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乐理与视唱练耳教程》第1单元
音及音高第2单元
记谱法第3单元
节奏与节拍第4单元
音程与和弦第5单元调第6单元旋律与和声基础全套可编辑PPT课件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单元音及音高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目录01第一节音02第二节乐音体系03第三节音阶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学习目标素养目标1.通过引用中国音乐经典古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2.培养学生关心幼儿身心发展、热爱专业与教育事业的情感。知识目标1.掌握音的发声原理及其属性。2.理解乐音体系中的八个名词。3.掌握有关音阶的知识。4.了解3-6岁儿童的音域。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学习目标能力目标1.能够辨别自然音级、变化音级、八度、半音与全音。2.能够正确说出基本音级的音名与唱名。3.能够熟练地唱C大调自然音阶。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音01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音音是构成音乐的最小细胞。中国先秦时期的儒家经典《乐记》中就记载了古人对“音”的理解,即“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音乐中所包含的音,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是能够表现人们的生活及内心思想感情、塑造音乐形象的声音集合。乐理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音一、音的产生音的产生属于物理现象,即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声波通过介质的传播,经过大脑的反射而被感知的波动现象。我们平常听到的音是包含了基音与泛音的复合音。其中,基音是物体振动瞬间而发出的音,很容易被人们感知;而泛音则是物体受力后其部分因惯性继续振动发出的音,它通常不易被人们感知。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一)音高音高即音的高低。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越高;反之,则越低。(二)音长音长即音的时值。音的时值与物体振动的时间有关。物体振动的时间越长,音越长;反之,则越短。音长的单位为“拍”,我们通常说某个音的长度有多少拍。(三)音强音强即音的响度或音的强(forte,f)与弱(piano,p)。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越强;反之,则越弱。第一节
音二、音的属性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音(四)音色音色是人们借用绘画中色彩类的词汇来描述对音的整体感知,是人耳对音的综合评价。不同乐器有不同的音色,同一件乐器发出的高音音色与低音音色也是有区别的,如敲击钢琴键盘左边的低音区与右边的高音区、弹拨古筝的低音弦与高音弦等。三、音的分类根据物体振动的规律性,音乐中的音分为乐音与噪音,其中乐音的使用占比量大于噪音。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音01乐音是指振动有规律且有明显固定音高的音,如钢琴、小提琴、竹笛、古筝、二胡等乐器按照传统演奏方法演奏所发出的正常音均为乐音。由此,我们通常把这些乐器归类于乐音乐器类别。(一)乐音02噪音是指振动没有规律且没有固定音高的音,中国传统打击乐器,如木鱼、大鼓、大锣、镲及外来的爵士鼓等乐器发出的音均为噪音。由此,我们通常把这些乐器归类于噪音乐器类别。(二)噪音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习题1.音的属性包括
。2.根据物理声学基础知识,分别说说音高、音长、音强与物体振动的关系。3.教师连续弹奏任意两个音长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学生根据听到的音回答高的音或低的音是哪一个(提示:高音或低音可能是第一个或第二个)。4.教师连续弹奏任意两个音高和音长相同而强度不同的音,学生根据听到的音回答强的音或弱的音是哪一个(提示:强音或弱音可能是第一个或第二个)。5.教师播放音频,学生根据听到的音,并结合音的属性说出第二个音较第一个音发生的变化。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音模唱是把所听到的音或旋律模仿着演唱出来。如果知道唱名,可用唱名模唱;如果不知道唱名,可用ɑ、u等母音哼唱。模唱有单音模唱、音阶模唱等。视唱一、模唱的概念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音二、单音模唱单音模唱的主要操作流程如下:教师弹奏一系列的音,每个音都弹奏两遍。0102学生在教师弹奏第二遍后用“啦”的音模唱。学生唱完后,教师再次弹奏模唱的音进行核对,学生检查自己的音准。03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音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乐音体系02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乐音体系音乐中所使用乐音的总和构成了乐音体系。钢琴键盘上的八十八个琴键(图1-1)几乎涵盖了乐音体系中的乐音。乐理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乐音体系(一)基本音级的定义乐音体系中常用的音级有七个,这七个音级就是基本音级,它们在钢琴键盘上分别对应如图1-2所示的七个白键。一、基本音级(二)音名与唱名基本音级的名称即音名,用英文字母C、D、E、F、G、A、B来命名,唱名用拉丁文音节do、re、mi、fa、sol、la、si来标识(图1-2)。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乐音体系(三)音组在钢琴键盘上,按照C、D、E、F、G、A、B的顺序排列起来的琴键组合称为音组。音组以音名的大小写字母及其对应数字来编组与命名。在钢琴键盘上,共有九个音组,按照从左到右(从低音区到高音区)的顺序,各音组的名称分别是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其中,从大字一组到小字四组这七个音组为完整音组,其余两个音组为不完整音组(图1-3)。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乐音体系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乐音体系(四)钢琴的音域与标准音音域是指人声或乐器可唱奏的最低音至最高音的距离。钢琴的音域为从大字二组的A2音(la)到小字五组的c5音(do),即A2
-c5。1.钢琴的音域1标准音也称为国际标准音,它是小字一组a1音(la),其振动频率为440Hz。它是一切音高的标准。绝大多数乐音、乐器校音都以此音为标准。2.标准音2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乐音体系(五)3-6岁儿童的音域3-6岁儿童的音域,一般为c1-c2。其中,3-4岁(小班)儿童的音域大致为d1-a1,4-5岁(中班)儿童的音域大致为c1-a1,5-6岁(大班)儿童的音域基本可以达到一个八度,即c1-c2。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乐音体系在钢琴键盘上,从任意一个音级开始向左或向右移动到同音名的音之间的距离称为八度。例如,大字一组的G1音(sol)到大字组的G音之间的距离、小字一组的c1音(do)到小字组的c2音之间的距离、小字二组的a2音(la)到小字三组a3音之间的距离等均为八度(图1-4)。二、八度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乐音体系(一)半音将一个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半音。在钢琴键盘上,相邻两个琴键的音高关系为半音;在基本音级中,E-F、B-C的音高关系为半音(图1-5)。