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2025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2025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2025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2025年辽宁省铁岭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0二五年中学生能力训练化学模拟练习(一)(本试卷共14道题,满分50分化学和物理考试时间共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a-401.随着东北旅游的爆火,东北大米受到南方朋友热捧,大米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2.孔雀石[主要成分]是一种用于冶炼铜的矿石,其主要成分中包含的元素种类有A.4种 B.5种 C.8种 D.10种3.2024年3月2日,我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的维修任务。出舱活动期间航天员会使用机械臂。在选用机械臂材质时,不需要考虑的性质是A.硬度 B.光泽 C.抗腐蚀性 D.密度4.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合成纤维的透气性比天然纤维好B.合金属于合成材料,是混合物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易腐蚀的特点D.可用抽丝、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5.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 B.闻气体气味C.测定溶液的pH D.稀释浓硫酸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形成白雾B.铁与稀硫酸反应时有气泡产生,形成黄色溶液C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铜片逐渐消失,形成蓝色溶液D.用稀硫酸除铁锈时,铁锈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7.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B.贫血的人补充的铁越多越好C.霉变的大米多次清洗后可蒸熟食用 D.碳酸饮料具有良好的口感,可取代水长期饮用8.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成果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条件下,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氨气()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原料气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C.四种物质中有两种属于氧化物D.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1∶39.硫酸铵【化学式为】不仅是一种化肥,而且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同学们在实验室中配制了少量硫酸铵溶液给花盆中的花施肥,其配制过程如下。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硫酸铵作为化肥时属于复合肥料中一种B.所配溶液为该温度下硫酸铵的不饱和溶液C.所配溶液降温到10℃时会有大量晶体析出D.硫酸铵能改良酸性土壤也能改良碱性土壤10.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A.有机物中都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B.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则所有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C.常温下,酸溶液pH小于7,则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11.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的自热包主要成分一般是:生石灰、铁粉、铝粉、焦岑粉、活性炭、盐、焙烧硅藻土、氢化钙等。加热前,将自热锅盖上的透气孔打开,加入冷水,生石灰与水反应快速放热,金属粉、碳粉、盐等物质相互反应持续放热。硅藻土孔隙较大,可起到缓冲反应的作用为发热包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氢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用来吸收渗入装内的微量水分,防止氧化钙逐渐失效。发热剂成分不同,发热效果不同。下表为不同发热剂(30g)对不同食物的加热效果表(加热时间为)。发热剂理论放热量矿泉水(250g)八宝粥(250g)吸热量/kJ吸热量/kJ43.482526.172220.1473.293839.773229.31使用加热包的注意事项:①加热前,将自热锅盖上的透气孔打开,加入冷水:②发热包中反应较为复杂,会产生一定量的氢气和一氧化碳,不能在汽车等密闭、狭小环境中使用,使用时避免明火:③使用后的发热包可以按有害垃圾分类处置(1)发热包中所含硅藻土和活性炭都有___________的结构,能起到吸附的作用。(2)自热包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为:___________能变为热能。(3)表中等量的八宝粥与矿泉水比较,八宝粥的吸热量更___________(“高”或“低”)。(4)写出氢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5)加热前,将自热锅盖上的透气孔打开目的是___________。(6)推测发热包里不能改加热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7)结合如图曲线分析,自热粉加热的优点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A.自热粉维持热量更持久B.自热粉一段时间后放热更多C.自热粉比生石灰放热快(8)“自热火锅”的内、外盒由聚丙烯塑料制成,随意丢弃会带来“___________”问题。使用后的发热包按有害垃圾分类处置的原因,选一个角度进行说明___________。12.水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人类对水的探究从未停止过。【生活直饮水】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1.(1)“可直接饮用的水”属于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紫外灯管照射起杀菌消毒作用,该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水组成的探究】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3)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得“可燃空气”,他所说的“可燃空气”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4)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示意图如图2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现在实验室中通过如图3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氢氧化钠不参与反应。(5)电解后,若管A中产生4mL气体,则管B中产生的气体约为___________mL。(6)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同学们进行了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如图4所示。图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除了上述因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电解水的速率: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7)除电解水反应之外,还能证明水的组成的反应是___________。【水的应用】(8)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见的___________。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10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在实验室溶解氯化钠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13.气体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与特点,科学家对于气体的发现及其性质的研究在化学研究中为时颇晚。