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仪器与基本操作(解析版)-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突破提升讲义(新高考)_第1页
化学实验仪器与基本操作(解析版)-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突破提升讲义(新高考)_第2页
化学实验仪器与基本操作(解析版)-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突破提升讲义(新高考)_第3页
化学实验仪器与基本操作(解析版)-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突破提升讲义(新高考)_第4页
化学实验仪器与基本操作(解析版)-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突破提升讲义(新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5年高考化学【二轮•突破提升】专题复习讲义

专题12化学实验仪器与基本操作

讲义包含四部分:把握命题方向A精选高考真题A高效解题策略A各地最新模拟

--------------------------把握命题方向----------------------------

综合近几年新高考对于这部分知识点的考查,选择题仍是出题的主要形式,大题主要是仪器的识别和

选择,总体难度比较小。题目将会结合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考查实验仪器的选择、基本操作、物质的制备、

性质、检验、分离和提纯。

预计2025年会保持对传统知识点的考查,如常见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反应原理,气体的净化、干燥、收

集、尾气吸收,气密性检查等,仍然会注重萃取、分液、过滤、蒸发、重结晶等基本操作,以及对容量瓶、

滴定管、三颈烧瓶、冷凝管等重要仪器用法的考查。

所以要求考生了解题型的知识点及要领,对于常考的模型要求有充分的认知,从实验原理、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现象等角度对实验进行分析,注重元素及其化合物基础知识的掌握。

--------------------------精选高考真题----------------------------

1.(2022•浙江•高考真题)名称为“吸滤瓶”的仪器是

【答案】D

【详解】A.图示实验仪器为蒸储烧瓶,A不合题意;

B.图示实验仪器为分液漏斗,B不合题意;

C.图示实验仪器为容量瓶,C不合题意;

D.图示实验仪器为吸滤瓶,其特征是一个厚壁的带分支的锥形瓶,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022•天津•高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中选用仪器正确的是

1

0

用量筒量取用瓷塔烟加热熔化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异戊配制一定温度的NaCl饱和溶液,

10.00mL盐酸NaOH固体酯和水的混合物用温度计测温并搅拌

ABCD

A.AB.BC.CD.D

【答案】C

【详解】A.筒量精确度为0.1mL,取10.00mL盐酸只能用酸式滴定管,故A错误;

B.瓷珀瑞与熔化NaOH会反应,因此用铁生烟加热熔化NaOH固体,故B错误;

C.乙酸异戊酯和水是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因此可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异戊酯和水的混合物,故C正确;

D.不能用温度计搅拌溶液,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2024•江西•高考真题)“稀土之父”徐光宪先生提出了稀土串级萃取理论,其基本操作是利用有机络合

剂把稀土离子从水相富集到有机相再进行分离。分离时可用的玻璃装置是

【答案】C

【详解】A.图为蒸储,不能分离稀土离子,故A错误;

B.图中为过滤,不能分离稀土离子,故B错误;

C.图中分液漏斗可萃取、分液分离稀土离子,故C正确;

D.图中为抽滤装置,不能分离稀土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4.(2021・山东•高考真题)关于下列仪器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②③④⑤

A.①、④不可加热B.②、④不可用作反应容器

C.③、⑤可用于物质分离D.②、④、⑤使用前需检漏

【答案】A

【分析】①是锥形瓶,②是酸式滴定管,③是蒸储烧瓶,④是容量瓶,⑤是梨形分液漏斗

A.锥形瓶可以加热,但需要加石棉网,容量瓶不能加热,A项符合题意;

B.酸式滴定管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都不能作反应容

器,B项不符合题意;

C.蒸储烧瓶用于蒸储操作,分离相互溶解的液体,分液漏斗用于分液操作,分离相互不溶解的液体,两者

均可用于物质分离,c项不符合题意;

D.酸式滴定管带有旋塞、容量瓶带有瓶塞、分液漏斗带有瓶塞和旋塞,使用前均需检查是否漏水,D项不

符合题意;

故选Ao

5.(2022•海南・高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过滤B.排空气法收集CO?C.混合浓硫酸和乙醇D.溶液的转移

A.AB.BC.CD.D

【答案】B

【详解】A.过滤时,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A操作不规范;

B.CO2的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B操作规范;

C.混合浓硫酸和乙醇时,应将浓硫酸缓慢倒入乙醇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操作不规范;

