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1.写好钢笔字。注意字的大小基本一致,做到正确、美观。书籍是在时代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2.跟着课本领略乡村生活。(看拼音写词语。)跟着课本领略乡村生活,你会看到:瓜téng爬上wūyán,迎春花、月季花依着时令顺序开放,zhuāngshi着院子;不时有蝴dié、qīngtíng来做客,母鸡shuàilǐng着小鸡穿过xīshū的栅栏寻找食物,懒惰的小猫正在无yōu无lǜ地睡大觉;小花狗端坐着jìnzhí地看家。夜晚月光ménglóng,满天fánxīng,像一颗颗宝石,美极了。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亡(wáng)赖率领(shuài)倘若(tǎng)B.慰藉(jiè)可恶(wù)看(kān)守C.卜落(bō)应和(hè)松脂(zhī)D.挣扎(zhá)晌(xiǎng)午徜(cháng)徉4.下列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A.装饰照列躲藏白雪皑皑B.河滩绮丽繁殖震耳欲聋C.琥珀崭新膨大局促不安D.澎湃挥舞潇洒厉声呵斥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爸爸总是把每个月的工资都交给妈妈,他可谓是铁公鸡呀!B.我同桌一直默默地为班级做事,他就是我们班的老黄牛。C.这位歌手歌声甜美动听,真是百灵鸟啊。D.你要想在班级里成为领头羊,应该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老师说:“明天早上8点在学校北门集合,我们去参观博物馆。”(改为转述句。)7.春天的早晨,怎样的可爱呢!融冶的风,飘扬的衣袖,静悄的心情。(仿写)我们的校园,怎样的美丽呢!8.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体会冒号用法,照样子补充句子。)小蜜蜂真勤劳:古诗文填空。9.梅子金黄杏子肥,。10.,飞入菜花无处寻。11.最喜小儿亡赖,。句中“亡赖”的意思是,写出了小儿子的形象。12.当你看到:稀稀疏疏的篱笆旁,一条乡间小路伸向远方的情景,你会想到下面哪句诗()A.篱落疏疏一径深 B.树头新绿未成阴 C.飞入菜花无处寻13.“只把春来报”的上一句是()A.犹有花枝俏 B.俏也不争春 C.飞雪迎春到14.“桃花一簇开无主”的下一句是()A.黄师塔前江水东 B.春光懒困倚微风 C.可爱深红爱浅红二、阅读与交流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5.华兹华斯说:“诗是强烈的自然流露”。《繁星》中这些事——是永不的回忆:月明的园中,的叶下,母亲的。这句话给你的感受是:。16.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你的怀里。这句话中两个“风雨”有什么不一样?17.所有的绿集中起来,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在一起。18.朱光潜说:“诗和一样,生命全在。”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①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②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无论多么贪睡的人都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③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④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19.选文第1自然段中母鸡的动作表现出它()A.勤劳、朴实、能干 B.身体灵活、动作敏捷C.对鸡雏的极度关爱和爱护 D.爱炫耀20.选文最后一自然段说“不敢再讨厌母鸡”,“不敢”表达了作者对母鸡____的感情。A.厌恶 B.钦佩 C.畏惧 D.欣赏21.“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春风吹过田野(节选)①春风吹过田野,绿色填满了辽阔的土地。一片片的麦苗是被号角唤醒的骑士,换上新鲜的盔甲向温暖里开拔。整齐的步履在季节深处回响,咔咔咔咔响进农民的心窝,又在他们沧桑的的眼角上开出花朵。二爷的羊群是从天上扯下的一小块云,它们悠闲地享受着山坡上翠绿的生活。