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练高二综合检测验收卷一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无为,主张顺自然、因物性,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有为,强调制名(礼)
教、规范人性。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不同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而两者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
吸收,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国民族的主要精神,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诚如班固
所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相反而皆相成也”。
人们经常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一种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的主张。其实,这很不全面,
也不准确。应当指出,在道家内部存在着消极无为和积极无为两种不同的学说,他们对于无为
思想精神的理解是很不相同的。道家的庄子学派总的说来比较偏向于消极的无为,他们追求一
种“堕肢体,黜聪明”的“坐忘”(《庄子•大宗师》)和“形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吾丧我”
(《庄子•齐物论》)的自我陶醉的精神境界。而道家的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就不完全是消极的
了。老子所谓的无为,主要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他强调的是“生
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老子》五十章)和“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老子》二十二章),即不自作聪明、不自以为是、不自居功劳、不自我夸耀。所以,老子的
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为,而是主张为而不恃,是要以退为进、以曲求全、以柔胜刚。荀子在批
评庄、老二家学说时,一则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一则说“老子有见于
讪(曲),无见于信(伸)”《荀子•天论》),对于两者思想精神的不同之处,抓得相当准确,
点得十分明白。
韩非在吸收老子无为思想时,强调的只是君道的无为,而臣道是应当有为的。韩非认为,
君主的任务主要是把握原则、任用百官,如果事必躬亲,不仅忙不过来,也做不好,而更严重
的是,它将极大地妨碍和打击臣下百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君道的无为可以更好地
发挥臣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汉初黄老之学所强调的无为而治,又进一步表彰臣道的无为。汉初的主栗政治经济政策是
与民休养生息,强调尽可能少地去扰民,充分调动和发挥百姓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利社会
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汉初黄老之学同时表彰臣道无为,正是出于这样的背景。今存《淮
南子》一书中,保存了不少汉初黄老的学说,其中论及无为思想处,有许多积极的方面。如其
说:“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言其莫从己出也。”(《主术训》)总而言之,“所谓无为者,
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
之相然也。”(《原道训》)这里所讲的无为,都具有相当积极的含义,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由此可见,道家的无为思想并不是与有为截然不相容的,而从其积极精神方面讲,道家的
无为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有为,乃至于无不为。
同样,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儒家主要经典《论语》,也记载有孔子称
颂天道自然无为的言论,如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同
时,他也赞扬效法天道无为的尧与舜,如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
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泰伯》)又说:“无
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儒家对于自然界的法则也
是极为尊重的,强调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定栗按自然界的法则去行动。如荀子说:“养长时则六
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
“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翟盘、鱼鳖、纵鳗孕别
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
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汗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
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这些防止人类有为活动的
随意干预,积极尊重自然法则的无为思想,是儒、道两家一致认同的。
(摘编自楼宇烈《中国文化中的儒释道》)
材料二:
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知其不可而
为之”等等),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制天命而用之”“天行
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另一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三
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
能移,威武不能屈”),另一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彷徨乎尘垢之外,
逍遥乎无为之业”),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
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
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
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以及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
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
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
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
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
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
的对立的补充者。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亚南的一项是(3分)
A.在历史上,道家和儒家有不同的思想主张,呈对立之势,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B.韩非和汉初的黄老之学都吸收了老子的无为思想,后者强调的“无为而治”具有积极的含义。
C.把道家“无为”理解为消极逃避是错误的,如老子学派所说的“无为”强调的就是乐观进取。
D.儒家尊重自然界法则,反对人类“有为”活动对自然的随意干预,这一点儒道两家正相契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我国古代的各个历史时期,道家的无为主张可以充分调动百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利
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复苏。
B.班固“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的言论,既指出了儒、道两家核心思想的对立
性,也看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补充和吸收。
C.儒、道表面看来离异而对立,但实际上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因为它们都是由孔子的世界观
发展演化而来。
D.由材料二可知,荀子和庄子对美的看法显然不同,这种差异对艺术和审美造成一定的损害和
破坏,需要在儒道互补中补救。
3.根据材料,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儒家的有为思想也不是截然排斥无为的”这一观点的一
项是(3分)
A.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孔子)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4.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论证都围绕着儒道的互补关系展开,但在论证思路上有所不同,请作简
要说明。(4分)
5.“‘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请结合材料,从你熟
悉的古代文化名人中任选一人为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端米
刘黎莹
泥结婚的头三天,还能老老实实地在家里守着水葱一般的新媳妇。三天后,泥就想找人闹
一阵。泥结婚前喜欢钻窝子。柳村的人都把赌钱说成钻窝子。泥听赌友说过,一开始就降伏不
住老婆,这辈子就算完了。老婆就像一棵草,就是压在石头缝里,也照样黄了绿,绿了黄,是
见风就长的东西。
新媳妇端米总是笑眯眯地做这做那,像捡了宝一样一天到晚就知个笑。小米饭熬好了,笑
吟吟地问泥:“稀哩?稠哩?”菜盛到盘子里,又总是先让泥动第一筷子,然后笑眉笑眼地问:
“咸哩?淡哩?”泥说:“嗦个!做点子饭还栗给你三叩六拜当娘娘一样敬?”
