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联考物理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期末联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下列情况中的速度,属于平均速度的是()

A.炮弹飞出炮管的速度为lOOOm/s

B.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a/s

C.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m/s

D.赛车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的示数为150/cni/h

2.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认识不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B.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C.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

继续运动下去

3.两个小球4、B的质量分别为小、2m,用一根轻质弹簧连接,另一根轻绳把小球4系于天花板上,整体处

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现突然剪断轻绳,让小球下落,在剪断轻绳的瞬间,设小球4B的加速度分别为

和ci2,重力加速度为g,贝(1()

//////〃/

OA

i

s

oB

A.a1=<g,a2=gB.ai=0,a2=2g

C.a1=3g,=0D.a1=2g,=0

4.据报道2024年6月2日浙江台州石人峡景区内两名游客在横渡峡谷溪流时借助绳索横渡,两岸有人拽住绳

子协助他们,但当两人行进到河中央时突然被湍流冲倒从石头上滑下,两人紧抓绳索,两岸协助人员用尽

全力试图将两人救起,突然绳索崩断,两人被水流冲走,人们不禁要问:粗大的绳索为什么会突然崩断

呢?假设两人所受重力和水流冲击力的合力大小F=1600N,两岸间拉紧的绳索长12小,人被水流冲下

第1页,共13页

0.6m,如图所示,假设两绳拉力与力尸在同一平面内,重力加速度g取10巾/$2,则绳中弹力最接近()

A.3200/VB.4800/VC.6400ND.8000/V

5.一质量为小的乘客乘坐竖直电梯下楼,其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乘客所受支持力的大小用

FN表示,速度大小用"表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0〜匕时间内,u增大,FN>mg

B.一〜以时间内,u减小,FN<mg

C.以〜13时间内,u增大,FN<mg

D.t2〜1时间内,」减小,FN>mg

6.在设计三角形的屋顶时,通过改变屋脊的坡度使雨水尽快地流下。如图所示,屋顶宽度为23垂脊

AB=AD,若雨水由静止开始从屋顶上力点无摩擦地流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雨水从4流到。所用最短

时间是()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7.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

类比法、等效替代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等,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2页,共13页

A.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时,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建立物理模型法

C.伽利略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得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D.根据速度定义式〃=笔,当戊非常非常小时,爷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采用了极

限思想法

8.4B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其。-t图像如图所示,贝!]()

在t=2s时,两车速度相等

B.在t=2s时,4车追上B车

C.4车追上B车的时刻是t=4s

DM车追上8车时沿公路方向前进的距离为160小

9.如下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叠放质量分别为小、2nl的4、B两个物体,4、8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卬ng,林

为从B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现用水平拉力?使4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加速运动,贝1()

----------F

A_____►

B--------►B

7///////////////////7///////////Z7//////////////////^////////////

图(a)图(b)

A.图(a)中,拉力F的最大值为3/zmgB.图(a)中,拉力尸的最大值为卬ng

C.图(6)中,拉力F的最大值为D.图(6)中,拉力F的最大值为孤ng

10.新疆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在新疆超出70%的棉田都是通过机械自动化收棉,自动采棉机能够在采摘

棉花的同时将棉花打包成圆柱形棉包,通过采棉机后侧可以旋转的支架平稳将其放下,放下棉包的过程可

以简化为如图所示模型,质量为小的棉包放在形挡板上,两板间夹角为120。固定不变,形挡板

可绕P处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逆时针转动,在8P板由水平位置缓慢转动到放下棉包的过程中,忽略“片’

第3页,共13页

形挡板对棉包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P板对棉包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B.4P板对棉包的支持力先增大后减小

C.BP板对棉包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

D.8P板对棉包的支持力先逐渐减小至零,后对棉包没有作用力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1.用铁架台、带挂钩的4弹簧和8弹簧、50g的钩码若干、刻度尺(分度值为lnmi)“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

量的关系”,装置如图甲所示(9取10m/s2)。

5

4

3

2

IIcvB<,1

()816x/cm

图(a)图(b)