【二氧化碳的发现】(1)17世纪初,范•海尔孟在检测木炭燃烧产物时,发现二氧化碳,并把它称为“野精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实验室制二氧化碳】(2)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从如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___。(3)实验室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水蒸气,可在F中加入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除去水蒸气。【农业上制备二氧化碳】(4)二氧化碳是很多工业反应的副产品,将这些回收并加以利用,可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农业上的塑料大糊里,常需要施用作为气肥,因为是绿色植物___________的原料。农业大棚里常用废酸和固体碳酸氢铵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将该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5)不同碳酸盐价格如表,同学们通过计算得知,想要产生44kg二氧化碳所需要原料的价格是:碳酸氢铵102.7元,碳酸钙___________元。经综合考量,大棚里使用碳酸氢铵制取二氧化碳,其原因是___________。种类市场价格(元/吨)碳酸氢铵1300碳酸钙1000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请你一起参与探计。【实验过程与分析】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操作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明显现象实验结论氢氧化钠能与紫色石蕊反应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氢氧化钠不能与盐酸反应(1)实验一的现象:___________。(2)实验二的现象:___________。【实验反思与拓展】(3)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4)某同学认为实验三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并振荡,再滴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______色变为无色,由此可知氢氧化钠与稀盐酸确实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由实验三联想到把二氧化碳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没有明显现象,那么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5)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滴入NaOH溶液,观察到气球膨胀现象时,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6)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取NaOH溶液于试管中,通入少量,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溶液,当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时,也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同学们用压强传感器研究蒸馏水或NaOH溶液吸收的效果。注射器内各装有等体积的液体,同时等速度注入各自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锥形瓶。如图所示。(7)表示注入蒸馏水后装置内的压强变化是___________(填“曲线1”或“曲线2”)(8)表示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注入液体后气体被压缩的时间段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0~t1 B.t1~t2 C.t2~t3(9)对比曲线1和曲线2,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二0二五年中学生能力训练化学模拟练习(一)(本试卷共14道题,满分50分化学和物理考试时间共1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a-401.随着东北旅游的爆火,东北大米受到南方朋友热捧,大米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答案】B【解析】【详解】大米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则大米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素是糖类,故选:B。2.孔雀石[主要成分]是一种用于冶炼铜的矿石,其主要成分中包含的元素种类有A.4种 B.5种 C.8种 D.10种【答案】A【解析】【详解】由Cu2(OH)2CO3可知,其是由铜、氧、氢、碳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A。3.2024年3月2日,我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的维修任务。出舱活动期间航天员会使用机械臂。在选用机械臂材质时,不需要考虑的性质是A.硬度 B.光泽 C.抗腐蚀性 D.密度【答案】B【解析】【详解】出舱活动期间航天员会使用机械臂,在选用机械臂材质时,需要考虑的性质有:机械臂材质硬度要大,抗腐蚀性要好,密度要小,无需考虑是否有光泽。故选B。4.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合成纤维的透气性比天然纤维好B.合金属于合成材料,是混合物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易腐蚀的特点D.可用抽丝、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答案】D【解析】【详解】A、天然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而合成纤维的透气性通常不如天然纤维,故A错误;B、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合成材料,合金是混合物,故B错误;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的特点,但塑料不易腐蚀,故C错误;D、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纤维灼烧时有烧纸的气味,所以可用抽丝、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羊毛纤维和棉纤维,故D正确;故选:D。5.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 B.闻气体气味C.测定溶液的pH D.稀释浓硫酸【答案】B【解析】【详解】A、读取液体体积时,量筒要放平,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B、很多的气体有毒或者有刺激性气味,故闻气体气味时,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而不能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正确;C、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测得溶液的pH。不能将pH试纸放到待测溶液中,会污染试剂,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错误。故选B。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形成白雾B.铁与稀硫酸反应时有气泡产生,形成黄色溶液C.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铜片逐渐消失,形成蓝色溶液D.用稀硫酸除铁锈时,铁锈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打开盛浓硫酸的试剂瓶,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瓶口不会出现白雾,不符合题意;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不符合题意;C、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无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铁锈逐渐溶解,形成黄色溶液,符合题意。故选D。7.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B.贫血的人补充的铁越多越好C.霉变的大米多次清洗后可蒸熟食用 D.碳酸饮料具有良好的口感,可取代水长期饮用【答案】A【解析】【详解】A、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吃水果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故A符合题意;B、贫血人需要补充适量的铁,不是越多越好,故B不符合题意;C、霉变的大米有毒,不能食用,故C不符合题意;D、碳酸饮料虽然具有良好的口感,但是不能取代水长期饮用,适量饮用即可,平时要喝开水,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8.