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陆云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_第1页
《晋书·陆云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_第2页
《晋书·陆云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_第3页
《晋书·陆云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_第4页
《晋书·陆云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晋书・陆云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

翻译

《晋书・陆云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一」

郑袤,字林叔,荥阳开封人也。高祖众,汉大司农。父泰,扬州刺史,有高

名。袤少孤,早有识鉴。荀攸见之曰:“郑公业为不亡矣。”随叔父浑避难江东。

时华歆为豫章太守,浑生依之,歆素与泰善,抚养袤如己子。年十七,乃还乡里。

性清正。时济阴魏讽为相国掾,名重当世,袤同郡任览与结交。袤以讽奸雄,终必

为祸,劝览远之C及讽败,论者称焉C

魏武帝初封诸子为侯,精选宾友,袤与徐干俱为临淄侯文学,转司隶功曹从

事。司空王朗辟为掾,袤举高阳许允、扶风鲁芝、东莱王基,朗皆命之,后咸至大

位,有重名。袤迁尚书郎。出为黎阳令,吏民悦服。太守班下属城,特见甄异,为

诸县之最。迁尚书右丞。转济阴太守,下

车旌表孝悌,敬礼贤能,兴立庠序,开诱后进。调补大将军从事中郎,拜散骑

常侍。会广平太守缺,宣帝谓袤曰:“贤叔大匠垂称于阳平、魏郡,百姓蒙惠化。

且卢子家、王子雍继踵此郡,使世不乏贤,故复相屈。”袤在广平,以德化为先,

善作条教,郡中爱之。征拜侍中,百姓恋慕,涕泣路隅。迁少府。高贵乡公即位,

袤与河南尹王肃备法驾奉迎于元城,封广昌亭侯。徙光禄勋,领宗正。

毋丘俭作乱,景帝自出征之,百官祖送丁城东,袤疾病不任会。帝谓中领军王

肃曰:“唯不见郑光禄为恨。”肃以语袤,袤自舆追帝,及于近道。帝笑日:“故

知侯生必来也。”遂与袤共载,日:“计将何先?"袤日:“昔与俭俱为台郎,特

所知悉。其人好谋而不达事情,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文钦勇而无算。今大军

出其不意,江、淮之卒锐而不能固,深沟高垒以挫其气,此亚夫之长也。”帝称

善。转太常。高贵乡公议立明堂辟雍,精选博士,袤举刘毅、刘寰、程成、庾峻,

后并至公辅大位。及常道乡公立,与议定策,进封安城乡侯,邑千户。景元初,疾

病失明,屡乞骸骨,不许。拜光禄大夫。五等初建,封密陵伯。

武帝践昨,进爵为侯。虽卷疾十余年,而时贤并相推荐。固辞,久之见许,以

侯就第,拜仪同三司,置舍人官骑,赐床帐簟褥、钱五十万。

九年薨,时年八十五。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下车旌表孝悌

官吏到任

B.垂称于阳平、魏郡

流传,留名

C.百官祖送于城东

祭祖

D.遂与袤共载

乘坐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俱为临淄侯文学

毋从俱死也

B.故复相屈

好自相扶将

C.久之见许

府吏见丁宁

D.以侯就第

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袤年少丧父,叔父郑浑带他投靠华歆,华歆抚养他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

样。

B.郑袤任济阴太守时,尊重贤才能人,兴办学校。之后,宣帝因为广平太守

空缺,就把他调到广平,任太守。

C.册丘俭作乱,景帝亲自征讨。郑袤向景帝提出深沟高垒以挫其锐气的策

略,景帝很是赞同。

D.常道乡为君主,郑袤因参与商议拥立之事,进封安城乡侯,封邑一千户。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袤以讽奸雄,终必为祸,劝览远之。及讽败,论者称焉。

(2)帝谓中领军王肃日:“唯不见郑光禄为恨。”肃以语袤,袤自舆追帝,

及于近道。

参考答案

4、C

5、D

6、B

二: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歆素与泰善善:善良

B.司空王朗辟为掾辟:征召

C.唯不见郑光禄为恨恨:怨恨

D.置舍人官骑置:放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字林叔,荥阳开封人也肃以语袤,袤自舆追帝

故知侯生必来也深沟高垒以挫其气。

终必为祸,劝览远之昔与俭俱为台郎,有所知悉

固辞,久之见许今大军出其所不意

7.下列各省略句都有多处省略,省略处数最多的一项足(3分)

A.随叔父浑避难江东B.讽名重当世,袤同郡任览与结交

C.自昔建勋幽州,志望无限D.征拜侍中,百姓恋慕,涕泣路隅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袤早年即有很强的识辨能力,父亲死后投靠叔父郑浑的旧友豫章太守华

歆,华歆待他如同自己的孩子一般。

B.郑袤曾先后任临淄侯文学、司隶功曾从事和尚书郎,后改任黎阳令、尚书

右丞、济阴太守和侍中等职,任上都很有作为。

C.田丘俭作乱,景帝亲自出征,问计于郑袤,郑袤为景帝分析出丘俭处事的

特点,并替景帝出谋献策,深得景帝认可。

D.泰始年间皇帝下诏任命郑袤以要职,郑袤坚决辞让,亲自把印绶交给皇

上,但最终还是未能拒绝皇上的封赏。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下划横线的句子断句。

(4分)

武帝践昨进爵为侯虽寝疾十余年而时贤并相推荐泰始中诏臼光禄密陵侯袤履行

纯正守道冲粹退有清和之风进有素丝之节今以袤为司空。

(2)翻译下面的旬子。(6分)

①转济阴太守,下车旌表孝悌,敬礼贤能,兴立庠序,开诱后进。

②景元初,疾病失明,陵乞骸骨,不许。

[参考答案]

5.答案B。(A相好,交好;C恨:遗憾;D添置,备办)

6.答案。D。都是名词性的“所”字结构。A也:助词,表判断,可不译;助

词,表陈述(感叹)语气,“啊,呀”。B以:介词,把;连词,表目的。C之:

代词,“他”;助词,衬音作用)

7.答案D.省略了四处成份:(郑袤)征拜侍中,百姓恋慕(郑袤),(百姓)涕泣

(于)路隅;A.两处:(郑袤)随叔父浑避难(于)江东;B两处:讽名重(于)当世,袤

同郡任览与(魏讽)结交;C两处:自昔(田丘俭)建勋(于)幽州,志望无限。

8.答案C。(A豫章太守华歆非郑袤叔父郑浑的网友;B临淄侯文学和尚书郎

任上原文没有说他做官的情况:D是派自己子女把印绶交给皇上的。

9.(1)武帝践昨/进爵为侯/虽寝疾十余年/而时贤并相推荐/泰始中/诏口/光

禄密陵侯袤/履行纯正/守道冲粹/退有清和之风/进有素丝之节/今以袤为司空。(每

对3处1分,共4分)

