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版)_第1页
山西省晋中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版)_第2页
山西省晋中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版)_第3页
山西省晋中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版)_第4页
山西省晋中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卷)

八年级地理

(时间:70分钟满分: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15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1分,共15分)

电影《长津湖》讲述的是1950年冬天,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地区展开的一场抗美援

朝的血战,影片掀起了一场“最可爱的人”的热潮,也激发了我们学习英雄、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下图

示意长津湖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0°120°130°

/40。

1.长津湖所在的国家是()

A.日本B.韩国C.朝鲜D.俄罗斯

2.我国与该国共同濒临的海洋①是()

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与该国相比,我国纬度位置的优势体现在()

A.海陆兼备,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B.大部分位于热带,光热充足

C.南北跨纬度广,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D.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带来降水

【答案】1.C2.B3.C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可知,长津湖所在的国家位于朝鲜半岛的北部,北邻中国,南邻韩国,东临日本海,西临黄海,应该

是朝鲜,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长津湖位于朝

鲜,依据我国临海的分布,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我国与该国共同濒临的海洋①是黄海,B正确,ACD错

误。故选B。

[3题详解】

长津湖位于朝鲜,与朝鲜相比,我国纬度位置的优势体现在南北跨纬度广,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选项

C符合题意;选项A和D涉及海陆位置,不符合题意;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选项B错误。故选C。

【点睛】从半球位置看,我国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是海陆兼备的国家;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

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地形剖面图直观地显示某一方向上地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我国地势起伏较大并呈现一定的规律。

读我国沿32°N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

笫二11阶梯

—*----'第三?7・

,行・

WE100*110*长II中下爵平原!»•

4.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沿32°N线的地势特点是()

A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逐级下降B.东高西低,不断均匀下降

C.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逐级下降D.西高东低,不断均匀下降

5.下列关于我国地势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全部自西向东流B.第一级阶梯适合发展种植业

C.第三级阶梯以林、牧业为主D.阶梯交界处交通不便

6.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

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西南地区D.东南地区

【答案】4.C5.D6.C

【解析】

【4题详解】

据图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逐级下降,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题详解】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逐级下降,大多数江河从西向东流入海洋,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内

地与沿海的联系,并不是全部河流,A错误;第一级阶梯包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

不适合发展种植业,B错误;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以种植业和林业为主,C错误;在地势三级阶梯的交界地

带,以山脉为分界线,山区较多,交通不便,D正确,故选D。

【6题详解】

我国的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西南山区,西南地区位于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地势落差

大,夏季降水集中,会产生地质灾害,C正确;东北地区以平原为主,西北地区气候干旱、东南以低山丘

陵为主,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较少,AB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

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第一级阶梯包

括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地形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包括塔里木盆地、准喝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

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阶梯主要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

下游平原,以及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江南丘陵,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河流是形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同时也为生产、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资源。读中国

河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与我国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8.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四条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河流含沙量最大B.②纬度高,流量最小

C.③上游水能资源丰富D.④冬季会有凌汛现象

【答案】7.C8.C

【解析】

【7题详解】

中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大致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这条线也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我国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和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皆是秦岭一淮河一线,ABD错误,C正确。故选C。

【8题详解】

读图可知,①是塔里木河,②为黑龙江,③为黄河,④为长江。③黄河含沙量最大,A错误;①塔里木河

为内流河,流量最小,B错误;③黄河上游流经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C正确;④长江

主要流经亚热带地区,无凌汛现象,D错误。故选C。

【点睛】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一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

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

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读我国某土地利用类型(阴影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设用地

10.关于该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我国北部和西部内陆地区B.主要分布在我国平原地区

C.主要分布在我国半湿润地区D.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

【答案】9.C10.A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这些地区年降水量小

于400毫米,以草地为主,C正确;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的平原和盆地中,A错误;我国

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山地,其中东北林区、西南林区是主要的原始林地,东南林区以人工林为主,B错

误;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地区,以城镇更为突出,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图中所示的是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和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该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部内

陆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属半干旱和干旱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土地资源空间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

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

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土豆喜温凉喜光照。有“中国马铃薯之乡”之称的河北省沽源县人口较少,夏季平均气温17.9℃,年

