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基本技能——物质的溶解一、选择题1.(2023·海南)某实验小组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其中错误的是()A.取用固体B.称量C.量取液体D.溶解A.A B.B C.C D.D【答案】C【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物质的溶解【解析】【解答】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故错误,符合题意;
D.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分析。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分析。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分析。
D、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分析。2.(2023九上·九龙坡月考)为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小明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其中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冰块 B.面粉 C.植物油 D.食盐【答案】D【知识点】物质的溶解;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解答】A、冰和水的化学成分都是水,将冰融化到水里得到的还是水,是纯净物,A错误;
B、面粉不溶于水,只能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悬浊液,B错误;
C、植物油不溶于水,只能以小液滴的形式悬浮于液体里,形成乳浊液,C错误;
D、食盐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3.(2023九上·麒麟月考)对下列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性质不同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间隔变小C.干冰升华:状态改变,分子大小改变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答案】C【知识点】物质的溶解;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解析】【解答】A.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氨气和氮气气味不同,故A不符合题意;
B.分子之间有间隔,压强增大间隔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
C.干冰升华间隔改变,故C符合题意;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氨气和氮气气味不同;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干冰升华间隔变大;
D.温度越高运动越快。4.(2023九上·上海市月考)下列混合物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的是()A.食盐中混有泥沙 B.食盐中混有白糖C.碳酸钙中有石子 D.蒸馏水中混有酒精【答案】A【知识点】物质的溶解;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解析】【解答】过滤是固液分离的操作,蒸发操作可将水分蒸发,得到固体。
A、食盐和泥沙的溶解性不同,加水溶解后,食盐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过滤可除去泥沙,通过蒸发操作,可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A答案正确;
B、食盐和白糖都溶于水,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无法分离。B答案错误;
C、碳酸钙和石子都不溶于水,无法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分离。C答案错误;
D、蒸馏水和酒精能混互溶,无法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分离。D答案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溶解,过滤,蒸发的原理分析。5.(2023·增城模拟)实验室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A.计算:所需固体氢氧化钠的质量是8B.称量:将固体氢氧化钠直接放在托盘上C.量取:用50mLD.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氢氧化钠溶解【答案】B【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物质的溶解;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解答】A、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液,所需固体氢氧化钠的质量为:50g×16%=8.0g,故A不符合题意;
B、固体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需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故B符合题意;
C、配制50g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需量取水的质量为:50g×1-16%=42g,接近量筒的量程且不超过量筒的量程,用倾倒发将水倒入量筒中时,离刻度还有1-2mL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故C不符合题意;
D、在溶解的过程中,用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作用,故用玻璃棒搅拌课加速固体氢氧化钠的溶解速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求溶质的质量的计算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6.(2023·五华模拟)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比较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B.验证甲烷中含有碳元素C.检验鸡蛋壳和白醋反应是否生成二氧化碳D.探究水对铁生锈有无影响A.A B.B C.C D.D【答案】B【知识点】物质的溶解;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解析】【解答】A、比较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溶剂都是水,溶质分别是碘和蔗糖,符合对比实验需要控制单一变量的要求,A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验证甲烷中含有碳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需要检验甲烷燃烧的产物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应该用内部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变浑浊,B设计用干冷的烧杯是验证是否含有H元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把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盖在杯口,根据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检验鸡蛋壳和白醋反应是否生成二氧化碳,C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探究水对铁生锈有无影响,其变量是水,左边铁钉同时与水、空气接触会生锈,右边铁钉只和干燥空气接触不会生锈,所以得出水对铁生锈有影响,D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对比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分析解答;