(2)①(郑袤)改任济阴太守,到任即表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者,礼待贤者

能者,兴建学校,启发引导后辈。

评分说明:转:改任(1分);旌表:表彰(1分);全句句意(1分)

②景元初年,(郑袤)患病双眼失明,多次请求告老还乡,没有被许可(皇帝

没有答应)。

评分说明:屡:多次(1分);乞骸骨:辞官归乡(1分);全句句意(1

分)

参考译文

郑袤,字林叔,是荥阳开封人。父亲郑泰,曾任扬州刺史,名声很大。郑袤很

小时便成了孤儿,很早就有较强的识辨能力。郑袤跟随叔父郑浑到江东避难。当时

华歆做豫章郡的太守,郑浑前去投靠他,华歆一向与郑泰关系很好,他把郑袤当作

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十七岁那年,郑袤才回到自己的家乡。郑袤性格清纯正直。

当时济阴人魏讽做相国的属官。魏讽在当时名重一时,与郑袤同一郡县的任览与魏

讽结交成了朋友。郑袤认为魏讽为奸诈之辈,终究会有一天会带来灾祸,劝说任览

远离他。等到魏讽落难,谈论此事的人都称赞郑袤。

魏武帝起初分封其子为王侯,精心挑选门客,郑袤与徐干都做了临淄侯文学,

后来郑袤做司隶功曹从事。司空王朗征召他做自己的属官,郑袤推选高阳的许允、

扶风的鲁芝、东莱的王基,王朗都给它们委任了官职。这些人后来都官至高位,名

望很高。郑袤调任尚书郎。外调做黎阳县令,当地官员和百姓十分满意,服从管

理。太守班下下属的地方负责官员中,被郑褒提拔任用的那些优异人才,为各县之

最。郑袤升任尚书右丞。

郑袤)改任济阴太守,到任即表彰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者,礼待贤者能者,兴建

学校,启发引导后辈。郑袤在广平任职,把道德教化放在第一位,他擅长起草法规

和教令,郡里的人都很喜爱他。郑袤征召侍中时,老百姓十分留念他,都在道路的

偏僻处哭泣。

班丘俭发动叛乱,景帝亲自征讨他,文武百官到城东饯行送别,郑袤因为生病

未能赶来。景帝对中领军王肃说:“没有见到郑袤来我感到很遗憾呀。”王肃把

景帝的这番话告诉了郑袤,郑袤亲自驾车追赶景帝,从近路赶上了景帝。景帝笑着

说:“本来就知道你会来的啊。”景帝于是与郑袤共坐一台车,说:“首先当实施

什么计策?”郑袤说:“过去我与出丘俭都做过台郎官,对他有所了解,他这个

人喜欢谋事但却不能通达事务的真相,向从过去他在幽州建立功勋,他志向愿望膨

胀。他属下大将文钦有勇而无谋。如果我们的军队出其不意,江淮的兵士锐利但并

不稳固,我军深挖沟濠,加高壁垒来挫败敌人的锐气,这就是当年大将周亚夫所擅

长的方法。”景帝认为很好。景元初年,郑袤得病失明,多次请求告老还乡,没有

被许可。后来郑袤被授予光禄大夫。官分五等初步确立时,郑袤被封为密陵伯。

武帝登基后郑袤官位晋升为侯爵。他虽然患病十年才治愈,但是当时贤良之士

都一同推荐他。泰始年间,皇帝下诏说:光禄大夫密陵侯郑袤,办事公正,不在官

位时,有清静平和的风尚,为官之时,有清白清廉的节气,将让郑袤作司空。郑袤

前后推让,派儿子郑称卫绶印送回皇帝,竟达十多次。郑袤坚决拒绝做司空,不久

被许可了,皇上以侯爵的待遇去郑袤府上,授予郑袤仪同三司一职,给他添加了门

客车马,赏赐给他帐簟褥钱物十万。(武帝)九年去世,享年八十五岁。追谥为

“元”。

《晋书・陆云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二」

凉武昭王李玄盛后尹氏,天水冀人也。幼好学,清辩有志节。初适扶风马元

正,元正卒,为玄盛继室。以再醮之故,三年不言。抚前妻子逾于己生。玄盛之创

业也,谟谋经略多所毗赞,故西州谚日:“李、尹王敦煌。”

及幺盛薨,子士业嗣位,尊为太后。士业将攻沮渠蒙逊,尹氏谓士业日:“汝

新造之国,地.狭人稀,靖以守之犹惧其失,云何轻举,窥冀非望!蒙逊骁武,善

用兵,汝非其敌。吾观其数年已来有并兼之志,且天时人事似欲归之。今国虽小,

足以为政。知足不辱,道家明诫也。且先王临薨,遗令殷勤,志令汝曹深慎兵战,

俟时而动。言犹在耳,奈何忘之!不如勉修德政,蓄力以观之。彼若淫暴,人将归

汝;汝苟德之不建,事之无日矣。汝此行也,非唯师败,国亦将亡。”士业不从,

果为蒙逊所灭。

尹氏至姑臧,蒙逊引见劳之,对日:“李氏为胡所灭,知复何言!”或谏之

日:“母子命悬人手,奈何倨傲!且国败子孙屠灭,何独无悲?”尹氏日:“兴灭

死生,理之大分,何为同凡人之事,起儿女之悲!吾一妇人,不能死亡,岂惮斧钺

之祸,求为臣妾乎!若杀我者,吾之愿矣。”蒙逊嘉之,不诛,为子茂虔聘其女为

妻。及魏氏以武威公主妻茂虔,尹氏及女迁居酒泉。既而女卒,抚之不哭,日:

“汝死晚矣!”沮渠无讳时镇酒泉,每谓尹氏日:“后诸孙在伊吾,后能去不?”

尹氏未测其言,答日:“子孙流漂,托身丑虏,老年余命,当死于此。”俄而潜奔

伊吾,无讳遣骑追及之。尹氏谓使者日:“沮渠酒泉①许我归北,何故来追?汝可

斩吾首归,终不回矣。”使者不敢逼而还。年七十五,卒于伊吾。

(选自《晋书•列女传》,有删节)

士业闻蒙逊南伐,命中外戒严,将攻张掖。尹氏周谏,不听,宋繇又同谏,士

业并不从。繇退而叹日:“大事去矣,吾见师之出,不见师之还也!”士业遂率步

骑三万东伐,距战于怀城,为蒙逊所败。左右劝士业还酒泉,士业日:“吾违太后

明诲,远取败辱,不杀此胡,复何面目以见母也!”勒众复战,败于蓼泉,为蒙逊

所害。

(选自《晋书♦凉后主李士业传》,有删节)

