以进过城市而“更自负”,另一方面又“鄙薄城里人”,这表现出他什么样的心态?“更自负”是对于未庄人而言的,表现阿Q的盲目趋时,以为进过城就非常了不起,看到了未庄人没有见过的东西;而“鄙薄城里人”则表现出他盲目的自尊自大和狭隘保守。这种矛盾可以使他两面获胜。任务二品味作品讽刺幽默的语言1.(品味作品的语言)“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如何理解阿Q这一投降?“但真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罢,阿Q不幸而赢了一回,他倒几乎失败了。”这里的“不幸”“倒”“几乎”等词应怎样理解?(1)这是阿Q的又一发明创造——实在打不过就自轻自贱,如果别人因此放了自己,自己也就获得了胜利。这是阿Q的又一独特之处,他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了,他是不同于一般奴才的万劫不复的奴才,他不得意谁得意。(2)“不幸”指阿Q输钱是幸运的,赢钱反而成了不幸的起源了,可见那是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倒”强调赢钱反遭更大的创痛。“几乎”表明阿Q这一次的失败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但他竟然还是用精神胜利法——把自己挨打想象成是别人挨打——使自己“逃过一劫”。2.(品味作品的语言)第三章“阿Q跄跄踉踉的跌进去,立刻又被王胡扭住了辫子,要拉到墙上照例去碰头”“阿Q在这刹那,便知道大约要打了,赶紧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等候着”中,“照例”“等候”等词妙在何处?“照例”一词说明阿Q总处于被打的地位,他被王胡等人拉到墙上碰头远不止一次,而是家常便饭。“等候”一词不仅表明阿Q只会被动挨打不敢反抗,更表明他主动地接受惩罚的奴性。阿Q在这种奴性人格的控制下,变成某种受虐狂,其变态的心理和行为让人触目惊心。3.(品味作品的语言)“阿Q十分得意的笑”“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这是为什么?这揭示出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①“九分”是作者有意生造的词语,幽默地讽刺了“酒店里的人”(即看客),他们个个灵魂肮脏,因为没有像阿Q一样亲自调戏小尼姑,不觉得十分过瘾,所以比阿Q少一分得意。②对“酒店里的人”“九分得意”的群像描写,揭示出当时低级、庸俗、缺乏同情心的社会风气和丑陋现实。阿Q正传(节选)鲁迅第2课时1.通过任务一,分析小说中阿Q的形象特征2.通过任务二,鉴赏《阿Q正传(节选)》的艺术特色3.通过任务三,把握《阿Q正传(节选)》的主题思想任务一分析小说中阿Q的形象特征1.[情境]鲁迅在《华盖集·忽然想到(七)》中写道:“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阿Q正是如此。[问题](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阿Q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进行分析。阿Q是一个流浪的雇农,无财产,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生活。阿Q身处社会底层,受到残酷的剥削、压迫和凌辱,但他竟能麻木健忘,自轻自贱,自欺自慰。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基本元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阿Q不把未庄人放在眼里,对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也“不表格外的崇奉”。他的名言是:“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阿Q被打败之后,为了求饶,轻易承认自己是虫豸。赌博赢来的钱被抢走,他竟然自打嘴巴,用自残的手段来减轻失败的痛苦。②争强好胜但又忍辱屈从。一方面,阿Q争强好胜的心理甚至发展到了要与别人比丑的荒唐地步;另一方面,阿Q受尽压迫凌辱,却只是默默忍受,甚至主动地接受挨打。③狭隘保守但又盲目趋时。阿Q自以为见识高,其实狭隘无知,凡是不合未庄老例的,他都认为是错的;阿Q不容任何变革,只认祖宗章法,自觉维护封建思想和封建道德,但阿Q又盲目趋时,进过几回城就嘲笑乡下人没见过世面。④畏惧强暴而又欺压弱小。阿Q在比他弱小的人面前表现出十足的霸道,他被王胡拉到墙上碰头,被假洋鬼子的“哭丧棒”打,就无端迁怒于小尼姑。在弱者面前,阿Q如赵太爷般威风,但在强者面前,他又十分懦弱卑怯。⑤敏感禁忌而又麻木健忘。阿Q对自己的弱点很敏感,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但一面对实际的屈辱,他又变得麻木健忘。2.(赏析小说的人物形象)阿Q面对尖锐冲突时表现得如何?阿Q表现得很愉快,很麻木。他骂口讷者,打气力小者;然而还是吃亏的时候多,只能改为怒目而视,实在没有办法了,便说“你还不配”;被人揪着打了,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说“我是虫豸”以后,又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钱被抢后,打自己,如同打了别人,便“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睡着了。3.(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特征)小说塑造了阿Q这一人物形象,人们把这个人物的精神胜利法称为“阿Q精神”。结合时代背景和课文内容分析“精神胜利法”的实质。①“精神胜利法”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当时国人灵魂中的精神病症,具体表现为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硬、麻木健忘等。②“精神胜利法”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替代、压抑、合理化。等级观念已在阿Q及未庄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他们有一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强烈权力欲。在现实中,阿Q的这种欲望不但得不到满足,反而牺牲自己满足了别人。为了平衡内心的冲突,阿Q只好通过这种心理调节使自己的痛苦被替代、压抑,变得合理化。

替代,是指把个人冲动转向一个替代物,阿Q受了假洋鬼子的气,把气发泄在小尼姑身上就是例子之一。压抑,是指把不能接受的屈辱在不知不觉中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以达到心理平衡,具体的表现就是“忘却”,阿Q对押牌宝赢了钱却几乎失败的痛苦的忘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合理化,主要是指选择一些合乎内心需要的理由来减轻心理上的痛苦,宣扬一些可以接受的信息,在阿Q身上表现为“接受”。比如,被打是不能接受的,但转变为“儿子打老子”,似乎就可以接受了。任务二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鉴赏小说的艺术特色)讨论并概括小说的艺术特色。①喜剧的外衣,悲剧的内核。小说用喜剧的外衣包裹了一个悲剧的故事,是含笑的悲叹。“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悲剧和喜剧因素相互交织、融合,是这篇小说最大的艺术特色,形成强烈的讽刺效果。②语言特征——杂文式的笔法。

小说处处使用幽默、尖锐、诙谐的语言进行议论、讽刺、挖苦、调侃。或反语或夸张,或大词小用,或庄词谐用,其最终目的就是撕下假面,揭露真相,充分显示了鲁迅先生幽默讽刺的才能和独特的语言风格。③白描的手法。鲁迅说:“所以我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够将意思传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这一主旨表现在小说语言上,就是抓住对象的关键特征,用经济、简练的笔墨将其生动地展现出来。比如小说写阿Q被假洋鬼子打时“抽紧筋骨,耸了肩膀”的一系列动作,既说明阿Q地位的低下,又展现出他性格的卑微,内涵十分丰富。作者用高超的描写语言,使得阿Q这一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令人过目难忘。任务三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探究小说的现实意义)有人说,在现实生活中,人还是要有一点阿Q精神的,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观点一:要有一点阿Q精神。如果没有一点阿Q精神,那么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承受的压力就会很大。一个人不能时时刻刻都比别人好,人的一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挫折。如果没有阿Q精神的话,一个人恐怕就会被郁闷的情绪击倒。所以说,“在现实生活中,人还是要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