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复习)-【基础深耕】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复习(北师大版)_第1页
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复习)-【基础深耕】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复习(北师大版)_第2页
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复习)-【基础深耕】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复习(北师大版)_第3页
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复习)-【基础深耕】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复习(北师大版)_第4页
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复习)-【基础深耕】四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复习(北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数学

期中讲练测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易错集锦重点提炼010203目

录知识梳理04巩固拔高01知识梳理知识梳理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也可以说是求这个小数的整数倍是多少。2、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用连加来计算;也可以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还可以借助直观示意图来计算。3、计算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乘整数时,可以先将小数转化为以“角”或“分”为单位的整数,再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最后再将“角”或“分”转化为“元”。4、小数点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知识梳理5、小数点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数的……6、小数点向右移动,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并去掉最高位前面的“0”。7、小数点向左移动,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整数部分用“0”表示。若小数末尾有“0”,应该去掉。8、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应用。把一个数(0除外)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就是把这个数分别乘10、100、1000…也就是把小数点分别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知识梳理9、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应用。把一个数(0除外)缩小到它的……就是把这个数分别除以10、100、1000…也就是把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10、积随乘数变化的规律。两个数相乘,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n倍,那么积就扩大到原来的(m×n)倍;反之,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

,另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

,那么积就缩小到原来的

。知识梳理11、在乘法中,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另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

,则积的变化规律有以下两种情况:(1)如果m>n,那么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倍;(2)如果m<n,那么积就缩小到原来的

。12、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位数的关系。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利用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出积的小数位数和积中小数点的位置。知识梳理13、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先把一位小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变成整数乘法,再计算,最后将积缩小到原来的

。14、小数乘小数,可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即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15、如果积的末尾有“0”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然后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知识梳理16、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17、小数乘小数,如果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先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18、一位小数乘两位小数的积是三位小数。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小数点,再去掉末尾的“0”。计算时,可以列竖式计算,也可以结合图形进行计算。19、计算小数乘整百数时,先按照整数乘整百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不同的是计算时要根据乘数的小数位数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并将积的小数部分末尾的“0”去掉。知识梳理20、积与乘数的大小关系。两个不为0的数相乘,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乘数。21、小数的加减、乘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如果只有乘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22、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使用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更简便。02重点提炼重点提炼1、掌握小数乘整数的口算方法并理解算理。2、结合具体情境,借助面积模型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探索发现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能结合具体情况,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4、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交流小数乘小数算法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区别与联系。重点提炼5、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适当的方法统计小数乘法的运算结果。6、能解决与小数乘法有关的实际问题。7、通过发现乘数大于1、等于1、小于1时,积与另一个乘数的大小关系,增进对小数乘法中积与乘数之间数量关系的感悟。8、能根据所学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进行小数的混合运算。03易错集锦易错集锦易错点1: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运用。误区点拨:(1)不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不相同的小数相加也可以写成乘法。(2)小数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注意这几个数必须是相同的才可以用乘法来计算。易错集锦易错点2:小数点的移动。误区点拨:(1)小数点向左、右移动时,位数不够没有补位。(2)小数点向右移动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小数点移动完后,整数前面的“0”要去掉;小数点向左移动位数不够时,也要用“0”补足,若整数部分没有数,用“0”补上,整数部分只写一个“0”。易错集锦易错点3:确定积中小数点的位置。误区点拨:(1)点积中的小数点时,与竖式中的小数点对齐;(2)笔算小数乘法的结果,小数点不是与竖式中的小数点对齐,而要看两个乘数中一共有多少位小数,就在积中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易错集锦易错点4:小数混合运算中乘法分配律的运用。误区点拨:(1)乘法分配律的运用错误。(2)乘法分配律:ax(6+c)=axb+aXc,它还有两个变式。变式一:ax(b-c)=axb-axc;变式二:axb+a=ax(b+1),一定要多观察算式中各数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运用。04巩固拔高1.林林感冒了,每天要吃2次药,每次吃的药片质量为0.84克,那么林林一天吃的药量是(

)克。【解析】0.84×2=1.68(克)所以,林林一天吃的药量是1.68克。2.1米6厘米(

)米

27分米(

)米(填小数)

20.025千克(

)千克(

)克【解析】6厘米=0.06米,所以1米6厘米=1.06米。27分米=2.7米。0.025千克=25克,所以20.025千克=20千克25克。3.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古诗《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尺相当于现在的0.307米)千尺相当于现在的(

)米。【解析】1000×0.307=307(米)即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古诗《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尺相当于现在的0.307米)千尺相当于现在的307米。4.因为13×25=325,所以1.3×2.5=(

),0.13×0.25=(

)。【解析】13÷10=1.3,25÷10=2.5,那么325÷(10×10)=325÷100=3.25所以1.3×2.5=3.25;13÷100=0.13,25÷100=0.25,那么325÷(100×100)=325÷10000=0.0325所以0.13×0.25=0.0325。5.晶晶这样计算:0.4×3.2×0.25=3.2×(0.4×0.25),她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析】0.4×3.2×0.25通过乘法交换律可以转换成3.2×0.4×0.25;3.2×0.4×0.25通过乘法结合律可以转换成3.2×(0.4×0.25)。由此可知0.4×3.2×0.25=3.2×(0.4×0.25)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故答案为:D6.上三年级的小力和爸爸妈妈去动物园,单程票每人48.5元,儿童半价,往返交通费要用(

)元。A.145.5 B.194 C.242.5 D.291【解析】小力往返交通费是48.5元。一名成人往返交通费:48.5×2=97(元)爸爸妈妈往返交通费:97×2=194(元)194+48.5=242.5(元)所以上三年级的小力和爸爸妈妈去动物园,单程票每人48.5元,儿童半价,往返交通费要用242.5元。故答案为:C7.学校计划修一个长15米,宽8米的花坛,实际修建的花坛宽比计划增加了2.5米。花坛的实际面积比计划增加了多少平方米?【解析】计划面积:15×8=120(平方米)实际面积:15×(8+2.5)=15×10.5=157.5(平方米)157.5-120=37.5(平方米)答:花坛的实际面积比计划增加了37.5平方米。8.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自来水公司规定:居民每户每年用水量为180吨以下(含180吨)按每吨2.30元收费;用水量在180吨~240吨(含240吨),超出180吨数按每吨3.45元收费;……大明家去年共用水200吨,去年他家水费是多少元?【解析】(200-180)×3.45+180×2.3=20×3.45+180×2.3=69+180×2.3=69+414=483(元)答:去年他家水费是483元。9.笑笑去文具店买一些学习用品。每本练习本3.8元,每支钢笔6.5元,每块橡皮2.4元,每个文具盒12.3元。(1)笑笑买了12本练习本和4块橡皮,一共花了多少元?(2)根据数学信息,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解析】(1)3.8×12+2.4×4=45.6+9.6=55.2(元)答:一共花了55.2元。(2)问题:每个文具盒比每支钢笔贵多少元?12.3-6.5=5.8(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