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_第1页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_第2页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_第3页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_第4页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三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试题分值: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宋代李重元在《忆王孙・夏词》中写到“过雨荷花满院香”。从微观角度分析,花香飘满院的合理解释是

)

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的体积变大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D

【解析】“过雨荷花满院香”是雨后的荷花更散发出沁人的芬芳,能闻到气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带

有气味的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子,使人闻到气味。故选D。

2.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曾携带1731g月壤样品返回地球。月壤中含量丰富的氮-3可作为核聚变燃

料,其原子核是由2个质子和1个中子构成的,M-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答案】B

【解析】原子结构示意图左侧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根据题目信息,

氯-3的原子核是由2个质子和1个中子构成的,所以氮-3原子的质子数为2,核外电子数也为2,故选:

B„

3.科学家运用了模型建构的方法探索原子的结构。下列对原子结构模型演变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卢瑟福核

式模型

A.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汤姆孙等人在原子中发现了电子,推翻了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C.卢瑟福等人通过a粒子散射实验修正了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

D.卢瑟福核式模型是最完善的原子结构模型,不会被替代

【答案】D

【解析】A、道尔顿是探索原子的结构较早的科学家,受当时科学水平的局限性,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

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A正确;

B、由于汤姆孙等人在原子中发现了电子,提出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所以推翻了道尔顿实心球模型。

B正确;

C、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设计了a粒子散射实验,得出卢瑟福核式模型,修正了汤姆孙关于原子结构的

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C正确;

D、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

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但卢瑟福核式模型也不是是最完善的原子结构模型,将会被替代。人

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4.下列各图中•和O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解析】A.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属于化合物;

B.图中含有三种物质的分子,属于混合物;

C.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

D.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

5.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卿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一分子间隔变大

B.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C.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D.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溶液中都含氢离子

【答案】B

【解析】A、由于水分子受热后运动加剧,导致水分子间隔变大,所以水变成水蒸气,水的体积变大。

A正确;

B、热胀冷缩是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B不正确;

C、由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所以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C正确;

D、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如: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酰变色;

都能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都能和碱反应生成水等,它们的共同点是:它们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氢

离子。即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氢离子。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

6.氯原子、碘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氯原子碘原子

A.氯元素和碘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B.符号“2C1”可表示2个氯元素

C.图中“+”表示两种原子带正电荷D.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答案】A

【解析】A、氯原子和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有7个电子,故氯元素和碘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正确;

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符号“2C1”可表示2个氯原子、不能表示2个氯元素,错误;

C、原子是不带电的,同时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意义,圆圈表示原子核,故图中“+”表示两种原子的原

子核带正电荷,错误;

D、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通常容易失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通常容易得电子,碘原子最

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故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错误;

故选A

7.钛合金被广泛应用于医用金属材料等领域。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钛元素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B.钛的原子序数是22

C.钛原子变为钛离子(口4+)时核外电子数不变

D.钛元素与其它元素本质区别是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答案】B

【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

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错误;

B、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中左上角数字是原子序数,钛的原子序数是22,正确;

C、钛原子变为钛离子(Ti4+)时,失去了4个电子,核外电子数发生了改变,错误;

D、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钛元素与其它元素本质区别是原子的质

子数不同,错误。

故选B。

8.2024年以“创新预见6G未来”为主题的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召开。氮化线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

钱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钱原子结构示意图像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A.钱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钱原子的中子数是31

C.图中X的数值是8D.做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答案】C

【解析】A、像是“车”字旁,所以钱元素为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元素周期表一格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质子数,最下方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

数+中子数,所以钱原子的中子数是70-31=39。不符合题意;

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31=2+X+18+3,X=8。符合题意;

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钱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O2-:表示2个氧原子

B.2A1:表示2个铝元素

C.7SO2:表示7个二氧化硫

D.p2o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答案】D

【解析】A、O2-:表示1个氧离子,选项错误;

B、元素符号前出现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故2A1:表示2个铝原子,选项错误;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前出现数字表示几个分子,故7s表示7个二氧化硫分子,选项错

