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忆暖拾旧,冷眼刺世
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
一、作者简介
原名酬人
横詹冷对千剂S,俯苜日为湾子牛r
封建官僚家庭,家道中落
时间就像海维的水,只此轨总是寿的-+
东谑日本,最初学医,后放医从文
tit根雕,邮人多,也期了路
鲁迅荣誉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敕育家,民主战士
被1为•电贬r
《狂人B记:中酗代文学史上第一筒日话小说
作品《明花夕拾
J习题训练
考点1:作者生平
1.下面关于鲁迅先生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有的人》是臧克家为了纪念鲁迅写的一首诗。
B.《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笑谈碰壁”这件事看出鲁迅先生的幽默风趣,对“我”的关爱。
C.鲁迅先生早年在日本留学,为了唤醒国人,他弃医从文,以笔为枪与旧社会进行不屈不
挠的斗争。
D.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朝花夕拾》、散文集《呐喊》
2.《朝花夕拾》作者是()
A.中国,毛泽东B.中国,萧红
C.中国,鲁迅D.中国,许广平
考点2:作品搭配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鲁迅的作品?()
A.《野草》B.《故乡》
C.《我的伯父鲁迅先生》D.《好的故事》
试卷第1页,共16页
4.下列哪一项不是鲁迅的作品()
A.《彷徨》B.《有的人》C.《少年闰土》D.《好的故事》
考点3:作者称号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
A.鲁迅被称为“民族魂”
B.鲁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奠基者
C.鲁迅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学之父
D.鲁迅并没有参加新文化运动
6.填写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他是伟大的文学家、⑦、®,新文化运动
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⑨、《故事
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⑩。
考点4:作者名言
7.下列名言不是鲁迅说的一句是()
A.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B.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C.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D.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8.“航天英雄”陈冬出征前在给儿子的信中深情写道:“因为爸爸任务重,工作忙,常常只能
晚上回家陪你们两个小时,就得回到航天员宿舍继续工作。但这两个小时,爸爸很幸福。”
作为父亲,陈冬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哪句话呢?()
A.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D.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知识点扩展:作者小故事
材料四
(一)读好书
①”孔子这句话讲得好。学习与思考、勤学与善思是相互联系和相辅相成的,
不可把二者割裂开来。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反
试卷第2页,共16页
复思考。
(二)鲁迅爱书的故事
①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做宝贝一样。
②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表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
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
时找不到了。这么一本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这可把他的
保姆长妈妈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
③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这是鲁迅最初
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看。
④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受
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⑤鲁迅小时候对于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来的书,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
者装订有毛病,就不怕麻烦地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
封面,重新装订。
⑥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
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过去的翻书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
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⑦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
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里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6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
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9.材料四(一)这段话告诉了我们“—”和“—”的关系,希望大家今后在阅读学习中能
学会运用这个好方法。
A.学B.勤奋C.思D.巩固
10.在材料四(一)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内容,下列选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C.敏而好学,不耻下问D.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11.在材料四(二)中根据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
(1)指受到很多好处。()
(2)形容典籍、书籍等十分丰富。()
A.受益匪浅B.受益良多C.浩如烟海D.汗牛充栋
试卷第3页,共16页
12.根据材料四(二)中的文章内容,选择正确理解。
(1)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A.鲁迅先生生活清贫,家里的藏书是他最宝贵的财产。
B.鲁迅先生生活清贫,但是精神世界是富有的,他读过很多书,知识渊博,这些宝贵的书
就是证明。
(2)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这句话表明()
A.鲁迅先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B.鲁迅先生读过的书深奥难懂。
二、作品介绍
厂"三一八"修宣后,鱼迅遭到迫害
L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抨击知识分子丑啊脸
创作背景
一军阀混战,新文化运动后社会动荡
・鲁迅反思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
通过童年、青年经历,展现纯真与成长的矛盾,
抒发对昔日亲友的怀念
《朝花夕拾》批判旧文化,揭露封建礼教、庸医误人、教育图
中心思想
心,可题
J对底层人物的同情与赞美
「童年时光的宝贵与成年后对纯真的怀念
感想启发卜一勇于揭露社会弊端,推动进步
J传统与现代需要辨证理性看待
重要事件
色迅因博诬陷•仇痛而反击,回忆里年时养的降
鼠幡踩死的故事
/—情书—
建鼠破长妈妈谡踩死,的迅谡以为是猫所为,从
狗猫鼠此憎恶猫;借猫讽刺.正人君子•的虚伪
I._拇露对弱者的同情与对虚伪者的批判,表达对童
他用J噌玲怀念.