那只头羊被青草的汁液染绿了下巴上的胡子,不远处一朵黄色小花在它的瞳仁里像星星闪闪烁烁。②春风吹过田野,僵硬的田埂变得松松垮垮。我学着父亲的样子背着手,两脚并拢,迈着碎碎的步子,将田埂重新踩实。父亲的白发在春风的簇拥下丝丝缕缕地扬起,成为导引我生命的旗帜。一泓来自冰封小河里的春水将很快漫过,每年春天,它们都来看望这些翠绿的骑士,搔着它们的脚跟,钻进它们的肢体。父亲说,夜里,春风会将麦子拔节的声音送进每一个农民的梦里,让他们睡得更踏实。22.春风给田野带来的可喜的变化不包括()A.唤醒了麦苗 B.让羊群悠闲得吃草C.让农民睡得更踏实 D.泥土松软23.读画横线的句子并填空。①句子中加点的“它们”指,“这些翠绿的骑士”和第一自然段中的“被号角唤醒的骑士”都是指。②“搔着它们的脚跟,钻进它们的肢体”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水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之情。24.对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自然段中“又在他们沧桑的眼角上开出花朵”是指农民伯伯看到青翠的麦苗蓬勃生长,脸上乐开了花。B.短文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有声有色的春风吹过田野的立体图画。C.短文内容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喜悦,因此朗读时应用轻快的语调。D.短文多处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春天的景象变得形象可感。25.读读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农民为什么睡得更踏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与表达快乐读书吧。26.《灰尘的旅行》的作者是()A.米•伊林 B.李四光 C.高士其 D.贾兰坡27.水能灭火,是因为水阻止了可燃物与空气中的____接触。A.氮气 B.氢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28.习作。题目:我的奇思妙想(或以发明东西的名称为题目)提示:“如果人类不曾对自然进行想象,科学就不可能诞生。”许多看似不合常规的“异想天开”为科学提供了鲜活的命题。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来发明创造。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想发明什么,选材时要抓住所要发明的东西的“神奇”之处来写。可以从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来选择。40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书籍是在时代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认真抄写题目中诗句,要注意将字写工整、正确、舒展、美观。故答案为:书籍是在时代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所学汉字的书写能力,写好汉字是终生学习与发展的一项必备技能,小学生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对我们的成长以及未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2.【答案】藤;屋檐;装饰;蝶;蜻蜓;率领;稀疏;忧;虑;尽职;朦胧;繁星【解析】【分析】“瓜藤”的“藤”要和“滕”区分开来;“屋檐”不要写成“屋掩”;“装饰”要和“妆饰”区分开来;“蝴蝶”的“蝶”不要写成“谍”;“蜻蜓”要和“清廷”区分开;“率领”要和“帅领”区分开;“稀疏”不要写成“稀蔬”;“无忧无虑”的“忧”要和“优”区分开,“虑”要和“滤”区分开;“尽职”不要写成“禁制”;“朦胧”要和“蒙眬”区分开;“繁星”不要写成“凡星”。故答案为:藤;屋檐;装饰;蝶;蜻蜓;率领;稀疏;忧;虑;尽职;朦胧;繁星【点评】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三是结合语境区分形近字。3.【答案】B【解析】【分析】A、有误。亡:读"wáng"时意思有逃跑;失去;丢失;死;死去的;灭亡;使灭亡。读"wú"时意思有古通“无”。没有;副词。表示否定,相当于“不”。故"亡赖"的“亡”应读“wú”。

