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阅读+名著阅读+文学文化常识 高频考点强化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阅读+名著阅读+文学文化常识 高频考点强化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阅读+名著阅读+文学文化常识 高频考点强化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阅读+名著阅读+文学文化常识 高频考点强化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阅读+名著阅读+文学文化常识 高频考点强化练习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阅读+名著

阅读+文学文化常识高频考点强化练习题

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强化练习题

一、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子路见孔子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日:“何好(hAo)?”日:“好长剑。”子曰:“以子之能,加之以学,

岂可及乎?‘'子路日:“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生①,木受绳则正,人

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日:“南山有竹,不挂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

何学之为?”子曰:“抵②而羽之,镌③而留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日:“数受命。”

(选自《太平御览》)

注释:①集(qmg):矫正弓弩的器具。②括:扎,束。③镶(zu):箭头。揉:同“煤”用熨

木通过人力加工,把曲的变直,直的变曲。砺:磨砺敬:感谢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好长剑(2)学岂有亚哉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2)括而羽之,敬而砺之,其入不益深乎?

3.孔子认为学习的好处的是什么?孔子运用什么方法劝服了子路?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

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

第1页共133页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

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4.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渔人甚号之异:惊异,奇怪

B.屋舍母卷俨然:整齐的样子

C.便事还家要:通“邀”,邀请

D.寻向所志志:做标记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A.欲穷茶林余人各复延至基家

B.见渔人,乃大惊乃不知有汉

C.忘路之远近闻之,欣然规往

D.不足为外人道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6.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武陵人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和平、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

者对当时动荡不安社会现实的不满。

B.从村中人“设酒杀鸡作食”招待不速之客渔人可以看出,桃花源生活安逸,民风淳朴,

全无外面世间的尔虞我诈。

C.文章结尾把外人寻找桃源的过程写得扑朔迷离,增添了故事的神秘性和奇幻色彩,

也暗示了桃源并不存在。

D.记,是我国古代常用文章体裁,以叙事为主,兼及议论、抒情和描写。“记”的种类很

多,《桃花源记》是一篇山水游记。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三章》

第2页共133页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

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则无法

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国恒丰/河曲智叟亡以应

B.出则无故国外患者/恐前后受其故

C.必先苦其心有/便扶向路,处处事之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政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8.人们常说:“铁不炼不成钢”“玉不琢不成器”,在本文中,孟子认为“炼”和“琢”就是

要:。(原句回答)

9.《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

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能说明什么道理。

阅读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

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

与其奇者。

10.解释加粗字: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1.翻译下列句子: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12.总领全文的语句是:文章又以“”感慨收束全文。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第3页共133页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3.本文选自,文中的孔子是学派的代表人物。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15.从“孔子不能决也”中,我们可以获得启发:学习知识应抱有、

的态度。

阅读《诫子书》,完成下面小题

夫君子之行,壁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软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静:致:

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8.诸葛亮给了儿子怎样的劝诫?请用原文句子回答。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②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

火烧令坚。③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④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错,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⑤若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⑥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

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⑦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

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⑧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

之。⑨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⑩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

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错,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殊不沾污。

第4页共133页

(节选自沈括《活板》)

19.划分这段文字的层次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0.这段文字说明的顺序是()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D.程序顺序

21.这段文字中说明活板印刷速度快的原句“"和“'

22.活字的印模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种材料有什么优越性?

2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

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

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

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⑴顾野有麦场

(2)—狼迪其中

2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第5页共133页

26.全文共有五段,请在下面横线上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动词(限一个字),使之成为各段的大

,昂O

遇狼_狼-狼-狼_狼

27.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甲】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

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日:非然也。

【乙】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28.【甲】文选自《孟子》,孟子是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乙】文选自《》(书名),

列御寇相传是道家人物。

2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思援弓缴而射之之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去

3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为是其智弗若与?

(2)孰为汝多知乎?