三、半音与全音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乐音体系(二)全音两个半音构成一个全音。在钢琴键盘上,被一个琴键隔开的两个琴键的音高关系为全音。在基本音级中,C-D、D-E、F-G、G-A、A-B的音高关系为全音(图1-5)。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乐音体系(一)变音记号升高或降低音高的记号称为变音记号。变音记号有以下五种:(1)升记号,标记为“♯”,其作用是将本音升高一个半音。(2)降记号,标记为“♭”,其作用是将本音降低一个半音。(3)重升记号,标记为“”,其作用是将本音升高一个全音。(4)重降记号,标记为“♭♭”,其作用是将本音降低一个全音。(5)还原记号,标记为“♮”,其作用是将被升高或降低的音恢复到原来的音高。四、变音记号与变化音级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乐音体系(二)变化音级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产生的音级称为变化音级。变化音级的音名由变音记号加上基本音级的音名组成。以改变基本音级C的音高为例,可以形成以下几种变化音级:(1)升高一个半音后的C音级,成为♯C音级(图1-6)。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乐音体系(2)降低一个半音后的C音级,成为♭C音级(图1-7)。(3)升高一个全音后的C音级,成为𝄪C音级(图1-7)。(4)降低一个全音后的C音级,成为♭♭C音级(图1-7)。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乐音体系音高相同而意义与记法不同的两个音称为等音。在钢琴键盘上,同一个琴键往往有两个或三个不同的音名(图1-8)。五、等音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1.请根据下列的唱名写出对应的音名。(1)sol对应的音名:
。(2)si对应的音名:
。(3)do对应的音名:
。(4)mi对应的音名:
。(5)la对应的音名:
。(6)re对应的音名:
。(7)fa对应的音名:
。2.请根据下列的音名写出对应的唱名。(1)E对应的唱名:
。(2)C对应的唱名:
。(3)G对应的唱名:
。(4)A对应的唱名:
。(5)D对应的唱名:
。(6)F对应的唱名:
。(7)B对应的唱名:
。习题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3.钢琴键盘有
个白键、
个黑键。钢琴的音域包含
个音组,其中完整音组有
个。4.比小字一组的C音高八度的音是
,比大字组的B音低八度的音是
,比小字一组的D音低八度的音是
,比大字组的G音高八度的音是
,比小字一组的F音高八度的音是
,比大字组的A音低八度的音是
。5.国际标准音是
组
音,它的振动频率为
Hz。6.写出下列两个基本音级的音高关系(提示:半音或全音关系)。D-E的音高关系:
;E-F的音高关系:
;A-B的音高关系:
;C-D的音高关系:
;G-A的音高关系:
;B-C的音高关系:
;F-G的音高关系:
。习题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习题3.钢琴键盘有
个白键、
个黑键。钢琴的音域包含
个音组,其中完整音组有
个。7.变音记号有:
。8.写出下列各音的等音。C的等音:
;F的等音:
;A的等音:
;B的等音:
;G的等音:
;D的等音:
;E的等音: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乐音体系八度模唱有以下两种操作流程:视唱一、八度模唱教师先后弹奏两遍八度关系的两个音,第一遍学生听,第二遍学生用“啦”的音或唱名模唱。0102教师先弹奏半音或全音关系的其中一个音,学生按要求唱出与其构成八度关系的另一个音。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乐音体系教师弹奏下列谱例中的任意小节,学生进行模唱。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乐音体系半音与全音模唱有以下两种操作流程:二、半音与全音模唱教师先后弹奏两遍半音或全音关系的两个音,第一遍学生听,第二遍学生用“啦”的音或唱名模唱。教师先弹奏半音或全音关系的其中一个音,学生按要求唱出与其构成半音或全音关系的另一个音。0102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乐音体系教师弹奏下列谱例中的任意小节,学生进行模唱。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音阶03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音阶我们常听到人们唱“do、re、mi、fa、sol、la、si”这样几个音组成的序列,这是音阶的一种。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先接触的音阶是C自然大调音阶与a自然小调音阶。乐理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音阶由七个基本音级C、D、E、F、G、A、B,且以C音为中心构成的音阶称为C自然大调音阶。在钢琴键盘上,我们可以看出,从C自然大调音阶主音(C)开始到高八度主音间,七个基本音级相互间的音高关系分别是(C-D)全音、(D-E)全音、(E-F)半音、(F-G)全音、(G-A)全音、(A-B)全音、(B-C)半音(图1-9)。一、C自然大调音阶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音阶由七个基本音级a、b、c、d、e、f、g,且以a音为中心构成的音阶称为a自然小调音阶。在钢琴键盘上,我们可以看出,从a自然小调音阶主音(a)开始到高八度主音间,七个基本音级相互间的音高关系分别是(a-b)全音、(b-c)半音、(c-d)全音、(d-e)全音、(e-f)半音、(f-g)全音、(g-a)全音(图1-10)。二、a自然小调音阶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音阶根据音高的排列顺序,音阶常见的排列分为上行与下行两种。三、音阶的两种常见排列上行排列(1)C自然大调音阶的上行排列为(大字组)C、D、E、F、G、A、B和(小字组)c。(2)a自然小调音阶的上行排列为(小字组)a、b、c、d、e、f、g和(小字一组)a1。(1)C自然大调音阶的下行排列为(大字组)C和(小字组)b、a、g、f、e、d、c。(2)a自然小调音阶的下行排列为(小字组)a、g、f、e、d、c和(大字组)B、A。下行排列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1.写出C自然大调音阶七个基本音级的音名及与其相对应的唱名。
2.写出a自然小调音阶七个基本音级的音名及与其相对应的唱名。
3.写出C自然大调音阶主音的音名及唱名:。4.写出a自然小调音阶主音的音名及唱名:。5.在钢琴上找出C自然大调音阶的上行与下行排列。6.在钢琴上找出a自然小调音阶的上行与下行排列。7.在如图1-11所示的钢琴键盘上,将基本音级间的全音与半音关系分别用短弧线(全音)与折线(半音)标记出来。习题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习题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音阶音阶模唱的操作流程如下:教师把每个音级弹奏两遍,第一遍学生听,第二遍学生与教师的弹奏同步,用“啦”的音或唱名模唱。教师按照下面谱例的顺序弹奏,学生进行模唱。视唱一、音阶模唱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音阶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音阶(一)C自然大调音阶弹唱操作流程:使用非连音奏法,从中央C(c1)至c2,再从c2至c1(图1-12),逐个音边弹边唱。(二)a自然小调音阶弹唱操作流程:使用非连音奏法,从a1至a2(图1-13),再从a2至a1,逐个音边弹边唱。二、音阶弹唱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感谢观看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单元记谱法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目录01第一节五线谱02第二节