【注】①沮渠酒泉:指沮渠无讳。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初适扶风马元正

适:嫁与

B.蒙逊引见劳之

劳:慰劳

C.岂惮斧钺之祸

惮:畏惧

【).勒众复战,败于蓼泉

勒:统率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抚前妻子逾于己生

B.李氏为胡所灭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为击破沛公军

C.蓄力以观之

D.不见师之还也

使工以药淬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尹氏自幼好学,有志向,有气节,曾多次出谋划策,辅佐凉武昭王李玄盛

创立国家,当地的百姓对她非常尊崇。

B.尹氏极力反对李士业进攻沮渠蒙逊,她深刻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指出这

种做法会引火烧身,导致国破家亡。

C尹氏的进谏不仅天被采纳,反而激起李士业的.愤怒之情和好胜之心,这也

成为他战败之后仍一味冒进的主因。

D.尹氏被俘之后表现得不卑不亢,赢得了沮渠蒙逊的尊敬,后又凭借自己的

智勇,得以与诸孙相聚,终老伊吾。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靖以守之犹惧其失,云何轻举,窥冀非望!(4分)

(2)汝苟德之不建,事之无日矣。(3分)

(3)子孙流漂,托身丑虏,老年余命,当死于此。(3分)

参考答案

4.B5.D6.C

7.(10分)(1)安定地守着还担心失去,为什么要轻率攻打,暗中求取希望之外

(的东西)!(4分)

⑵你如果不建立德政,过不了几天就要侍奉他了。(3分)

⑶子孙们漂泊离散,(我)又寄身在敌人(之处),年纪大了,时日不多,将会死在

这里。(3分)

参考译文

武昭王李玄盛的王后尹氏,是天水冀人。她年幼时就喜欢读书,清辩有志节。

一开始嫁给扶风人马元正,元正死后,做了李玄盛的继室。因为是再嫁的缘故,她

三年时间没有说话。她抚养前妻的儿子比养自己生的还要尽心。李玄盛创业的时

候,谋划经略,尹氏给了很多帮助,所以西州的谚语说:“李、尹统治敦煌。”

到了李玄盛死后,池儿子李士业继位,尊尹氏为太后。李士业准备攻打沮渠蒙

逊,尹氏对李士业说:“你这个刚刚建立的国家,地窄人稀,安定地守着还担心

失去,为什么要轻举妄动,暗中求取非分的期望!蒙逊骁武,善于用兵,你不是他

的对手。我看他数年以来就有兼并别国的圃谋,而且天时人事好像要归顺他。现在

我们国家虽然小,但也足可治理国政。知足的人不受辱,这是道家的明哲训诫。而

且先王临死时,恳切地留下命令,让你们深深地慎重用兵打仗,伺机而动。这些话

还在耳边,为什么就忘了!不如勉力治理德政,积蓄力量观察他。他如果过于暴

虐,人民就将会归顺你;你如果不建立德行,过不了

几天就要事奉他了。你这次行动,不但军队打败仗,国家也将会灭亡。”李士

业不听从,果然被蒙逊消灭。

尹氏到了姑臧,蒙逊引见并劳问她,她问答说:“李氏都被胡人灭了,我还再

说些什么呢!”有人规谏她说:“你母子的性命还悬在别人手中,为什么还倨傲!而

且国家败灭子孙被杀死.你为什么偏偏不悲伤?”尹氏说:“兴减死生,遣些都是

道理的大体,为什么要等同于凡人的事情,涌起儿女的悲伤!我一个妇人,不能跟

他们去死亡,难道惧怕斧铁之祸,请求做臣妾吗!如果杀了我,正是我的心愿。”

蒙逊嘉赞她,不杀她,为自己的儿子沮渠茂虔聘娶她的女儿为妻。到了魏氏以武威

公主的身份嫁给茂虔后,尹氏和女儿迁居酒泉。不久她女儿死,她抚摸着女儿的尸

体,却不哭泣,说:“尔死晚了!”沮渠无讳当时镇守酒泉,经常对尹氏说:“王

后的各孙子在伊吾,王后能去吗?”尹氏猜不透他的话,回答说:“子孙漂流离

散,自己又寄身在丑虏,老年余命,将要死在这裹,不能作毡裘鬼。”不久尹氏秘

密逃往伊吾,沮渠无讳派骑兵追上了她。尹氏对使者说:“沮渠酒泉答应让我归往

北方,为什么来追赶?你可以把我的头颅砍下来带回去,我是永远不回去了。”使

者不敢逼迫她,祇好返回。尹氏七十五岁时死在伊吾。

《晋书・陆云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三」

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口文章不及机,而

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龙驹,

当是凤雏。”后举云贤灵,时年十六。吴平,入洛。刺史周浚召为从事,谓人曰:

“陆士龙当今之颜子也。”

俄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县居都会之要,名为难理。云到官肃

然,下不能欺,市无二,介。人有见杀者,主名不立,云录其妻,而无所问。十许日

遣出,密令人随后,谓曰:“其去不出十里,当有男子候口与语,便缚来。”既而

果然。问之具服,于是一县称其神明。郡守害其能,屡谴责之,云乃去官。百姓追

思之,图画形象,配食县社。

入为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成都王颖表为清河内史。颖将

讨齐王冏,以云为前锋都督。会冏诛,转大将军右司马。颖晚节政衰,云屡以正言

忤旨。孟玖欲用其父为邯郸令,左长史卢志等并阿意从之,而云固执不许,曰:

“此县皆公府掾资,岂有黄门父居之邪!”玖深忿怨。张昌为乱,颖上云为使持

节、大都督、前锋将军口讨昌。会伐长沙王,乃止。

机之败也,并收云。颖官属江统、蔡克、枣嵩等上疏曰:“统等区区,非为陆

云请一身之命,实虑此举有得失之机,敢竭愚憩,以备诽、谤。"颖不纳。蔡克入

至颖前,叩头流血,曰:"云为孟玖所怨,远近莫不闻。今果见杀,罪无彰验,将

令群心疑惑,窃为明公惜之。”僚属随克入者数十人,流涕固请,颖恻然有宥云

色。孟玖扶颖入,催令杀云。时年四十二有二女无男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

四时祠祭。所著文章三百四十九篇,又撰《新书》十篇,并行于世。

(选自《晋书•陆云传》,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

奇:以为奇

B.云录其妻,而无所问

录:记录口供

C.百姓追思之,图画形象

图:绘画,描绘

D.左长史卢志等并阿意从之

从:顺从,依从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少与兄机齐名,□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

②其去不出十里,当有男子候口与语,便缚来。

③张昌为乱,颖上云为使持节、大都督、前锋将军□讨昌。

A.①虽②其③而

B.①虽②之③以

C.①因②其③以

【).①因②之③而

7.下列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年四十二/有二女/无男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

B.时年四十二/有二女/无男/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

C.时年四十二/有二女无男/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

D.时年四十二/有二女/无男/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陆云六岁就能写文章,很有才思文理,少时与哥哥陆机齐名,人称“双

