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斫口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中国空间站的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形成如图所示基
本构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梦天实验舱为参照物,地球是静止的
B.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梦天实验舱是运动的
C.以梦天实验舱为参照物,地面指挥中心是运动的
D.以地面指挥中心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2.噪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为了减小噪声的影响,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在靠近住宅区的高架桥两侧安装隔音板B.在靠近小区的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
C.将住宅窗户的玻璃换成中空玻璃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3.如图,在小瓶里装入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透明的玻璃管,使
橡皮塞塞住瓶口,自制成了简易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瓶里一定要装满水
B.小瓶放入热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下降
C.小瓶放入冷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上升
D.为了提高该温度计的精确度,玻璃管应选内径粗一点的
4.在碘的升华实验中,小红直接把装有少量碘颗粒的封闭玻璃容器放在酒
精灯火焰上加热;小明向装有少量碘颗粒的封闭玻璃容器浇热水,结果两
容器内都出现了碘蒸气。已知碘的熔点是114冤、沸点是184.35冤;水沸点
是10(TC;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500。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装置中的碘蒸气一定是升华形成的
B.乙装置中的碘蒸气一定是汽化形成的
C.两种方案中甲更合适,因能排除碘先熔化再汽化的情况
D.两种方案中乙更合适,甲方案不能排除碘先熔化再汽化的情况
第1页,共21页
5.如图,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小孔,再用一片塑料膜蒙在空罐口上并用橡皮筋固
定。将小孔对着烛焰,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塑料膜一定是透明的B.观察到的像一定是倒立缩小的
C.此实验应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D.此现象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6.如图,某同学站在湖边看日出,同时也看到了水中的太阳。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太誉眼睛
炉
中太阳的光路图是()
7.某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他不断改变入射角,使光
从空气中斜射入半圆形玻璃成,发现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于是,他得出光在
发生折射时的四种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折射角不可能等于入射角
B,折射角可能大于入射角
C.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
D.折射角总大于入射角
8.牛顿曾做过光的色散实验,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三棱镜上,如图在
右侧光屏上4B范围内可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
B.把温度计放在①处,会看到温度上升
C.光屏②处是紫色光,其偏折程度最小
D.将面值100元的钞票放在④处,会看到“100”字样发光
9.某同学把眼镜放在台灯下,看到眼镜镜片后面的区域比眼镜周围
暗,如图所示。有关眼镜镜片说法正确的是()
A.镜片是凸透镜
B.镜片是凹面镜
第2页,共21页
C.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D.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10.如图,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
讨论:①将照相机向上移,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
②人像要变小,应增大相机镜头和照相的人之间的距离
③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④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11.某同学将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固定,移动发光物体,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F
ft
411|||||?|川川|1川|川平川|1川/川1川4川1川|川1|川1431川「川|1川「川|川1|
0cm102()3()405()607()8()90100
A.若要模拟近视眼,他应右移光屏
B.若要模拟远视眼,他应左移发光物体
C.若在发光物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凹透镜,右移光屏像才能再次清晰
D.若在发光物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凸透镜,左移光屏像才能再次清晰
12.分析如图所示天文爱好者用的望远镜的光路图可知()
A.它的物镜是平面镜
B.它的目镜是凹透镜
C.远处景物通过物镜成缩小的像
D.远处景物通过物镜成放大的像
13.身边处处皆物理,下列估测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A.一枚邮票的质量约为50mg
B.一间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203
C.一名中学生身体的体积约为50dm3
D.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长约为46s
第3页,共21页