挥拍03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04第四节简谱记谱法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学习目标素养目标1.通过了解中国古代记谱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知识目标1.掌握五线谱记谱知识。2.掌握简谱记谱知识。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学习目标能力目标1.能够正确读谱。2.能够独立进行高音谱表视唱。3.能够使用简谱记谱及简单的五线谱记谱。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五线谱01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记谱法即记录音乐曲谱的方法。在我国古代,人们以文字的方式记录弹奏(古)琴的指法与弦位,这样的记谱法在唐代以前称为文字谱,如工尺谱。现存最早的文字谱是唐代手抄版的《碣石调·幽兰》(图2-1,为影印版的《碣石调·幽兰》)。乐理一、音的产生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文字谱经唐代的曹柔优化(使用减字法,将原来的文字谱进行了简化、缩写)后,形成了减字谱(图2-2,为影印版的《平沙落雁》)。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外国传入我国的记谱法以五线谱、简谱最为常见,其中五线谱是世界通用的记谱法之一,而简谱主要在我国使用。下面主要学习五线谱与简谱两种目前国内通用的记谱法。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在等距离的五条平行线上,用符号、记号来记录音乐的谱称为五线谱,也称为五线谱表(以下简称谱表)。谱表上有五条线与四个间,每一条线与每一个间都代表着一个音高的位置。谱表上线与间的名称以其由下到上的排列序数而命名,分别是一线、一间、二线、二间、三线、三间、四线、四间、五线(图2-3)。第一节
五线谱二、五线谱的定义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01
在谱表每一行的开始处,用来区分高、中、低不同音区的记号称为谱号。常见的谱号有高音谱号、低音谱号(图2-4)。(一)谱号02
1.高音谱表的定义
五线谱开始处标有高音谱号时,该谱表称为高音谱表(图2-5)。声乐中的女高音、男高音声部及器乐中的笛子、二胡、小提琴等乐器使用的谱表为高音谱表。(二)高音谱表三、常见的五线谱表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03
1.低音谱表的定义在五线谱开始处标有低音谱号的谱表称为低音谱表(图2-10)。声乐中的女低音、男中音或男低音声部及器乐中的大提琴、大号等乐器使用低音谱表。(三)低音谱表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
2.低音谱表中常见的音
低音谱表五线、四间内的音是常见的音,由低到高,它们分别是一线(G)sol、一间(A)la、二线(B)si、二间(c)do、三线(d)re、三间(e)mi、四线(f)fa、四间(g)sol、五线(a)la(图2-11、图2-12、图2-13)。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04
用花括号将两行谱表组合起来的谱表称为大谱表(图2-15)。它通常用以记录音域宽广的器乐音乐,钢琴、竖琴、扬琴、古筝等乐器使用大谱表记谱。(四)大谱表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01
记录音长的符号称为音符。五线谱的音符由空心(实心)符头、符干、符尾等符号部件构成(图2-16)。
音符包括基本音符与附点音符。(一)音符的定义02
1.全音符
全音符是时值为4拍的音符,由空心符头构成(图2-17)。
2.二分音符二分音符是时值为2拍的音符,由空心符头与符干构成(图2-18)。(二)常见的基本音符四、五线谱的音符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
音符符干的位置取决于符头在谱表中所处的位置。当符头在谱表三线之下时,符干向上并立于符头的右侧;当符头在五线谱三线之上时,符干向下并立于符头的左侧;符头在三线时,符干的朝向上、下皆可(图2-19)。
3.四分音符
四分音符是时值为1拍的音符,由符头与符干构成(图2-20)。由于四分音符的时值为1拍,因此它经常作为单位拍音符a。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
五线谱中常见基本音符的名称、形状和时值如表2-1所示。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03
(三)附点音符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
把时值为非整数的附点音符与前后基本音符,按照单位拍或2倍单位拍的时值进行音值组合,这也是一个音值组合法则,此处我们称之为音值组合法则二。
根据音值组合法则二,附点四分音符与基本音符的组合包括以下四种常见形态:
①附点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组合(图2-27)。
②八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组合(图2-28)。
③附点四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的组合(图2-29)。
④十六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组合(图2-30)。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01
记录音乐中休止时长的符号称为休止符。(一)休止符的定义02
(二)常见的休止符五、五线谱的休止符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
五线谱中常见休止符的名称、形状和时值如表2-2所示。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03
(三)常见的附点休止符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01
附点的作用是将原音符的时值延长至1.5倍。前面已经介绍过,此处不再赘述。(一)加附点02
一条连接两个音高相同的音符的弧线称为延音线(图2-42)。它的作用是延长第一个音符的时值,使其时值为两个相同音高的音符时值的和。
在实际唱奏中,只唱奏延音线开始的音符。
(二)加延音线六、延长音符时值的办法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03
延长音记号也称为延音记号,是一种标记在音符、休止符上方或下方的,用来延长音符时值的记号,其形态为一个有圆心点且不带直径边的半圆(图2-43)。它的作用是将音符的时值延长1倍。例如,标有延长音记号的四分音符的时值由原来的1拍延长到2拍,标有延长音记号的八分音符的时值就由原来的拍延长到1拍。此外,当音符被标延长音记号时,唱奏者还可以根据音乐的内容及情绪,自由延长该音符的时值。
(三)常见的附点休止符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习题1.在下列谱表中,仿写五个高音谱号、五个低音谱号。2.写出高音谱表中的音名与唱名。(1)线上的音。一线是
音,唱名是
;二线是
音,唱名是
;三线是
音,唱名是
;四线是
音,唱名是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习题五线是
音,唱名是
;下加一线是
音,唱名是
;下加二线是
音,唱名是
。(2)间里的音。一间是
音,唱名是
;二间是
音,唱名是
;三间是
音,唱名是
;四间是
音,唱名是
;下加一间是
音,唱名是
;下加二间是
音,唱名是
。3.写出低音谱表中的音名与唱名。(1)线上的音。一线是
音,唱名是
;二线是
音,唱名是
;三线是
音,唱名是
;四线是
音,唱名是
;五线是
音,唱名是
;上加一线是
音,唱名是
;上加二线是
音,唱名是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习题(2)间里的音。一间是
音,唱名是
;二间是
音,唱名是
;三间是
音,唱名是
;四间是
音,唱名是
;上加一间是
音,唱名是
;上加二间是
音,唱名是