陆”。

B.吴尚书广陵闵鸿很赏识陆云,他举荐陆云为贤良、召为从事,并认为陆云

“若非龙驹,当是凤雏”。

C.陆云出任浚仪县令,百姓都称颂他神明,因而让他的画像与县里的灶神相

配享受祭祀。

【).陆云被捕后,蔡克替他求情至磕头流血,同僚几十人随同蔡克入谏,意见

最终没有被采纳。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翻译下面的旬子(7分)

①郡守害其能,屡谴责之,云乃去官。(3分)

②今果见杀,罪无彰验,将令群心疑惑,窃为明公惜之。(4分)

(2)文章说陆云性格“清正”,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3分)

参考答案

5B

录:逮捕。

6B

①虽:虽然,转折。②之:代词,她。③以:连词,来。

7D时年四十二。有二女,无男。门生故吏迎丧葬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祠

祭。

8B“召为从事”的不是闵鸿,而且,认为陆云”若非龙驹,当是凤雏”的事

情在前。

9.(

(1)【文言翻译】(7分)

①郡守忌妒他的才能,多次申斥指责他,陆云便辞去宜职。

[3分。“害”:忌妒,1分;“去”:辞去,1分;大意1分]

②(陆云)现在果真被杀,罪行没有明确的证据,将会让众人心里疑虑,我私

下替您遗憾。

[4分。“见杀”:被动句,1分;“彰验”:明确的证据,1分;“窃”;私

下,1分;大意1分]

(2)【信息筛选】(3分)

①陆云在浚仪县令任上严肃恭敬,下属不能欺骗他,市场没有两样价格。

②司马颖晚年政事衰废,陆云屡次以直言违背司马颖旨意。

③孟玖想让他父亲当邯郸县令,陆云执意不肯。

[3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找出的事例能体现陆云的“清正”即可给

分。]

【参考译文】

陆云字士龙,六岁就能写文章,性格清正,很有才思文理。少时与哥哥陆机齐

名,虽然文章不如陆机,但持论超过陆机,人称“双陆”。年幼时,吴国尚书广陵

的闵鸿见后认为他是奇才,说:“这个小孩若不是龙驹,也当是凤雏。”后来推举

为贤良,才十六岁。吴国被平定后,来到洛阳。刺史周浚召陆云为从事,并对人

说:“陆士龙是当今的颜回。”

不久以公府掾的身份当太子舍人,出京补任浚仪县令。该县居于都会要冲,实

在难以治理陆云到任后严肃恭敬,下属不能欺骗他,市场没有两样价格。有个人

被杀,主犯的罪名不成立,陆玄拘留死者的妻子,却不审问。十多天后放出去,暗

地里让人跟随其后,并对跟随的人说:“她离开不出十里,如有男子等着跟她说

话,便把他们捆缚来见。”而后果真如此。一审问这人就服罪,于是一县称颂他神

明。郡守忌妒他的才能,多次申斥指责他,陆云便辞去官职。百姓追念他,绘出他

的像,与县里的灶神相配享受祭祀。

入朝任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成都王司马颖上表让他当清

河内史。司马颖将要征讨齐王冏,让陆云当前锋都督。遇齐王冏被杀,转任大将军

右司马。司马颖晚年政事衰废,陆云屡次以直言违背旨意。孟玖想让他父亲当邯郸

县令,左长史卢志等人都阿谀听从,而陆云执意不肯,说道:“这个县都是公府掾

的资格任职,哪有小黄门的父亲任此职呢?”孟玖深怀愤恨。张昌作乱,司马颖上

奏让陆云当使持节、大都督、前锋将军去征讨张昌。遇上讨伐长沙王,才停下来。

陆机失败后,一并逮捕了陆云。司马颖下属官员江统、蔡克、枣嵩等上疏说:

“我们的'区区之心,不只是替陆云一个人请命,的确也是考虑到这件事有得失的

关键存在,所以竭尽愚忠,来防备诽、谤。”司马颖未采纳。蔡克前往到司马颖

前,磕头流血,说:“陆云为孟玖所恨,远近的人没有不知道的。(陆云)现在果

真被杀,罪行没有明确的证据,将会让众人心里疑虑,我私下替您遗憾。”同僚几

十人随同蔡克入谏,流着泪坚决请求,司马颖同情并有宽宥之意。孟玖扶着司马颖

入内室,催他快杀陆云。陆云死时四十二岁。他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门生和旧

官吏迎丧并安葬于清河,修墓立碑,四时祭祀。陆云所著的文章三百四十九篇,又

撰写了《新书》十篇,都在世上流行。

(陆)云字士龙,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

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幼时吴尚书广陵闵鸿见而奇之,曰:“此儿若非

龙驹,当是凤雏。”后举云贤良,时年十六。

吴平,入洛。机初第张华,华问云何在。机曰:“云有笑疾,未敢自见。”俄

而云至。华为人多姿制,又好帛绳缠须。云见而大笑,不能自己。先是,尝著级经

①上船,于水中顾见其影,因大笑落水,人救获免。云与荀隐素未相识,尝会华

坐,华曰:“今日相遇,可勿为常谈。”云因抗手曰:“云间陆士龙。"隐曰:

“日下荀鸣鹤。"鸣鹤,隐字也。云又曰:“既开青云睹白雉,何不张尔弓,挟尔

矢?"隐曰:“本谓是云龙验验②,乃是山鹿野廉。兽微弩强,是以发迟。”华抚

手大笑。刺史周浚召为从事,谓人曰:“陆士龙当今之颜子也。”

俄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县居都会之要,名为难理。云到官肃

然,下不能欺,市无二价。人有见杀者,主名不立,云录其妻,而无所问。十许日

遣出,密令人随后,谓曰:“其去不出十里,当有男子候之与语,便缚来。”既而

果然。问之具服,云:“与此妻通,共杀其夫,闻妻得出,欲与语,惮近县,故远

相要候。”于是一县称其神明。郡守害其能,屡谴责之,云乃去官。百姓追思之,

图画形象,配食县社。

入为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成都王司马颖表为清河内史。

颖将讨齐王冏,以云为前锋都督。会冏诛,转大将军右司马。颖晚节政衰,云屡以

正言忤旨。黄门孟玖欲用其父为邯郸令,左长史卢志等并阿意从之,而云固执不

许,□:“此县皆公府掾资,岂有黄门父居之邪!”玖深忿怨。张昌为乱,颖上云

为使持节、大都督、前锋将军以讨昌。会伐长沙王,乃止。

机(陆机)之败也,并收云。颖官属江统、蔡克、枣嵩等上疏(为之请命)。蔡

克入至颖前,叩头流血,曰:”云为孟玖所怨,远近莫不闻。今果见杀,罪无彰

验,将令群心疑惑,窃为明公惜之。”僚属随克入者数十人,流涕固请,颖恻然有

宥云色。孟玖扶颖入,催令杀云。时年四十二。有二女,无男。门生故吏迎丧葬清

河,修墓立碑,四时祠祭。所著文章三百四十九篇,又撰《新书》十篇,并行于

世。

(《晋书•列传第二十四》,有删节)