14.为了测出石块的密度,某同学先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加祛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接着用量筒和水测矿石的体积,其过程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20g20ge
QflQ
Ioi234
甲
A.石块的质量是47.2g
B.石块的体积是18cm3
C.石块的密度是2.6xlO^kg/m3
D.若先测石块的体积,最终测得石块的密度会偏大
15.如图,某医用酒精消毒喷雾器内装有消毒液,消毒液由酒精和水混合而成,其中酒精的体积
占75%,水的体积是250n3。消毒液喷到被消毒的物体表面,过一会儿就“消失”了。若将其放
到室外(气温约是-5。。,经过相当长时间后,发现消毒液没有凝固。关于该消毒液的说法:
①酒精的质量是75g
②消毒液的质量是85g
③消毒液的体积是857nL
④酒精和水混合提高了水的凝固点
⑤消毒液“消失”了是因为发生了汽化现象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⑤B.②⑤C.③④D.⑤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6.小明将装有一枚硬币的碗放在弟弟面前,他让弟弟后退到a处如图,此时弟弟刚6
好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的,小明向碗中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刁‘
了,这是由于光从中射到中时产生的折射现象,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
对准看到的“硬币”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填“能”或“不能”)照射到硬币上。
第4页,共21页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8分。
17.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本实验中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2)将试管从水中取出,海波停止熔化,由此可知海波熔化时必须要—
(3)小明根据数据画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则该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记录相邻两次温度的时间间隔
(填“过长”或“过短”)«
(4)下列措施中能缩短实验时间的是(填序号)。
①提高烧杯中水的初温
②增加烧杯中水的质量
③增加试管中海波的质量
18.某同学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1)在安装器材时出现如图甲所示情形,错误之处是
(2)改错后进行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是℃;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
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
(3)水沸腾时,烧杯中冒出的“白气”是(填序号)。
①水蒸气
第5页,共21页
②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③烧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4)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如图丁所示的现象,其先后顺序是(填字母序号)。
19.厨房不仅是加工食材的场所,也是日常生活中充满物态变化的“实验室”,以煮饺子为例:
(1)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厨房中的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
在烧水的过程中,水需要不断______热量,一些水发
为了煮熟饺子,需要持续烧水一段时间
生现象
水蒸气接触周围的冷空气或低温物品,会_____成小
水沸腾后打开锅盖,会出现大量“白雾”
水滴
(2)要煮熟饺子,水沸腾后仍然大火加热(填"会”或“不会”)使饺子更快煮熟。
(3)煮饺子时,水沸腾后人们通常会往锅里加入半碗冷水,使其停止沸腾,当水沸腾后再加冷水………反复
几次后饺子就熟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最合适的是图1中(填字母序号)。
(4)水煮沸后揭开锅盖应该注意避开(填“开水”或“水蒸气”),以免烫伤。
20.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B
A
(1)如图,把一支点燃的蜡烛4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I
J
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
,
的位置跟蜡烛4的像的位置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再比较像跟物体的—/
的关系,这样就可以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4
(2)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蜡烛4的像。
(3)为了让左侧的同学也能看清蜡烛a的像。他只将玻璃板向左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_____(填“向右
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4)换用长度(填“相同”或“不同”)的蜡烛,再做几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第6页,共21页
21.如图,某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高度为6cM的F形光源、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
规律。
(1)实验中通过比较(填“物距”“像距”或“像与物的高度”)来判断实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2)将光源逐渐靠近凸透镜,移动光屏,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123
物距〃/cm302015
像距u/cm152030
像高h/si3612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像变小。
(3)继续移动光源使物距为6cM时,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人眼应从(填
“光源”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光源的像,止匕时(填“能”或“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出