。4.在高音谱表上,分别用常见的基本音符(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记录小字一组的A音和小字二组的C音。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习题5.在高音谱表上,写出常见的休止符(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习题视唱第一节
五线谱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五线谱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挥拍02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挥拍一、挥拍的定义用手按照一下、一上,且频率稳定地挥动,这样的动作称为挥拍或划拍。它的作用是量化每个音符与休止符的时值a,使人们在唱奏乐谱时,能够准确地把握每个音符或休止符的时值。乐
理二、基本音符的挥拍与读法练习挥拍时,可随着挥拍的动作,用da等拉丁文音节代替唱名读出音符的长度。(一)全音符的挥拍与读法在挥拍的同时,全音符读作da—a—a—a,即第一拍读作da,后续的3拍分别读作a(图2-44)。(二)二分音符的挥拍与读法在挥拍的同时,二分音符读作da—a,即第一拍读作da,后一拍读作a(图2-45)。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挥拍(三)四分音符的挥拍与读法在挥拍的同时,四分音符读作da(图2-46)。(四)两个符尾相连的八分音符的挥拍与读法在挥拍的同时,第一个八分音符读作da,第二个读作de(图2-47)。挥拍动作分配为:向下时读da,向上时读de。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挥拍三、附点音符的挥拍与读法(一)附点二分音符的挥拍与读法在挥拍的同时,附点二分音符读作da—a—a,即第一拍读作da,后两拍都读作a(图2-48)。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挥拍(二)附点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组合的挥拍与读法1.附点四分音符在前,八分音符在后的组合在挥拍的同时,附点四分音符读作da—a,八分音符读作de(图2-49)。挥拍动作分配为:第一拍读da;第二拍向下时读a,向上时读de。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挥拍2.八分音符在前,附点四分音符在后的组合在挥拍的同时,八分音符读作da,附点四分音符读作da—a(图2-50)。挥拍动作分配为:第一拍向下时读da,向上时读da;第二拍向上时读a。(三)四个符尾相连的十六分音符的挥拍与读在挥拍的同时,第一个十六分音符读作da,第二个读作fa,第三个读作de,第四个读作fe(图2-51)。挥拍动作分配为:向下时读da—fa,向上时读de—fe。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挥拍(四)附点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组合的挥拍与读法在挥拍的同时,附点八分音符读作da—a,十六分音符读作fe(图2-52)。挥拍动作分配为:向下时读da,向上时读a—fe。1.附点八分音符在前,十六分音符在后的组合1在挥拍的同时,十六分音符读作da,附点八分音符读作de—e(图2-53)。挥拍动作分配为:向下时读da—de,向上时读e。2.十六分音符在前,附点八分音符在后的组合2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挥拍(一)八分音符在前,两个十六分音符在后的BLLa组合在挥拍的同时,八分音符读作da,两个十六分音符分别读作de、fe(图2-54)。挥拍动作分配为:向下时读da,向上时读de—fe。(二)两个十六分音符在前,八分音符在后的LLB组合在挥拍的同时,两个十六分音符分别读作da、fa,八分音符读作de(图2-55)。挥拍动作分配为:向下时读da—fa,向上时读de。四、时值小于等于1拍的基本音符的组合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挥拍在挥拍的同时,第一个十六分音符读作da,八分音符读作de—e,第二个十六分音符读作fe(图2-56)。挥拍动作分配为:向下时读da—de,向上时读e—fe。(四)四分音符在中间,两个八分音符分别在前后的BSBb组合在挥拍的同时,第一个八分音符读作da,四分音符读作da—a,第二个十六分音符读作de(图2-57)。(三)八分音符在中间,两个十六分音符分别在前后的LBL组合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习题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习题5.将挥拍图示标在下列音符的下方,并写出音符的名称。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视唱第二节
挥拍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挥拍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挥拍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挥拍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挥拍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乐谱的文字类信息
与乐谱记号03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一、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乐谱上的常见的文字类信息主要有标题、作者信息、速度术语、情绪关键词、歌词等(图2-58)。(一)标题标题记录在乐谱的正上方(图2-59)。在节目单或钢琴教材中,我们常常看到“奏鸣曲、回旋曲、练习曲”等字样作为作品标题。像这类文字标题的音乐,我们称其为无标题音乐,它主要出现在器乐类作品中。乐
理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二)作者信息音乐作品的作者信息主要包括词与曲作者的姓名、国籍或年代等(图2-60)。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三)速度术语提示乐曲唱奏速度的词汇称为速度术语。它分为固定速度术语和变化速度术语。速度术语通常使用意大利文或中文标注。1.固定速度术语固定速度术语记录在乐谱开始处的上方。常见的速度术语有以下三类:(1)慢速术语,如Largo(广板)、Lento(慢板)、Adagio(柔板)。(2)中速术语,如Andante(行板)、Andantino(小行板)、Moderato(中板)、Allegretto(小快板)。(3)快速术语,如Allegro(快板)、Presto(急板)。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快速的乐曲通常表现出激动、喜悦、紧张等情绪或气氛。例如,我国二胡名家黄海怀创作的二胡曲《赛马》为急板,乐曲通过描写纵横驰骋的骏马来刻画蒙古族人民节日赛马的热烈场面;又如,意大利作曲家罗西尼创作的歌曲《威廉·退尔序曲》为快板,全曲描绘了阿尔卑斯山下瑞士的自然环境,以及瑞士的革命志士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的进军场面。慢速的乐曲通常表现出平静、和谐、舒缓、伤感等情绪或气氛。例如,法国圣桑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十三首《天鹅》为柔板,乐曲表现了天鹅在碧波上浮游时端庄而高雅的神态,描绘了一幅生态和谐的画面;又如,河北民歌《小白菜》为小广板或柔板,讲述了一个小女孩遭受继母虐待的悲苦生活。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2.变化速度术语(1)ritenuto(渐慢),缩写为rit.或riten.。(2)rallentando(渐慢),缩写为rall.。(3)accelerando(渐快),缩写为accel.。(4)atempo(原速),为让乐曲恢复原速。(四)情绪关键词提示乐曲唱奏情绪的形容词为情绪关键词,它记录在固定速度术语同一水平右侧位置。(五)歌词歌词即歌曲中的唱词,是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在乐谱中对应的音符下方。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
