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秘籍03透镜
■(抢分通关
知识点1:透镜
【典例探究1】作出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解题思路】解题口诀“一箭穿心,焦点与平行共存”。
在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时,两种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都可以总结成:一箭穿心,焦点
与平行共存。
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经过焦
点;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光线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
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虚焦点;射向异侧虚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答案】见解析
【解析】一箭穿心,焦点与平行共存,故作图如图所示:
【典例探究2】小明将水滴滴在透明玻璃纸上,透过水滴观察报纸上的字,发现变大了,这个水滴相当于一
个凸透镜。如图甲所示,通过“嫦娥一号”把它带到太空中,水滴由于不受重力,会变得如图乙所示,则在太
空中,该水滴透镜()
cO
甲乙
A.焦距不变B.焦距会变长C.对光线偏折能力增强D,对光线偏折能力减弱
【解题思路】解题口诀“胖子脚短折光强”。
焦距改变类问题,当题目出现“水透镜”或者是“变化透镜”等字样,我们可以分析出,透镜注水,透镜更厚,
所以折光能力更强,焦距更短。但同学们记忆成本较高,所以总结一句口诀“胖子脚短折光强”:也就是越厚
的透镜,焦距越短,折光越强。
【答案】C
【解析】由大招“胖子脚短折光强”可以判断:从甲图到乙图,变“胖”,焦距变短,折光能力变强;故答案为
Co
知识点2:凸透镜成像规律
【典例探究1】如图所示,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凸透镜焦距为18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成的像是虚像B.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C.蜡烛向左移动所成的像变大D.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解题思路】解题口诀““8”字模型”。
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背口诀,可以看光路,其实还有更好的方法。如图标好不同区域的数字之后有,如下
规律:
物体位置和实像的位置序号之和等于8o如果无法等于8。则不成实像。物体和实像谁所在位置序号大,谁
就更大。
【答案】B
【大招快解】由图知,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小于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所以是3+5'=8的模型,3<5',像大。故
答案为B。
【典例探究2】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调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的像,现将蜡烛远离凸透
镜,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大小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先变大后变小
【解题思路】解题技巧“透镜规律大招”。
当解答透镜成像规律题目时,可采用以下大招: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像儿跟着物体跑。
城实履)U>他近像尔炖大、物嬴蔬薮)
:动态提律
■(成(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加远便薮)
【答案】B
【大招快解】光屏上能成的像是倒立的,一定为实像,实像满足大招:物远像近像变小。故答案为B。
【典例探究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烛焰位于透镜左侧距透镜30cm处,移动透镜右侧的光屏到
距透镜20cm处时,正好收集到烛焰清晰的像,则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一定()
A.大于30cmB.小于10cmC..在15cm与30cm之间D.在10cm与15cm之间
【解题思路】解题口诀“半半取小”。
当遇到给出凸透镜某次成像的物距、像距求解焦距范围的问题时,可以使用本大招。将已知的物距与像距
分别取一半,包含原有的物距与像距可以得到四个数值。在四个数值(物距、像距、物距一半、像距一半)
中,取数值最小的两个值,则待求焦距在这两个最小值之间。
【答案】D
【大招快解】已知物距30cm,像距20cm。根据大招“半半取小”,将物距、像距分别取半,可以得到四个
长度值:30cm(物距)、20cm(像距)、15cm(物距一半)、10cm(像距一半)。四个长度值中最小的两个
值是15cm与10cm,因此待求焦距在10cm与15cm之间。故答案D。
知识点3: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一个也透镜。
投影仪: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实像和虚像: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而成的。如果把感光板放在像的位置,
确实能够记录下所成的像。这种像叫做实像(realimage)。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是来自物体的光会聚而成的,它
和物体分别位千凸透镜的两侧。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放大镜所成的像也是虚像。凸透镜成虚像时,通
过凸透镜出射的光没有会聚,只是人眼逆着出射光的方向看去,感到光是从虚像的位置发出的,物体和虚
像位于凸透镜的圆侧。
知识点4:眼睛和眼镜
眼睛: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眼睛通过睫状休来改变晶状休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
比较薄,远处物休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
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
远视、近视及其矫正: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
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
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利用凹透镜能使光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合适的凹透镜,就能
使来自远处物休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整,折光能力太弱,或者
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某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
模糊的光斑。凸透镜能使光会聚,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合适的也透镜,就能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
膜上。人们上了年纪以后,眼睛睫状体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减弱,太近、太远的物体都看不清楚。
知识点5:显微镜和望远镜
显微镜:显微镜镜简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
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物镜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的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物镜的物
距在二倍焦距之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目镜
物镜
载物片
反光镜
I—I
名校模拟
一、单选题
1.(2024•上海黄浦•二模)已知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20厘米的光屏上成缩小的像,若将物体移
动到距焦点10厘米处,则此时成的像()
A.一定是放大的虚像B.可能是放大的实像
C.一定是等大的实像D.可能是缩小的实像
2.(2024•陕西咸阳•模拟预测)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方便剪指甲,小明送了爷爷一个带有
凸透镜的指甲剪,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指甲剪剪指甲时,拇指按压的手柄是省力杠杆
B.剪指甲时,指甲应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C.凸透镜的作用相当于投影仪,成放大的像
D.指甲剪的刀刃做的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
3.(2024•陕西西安・三模)2021年9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奥体中心举行,奥体中心是中西
部地区规模最大、国内最具现代化的体育场馆群。西安滨河学校的学子们经过精心准备,参与了开幕式的
表演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开幕式点火的火炬是光源
B.主体育场灯光秀精彩纷呈,七彩灯光是由红、黄、蓝三色光混合而成
C.转播比赛的摄像机镜头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拍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演员们化妆利用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4.(2024♦安徽池州,二模)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