D.转移溶液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D操作不规范;

答案选B。

6.(2023・湖南•高考真题)下列玻璃仪器在相应实验中选用不合理的是

A.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①②③B.蒸储法分离CH2cb和CCL:③⑤⑥

C.浓硫酸催化乙醇制备乙烯:③⑤D.酸碱滴定法测定NaOH溶液浓度:④⑥

【答案】A

【详解】A.粗苯甲酸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泥沙,需要利用重结晶来提纯苯甲酸,具体操作为加热溶解、趁

热过滤和冷却结晶,此时利用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A选项装置选择不合理;

B.蒸储法需要用到温度计以测量蒸汽温度、蒸储烧瓶用来盛装混合溶液、锥形瓶用于盛装收集到的馆分,

B选项装置选择合理;

C.浓硫酸催化制乙烯需要控制反应温度为170。。需要利用温度计测量反应体系的温度,C选项装置选择

合理;

D.酸碱滴定法测定NaOH溶液浓度是用已知浓度的酸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液,酸液盛装在酸式滴定管中,

D选项装置选择合理;

故答案选Ao

7.(2024・吉林・高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点燃H?前,先检验其纯度B.金属K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温度计中水银洒落地面,用硫粉处理D.苯酚沾到皮肤上,先后用乙醇、水冲洗

【答案】B

【详解】A.印为易燃气体,在点燃前需验纯,A正确;

B.金属K为活泼金属,可以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用湿抹布盖灭,B错误;

C.Hg有毒且易挥发,温度计打碎后应用硫粉覆盖,使Hg转化为难挥发的HgS,C正确;

D.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物质中,苯酚沾到皮肤上后应立即用乙醇冲洗,稀释后再用水冲洗,D正确;

故答案选B。

8.(2024・山东•高考真题)下列图示实验中,操作规范的是

T

0

a

¥瓷日

A.调控滴定速度B.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D.向试管中滴加溶液

A.AB.BC.CD.D

【答案】A

【详解】A.调控酸式滴定管的滴加速度,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轻轻向内扣住玻璃活塞,手心空握,所以

A选项的操作符合规范;

B.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溶液中,B操作不规范;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试管中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且手握试管夹时,应手握试管夹的

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以免打开试管夹,使试管脱落,C操作不规范;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胶头滴管应该在试管上方竖直悬空,且不应用两根手指捏住胶头滴管,否则挤压时

胶头滴管会晃动,D操作不规范;

故选Ao

9.(2024•海南•高考真题)下列包装标签上的安全标识与试剂对应正确的是

ABCD

段e

丁烷葡萄糖浓硫酸氯化领

A.AB.BC.CD.D

【答案】A

【详解】A.丁烷易燃,属于易燃气体,故A正确;

B.葡萄糖没有腐蚀性,不属于腐蚀类物质,故B错误;

C.浓硫酸是硫酸浓度很大的水溶液,不属于加压气体,故C错误;

D.氯化钢的性质稳定,没有爆炸性,不属于爆炸类物质,故D错误;

故选A。

10.(2023•山东•高考真题)实验室安全至关重要,下列实验室事故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眼睛溅进酸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冲洗

B.皮肤溅上碱液,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的硼酸溶液冲洗

C.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活泼金属燃烧起火,用灭火毯(石棉布)灭火

【答案】A

【详解】A.眼睛溅进酸液,直接用大量水冲洗,故A错误;

B.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尽可能减少碱对皮肤的伤害,再用2%的硼酸中和残余的碱,故B正确;

C.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故C正确;

D.活泼金属会与水反应,所以燃烧起火,用灭火毯(石棉布)灭火,故D正确;

答案为A。

11.(2024・湖南•高考真题)下列实验事故的处理方法不合理的是

实验事故处理方法

A被水蒸气轻微烫伤先用冷水处理,再涂上烫伤药膏

B稀释浓硫酸时,酸溅到皮肤上用3-5%的NaHCCh溶液冲洗

C苯酚不慎沾到手上先用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

D不慎将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A.AB.BC.CD.D

【答案】B

【详解】A.被水蒸气轻微烫伤,先用冷水冲洗一段时间,再涂上烫伤药膏,故A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酸溅到皮肤上,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Ch溶液,故B错误;

C.苯酚有毒,对皮肤有腐蚀性,常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性不大,但易溶于乙醇,苯酚不慎沾到手上,先用

