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专版2024中考语文复习方案专题08文言文阅读试题_第1页
包头专版2024中考语文复习方案专题08文言文阅读试题_第2页
包头专版2024中考语文复习方案专题08文言文阅读试题_第3页
包头专版2024中考语文复习方案专题08文言文阅读试题_第4页
包头专版2024中考语文复习方案专题08文言文阅读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文言文阅读

专题突破训练

杂说明理类

一、[2024•包头一模]阅读下文,完成「4题。

长勺①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王于•神.”对曰:“夫思木而后民归之

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布德于民而平均②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动不违时,财不过用;财用不匮,莫不

能使共祀。是以用民无不听,求福无不丰。今将惠以小赐,祀以独恭③。小赐不咸①,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

不优,神弗申也。将何以战?夫民求不匮于财,而神求优裕于享者也。故不行以不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

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⑤,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国语•鲁语上》)

[注释]①长勺:鲁地名。②平均:公允合理。③独恭:国君•人致敬于神。④咸:普遍。⑤图民:考虑百姓之事。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神弗栩也____________

(2)将何以战____________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余不爱衣食于民,不爱牲玉于神。

(2)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

3.(2分)氏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文及课文《曹刿论战》简要分析鲁国取胜的缘由。

4.(2分)本文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简述在《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中是如何体现这一思想的。

二、[全品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宋之钟弱翁,为某且之令,自以为书佳,故好谤讥榜额所书。凡所至,有小适己意者,必令人去而重书之。然

其书实不工。曾过一山寺,有高阁壮美。弱翁与僚属拥在,望其额,曰:“定惠之阁”,旁踵姓名漫灭。弱翁称谬,

使僧梯取之,欲更书之。僧拂拭就视,乃颜真卿所书。弱翁顾谓僚属F1:“如此好字,何不刻石永存?”传者以为

笑。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故好谛电榜额所书

(2)必令人去而重书之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然其书实不工。

(2)弱翁称谬,使僧梯取之,欲更书之。

3.(2分)品读文中画线语句,并从技写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4.(2分)联系文章内容,你更认同钟弱翁的做法,还是《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观点?为什么?

三、[全品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卜.带②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

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一一所求大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孟子曰:说③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模题0数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

我得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干乘,我得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

吾何丧彼哉?”

(选自《孟子•尽心篇》)

[注释]①指:意旨,意向。②不下带:带,腰带。古代凝视人,目光不行低于对方的腰带。文中比方留意眼前常见

之事。③说(shui):向……进言。④椽(cui)题:也叫“出檐”,指屋檐的前端。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不下带而道存焉

(2)勿视其巍巍等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2)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

3.(2分)从选段中可以看出孟子所?是倡的修身之道是什么?

4.(2分)在《富贵不能淫》一文中,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当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

选文中什么内容体现/这一观点?请结合详细内容作答。

四、[全品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①漆水。流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

先表之时可寻方也,今水已变而至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今世之土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日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而,岂不

悲哉!

(选自《荆人涉漆》)

[注释]①表:做标记。②导:引导渡河。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回其先表之时可导也

(2)今水己变而益多矣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濂水。

⑵军惊而坏都舍。

3.(2分)文中画线句属于何种表达方式?并说说作者表达了什么观点。

4.(2分)楚国人在作战前做了大量准备,这与《曹刿论战》中的鲁国人很相像,但结果却迥然不同,这是不是说

明战前的准备并不重要?请说明理曰。

五、[全品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借人典籍,皆须爱惜,先有缺坏,就为补治,此亦士大夫百行之一也。济阳江禄①,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

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人厌其求假可。或有狼藉几案,分散部帙②,多为童幼婢妾之所点污,风雨虫鼠

之所毁伤,实为累德。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其故纸有《五经》词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也。

百家巫观祷请「绝于言议;符书章醮°,亦无祈焉。井汝曹所见也,勿为妖妄之贽。

(选自《颜氏家训•治家》)

[注释]①江禄:南朝萧梁的文人。②部帙(zhi):书籍的篇次、卷页。③巫觐:巫,指自言能与鬼神交往的人。魄

专指男巫。祷请:向鬼神祈祷恳求。④符书:通称“符箓”,道教徒用墨笔或红笔在纸上画成似字非字的图形,

自言可以驱使鬼神,治病延年,其实都是迷信。章醮(jid。):一种祈祷神仙的祭礼。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此亦上大夫百彳『之一也