二起因一警迅渴垩得到《山海经》,但无人理会
重要情节(1)阿长与《山海经》卜一经过一保SS长妇妈不识字,却奏力买来《山海经》送他
JI结果.该的与迅关从爱^弃长妈妈的粗俗迷信,转为题激她的真
厂起因一鲁迅纺时接取宣扬封建孝道的《二十四孝图》
__对11老藁娱亲••郭巨埋儿"等故事感到恐惧与反我
二十四孝BBW认为孝道虚伪残酷
J结果一批判封建礼教出曲人性,呼吁15重儿量天性
试卷第4页,共16页
厂起因一鲁迅满心^待参加五猖会(迎神赛会)
五房会卜一经过一临行前父亲强迫他背诵《鉴暗》,背不出不许去
M背书后兴致全无,将制封建家长制对天性的
L翎.5—压制io
厂起因一乡间迎神赛会上•无常"兔的形象引发鲁迅兴趣
以._无常蛋是兔,却因同情孤儿探妇而"放他还阳半
无常「一经过一刻“,富有人情味.
J结果一僧无常讽剌现实中1•正人君子“不如鬼坦荡善良
起因一父亲患病,家人重金请“名医”诊治
■医开古怪药方(如“原配蟋蟀一对),施延病
父亲的病结果---
tw.
金单_父亲去世.鲁迅痛斥传统医学的愚昧与江湖骗子
京K一害人
厂起因一鲁迅对邻居衍太太的虚伪行为意到厌恶
gT衍太太怂患孩子吃冰、看禁书,事后散布流言诬
一一皿一陷.迅
一■迅决心离开家*求学,揭露旧式亲诚的虚伪自
结果一私
30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结识癣剖学教授薛野严九
"起因一邮
一一经过一康野为他修改讲义、关心学业,尊重中国文化
I结果一鲁迅弃医从文后仍■念藤野的严谨与无私
「起因一■迅与范爱衣在日本相识,因班・演会彼此
一-经过一回国后运爱衣穷困潦倒,与•迅・逢后健慢唱情
范爰衣溺水身亡,鲁迅痛惜其壬直却不容于世的
悲剧命运
重隼时在百草园目出玩耍的快乐与私室生活的枯
燥形成对比
在私垫饰画《西游记》绣像,被先生发现却未受
03
iU
展现旧式教育压抑重踵,但也隐含对私整先生的
宽容怀念
学习题训练
考点1:创作背景
13.下列哪项不是《朝花夕拾》的创作背景()
试卷第5页,共16页
A.新文化运动后,社会动荡B.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C.和当时的知识分子相处融洽,让他回想儿时的场景D.鲁迅正在厦门大学任教
14.读完《朝花夕拾》,你打算把这本书放在书柜的哪个专题()
A.儿童探险B.文学经典C.民间故事D.神话传说
考点2:重要事件
15.填空。
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鲁迅小时候最喜欢在______(地点)玩耍,在迎神赛会上她最
喜欢看的是o他曾经渴慕、最终得到,并引发了他更大的收集书本的兴趣书本
的兴趣的图书是《》,这本书是送给他的。
16.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A.《风筝》B.《无常》C.《父亲的病》D.《藤野先生》
17.《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
A.《五猖会》B.《琐记》C.《父亲的病》D.《无常》
18.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一”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
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考点3:他人评价
19.有人说《朝花夕拾》是一部多维度的经典作品,不仅有巨大的文学价值,还有深刻的思
想内涵。请从《朝花夕拾》中选取一篇你感兴趣的文章,向别人介绍吧。
20.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藤野先生》,梳理鲁迅的求学之路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读于三味书屋
《琐记》:先就读于①,后因为不满其“乌烟瘴气”,改读②
《藤野先生》: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③学医。“看电影事件”和“匿名
信事件”激发了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和挽救民族的斗争精神。
考点4:主旨内容
根据名著《朝花夕拾》内容填空。
21.鲁迅借动物比喻人,表达出对资产阶级反动文人的辛辣讽刺的文章是《》
22.《狗・猫•鼠》中,童年的鲁迅就不喜欢猫,是因为()
A.他认为猫吃了他饲养的隐鼠B.他认为猫相貌丑陋
C.他认为猫生性凉薄D.他认为猫阿谀奉承
试卷第6页,共16页
23.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这他的老师()的照片
A.藤野先生B.寿镜吾先生C.范爱农先生D.闰土的父亲
24.《朝花夕拾》中,鲁迅变化了的思想是()
A.学医救国B.弃医从文C.投笔从戎D.放文从医
25.概括写出《二十四孝图》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传达出的思想感情。
知识点扩展:重点情节回顾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五猖会》(节选)
①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
会,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
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
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②“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③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
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④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
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⑤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
——而且要背出来:粤有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⑥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
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⑥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
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⑦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
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
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⑧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
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试卷第7页,共16页
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节选)
①我家的后园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
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
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一两天,鸟雀们久已
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抛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在的竹筛来,下面撒些
弟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
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的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②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
一看,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士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
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
到中间去。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①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远房的叔祖)说给我听,曾经有
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
以两乳当着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②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
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
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③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④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不有
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对她说了。过了十多天,
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
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⑤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惊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
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26.阅读三篇文本,根据提示进行梳理。
篇目主要人物做的事情鲁迅当时的感受
《五猖会》(节选)———
试卷第8页,共16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阿长与〈山海经〉》(节选)———
27.从三篇文章中,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鲁迅?