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成果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条件下,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氨气()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原料气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C.四种物质中有两种属于氧化物D.参加反应的与的分子个数比为1∶3【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A不符合题意;B、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而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氮气,故B不符合题意;C、四种物质中氨气、氧气、氮气不是氧化物,水属于氧化物,故C符合题意;D、由化学方程式知,参加反应N2与H2O的分子个数比为1∶3,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硫酸铵【化学式为】不仅是一种化肥,而且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同学们在实验室中配制了少量硫酸铵溶液给花盆中的花施肥,其配制过程如下。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硫酸铵作为化肥时属于复合肥料中的一种B.所配溶液为该温度下硫酸铵的不饱和溶液C.所配溶液降温到10℃时会有大量晶体析出D.硫酸铵能改良酸性土壤也能改良碱性土壤【答案】B【解析】【详解】A、硫酸铵中只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说法错误;B、由硫酸铵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硫酸铵的溶解度为75.4g,表示100g水中最多溶解硫酸铵75.4g,故将1g硫酸铵放在100g水中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说法正确;C、由硫酸铵溶解度曲线可知:0℃时,硫酸铵的溶解度为大于60g,故降温时不会有固体析出,说法错误;D、硫酸铵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说明硫酸铵显酸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说法错误;故选:B。10.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A.有机物中都含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B.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则所有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C.常温下,酸溶液pH小于7,则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答案】D【解析】【详解】A、有机物中都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都不是有机物。A不正确;B、离子是带电的微粒,但所有带电的微粒不都是离子,比如,质子、电子都带电,但不是离子。B不正确;C、常温下,酸溶液的pH小于7,但pH小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比如硫酸铵溶液是盐溶液,但pH小于7。C不正确;D、由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知,化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但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例如,由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组成的物质,是由碳、氧两种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不属于化合物。所以,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D。

11.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自热火锅、自热米饭的自热包主要成分一般是:生石灰、铁粉、铝粉、焦岑粉、活性炭、盐、焙烧硅藻土、氢化钙等。加热前,将自热锅盖上的透气孔打开,加入冷水,生石灰与水反应快速放热,金属粉、碳粉、盐等物质相互反应持续放热。硅藻土孔隙较大,可起到缓冲反应的作用为发热包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氢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用来吸收渗入装内的微量水分,防止氧化钙逐渐失效。发热剂成分不同,发热效果不同。下表为不同发热剂(30g)对不同食物的加热效果表(加热时间为)。发热剂理论放热量矿泉水(250g)八宝粥(250g)吸热量/kJ吸热量/kJ43.482526.172220.1473.293839.773229.31使用加热包的注意事项:①加热前,将自热锅盖上的透气孔打开,加入冷水:②发热包中反应较为复杂,会产生一定量的氢气和一氧化碳,不能在汽车等密闭、狭小环境中使用,使用时避免明火:③使用后的发热包可以按有害垃圾分类处置(1)发热包中所含硅藻土和活性炭都有___________的结构,能起到吸附的作用。(2)自热包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为:___________能变为热能。(3)表中等量的八宝粥与矿泉水比较,八宝粥的吸热量更___________(“高”或“低”)。(4)写出氢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5)加热前,将自热锅盖上的透气孔打开目的是___________。(6)推测发热包里不能改加热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7)结合如图曲线分析,自热粉加热的优点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A.自热粉维持热量更持久B.自热粉一段时间后放热更多C.自热粉比生石灰放热快(8)“自热火锅”的内、外盒由聚丙烯塑料制成,随意丢弃会带来“___________”问题。使用后的发热包按有害垃圾分类处置的原因,选一个角度进行说明___________。【答案】(1)疏松多孔(2)化学(3)低(4)(5)防止因放热、产生气体导致包装内压强过大,引起爆炸(6)加入热水,会使反应过于剧烈,存在安全隐患(合理即可)(7)AB(8)①.白色污染②.生成碱性物质(合理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发热包中所含硅藻土和活性炭都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起到吸附的作用;【小问2详解】自热包在使用过程中,生石灰与水反应快速放热,金属粉、碳粉、盐等物质相互反应持续放热,故自热包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变为热能;【小问3详解】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等量的八宝粥吸热量比矿泉水吸热量低,故填:低;【小问4详解】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5详解】加热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且生成了气体,故要将自热锅盖上的透气孔打开,防止因放热、产生气体导致包装压强过大而爆炸,故填:防止因放热、产生气体导致包装压强过大而爆炸;【小问6详解】根据发热包的原理可知,加入水后,发热包反应快速,加入热水,会使反应过于剧烈,存在安全隐患;【小问7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相比生石灰,自热粉维持热量更持久,符合题意;B、根据图像可知,自热粉一段时间后放热更多,符合题意;C、根据图像可知,生石灰比自热粉放热快,不符合题意。故选AB;【小问8详解】“自热火锅”的内、外盒由聚丙烯塑料制成,随意丢弃会带来“白色污染”问题;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使用后的发热包中生成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属于强碱,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故使用后的发热包应按有害垃圾分类处置,故填:产生碱性物质(合理即可)。12.水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人类对水的探究从未停止过。【生活直饮水】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1.