⑵实为累德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D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

(2)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敬对之。

3.(2分)本文论述的是治家之道,作者讲解并描述济阳江禄的典故是否与主题不符?请说明理由。

4.(2分)对比阅读下面的内容,说说古人对待书籍的看法给你怎样的启示。

①济阳江禄,读书未竟,虽有急速,必待卷束整齐,然后得起,故无损败,人不厌其求假焉。

(《颜氏家训•治家》)

②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行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送东阳马生序》)

六、[全品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岁月不盾,季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学问,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

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①,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妻子不得复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上,依以扬

声,而身不免于幽蒙②,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公咙能驰一介之使,加咫

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孔融《论盛孝章书》)

[注释]①妻孥湮没:妻孥(向):妻子儿女。湮(ydn)没:埋没。指丧亡。②幽萦(z妻):被囚禁。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岁月不用

(2)公邮能驰一介之使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

(2)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

3.(2分)选文其次段引用《春秋传》中的话用意何在?请简要作答。

4.(2分)同样作为呈给君主的文章,《出师表》中的诸葛亮和选义中的孔融在举荐人才上有何不同之处?请详

细分析。

七、[全品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涌池道中,有车载瓦瓮,塞于隘路。唇天寒,冰雪凌滑,进退不得。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队,铃铎①数千,罗拥

在后,无可奈何。有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日:“车中瓮值几钱?”答曰:“七八千颇遂开囊,取绿⑵,立偿之。

命童仆登车,断其结络③,巷推瓮于崖下,须臾,车轻得进,群噪而前。

(选自李肇《唐国史补》)

[注释]①铃铎:原指系在牲口颈下的铃,此处代指“牲口”。②绿:细绢。③结络:捆扎用的绳网。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啰天寒

(2)否推瓮于崖下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有客刘颇者,扬鞭而至。

(2)颇遂开囊,取嫌,立偿之。

3.(2分)选文是怎样塑造刘颇的形象的?请结合详细内容进行分析。

4.(2分)同样是处理问题,《河中石兽》一文中寺僧、讲学家都不及老河兵有见识,而选文中面对道路堵塞,公

家、私人的旅客都不及刘颇处事坚决,从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八、[2024•凉山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蛛与蚕

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黄白灿然,因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

躯。然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口:“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天子衮龙①,百官级绣②,尊

非我为?汝乃揭腹③而营,口吐经纬织成网罗,会同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

忍也!”蛛日:“为人谋或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蚁者寡矣夫!

(选自《雪涛小说》,有删改)

[注释]①衮龙:龙袍.②级绣:一种官员的礼服。③程腹:空腹。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孰非我为

⑵会向其间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然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

(2)为人谋或为汝自谋,宁为我!

3.(2分)文中的蛛与蚕分别指的是哪一类人?

4.(2分)文中画线句与《爱莲说》中“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九、[2024•天津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况①守时,府治②被火焚,文卷悉烬,遗火③者,一吏也。火熄,况守出坐砾④场上,呼吏痛杖一百,喝使归舍,亟⑤

自草奏,•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初吏自知当死,况守叹曰:“此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奏上,罪止

罚俸。公之周旋叼、吏如此,所以威行而无怨。使以今人处此,即自己之罪尚欲推之下人,况肯代人受过乎?公之

品,干揖不行及矣!

(节选自《智囊》)

[注释]①况:况钟,字伯律,南昌人,时任苏州太守,明朝闻名廉官。②府治:府衙。③遗火:因失职造成火灾。④

砾:小石,碎石。⑤亟:急速,赶快。⑥周旋:这里是对待的意思。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便以今人处此

⑵干星不行及矣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一力归罪己躬,更不以累吏也。

(2)比固太守事也,小吏何足当哉!