【注】①缭经:cuidid丧服。②驳验kuikul:强壮的样子。

9.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机初诣张华诣:拜访

B.郡守害其能,屡谴责之害:妒忌

C.岂有黄门父居之邪居:居住

D.收云,欲杀之收:拘捕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是山鹿野麋B.以云为前锋都督

今君乃亡赵走燕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C.而云固执不许D,窃为明公惜之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11.以下四组句子,分别能够直接表现陆云“性清正”和“有才理”的一组是

A.云见而大笑,不能自己〃此儿若非龙驹,当是凤雏

B.云到官肃然,下不能欺〃兽微弩强,是以发迟。

C.云屡以正言忤旨〃其去不出十里,当有男子候之与语,便缚来

D.百姓追思之,图画形象,配食县社〃既开青云睹白雉,何不张尔弓,挟尔欠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云喜欢笑,看见张华用丝帛缠着胡须,就大笑不已。他穿着丧服上了船,

在水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大笑落水,幸亏人们把他救上来。

B.陆云与荀隐原来并不认识,在张华家相见时,两人就摆开了较量口才的阵

势,你对我答,不分上下,引得张华拍手大笑。

C.陆云在浚仪县断案时,先逮捕了死者之妻并将其关押十多天后释放,然后秘

密令人跟随其后,果然抓住了凶犯,赢得了百姓的称颂。

D.黄门官孟玖想让自己的父亲做邯郸县令,让左长史卢志等人跟他父亲一并到

县中任职,陆云坚决不同意,因为此事,孟玖对他十分怨恨。

1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少与兄机齐名,虽文章不及机,而持论过之,号曰“二陆”。(3分)

(2)人有见杀者,主名不立,云录其妻,而无所问。(3分)

(3)僚属随克入者数十人,流涕固请,颖恻然有宥云色。(4分)

参考答案

9.C(居:担任)

10.A(A项,竟然,却,副词;B项,让,动词/用,介词;C项,表转折关

系,连词/表因果关系,连词;D项,替,介词/认为,动词)

11.C(A项第二句是侧面表现。B项第二句是荀隐所说的话。C项第一句表现

陆云正直,第一句表现池断案之才。D项笫一句是写百姓对他的爱戴,是侧面发

现)

12.D(左长史卢志等一并迎合孟玖的意图,并非是“跟他父亲一并到县中任

职”)

13.(1)年少时与他的哥哥陆机一样出名(名望相当),虽然写文章不如陆

机,但论辩能力(或“提出的观点”)超过他,人们称他们为“二陆”。(3分。

注意“虽”“持论”“过”等词语的翻译)

(2)有人被杀了,主犯不能确定,陆云羁押了他的妻子,但又不作审讯。(3

分。注意“见”“立”“录”“无所”等词语的翻译)

(3)随同蔡克入谏的官员有几十人,流着泪坚决请求,司马颖心里很悲伤并

有宽容陆云之意。(4分。注意“固”“恻然”“宥”等词语的翻译,“僚属随克

入者数十人”为定语后置句)

参考译文:

陆云字士龙,六岁就能写文章,禀性高洁正直,富有才干。年少时与哥陆机一

样出名(名望相当),虽然文章不如陆机,但论辩能力超过他,人们称之为“二

陆”。年幼时吴国尚书广陵人闵鸿见到陆云,认为他是个奇才,说:“这孩子如果

不是龙驹,也该是凤雏.”后来举荐陆云为贤良,当时他才十六岁。

吴国平定,进入洛阳。陆机初次拜访张华,张华问陆云在哪里。陆机说:“陆

云有笑疾,不敢亲自来拜见。”一会见陆云到。张华的行为举止多弄姿态,又喜欢

用帛绳缠胡须。陆云见而大笑,不能自已。在此之前,陆云曾穿孝服上船,回头看

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于是大笑落水,人们把他救上来才免于一死。陆云与荀隐平

素不相识,曾聚会在张华家,张华说:“今天相遇,可不要谈常事。”陆云就举手

说道:“云间陆士龙。”荀隐说:“日下荀鸣鹤。”鸣鹤,是荀隐的字,陆云乂

说:“既然拨开青云看到白雉,何不来开你的弓,搭上你的箭?"荀隐说:“本来

以为这云中龙又强又壮,谁知却是山鹿野麋。兽小弓强,所以箭射得迟缓。”张华

拍手大笑。刺史周浚召陆云担任从事,对人说:“陆士龙是当今的颜子。”