(1)“可直接饮用的水”属于_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紫外灯管照射起杀菌消毒作用,该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水组成的探究】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3)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得“可燃空气”,他所说的“可燃空气”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4)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示意图如图2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现在实验室中通过如图3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氢氧化钠不参与反应。(5)电解后,若管A中产生4mL气体,则管B中产生的气体约为___________mL。(6)为探究不同电压和不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同学们进行了多次实验,测得产生20mL氢气所需时间如图4所示。图中电解水速率最快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除了上述因素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电解水的速率: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7)除电解水反应之外,还能证明水的组成的反应是___________。【水的应用】(8)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见的___________。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10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___。在实验室溶解氯化钠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答案】(1)混合物(2)化学变化(3)H2(4)(5)8(6)①.氢氧化钠溶液、12V②.温度(合理即可)(7)氢气在氧气中燃烧(8)①.溶剂②.16kg③.烧杯、玻璃棒【解析】【小问1详解】自来水经过①炭罐(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②超滤膜(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③紫外灯管照射(杀菌消毒),得到“可直接饮用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小问2详解】紫外灯管照射起杀菌消毒作用,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小问3详解】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则“可燃空气”成分是氢气,化学式为H2;小问4详解】铁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小问5详解】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管A收集的气体较少,为氧气,管B收集的气体较多,为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故若管A中产生4mL气体,则管B中产生的气体约为8mL;【小问6详解】根据图示,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相同时,电压越大,收集20mL氢气所需的时间越短,即电解水速率越快;电压相同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收集20mL氢气所需的时间越短,即电解水速率越快;故电解水速率最快的条件是10%氢氧化钠溶液、12V电压;除了上述因素,温度等也可能会影响电解水的速率;【小问7详解】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也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小问8详解】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选种。现要配制100kg这种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00kg×16%=16kg;在实验室溶解氯化钠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13.气体由于其特殊的性质与特点,科学家对于气体的发现及其性质的研究在化学研究中为时颇晚。【二氧化碳的发现】(1)17世纪初,范•海尔孟在检测木炭燃烧产物时,发现二氧化碳,并把它称为“野精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实验室制二氧化碳】(2)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从如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___。(3)实验室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中常混有水蒸气,可在F中加入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除去水蒸气。【农业上制备二氧化碳】(4)二氧化碳是很多工业反应的副产品,将这些回收并加以利用,可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农业上的塑料大糊里,常需要施用作为气肥,因为是绿色植物___________的原料。农业大棚里常用废酸和固体碳酸氢铵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将该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5)不同碳酸盐的价格如表,同学们通过计算得知,想要产生44kg二氧化碳所需要原料的价格是:碳酸氢铵102.7元,碳酸钙___________元。经综合考量,大棚里使用碳酸氢铵制取二氧化碳,其原因是___________。种类市场价格(元/吨)碳酸氢铵1300碳酸钙1000【答案】(1)(2)①.大理石##石灰石②.B③.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3)浓硫酸(4)①.光合作用②.(5)①.100②.生成的硫酸铵可作氮肥使用【解析】【小问1详解】17世纪初,范·海尔孟在检测木炭燃烧产物时,发现二氧化碳,并把它称为“野精气”,木炭中含有炭,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2详解】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故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小问3详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小问4详解】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反应前有12H、S、10O、2N、2C,反应后(待确定的物质除外)有8H、S、8O、2N、2C,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NH4HCO3=(NH4)2SO4+2CO2↑+2H2O;【小问5详解】,1吨=1000kg,故所需碳酸钙的价格为;经综合考量,大棚里使用碳酸氢铵制取二氧化碳,其原因是碳酸氢铵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铵可再次作为氮肥使用。1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请你一起参与探计。【实验过程与分析】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操作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明显现象实验结论氢氧化钠能与紫色石蕊反应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氢氧化钠不能与盐酸反应(1)实验一的现象:___________。(2)实验二的现象:___________。【实验反思与拓展】(3)实验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4)某同学认为实验三的结论不正确,他改进了该实验方案: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并振荡,再滴入稀盐酸,观察到溶液由___________色变为无色,由此可知氢氧化钠与稀盐酸确实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由实验三联想到把二氧化碳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也没有明显现象,那么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5)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滴入NaOH溶液,观察到气球膨胀现象时,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