乙醇冲洗,再用水冲洗,故C正确;

D.酒精灯打翻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湿抹布可以隔绝氧气,也可以降温,故D正确;

故选Bo

12.(2024•广西•高考真题)将NaCl固体与浓硫酸加热生成的HC1气体通至饱和NaCl溶液,可析出用于

配制标准溶液的高纯度NaCl,下列相关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答案】C

【详解】A.NaCl固体与浓硫酸加热生成的HC1气体,缺少加热装置,故A错误;

B.氯化氢易溶于水,为充分吸收氯化氢并防止倒吸,氯化氢气体应从连接倒置漏斗的导管通入,故B错误;

C.用过滤法分离出氯化钠晶体,故C正确;

D.配制氯化钠溶液,定容时眼睛平视刻度线,故D错误;

选C。

13.(2024・安徽•高考真题)测定铁矿石中铁含量的传统方法是SnCU-HgCL-KCrzCS,滴定法。研究小组

用该方法测定质量为ag的某赤铁矿试样中的铁含量。

【配制溶液】

©cmolL'K^r^标准溶液。

②SnC"溶液:称取6gSnC12-2H2。溶于20mL浓盐酸,加水至100mL,加入少量锡粒。

【测定含量】按下图所示(加热装置路去)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微热溶解后,将溶液边振荡边滴加SnCb加入硫酸和磷酸

表面飞移入锥形瓶;用水洗溶液至黄色消失,过混合液后,滴加

---引涤表面皿凸面和烧量1〜2滴;冷却后指示剂,立即用

、一----杯内壁,洗涤液并入H滴入HgCk饱和溶n标准溶..

锥形瓶,/、液,静置,/\液滴定.|数据|

步骤步骤处近

步骤I&nin11

浓盐酸试样

已知:氯化铁受热易升华;室温时HgCL,可将Si?+氧化为Si?+。难以氧化Fe?+;Cr2O;可被Fe?+还原为

Cr3+o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仪器在本实验中必须用到的有(填名称)O

【答案】(1)容量瓶、量筒

【详解】(1)配制SnC12溶液需要用到容量瓶和量筒,滴定需要用到酸式滴定管,但给出的为碱式滴定管,

因此给出仪器中,本实验必须用到容量瓶、量筒;

14.(2024•新课标卷•高考真题)□比咯类化合物在导电聚合物、化学传感器及药物制剂上有着广泛应用。一

种合成1-(4-甲氧基苯基)-2,5-二甲基口比咯(用口比咯X表示)的反应和方法如下:

己-2,5-二酮4-甲氧基苯胺口比咯X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100mmol己-2,5-二酮(熔点:-5.5。(3,密度:0.737g式!!^)与100mmol4-甲氧基苯

胺(熔点:57。0放入①中,搅拌。

待反应完成后,加入50%的乙醇溶液,析出浅棕色固体。加热至65(,至固体溶解,加入脱色剂,回流20

min,趁热过滤。滤液静置至室温,冰水浴冷却,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己-2,5-二酮应使用的仪器为(填名称)。

(2)仪器①用铁夹固定在③上,③的名称是;仪器②的名称是o

【答案】

(1)酸式滴定管

(2)铁架台球形冷凝管

【详解】(1)己-2,5-二酮的摩尔质量为114g・1110尸,根据题中所给数据可知,所需己-2,5-二酮的体积为

尊mH’'15.47cm3=15.47mL,又酮类物质对橡胶有腐蚀性,所以选用酸式滴定管。

0.737g-cm

(2)③为铁架台;仪器②用于冷凝回流,为球形冷凝管。

15.(2024・湖南•高考真题)亚铜配合物广泛用作催化剂。实验室制备[CU(CH3CN)/C1C>4的反应原理如下:

Cu(CIOJ-6H2。+Cu+8CH3CN=2[Cu(CH3CN)4]C1O4+6H2O

实验步骤如下:

分别称取3.71gCU(C1O4)2-6H2O和0.76gCu粉置于100mL乙月青(CH3CN)中充分反应,回流装置图和蒸储装

置图(加热、夹持等装置略)如下:

已知:①乙睛是一种易挥发的强极性配位溶剂;

②相关物质的信息如下:

化合物[CU(CH3CN)4]CIO4CU(C1O4)?-6H2O

相对分子质量327.5371

在乙月青中颜色无色蓝色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图标表示排风的是(填标号);

(2)装置I中仪器M的名称为:

【答案】

⑴D

(2)球形冷凝管

(2)装置I中仪器M的名称为球形冷凝管。

16.(2024・广东・高考真题)含硫物质种类繁多,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3)工业锅炉需定期除水垢,其中的硫酸钙用纯碱溶液处理时,发生反应:

CaSO4(s)+COhaq)UCaCO3(s)+SOt(aq)(I)o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Na2cO3溶液的浓度对反应⑴的反应速

率的影响。

①用Na2c固体配制溶液,以滴定法测定其浓度。

i.该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

JJ

ABCD

【答案】(3)BD

【详解】(3)①用Na2c。3固体配制溶液,以滴定法测定其浓度,该过程用到下列仪器中的烧杯、酸式滴

定管,故选BD;

17.(2024・湖北・高考真题)学习小组为探究C<?+、C(?+能否催化Hz。?的分解及相关性质,室温下进行了

实验I〜IV。

实验I实验II实验in

6mL1mol-L-1

COSO4"

无明显变化溶液变为红色,伴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墨绿色,并持续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已知:仁0(凡0)6「为粉红色、[CO(H2O)6「为蓝色、[Co(CC>3),(为红色、[Co(CC)3)3『为墨绿色。回

答下列问题:

1

(iWJl.OOmol.L-的CoSO4溶液,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填标号)。

【答案】(l)bc

【详解】(1)配制1.0()mol•L-l的C。SO4溶液,需要用到容量瓶、胶头滴管等等,因此选be。

18.(2024・河北・高考真题)市售的澳(纯度99%)中含有少量的C1?和U,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氧化还原反

应原理,设计实验制备高纯度的浪。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等略),将市售的澳滴入盛有浓CaBr?溶液的B中,水浴加热至不再有红棕色液体储出。

仪器C的名称为;CaBr,溶液的作用为;D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D中溶液转移至______(填仪器名称)中,边加热边向其中滴加酸化的KMnC>4溶液至出现红棕色气体,

继续加热将溶液蒸干得固体R«该过程中生成U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

A.

⑴直形冷凝管除去市售的澳中少量的Cl?Br2+K2C2O4=2KBr+2CO2T

A

++2+

(2)蒸发皿2MnO4+10r+16H=2Mn+5I2+8H2O

【详解】(1)仪器C为直形冷凝管,用于冷凝蒸气;市售的澳中含有少量的C12,C"可与CaBr2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而除去;水浴加热时,Bq、L蒸发进入装置D中,分别与K2c2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A.A.

Br2+K2C2O4=2KBr+2CO2T,I2+K2C2O4=2KI+2CO2T,由于B>为进入D的主要物质,故主要反应的化

A.

学方程式为期+K2c2()4=2KBr+2c九

(2)将D中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边加热边向其中滴加酸化的KM11O4溶液至出现红棕色气体(Br?),即说

A

明KMnO,已将KI全部氧化,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10「+16H+=2Mn2++5l2+8H2。;KBr几乎未

被氧化,继续加热将溶液蒸干所得固体R的主要成分为KBr;

19.(2024•浙江•高考真题)某小组采用如下实验流程制备A1:

加热结晶、过滤

铝0.02mol

洗涤、干燥

碘0.01mol*粗产品

正己烷IV

已知:A1L是一种无色晶体,吸湿性极强,可溶于热的正己烷,在空气中受热易被氧化。

请回答:

(1)如图为步骤I的实验装置图(夹持仪器和尾气处理装置已省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判断步骤I

反应结束的实验现象是o

控温加热器

【答案】(1)球形冷凝管溶液由紫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或溶液褪为无色)

【详解】(1)由实验装置图中仪器的结构可知,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其用于冷凝回流;碘溶

于正己烷使溶液显紫红色,A]是无色晶体,当碘反应完全后,溶液变为无色,因此,判断步骤I反应结束

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紫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或溶液褪为无色)。

20.(2024•广西•高考真题)二氧化硫)R[(NH2)2CSC)2](TD)是还原性漂白剂,可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在

受热或碱性条件下易水解:缶凡)2。502+凡0=3应)2(3。+凡502。其制备与应用探究如下:

I.由硫JR[(NH2)2CS]制备TD

按如图装置,在三颈烧瓶中加入硫肥和水,溶解,冷却至5。(2后,滴入HQ2溶液,控制温度低于l()。C和pH<6

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结晶、过滤、洗涤、十燥后得到产品TD。

II.用TD进行高岭土原矿脱色(去除Fe2c)3)探究

将mg高岭土原矿(FeQs质量分数为0.68%)制成悬浊液,加入TD,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静置,分离出

上层清液VmL,用分光光度法测得该清液中Fe"浓度为bmg〕T,计算FezC^的去除率。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o

【答案】(1)恒压滴液漏斗

【详解】(1)由图,仪器a的名称是恒压滴液漏斗;

--------------------------高效解题策略----------------------------

【策略1】熟记常考装置图

1、熟记实验装置图与目的正误判断20例

序号装置图实验目的正误

11该装置可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X

7

c

cFe

X

2土该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Fe(OH)3

煤油

NaOH溶液

一铁幺

■・T

3该装置用于制备并收集NO气体X

空气、、=NaOH

稀硝酸5溶液

4nn该装置用于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X

该装置用于Na2c。3和稀H2s。4反应制取少量的

5X

C02气体

t!有e孔塑料方

6用该装置加热硫酸铜晶体制备无水硫酸铜X

用该装置分离氢氧化钙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钱

7X

固体

X

8该装置可用于吸收NH3或HC1气体,并防止倒吸

水-

SWF

该装置可用于分离石油,得到汽油、煤油和柴油等

9X

各种纯净物

崖9LA

乙酸、

乙醇、

浓H2s0”/

101该装置可用于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X

J

饱和

._Na2co3

侑•(仪

NH4C1和

Ca(OH

出该装置可用于制备并收集氨气

11标花q

--------\_1

卜温度

:i+।

1该装置可用于分离乙酸与乙醇

1

12X

L

soTd

X

131_NaOH如图洗气瓶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为BaSO3

Ba(NO3)2二二二

:•三三E||溶选

-----------J

*,水1

14

用图中方法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X

-ab丁

91J

含-分液漏斗

15工投止水夹如图所示装置用于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02气

(

2、常考仪器组合型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

实验二

装置

6鼻取」

溶液配制

过滤

①要用玻璃棒引流①分液漏斗末端要紧靠烧

①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

易错点或②漏斗末端要紧靠烧杯内杯内壁

②玻璃棒要靠在刻度线以下,而

注意事项壁②下层液体要从下口放出,

不是刻度线以上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饱和「■

实验装置

Na.CO3

溶液

J_洗气

蒸储

制41■乙酸乙酯

①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位于支①右端导管要靠近液面

①气体流向为长进短出

易错点或管口处

②用饱和Na2c。3溶液除

②洗气时所选液体是否正

注意事项②水流方向为自下而上去乙酸,吸收乙醇,分离

③为防止暴沸应加碎瓷片或沸石乙酸乙酯

实验装置十

匕5J-土-------VJ(3)1

AB

,制NH3②1

①制备。、、、(浓①反应的试管的管口要略

H2>2SO2CO2NH3若①中为挥发性酸,通入

易错点或氨水与碱石灰反应)可选A装置向下倾斜③之前要把挥发出的①中

的气体除去,如验证酸性:

注意事项②MnCh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可②制备NH3时棉花的作用

以选B装置是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乙酸〉碳酸〉苯酚

【策略2]熟记实验装置的易错点

(1)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计应插入到液面以下,蒸储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往于支管口附近测蒸气的温

度,石油蒸储出的储分依然是混合物。

(2)用烟加热灼烧固体药品,蒸发皿蒸发溶液不可混用;在试管中加热固体药品要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液

体加热要略向上倾斜。

(3)洗气瓶洗气时长进短出,原则是先除杂后干燥;Ch、NH3>HC1、SO2等气体尾气处理时注意防倒,

可用倒扣的漏斗、球形干燥管、安全瓶等方法,CCL和苯等隔离法防倒吸时要注意隔离液的密度,气体要

通入吸收液下层的隔离液中。

(4)收集气体要看密度和性质,NO、CO、冲、C2H4、C2氏等密度与空气接近的不可用排气法收集,不可

用单孔密封的容器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要用瓶口向上收集法,长进短出,密度比空气小的要用瓶口