观察到的像高。
(4)若保持光源到光屏的距离为450n不变,仅移动凸透镜改变物距,则表中第次实验的成像情况不
能探究。
F形光源光屏
F
tjnnnnjnnnnpni|nnjnn|nnjnn|nnnnTnnjnnpnnnnj
6cmi020304050667b809b10b
2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祛码盒里有100g、50g、
20g、20g、10g、5g的祛码。
(1)天平横梁调水平平衡后,他在右盘中放入了50g、20g的祛码各一
个,再往右盘里放一个20g的祛码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再用10g祛码将一个20g祛码替换下来,指针
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在______(填“70〜80g”“80〜90g”或“90〜100g”)之间。接下来
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填字母序号),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4调节平衡螺母
A取下10g祛码,再加入5g祛码,并移动游码
C.加入5g祛码,若指针向右偏,取下5g祛码,移动游码
。加入5g祛码,若指针向左偏,将5g祛码换为10g祛码,并移动游码
第7页,共21页
(2)测量时,向盘中加减祛码时要用,移动游码的过程相当于在天平的(填“左”或“右”)托
盘中添加一个质量较小的祛码。
23.某小组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物体m/gV/cm3
1铝块154.020
2铝块232.412
3铝块327.010
4木块112.020
5木块29.015
(1)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填“相同”或“不同”)
的。
(2)比较1、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相同,不同。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图像,其中图线(填“甲”或“乙”)反映了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4.某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牛奶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发现指针指示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
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接下来的操作步骤是:
4将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乙
8.再测出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如图丙
C.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测得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106g
其合理的实验步骤是(填字母序号)。
(3)该同学设计了实验记录表格,其中①处的内容是。
烧杯与牛奶的总质量量筒中牛奶的体积h烧杯与剩余牛奶的总质牛奶的密度p/(/cg
①
爪i/g/cm3量如/。-m-3)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牛奶的密度。=kg/m3.,
(4)若实验时有少许牛奶附着在量筒内壁上,则测得牛奶的密度(填“偏小”“不变”或“偏大”)o
第8页,共21页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25.某老师从家步行去学校,用时257n出。他手机上的运动应用程序记录的数据如图所
Zj\O
(1)他的步幅(一步距离)约是(结果保留一位小数)他。
(2)求出他步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走路1.65km
26.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的“全碳气凝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固态材料。
(1)图甲是摄像师拍摄的气凝胶照片,图乙是拍摄时的光路图。请在图乙中画出两束折射光线所对应的入
射光线。
(2)气凝胶获得“世界上最轻的固态材料”称号,其中的“最轻”是指它的(填“体积”“质量”或
“密度”)最小。
(3)我国“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火星车表面铺设了大面积
超低密度的隔热气凝胶板,能够确保火星车在-i3(rc的环境中正常工作。这种气凝胶相同体积下,质量只
有铝的玄焉?求这种气凝胶的密度是多少卜。/爪3?(2铝=2.7x103kg/m3>)
loUUU"J
(4)这种气凝胶也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它最多能吸收自身质量900倍的原油,可用于处理海上的漏油事
故。已知原油的密度为0.9X103题/7713,则100cni3的气凝胶最多能吸收多少的原油?
第9页,共21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人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地球与梦天实验舱之间的位置不断改变,以梦天
实验舱为参照物,地球是运动的,故/错误;
8、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之间的位置保持不变,以天和核心舱
为参照物,梦天实验舱是静止的,故8错误;
C、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地面指挥中心与梦天实验舱之间的位置不断改变,以梦天实验
舱为参照物,地面指挥中心是运动的,故C正确;
。、梦天实验舱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天和核心舱与地面指挥中心的位置不断发生改变,以地面指挥
中心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故。错误。
故选:Co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则是运动的,若不改
变,则是静止的。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这就
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答案】D
【解析】解:人在靠近住宅区的高架桥两侧安装隔音板,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不符合题
忌;
8、在靠近小区的道路两侧设置绿化带,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8不符合题意;