日照时数达3246小时,种植土豆面积超31万亩,土豆产量大、品质上乘。图为翻收土豆场景照片。完成

下面小题。

11.沽源县出产优质土豆的气候条件有()

A.降水充足B.终年高温C.光照充足D,水源充足

12.该地能进行如照片所示大规模翻收土豆,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A.人口众多B.地形平坦C.森林广布D.河流众多

13.为进一步扩大土豆销量,下列措施最恰当的是()

A.大量减少土豆种植B.腐烂在田里做肥料

C.利用网络强化宣传D.大力促进本地消费

【答案】ILC12.B13.C

【解析】

【11题详解】

土豆喜温凉喜光照。沽源县位于河北省西北坝上地区,属于内蒙古高原南缘,平均海拔1536米。该地种

植马铃薯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夏季平均气温17.9℃,气温较温凉,年日照时数达3246小时,光照充足,

有利于光合作用和有机物的积累,土豆产量大、品质上乘,B错误,C正确;该地年降水量为398毫米,

降水和水源并不充足,A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该地能进行如照片所示大规模翻收土豆,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地形平坦,种植土豆面积大,超31万亩,有

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B正确;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与人口、森林和河流无关,排除ACD。故选B。

【13题详解】

利用网络强化宣传,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可以进一步扩大土豆销量,C正确;大量减少土豆种植、腐烂在

田里做肥料,都将导致土豆产量减少,都不能扩大土豆销量,排除AB;本地人口较少,市场狭小,大力促

进本地消费,不是扩大土豆销量的恰当措施,排除D。故选C。

【点睛】对于农业优势区位条件的分析,自然方面侧重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且要注意因地制

宜,具体分析;社会经济方面侧重于市场、交通、劳动力、种植历史、工业基础等。

东北三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读图,完成

下面小题。

A石油

▲铁

,煤

@o城市

〜河流

东北三省简图

14.东北三省发展成为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的主要优势是(

A.矿产丰富B.河网密布C.土壤肥沃D.湿地广大

15.图中四个城市,海陆交通均便利的是(

A.哈尔滨B.长春C.沈阳D.大连

【答案】14.A15.D

【解析】

【14题详解】

重工业消耗资源比较多,而从图中可知,东北三省矿产资源丰富,是东北三省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A

正确;重工业的发展与河网密布、土壤肥沃、湿地广大关系不大,BCD错。故选A。

【15题详解】

图中哈尔滨、长春和沈阳均不临海,海上交通并不便利,ABC错误;而大连位于沿海地区,且有铁路线连

接,海陆交通便利,D项正确。故选D。

【点睛】东北地区有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主要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3个小题,共35分)

16.【案例分析】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介绍中国各地特色美食的纪录片,我国疆域辽阔,大江南北自然环境差异显

著,成就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丰富多样的菜系

多样的食材决定食物的丰富度,再结合烹饪方式各异,我国先后形成了鲁、川、粤、苏、闽、浙、

湘、徽八大菜系。下图为我国疆域及八大菜系所在地分布图。

(1)说出闽菜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及行政中心。

(2)结合我国纬度位置,简析我国食材多样的原因。

探究二南北不同的饮食

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风俗习惯,饮食文化也不例外。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主食上存在着明

显的差异。

(3)说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各以哪种主食为主。

(4)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关系到粮食安全。很多人在粮食消费中存在着浪费现象。为避免餐桌上的浪

费,请你谈谈具体做法。

探究三广表无垠的“蓝色粮仓”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正以领先全球的水产养殖技术,将一片

片蓝色区域,变成一个个“蓝色粮仓”。

(5)说明海洋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案】(1)闽菜所在省级行政区是福建省,行政中心是福州。

(2)我国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多样的气候条件适合不同农作物生长,所以食材多样。

(3)南方地区主食以米饭为主,北方地区主食以面食为主。

(4)适量点餐,吃不完打包带走;践行“光盘行动”,不挑食、不剩饭等。

(5)海洋为我国提供丰富的渔业资源,促进渔业发展;还可开发海洋能源,发展海洋运输业等,推动经济

发展。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八大菜系分布图为材料,设置5道小题,涉及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和地方文化等相关

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闽菜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福建省,其行政中心是福州,简称是闽。