误;

D、p2o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选项正确;

故选D。

10.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氢气B.一氧化碳

C.金刚石D.氯化钠

【答案】C

【解析】A、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由氢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属于碳单质,由碳原子构成,符合题意;

D、氯化钠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如图为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母误的是()

A.每个氯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B.钠原子在该反应中形成了阴离子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D.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结构都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A、氯离子是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故每个氯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不符合题意;

B、在该反应中,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符合题意;

C、氯化钠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钠离子和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是8,均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我国科学家利用氮化硼首次制备出一种薄如蝉翼的光学晶体一转角菱方氮化硼。氮元素和硼元素的

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

C.电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答案】A

【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因此不同的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是

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故选A。

13.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市场上有“含氟牙膏”“加碘食用盐”“加锌奶粉”等商品,这里的“氟、碘、

锌”是指()

A.物质B.元素C.分子D.原子

【答案】B

【解析】这里的“氟、碘、锌”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

态无关。

故选B。

14.硫、氯和硒都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16s17Cl

硫氯

32.0635.45

34Se

78.96

A.不同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B.硫和硒两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C.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

D.硫和氯为常量元素是由于摄入的营养物质中硫、氯元素的含量相对较大

【答案】B

【解析】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

荷数),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说法正确;

B、硫和硒两种元素位于同一纵列,所以属于同族元素,故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

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故说法正确;

D、硫和氯为常量元素是由于摄入的营养物质中硫、氯元素的含量相对较大,故说法正确。

故选B。

15.“微粒观”是一种化学观念,在化学符号5SO;中,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是()

A.2B.3C.4D.5

【答案】D

【解析】A、标在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2”表示一个亚硫酸根离子带2

个单位负电荷,不符合题意;

B、标在离子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离子中所含有的原子个数,“3”表示一个亚硫酸根离子中有3

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C、该化学符号中不含有“4”,不符合题意;

D、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5”表示5个亚硫酸根离子,符合题意;

故选:D。

16.氮化镁(MfcN?)是一种高强度材料,已知MgsN?中Mg的化合价为+2价,则N的化合价为()

A.-3B.-2C.0D.+5

【答案】A

【解析】氮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无,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零,可得:(+2)x3+2x=。,x=-3o

故选Ao

17.化学家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锢、钺、锌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碳12原子的质量为L993xl(y26kg,

一种锌原子的质量为L096xl(y25kg,该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B.64C.66D.1.096xl0-25kg

【答案】C

【解析】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々的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则Zn的相对原子质量

12

1.096x10-25必

-----------------------«66

—xl.993xl0-26^

12

故选Co

18.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质量分数)如下图,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其他12.62%

A.铁B.铝C.硅D.氧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前四位由多到少依次为氧、硅、铝、铁,因此含量最多

的元素是氧,故选D。

19.青海省是我国光伏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硅是光伏产业中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工业制取高纯硅

其中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QC一定条件、4二°氢原子

++^+电o氯原子

甲乙丙丁•硅原子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甲物质中硅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56:71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粒子个数比为1:1

D.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答案】A

一定条件

【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2H2Si+4HC1;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正确;

B、根据微观粒子图得出,甲为SiCI甲物质中硅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28:(35.5x4)=14:71,错误;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粒子个数比=1:2,错误;

D、丙物质是硅,由硅原子构成,不是由分子构成,错误。

故选Ao

20.尿素是一种优良的氮肥,其化学式为CO(NH2)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B.尿素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6:1

C.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6.7%

D.尿素能使植物枝繁叶茂、叶色浓绿

【答案】B

【解析】A、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14+2)x2=60,故A说法正确;

B、尿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卜4)=3:1,故B说法错误;

C、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一»…cX100%-46.7%,故C说法正确;

D、尿素属于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故D说法正确;

故选:Bo

二、填空题(本题6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44分)

21.世界是物质的。从宏观角度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看,物质又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