(一)谱号
谱号记写在乐谱开始处。
(二)调号
1.调号的定义
乐谱开始处、谱号右边的升记号或降记号称为调号。其作用是体现主音的音高位置。
通常,初学者使用的乐谱的谱号右边没有升记号或降记号,这样看似“没有调号”的调号,就是C自然大调(自然大调通常简称为大调)或a自然小调(自然小调通常简称为小调)的调(图2-61)。二、常见的乐谱记号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
2.升记号的调号
升记号的调号如表2-3所示。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
3.降记号的调号
降记号的调号如表2-4所示。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续表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
(三)线性记号
1.小节线
乐谱中,立于一线到五线内的垂线称为小节线。它分为单小节线与双小节线,常见的是单小节线。两条单小节线之间的部分称为小节(图2-62)。双小节线主要使用在乐曲的段落之间。
2.终止线在乐曲结束处,两条等长、左细右粗的垂线称为终止线,其作用是标识全曲到此结束(图2-62)。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
3.连音线
连音线是一种演奏提示记号,它的作用是提示演奏其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时,要使用连音奏法(legato),即在演奏过程中保证音与音之间的连贯。
连音线与延音线很像,都是记录在乐谱上方或下方的弧线,但两者在用法及功能上是不同的(图2-63)。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
乐谱出现连音线时,演奏者必须使用连音奏法(图2-64)。
歌曲歌词出现一字对应多个音符的情况时,要使用连音线。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
(四)拍号
1.拍号的定义
以数学分数形式呈现在乐谱开始处的、记录拍子的记号称为拍号。
2.拍号的含义拍号的含义是,以某种基本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若干拍。其中,分母代表单位拍的基本音符,常见的有4、8,它们分别代表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分子代表每小节内单位拍的个数,常见有2、3、4、6,它们分别代表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和六拍子。根据拍号的含义,拍号的读法为由下往上依次读作“几几拍”。例如,拍号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读作四二拍。
3.常见的拍号常见的拍号如表2-5所示。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
(五)力度记号音乐中的力度非强即弱。我们通过听觉感受到的力度就是声音的音量变化。
1.力度记号的定义
在记谱中,提示唱奏力度强、弱变化的记号称为力度记号。它通常记录在乐谱的上方或下方。
2.常见的力度记号
(1)Forte(强),缩写为f。
(2)Piano(弱),缩写为p。3.力度从弱到强的排列顺序力度从弱到强的排列顺序为pp(很弱)—p(弱)—mp(中弱)—mf(中强)—f(强)—ff(很强)。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
4.力度渐变的记号
(1)crescendo(缩写为cresc.)或
,为渐强记号。
(2)diminuendo(缩写为dim.)、decrescendo(缩写为decresc.)或
,为渐弱记号。
(3)sforzando(缩写为sf.或sfz),为突强记号。
(4)重音记号(图2-65)。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
(六)演奏记号
1.演奏记号的定义
记录演奏技法的符号为演奏记号。
2.常见的演奏记号
(1)连音奏法记号。连音奏法记号也称为连音线或者圆滑线。连音线的内容前面已经介绍过,此处不再赘述。
(2)断奏记号。将音符断开来演奏的奏法称为断奏(staccato)或非连音奏法。在乐谱上,通常没有被连音线覆盖的部分就要使用断奏。从听觉方面来说,每个音之间都有类似于呼吸气口的间隙。比较特别的断奏是跳音奏法,其记号是一个实心的小圆点,标注在音符符头的上方或下方。其作用是使音符的时值比原来的时值短一些,使唱奏出来的音听起来结实而有弹性(图2-66)。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
(3)保持音记号。保持音记号为短横线,记录在音符的上方或下方(图2-67)。保持音记号的作用是提示按照音符时值演奏音符。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
(七)装饰音记号
1.装饰音记号的定义
乐谱中,在音符前后的小音符或线性记号称为装饰音记号。它的作用是修饰音乐中的骨干音。
2.常见的装饰音记号
(1)倚音记号。记写在音乐骨干音前后的一个或多个小音符称为倚音记号。它分为长倚音、短倚音。演奏长倚音时,重音在小音符——倚音上,且倚音的时值占骨干音的一半(图2-68)。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
短倚音是一个带一撇的小音符。演奏时,重音在被装饰的骨干音上(图2-69)。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
(2)波音记号。标记在音符上方的连续折线记号称为波音记号。它分为波音(顺波音)记号和逆波音记号(图2-70)。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
(八)省略记号为了节约乐谱版面,提高读谱效率,五线谱记谱中常常使用省略记号。常见的省略记号包括反复记号和移动八度记号。
1.反复记号
记录重复唱奏的乐谱时使用的省略记号称为反复记号。根据反复的复杂程度,我们通常把反复记号分为简单型反复记号与复杂型反复记号。
(1)简单型反复记号,包括开始反复记号与结束反复记号。
①在乐曲中,标与之间的段落需要重复唱奏(图2-71)。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
②如果乐曲从开始小节反复,那么开始反复记号通常可省略(图2-72)。
③乐曲出现换尾反复记号时,那么唱奏第二遍(段)时,从开始反复处唱奏至第一遍结尾前,略过第一遍结尾,直接唱奏第二遍结尾(图2-73)。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
(2)复杂型反复记号。①D.C.alFine,表示从头反复后至Fine处结束(图2-74)。②D.C.alCoda,表示从头反复后,看到“toCoda”字样时,直接略去其后至(Coda)前的部分,唱奏至结束(图2-75)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
③D.S.alCoda,表示从标记L处开始反复。反复过程中看到“ToCoda”字样时,直接略去其后至(Coda)前的部分,唱奏至结束(图2-76)。
2.移动八度记号将乐谱上的一个或多个音移高或移低八度的记号称为移动八度记号。它包括移高八度记号和移低八度记号(图2-77)。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1.写出下列乐谱中方框内记号的名称,并在乐谱每个音符和休止符的下方用数字标出其拍数,用唱名的拼音首字母标识其唱名。习题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习题2.写出下列各种力度记号,并将力度记号按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起来(用意大利文词汇的缩写)。强:
弱:
渐强:
,渐弱:
中强:
中弱:
,
很强:
很弱:
突强:
,
强后即弱:
,
力度记号的顺序(由强到弱):
。
3.分别写出下列乐谱中标序号演奏记号的名称。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习题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习题4.将下列常见的速度术语翻译成中文。Andante:
Allegro:
Largo:,
Moderato:
Lento:
Presto:,
Allegretto:
Adagio:
,
accel.