【小问2详解】

我国纬度跨度广,从北纬4。附近到北纬53。多。纬度不同,热量条件差异大。低纬度地区热量充足,适合

喜热的农作物和生物生长,如热带水果等;高纬度地区热量相对不足,适合喜温凉的作物生长,如小麦

等。多样的气候条件适合不同农作物生长,不同的热量条件使得不同温度带的食材种类丰富,从而造就了

我国食材多样。

小问3详解】

南方地区以米饭为主食,北方地区以面食为主食。因为南方气候湿润,水热条件好,适合水稻生长;北方

气候相对干旱,降水较少,更适合小麦等旱地作物生长。

【小问4详解】

去餐厅就餐时,根据人数合理点餐,避免点过多食物。如果不确定食量,可以先少点,不够再加。用餐结

束后,若有剩余食物,应主动打包带走,不随意丢弃。在学校、家庭、社区等场所,积极宣传节约粮食的

理念,倡导身边人一起避免浪费。例如制作宣传海报、开展主题班会等。

【小问5详解】

海洋中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为我国提供大量的海产品,满足人们的食物需求,也为食品加工等产业提供原

料;同时还有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能源支持;我国漫长的海岸线,众多优良港

口,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业,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促进经济交流与发展;推动海洋旅游业发

展,如海滨度假、海洋观光等,带动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发展。海洋科技产业也随之兴起,如海水淡化

产业解决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17.【地理实践】

实践名称: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

背景资料:为增强学生节约资源、保护家园的意识,并使学生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某中学开

展了“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的地理实践活动。

任务一查阅资料,了解情况

可回收物)函余垃圾

KfTCMDiWASH

ffit31*1

1.分类回收:变废物为宝物,回收再利用。

2.填埋:将垃圾集中起来,挖土填埋。

3.焚烧: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破碎之后,进行焚烧,可以用来发电。

4.堆肥:将有机物较多的垃圾破碎后作堆肥或发酵材料。

(1)说出通过填埋处理垃圾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任务二收集废品,分类投放

小组成员帮家里整理废品,如①过期的药品:②剩菜剩饭;③用过的口罩:④易拉罐。

(2)请按照垃圾分类的原则,将上述废品投放到相应的垃圾桶内。

c〈)D<>

任务三成果展示,交流评价

1、调查发现小组成员家屣中平均每天每个家屣产生约2千克垃圾,各种垃圾类型的占比如右图所

o

家庭垃圾类型占比图

(3)在家庭日常中平均每天产生最多的垃圾是一,其次是

2、制作并展示小组成员的“变废为宝”作品。

iwad做的小火车

伸敞的多m

(4)说出“变废为宝”作品主要节约了哪两种资源。

(5)谈谈我国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

【答案】(1)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可能污染土壤、地下水等。

(2)①.④易拉罐②.②剩菜剩饭③.①过期的药品④.③用过的口罩

(3)①.厨余垃圾②.其他垃圾

(4)金属资源、森林资源。

(5)减少垃圾占地;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垃圾分类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垃圾分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

图能力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运用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填埋处理垃圾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同时可能造成土壤质量

下降,地下水被污染。

【小问2详解】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剩饭剩菜属于厨余垃圾,过期的药品属于有害垃圾,用

过的口罩属于其他垃圾。

【小问3详解】

据图可知,在家庭日常中平均每天产生最多的垃圾是厨余占41%,和废纸占33%,属于厨余垃圾和其他垃

圾。

【小问4详解】

易拉罐是用金属制成的,属于金属资源,雪糕棒是木棍,属于森林资源。

【小问5详解】

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减少垃圾占地;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

用率等。

【点睛】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其他垃圾(上海称干垃圾)包括除上

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采取

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厨余垃圾(上海称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

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有害

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

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及其容器、过期化妆品等。这些垃圾一

般使用单独回收或填埋处理。

18.【案例分析】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贯穿该地区的青藏铁路被称为“天路”。每年7月和8月是青藏高

原的旅游旺季,众多游客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领略高原风光。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探究一了解高原环境

(1)描述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

(2)归纳青藏高原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并从地理角度说出游客在7、8月份来此旅游需要准备的物品。

探究二见证高原发展

旅行途中,游客能看到一座座光伏发电设备。查阅资料得知,青藏高原的光伏发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