端米就拿筷子闷头吃饭,泥吃着吃着,又觉心里挺对不住端米。泥说:“小米饭,黏哩。”
端米不吭声。泥又说:“菜,香哩。”端米还是不吭声。泥就掉了碗,用手抱住头,伏在饭桌
子上,说:“端米,我难受呀端米。”
端米抚一下男人的头,扫干净地上的碎碗片。
泥说:“端米,你不是一棵草,你就像个圆溜溜的皮球,让人想咬都没处下口哩。”
端米说:“泥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泥就又去钻窝子。输了牌就回家往外偷粮食卖。一次偷一布袋,瞅个空子扛出来。有一回
脚底下走得急,绊在门槛上,摔青了半边脸。端米给他抹了红药水,说:“你想往外扛就尽管
扛,我不拦你就是。”泥就大了胆。泥后来干脆用盛过化肥的编织袋往外扛。有时候泥一个人
往袋子里装粮食挺费劲,端米就过来撑起袋子口。泥就一瓢一瓢往里装。嚓,一瓢,嚓,又一
瓢,快露缸底了。早先泥的娘活着时是从不让大缸底露出来的。娘对泥说过,这口大缸用了好
几辈子了,还从没露过缸底。有时遇上灾年,就是吃糠咽菜啃树皮也不敢空缸底。泥拿瓢的手
抖抖索索地像是抽了筋。端米提了一下袋子,说:“还能装十来瓢哩。”泥真想一瓢头子砸在
端米脸上。泥心里开始发毛。泥的手在媳妇脸前像秋风中的枯叶一样抖个不停。端米又提了一
下袋子,说:“还能装两瓢哩。”泥就把瓢掉在了地上,用脚踩了个稀巴烂。泥说:“端米你
干吗非要这样?我连村主任都没怕过呀端米。”端米说:“你看见别人打老婆手痒哩。”泥说:
“我往后再去钻窝子就把两只手剁给你看。”
泥跟着端米上地里拔草。柳村的人看奇景一般,说:“我老天,泥也下地干活了,泥的媳
妇竟有这等能耐!”
泥干了一星期的农活,就又开始手痒,趁端米回家扛化肥的时候,泥就从地里跑了。泥赌
输了就回到家里找菜刀。泥说:“端米我要剁手给你看。”
端米正在剥花生,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泥扔了刀,从门后头拾起绳子,就把自家喂的狗给捆上了。眨眼工夫就把狗的两条前腿的
脚指头给砍了下来。
泥说:“端米我要再去赌,就把我的两条腿砍给你看。”
泥还是管不住自己,泥再次赌输后,从菜板上拿起菜刀。泥说:“端米我可砍腿了,我
可真砍了。”端米正蹲在鸡食盆前拌鸡食。泥伸手捉住一只芦花鸡,削去了一条鸡腿。
泥也有赢钱的时候,这时候泥就会老老实实地把钱递到端米脸前,说:“端米,你看,
是不?树叶还有相逢时,岂可人无得运时?”
