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声现象章末检测
一、单选题
1.小明买了一个超声波洗眼镜仪,洗眼镜时超声波穿过水对眼镜内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
洗,超声波洗眼镜仪发出的超声波()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传播速度是3xl()8m/s
C.只能在水中传播D.不能传递能量
2.如图甲的五弦古琴演奏时能发出宫、商、角、徵、羽五个音调越来越高的声音,如图乙。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A.拨动古琴的弦发出的声音频率只与弦的粗细有关
B.古琴发出“角”的声音频率高于“宫”的
C.古琴发出“羽”的声音时,弦的振幅一定比发出“商”的声音时大
D.古琴发出“徵”的声音时,发出的声音响度一定比发出“宫”的声音时大
3.下面关于控制噪声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考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物夜间停止施工,这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B.城市道路旁放置隔音板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
C.道路旁植树可以阻止噪声传播
D.工厂用隔音罩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4.噪声对人有很大的危害,实际生活中人们采用各种方法来减弱噪声。如:①城市园林绿化有减弱
“噪声”的作用;②在摩托车发动机上安装消声器;③房间窗户的玻璃采用双层真空玻璃;④研制
新材料、新技术,使物体发出的噪声减弱。其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③④
5.为了同学们顺利进行中考,考务工作非常细致,用物理知识解释相关做法,正确的是()
A.用广播指令,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调节广播音量,是调节音调的高低
C.用广播指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禁止喧哗,是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C.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温度有关D.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7.下列情景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小钢琴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B.通过音调可以辨别出钢琴和二胡声
C.笛声的响度较大是因为管中的空气柱振动频率较高
D.音乐厅墙壁上的多孔结构是在声源处减弱声音
8.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的干扰,以下措施合理的是()
A.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在教室周围种树
C.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9.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
目的是()
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
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用力敲打鼓面,鼓面上的纸屑会跳起
10.下列关于乐音和噪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0
A.无论乐音和噪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乐器只会发出乐音,不会发出噪声
C.乐音能使人心情舒畅;噪音却使人烦燥不安,有碍健康
D.使用隔音材料可以降低噪音的危害
二、填空题
H.如图所示,使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用小锤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
慢慢移近并轻触乒乓球,观察所发生的现象,可以说明的问题是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
的.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重复上述操作。观察到的现象是乒乓球弹开幅度,此时音叉发
出的声音也变响,以上实验说明的问题是声源振动幅度越大越大.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
是,这种思维方法叫做(选填“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类
12.如图,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音乐水杯”,向瓶子吹气就可以演奏出优
美动听的乐曲,此时发声体是;水位越高,音调越。用胶锤敲击瓶子时也能发
出声音,此时发声体是,水位越高,音调越。
13.教室内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并通过传播到学生的耳朵,声
音的频率小于20次每秒的声波称为,高于20000次每秒的声波称为o
14.九月底,崂山区某学校校运会隆重举行。比赛时,啦啦队击鼓助威,如图所示。敲击时,同学
们可以轻松区分两种鼓的鼓声,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敲击鼓面,落在鼓面上的纸
片随着跳动,这说明鼓面在;用力击鼓,纸片跳动幅度变,鼓声更大。扬声器
中播报着比赛成绩,坐在喇叭边上的女同学用手捂住耳朵,这是从处减弱过大声音对听力
的伤害。
15.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0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
是Hz,人类(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16.如图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记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当车走到十里
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古代的乐器),人们由鼓和镯发声次数确定车行驶的里程,能区分鼓声
和镯声是依据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如果敲击鼓面的力度增
大,则鼓声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增大。
17.据5月29日《扬子晚报》报道,江苏省拟推出和谐配乐版广场舞.广场舞的音乐声是由音箱
中的纸盆产生,经传播到人耳.音乐声过大会形成噪声,有关人士建议,有
条件的地区,可以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麦接受信号.关掉音箱是在处控制噪声.
18.昆虫在飞行时抖动翅膀发出声音,苍蝇每10s翅膀振动3520次,蜜蜂每20s翅膀振动3800
次,那么它们翅膀振动频率最小的是,其值为Hz;(选填“能”
或“不能”)被人耳听见。
19.蝴蝶煽动翅膀飞行时,人(填“能”或“不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这种声波属于.