C、将住宅窗户的玻璃换成中空玻璃,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测噪声大小,不能减弱噪声,故。符合题意。
故选:Do
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本题主要考查防治噪声的三个途径,能针对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判断出所采取的措施是解答的关键。
3.【答案】4
【解析】解:人制作温度计时,小瓶里一定要装满水,故N正确;
BC、小瓶放入热水中,因为水热胀冷缩,故细管中的水柱上升;小瓶放入冷水中,细管中的水柱下降,
故2C错误;
第10页,共21页
。、为了提高该温度计的精确度,玻璃管应选内径细一点的,故。错误。
故选:力。
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本题考查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属于基础题。
4.【答案】D
【解析】解:人甲装置中的碘蒸气可能是是升华形成的,也可能是汽化形成的,故4错误;
8、乙装置中的碘蒸气一定是升华形成的,故8错误;
CD.两种方案中乙更合适,因能排除碘先熔化再汽化的情况,甲方案不能排除碘先熔化再汽化的情况,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o
升华指物质由固态直接转变成气态,升华要吸热。
本题考查了升华现象,属于基础题。
5.【答案】D
【解析】解:
N、若塑料膜,成像不清晰,不易于观察,故/错误;
夙小孔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距、像距有关,不一定成缩小的实像,故2错误;
C、小孔成像实验,物体越亮,环境越暗,物体成像越清晰,故C错误;
。、小孔成像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正确。
故选:Do
小孔成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成倒立的实像;
小孔成像时,像的大小和亮暗程度会随物体与小孔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和成像特点是基础。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6.【答案】C
【解析】解:看到的水中太阳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
延长线的会聚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成的是虚像,所以只有C图符合要求。
故选:Co
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木的倒影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体
关于平面镜对称。
本题目就是考查平面镜成像的应用,看生活场景中哪些应用了平面镜的成像,其主旨还是看学生对平面镜
成像特点是否掌握。
第11页,共21页
7.【答案】B
【解析】解:由图可知,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发现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根据光路可逆可
知,光从半圆形玻璃砖斜射入空气中,发现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垂直射入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
0℃,故/CD错误,3正确。
故选:B。
光从空气中斜射入其它介质,折射角始终小于入射角;
光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当光垂直射入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本题考查光的折射有关知识,掌握光的折射内容是解题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人白色的太阳光射向三棱镜时,由于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后折射程度不同,会发生光
的色散现象,图中光屏从4到B依次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色光;该实验说明,白光
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正确;
8、4的外侧是红外线,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它位于红色光的外面,所以温度计放在①处,会看到温度上
升,故3正确;
C、光屏②处是可见光,故C错误;
D、B的外侧是紫外线,将面值100元的钞票放在④处,会看到“100”字样发光,故。正确。
故选:Co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色光,称为光的色散;
在红光之外是红外线,在紫光之外是紫外线;
(2)红色光之外称为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太阳光向地球辐射热,主要依靠红外线;紫外线能使
荧光物质发光。
(1)光线分为可见光(7种色光)和不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两类;
(2)生活中高温杀菌,红外线夜视仪,监控设备,手机的红外口,宾馆的房门卡,汽车、电视机的遥控
器、洗手池的红外感应,饭店门前的感应门都是红外线的应用;
(3)紫外线的作用: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消毒,促使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人体过度照射紫外线是有害的。
9.【答案】C
【解析】解:把眼镜放在台灯下,看到眼镜镜片后面的区域比眼镜周围暗,说明该眼镜镜片对光线具有发
散作用,因此是凹透镜。故选项错误、C正确。
故选:C„
第12页,共21页
(1)边缘薄、中间厚的凸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凹透镜;
(2)对光起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凹透镜。
此题考查我们对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特点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10.【答案】C
【解析】解:①②若要照全身像,是要把成的像变小点,则应使像变小,要使像变小,则必须使物距变
大所以应增大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物距增大后,像距跟着变小,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之间的
距离,故①错误、②正确;