rit.
rall.
。
5.写出下列省略记号的名称,并将其实际演奏效果用乐谱记录下来。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习题6.在相应乐谱下写出装饰音记号的名称。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习题7.在相应乐谱下写出演奏记号的名称。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视
唱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乐谱的文字类信息与乐谱记号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四节
简谱记谱法04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四节简谱记谱法乐
理一、简谱记谱法的定义以阿拉伯数字、时值线、高(低)音点及文字等符号来记录音乐的记谱法称为简谱记谱法。二、简谱中的音高简谱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分别记录do、re、mi、fa、sol、la、si七个基本音级。简谱中音区的音高用1、2、3、4、5、6、7记录;记录比中音区高八度的音,在中音区音符的上方增加一个高音点
;记录比中音区低八度的音,在中音区音符的下方增加一个低音点
(图2-78)。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四节简谱记谱法三、简谱中的音符与休止符(一)简谱音符的时值线简谱记谱法使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的原形及其下方或右侧添加时值线“-”或附点来记录音符。时值线分为增时线与减时线。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四节简谱记谱法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四节简谱记谱法2.二分音符和二分休止符在四分音符的右侧加一条增时线而形成的音符为二分音符,如1-、2-、3-、4-、5-、6-、7-。二分休止符为00。3.附点二分音符和附点二分休止符在四分音符的右侧加两条增时线而形成的音符为附点二分音符,如1--、2--、3--、4--、5--、6--、7--。附点二分休止符为000。4.全音符和全休止符在四分音符的右侧加三条增时线而形成的音符为全音符,如1---、2---、3---、4---、5---、6---、7---。全休止符为0000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四节简谱记谱法5.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在四分音符的下方加一条减时线而形成的音符为八分音符,如八分休止符为
。6.十六分音符和十六休止符在四分音符的下方加两条减时线而形成的音符为十六分音符,如十六休止符为
。7.附点音符在简谱记谱中,除了附点二分音符没有体现附点外,其他常见的附点音符均体现附点。(1)附点四分音符,为在四分音符右侧偏下的位置加一个附点
,如
(2)附点八分音符,为在四分音符右侧偏下的位置加一个附点,如
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四节简谱记谱法常见基本音符和常见休止符的时值分别如表2-6和表2-7所示。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四节简谱记谱法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四节简谱记谱法(四)简谱音符与休止符的常见组合五线谱记谱法中的音值组合法则及挥拍与读法均适用于简谱记谱法。(1)八分音符与八分休止符的常见组合,如(2)十六分音符与十六分休止符的常见组合,如(3)时值小于等于1拍的基本音符的常见组合有:后十六——BLL组合、前十六——LLB组合、小切分——LBL组合、大切分——BSB组合及其变形(图2-79)。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四节简谱记谱法(4)包含附点音符的常见组合有大附点节奏、小符点节奏、有附点音符的大切分、有附点音符的小切分及其变形(图2-80)。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1.将下列五线谱翻译成简谱(提示:在简谱中,省略记号、演奏记号记录在音符的上方)。习题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2.将下列简谱翻译成五线谱。习题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习题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视
唱第四节简谱记谱法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四节简谱记谱法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四节简谱记谱法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四节简谱记谱法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四节简谱记谱法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感谢观看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单元节奏与节拍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目录01第一节节奏02第二节节奏中的强与弱03第三节节拍05第四节音乐开始的力度04第五节语言中的节奏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学习目标素养目标1.通过了解中国古诗词诵读的节奏,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2.了解3—6岁儿童音乐中的常见节奏,培养学生关心幼儿身心发展、热爱专业与教育事业的情感。知识目标1.掌握常见的节奏型、拍子及其含义。2.理解节奏中的强与弱。3.掌握弱起节奏。4.了解一些简单的声势知识。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学习目标能力目标1.能划拍诵读或击打常见的节奏型、弱起节奏。2.能正确说出节奏型的名称、拍子及其含义。3.能熟练地唱相关的视唱曲目。4.能做简单的声势动作。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节奏01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节奏音乐中,各种音符的组合称为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乐音,并赋予乐音生命,使音乐具有意义。它堪称音乐的灵魂。节奏可以与乐音构成音乐,也可以独立构成音乐。当音乐中没有乐音,只有节奏时,我们把这种类型的音乐称为打击乐或节奏乐,如中国传统音乐《鸭子拌嘴》《老虎磨牙》等。乐
理一、节奏的定义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节奏组成节奏的基本材料主要是音符,其次是休止符。音符和休止符前面已经介绍过,此处不再赘述。二、组成节奏的基本材料三、常见的节奏型在音乐中,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节奏形成了节奏型。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常见的节奏型,包括基本音符组合、包含附点音符的组合、三连音。(一)基本音符组合常见的基本音符组合有以下几种:(1)后十六节奏——BLL组合(图3-1)。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节奏(2)前十六节奏——LLB组合(图3-2)。(3)小切分节奏——LBL组合(图3-3)。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4)大切分节奏a——BSB组合及其三种变形(图3-4、图3-5)。第一节