不久以公府属官的身份任太子舍人,出京补授浚仪县令。浚仪县地处都会要

地,以难以治理出名。陆云到任后一切严整有条,下属不敢相欺骗,市场上没有暗

行的第二种价格。有人被杀,主犯不能确定,陆云收捕了死者的妻子,但又不作讯

问。十多天后叫她出狱,秘密派人跟在后面,吩咐说:“她离去不超过十里,一定

会有个男人等着和她说话,那就绑了他们来见我。”后来果然是这样。审问后都服

罪,交代说:”和被害者的妻子通奸,一起杀了她丈夫,听说她出狱,想跟她说

话,害怕靠近县衙,所以离远一些等候。”由此全县都称他神明。郡守忌恨他的才

能,多次指责他,陆云便离任而去。百姓回忆想念他,照他的模样画成像,供奉在

县中土地庙里。

后进入朝廷任尚书郎、侍御史、太子中舍人、中书侍郎。成都王司马颖上书皇

帝任命陆云为清河内史。司马颖将征讨齐王司马冏,任命陆云为前锋都督。刚好赶

上司马冏被杀,转任大将军右司马。司马颖晚年为政懈怠,陆云多次直言进谏而违

背司马颖的旨意。黄门侍郎孟玖想任用他的父亲为邯郸令,左长史卢志等一并迎合

顺从其意图,然而陆云执意不许,说:“这县令都应具有三公掾吏属官的资历,哪

有黄门官的父亲担任的!”孟玖深为怨恨。张昌作乱,司马颖启奏陆云为使持节、

大都督、前锋将军诛讨张昌。遇上征伐长沙王,于是作罢。

陆机战败获罪,同时收捕了陆云。司马颖的属官江统、蔡克、枣嵩等上疏为他

求情。蔡克走到司马颖前叩头流血,说:“陆云被孟玖所怨恨,远近没有不知道

的。如今果真被杀,其罪名无明确证据,这将使众人心中疑惑,私下认为您应为这

事惋惜。”随蔡克进来的僚属有几十人,流着泪坚决请求,司马颖也悲悯同情有宽

恕陆云之意。孟玖扶着司马颖进内室,催促他杀死陆云。此时陆云年仅四十二岁。

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他的门生及属吏迎办丧事把他安葬在清河,修墓立碑,四

季祭祀。所著文章三百四十九篇,又撰写《新书》十篇,都流传于世。

《晋书•陆云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四」

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邓庄人也。七岁丧父,寻丧母及祖母,居丧九年,以

孝致称。清和平简,贞正寡欲。初,祖父殷有赐官,敕攸受之。后太守劝攸去王

官,欲举为孝廉,攸曰:“先人所赐,不可改也。”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

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

女妻焉。攸历太子洗马、东海王越参军。越钦其为人,转为世子文学、吏部郎。越

弟腾为东中郎将、请攸为长史。出为河东太守。

永嘉末,没于石。然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攸至门,

门干乃攸为郎时干,识攸,攸求纸笔作辞。干候和悦,致之。重其辞,乃勿杀。长

史张宾先与攸比舍,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召至幕下,与语,悦之,以为参军,给

车马。每东西,置攸车营中。夜禁火,犯之者死。攸与胡邻毂,胡夜失火烧车。吏

按问,胡乃诬攸。攸度不可与争,遂对以弟妇散发温酒为辞。赦之。既而胡人深

感,自缚诣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

荀组以为陈郡、汝南太守,愍帝征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皆不果就,元帝以

攸为太子中庶予。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

唯饮吴水而已。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台遣散骑常侍桓

彝、虞斐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谷。俄而有诏原之。攸在郡刑政清

明,百姓欢悦,为中兴曳守。后称疾去职。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

钱。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百姓诣台乞留一岁,不

听。拜侍中。岁余,转吏部尚书。蔬食弊衣,周急振乏。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

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

攸每有进退,无喜愠之色。久之,迁尚书右仆射。咸和元年卒,赠光禄大夫,

加金章紫绶,祠以少年。

(选自《晋书•邓攸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讼:诉讼

B.没于石没:俘虏

C.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比:比较

D.俄而有诏原之原:原谅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能够说明邓攸受人赏识的一组是(3分)

①混奇之,以女妻焉②重攸名操,因称攸于

③每东西,置攸车营中④自缚诣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

⑤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⑥乃劾他以擅出谷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③⑥D.①②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邓攸身世悲苦,亲人先后去世,守孝前后达九年之久,遂以孝著称。他因

为为人平易和气、生活简朴、正直廉洁而被许多人喜欢。

B.石曾经捉住过邓攸,因为赏识邓攸的文辞,不但没有杀死他,而且每次外

出征伐,还把邓攸安置在车营里。

C.吴郡闹饥荒,邓攸上表请求朝廷允许开仓贩灾,但朝廷还未答复,他就擅

自开仓拯救饥民。由此,遭人弹劾而被贬了官职。

D.邓攸一生数次迁职,总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没有喜欢或怨怒的表情。他

善于与人交往,但有时对权贵有些敬媚。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3分)

译文:

(2)然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3分)

译文;

(3)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4分)

参考答案

4.C(“比”在这里是“靠近、挨着”的意思。)

5.B(是胡人被邓攸的行为打动之后的举动。是桓彝、虞斐对邓攸开仓赈

灾的检举行为。故④⑥为不符合题意。)

6.C("而被贬了官职”错,由原文“俄而有诏原之”可知,不久,朝廷下

诏原谅了邓攸的作法。)

7.(1)他曾去拜见镇军将军贾混,贾混把别人的诉状及情况拿给邓攸看,让

他作出决断。(关键词“讼”、“决”,每译对一处得一分,语意通顺一分。)

(2)然而石一向忌恨太守等高级官吏,听说邓攸在营中,派人骑马快速去召

他,打算杀死他。(关键词“宿”、“驰”,每译对一处得一分,语意通顺一

分。)

(3)百姓数千人牵住邓攸的船进行挽留,使船无法行驶,邓攸于是暂时停

住,到半夜时开船离去。(关键词“牵”、“进”、“发”,每译对一处得一分,

语意通顺一分。)