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加近视眼镜时,要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B.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缓慢向右移动凸透镜到某个位置,可以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C.先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然后向右移动光屏,光屏上可以得到清晰的像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二、多选题
5.(2024•河北邯郸•一模)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物距“与像距v之间关系的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凸透镜成像"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将蜡烛从距透镜15cm位置远离透镜时,所成像将持续缩小
C.将蜡烛放在距此透镜18cm位置时,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相同
D.将蜡烛放在距此透镜5cm位置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6.(2024•河北张家口•一模)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可以看
到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与照相机成像相同,该透镜焦距可能是10cm
B.换用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一定距离光屏上可再次成
清晰的像
C.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向左移动透镜适当距离,光屏上可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D.若在凸透镜和蜡烛中间放一个近视镜片,只向左移动蜡烛,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像
7.(2024・天津静海•模拟预测)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如图所示
位置时,在光屏上能得到蜡烛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透镜甲的焦距为20cm
B.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C.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D.若蜡烛远离透镜则光屏需靠近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8.(20-21八年级上•安徽合肥・期中)如图,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
直线上。当烛焰在2点时,成像在A点;当烛焰在A点时,成像在C点,则凸透镜一定固定在______(选
填"A、B"或"B、C")之间,两次成像的虚实情况(选填"相同"或"不同")。
CBA
9.(2024・山东济南•一模)如图1所示,小丽通过电脑学习课外知识。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容易使眼睛的晶
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选填"强"或"弱"),形成近视眼,图2中的(选填"甲"或"乙")图能反映
近视眼的成因。
图2
10.(2024•新疆伊犁•一模)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若小唐的手机镜头焦距为5cm,如图所示是他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情形。为保证扫描清晰,手机到二维码的距离应大于cm,二维码经摄像头扫描
成倒立、(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11.(2024•宁夏银川•一模)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
图所示。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2f
A.幻灯机;B.照相机;
C.放大镜;D.投影仪;
理由:o
12.(2024•河南平顶山•一模)如图,某校学生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把李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
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
像。李老师的眼睛是(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他佩戴的眼镜是(选填"凸透镜"或"凹透
镜")。
四、作图题
13.(2024•山东济宁•一模)如图所示,点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向薄凸透镜,经薄凸透镜
折射后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出,请在图中画出光路图。
14.(24-25八年级上•甘肃天水,期末)如图,是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
镜反射后射向凸透镜,反射光线恰好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请画出:
(1)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
(2)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5.(2023九年级•全国•专题练习)如图所示,光线A8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8。恰好经过凸透镜另一
侧焦点凡再经水平面上的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为OC。请在图中画出:
(1)入射光线A2
(2)反射光线。C。
五、实验题
16.(22-23八年级上•四川成都,期中)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
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实验前,应先调节烛焰、
光屏的中心位于水透镜的主光轴上。
(1)当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像未画)。则该水透
镜此时的焦距为cm;
(2)现保持光屏和透镜的位置不变,从水透镜里抽出一些水,则需将蜡烛向(选填"左"或"右")
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此时的像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3)在第(1)次成像的基础上,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向左或向右移动凸透镜(选填"能"
或"不能")在光屏上再次呈现蜡烛清晰的像。
17.(2020九年级•全国•专题练习)物理兴趣小组想知道凸透镜的焦距/为多少,如图甲,将镜面垂直于阳
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镜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的距离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
图线乙,可判断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该透镜另一侧得
到倒立、一的实像;
将透镜及点燃的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丙),做成像实验,记录每次成实像的物距u,像距V。物
像间的距离L(/_=u+v),绘出图线丁(以/为长度单位),由图可知,要想成实像,蜡烛与光屏的间的距离
应满足年—(用/表示)。经“百度"发现,物理学中,有一个凸透镜成像的"新概念J放大率n=AE/AB
="/u,结合丙、丁两图,可知当物距u=1.5/时,n=o
T
六、综合题
18.(2024•新疆•一模)2023年12月27日,中国首艘超深水大洋钻探船一一"梦想"号顺利完成首次试航。"梦
想”号排水量约为330003可抵御16级台风海况,具备海域11000m的钻探能力,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能力
建设和海洋技术装备研发迈出关键一步。
(1)试航时,"梦想”号受水的浮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寻常痤疮的临床护理
- 生涯发展指导课:《规划的人生更精彩》学习心得体会模版
- 买卖房过渡合同范例
- 人防工程租赁合同范例
- 2025年餐饮服务员年度工作总结模版
- 个人月度工作总结模版
- 2024年太阳能组件生产装备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小学数学组教研活动总结模版
- 保险推广合同范例
- 个人桑蚕养殖合同范例
- GB/T 29049-2012整樘门垂直荷载试验
- 2022年贵州贵阳市中考英语真题
- FZ/T 32001-2018亚麻纱
- 《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安全问题探讨(论文)8000字》
- 粤教科技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14课《生物生存的环境》教学课件
- 高考语文作文素材:《典籍里的中国》课件33张
- 2022年道路交通安全防汛工作应急预案
- (完整)《神经病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思政课社会实践报告1500字6篇
- GB∕T 25119-2021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电子装置
- 电池PCBA规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