31.对上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中都运用了反问语句,加强语气。

B.【甲】【乙】两文都是通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道理。

第6页共133页

C.【甲】文强调学习态度,【乙】文表现学习方法。

D.【甲】【乙】两文都在文末点明了本文写作意图。

32.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问题。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

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

公将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②之。魏于是

乎始强。

(选自《战国策》)

【注】①文侯:指魏文侯,战国初年魏国国君。虞人:管理山泽的官。②罢:同“疲”。

(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①文侯与虞人期猎()

②星日,饮酒乐()

③天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②魏于是乎始强。

(3)魏文侯是在什么情况下去跟虞人会面的(可用文中词语回答)?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

样的人?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33.《两小儿辩日》的作者相传是战国时的(人名)。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

语录散文集是《》。

第7页共133页

34.解释加点字

(1)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2)孔子不能决也_______________

35.翻译句子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36.从短文中,你能体会到孔子和两小儿各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1)孔子:________________

(2)两小儿: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37.本文提到的孔子是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至圣”,本文作者相传是战国时期

的(姓名)。

3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39.以下选项中不符合本文主题的是()

A.我们要有善于观家、勤于思考的习惯。

B.我们要学会能言善辩,争取多辩好胜。

C.我们要学会谦虚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

D.面对学海,要领会学无止境的真谛。

阅读下文,结合本课课文回答问题。

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阻。然万竹中雪子①敲戛②,铮铮有声。暗窗红

第8页共133页

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任之而已。鲁直④

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夜雪》)

【注】①雪子:雪粒,往往在下雪之初出现,状如盐粒。②敲戛:敲打。③流行坎止:顺

流而行,遇阻而止。④鲁直:指黄庭坚。

40.请用“/”给文中画线内容断句(两处)。

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

4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余强饮三大目而别白: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客:

(3)辄复不遂辄:

(4)鲁直所谓谓:

4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阻。

43.本课课文中,“”写出了西湖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夜雪》一文中,“万竹

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从听觉角度描写,反衬o

44.本文与课文各自展现了文人高雅的情趣,他们的雅趣体现在哪里?请各写一点。

45.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脸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①。,使庶几之志②,揭然③有所存,恻然④有

所感;忍屈伸,去细碎®,二咨问,除嫌吝⑥虽有淹留⑦,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⑧若志不

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⑨于凡庸,不免于下流⑥矣!

(诸葛亮《诫外甥书》)

第9页共133页

【注】①疑滞:犹豫不定。②庶几之志:接近或近似于先贤的志向。③揭然:显明的样子。

④恻然:恳切的样子。⑤细碎:琐碎的杂念。⑥嫌吝:怨恨耻辱。⑦淹留:德才不显于世。

⑧济:成功。⑨窜伏:逃避,藏匿。⑩下流:地位低微。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淫慢则不能励精(懈怠)

B.意与日去(消失)

C.险躁则不能治性(危险)

D.广咨问(广泛)

⑵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使庶几之志

A.夫君子之行B.下车引之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D.学而时习之

(3)下列对两篇文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

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C.”徒碌碌滞于俗”的原因是没有远大志向,同时也没有珍惜时间。

D.“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

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含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4)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②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

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缉。”

蒙7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目:“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土

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寇准①,字平仲,华州下邦人也。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有九举进

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②,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日:“准方进取,可欺君

第10页共133页

邪?

初,张咏③在成都,用准入相印,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

陕⑥,咏哆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9待。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日:古“何以教准?”

咏徐日:“《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⑩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日:

“此张公谓我矣。”

(《宋史・寇准传》)

【注释】①寇准:北宋名相。②临轩顾问:到殿前平台看望询问。③张咏:宋朝初年名臣。

④相:宰相,官职名。⑤僚属:官员。⑥出陕:出任陕州知州。⑦罢还:罢官回来。⑧严:

这里指尊敬,恭敬。⑨具:酒肴;饮食。⑩谕:同“喻”,明白,理解。

46.下列对两个文段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以为大有所益”中的“益”是“好处”的意思,与成语“受益匪浅”中的“益”意思相同。

B.“蒙乃始就学”中的“乃”是“于是”的意思,与“屠乃奔倚其下”(《狼》)中的“乃”意思不

同。

C.“闻”有“听见,听说”“见闻,知识”“用鼻子嗅”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闻准人相”

中的“闻''是“听见,听说”的意思。

D.“适”有“到……去”“女子出嫁”“适合,适宜”“副词,恰好”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咏

适自成都罢还”中的“适”是“副词,恰好”的意思。

4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8.古今中外,学习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请你结合《孙权劝学》谈谈学习

有哪些重要意义。

49.两篇短文都谈到了劝学一事,但劝学的方式却有所不同,请你说说甲、乙两文是怎样劝

学的?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

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目:“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

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

第11页共133页

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

于朝廷。

50.翻译下列各句。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5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52.齐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53.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怎样的启示?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

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

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4.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选贤与能遂与外人间隔