【参考译文】

邓攸,字伯道,是平阳襄陵人。邓攸七岁时父亲去世,不久,母亲与祖母也相

继去世,他守丧九年,以孝着称。他为人清慎和气,平易简朴,贞正寡欲。他从

小成为孤儿,与弟弟居住在一起。起初,他祖父邓殷有赐官,命令邓攸接受。以

后,太守劝邓攸辞去王官,准备推举他为孝廉,邓攸说:“这是出于先人所赐,不

可改变。”他曾去拜见镇军将军贾混,贾混把别人的诉状及情况拿给邓攸看,让他

作出决断。邓攸不看,说:“孔子说:听理诉讼我与一般人一样,应该作的是使人

不进行诉讼。”贾混十分欣赏,把女儿嫁给邓攸为妻。邓攸历任太子洗马、东海王

司马越参军。司马越很欲佩他的为人,迁他为东海王世子文学,后转任吏部郎。司

4越的弟弟司巧腾出任东中郎将,请邓攸任长史。又出任河东太守。

晋怀帝永嘉末,邓攸被石俘虏。然而石一向忌恨享受俸禄两千石的官吏,听说

邓攸在营中,派人骑马去召他,打算杀死他。邓攸到达石门前,门干正是邓攸为郎

时的干,认识邓攸,邓攸就求他找来纸笔,给石写上一封书信。门干等石高兴时,

呈上邓攸的书信。石赏浜邓攸的文辞,才没有杀死他。石的‘长史张宾先前与邓攸

是邻居,很看重邓攸的名望节操,于是向石推荐邓攸。石把邓攸召到帐下,与他谈

话,谈后很高兴,就以池为参军,给他车马。石每次外出征伐,就把邓攸安置在车

营中。石夜间禁止点火,违犯者要处死。邓攸的车子与胡人相邻,胡人夜里失火烧

毁车辆。官吏来调查,胡人就诬陷邓攸。邓攸自知无法与他争辩,就回答说是因弟

媳妇服药,必须把酒温热而引起失火,石知道后,下令宽赦邓攸。以后胡人深感邓

攸的恩德,捆上自己去见石,以辩明邓攸的冤情。而且胡人暗中送给邓攸马、驴,

胡人们听说后,无不叹息敬服邓攸。

荀组任命邓攸为陈郡、汝南太守。晋愍帝征召他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邓攸

都不能就职。晋元帝以邓攸为太子中庶子。当时吴郡没有太守,有许多人觊觎这个

职位,元帝把这个职位役给邓攸。邓攸自己运载着米到吴郡赴任,不接受俸禄,只

是饮用吴郡的水而已。当时郡中正闹饥荒,邓攸上表请求朝廷允许开仓振贷,朝廷

还未答复,他就擅自开仓拯救饥民。尚书台派遣散骑常侍桓彝、虞(马斐)慰劳饥

民,察看地方官员的政绩,于是他们就弹劾邓攸擅自开仓出谷。不久,朝廷下诏原

谅邓攸的作法。邓攸在吴郡政治清廉,法纪严明,百姓欢悦,成为东晋中兴时期著

名的好太守。以后,他声称有病而离职。吴郡中常置备有送迎官员的钱数百万,邓

攸离开吴郡时,一钱也不接受。百姓数千人牵住邓攸的船进行挽留,使船无法行

驶,邓攸于是暂时停住,到半夜时开船离去。百姓到尚书台乞求再留邓攸一年,未

得到允许。邓攸被任命为侍中。一年左右,转任吏部尚书。他平时只吃蔬菜,穿旧

衣,但经常周济别人的困乏。他性格谦顺和气,善与人交往,不分贵贱,一视同

仁,只是有些敬媚权贵。

邓攸每次遇到进退升黜的事情,都没喜欢或怨怒的表情。过了一段时候,他被

任命为尚书右仆射。成帝威和元年,邓攸去世,追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并以

少军的规格对他进行祭祀。

《晋书・陆云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五」

陆玩字士瑶。器量淹雅,弱冠有美名,贺循每称其清允平当,郡檄纲纪①,东

海王越辟为掾,皆不就。元帝引为丞相参军。时王导初至江左,思结人情,请婚于

玩。玩对臼:“培缕②无松柏,薰藐③不同器。玩虽不才,义不能为乱祸之始。”

导乃止。玩尝诣导食酪,因而得疾。与导笺曰:“仆虽吴人,几为伦鬼④。"其轻

易权贵如此。

累加奋武招军,征拜侍中,以疾辞。王敦请为长史,逼以军期,不得已,乃从

命。敦平,尚书令郡鉴议敦佐吏不能匡正奸恶,宜皆免官禁锢。会温娇上表申理,

得不坐。复拜侍中,迁吏部尚书,领会稽王师,让不拜。转尚书左仆射,领本州大

中正。及苏峻反,遣玩与兄晔俱守宫城。玩潜说匡术归顺,以功封兴平伯。转尚书

今。

寻而王导、都鉴、庾亮相继而薨,朝野显以为三良既没,国家殄瘁。以玩有德

望,迁侍中、司空,给羽林四十人。玩既拜,有人诣之,索杯酒,泻置柱梁之间,

咒曰:“当今乏材,以尔为柱石,莫倾人梁栋邪!”玩笑曰:“戢卿良箴。”既而

叹息,谓宾客日:“以我为三公,是天下为无人。”谈者以为知言。

玩虽登公辅,谦让不辟掾属。成帝闻而劝之。玩不得已而从命,所辟皆寒素有

行之士。玩翼亮⑤累世,常以弘重为人主所贵,加性通雅,不以名位格物,诱纳后

进,谦若布衣,由是播绅之徒莫不隆其德宇。后疾甚,上表曰:“臣年向中寿,穷

极宠荣,终身归全,将复何恨!”惟愿陛下崇明圣德,弘敷洪化,曾构祖宗之基,

道济群生之命。臣不胜临命遗恋之情,贪及视息,上表以闻°”薨年六十四,谥日

康,给兵千人,守冢七十家。太元中,功臣普被减削,司空何充等止得六家,以玩

有佐命之勋,先陪陵而葬,由是特置兴平伯官属以卫墓。

(《晋书•列传四十七》)

注:①纲纪:官职名,指州郡的主簿。②培填(Ibu):小土丘。③蒸沈:薰,

香草,比喻善类;获:臭草,比喻恶物。④伦鬼: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轻蔑称呼。⑤

翼亮:辅佐。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循每称其清允平当

允:公允

B.玩尝诣导食酪

诣:前往

C.领会稽王师,让不拜

让:推辞

D.谈者以为知言

知1:知己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理解)。

【答案解析】D

解析:知,通“智”,明智,有见识。

【思路点拨】作答本类题,对课内文言文的掌握是解答的基础,如本题:知,

在《劝学》中(“知明而行无过”)出现过;其次,掌握实词推断方法,如字根推

断法,成语推断法等;最后,会将选项的解释代入,进行排除。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征拜侍中,以疾辞

B.

思结人情,请婚于玩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C.玩不得已而从命

【).当今乏材,以尔为柱石

明足以察秋亳之末,而不见舆薪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虎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理解)。

【答案解析】B解析:A项“以”分别为“介词,因为"与“连词,并

且”;B项“于”均为“介词,向”;C项“而”分别为“连词,表顺承”与“连

词,表转折关系”;D项“为”分别为“动词,当做”与“介词,被”。

【思路点拨】作答时,要有全句或全篇意识。虚词的意义实际上已被上下文语

境明确限定,因此也可“瞻前顾后”,“因文释词”。另外,许多虚词在句中主要

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把握,才能准确理解。比如

语气助词“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

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的句式和语气“息息相关”的。

11.下列句子中,全都属于直接表现陆玩“器量淹雅”的一组是

①玩虽不才,义不能为乱祸之始②转尚书左仆射,领本州大中正③玩笑日:

“戢卿良箴。”

④玩潜说匡术归顺⑤玩虽登公辅,谦让不辟掾属⑥不以名位格物,诱纳后

进,谦若布衣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

合)。

【答案解析】D解析;①是表现陆玩对权贵的轻视。②表现陆玩官职的调动

升迁④是陆玩劝说匡术妇顺。

【思路点拨】本题在考查陆玩的品质特征,首先,我们要通观全组语句,能过

基本翻译出来,了解大意;其次,要辨析语句和所要求的品质是否相符;再次,分

析一下语句是否是直接表现的,这样,依次排除,得出答案。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玩弱冠之年就颇有美名,且性情刚直,不慕权贵,曾因到王导家食酪而

造成身体不适,就写信对其嘲讽。

B.王敦被平定后,都鉴以王敦的属吏没有履行匡正奸恶的职责为名,将陆玩

等全部属吏予以囚禁,后经温娇营救得以释放。

C.陆玩被提拔为侍中、司空后,曾有人前往拜访他,其间此人索酒倒在梁柱

之间,以警示陆玩要珍惜朝廷任用,有所作为。

D.陆玩去世后,因其对朝廷有辅佐创业之功,死后备极哀荣,不仅能够陪葬

先帝,而且朝廷还特地设置机构以保卫其墓地。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对原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

的能力,能力层次为C级(分析综合)。

【答案解析】B解析:B项“陆玩等全部属吏予以囚禁。后经温娇营救得以释

放”错,原文为“提议免冠禁铜但并未成为事实”。

【思路点拨】作答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的题型,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

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正确。本类

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等。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了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寻而王导、那鉴、庾亮相继而薨,朝野成以为三良既没,国家殄瘁。(5分)