20.声音是由物体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常温下空气
中的传播速度为m/so
三、实验探究题
21.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
明;乒乓球的作用是;此实验方法被称为法;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
明。若在月球上做甲、乙实验,能看到球被弹起的是实验;
(3)如图丙,八个相同的啤酒瓶装有不同高度的水,若敲击,水面(选填“高”或
“低”)的音调高。这是由的振动产生的。
22.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
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分别盖上塞满不同隔声材料,其目的是控制隔声材料的厚度相
同。接着他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在此过程中,他所听到声音的(响度/音调)发生
改变;当听不见声音时分别测量并记录此处到鞋盒的;
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
距离较长最长短
(3)分析上表记录,可知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差”到“好”的顺序为:
A.泡沫塑料、衣服、锡箔纸B.锡箔纸、衣服、泡沫塑料
(4)为了进一步验证,小红认为还可以保持相同,分别改变不同隔声材料
的厚度,直到测试者听不见声音为止。然后通过比较材料的厚度来确定材料的隔声性能。若材料越
厚,则说明其隔声性能越(好/差)。
四、计算题
23.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鸣笛,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是72km/A,司机在鸣笛后2s后听到隧道
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求:(〃声音=34°m/s)
(1)火车的速度为多少米/秒;
(2)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火车前行的路程;
(3)火车鸣笛时离隧道的距离。
24.周末,小丽一家开车到郊外的山上游玩,如图是小丽爸爸开车到山前的示意图。在一条笔直的
公路通到山崖下,她爸爸在公路上开车向着山崖的方向匀速行驶,车上速度表显示此时的车速是
54km/ho当车开到A处时,按响了汽笛,汽车向前行驶6s到B处,小丽听到了汽笛的回声(声
速是340m/s)o
求:
(1)从鸣笛到6s后听到回声,车行驶了多少米?
(2)从鸣笛到6s后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路程是多少米?
(3)车鸣笛的位置到高山的距离为多少米?
25.由科学技术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以“科技引领创新转化开放合作”为主题的第十一届科
博会于11月22-26日在四川绵阳举行。本次科博会上,展示了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模
型,让参展观众近距离观察到我国科技创新的成果。“奋斗者”号某次作业过程中,下潜的速度为
lm/s,入水下潜60s后,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再经过4s后才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若超
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忽略潜水器自身的尺寸,求:
(1)接收到反射回的超声波,“奋斗者”距离水面的深度;
(2)发出超声波时,“奋斗者”距海底高度;
(3)“奋斗者”从入水到下潜到海底消耗时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由物体振动
产生的,故A正确
B.光的传播速度是3义1。8加”,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在水中的速度是1450m/s,故B错
误
C.声音可以在固液气介质中传播,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C错误
D.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体内的结石、洁牙,是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利用能量做功,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
3、声音可以在固液气介质中传播,声音在空气速度是340m/s
2.【答案】B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A、中考期间,居民区附近的建筑物夜间停止施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
正确.
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是在噪声产生处减弱噪声.故B错误.
C、道路旁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可以阻止噪声传播,故C正确.
D、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可以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故D正确.
故选B.
【分析】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三种:①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③在人耳处减
弱噪声.
4.【答案】C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用广播指令,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A错误;
B、调节广播音量,是调节声音的大小,即响度,故B错误;
C、用广播指令传达一些信息,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正确;
D、禁止喧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2)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3)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4)有效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
处.
6.【答案】D
【解析】【解答】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正确,A不符合题意;
B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有关,正确,BC不符合题意;
D.声速和温度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速和介质种类、温度有关。
7.【答案】A
【解析】【解答】A、小钢琴振动产生的琴声,琴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通过音色可以辨别出钢琴和二胡声,故B错误.
C、笛声的响度较大是因为管中的空气柱振幅较大,故C错误.
D、音乐厅墙壁上的多孔结构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区别声音就是靠音色.辨别熟人的声音、辨别乐器的声音靠的都是音色.
(3)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4)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而题目要求
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声源就是振动发声的物体.
8.【答案】B
【解析】【解答】A.讲话声音放大并不能降低噪声的干扰,故A不符合题意
B.在教室周围植树属于设置屏障,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符合题意;
C.带耳罩属于在接收处控制噪声,但不合理,故C不符合题意;
D.噪声监测器可以测出噪声等级,但不能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分析
各个选项是否可以有效合理的减弱噪声。
9.【答案】B
10.【答案】B
【解析】【解答】A、乐音和噪音都属于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乐器发出的声音,若影响了人们的工作、休息,就是噪声,故B错;
C、乐音是悦耳动听的,使人有美的享受;噪音是杂乱的声音,使人心烦意乱,故C正确;
D、使用隔音材料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降低噪音的危害,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B.