(1)若弹簧上端与刻度尺零刻度对齐,未挂钩码时,弹簧原长如图(。)所示,则弹簧的原长Lo=cmo

(2)图(b)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式之间的关系图像,由图(b)可知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___N/mo

(3)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选填或“8”)弹簧。

1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和车中祛码的总质量用M表示,盘

和盘中磋码的总质量用血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小车后拖动的纸带打上的点计算出。

M

------oT~~l

I厂

m

第4页,共13页

(1)当M与in的大小关系满足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近似等于盘和盘中祛码的总重力大

小。

(2)有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和盘中祛码的总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和车中祛码

的总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像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得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

该作a与关系的图像。

(3)如图(a)是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

(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6)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物

理量取值不同。

(5)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利用下图给出的数

据可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1B([1cm

5.8Q.4.40.,5.95,7.45

再%2x3%4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第5页,共13页

13.某跳伞运动员进行低空跳伞训练,他离开悬停的飞机后可以认为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下落高度

h=125m时打开降落伞做加速度大小a=10m/s2的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以=5m/s后做匀速运动,g取

2

10m/so求: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大小也;

(2)运动员在自由落体运动和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的总时间t。

14.质量为爪=1.0kg的小物体悬挂在轻绳P2和PB的结点上并处于静止状态,P4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

°,PB沿水平方向。质量为M=10kg的木块与PB相连,静止于倾角为37°的斜面体上,斜面静止在水平面

上,如图所示(取g=10=/s2,sin37°=0.6,cos37°=0.8)„求:

(1)轻绳P8拉力的大小;

(2)木块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和弹力大小;

(3)斜面体对地面的摩擦力。

15.某游乐项目装置简化如图,平台力、C固定,光滑的斜面固定在平台A上,斜面的高度h=5m,斜面倾

角8=30。,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滑板B,紧靠平台4高度与平台4等高,与斜面末端平滑相接,滑板B

质量爪=25即。质量为M=50即的游客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离开斜面底端后滑上滑板B,当滑

板右端运动到与其上表面等高平台C的边缘时,游客恰好滑上平台C,并在平台C上滑行了x=20.25m停

下。游客视为质点,其与滑板B及平台C表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滑板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

为〃2=61,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9=10m/s2,求:

(1)游客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的大小;

(2)滑板B的长度L;

(3)游客在运动过程中的总时间t总o

第6页,共13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4炮弹飞出炮管的速度为lOOOm/s,指的是瞬时速度,故/错误;

区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m/s,指的是瞬时速度,故5错误;

C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m/s,指的通过隧道过程的平均速度,故C正确;

D赛车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的示数为15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故。错误。

故选Co

2.【答案】B

【解析】AD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并根据理想实验推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

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故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8.物体受的力越大,加速度越大,速度改变越快,但速度不一定越大,故8错误,满足题意要求;

C牛顿认为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故C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

故选瓦

3.【答案】C

【解析】剪断轻绳前,以B为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知弹簧弹力为尸=2mg

在剪断轻绳的瞬间,弹簧弹力保持不变,B的受力不变,贝/的加速度为。2=0

以4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的=2臂%=吗产=3g

故选Co

4.【答案】D

【解析】根据平衡条件可得2Frsin8=F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sin。=竽=之

O1U

解得FT=8000/V

故选。。

5.【答案】D

【解析】

/、由于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在0〜"时间内速度增加,即乘客的加速度向下运动,根据牛

顿第二定律得:mg-FN=ma,解得:FN-mg-ma,贝处于失重状态,故/错误;

B、在ti〜均时间内,s-t图象的斜率保持不变,所以速度不变,即乘客匀速下降,贝汗N=mg,故2错

第7页,共13页

误;

CD、在以〜a时间内,s-t图象的斜率变小,所以速度减小,即乘客的减速下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N-mg=ma,解得:FN=mg+ma,则后,>瓶9,处于超重状态,故C错误,。正确。

故选:Do

根据S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判断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物体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得乘客

所受支持力的大小与自身重力的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了ST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超失重问题,要求同学们能够明白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并会通过