(2)后疾甚,上表曰:“臣年向中寿,穷极宠荣,终身归全,将复何恨!”(5

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旬子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理

解)。

【答案解析】(1)不久王导、鄱鉴,庾亮相继去世,朝廷内外都认为三位贤良

去世之后,国家人才就匮乏了(或“国家就困顿了”)。

(2)后来陆玩病重,就上表说:“我已年近中寿,享尽了皇帝的宠爱和富贵

荣华,能最终保全自身,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解析:(1)“寻”(不久),

“成”(全,整个),“既”(已经),“没”(去世),“殄瘁”(困顿)各1

分。(2)“疾”(疾病),“甚”(非常);“向”(接近),“穷极”(十

分)“恨”(遗憾)各1分。

【思路点拨】注意翻译推测出句子中的关键词的词义,判断出句式的特征,

句子自然就翻译通了。考生一定坚持“直译为主”,因为高考的采分点往往是那

些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用文言句式的地方,考生要特别留意。平时

多读一些文言文短文,可以积累语感。

【参考译文】

陆玩字士瑶,才识气度宽博儒雅,二十岁就有好的名声’贺循经常称赞他清白

公允、公正、正直。郡里用檄文传他担任主簿之职,东海王司马越征各他做掾属,

陆玩都没有去就任。元帝召他做丞相参军。当时王导刚到江东,想得民心要结纳人

情,就向陆玩请求结成儿女亲家。陆玩回答说:''小土丘上没有松柏,香草臭草

不能同处一个器皿。我虽然不才,也不能成为违背常理的开端。〃王导就作罢了。

陆玩曾受邀到王导家里吃酪,并因此得了疾病,于是陆玩就给王导写信说:“我虽

然是吴地人,也差点成了北方之鬼。”他对权责的轻视就是这个样子。

陆玩的官职逐渐升迁至奋武将军,后被朝廷征召授予侍中之职,他因身体有病

拒绝了,王敦请他担任长史,并用军令逼迫,陆玩没有办法,就听从了命令。后王

敦被平定,尚书令都鉴认为王敦的佐吏不能纠正王敦的奸恶行为,应该全部免官予

以拘禁。恰逢温解上表章给朝廷申辩道理,陆玩才能够不受牵连治罪。后来朝廷乂

任命他为侍中,升迁为吏部尚书,并兼管会稽的朝廷军队,陆玩都推辞不去就职。

后来转任尚书左仆射,并兼任本州大中正的'官职。等到苏峻叛乱时,朝廷就派陆

玩与兄长陆晔共守宫城。陆玩则暗中说服苏峻改变策略扫顺朝廷,陆玩也凭借功劳

被封为兴平伯。转任尚书令。

不久王导、都鉴、庾亮相继去世,朝廷内叶都认为三位贤良去世之后,国家人

才就匮乏了(或〃国家就困顿了”),因陆玩在朝廷中德高望重,于是就任命陆玩

为侍中、司空,并且赏给羽林军四十人。陆玩就任后,有人前去拜访他,向他索要

一杯酒,倒在梁柱之间,并祝祷说:“当今朝廷缺乏人材,只好用你作朝廷柱石,

你可不要倾彳友人家的栋梁啊!”陆玩笑着说:“我接受您的忠告。”然后长长地叹

息,对宾客说:“以我为三公,天下确实是没人才了。”论者认为他的话很有见

识。

陆玩虽然担任朝廷公辅之职,但却谦虚地不任用属员。成帝听说后劝他。陆玩

不得己才听从了皇帝的余令,他所任用的都是出身寒门平素有德行的人。陆玩辅佐

过几位皇帝,常常因弘博端重受到皇上的尊崇,加上性情通达儒雅,从来不凭借名

声地位来纠正人的过失,乐于推许扶持年轻人,对人谦虚如同平民一样,因此,缙

绅大夫没有不尊重他的德行风度的。后来陆玩病重,就上表说:“我已年近中寿,

享尽了皇帝的宠爱和富贵荣华,能最终保全自身,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只愿陛下

宜明圣德,弘扬教化,丁•大祖宗的基业,救助民众。我禁不住临终的遣恋之情,趁

一息尚存,上表以闻。”终年六十四岁。谥号为康,赏赐给兵丁千人,守冢人家七

十家。太元年间,朝廷功臣的待遇普遍被削减,连司空何充等只剩六家,因陆玩有

辅佐创业的功绩,先是陪先帝陵塞而葬,朝廷因此特别设置兴平伯宫属用以保卫他

的墓地。

《晋书・陆云传》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篇六」

慕容垂妻段氏,字元妃,伪右光禄大夫仪之女也。少而婉慧,有志操,常谓妹

季妃日:“我终不作凡人妻。”季妃亦日:“妹亦不为庸夫妇。”邻人闻而笑之。

垂之称燕王,纳元妃为继室,遂有殊宠。伪范阳王德亦娉季妃焉。姊妹俱为垂、德

之妻,卒如其志。垂既僭位,拜为皇后。

垂立其子宝为太子也,元妃谓垂曰:“太子姿质雍容,柔而不断,承平则为仁

明之主,处难则非济世之雄,陛下托之以大业,妾未见克昌之美。辽西、高阳二

王,陛下儿之贤者,宜择一以树之。赵王麟奸诈负气,常有轻太子之心,陛下一旦

不讳,必有难作。此陛下之家事,宜深图之。"垂不纳。宝及麟闻之,深以为恨。

其后元妃又言之,垂曰:“汝欲使我为晋献公乎?”元妃泣而退,告季妃曰:“太

子不令群下所知而主上比吾为骊戎只女何其苦哉主上百年之后太子必亡社稷范阳王

有非常器度若燕祚未终其在王乎!”

垂死,宝嗣伪位,遣麟逼元妃曰:“后常谓主上不能嗣守大统,今竟何如?宜

早自裁,以全段氏。”元妃怒曰:“汝兄弟尚逼杀母,安能保守社稷!吾岂惜死,

念国灭不久耳。”遂自杀。宝议以元妃谋废嫡统,无母后之道,不宜成丧,群下成

以为然。伪中书令哇邃大言于朝曰:“子无废母之义,汉之安思阎后亲废顺帝,犹

配飨安皇,先后言虚实尚未可知,宜依阎后故事。”宝从之。其后麟果作乱,宝亦

被杀,德复僭称尊号,终如元妃之言。

(《晋书-慕容垂妻段氏》)

【注释】①晋献公:春秋时晋国固君,因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逼死、逼逃了

几个年长的儿子,导致晋国多年内乱。②安思阎后:东汉安帝的皇后,安思是其谥

号。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纳元妃为继室,遂有殊宠殊:特别。

B.垂既僭位,拜为皇后僭:超越本分。

C.妾未见克昌之美克:克制。

D.若燕祚未终,其在王乎祚:福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