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14陕西省神木市2024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与参考答案一、积累和运用(24分)语文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心灵的滋养,它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语文学习,我们汲取智慧的养分,拓宽视野,丰富情感,提升素养。每一次的阅读、交流和写作,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的跨越。学校开展了“诗意语文,助力成长”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书自然之美】走进大自然,宛如打开一幅幅绚烂的画卷,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充满神奇与和谐的世界。那里的山川湖海、草木花鸟都展现出它们独特的魅力。它教会我们珍惜大自然的恩赐,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存在。让我们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感受那份宁静与和谐,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滋养与升华。1.小雯同学利用周末时间走进大自然进行采风,创作了下面的段落。请你解决其中的文字问题。(4分)雨后山前平原上的春天,因为温润而有了难得的丰茂与宜人;雨还将雾霾洗净了,让这干燥的春天终于有了一天格外美好的时间段落。苗圃林边的菜地里,新菜méng发出新芽,当然也有桃红梨白。屹立在街道边的一棵硕大的泡桐树,树上的紫花已经渐次开放,散发出甜蜜的幽香。紧邻着平原的山lù,被开辟成了面积很广大的栈道绿地,人们可以在曲折蜿蜒的栈道上漫步,享受悠闲的惬意时光。(1)请根据语境,给句中的加点字注音。(2分)①雨还将雾霾()洗净了。②屹()立在街道边的一棵硕大的泡桐树。(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列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①méng发②山lù【感诗歌之韵】品味诗歌,如沐春风,如饮甘泉,让人心灵深处得到滋润与洗涤。每一首古诗,都如同音符般跃然纸上,奏响着历史的旋律。2.学校将举办“古诗诵读大赛”,主持人小语拟写了下面这段开场白。请你在横线处补写相应诗句。(6分)诗言志,亦缘情。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关雎》就在“(1),”两句中,通过写水鸟和鸣引出下文对善良美好女子的思慕;《子衿》中“一日不见,(2)”拨动了女子心中对意中人的深深思念;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3),端居耻圣明”来表达自己希望得到举荐的心愿;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4),”来描写朋友之间跨越空间的友谊……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诵读大赛”,感悟古人情怀。【谈阅读之法】阅读方法的意义在于提高阅读效率,深化理解,进而促进个人知识与思维的全面发展。掌握恰当的阅读方法,可以使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汲取更多的信息,把握文本的核心要义。3.小语阅读《经典常谈》后,建议大家将《<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组合起来阅读。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请结合名著内容和阅读方法,说说你的看法。(3分)【品语文之妙】语文之妙,犹如一杯香茗,细品其香,回味无穷。语文不是文字的堆砌,而是文化的传承与情感的流淌。在语文的世界里,我们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怀,感受到现代人的思考与追求。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诗词,都蕴含着独特的韵味与意境,让我们陶醉其中,流连忘返。4.学习小组的同学搜集到了下面这段材料,请你解决其中的文字问题。(4分)①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②语文能带我们走进不同的天地、领略山川河岳的广博。③在语文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④我们虽然无法走遍每个角落,但文字会用它独特的魅力带领我们去丈量世界。⑤于是,我们不断寻找更美的风景,人生也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更丰富。(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2)从短语结构类型来看,第②句和第⑤句中的加点短语分别是结构和结构。(2分)(3)第④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踏诗苑之境】漫步古诗苑,犹如步入一片神秘的仙境,每一步都充满了诗意与遐想。诗歌,是心灵的独白,是情感的抒发,是想象的翅膀。在诗歌的世界里,我们感受到山水的灵动、草木的生机,品味到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的喜怒哀乐。5.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班级开展了“古诗伴我成长”系列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3分)(1)请将“诗”字按照笔画顺序,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1分)(2)小文誊抄了一首五言律诗,但诗歌的颔联和颈联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请你从下面的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帮小文把诗歌补充完整。()(2分)(颔联)汉阳渡,初日郢门山。(颈联)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A.风高还B.高风回C.高风还D.风高回6.学校接待了由世界各地中学生代表所组成的文化交流团,并开展了相应研学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4分)(1)活动中,“子衿”诗社提议大家行飞花令。请你参与,并补全下面的对话。(2分)小明:飞花令是古人饮酒助兴的游戏之一,属于雅令。今天咱们就选择带“花”字的七言诗来尝试一下。我先来——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小亮:我也有一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轮到你了:(2)2024年,法国将举办第33届奥运会。活动期间,同学们重温了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其中“折柳寄情”的意象,彰显了属于中国人的浪漫。请你结合相关诗句,向文化交流团解读“折柳”这一独具东方文化韵味的送别方式。