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的构成奥秘(单元检测卷)(原卷版)_第1页
第三单元 物质的构成奥秘(单元检测卷)(原卷版)_第2页
第三单元 物质的构成奥秘(单元检测卷)(原卷版)_第3页
第三单元 物质的构成奥秘(单元检测卷)(原卷版)_第4页
第三单元 物质的构成奥秘(单元检测卷)(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物质的构成奥秘(单元检测卷)(分值:100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水分子 B.氧分子 C.氧原子和氢原子 D.氢分子2.下列元素分类错误的是()A.金属元素:金、银、铜、铂、钨 B.非金属元素:碳、氢、氮、磷、汞C.稀有气体元素:氦、氖、氩、氪、氙D.固体非金属元素:硫、硅、磷、碳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①CO2;②海水;③H2O2;④空气;⑤液氧;⑥高锰酸钾①②③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②④⑤ D.④⑤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4.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地壳中元素分布图 B.原子模型结构 C.反应分类 D.空气组成模型5.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是()A. B. C. D.6.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A.同一种原子 B.同一种分子 C.同一种元素 D.无法确定7.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五氧化二磷 B.金刚石 C.铁 D.氯化钠8.化学中元素符号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同的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不同。下列对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元素符号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AH只表示氢元素BAl表示铝元素,一个铝原子或铝CN只表示一个氮原子DO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原子或氧气“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化学变化中,原子核不发生改变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表示的微粒都是离子 B. C. D.10.下列关于元素与原子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元素是原子的一个归类“集体”B.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C.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核内中子数不同1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12.水通电分解时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构成水分子的原子种类 B.水分子质量和体积C.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的能量13.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2万块钛(Ti)金属板。已知Ti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Ti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48,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i原子核内有22个中子B.Ti可以表示一个钛元素C.Ti原子内所含的粒子总数为48D.钛单质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14.如图所示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是硫元素 B.该粒子可表示为X+C.该粒子的最外电子层已达到稳定结构 D.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15.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于()A.分子大而原子小 B.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C.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D.分子间有空隙而原子间没有空隙16.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将氮气制成液氮体积变小氮分子体积变小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C.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且分子间的间隔发生改变D.食物腐烂变质食物中的分子种类不变,但分子的性质发生了变化1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D.原子如果得到或者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18.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有关三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C.物质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质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分子、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19.如图是五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述五种微粒只涉及四种元素B.②③⑤表示的微粒性质较稳定C.①②④属于原子,③⑤属于阴离子D.①④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20.已知甲物质是生命的源泉,甲在一定条件下按如图所示充分反应,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二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乙分子中含有两个X原子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分子的种类在反应中发生了改变D.Y离子(Y2-)的结构示意图为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21.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钠元素;(2)3个氧原子;(3)两个氢分子;(4)硫离子;22.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横线上:(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______;(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有______;(3)不显电性的粒子有______;(4)带正电荷的粒子有______;(5)带负电荷的粒子有______;(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______;(7)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发生变化的粒子有______。23.根据如图回答问题:(1)A图所表示的元素符号是,其相对原子质量为,B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若C中的x=8,则表示的粒子符号为;(2)D图中甲的元素名称是,F与Cl位于同一主族的原因是。2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下表回答问题:(1)8号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2)11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3)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该粒子所表示的符号是:25.化学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甲是。(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填微粒名称)构成汞的微粒是(填微粒名称):构成氯化钠的微粒(填微粒符号)。(3)如图表示甲、乙、丙三种微粒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三种微粒表示种元素,三种微粒中质量最大的是(填“甲”、“乙”或“丙”)三、科学探究题26.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三组实验。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1)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是。(2)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说明。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3)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4)如图4所示,某同学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发现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查阅相关资料可知:已知①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即氯化铵固体)②由于分子质量小,所以化学上引入了分子的相对质量来表示分子的质量,即相对分子质量;③氨气分子的相对质量是17,氯化氢分子的相对质量是36.5,由此可知,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实验三:(5)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5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液面一条水平线,当糖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