③“补光”可以使照片更亮,但若要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则像的背景更亮,而不是人像更
壳,故③错误;
④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故④正确;
故选:Co
(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之一,当U>2/,成倒立缩小实像,应用于照相机,物体离凸透镜越近,物体
经凸透镜所成的像越大,像离凸透镜越远。
(2)补光可以使照片的光亮更亮一些;
(3)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
本题主要考查对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掌握,属于基础题。
11.【答案】B
【解析】解:人近视眼成像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若要模拟近视眼,他应右移光屏,故/正确;
8、远视眼成像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若要模拟远视眼,他应左移光屏,故8错误;
C、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若在发光物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凹透镜,成像会延迟,右移光屏像才能
再次清晰,故C正确;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若在发光物体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凸透镜,成像会提前,左移光屏像才能
再次清晰,故。正确。
故选:B。
(1)近视眼成像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2)远视眼成像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
(3)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本题考查了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像、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属于基础题。
12.【答案】C
第13页,共21页
【解析】解:尔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平面镜不是透镜,故/错误;
2、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而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故8错
误;
CD,如图所示,光线通过物镜后会聚,远处的景物经物镜成缩小的像,故C正确、。错误。
故选:Co
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
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明确望远镜的物镜、目镜组成是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4一枚邮票的质量约为5(hng,故N符合实际;
8.教室的长、宽、高大约分别为1。爪、7爪和3.5m,教室中空气的质量大约为
m=pV=l^kg/m3X10mx7mx3.5m=316.05kg,接近300kg,故3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所以体积
y=7=l.OxloX/m3=5X10-2n?=50dm3,故C符合实际;
D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长约为46s,故。符合实际。
故选:B。
首先要对相关物理量有个初步的认识,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经过简单的
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换算,最后判断符合要求的是哪一个。
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数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
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14.【答案】A
【解析】解:
4、图甲中矿石的质量zn=20g+20g+5g+1.8g=46.8g,故4错误;
B、图乙中水的体积为20cTn3,水和矿石的总体积为38c?n3,矿石的体积U=38c7n3-20c7n3=18CTH3,故
5正确;
C、矿石的密度p=£=翟黑=2.6g/cm3=2.6*1。33/血3,故。正确;
。、若先测石块的体积,石块从量筒中取出会带着水,使的质量测量值偏大,则测量的密度值偏大,故。
正确。
故选:4。
第14页,共21页
(1)天平的分度值为0.2g,天平的读数为祛码质量加游码对应的刻度值;
(2)量筒的分度值为1。巾3,矿石的体积等于水和矿石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根据p=9求出矿石的密度: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天平和量筒的读数以及密度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
15.【答案】B
【解析】解:①②③消毒液由酒精和水混合而成,其中酒精的体积占75%,水占1-75%=25%;
水的体积是25cm3=25%匕
解得总体积U=100cm3;酒精的体积为0酒精=100cm3-25cm3=75cm3;
总质量m=。水0水+p酒精,酒精=lg/c/x25丽3+0.8g/cm3x75czn3=85g;故①③错误;②正确;
④气温约是-5。口经过相当长时间后,发现消毒液没有凝固,说明凝固点低于水的凝固点,故④错误;
⑤消毒液“消失”了是因为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了汽化现象,故⑤正确。
故选:B。
根据体积比例关系计算酒精的体积,结合密度公式计算水和酒精的质量,得出总质量和总体积;
液体含有杂质后,凝固点会降低,根据物态变化的前后的状态分析。
本题考查物态变化与密度公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16.【答案】直线传播水空气能
【解析】解:如图所示,弟弟在4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小明向碗中缓缓注入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光由水中传到空气中时产生的折射现象,看到的是硬
币的虚像。
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所以若在4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能照射到硬