B.讲值修睦与朋友交而不停乎

C.女有归壮士十年归

D.幼有所长舟首尾货约八分有奇

55.下列句子加点词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为公此人——为具言所闻

B.故人不独亲甚亲甚远而无所至极邪

C.货恶其弃于地也骈死于槽杨之间

D.是故谋闭则不兴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第12页共133页

56.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假借孔子名义表达了孔

子在战乱非常多的春秋时期,迫切希望有一个太平盛世出现的感情。

B.本文从人人都得到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三个方面入

手,多角度、全方面的阐述了“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C.本文采用排比、对偶的手法,使得文章结构整齐,语势增强,朗朗上口,很好的描

绘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境界。

D.大道的内涵是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大道”即“大同”,本文的主旨是阐

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询观古碑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驻马观之,良久而去。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

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5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数百步复原

(2)三日方去_____________

58.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59.欧阳询观古碑表现他什么样的精神?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新I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垠,为屿,为嚷,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

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60.文中描写小石潭的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第13页共133页

61.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运用了移步换景和定点特写相结合的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

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鲤。鳏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

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

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扶扶摇而上

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北冥有鱼》)

【乙】

古风•庄周梦胡蝶

[唐]李白

庄周梦胡蝶①,胡蝶为庄周。

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

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

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②。

富贵故③如此,营营④何所求。

【注释】①胡蝶:今写作“蝴蝶”。②青门种瓜人,旧日东陵侯:秦时,广陵人邵平为东陵侯,

秦亡后为平民,在青门外种瓜。③故:一作“固”。④营营:追求奔逐。

【丙】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①然胡蝶也自喻②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遵蓬®

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用物化。

(选自《庄子・齐物论》),有删改)

【注释】①栩栩:欣喜欢畅的样子。②喻:通“愉”,愉快。③遽(qd)遽:惊疑动容的样子。

6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翼若季天之云名事千古

B.要作清浅流日复一日

C.营营何所枣枣同存异

D.此之谓物化勿谓言之不预

63.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第14页共133页

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6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拎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65.李颖想通过【甲】【丙】两文来探究庄子的写作特色和思想,请你帮她完成。

篇目典型句子思想写作特色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

描写大鹏起飞的气

击三千里,拉扶摇而

【甲】势,阐述了①—

上者九万里,去以六

的道理。

月息者也。

③_____

写庄周与蝴蝶之间

周与胡蝶,则必有分

【丙】有区别,阐述了②.

矣。此之谓物化。

的道理。

66.阅读三篇诗文,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①犹借外力俯天地

下联:庄周梦蝶②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课文《记承天寺夜游》

【乙】

某①启:仆②居东坡③,作陂④种稻。有田五十亩,身耕妻毒,聊以卒岁。昨日一牛病

几死。牛医不识其状,而老妻识之,日:“此牛发豆斑疮⑤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用其言而

数。勿谓仆谪居之后,一向便作村舍翁,老妻犹解接黑牡丹⑥也。言此,发公千里一笑。

(节选自苏轼《与章子厚》,有删改)

【注释】①某:指章子厚,苏轼友人,北宋大臣,博学善文,当时在京谋官。②仆:对自己

的谦称。③东坡:位于湖北黄冈赤壁之西。④陂(bei):梯田。⑤豆斑疮:形如豆斑的拜(jie)。

⑥黑牡丹:牛的戏称。

第15页共133页

6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畲无与为乐者念:

(2)章竹柏影也盖:

(3)但少闲人但:

(4)身耕妻芽蚕:

6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2)用其言而效。

69.文中画波浪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

B.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

C.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

D.此牛发豆斑疮也法当以/青蒿粥啖之

70.读完【甲】【乙】两文,你认为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河中石兽

纪的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

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钮,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

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7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⑴恸十余岁

⑵章不可得

⑶如是再强

第16页共133页

7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般画的一项是()

A.至石之半予独爱莲考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B.求二石兽于水中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C.以为顺流下矣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D.乃石性坚重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73.寻找河中石兽时,老河兵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中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74.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

(1)众服为确论。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各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

手,骄死于槽才历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目:“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75.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J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面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D.祗于奴隶人之手学而时习之

76.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问题。

(1)本文强调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一句话是: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阅读《活板》,完成下面小题。

活板

第17页共133页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

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

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错,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于三二

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

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

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港

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

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77.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弓后典籍皆为板本木目成舟

B.乃密布字即若止甲三二本

C.瞬息可感功成名就

D.有奇字素无备者可以调考琴

78.结合语境翻译画线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甲】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翻译:用活板印刷书籍,唐朝时人们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件事。