3.(2分)选文结尾评论说“公之品,于是不行及矣”,况钟的“不行及”之“品”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内容

详细分析。

4.(2分)联系《曹刿论战》中“曹刿”这一人物形象谈谈你对“责任”的相识。

十、[2024•成都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万里桥记

[宋]刘光祖

自秦置守,李冰通二渠,为蜀万世利。今万里桥之水,盖秦渠也。其后诸葛孔明用蜀,以公信仁义怀而服之,

法度修明,礼乐儿于可复。古今相传,孔明于此送吴使张温,曰:“此水下至扬州万里。”后因以名。或则曰,

费祎聘①吴,孔明送之至此,曰:“万里之道,从今始也。”孔明没又千我,桥之遗迹亦粗具,非有所甚壮美伟观也。

以千载之间,人事更几兴废,而桥独以孔明故,传之亡穷。其说虽然,名桥之义则%

公命光祖为之记,记其大者而遗其细。若曰桥美名,公又与之为美观,非知公者。知公莫如光祖。

(选自《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三,有删改)

[注释]①聘:访。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其说虽然

⑵记其大者而遇其细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法度修明,礼乐几于可复。

(2)人事更几兴废,而桥独以孔明故,传之亡穷。

3.(2分)本文题为“万里桥记”,为何多处提到诸葛亮?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分)文中提到“其后诸葛孔明用蜀,以公信仁义怀而服之,法度修明,礼乐几于可复”。联系《出师表》诸

葛克对后主刘禅的建议,说说他是如何做到“法度修明”的。

十一、[2024•淮安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吾欲汝曹①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而口不行得言也。好争论人长短,妄是邪正法,此吾所大名

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纲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普不忘之耳。

龙佗高怎敦厚周慎,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④豪侠好义,忧人之忧,后人之乐,清浊

无所失⑤;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⑥之上,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鹫

者也咒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⑥辄切齿,州郡

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选自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有删节)

[注释]①汝曹:你等。②施衿结缩:父母送女儿出嫁,给她结好带子,挂好佩巾。③龙伯高:名述,字伯高。④杜

李良:名保,字季良。⑤清浊无所失:指交友不分善恶。⑥谨敕:谨慎端整。⑦本句比方相差不远。鹄:天鹅。鹫:

鸭子。⑧都将下车:指郡守初到任。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乐人之乐

(2)数郡半至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好争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

(2)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

3.(2分)这篇诫勉了•侄的书信有不少说理技巧,请说说你从中学到了哪些。

4.(2分)《诫子书》中诸葛亮特殊强调“静”,请你说说“静”对于做人与学习有哪些意义?

十二、[2024•济宁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诚以德为性所固有,非若力之赋于生初,而犹待培于生后也。是以骥之为

犍,知之而性无所加,不知而性无所损。修其在己,听其在人。辱于奴隶,弗顾也;死于槽物,不惜也;食不饱,力

不足,才美不外见,不计也。文公所说千里马,食以千里则马显,食非千里则马晦。一若千里之权不操于己而听

于人。虽马犹是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选自《古文笔法百篇》岳麓书社1984年版)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堞不称其力

⑵与于奴隶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诚以德为性所固有,非若力之赋于生初,而犹待培于生后也。

(2)虽马犹是马,而固有之失不亦多乎!

3.(2分)文章开头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

4.(2分)韩愈在《马说》中认为千里马被埋没的缘由是什么?本文则认为推断是不是千里马的标准是什么?

十三、[2024•东营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族兄中涵知旌德县时,近城有虎暴,伤猎户数人,不能捕。邑人请曰:“非聘徽州唐打猎,不能除此患也。”

乃遣吏持币往。归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至则一老翁,须发皓然,时咯咯作嗽;一童子卜六七耳。大

悲观,姑命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满,半跪启口:“闻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赐食未晚也。”遂命役导往。

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吧曰:“我在,尔尚畏耶?”入谷将半,老翁顾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

子作虎啸声,果自林中山,径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柄斧,纵八九寸,横半之,奋臂猛立,虎扑至,侧首让之,虎自顶

上跃过,己血流仆地。视之,自颔下至尾间,皆触斧裂矣。乃厚赠厚之。

老翁自言炼臂十年,炼目十年。其目以毛帚扫之,不瞬;其臂使壮夫攀之,悬身下缱不能动。《庄子》日:“义

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纪的《阅微草堂笔记》)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老翁吧曰

⑵乃厚赠厚之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日报唐氏选艺至精者二人,行且至。

(2)习伏众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

3.(2分)请你自选角度,分析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用了什么手法。

4.(2分)你从《卖油翁》中的卖油翁和本文的猎虎翁身上分别获得了怎样的教益?