B、正确。

C、有误。卜:读“bǔ”时意思有占卜。古代用龟甲等预测吉凶,后来泛指各种预测吉凶的活动;预测;预料。读“bo"时意思为[萝卜]见“萝]”。读"pú”是意思有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名。即濮;通“仆”。见“卜人”。故"卜落”的“卜”应读“bǔ”。

D、有误。“晌午”的“晌”应读“shǎng”。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了汉字读音。我们要注意平翘舌的发音及声调的不同,字音是和词义联系起来的,也可结合词义来辨析。掌握汉语拼音,音节是中心,声韵调是基础,注意平时大量练习,熟能生巧。4.【答案】A【解析】【分析】A、有误,照例:按照惯例或常理。故“照列"的“列"错误。

B、C、D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的字词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语句中的字词进行分析完成即可。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5.【答案】A【解析】【分析】A、不恰当,“铁公鸡”比喻非常吝啬的人。在这个句子中,用来形容爸爸把工资都交给妈妈,似乎不太符合“铁公鸡”的本意,因为这并没有显示出爸爸的吝啬,反而是表现出他对妈妈的信任和家庭的责任感。

B、恰当,“老黄牛”比喻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工作的人。这个词语用在描述同桌为班级默默做事的情景中是恰当的。

C、恰当,“百灵鸟”比喻歌声优美的人。这个词语用在形容歌手的甜美歌声是合适的。

D、恰当,“领头羊”比喻团队中的领导者。这个词语用在表示要想在班级中成为领导者的意愿是恰当的。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平时的阅读与积累完成,不会的可查阅相关的资料。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答案】6.老师说,明天早上8点在学校北门集合,他们去参观博物馆。7.葱郁的树木,美丽的花坛,宽阔的操场。8.它们分工不同,有把门的,一直守在出口处,遇到大黄蜂侵犯,它们就立刻冲上去,将其包围撕杀,甚至不顾自己的死活;有取水的,保证群内所需的干净水;采蜜的,不停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一天几十个来回。【解析】【点评】考查改写句子、补充句子和句子仿写。改写句子要求我们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进行改写。改写句子要看清题干要求,一般情况下只改变句式而不改变句意,需要掌握各种句式的基本特点。6.改为转述句,把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双引号,把引号中的“我们”改为“他们”。示例:老师说,明天早上8点在学校北门集合,他们去参观博物馆。

故答案为:老师说,明天早上8点在学校北门集合,他们去参观博物馆。7.例句运用了“形容词+名词”的句式,依此例句仿写即可。示例:我们的校园,怎样的美丽呢!葱郁的树木,美丽的花坛,宽阔的操场。

故答案为:葱郁的树木,美丽的花坛,宽阔的操场。8.考查了句子的仿写。此处冒号的用法是举例说明,用不同的例子来说明小蜜蜂的勤劳。例如:它们分工不同,有把门的,一直守在出口处,遇到大黄蜂侵犯,它们就立刻冲上去,将其包围廝杀,甚至不顾自己的死活;有取水的,保证群内所需的干净水;采蜜的,不停在花丛中飞末飞去,一天几十个来回。

故答案为:它们分工不同,有把门的,一直守在出口处,遇到大黄蜂侵犯,它们就立刻冲上去,将其包围撕杀,甚至不顾自己的死活;有取水的,保证群内所需的干净水;采蜜的,不停在花丛中飞来飞去,一天几十个来回。【答案】9.麦花雪白菜花稀10.儿童急走追黄蝶11.溪头卧剥莲蓬;顽皮、淘气;天真烂漫【解析】【点评】考查了古诗文默写。诗歌默写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9.“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意思是: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故答案为:麦花雪白菜花稀10.“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意思是: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故答案为:儿童急走追黄蝶11.“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意思是:意思是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亡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突出小儿趴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活泼、顽皮的劲儿,儿童天真烂漫的形象跃然纸上。

故答案为:溪头卧剥莲蓬、顽皮、淘气、天真烂漫12.【答案】A【解析】【分析】A、篱落疏疏一径深:稀稀落落的篱笆旁,一条小径幽深。

B、树头新绿未成阴:树上新长出的叶子尚未形成树荫。

C、飞入菜花无处寻:蝴蝶突然飞入黄灿灿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结合诗句释义和语境“稀稀疏疏的篱笆旁,一条乡间小路伸向远方”可知,会让我想到诗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故答案为:A【点评】考查了诗文词句理解。做此题要先理解诗文词句大意,再根据诗文词句意思理解做题。诗文词句理解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多加积累,做题时方便搜索调取。13.【答案】B【解析】【分析】“只把春来报”出自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全词为: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故答案为:B【点评】考查现代诗文默写。古诗文默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14.【答案】C【解析】【分析】“桃花一簇开无主”出自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全诗为: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红爱浅红?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要求熟读熟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答案】15.感情;漫灭;藤萝;膝上;母亲爱护、体贴孩子,是一个和蔼可亲、温纯善良的人,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16.躲到;躲到;第一个“风雨”指大自然中的风雨,第二个“风雨”指人生中的磨难与挫折。17.挤在;交叉18.音乐;节奏【解析】【点评】考查名言警句、现代诗文默写、诗歌词句理解。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名言警句是语言艺术中的瑰宝,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在反复味之余,要做好手抄笔录,作为激励、鞭策自己的座右铭。15.“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是英国华茲华斯的名言,意思:用一颗平静的心去描绘最美的自然,人的情感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原文: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出自冰心的《繁星(七一)》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儿时的快乐生活,表达了作者此时此刻渴望得到母亲的关爱的思想感情。诗中“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亲的膝上”等场景的描述,都隐约存在着母亲的音容笑貌。透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想象出这位母亲爱护、体贴孩子,是一个和蔼可亲、温纯善良的人,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