28.请写一句你积累的鲁迅的名言。
29.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也有人对你产生了影响吧,他是谁?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阅读综合训练。
藤野先生(节选)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
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
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订正。
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A)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
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B)“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
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
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
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
部解剖学。
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
(C)“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
试卷第9页,共16页
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
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呢?
30.阅读短文,按照思维导图梳理文章内容。
31.对画部分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析错误的是()
A.A处“翻出”“指着”是对藤野先生的动作描写
B.B处是对藤野先生的语言描写,体现了藤野先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C.C处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
D.这三处都是通过语言描写将人物的形象刻画细腻的
32.当“我”打开讲义时,为什么“吃了一惊"?为什么又感到“不安”和“感激”呢?
33.短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怎样的感情?打“小。
怀念口无奈口敬仰口感激口
三、主要人物
试卷第10页,共16页
,习题训练
一、综合练习
34.《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
A.《五猖会》B.《琐记》C.《父亲的病》D.《无常》
35.你为同学们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
小动物为友的①;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也有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的③。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1)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每处2个)
A.《狗•猫•鼠》B.《阿长与〈山海经)》C.《二十四孝图》D.《五猖会》
E.《无常》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G.《父亲的病》H.《琐记》
I.《藤野先生》J.《范爱农》
①②③
(2)下列篇目选自《朝花夕拾》,请任选一篇,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说说鲁迅早年的生活经历,
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试卷第11页,共16页
《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藤野先生》
36.下图是某同学在读完《朝花夕拾》中《阿长与〈山海经〉》及《琐记》后所画的一幅人
物肖像图,请你判断这幅图画的是阿长还是衍太太?
请根据图画内容,结合这两个人所做的事以及她们的性格特点阐述理由,注意做对比,回答
应有条理。
我认为这幅图画的是:
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是在藐视。”这段文字描写
的是()
A.孔乙己B.范爱农C.藤野先生D.寿镜吾老先生
38.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28年,鲁迅将撰写的十篇回忆性散文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其中《五猖会》
《琐记》《藤野先生》叙述了他远离故乡之后,到南京、日本的求学经历。
B.《朝花夕拾》以舒缓的文字描述往事,又不时夹杂着有趣的议论或犀利的批判。如《二
十四孝图》,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
C.《范爱农》中的范爱农,内心充满爱国热情,但当时的环境使不肯随波逐流的他穷困潦
倒,一腔热血的他以白眼示人。忆起他,鲁迅内心充满同情和痛惜。
D.《朝花夕拾》中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
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39.()是鲁迅先生在仙台读书时遇到的一位医学教授,他对中国学生的关心和严格教导,
表现出他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
A.范爱农B.陈莲河C.寿镜吾D.藤野严九郎
试卷第12页,共16页
二、拓展阅读
类文阅读
雪(节选)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
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
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
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
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
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
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
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liGn)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
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
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
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
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另U的,在晴
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
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选自《鲁迅散文集》)
40.【字词理解】鲁迅先生写作的那个时期,语言表达和现在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
懂。写出下列加点词的近义词。
(1)哮国的雨,回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2)晴天又来消学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
41.【句子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1)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试卷第13页,共16页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联系上下文理解,将比作“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写出了江
南雪的—、和充满生机的特点。
42.【题目感知】下面各组题目多多少少都与鲁迅相关,照样子,填序号。
雪风筝狗猫鼠(A)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阿Q正传()
奔月补天铸剑()朝花夕拾呐喊彷徨()
A.以事物命题B.以人物命题C.以事件命题D.题目特别吸引人
43.【内容梳理】作者围绕“雪”,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
第]〜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6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走近鲁迅】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说说对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的理解。
资料袋
作者借江南和朔方的雪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缅怀和对冷酷现实
的否定。南雪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憧憬,北雪抒发了作者战斗的情怀。南雪和北雪都有其不
幸的一面,但现实的冷酷扼杀不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作者虽身处严寒肃杀的冬天,但
追求的却是春天和光明。
—选自中国现代文学李关元教授评论
写作背景:鲁迅的《雪》写于1925年1月。当时正处于北伐革命的前夜,革命形势