B、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要验证甲烷含碳元素,必须要验证产物是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分析解答;
D、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及对比实验控制单一变量的分析解答。7.(2023·五华模拟)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 B.碘 C.氯化钠 D.味精【答案】B【知识点】物质的溶解;溶液的组成及特点【解析】【解答】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蔗糖、氯化钠和味精都可以分散在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碘不溶于水,沉淀在水的底部,无法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液的定义、特征,以及物质的溶解性分析解答。8.(2023·滨州)小亮在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他的错误操作是()A.取氯化钠 B.称氯化钠C.量取水 D.溶解氯化钠【答案】C【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物质的溶解【解析】【解答】A.取氯化钠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用药匙取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称氯化钠时,注意“左物右码”,托盘上垫上相同的纸,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量取水,视线应该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错误,符合题意;
D.溶解氯化钠时,需要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分析。
B、使用托盘天平时将药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并垫质量、大小相等的纸片,不能直接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
C、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D、根据溶解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9.(2023·苏州)向5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由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B.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C.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D.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答案】B【知识点】物质的溶解;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解析】【解答】A.根据图中所示,振荡前,汽油与水溶液分层,说明汽油(无色)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不符合题意;
B.根据此实验无法证明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符合题意;
C.振荡静置后,上层是紫红色溶液,下层呈无色,上层得到的是碘的汽油溶液,下层是无色的水,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意,碘的水溶液(黄色),碘的汽油溶液,显紫红色,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图像,向5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mL汽油(无色),振荡前,无色的汽油在上方,黄色的碘的水溶液在下方;振荡静置后,上层是紫红色溶液,下层呈无色分析。10.(2023·曲靖模拟)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 B.味精 C.葡萄糖 D.食醋【答案】A【知识点】物质的溶解【解析】【解答】A、面粉的成分是纤维素,不溶于水中,A正确;
B、味精的成分是谷氨酸钠,是盐类,可溶于水中,B错误;
C、葡萄糖分子可溶于水中,C错误;
D、食醋可以溶于水中,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熟记物质与在水中的溶解性。一般酸碱盐均可溶于水中,但形成沉淀性的盐微溶于水中。高分子物质不能在水中形成溶液。11.(2023·和平模拟)下列关于粗盐提纯的操作正确的是()A.取样 B.溶解C.过滤 D.蒸发【答案】B【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物质的溶解;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解析】【解答】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B、溶解粗盐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以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图中所示操作符合题意;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D、烧杯不可以直接加热,蒸发时应该使用蒸发皿,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A.瓶塞要倒放;
B.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过滤时需要玻璃棒进行引流;
D.蒸发应在蒸发皿中进行。12.(2021·本溪模拟)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说明石蜡具有的性质是()A.密度 B.硬度 C.溶解性 D.可燃性【答案】D【知识点】物质的溶解;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解析】【解答】用小刀能切下,说明石蜡质软,放入水中不溶解,且浮在水面上,则密度比水小,而可燃性无法说明;故答案为:D。