人物传记类

十匹、[全品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襄阳罗友有大韵,少时多谓之痴。尝伺人祠,欲乞食,往太蚤,门未开。主子迎神出见,问以非时,何得在此?

答曰:“闻卿祠,欲乞一顿食耳。”遂隐门侧,至晓,得食便退,了无作容。为人有记功:从桓宜武平蜀,按行蜀城

阙观宇,内外道陌广狭,植种果竹多少,皆默记之。后宣武滦洲与简文集,友亦预焉;共道蜀中事、亦有所遗忘,

友皆名列,曾无错漏。宣武验以蜀城阙簿,皆如其言,坐者叹服。谢公云:“罗友诅①减魏阳元!”后为广州刺史,

当之镇,刺史桓解语令暮来宿,答曰:“民已有前期,主子贫,或有酒馔之费,见与甚有旧,请别日奉命。”桓豁

密遣人察之,至夕,乃往荆州门下书佐家,处之怡然,不异胜达。在益州,语儿云:“我有五百人食器。”家中大

惊。其由来清,而忽有此物,定是二百五十沓乌椽②。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语(①):岂,怎。②乌檬(⑻):食具,贫家所用粗制食盒,一具供两个人用。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承隐门侧

⑵民已有前期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至晓,得食便退,了无作容。

(2)共道蜀中事,亦有所遗忘,友皆名列,曾无错漏。

3.(2分)联系文章内容,说说罗友是一个怎样的人。(写出两点即可)

4.(2分)《鱼我所欲也》一文中,孟子认为“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是杀身成仁的表现,而本文中,罗友年

少时靠行乞为生,还“了无作容”,他是不是一个“不义”之人呢?

十五、[全品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野王二老者,不知何许人也。初,光武贰于更始,会关中扰乱,道前将军邓禹西征,送之于道。既反,因于野

王猎,路见二老者即禽。光武问曰:“禽何向?”并举手西指,言“此中多虎,臣每即禽,虎亦即臣,大王勿往也。

光武曰:“苟有其备,虎亦何出。"父曰:“何大王之谬邪!昔汤即桀于鸣条,而大城于亳;武王亦即纣于牧野,

而大城于郑蹴。彼二王者,其备非不深也。是以即人者,人亦即之,虽有其备,庸可忽乎!”光武悟其旨,顾左右

日:“此隐者也。”将用之,辞而去,莫知所在。

(选自《后汉书•逸民列传》)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道前将军邓禹西征

⑵虎亦何穹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此中多虎,臣每即禽,虎亦即臣,大王勿往也。

(2)彼二王者,其备非不深也。

3.(2分)野王二老劝刘秀不要接着向西捕猎的真正意图是什么?请加以分析。

4.(2分)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桃花源记》中的“隐士”和选文的“隐士”有何相同之处?请概括作答。

十六、[全品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先生姓杜氏,讳齐①,字苍略,明季为诸生。与兄溶避乱居金陵,即世所称茶村先生也。

二先生行身略同而趣各异。茶村先生峻廉隅汽孤特自遂③,遇珍贵人,必以气折之;于众人,未尝接语言,用

此丛忌嫉。然名在天下,诗每出,远近争传诵之。先生则退然一同于众人,所著诗歌古文,虽弟子弗示也。方壮

丧妻,遂不复娶。所居室漏且穿,木榻敝帷,数十年未尝易室中终岁不扫除。有子,教授里巷间。篓艰◎,每日中

不得食,男女啸号。客至,无水浆,意色间无儿微不自适者。间过戚友,坐有盛衣冠者,即静默去之。行于途,尝

避人,不中道与人语,虽儿童、厮舆,惟恐有伤也。

初,余大父与先生普,先帮子嗣从游,苞与兄百川亦获侍焉。

先生中岁道仆,遂跛,而好游,羊雨雪,常独行,徘徊墟莽间。允君子暨苞兄弟,暇则追随,寻花荷巴玩景光,

藉草而坐,相视而嘻,冲然若有以自得,而忘身世之有系牵也。

(节选白方苞《杜苍略先生墓志铭》,有删改)

[注释]①讳界行迷):名齐。古礼,对君主、尊长的名要避开,不得直称,以示敬重。后来便把名称为讳。②峻:

极,特别。廉隅:性情,行为方正不苟。③孤特:指性格独特,别出心裁。自遂:自行其是,不接受劝告。④篓(讪)

艰:贫困。⑤花蔚:花草。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用此丛忌嫉

⑵余大父与先生普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遇珍贵人,必以气折之。

(2)客至,无水浆,意色间无儿微不自适者。

3.(2分)选文是为杜苍略先生写的墓志铭,而其次段对茶村先生进行介绍是否多余?为什么?