(2分)二、阅读(46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9分)【材料一】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生态是指生物(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动物、真菌、植物五大类)之间和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当代环境概念泛指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总体,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当代环境科学是研究环境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的综合性科学。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相互交织,因而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新概念。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大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材料二】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近年来,我国着力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建有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已在三江源等10个区域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474个,各类自然保护地的面积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18%。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1%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部分珍稀濒危物种野外种群逐步恢复。为解决自然保护地空间重叠、边界不清的问题,我国将自然保护地按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分为三类: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按照“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的总体要求,各地将自然保护地资源整合优化、重新分级分类,有效解决各类矛盾。【材料三】在近现代的社会飞速发展中,人类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与效益,对自然不合理的开发,对资源的掠夺式开采,各种不合时宜的工程项目的兴建,还有战争的爆发,大大地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导致生态环境退化,并因此而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环境效应,对人类的生存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而且,因为破坏环境导致的后果,需要数年或数十上百年才能恢复,有些,如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方圆千里寸草不生的情况,甚至是不可逆的。因为工业废气的不合理排放,造成大气污染,臭氧层遭到破坏,全球变暖,南北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升高,许多岛屿已经或者正在消失;因为工业环境废水、废物治理不当,酸雨蔓延,水体污染,许多物种已经或者濒临灭绝,甚至达到每小时灭绝一种的可怕速度;因为人们过度砍伐,导致森林锐减,大量水土流失,出现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到本世纪已有至少600万公顷的土地荒漠化。人类的生活、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各种与环境有关的疾病,甚至绝症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危及人类的健康与生命。7.说明文有别于其他文体,有其特有的说明方法和语言特色。请结合所学知识,品析【材料一】中的加点词语和【材料二】中的画线句。(4分)8.人类的破坏行为会对生态环境中的哪些资源造成影响?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说明,并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两点建议。(3分)9.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生态是指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动物、真菌、植物五大类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B.生态环境是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生态系统。C.目前,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达474个,各类自然保护地的面积占到陆域国土面积的近20%。D.近现代社会,人类因为破坏环境导致的后果,需要数年或数十上百年才能恢复。(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1分)从云霞畔下来刘成章七八月的陕北真是陕北的模样。好风阵阵,每座山都像老虎似的肌肉涌动,庄稼像鸟儿意欲展开双翅。青草们扭起了绿色的秧歌,从宝塔山下扭起,向南,能一直扭到秦岭山脚;向北,经过子长、绥德、榆林,能一直扭到毛乌素大沙漠的里面。而有时候,滚雷碾着满天的云彩,战车样狂碾,有的云彩被碾破了,露出闪电巨大的眼睛,那眼睛一眨一眨,白炽的光芒一耀千里。天上下的雨再不是春雨一样泛着绿光蓝光紫光,它成了豪爽的老白雨。老白雨每一滴都是一个小瀑布,无数的小瀑布洒下来,让万物都洗了个痛快澡。河流便浪涛汹涌地跑起了马,你追我赶,浩浩汤汤,鬃毛在艳阳下啸成猎猎旗帜。赶路的人们喜笑颜开,头上都戴着含有小麦香的新草帽。“嘿!桃儿下来了!”这虽是一句普通话语,说的是桃儿熟了,上市了,然而在这时候说出来,就使人浮想联翩。想起这时候青蛙蹬腿乱跳,想起这时候野兔纵腿乱窜,想起这时候鸟儿也会落下用脚走一走,更想到,这时候的桃儿也是长了腿的。它到底长着几条腿,可以不去追究,重要的是它长着腿。其实绝不止桃儿。这时候陕北还有许多瓜果蔬菜野果都是长了腿的。不是吗?你听人们不时说的话吧:西瓜下来了!小瓜下来了!罐梨下来了!豆角下来了!马茄子下来了!一个一个都下来了!其实河也是长了腿的,偶尔会跳上岸来。其实树和草也长了腿,它们从卸下它们的火车站走起,一直走到各居民小区。汗珠也长了腿,从额头跳到地上;衣裳也长了腿,从身上走到一边;爱意也长了腿,一路飞跑,从后生的意念中,倏地就跑进了姑娘的眼里。连每片花瓣也长了腿,它们都想到处看看,枝叶却拼尽全力阻止,不过劲大一些的还是挣脱跑了。看到它们,长了腿的绊脚石就鼓足信心,打算自动离开,只是缘于牛顿的定律死拽着,它壮志难酬。这时候陕北的一切都是长了腿的,都是走的、跑的、蹦的、跳的,一切都不再安分。这时候的陕北无物打盹,无物静睡。七八月的陕北是腿的舞台,奔忙的舞台,欢欣亢奋的舞台。冥冥中,管乐紧奏弦乐忙,锣鼓也在急急地敲,所以天气总是酷热不退。夜里终于静下来,枕着日间的种种入梦,梦见两个人关于桃儿“下来了”的议论:下来了?从什么地方下来的?山腰?不对。山顶?还不对。猜不到了。你想想李白是怎么写黄河的吧?黄河之水天上来?咳,对了,它们就是来自天上,是从云霞畔下来的,如果你有灵性,会看见它们腿上云气缭绕。从梦中收获的这个意象太好了,真是秉承着伟大诗人李白的思维,浪漫、大胆、奇特。瓜果蔬菜们都如同出自李白的游仙诗,如同云中君兮纷纷而下来!我反复扫视陕北的原野,这原野瓜果飘香,五谷蓬勃,生机遍地,八面来风,连渠畔放的铁锨都想跳上几跳。风吹着我心里的文字,我感到那些文字哗啦啦响了一阵之后,都有了脉搏有了呼吸,好像还睁开了眼睛,都准备紧张而有序地走进一篇我正在构思的散文里。