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1)图1中被原子的质子数为,被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图2中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微观粒子是(填字母序号),与C属于同种元素的是I

字母序号)。

(3)图2中B单质是由(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4)图2中A和B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其中A元素的化合价为

【答案】(1)4金属

(2)CB

(3)原子

(4)Na2s-2

【解析】(1)图1中被原子的原子序数(左上角数字)是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

子数,则被原子的质子数是4;

镀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2)最外层电子数为8(一个电子层为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则图2中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

微观粒子是C;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B与C质子数(圆圈内数字)相

同,则与C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

(3)图2中B是钠单质,钠属于金属由原子构成;

(4)图2中A(硫)和B(钠)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其中硫元素显-2价,钠元素显+1价,则化学

式为NazS,其中A(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2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表示汞原子,“O”表示氧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表示化合物的是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C.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原子数目均不变

D.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互转化

【答案】(1)ADB

A

(2)2Hg+O2=2HgOD

【解析】(1)图A表示的是氧分子构成的氧气,图B表示的是氧化汞分子构成的氧化汞,图C表示的

是汞原子构成的汞,图D表示的是氧分子构成的氧气,所以表示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AD;表示化合

物的是B;

(2)□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变化2是汞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为:2Hg+O2=2HgO;

□A、物质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汞是由原子构成的,故说法错误;

B、如图可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故说法错误;

C、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数目一定不变,但分子的数目不一定变,故说法错误;

D、据图可知,控制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互转化,故说法正确;

故选D。

23.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

(1)下表为三种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元素名称氮氟镁

原子结构示意图一(+12)2少82

口上表中*=。氟原子在反应中易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口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所形成离子的符号为。

口已知这三种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核外电子层数相等时,核电荷数越多,原子半

径越小。这三种原子中半径最小的是—O

(2)氮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一物质类别”关系如图。

氮元素的化合价「,20、

HNO3Ca(NO3)2

T一X

NH3

物质

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盐类别

□物质X的化学式是O

□NH3和0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2和H20,生成N2和H20的分子数之比o

□写出HNCh通过中和反应生成Ca(NO3)2的化学方程式—o

【答案】⑴5得到Mg2+氟原子/F

(2)N201:3Ca(OH)2+2HNO3=Ca(^)2+2H2O

【解析】(1)U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贝Ux=7-2=5;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在反应中易得到电

子;

□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符号为:Mg2+;

口已知这三种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镁的原子半径大于氮、氟;核外电子层数相

等时,核电荷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则氟原子的半径小于氮原子,故氟原子的半径最小;

(2)口物质X是含氮元素的氧化物,氮元素显+1价,所以化学式是:N20;

一定条件

□NE和0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2和H20,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6H2O,则生

成N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为:2:6=1:3;

口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HN03氢氧化钙反应生成Ca(N03)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Ca(OH)2+2HNO3=Ca(NQ),+2旦0。

2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IA0

1H2He

1氢IIAIIIAIVAVAVIAVIIA

1.0084.003

3Li4Be5B6C7N8O9F10Ne

2锂被硼碳氮氧氟敏

6.9419.01210.8112.0114.0116.0019.0020.18

11Na12Mg13A114Si15P16S17C118Ar

3钠镁铝磷硫氯僦

22.9924.3126.9828.0930.9732.0635.4539.95

(1)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填字母)。

A.门捷列夫B.拉瓦锡C.道尔顿D.阿伏加德罗

(2)氟元素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能防治弱齿。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已知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8)28,请写出该微粒的符号。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5)表中Ne和Ar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答案】(1)A

(2)19.00

(3)O2-

(4)AI2O3

(5)它们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了稳定结构

【解析】(1)A.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此选项符合题意;

B.拉瓦锡测定出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道尔顿等科学家提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阿伏加德罗指出,在相同条件下,相同的体积中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最下方数字是相对原子质量,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00。

(3)该微粒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微粒是离子,由于质子数为8,所以该微粒是氧离子,其符号