/分防7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音则令人心烦意乱.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发声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是噪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到
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乐音和噪音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乐音也会变为噪音.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噪音和乐
音的理解.噪音已经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它和光污染是我们现在考试的一个热点.
11.【答案】振动;越大;响度;放大振动;转换法
【解析】【解答】用小锤敲击音叉,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慢慢移近并轻触乒乓球,乒乓球会被弹开,可
以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观察到的现象是乒乓球弹开幅度越大,
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时,音叉振动的幅度越.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
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
的方法叫做转换法.
故答案为:振动;越大;响度;放大振动;转换法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为了更明显得看到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我们可以看到音叉
接触乒乓球后,乒乓球被弹起,这是运用了转换法.
12.【答案】空气柱;高;瓶子和水;低
【解析】【解答】(1)向瓶子吹气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此时发声体是空气柱;水位越高,
空气柱的长度越小,则频率越大,而音调越高;
(2)用胶锤敲击瓶子时也能发出声音,此时发声体是瓶子和水,水位越高,则瓶子质量越大,而频
率越小,因此音调越低。
【分析】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音调高低与发声体的频率大小有关,据此分析解答。
13.【答案】空气;次声波;超声波
【解析】【解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老师的声带
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传到学生耳中;次声波:小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超声波:大于20000Hz
的声音叫超声波。【分析】⑴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⑵次声波:小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超声波大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14.【答案】音色;振动;大;人耳
15.【答案】300;能
【解析】【解答】振动的频率为「=3000次=300Hz
710s
故为300Hz。人类能听到20Hz~20000Hz的声音,300Hz在听觉范围内,故可以听到这种声音。
【分析】根据振动的次数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频率;人的听声范围是20Hz~20000Hz。
16.【答案】音色;响度
17.【答案】振动;空气;声源
【解析】【解答]解:(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我们听到的音乐是由音箱中的纸盆振动产
生的.
(2)音乐声是通过介质,即空气传到人耳.
(3)关掉音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防止影响人们正常生活.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声源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3)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③在人耳
处减弱噪声.
18.【答案】蜜蜂;190;能
【解析】【解答】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声音的频率就是物体1s振动的次
数,苍蝇翅膀振动的频率是352Hz,蜜蜂翅膀振动的频率是190Hz,正常人耳朵听到声音的频率范
围是20赫兹到2000。赫兹,所以翅膀振动频率最小的是蜜蜂,190H在,能被人耳听见
【分析】利用频率的定义分析判断,知道正常人耳朵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赫兹到20000赫兹
19.【答案】不能;次声波
【解析】【解答】解:蝴蝶飞行时,煽动翅膀的频率在5次/秒左右,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所
以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故答案为:不能;次声波.
【分析】根据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20Hz〜20000Hz,低于20Hz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是
超声波,次声波和超声波人耳都听不到.
20.【答案】振动;介质;340
【解析】【解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物体振动时才
能发出声音,所有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声音需要沿气体、液体、固体传播,即它的传播
需要介质。声速大小与温度有关,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
体最慢。常温下测得声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o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
传播速度不同,固体传声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21.【答案】(1)发声体在振动;把音叉的振动放大;转换
(2)空气可以传播声音;甲
(3)低;水和瓶子
【解析】【解答】口)如图甲,用竖直的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
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音叉的振动不容易直接观察,通过乒乓球的跳动把音叉的振动放大,说明
音叉的振动,采用的物理方法是转换法。
⑵如图乙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可穿戴医疗器械市场趋势及行业应用场景分析报告
- 智能物流机器人研发与智能物流配送站应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 环保型新材料在垃圾处理行业的应用及资金申请分析报告
- 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在2025年智能保险服务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报告
- 物业管理行业服务创新与增值业务拓展的市场前景分析报告2025
- 2025年咸宁“双碳”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烟气二氧化硫治理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吉林省水溶肥料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图文
- 杭州升降桌项目投资分析报告模板范本
- 2025-2030年中国真空进气过滤器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正式版)JTT 421-2024 港口固定式起重机安全要求
- 【中国信科-中信科移动】2023星地融合通信白皮书
- 脑电图判读异常脑电图
-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卓越)
- 《小学生预防溺水安全教育班会》课件
- 传统园林技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直播中的礼仪与形象塑造
- 2024年八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 老年人中医健康知识讲座总结
- 海南声茂羊和禽类半自动屠宰场项目环评报告
- 《民法典》合同编通则及司法解释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