端米远远地退到天井里,说:“怕脏手哩。”
柳村的人常说,好人不踩泥,好鞋不踩屎,就有好事的人问:“端米,你好好的,干吗不
跟泥散伙?”
端米说:“人是会变的呀。”
“那干吗不拦住泥?由着泥的性子去钻窝子?”端米说:“铁锁媳妇不就是因为拦男人被
打残了胳膊?”
“你就不怕把家赌垮了?”
端米说:“家垮了,我还有条命。泥就是铁人钢人我也要把他暖化。”
大伙儿就叹气,说:“自古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
一个下着麻秆子雨的黄昏,泥正守着空了的大缸发愣,端米摇摇晃晃地像只落汤鸡一样
跑回家。端米从怀里掏出200块钱递给泥说:“你现在只能用我的命去赌了,直到赌干我身
上最后一滴血。”泥接过钱,票子里夹着一张抽血单,泥的头皮''轰"地响了一下,泥像个疯
子,用小蒲扇一样的大手猛扇自己的脸,直到把脸扇成个紫茄子。
春天的时候,花草到处抽芽、开花。转眼之间,山上、树林、屋角,全都变了样。泥在
镇上开了个钟表修理店,端米开了个服装加工店。钟表修理店的生意挺红火,十里八乡的人都
想来看看出了名的泥怎么说变就变了。端米的服装加工店更是热闹,好多女人都想来看看端米
是否有三头六臂。
就有人问端米有没有绝招,端米甜甜地笑笑,说:“人这辈子要遇到好多难事,总不能
事事都绕开走。只要豁上命,准行,说到底也就是一句话,水滴石穿罢了。”
选自2020年《微型小说选刊》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以泥结婚三天前后做对比,塑造了泥嗜好赌博的形象,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B.泥吃饭时自言自语地回答了媳妇的问话,看出他对老婆的愧疚和惧怕。
C.小说的人物语言多用口语,既具有地域特色,又表现了人物形象特点,但是也造成了阅读的
障碍。
D.小说讲述了年轻女性端米不动声色地让丈夫戒赌的波折故事,她的温柔善良、勤劳能干、聪
慧坚韧,与孙犁《荷花淀》中的妇女们颇为相似,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7.关于文中柳村人们与端米谈话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村的人常说,“好人不踩泥,好鞋不踩屎”,可以从侧面看出大家开始时对泥的不认可和
对端米的不理解。
B.“泥就是铁人钢人我也要把他暖化。”体现端米把嗜赌成性的丈夫泥拉回人间正道的决心,
表现了端米宽厚大度和善良仁爱,个性鲜明,令人印象深刻。
C.小说中“自古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一句,语言优美又富有生活哲理表现了大
伙儿对泥的羡慕。
D.从与村民的谈话中可以看出,端米采取的是一种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策略,显现了她的大
智若愚。
8.面对赌博,泥的内心随着与端米的相处而发生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情节简要分析。(6分)
9.“斜升式重复”指人物的某种行为方式或者某一句话在作品中重复多次,由此给读者留下鲜
明而深刻的印象。反转是一种情节由一种情境转换为相反的另一种情境、人物身份或命运向相
反方向转变的故事结构方式。小说《端米》在创作时采用了斜升式重复和反转的结构方法,请
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釜,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切,进,吾往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息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日:“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日:“回
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子贡问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日:"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
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材料二:
孔子生鲁昌平乡里邑,宇仲尼。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
之衢,盖其慎也。阪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山。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吾闻圣人之后,
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楚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
叔往学礼焉。
孔子年三十五,季平子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
昭公师败,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
孔子年四十二,鲁昭公卒于干侯,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桓子
嬖臣日仲梁怀,与阳虎有隙。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狙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
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释之阳虎由此益轻季氏。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
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鲁哀公问政,对日:“政在选臣。”季康子问政,日:“举
直错(注)诸枉,则枉者直。”康子患盗,孔子日:“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因史记作《舂
愁》,约其文辞而指博。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
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已丑卒。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
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弟子及鲁人往从家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日孔里。
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家,而诸儒亦讲礼于孔子冢。高皇帝过鲁,以木军祠焉。诸侯卿相
至,常先谒然后从政。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注】①错,同“措”。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季氏因亦借于公室同陪臣国执国政Q]是以同鲁自大夫以下回皆僭离于向正道回故孔子不仕