币上。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水;空气;能。
注水前,光在均匀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由于碗沿挡住了硬币,所以弟弟看不到硬币。注水后,硬币反射的
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硬币”是折射光
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比硬币的实际位置高;
光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光的折射和光沿直线传播现象,要学会用物理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
17.【答案】停表吸热过长①
【解析】解:(1)除图中所示器材,还需要停表来记录时间,以绘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将试管从水中取出,海波停止熔化,由说明海波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第15页,共21页
(3)由图可知,海波熔化过程不明显,是因为记录相邻两次温度的时间间隔过长造成的;
(4)由上述实验现象分析可得,海波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和持续吸热;
(5)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通过: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少海波的质量来进行,故①正确。
故答案为:(1)停表;(2)吸热;(3)过长;(4)①。
(1)实验需要记录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需要用到记录时间的仪器;
(2)晶体熔化需要吸热;
(3)根据晶体熔化特点进行分析;
(4)海波熔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和持续吸热;
(5)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通过:提高水的初温或减少海波的质量来进行。
本题主要考查晶熔化化时物质温度变化的规律,属于热学基础题,是中考重点实验。
18.【答案】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9198③BCA
【解析】解:(1)从甲图中能够看出,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实验中不允许温度计的玻璃泡碰
到烧杯底部,所以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
(2)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1。口所以从图上能够读出示数为91。口
沸腾的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由图丙可知,水的沸点为98K;
(3)“白气”是烧杯内上升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③正确;
(4*是最开始加热的状态,然后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所以顺序为:BCA。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
(2)91;98;
⑶③;
(4)BC71„
(1)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烧杯底部;
(2)先观察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再读数;
沸腾的特点: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此不变的温度是水的沸点;
(3)“白气”是烧杯内上升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4)掌握沸腾时和沸腾前的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最后消失;沸腾时,有大量
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最后破裂;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水蒸气是无
色透明,看到的“白气”是小水滴。
水的沸腾实验是初中热学中重要的实验,一般考查水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沸点、沸点和气压的关系、沸
腾的条件、沸腾的特点、加热时间比较长的原因、器材、水沸腾的图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读数等等。
第16页,共21页
19.【答案】吸收汽化液化不会D水蒸气
【解析】解:(1)在烧水的过程中,水需要不断吸收热量,此时水会发生汽化现象;水沸腾后打开锅盖,
会出现大量“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物品放热液化成小水滴;
(2)要煮熟饺子,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变化,仍然大火加热不会使饺子更快煮熟;
(3)水沸腾后人们通常会往锅里加入半碗冷水,使其停止沸腾,此时水的温度应该下降,再加热,温度又
会上升,故。图像最符合实际;
(4)水煮沸后揭开锅盖应该注意避开水蒸气,以免烫伤,因为水蒸气放热液化。
故答案为:(1)吸收;汽化;液化;(2)不会;(3)。;(4)水蒸气。
(1)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汽化指物质由液态转变成气态,汽化要吸热;
(2)液体沸腾时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本题考查了液化现象,属于基础题。
20.【答案】没有点燃大小不能不变不同
【解析】解:(1)如图,把一支点燃的蜡烛4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为使成像
清晰,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没有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的位置跟蜡烛力的像的位
置重合,确定了像的位置,再比较像跟物体的大小的关系,这样就可以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蜡烛力的像。
(3)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为了让左侧的同学也能看清蜡烛4的像。他只将玻璃板向左平移,对
称面的位置没有变化,则蜡烛4的像的位置不变。
(4)换用长度不同的蜡烛,再做几次实验,其目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1)没有点燃;大小;(2)不能;(3)不变;(4)不同