为O-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它们组成的化合物

的化学式为A12O3O

(5)Ne和Ar的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都排满了,都达到了稳定结构。

25.化学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改造物质和应用物质。

(1)分类是认识物质的重要方法。按要求从氢气、氢氧化钙、三氧化硫、氯化银中选取合适的物质,

将其化学式填在下列横线上。

□一种非金属单质;

□一种非金属氧化物;

口一种难溶性的盐____;

口一种微溶性的碱O

(2)人们根据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可以创造出新物质。

口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可以生成不同的新物质。例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能生成碳酸(H2co3),

还能通过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c6Hl。6)。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个氢原子;180g葡萄糖中碳元

素的质量为g«

□玻璃被誉为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发明之一。在工业生产中,玻璃通常是用石英砂、纯碱、石灰石按一

定的质量比混合,经高温烧制而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SiO2—CaSiO3+CO2T;

高温

Na2CO3+SiO2^=X+CO2T

上述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3)合理利用物质可以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

口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选项序号)。

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作导线

B.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可用于除铁锈

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造电光源

口我国是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目前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已走入千家万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H4),写出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o

【答案】(1)氏SO3AgClCa(OH)2

(2)1272Na2SiO3

点燃

(3)CCH4+2O2^^CO2+2H2O

【解析】(1)口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氢气是一种非金属单质,其化学式为H2,故填:

Eh;

口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则三氧化硫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其

化学式为S03,故填:S03;

□氯化银是难溶于水的盐,其化学式为是AgCl,故填:AgCl;

口氢氧化钙是一种微溶性的碱,其化学式为Ca(0H)2,故填:Ca(OH)2;

(2)□一个葡萄糖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则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12

个氢原子;180g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80gxsxlOO%=72g,故填:12;72;

u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Na、C、0、Si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

1、5、1,反应后Na、C、O、Si的原子个数分别为0、1、2、0,则X中含有2个钠原子、1个硅原子

和3个氧原子,X的化学式为NazSiCh,故填:Na2SiO3;

(3)口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作导线,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稀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因此可用于除铁锈,故选项说

法正确;

C、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造电光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

CH4+2O2CO2+2H2O0

26.氧化铉(Y2O3)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涂层材料,以富钮稀土矿(主要成分为Y2O3,含有少量的FeQ,、

CuO、Si。?等杂质)生产氧化钮的工艺流程如下:

盐酸

NH3NH4HCO3

富钮焙烧

—*,Yo

稀土矿23

SiO2滤渣

(1)籍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钮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x=

(2)丫2。3中Y的化合价为,“酸浸”过程中,氧化忆(Y2o3)溶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是

(3)“调pH”时,通入NH3使溶液呈碱性,“滤渣”的主要成分是o

(4)加入NH4HCO3发生“沉钮”的化学反应为2YC§+6NH4HCO3=3CO2f+3H2O+6X+Y2(CO3)3,

X的化学式为,写出X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

(5)“焙烧”的反应原理与煨烧CaCC)3相似,焙烧丫2«。3)3生成Y2O3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399

(2)+3/+3价Y2O3+6HC1=2YC13+3H2O

⑶Fe(OH)3、CU(OH)2

(4)NH4C1作氮肥

焙烧

(5)Y2(CO3)3^=Y2O3+3CO2T

【解析】(1)由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钮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9,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

39=2+8+18+x+2,得x=9,故填:39;9;

(2)Y2O3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Y的化合价为+3价;“酸浸”过程中,氧化铝(丫?。?)与盐酸

反应生成氯化铉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YQ3+6HC1=2YC13+3H2O,故填:+3或+3价;

Y2O3+6HC1=2YCL+3H2。;

(3)“调pH”时,通入NH使溶液呈碱性,“滤渣”的主要成分是氢氧根离子与铁离子、铜离子生成的氢

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铜沉淀,故填:Fe(OH%、CU(OH)2;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Y、ChN、H、C、0的原子个数

分别为2、6、6、30、6、18,反应后Y、Cl、N、H、C、。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0、0、6、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