【乙】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翻译: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不用的活字。

【丙】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翻译:毕昇的字印被我的随从们得到了,直到今天依然被珍藏。

79.活字印刷的主要特点是“活”。下列对“活”的理解不正卿的一项是()

A.字印“活”。活字印刷每个字印都是可以独立活动的,方便重复使用。

B.排版“活”。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印平整得像磨刀石,看起来生动鲜活。

C.E|]刷“活”。印刷时两块活板可以交替使用,边印刷边准备,效率高。

D.拆版“活”。用火烘烤使松脂等熔化,用手一擦,板上字印会自然落下。

80.根据《活板》及下面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

第18页共133页

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②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纱③中独茧缕④,以

芥子⑤许⑥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

(取材于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方家]行家。②[缕]麻线或丝线。③[纺(kuang)]丝绵。④[独茧缕]单根的

蚕丝。⑤[芥子]芥菜的种子。⑥[许]表示约计的数量。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尝试和改进的过程。采用木料制作活板字印,木料一沾水

就变得高低不平,同时①______,毕昇采用“②”制作字印,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

题;为了改善指南针“常微偏东”的问题,人们尝试了四种操作方法。沈括认为采用“③”

的方法最好。《梦溪笔谈》里的这些记录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和创造才能。

阅读《狼》,完成各题。

81.请你根据“字形构造”完成下列表格。

成语列

字形构造推测本义例句释义

聚喙马)+心虫,把马的缰绳放开年与时驰

驰马才能飞跑,本义(《诫子书》)(2)_

蛇,也表示缰绳)

为马疾奔(1)驰:_

弛担持刀

一张一

弛(3)____(《狼》)(4)

弛:—

82.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83.《狼》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文中描述的狼与人的斗争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最终结局也

出人意料。请你结合课文内容,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O两狼并驱二郎号-狼洞薪

屠担肉尽②_______屠奔倚薪屠暴劈狼③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9页共133页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如是赞美蒲松龄擅用讽刺艺术。结合

下面句中加点的语气词,简析本文是如何体现讽刺艺术的。

狼亦黠亲,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戢?止增笑耳。

85.学习了《狼》,同学们发现虽然题目是“狼”,但是课文对屠户有细致入微的描写;最终

是屠户取胜,但课文却以评论“禽兽”结尾。对此,同学们提出了不同观点,并准备进行辩论。

你赞成哪方的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写下你的辩论词。

反方

我的辩词: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

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

候视,厚赈赡⑤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

“堪尝有知己之言,一吾以信于心也。”

【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②名称:名声,名望。③太学:汉朝设在京

城的最高学府。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⑤赈赡:救济,周济。

86.请用7”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

87.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晖同县张堪索有名称()

(2)乃坦晖臂曰()

(3)举手未敢对()

(4)子孙窃怪之()

8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以妻子托来生

A.属予作文以记之B.晖以堪先达C.以残年余力

第20页共133页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8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晖闻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

90.结合文中朱晖的言行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少年刘备

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篱上有桑树生高五余,遥望见童童如小车盖,

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或谓当出贵人。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

此羽葆盖车。"叔父子敬谓曰:"汝勿妄语®,灭吾门也!”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

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元起妻日:“各

自一家,何能常尔邪!”起曰:“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选自陈寿《三国志》)

[注]①妄语:狂妄的话。

91.“与德然等”中“等”的意思是:

92.刘备是这则故事的主角,而文末却提到刘元起对他的帮助和赞语,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93.选文中少年刘备的表现,对今天的你有什么教育意义?

【甲】

陈涉世家(节选)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意志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目:“公等遇雨,

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成死者圆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散堂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

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薪。薪下,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薪以东。攻锤、郁、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

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

陈。教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

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泰吏

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第21页共133页

【乙】

项羽本纪(节选)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

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

中。梁日:“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渠乃出,诚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

与守坐,目:“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

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

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宇羽,

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9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坛而盟撰长书以为贽(《送东阳马生序》)

B.桓楚亡在泽中河曲智叟*以应(《愚公移山》)

C.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入见(《曹刿论战》)

9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将军身被坚执第

A.此皆阜笫(《出师表》)B.天下缜素(《唐雎不辱使命》)

C.臣妾之妻私臣(《邹忌讽齐王纳谏》)D.而不知太守乐其乐(《醉翁亭记》)

9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且壮士不死即己,死即举大名耳。(2)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97.请分析【甲】文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98.【甲】【乙】两文记叙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

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