(1)从成像清晰的角度考虑;本实验根据等效替代法确定像的位置,结合实验目的回答;
(2)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3)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据此回答;
(4)用归纳法得出普遍性的结论要满足2个条件:一是样本要有代表性,二是样本数量足够多。
本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考查对操作过程的理解、归纳法和成像规律的运用。
21.【答案】像与物的高度小光屏不能2
【解析】解:(1)通过比较像的高度来判断实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2)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3)继续移动光源至物距为6cm,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物同侧,因此人眼应从光屏一
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光源的像;因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故不能用刻度尺直接测出观察到的像高;
第17页,共21页
(4)若保持光源到光屏的距离为45cm不变,仅移动凸透镜改变物距,由表中数据可知,第1次实验的物距等
于第3次实验的像距,第1次实验的像距等于第3次实验的物距,根据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可知,
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实像,而第2次实验,u+v=40cm<45cm,因此仅移动凸透镜不能探究第2次实验。
故答案为:(1)像与物的高度;(2)小;(3)光屏;不能;(4)2o
(1)通过比较像的高度来判断实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3)根据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与物同侧,且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4)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应用,关键是熟记成像规律的内容,并做到灵活运用。
22.【答案】80〜90gC镶子右
【解析】解:(1)在右盘中放入50g、20g的祛码各一个,在往右盘里放一个20g的祛码,指针右偏,说明
祛码质量大了,故被测物体的质量小于90g,再用10g祛码将20g祛码替换下来,指针左偏,故被测物体额
质量大于80g,即在80〜90g。加上10g的祛码物体质量大,可以加个5g祛码,如指针右偏说明祛码质量
大了,取下游码直接调游码即可,若指针左偏不需要取下5个祛码,再调游码即可,故选C。
(2)祛码必须用镶子夹取。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添加祛码。
故答案为:(1)80〜90g;C;(2)镣子;右。
(1)在右盘中放入50g、20g的祛码各一个,在往右盘里放一个20g的祛码,指针右偏,说明祛码质量大
了,再用10g祛码将20g祛码替换下来,指针左偏,可知物体质量大了,由此可以判断物体的质量范围;
加上10g的祛码物体质量大,可以加个5g祛码,如指针右偏说明祛码质量大了,取下游码直接调游码即
可,若指针左偏不需要取下5个祛码,再调游码即可。
(2)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添加祛码;祛码必须用镶子夹取。
本题考查了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及质量的测量。
23.【答案】相同体积质量甲
【解析】解:(1)第1组铝块的质量与体积比值:苫=黑祟=2.7g/cm3,第2组铝块的质量与体积比值:
3=卷黑=2,7g/c63,所以比值相同。
(2)由表中数据可知1、4两组数据中铝块和木块的体积相同,但质量不相同。
(3)在图像m-U中斜率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铝的密度大于木头,所以甲图像是铝块的质量与体积图
像。
故答案为:(1)相同;(2)体积;质量;(3)甲。
第18页,共21页
(1)利用公式p=3计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2)表中1,4组数据两物体的体积相同,质量不同。
(3)在m-U图像中斜率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
本题考查对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关系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关系,以及各自在根-U图像中的表
示,难度不大。
24.【答案】右CAB量筒中牛奶的质量1.1xlO3偏大
【解析】解:(1)使用天平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调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若指针不在分
度盘的中央,按照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的方法,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图甲中指针左偏,故向右
调节平衡螺母;
(2)比较合理了测量顺序是先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把烧杯中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再测量剩余牛奶和
烧杯质量,故合理的使用步骤为C4B;
(3)表中中缺少量筒中牛奶的质量,故①量筒中牛奶的质量;
图丙中剩余牛奶和烧杯的质量爪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区块链技术在医疗知识产权交易中的应用探索
- 生产车间年终工作总结模版
- 宿舍管理员工作总结模版
- 酒精所致幻觉症的临床护理
- 为医患带来福祉利用区链技术推动全球医疗服务变革
- 中学教科研工作总结模版
- 储罐无损检测合同范例
- 医疗园区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
- 买卖兜底合同样本
- 机器人焊接 6 项目三任务3.2教学设计
- 《胸腔积液》课件
- 医院改造项目合同模板
- 3D数字游戏艺术-2-测量分评分表-3D建模-30分
- 髋关节内固定术后护理
- 风电基础施工方案
- 第01讲 力、重力、弹力(解析版)-2024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编选
- 建筑工地 施工现场 禁止饮酒 协议书
- ICD-10疾病编码完整版
- 肩关节超声检查
- 毕业论文-中小企业防火墙的应用
- 可穿戴式设备安全可靠性技术规范 腕戴式设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