4.(2分)结合材料内容,说说杜苍略先生的志趣与颜I可的志趣是否相同,并说明理由。(3分)

材料: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十七、[全品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吉①嗜学,善属文,工草隶,议者以掌诰许之。然性滑稽无操行,每中书舍人缺,宰相即欲用吉,终以佻薄而止。

雅好琵琶,尤臻其妙,教坊供奉号名手者亦莫能及。父常戒令勿习,吉性所好,亦不能改。道欲辱之,因家宴,

令吉奏琵琶为寿,赐以束帛,吉置于肩,左抱琵琶,按膝再拜如伶官状,了无作色,家人皆大笑。

及为少卿,颇不得意,以杯酒自娱。每朝士宴集,虽不目,亦常自至,酒酣即弹琵琶,弹罢赋诗,诗成起舞。时

人爱其俊逸,谓之“三绝”。

(选自《宋史》)

[注释]①吉:冯吉(919—963),字惟一,河南洛阳人。因父亲的恩荫被授为秘书省校书郎,历任膳部、金部、职

方员外郎、太常少卿等。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草隶

⑵虽不芍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D父常戒令勿习,吉性所好,亦不能改。

(2)及为少卿,颇不得意,以杯酒自娱。

3.(2分)联系选文内容,说说冯吉是一个怎样的人。

4.(2分)结合《马说》一文,说说宰相是不是伯乐,冯吉是不是千里马。

十八、[全品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萧颖士开元二十三年及第,恃才傲物,更无与比。常自携一壶,逐胜郊野。偶憩于堂旗,独酌独吟。会有风

雨暴至,有紫衣老人领一小童避雨于此。颖士见其散冗,颇肆陵侮。逡巡,风定雨霁,车马卒至,老人上马,呵殿

而去。颖士仓忙觇之,左右曰:''吏部王尚书也。”初,颖士常造门,未之面,极惊愕。明日,具长笺造门谢。尚

书命引至虎下,坐而夷之,其曰:“所恨与子非亲属,当庭训之耳!"复曰:“子负文学之名,倨忽如此,止于一第

乎?”后颖士最终扬州功曹。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偶憩于您旗

⑵所恨与子非亲属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常自携一壶,逐胜郊野。

(2)颖1•见其散冗,颇肆陵侮。

3.(2分)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萧颖士怎样的形象特点?

4.(2分)对比阅读下面的语句,分析萧颖士和宋源的不同。

①颖士见其散冗,颇肆陵侮。……后颖士最终扬州功曹。

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

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十九、[2024•广东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马援少时,以家用不足睁其兄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遂々北地田牧。常谓来宾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有畜数千头,谷数万斛,既而叹曰:“凡殖

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乃尽散于亲旧。闻隗嚣好士,往从之。嚣甚敬重,与决筹策。

(选自《资治通鉴》)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以家用不足摩其兄况

⑵遂之北地田牧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

(2)凡殖财产,贵其能赈施也,否则守钱虏耳!

3.(2分)结合选文,说说隗嚣为什么敬重马援。

4.(2分)马援常谓来宾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请你结合曹操《龟虽寿》中的杓关语句,谈谈

我仅青年人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二十、[2024•扬州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仇香者,陈留人也。至行①纯嘿?乡党无知者。年四十,为蒲亭长。民有陈元,独与母居。母帮香告元不孝,

香惊日:”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母早时守寡,养人遗孤,苦身投老,

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母涕泣而起。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元感悟,卒为孝子。考城令王奂

闻之曰:“枳棘非鸾凤所隼,百里非大贤之路。”乃以一月俸资香:使入太学。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不应征辟③,卒于家。