11.下列对两则材料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克已复礼为仁”与“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老子〉四章》)中的两个“复”字意思
不相同。
B.孔子修订《春秋》,行文中增减一字,都有微言大义,后称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
法为“春秋笔法”。
C.“请事斯语矣”与“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的两个“事”
意思相同。
D.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用羊、豕做祭品,叫“少
牢”。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12.下列对两则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尊崇礼仪。儿童时代,他就经常演习一些礼仪动作:母亲去世,他在得知父亲的墓址
后,才将母亲灵柩与之合葬。
B.孔子受弟子尊重。孔子死后,很多弟子都为孔子守丧三年,并且有些弟子前往移居孔子墓
旁居住。
C.孔子传承文化。他隐退时整理《诗》《书》《礼》《乐》,教授弟子;力排众议,根据史官的
记载资料删定《春秋》。
D.孔子指出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认为《诗经》,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
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
13.翻译划线句子。(8分)
(1)譬如平地,虽覆一簧,进,吾往也。(4分)
(2)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4分)
14.在治国理政方面孔子有怎样的见解?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临江仙・惠州改前韵
苏轼
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空。
我与使君①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②。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
【注】①使君:惠州知州詹范。②合江楼:作者被贬初居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
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娜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的上片叹春惜春,写景用词精妙新奇;下片重在抒情,表达含蓄曲折,营造出佳人与
山水相映衬的美好意境。
B.词的上片“三分春色一分愁”虽是化用叶道卿“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之语,但
与前后文意相协,可谓自然妥帖。
C.“雨翻榆菜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
榆荚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面。
D.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人的情感,使词更富
有感染力。
16.有诗评说,这首词全词笼罩着灰蒙蒙的愁绪,自始至终。诗人的愁从何而来?请结合全词
做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秦风•无衣》诗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首章“",是情绪方面
的,说的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末章“”,则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
杀敌。
(2)《春江花月夜》中,“,"两句,把江、月、花三个意
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
(3)“梦”是古诗词中经常描写的情境,古人借“梦”言情,借“梦”追忆,借“梦”表达某
种人生虚无之感,或借“梦”表达对未来的期许。请从本学期所学的诗词中举出两句含有“梦”
字的诗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日随着旅游业的复苏,朋友圈打卡的各地山寨版“白宫”作为又一国产“土味现代建
筑”再次引发网友热议。事实上,类似的现象①。“土味”在网络流行语中是俗气、反潮流、
不洋气等一类词汇的统称。不只在建筑界,作为一种独特的“审丑”趣味,“土味”近年来在
大众文化领域似乎呈现出某种蔓延趋势。“土味文化”为何如此盛行?究其原因,这是一种审
美的缺失,正如木心先生所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当一个民族的美学教
育,跟不上物质充盈的步伐,不仅各种喜剧、闹剧随之而来,悲剧也会②。”“土味文化”
盛行之下,如何让其中的错误价值观念和不良信息丧失其寄生土壤,提升全民审美水平至关重
要。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证券公司竞业禁止及经济补偿协议
- 《数学奇妙之旅》课件
- 政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泌尿系统疾病儿童》课件
- 采购管理总结与核心经验
- 中级审计师应试攻略试题及答案
- 《餐饮服务员绩效考核》课件
- 《紧急中毒处理流程》课件
- 如何介绍自己
- “双减”工作下小学教导处工作总结模版
- 基于负荷模型分析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 船舶柴油机-大连海事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申请修缮道观的报告模板
- 给水处理厂净水构筑物设计计算示例
- (全册完整16份)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100道口算题大全
-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课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2022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
- 鸣人(中英文版)
- 中西文化鉴赏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郑州大学
- 2023年仙居县小升初英语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工贸行业安全标准化考核评级标准优质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