向下收集法,长进短出,排出空气。

(5)长颈漏斗加反应液后要液封,以防制备的气体逸出;对于易挥发的反应物如浓盐酸、乙醇、乙酸等会

对产物的检验或者结论产生干扰时,在检验前要加除杂装置。

(6)电镀时镀层金属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待镀物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电解质为含镀层金属离子的盐溶液。

【策略3]熟记常见实验原理的错误

(1)制取CO2用CaCC>3与稀盐酸而不是稀硫酸,因产生微溶物CaSCU覆盖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

(2)不可用澄清石灰水Ca(0H)2、Ba(0H)2溶液来鉴另UNa2co3、NaHC03,因都产生白色沉淀。

(3)Cb和饱和NaCl溶液不能完成喷泉实验,形成喷泉的条件是:该气体要极易溶解该溶液或能与其发生

反应,如Cb、CO2>SO2和NaOH溶液可完成喷泉实验。

(4)收集乙酸乙酯不可用NaOH溶液,乙酸乙酯在NaOH溶液会发生水解反应,可用饱和的Na2cO3溶液

收集。

(5)甲醛、CuSC>4等重金属盐等使蛋白质沉淀是变性,而饱和(NH4)2SC>4、NaCl等无机盐溶液使之沉淀是

盐析。

(6)A1C13>FeCb、CuCl2>MnCb等可水解产生挥发性酸的盐不可以用直接加热蒸干其溶液制固体,应在

HC1的氛围中脱水干燥,抑制水解。

(7)不可用澳水除去苯中的苯酚,因生成的三澳苯酚依然与苯互溶,应加NaOH溶液然后分液。

(8)注意工业制法与实验室制法的不同:如Cb工业制法是电解饱和NaCl溶液,实验室制法是MnC>2与浓

盐酸;NH3工业制法是N2和比高温高压催化剂(合成氨),实验室制法是NH4cl与Ca(0H)2加热;制取

漂白粉是Cb与石灰乳而不是澄清石灰水(含量低,工业生产要考虑产率与成本)。

【策略4]熟记常见实验操作的易错点

(1)过滤或移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蒸发时要搅拌;焰色反应不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物灼烧,因为玻璃中

含有金属钠元素,应用柏丝或无锈铁丝。

(2)检验Fe2+应先加KSCN无现象,后加氯水,溶液显血红色,先后操作的顺序不可颠倒。

(3)PH试纸测定PH值不可用水润湿,若湿润的PH试纸测酸则PH值偏大,测碱则偏小。

(4)不可自容量瓶、量筒中直接溶解配制一定物质的浓度的溶液;分液漏斗不能分离互溶的液体,容量瓶、

分液漏斗在使用前要检漏。

(5)滴定实验时滴点管一定要用标准液或待测液润洗,而锥形瓶不可以;NaOH等易潮解、变质的药品不

可放置于称量纸上称量,而应放置于烧杯中快速称量,左物右码不可颠倒。

(6)未对挥发性的杂质除杂就检验物质:如浓盐酸、CH3coOH、CH3cH2OH、SO2等对其它反应的产物检

验产生干扰。

【策略5]熟记常见实验条件的易错点

(1)淀粉、纤维素等水解产物或醛基的检验应调溶液呈碱性,然后加新制的Cu(0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加

热。

(2)Fe(NC)3)2溶液不可用稀硫酸来检验其是否原先已经氧化变质,因NC)3-(H+)、CIO、MnOr、Cl2,H2O2

2

等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2+、I、SO3>SO2等,在NC)3-(H+)、酸性KM11O4、C1O-(HC1O)>H2O2>Na2O2^

2

强氧化剂的环境中会被氧化Fe3+、b、SO4-O

(3)卤代燃中卤素原子的检验,水解或消去后应调溶液呈酸性,再加AgNO3溶液。

(4)Cu与浓硫酸,MnC>2与浓盐酸要加热才能反应,MnC>2与稀盐酸不反应,浓盐酸与高锯酸钾制Cb则无

需加热。

【策略6】常见的物质制备类装置分析

⑴硝基苯的制备

装置装置的易错点或注意事项

①试剂加入的顺序:先浓硝酸再浓硫酸一冷却到55〜60。。再加入苯(苯的挥发性);

②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和吸水剂;