(节选自《资治通鉴•第五十五卷》,有删改)

[注释]①至行:高尚的德行。②嘿:同“默”,闭口不说话。③征辟(bi):征召、推举做官。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母本香告元不孝

(2)枳棘非鸾凤所集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吾近FI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

⑵乃以一月俸资香,使人太学。

3.(2分)仇香有哪些“至行”?请概括。

4.(2分)联系我们课内学过的《大道之行也》中的有关论述,谈谈仇香对陈元的规劝对你有何教化意义。

二十一、[2024•江西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季布

司马迁

孝惠时,(季布)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嫂①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

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日:“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

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亍今创痍未疼②,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

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久至,留邸一月,

见罢④。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

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

默然惭,良久日:“河东吾股肱⑤郡,故特召君耳。”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注]①娱(mdn):羞辱。②搀(ch6u):(伤、病)痊愈。③使酒难近:意思是,爱喝酒使性子,令人难以亲近。④见

罢:意思是文帝见过就不理他了。⑤股肱:这里是“重要”的意思。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下泄_________

(2)陈胜等型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2)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3.(2分)概括选文所写的两件事,并说说季布的性格特点。

4.(2分)请你联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和本文的季布,谈谈他们二人在给君主进谏上的共同点。

二十二、[2024•聊城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许衡尝着中过河阳,渴县,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卜自若。平问之,匕I:“非其有而取之,不行也。”

人日:“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一亳弗义弗受也。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

之,亦不昵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后,衡病重而卒。四方学士皆聚哭,有数千里来聚哭墓下者,谥文正。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方问之

(2)亦不现视而去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其有而取之,不行也。

(2)人所遗,一亳弗义弗受也。

3.(2分)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有何作用。

4.(2分)结合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的论述“此之谓失其本心”谈谈许衡是如何“守住本心”的。

二十三、[2024•青岛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魏征,字玄成,十年,为侍中。尚书省滞狱不决者,诏征平治。化处事以情,人人悦服。多病,辞职,帝曰:“公

不见金在矿何贵之有?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朕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卿虽疾,未及衰,岂得便①

尔?”

时上封事②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谤木之遗也。陛下当任其所言,

以赛得失。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帝悦,皆慰之。

帝宴群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③,征而已。”亲解佩刀,以赐

二人。

[注释]①便:安适。②封事:指密封的奏章。③违:过失,错误。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尚书省滞谀不决者

(2)以彭得失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公不见金在矿何费之有?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

(2)言而是,则为朝廷之益;非,亦无损于政。

3.(2分)文中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皇帝这样说的目的何在?

4.(2分)其次段魏征引用了“古者立谤木”的故事,联系《出师表》,说说魏征和诸葛亮在给皇帝的建议中有

何共同之处。

二十四、[2024•泰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祯,字维祯,吉水人。成化初,祯由国子生授夔州通判。二年,荆、襄石和尚起义反明,进攻四川巫山。督

盗同知①王某者怯不救。祯面擎之,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至则城已陷,贼方聚山中。祯击杀其魁,余尽遁,

乃抚伤残,招溃散。甫三日,贼复劫大昌。祯趣同知行,不应。瞿塘卫指挥曹能、柴成两人,与王素党结避祸,

多方诡辞庇之。激祯曰:“公为国出力,肯复行乎?”祯即请往,两人伪许相左右。祯上马,夹二人与俱,与贼夹

水阵。既渡,两人见贼即走。祯被围半日,误入淖②中,贼执欲降之,祯大骂。贼怒,断其喉及右博,祯死。从行者

奉节典史及部六百余人皆死。

自死所至府三百余里,所乘马奔归,血淋漓,毛尽赤,众始知祯败,往觅尸,面如生。子广鬻③马为归资,王同

知得马,不偿直,竟徒手得之。榇④既行,马夜半哀鸣。同知起视之,马骤前啮项,捣其胸,翌日呕立死。

(节选自《明史•王祯传》,有删节)

[注释]①同知:官名。②淖(nd。):烂泥。③鬻("):卖。④榇(c①n):棺材。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祯面教之

⑵不偿直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至则城已陷,贼方聚山中。

(2)马骤前啮项,捣其胸,婴H呕血死。

3.(2分)文章其次段写战马是否多余?请简要分析。

4.(2分)联系文中画线句,你能用孟子《富贵不能淫》中的哪句话概括?请你再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