故答案为:感情、漫灭、藤萝、膝上、母亲爱护、体贴孩子,是一个和蔼可亲、温纯善良的人,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16.出自冰心的《繁星(一五九)》,原文: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鸟儿归巢以躲避风雨,引出人生的风雨,借大自然的风雨象征人生中的挫折与苦难。第一个“风雨”指大自然中的风雨,第二个“风雨”指人生中的磨难与挫折。

故答案为:躲到、躲到、第一个“风雨”指大自然中的风雨,第二个“风雨”指人生中的磨难与挫折。17.出自艾青的《绿》,原文: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故答案为:挤在、交叉18.“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是朱光潜的名言,意思:诗歌与音乐一样,都需要节奏感和韵律美,我们可以在诗歌节奏、声调的跌宕起伏中体验到它的音乐美。

故答案为:音乐、节奏【答案】19.C20.B21.一个母亲为了她的孩子,可以不顾一切,可以置自己的安危甚至是生死于不顾,只要是为了孩子她们愿意作出任何牺牲。【解析】【点评】考查了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熟背。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19.阅读句子“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可知,从母鸡的动作表现出它对鸡雏的极度关爱和爱护。

故答案为:C20.结合句子“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可知,“不敢”表达了作者对母鸡钦佩的感情。

故答案为:B21.阅读句子“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母亲为了她的孩子,可以不顾一切,可以置自己的安危甚至是生死于不顾,只要是为了孩子她们愿意作出任何牺牲。

故答案为:一个母亲为了她的孩子,可以不顾一切,可以置自己的安危甚至是生死于不顾,只要是为了孩子她们愿意作出任何牺牲。【答案】22.C23.春水;麦苗;拟人;漫过麦苗;对大自然的热爱24.D25.这句话说明春天来了,麦苗拔节,农民看到了丰收的希望,内心无比喜悦。【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初步训练了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完成的关键是认真阅读短文内容,读懂短文。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是阅读题的常见问题,在回答问题之前要仔细阅读短文,充分理解短文内容,然后根据要求回答问题。22.根据短文中“春风吹过田野,绿色填满了辽阔的土地。一片片的麦苗是被号角唤醒的骑士,换上新鲜的盔甲向温暖里开拔。整齐的步履在季节深处回响,咔咔咔咔响进农民的心窝,又在他们沧桑的的眼角上开出花朵。二爷的羊群是从天上扯下的一小块云,它们悠闲地享受着山坡上翠绿的生活。那只头羊被青草的汁液染绿了下巴上的胡子,不远处一朵黄色小花在它的瞳仁里像星星闪闪烁烁。”“春风吹过田野,僵硬的田埂变得松松垮垮。”可知,春风给田野带来的可喜的变化是唤醒了麦苗,让羊群悠闲得吃草,泥土松软。

故答案为:C23.①根据短文中“一泓来自冰封小河里的春水将很快漫过,每年春天,它们都来看望这些翠绿的骑士,搔着它们的脚跟,钻进它们的肢体。”可知,“它们”指春水,“这些翠绿的骑士”和第一自然段中的“被号角唤醒的骑士”都是指麦苗。

②句子“搔着它们的脚跟,钻进它们的肢体”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水漫过麦苗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故答案为:春水、麦苗、拟人、漫过麦苗、对大自然的热爱24.A、B、C正确。D、有误。短文多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春天的景象变得形象可感。

故答案为:D25.“父亲说,夜里,春风会将麦子拔节的声音送进每一个农民的梦里,让他们睡得更踏实。”这句话说明春天来了,麦苗拔节,农民看到了丰收的希望,内心无比喜悦。

故答案为:这句话说明春天来了,麦苗拔节,农民看到了丰收的希望,内心无比喜悦。【答案】26.C27.D【解析】【点评】考查了作家与作品、知识百科。认真分析题目中的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