而高高的云霞之畔,还有一些东西正在接二连三地跳下,我感到自己的心扑通扑通地响,它们都跳进我的心里了,变成文字了。我的心室本来够大的,现在已经拥满了,挤挤挨挨地像几十个候车的人合在一起。无数文字在说话在喧哗。我低头向它们喊叫,让它们肃静一些。然后我说,如果暂时不需要哪个,很对不起,为了文章的简洁,哪个就暂且休息休息吧,以后还会有用武之地。吵什么,不相信吗?这片土地给了我那么多惊喜和感动,我哪能只写一篇小文就草草了事?10.作者说“七八月的陕北真是陕北的模样”。请阅读全文,从自然、气候和人的角度概括七八月的陕北的特点。(3分)11.请结合语境,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青草们扭起了绿色的秧歌,从宝塔山下扭起,向南,能一直扭到秦岭山脚。12.文章以“从云霞畔下来”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13.请结合全文,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14.刘成章的陕北风情散文既是乡土和诗意的碰撞,又是现实与浪漫的交织。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山水东南流,名为紫溪。中道夹水,有紫色磐石,石长百余丈,望之如朝霞,又名此水为赤濑,盖以倒影在水故也。紫溪又东南流,径白石山之阴。山甚峻极,北临紫溪。又东南,连山夹水,两峰交峙,反项对石,往往相捍。十余里中,积石磊砢[注],相挟而上。涧下白沙细石,状若霜雪。水木相映,泉石争晖,名曰楼林。(节选自《水经注·卷四十》)【注】磊硒(luǒ):壮大的样子。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水尤清冽()(2)日光下澈()(3)北临紫溪()(4)两峰交峙()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卷石底以出能以径寸之木B.其岸势犬牙差互其如土石何C.白石山之阴渔人甚异之D.相挟而上面山而居17.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分)(2)又名此水为赤濑,盖以倒影在水故也。(2分)18.【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写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2分)(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9~20题。(4分)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9.“蒹葭”“白露”借深秋破晓之景,渲染了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的心情。(2分)20.小明反复阅读《蒹葭》,发现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但他不知道其中缘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他答疑解惑。(2分)四、作文(5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人的一生,总有一些人值得铭记,总有一些记忆值得珍藏,总有一些情感值得珍惜,总有一些道理值得感悟,总有一些梦想值得追求……请以“值得”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文体不限;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⑤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积累和运用1.(1)①mái;②yì(2)①萌;②麓2.(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2)如三月兮(3)欲济无舟楫(4)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3.同意。《<诗经>第四》介绍了《诗经》的相关知识,包括其起源、内容、形式等;《辞赋》第十一讲述了辞赋的发展演变;《<诗>第十二》则对诗歌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将这三篇组合起来阅读,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文化背景。4.(1)语文是书(2)动宾;偏正(3)将“虽然”改为“因为”5.(1)略(2)C6.(1)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2)“折柳”这一送别方式蕴含着中国人对离别之情的独特表达。古人有“柳”与“留”谐音,折柳相送,表达了对友人的挽留之意。同时,柳树生命力顽强,折柳也象征着对友人的美好祝福,希望他们能像柳树一样适应环境,顽强生长。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送别》中就有“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的诗句,体现了折柳送别的文化内涵。二、阅读1.(1)“水乳交融”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生态与环境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融合的关系,使说明更具生动性。(2)画线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我国自然保护地的数量和各类自然保护地的面积占比,以及对野生动植物物种的保护情况,增强了说明的可信度。2.人类的破坏行为会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造成影响。建议:①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②制定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加大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罚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钳工多选题试题及答案
- 电商运营中农业产品展示的技巧试题及答案
- 车工考试题及答案
- 针对重点2025年土木工程师考试应试技巧分享试题及答案
- 高速国企考试试题及答案
- 适应力培养幼儿园数学试题及答案
- 医学信息工程与课件
- 赣县幼师面试题及答案
- 糖尿病肾病试题及答案
- 传媒前台合同样本
- (四调)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考试 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济南市中区九年级中考数学一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 数学建模与系统仿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微生物在果蔬保鲜中应用
- 化工静设备基础知识共课件
-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入门级Starter A 结业测试 含答案
- 烟草原料学-烟草的品质课件
- 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课件
- DG-TJ 08-2362-2021 综合杆设施技术标准
- 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CIMT)(PPT 53)第三讲柔性制造系统(FMS)
- TSG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