【分析】注意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性质13.(2021·武侯模拟)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取40℃的KCl溶液65g放入烧杯中,如图甲。按图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忽略溶剂损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大小为:丙>甲B.丁图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7:50C.乙图中的KCl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D.实验可知,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答案】C【知识点】物质的溶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解析】【解答】A、由题意分析,刚开始甲是40℃的KCl溶液65g放入烧杯中,后又加入5g氯化钾全部溶解形成乙溶液,降温以后形成饱和丙溶液,由于析出晶体的质量为3g,则丙溶液共67g,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则丙中溶质质量为17g,甲中为15g,可以比较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丙>甲,正确,不符合题意;B、由图示可知,丁溶液是20℃的饱和溶液,加固体也不能溶解,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也就是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4:100=17:50,不符合题意;C、从图中只能看出甲溶液加入5g氯化钾全部溶解,无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符合题意;D、从图乙可以看出40℃时固体能全部溶解,然后降温到20℃形成丙溶液时有固体析出,所以得出:K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A、跟据题意可知,向甲溶液中加入5g氯化钾,降温后析出3g氯化钾,则丙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比甲多出2g,丙溶液共67g,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则丙中溶质质量为17g,甲中为15g,可以比较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丙>甲,正确;
B、根据丁溶液是20℃时的饱和溶液,丁溶液共67g,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则丙中溶质质量为17g,水的质量为50g,丁图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7:50,可知B正确;
C、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剂量的溶剂里面,不能继续溶解溶质,或者肉眼直接观察到溶液底部有固体析出,都可以判断为饱和溶液,本题乙图无法判断为饱和溶液,可知C错误;
D、乙到丙溶液,温度降低,氯化钾析出,可知D正确。14.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A.溶解前用玻璃棒研磨大颗粒粗盐B.过滤时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C.加热蒸发时要不断搅拌直至水分全部蒸干D.实验结束随即用手将蒸发皿从三脚架上取下【答案】B【知识点】物质的溶解;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解析】【解答】A.溶解前研磨大颗粒粗盐,增大粗盐与水的接触面积,加速粗盐溶解,但是不能用用玻璃棒,故不合理;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滤液的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故正确;C.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错误;D.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故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A、研磨大颗粒粗盐,应用研钵研磨。
B、根据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进行分析。
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D、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15.(2020九上·浦东月考)《本草纲目》中“黄连”条目下记载:“吐血不止,用黄连一两,捣碎,加鼓二十粒,水煎去渣,温服。”该过程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A.过滤 B.加热 C.称量 D.蒸发【答案】D【知识点】物质的溶解;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解析】【解答】A、水煎去渣中的“去渣”,属于过滤操作,A不符合题意;B、水煎去渣中的“水煎”,属于加热操作,B不符合题意;C、“用黄连一两”属于称量操作,C不符合题意;D、“吐血不止,用黄连一两,捣碎,加鼓二十粒,水煎去渣,温服”中没有涉及到蒸发操作,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中文字的叙述,结合过滤、加热、称量操作,进行分析。二、填空题16.实验探究:影响硝酸钾溶解速率的因素。根据下表所探究的内容和方法,将空格填写完整。内容探究方法现象结论颗粒大小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取大、中、小三块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固体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水中小块硝酸钾固体先溶解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答案】固体物质颗粒越小溶解越快;水温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取两份质量相同的硝酸钾粉末,分别放入盛有同量水的烧杯中,给其中一只烧杯加热,一只静置,均不搅拌;被加热的烧杯中的硝酸钾固体先溶解;加热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搅拌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取两份质量相同的硝酸钾粉末,分别放入盛有同体积、同温度水的烧杯中,其中一只用玻璃棒搅拌,另一只不搅拌用玻璃棒;搅拌的烧杯中的硝酸钾先溶解;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答案合理即可)【知识点】物质的溶解;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解析】【解答】(1)取大、中、小三块相同质量的硝酸钾固体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水中,小块硝酸钾固体先溶解,说明固体物质颗粒越小溶解越快;(2)水的温度可能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故内容是水温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是取两份质量相同的硝酸钾粉末,分别放入盛有同量水的烧杯中,给其中一只烧杯加热,一只静置,均不搅拌,可以看到的现象是被加热的烧杯中的硝酸钾固体先溶解,故说明加热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3)是否搅拌可能影响固体的溶解速率,故内容是搅拌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是取两份质量相同的硝酸钾粉末,分别放入盛有同体积、同温度水的烧杯中,其中一只用玻璃棒搅拌,另一只不搅拌,可以观察到用玻璃棒搅拌的烧杯中的硝酸钾先溶解,说明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分析】根据物质溶解的快慢与颗粒大小、温度与是否搅拌有关,但只有温度能影响溶解性,在进行对比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控制。