节奏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节奏(二)包含附点音符的组合常见的包含附点音符的组合有以下几种:(1)大附点节奏b(图3-6)及常见的大附点节奏的变型(图3-7)。(2)小附点节奏(图3-8)。(3)有附点音符的大切分(图3-9)及有附点音符的大切分节奏变型(图3-10)。(4)有附点音符的小切分(图3-11)。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节奏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节奏(三)三连音将一个基本音符平均分成三个部分,这样的节奏称为三连音。常见的三连音是将四分音符进行三等分,呈现的形态为三个符尾相连的八分音符(图3-12)。此外,我们还可以将基本音符进行五等分、六等分、七等分等,形成多种连音节奏(图3-13)。在连音节奏的记谱中,音符时值的和不超过原始基本音符时值的两倍。基本音符及其对应的连音节奏如图3-13所示。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节奏
3—6岁儿童的音乐教育属于启蒙阶段,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音乐中包含的节奏不宜复杂。其常见的节奏多由八分音符、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组成,偶尔出现十六分音符,常见的节奏型包括大附点节奏、小符点节奏,以及由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组合而成的简单大切分节奏,偶尔出现后十六与前十六的节奏。
(一)声势的定义
利用人们自身肢体发出声响的动作称为声势。常见的声势包括拍手、拍腿、跺脚和响指。它主要应用在节奏教学或音乐中特殊的节奏音色。其优势是人们不用额外准备乐器,利用可发声的肢体动作来表现节奏。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把声势广泛应用到包含幼儿园的学校音乐教育中。四、3—6岁儿童音乐中的常见节奏五、声势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节奏(二)3—6岁儿童的声势律动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以拍手、拍腿、跺脚和响指等动作为代表的声势律动最为常见。3—6岁儿童的声势律动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基础环节、模仿环节、训练环节、实践环节、拓展环节。以中班声势律动活动“小朋友去登山”为例,其各具体环节如下:(1)基础环节。儿童模仿教师进行节奏性语言诵读。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节奏(2)模仿环节。儿童在节奏性语言诵读的基础上,模仿教师做声势律动。(3)训练环节。儿童在进行节奏性语言诵读的同时,独立完成声势律动。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节奏(4)实践环节。把声势律动应用到歌唱活动中。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节奏(5)拓展环节。把声势律动应用到打击乐演奏中。提示:首先,进行分声部练习;其次,进行合作练习;最后,进行合乐练习。练习模式可以是学生听着歌曲录音演奏打击乐器,也可以是学生边唱边演奏打击乐器。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习题1.写出下列节奏型的名称,并根据指定拍号进行节奏自由创编。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习题2.请你划拍读出下列节奏,之后用拍手、拍腿、跺脚、响指等声势动作进行演奏。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习题3.节奏练习。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习题4.声势律动实践。(1)按照本节“五、声势”中的幼儿园中班声势律动活动“小朋友去登山”开展实践活动。(2)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设计幼儿声势律动活动。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
一、模唱a自然小调音阶
视
唱第一节
节奏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
二、视唱乐谱
第一节
节奏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节奏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节奏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节奏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一节
节奏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节奏中的强与弱02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节奏中的强与弱节奏中的强与弱有相对固定的规律,这些规律分为单一强弱规律、二重强弱规律与混合强弱规律。一、单一强弱规律当节奏中只包含一个强音时,我们称这种节奏具有单一强弱规律。常见的单一强弱规律节奏有二等分节奏、三等分节奏。(一)二等分节奏将一个基本音符二等分后形成的节奏属于二等分节奏。它的强弱规律是,第一个音位为强位,第二个音位为弱位。常见的二等分节奏是两个符尾相连的八分音符组合(图3-14)。乐
理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节奏中的强与弱(二)三等分节奏将一个基本音符三等分后形成的节奏属于三等分节奏。它的强弱规律是,第一个音位为强位,第二个音位与第三个音位均为弱位。常见的三等分节奏是三个符尾相连的八分音符组合,为三连音(图3-15)。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节奏中的强与弱二、二重强弱规律当节奏中包含两个相同单一强弱规律时,我们称这种节奏具有二重强弱规律。常见的二重强弱规律节奏有四等分节奏、六等分节奏。(一)四等分节奏四等分节奏由两个二等分节奏组合而成。它的强弱规律是,第一个音位为强位,第三个音位为次强位,其余音位为弱位。常见的四等分节奏是四个符尾相连的十六分音符组合(图3-16)。(二)六等分节奏六等分节奏由两个三等分节奏组合而成。它的强弱规律是,第一个音位为强位,第四个音位为次强位,其余音位为弱位。常见的六等分节奏是六个符尾相连的十六分音符组合,为六连音(图3-16)。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节奏中的强与弱三、混合强弱规律当节奏中包含两种不同的单一强弱规律时,我们称这种节奏具有混合强弱规律。常见的混合强弱规律的节奏有五等分节奏、七等分节奏。(一)五等分节奏五等分节奏由一个二等分节奏与一个三等分节奏组合而成。根据两种不同的单一强弱规律的排序来分,它的强弱规律有下面两种: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节奏中的强与弱(1)“3+2”组合,即三等分节奏+二等分节奏(图3-18)。(2)“2+3”组合,即二等分节奏+三等分节奏(图3-19)。(二)七等分节奏七等分节奏由两个二等分节奏与一个三等分节奏组合而成。根据不同的单一强弱规律的排序来分,它的强弱规律有下面两种: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节奏中的强与弱(1)“3+2+2”组合,即三等分节奏+二等分节奏+二等分节奏(图3-20)。(2)“2+2+3”组合,即二等分节奏+二等分节奏+三等分节奏(图3-21)。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习题1.用文字标记下列节奏中的力度强弱。2.根据节奏中的强弱,请你用拍手、拍腿、跺脚、响指等声势演奏下列节奏。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视
唱
一、模唱a和声小调音阶
第二节
节奏中的强与弱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
二、视唱乐谱
第二节