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超失重现象。

6.【答案】C

【解析】设垂脊2。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则雨水的加速度大小为a=^¥=gsin0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必。=焉="产

cost?Z

解得t=7I0sm.e蓝cos二。=qIgsMm26

可知当。=45°时,雨水从4流到。所用最短时间为tmin=2上

79

故选C。

7.【答案】ABD

【解析】4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时,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故/正确;

8.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建立物理模型法,故8正确;

C伽利略在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得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采用了实验结合逻辑推理,故C

错误;

D根据速度定义式吁荒,当戊非常非常小时,荒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采用了

极限思想法,故。正确。

故选

8.【答案】AC

【解析】4由题图可知在t=2s时,两车速度相等,故/正确;

区由题图可知在。〜2s内B车的速度一直大于4车的速度,且4B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时从同一地点出

发,则在t=2s时,4车没有追上B车,故8错误;

第8页,共13页

CD根据v-t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结合对称性可知,在0〜4s内4车的位移等于8车的位移,

则在t=4s时,4车追上B车;且4车追上B车时沿公路方向前进的距离为%=1X40x4m=80m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9.【答案】AD

【解析】4B.图(或中,设拉力为Fo时,人B刚好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加速运动,以4B为整体,根据牛顿

第二定律可得Fo=3ma0

以4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a0

解得拉力F的最大值为Fo=3鹏

故/正确,8错误;

CD图(6)中,设拉力为F'o时,人B刚好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加速运动,以人B为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可得F'o-3zna'o

以B为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卬ng=2ma'o

解得拉力F的最大值为F'o=|卬ng

故C错误,。正确。

故选ADo

10.【答案】BD

【解析】棉包重力、4P板对棉包的支持力和BP板对棉包的支持力,三力构成的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

一…-

在4P板转到水平位置过程中,以、心均不会在水平方向,所以此过程力的变化均是单调的,心逐渐由

零变为竖直方向,所以在变大;FB由竖直方向变为零,所以在变小;当4P变为水平后,再绕P转动,BP

板不再有支持力,只有4P板有支持力,随着AP与水平面间夹角。变大,根据F4=agcos8,可知Fn变

小;综上分析可知4P板对棉包的支持力FA先变大(到力P水平前)后变小04P由水平转动到过程结束);BP板

对棉包的支持力FB先逐渐减小至零,后对棉包没有作用力。

故选AD。

第9页,共13页

n.【答案】(i)7.oo

(2)12.5

⑶B

【解析】(1)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已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弹簧上端平齐,由图(①可知弹簧的

原长为Lo=7.00cm

(2)根据胡克定律可知,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跖=苗=162用9=12.5N/m

(3)根据胡克定律F=kx,可知F-x图像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图(b)可知力弹簧的劲度系数大于

8弹簧的劲度系数,则相同弹力时,B弹簧的形变量更大,所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

8弹簧。

12.【答案】(1)M远大于小(或M»m)

1

(2)而

(3)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4)M

(5)1.55

【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T=Ma,mg-T=ma

可知当M与机的大小关系满足M远大于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近似等于盘和盘中祛码的总

重力大小。

(2)为了比较容易地得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由于a与M的成反向,即a与焉成正比,所以应该作a与

《关系的图像。

(3)由图(a)中a-尸图线可知,只有当F达到一定数值时,才开始有加速度,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平

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a

1

可得a=MF

第10页,共13页

可知a-尸图像的斜率表示\,由图(b)可知,两图线斜率不变,则两个同学做实验时M物理量取值不同。

(5)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5x0.02s=0.1s

根据逐差法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a=如索。4=(5.95+7.45:鬻740)x1°盐〃=1.55m/s2

13.【答案】(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前做自由落体运动,

根据h=/及

解得以=佟=5s

则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大小为

v1=gt\=50m/s

(2)设运动员在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2,

(3)由公式v2=v1-at2

可得运动员匀减速运动过程的时间为

以=4.5s

则运动员在自由落体运动和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的总时间为

t=七1+母=9.5s

14.【答案】(1)分析P点受力如图甲所示

由平衡条件可得F4cos37°=mg,FAsin37°=FB

联立解得轻绳P8拉力的大小为FB=7.5N

(2)分析M的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

第11页,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