17.盘锦﹣﹣过去的“盐碱地,南大荒”,如今的“石油城,鱼米乡”,稻米、河蟹闻名天下.几名同学对本地的土壤酸碱性进行测定.取盐碱地土壤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充分溶解后进行操作即可得到土壤溶液.测定此溶液的酸碱性可以选择.A.紫色石蕊溶液B.无色酚酞溶液C.pH试纸为使土壤的pH更接近于7,一般采取的方法是(一种方法即可).【答案】加速溶解;过滤;A、C;用水冲刷【知识点】物质的溶解;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溶液的酸碱度测定【解析】【解答】在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的目的是加速物质的溶解,充分溶解后,分离固体和溶液可采用过滤的方法,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可用酸碱指示剂或pH试纸,但是酚酞试液无法确定溶液显中性还是酸性;若土壤显酸性或碱性,可用水冲刷的方法使之更接近中性,也就是pH接近7.故答案为:加速溶解;过滤;A、C;用水冲刷.【分析】根据玻璃棒的用途、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以及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来分析.18.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资源。海水经风吹日晒可获得含有泥沙的粗盐,然后经过加工得到精盐。下面是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流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操作①、②、③依次为下图中的(填字母)。
ABC
(2)在上述三个实验操作中,均需用到的仪器是(填写仪器名称),其中在A操作中的作用是。
(3)在B操作装置中,漏斗应如何放置。【答案】CBA;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致使液滴飞溅;漏斗下端管口(的尖嘴)紧靠烧杯内壁【知识点】物质的溶解;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粗盐提纯【解析】【解答】粗盐提纯的步骤分为溶解、过滤和蒸发三步;在这三个步骤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在溶解时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加快粗盐溶解的速度;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致使液滴飞溅;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的尖嘴)紧靠烧杯内壁,可以防止滤液溅出。【分析】过滤可以除去固体不溶物,其注意点是“一贴二低三靠”蒸发时为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致使液滴飞溅,得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温将剩余水分蒸干。三、实验探究题19.(2023·西城模拟)对比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1)实验1,向4个烧杯的液体中分别加入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下图所示。Ⅰ、对比①和④可得到的结论是。Ⅱ、能比较出食盐和蔗糖溶解性强弱的实验组有(填序号,写全对比组)。(2)实验2,已知: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CO2。Ⅰ、为证明CO2与NaOH发生反应补充了实验⑥,观察到⑥中气球变鼓的程度小于⑤。⑥中集气瓶里应加入。Ⅱ、写出CO2与Na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20℃时,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酒精中的好;①②、①③(2)200mL的CO2和50mL的H2O;CO2+2NaOH=Na2CO3+H2O【知识点】物质的溶解;碱的化学性质【解析】【解答】(1)Ⅰ、①和④的自变量在于溶剂种类的不同,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中这趟完全溶解,而④中这趟没有完全溶解。故对比①和④可得到的结论是20℃时,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酒精中的好。
Ⅱ、从①②或①③中看出,相同温度,等量水的条件下,溶解的蔗糖比食盐多,可以比较出食盐和蔗糖溶解性强弱。
(2)Ⅰ、为了排除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造成的干扰,⑥中集气瓶里应加入200mL的CO2和50mL的H2O。
Ⅱ、CO2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Na2CO3和H2O。化学方程式见答案。
【分析】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注意水的干扰,所以需要设置对照实验排除水的干扰。20.(2023·龙川模拟)具备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保证。在化学实验操作中,小红和小霞分别抽取了Ⅰ、Ⅱ组试题。(1)Ⅰ组试题:O2和CO2的实验室制取写出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b。(2)实验室制CO2和O2均可使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其中,制取O2的化学方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因编辑技术员与生物工程企业合作协议
- 患者尿管护理规范与实施
- 冬春季传染病防控指南
- 餐厅技术加盟协议书
- 被迫写下婚前协议书
- 解除劳动和解协议书
- 餐饮股东入股协议书
- 训练篮球安全协议书
- 饭堂食堂承包协议书
- 销售总监聘请协议书
- 状元展厅方案策划
- 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甘肃农业大学
- 鸢飞鱼跃:〈四书〉经典导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四川大学
- 空压机日常维护保养点检记录表
- MOOC 统计学-南京审计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中国风水滴石穿成语故事模板
-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2023届小升初语文试卷(含解析)
- (高清版)TDT 1001-2012 地籍调查规程
- 毛泽东诗词鉴赏
- 电机与拖动(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关于开展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的自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