节奏中的强与弱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节奏中的强与弱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二节
节奏中的强与弱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节拍03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节拍乐
理一、节拍的定义音乐中,可以划分音乐时长的律动称为节拍。节拍如同人的心跳,心脏每跳动一次计一个数。音乐中,每一次时长相等的律动计数为一拍,这个一拍的律动称为单位拍。二、强拍与弱拍根据节奏的强弱规律,单位拍可以分为强拍与弱拍。音乐律动中,强拍是不可缺少的,它是记录音乐时长的重要节拍。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节拍三、拍子(一)拍子的定义音乐中,强拍或强拍与弱拍形成的固定节拍循环称为拍子。根据节奏强弱规律,拍子可分为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和变换拍子。(二)单拍子1.单拍子的定义只包含一个强拍的拍子称为单拍子。常见的单拍子有二拍子、三拍子。2.二拍子二拍子由一个强拍和一个弱拍组成。其强弱规律是,第一拍为强拍,第二拍为弱拍。常见的二拍子有四二拍(图3-22)。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节拍3.三拍子三拍子由一个强拍和两个弱拍组成。其强弱规律是,第一拍为强拍,第二拍与第三拍均为弱拍。常见的三拍子有四三拍、八三拍(图3-23、图3-24)。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节拍在中国戏曲音乐中,还有一种只有强拍(没有弱拍)的单拍子——一拍子,戏曲中称其为“有板无眼a”。例如,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图3-25)。
中国戏曲音乐中,板代表强拍,眼代表弱拍。“有板无眼”就是有强拍,没有弱拍,相当于一拍子。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节拍(三)复拍子1.复拍子的定义由有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拍子组成的拍子称为复拍子。常见的复拍子有四拍子、六拍子和九拍子。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节拍2.四拍子四拍子由相同的两个二拍子组成。其强弱规律是,第一拍为强拍,第二拍为弱拍,第三拍为次强拍,第四拍为弱拍。常见的四拍子有四四拍(图3-26)。3.六拍子六拍子由两个三拍子组成。其强弱规律是,第一拍为强拍,第二拍和第三拍为弱拍,第四拍为次强拍,第五拍与第六拍为弱拍。常见的六拍子有八六拍(图3-27)。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节拍4.九拍子九拍子由三个三拍子组成。其强弱规律是,第一拍为强拍,第二拍和第三拍为弱拍;第四拍为次强拍,第五拍和第六拍为弱拍;第七拍为次强拍,第八拍和第九拍为弱拍。常见的九拍子有八九拍(图3-28)。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节拍(四)混合拍子1.混合拍子的定义由两种不同的拍子或两种以上的单拍子组成的拍子称为混合拍子。常见的混合拍子有五拍子、七拍子。2.五拍子五拍子由一个二拍子和一个三拍子组成。根据不同拍子的组合顺序,五拍子的强弱规律分为以下两种:(1)“3+2”组合,其第一拍为强拍,第二拍与第三拍为弱拍,第四拍为次强拍,第五拍为弱拍(图3-29)。(2)“2+3”组合,其第一拍为强拍,第二拍为弱拍,第三拍为次强拍,第四拍与第五拍为弱拍。常见的五拍子有“3+2”组合的四五拍。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节拍3.七拍子七拍子由两个相同的二拍子与一个三拍子组成。根据不同拍子的组合顺序,七拍子的强弱规律分为以下两种:(1)“3+2+2”组合,其第一拍为强拍,第二拍与第三拍为弱拍,第四拍为次强拍,第五拍为弱拍,第六拍为次强拍,第七拍为弱拍。(2)“2+2+3”组合,其第一拍为强拍,第二拍为弱拍,第三拍为次强拍,第四拍为弱拍,第五拍为次强拍,第六拍为弱拍,第七拍为弱拍。常见的七拍子有“3+2+2”组合的八七拍(图3-30)。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节拍(五)变换拍子音乐中,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拍子交替出现,这样的拍子称为变换拍子,如歌曲《唱支山歌给党听》的第一乐段(图3-31)。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节拍四、拍号拍号的定义和常见的拍号在第二章第三节“二、常见的乐谱记号”之“(四)拍号”中已经介绍了,此处不再赘述。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节拍五、单拍子的节奏形态(一)单拍子的节奏形态单拍子的节奏形态有两个特点:第一,小节内时值小于单位拍的音符必须按照单位拍的时值进行量化式的组织;第二,小节内时值大于或等于单位拍的音符必须按照小节内的时值总数进行量化式的组织(图3-32、图3-33、图3-34。图中用“>”表示强拍)。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节拍本课件是可编辑的正常PPT课件第三节
节拍(二)复拍子的节奏形态复拍子的节奏形态有三个特点:第一,小节内时值小于单位拍的音符必须按照单位拍的时值进行量化式的组织;第二,小节内时值大于或等于单位拍的音符必须按照小节内的时值总数进行量化式的组织;第三,小节内要体现复拍子的结构,如四四拍由两个四二拍组成、八六拍由两个八三拍组成(图3-35、图3-36。图中用“>”表示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新型伞齿布料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数字报警器数据监测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纤维混纺纱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工业计数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中历史三:第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图木舒克市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小升初摸底考试含解析
- 新疆乌鲁木齐2025年高三期初调研测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物流系统优化与仿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30年中国edta铁铵行业发展状况及投资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生物与医药仪器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7月1日实施新版医疗器械采购、收货、验收、贮存、销售、出库、运输和售后服务工作程序
- 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散文阅读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 稿件修改说明(模板)
- 不孕症诊疗流程课件
- 节前安全安全检查表和内容
- 政府供应商分类表
-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9.25.1 发酵技术 课件
- 测量教案5章-es-602g全站仪
- DB33∕T 1230-2020 金属面板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DB22T 5118-2022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标准
- 小学二下必读书目《神笔马良》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