二十五、[2024•孝感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良将李牧

司马迁

李牧者,赵之良将也。常居雁门,备匈奴。以便宜①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②,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

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⑷,急入收保⑤,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烯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

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赵王计.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复请李牧。李

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

百金之士®五万人,骰者十万人,悉勒习战。李牧多为奇陈,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

城。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便(bidn)宜:依照实际状况敏捷驾驭。②莫府:即幕府。③飨(xidng):用酒食款待。④入盗:入侵。⑤

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保”同“堡”。⑥百金之士:能冲锋陷阵的勇士。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京匈奴

(2)赵王七李牧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2)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

3.(2分)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4.(2分)联系《周亚夫军细柳》,说说李牧在治军方面与周亚夫有什么共同点。李牧又有什么独特之处?

二十六、[2024•连云港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亮身.弓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

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

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行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是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虐德量力,欲信大义于

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有删改)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亮如耕陇庙

(2)孤不虐德量力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由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2)然志犹未己,君谓计将安出?

3.(2分)诸葛亮为什么只可“就见”“不行屈致”?

4.(2分)《出师表》中与画线句相照应的句子是哪句?诸葛亮为何要在刘备“三顾”“三往”后才见他?

二十七、[2024•盐城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同敞'有文武材,意气糠慨。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或败弃,同敞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或取胜。军中

以是服同敞。顺治七年,大兵破严关,诸将尽弃桂林走。城中虚无人,独式耙②端坐府中。道同敞白灵川至,见式

fflo式耙曰:“我为留守,当死此。子无城守责,盍去诸?”同敞正色日:“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

垩2”式耙喜,取酒与饮,明烛达旦。侵晨被执,谕之降,不从。令为僧,亦不从。乃幽之民舍。虽异室,声息相闻,

两人日赋诗倡和。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注释]①同敞:张居正的曾孙。②式帮(si):即瞿式粗,和张同敞同为抗清名臣。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同敞危坐不去

(2)适同敞自灵川至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

⑵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乎?

3.(2分)请简要概括同敞的性格特点。

4.(2分)文中的事例能否作为《富爰不能淫》中“威猛不能屈”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二十八、[2024•荆门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①,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②,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

臼:“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己,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缈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

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司马迁《史记》)

[注释]①言兵事:争论用兵打仗的事。②难:驳倒。③易置:撤换。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佯败走

(2)而绡其粮道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使赵不将括即己,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2)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3.(2分)请简要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

4.(2分)请联系《河中石兽》,说说这两篇文章共同阐明白什么道理。老河兵成功、赵括失败的缘由分别是什

么?

二十九、[2024•龙东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鲁恭为中牟①令,重德化②,不任刑罚。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吏人往视之。其人随恭行町阐俱坐桑下。

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

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

反,以状白安。”

(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中牟:古地名,今河南省境内。②德化:用道德来教化。③袁安:河南郡太守,是鲁恭的上司。④阴:暗

中。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其人随恭行即的

⑵与恭次曰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1)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

⑵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

3.(2分)请你说说为什么看到小儿不捕野鸡,使者就考察结束了。

4.(2分)《曹刿论战》和本文各有一句话体现了执政者以德治民的思想。请找出来,写在下面。并说明你选择

它的理由。

三十、[2024•遂宁改编]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间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

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酉督?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

日:“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②,受物之汶汶③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

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蟆五呼!”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列传》)

[注释]①酹:薄酒。②察察:雪白的样子。③汶汶:浑浊的样子。④皓皓:荣洁的样子。⑤温蝮(hub):尘滓重积

的样子。

1.(2分)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⑴愁发行吟泽畔

(2)足以加放

2.(4分)翻译下面的句子。

(D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2)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3.(2分)请品析文中画线句。

4.(2分)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多数的仁人志士像屈原一样把“杀身成仁”奉为人生准则,请你另举出一个事

例,并结合孟子《鱼我所欲也》的相关论述说说你如何理解“杀身成仁”。

三十一、[2024•襄阳]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汲黯字长儒,濮阳人也。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①。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

日:“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②.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

南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④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

大夫。以数⑤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⑥,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

指"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移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