出现了可喜的局面。但鲁迅当时生活的北平仍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反动势力猖獗,斗
争极其激烈。鲁迅通过对江南和江北的雪景的对比描写,赞美了飞雪追求自由和顽强斗争的
精神,表达了其对冷酷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赞颂和坚决与黑暗
势力作斗争的革命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①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
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
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
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试卷第14页,共16页
②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
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b6学
的人。
③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yuMb6,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
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
不yuOnb6o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④“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
赶忙问。
⑤“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⑥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yuMb6的宿儒,
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
过好几回了。
⑦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
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⑧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
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
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⑨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
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⑩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
有念“笑人齿缺日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
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
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啼……”
⑪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
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45.选文中反复提到先生的yuMb6,请写出这个词语
46.选文中提到了与先生相处的几件事,请概括其中三件:
①②③
47.文中画线句主要对先生进行了描写,作用是:写出了先生________的姿态。与
前文中对先生进行评价的一句"”遥相呼应。
试卷第15页,共16页
48.下列各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A.“匾下面……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喻意为“福禄”,这是先生对书塾中弟
子们的美好祝愿。
B.先生不愿解释“怪哉”,因为弟子们拜的是孔子,子不语“怪力乱神”;也因为他希望弟子
们专心阅读指定的书籍。
C.弟子们在书屋的后园中静悄悄地玩耍,表现了孩童们好奇、调皮的天性,也侧面表现了
书塾中其实规矩并不森严。
D.作者用“人声鼎沸”来形容学生们读书的专注、认真,强调了“这是极好的文章”,也为后
文写先生读书的姿态作铺垫。
试卷第16页,共16页
1.D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及作家作品。
D.《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而《呐喊》是鲁迅的小说集。应将“小说集《朝花夕
拾》”和“散文集《呐喊》”对调,以表述正确。
故选D。
2.C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
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
故选C。
3.C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鲁迅的作品主要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阿Q正传》《鲁迅的散文集》等。
C.《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现代作家周晔于1945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通过回忆伯父鲁
迅的几件事,以及他给“我”的教育,反映了他读书一丝不苟,同情和关怀劳动人民的性格特
征,赞扬了鲁迅“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优秀品质,同时又表达了作者对鲁迅的无
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全文构思、立意高明,脉络清晰,叙事清楚,行文童言真心,读
来亲切感人。
故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作家作品。
B.《有的人》——臧克家。
故选B。
5.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鲁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被誉为“民族魂”。故本句表述正确;
B.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而不是中古古代文学的奠基者。故本句表述错
误;
C.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文学家之一。被称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不是中国古代文学之父。故本句表述错误;
答案第1页,共16页
D.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故本句表述错误。
故选A。
6.思想家革命家《彷徨》《朝花夕拾》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
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鲁迅的代表作品散文集主要包括《朝花
夕拾》和《野草》。
7.B
【详解】考查名人名言。
A项“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出自鲁迅作品《故乡》。意思是说,
只有空想希望而不为其奋斗、追求、希望是不会实现的;有了希望,并且始终如一的追求、
奋斗、实践,那么希望才有可能实现。
B项“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这句话是宋朝李纲说的。出自《宋史•列传・卷
一百一十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祖宗传下来的国土,应当用生命来捍卫,一尺一寸也不
能让敌人占领。这句话表达了誓死保卫领土的坚定决心。
C项出自鲁迅《答客消》,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见得就不是
大丈夫呢?
D项出自鲁迅《华盖集续编》中的《学界三魂》。
8.A
【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
首先,分析陈冬的信件内容:陈冬因为任务重、工作忙,只能晚上回家陪伴儿子两个小时,
但他却觉得这两个小时很幸福。这展现了陈冬作为一位父亲,即便在繁忙的工作中也不忘对
家庭的关爱和温情,有着柔情似水的一面。
A.“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句话表达了即使对子女有怜爱之心,也不妨碍
成为真正的豪杰或大丈夫。这与陈冬在繁忙中仍不忘陪伴儿子,展现出的柔情和责任感相契
合。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主要描述了对待敌人和人民的不同态度,
与陈冬的情况不太相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速养护施工方案(3篇)
- 新店开业当天活动策划方案(3篇)
- 信号总线施工方案(3篇)
- 高级执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 征兵工作教学课件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题目及答案
- 写高三数学题目及答案
- 小学智力测试题目及答案
- 高二物理《浮力原理的应用:高中物理实验教程》
- 市场资源置换合作合同
- JB∕T 13977-2020 液化天然气(LNG)低温潜液泵
- 年度设备维护保养计划表
- 110kV企业变电站短路电流计算及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 口咽通气道的使用方法
- 2022年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福建师范大学各学生组织部门简介
- CAMDS操作方法及使用技巧
- (新版)铁路防洪知识题库(含答案)
- 山西省太原市小升初语文试卷(含答案)
- 飞行区基础知识
- 器械清洗质量抽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