③硝基苯分离提纯:蒸储水和5%NaOH溶液洗涤,再用蒸储水洗涤,最后将用无水CaCb

a

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得,得到纯硝基苯;

幺-漏斗分离。分液后再蒸储便可得到纯净澳苯(分离苯);

-k

L④玻璃管的作用:冷凝回流;

⑤为了使反应在50〜6(TC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水浴加热;温度计的位置:水浴中;

(2)漠苯的制备

装置装置的易错点或注意事项

①澳应是纯澳(液澳),而不是澳水;加入铁粉起催化作用,实际上起催

化作用的是FeB®

②加药品的顺序:铁一^苯一7臭

③长直导管的作用:导出气体和充分冷凝回流逸出的苯和澳的蒸气(冷凝

回流的目的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④导管未端不可插入锥形瓶内水面以下,因为HBr气体易溶于水,防止

」溶液

倒吸,进行尾气吸收,以保护环境免受污染;

⑤澳苯分离提纯:先用水洗后分液(除去溶于水的杂质如澳化铁等),再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后分液(除去澳),最后水洗(除去氢氧化钠溶液及与

其反应生成的盐)、干燥(除去水),蒸储(除去苯)可得纯净的澳苯;

(3)乙酸乙酯的制备

装置装置的易错点或注意事项

①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使平衡右移),除去生成物中的水,

使反应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增大乙酸乙酯的产率;

②饱和Na2c。3溶液的作用:

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

yja.

乙醇+乙酸/

+浓硫整乙>b.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

C.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以便于分层,分液;

”饱和

N-NazCCh

缸L季溶液

_J'Sy③加入碎瓷片的作用:防止暴沸;

④实验中药品的添加顺序:先乙醇再浓硫酸最后乙酸;

⑤实验中,乙醇过量的原因: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⑥导气管伸到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上的目的:防止倒吸;

(4)乙烯的工业室制法——石蜡油分解产物的实验探究

浸透了石蜡碎瓷片

油的石棉

仙••青一普—口

实验操作[髅。]澳的四氯

L及温呼化碳溶液

ABC

实验现象B中溶液紫色褪去;C中溶液红棕色褪去;D处点燃后,火焰明亮且伴有黑烟;

实验结论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中含有不饱和燃;

①从实验现象得知生成气体的性质与烷煌不同,但该实验无法证明是否有乙烯生成;

注意事项②科学家研究表明,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主要是乙烯和烷煌的混合物;

③石蜡油:17个C以上的烷烧混合物;

(5)气体制备

装置装置的易错点或注意事项

①制备H?、。2、S02>CO?、NO、NO2、浓氨水与碱石灰反应制备NH3、KMnO4

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可选择A装置;

@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b可以选择B装置;

(6)铝热反应

装置装置的易错点或注意事项

①反应特点:在高温下进行,反应迅速并放出大量的热,新生成的金属

单质呈液态易Abch分离,铝热反应不是一个反应,而是一类反应;

②应用:焊接钢轨

梦产:为铝热反应提供高温条件

③蒸发皿盛沙: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蒸发皿;

I氯酸钾:产生氧气,引发反应

।'q▼—g氧化铁和铝粉的混合物

④镁条:制造高温条件,引起氯酸钾分解,引发铝热反应;

⑤氯酸钾:制造氧气利于反应;

⑥A1与MgO不能发生铝热反应;

(7)氢氧化亚铁制备

为r11—1

BFe^T

一NaOH溶液,IL

L£=NaOH土r

—苯稀硫酸

装置:Fe:-/溶液苯7:

f法母(适量)三VNaCl

1j-FeSCh溶液[/(过量)1产溶液

图1图2图3

方法一:有机覆盖层法:将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插到液面以下,并在液面上覆盖一层

苯或煤油(不能用CCL),以防止空气与Fe(OH)2接触发生反应,如图1所示;

法二:还原性气体保护法:用H2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后,再将亚铁盐与NaOH溶液混合,

原理分析

这样可长时间观察到白色沉淀,如图2所示;

方法三:电解法:用铁作阳极,电解NaCl(或NaOH)溶液,并在液面上覆盖苯(或煤油),如

图所示;

(8)浓硫酸与铜的反应

装置装置的易错点或注意事项

①通过可抽动的铜丝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n可抽动铜丝

以浮飞浸碱液

浓硫粤苏圻团②浸有碱液的棉花团可以吸收多余的so2,以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