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得历史都热血沸腾。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岑参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高适(约700-765),字达夫、仲武,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候,世称高常侍、高渤海。去世后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忠”。(“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后人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知人论世“燕”是战国时期一个国家的名字,地域在今河北省北部。“歌行”是一种诗体,属“古诗”。句数及每句字数无定,音节格律也比较自由,易于叙事抒情,一般篇幅比较长。“燕歌行”,乐府旧题,多写有关边地征戍之事,以咏征人思乡、少妇怀远之情为主。解题听范读,体会诗歌抑扬有节的音调之美。整体感知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汉家:汉朝,唐人诗中经常借汉说唐。烟尘:烽烟和尘土,指战乱。【解析】
首句交代了战争的性质,即卫国战争。【句译】:唐朝东北边境战事又起,将军离家前去征讨贼寇。燕歌行高适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燕歌行高适
横行:任意驰走,无所阻挡。非常赐颜色:超过平常的厚赐礼遇。【解析】此句运用对偶,写出将军具有的横行天下的豪迈气概,以及皇帝的喜悦与张扬,似褒实贬,为下文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句译】:将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天子又破格赐予他们特别的荣耀。
横行:任意驰走,无所阻挡。
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非常赐颜色:超过平常的厚赐礼遇。【句译】:将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天子又破格赐予他们特别的荣耀。【解析】此句运用对偶,写出将军具有的横行天下的豪迈气概,以及皇帝的喜悦与张扬,似褒实贬,为下文的失败埋下了伏笔。燕歌行高适摐:撞击。金:指钲一类铜制打击乐器。伐:敲击。旌旆:泛指各种旗帜。羽书:(插有鸟羽的,军用的)紧急文书。海:沙漠。指内蒙古一带的沙漠。猎火:打猎时点燃的火光。【句译】:【句译】:
鸣金击鼓军容威武大军同出榆关,一路旌旗招展曲折行进在碣石间。传送羽檄的校尉紧急飞奔于沙海,敌酋狩猎所举之火已照到我狼山。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燕歌行高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解析】此几句写行军的历程,由近到远,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逐步推进,把气氛从宽缓推入紧张。“飞”字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军情危急。“照”,战火把山都照红了,说明战斗的激烈和规模很大,充分展现了战争的紧迫激越。瀚海狼山泛指战场燕歌行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小结】:
首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校尉”两句写抵达前线,羽书飞驰,见军情紧急;猎火照夜,说敌阵森严。燕歌行高适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极:穷尽。凭陵:仗势侵凌。杂风雨:形容敌人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半死生:意思是半生半死,伤亡惨重。【句译】:敌人入侵山河多萧条穷尽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势侵凌兵器声夹风雨。将士们血战疆场半数牺牲半生还,美人们却在将军营帐中又歌又舞!燕歌行高适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赏析】前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战场地形是无险可凭的开阔地带,这有利于胡骑驰突,敌军如暴风骤雨袭。
后句运用鲜明的对比,写战士们浴血奋战,伤亡惨重。而主将骄惰轻敌,只顾自己纵情享乐,却完全不顾恤士兵们的流血牺牲。作者的爱憎情感更鲜明:一方面表达对战士拼死苦战的同情和敬佩,一方面是对恣意享乐的将领的讽刺和批判。燕歌行高适腓(一作衰):指枯萎。斗兵稀:作战的士兵越打越少了。身当恩遇:指主将受朝廷的恩宠厚遇。【句译】:时值深秋大漠塞外百草早已凋枯,孤城落日下作战的士兵越打越少。将军身受朝廷恩宠却常骄纵轻敌,将士拼尽全力关山尚未破除敌围。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燕歌行高适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赏析】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我军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萧飒景象,为“斗兵稀”作衬托。“身当恩遇常轻敌”句,正面点出损兵被围的原因,是诗的主旨。燕歌行高适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小结】:这八句写战斗危急而失利。
你认为唐军战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环境条件恶劣,敌人凶猛善战,将领与战士的矛盾,轻敌。其中官兵的矛盾,尤其是将领的寻欢作乐,不爱惜士兵是失败的主要原因。燕歌行高适铁衣:借代,指戍边的将士。玉箸:白色的筷子(玉筷),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城南:京城长安的住宅区在城南。蓟北:今天津市以北一带,此处当泛指唐朝东北边地。【句译】:征人身穿铁甲远戍边关长久辛苦,思妇泪如玉箸纷落下相思别离后。思妇独守城南因思丈夫心欲断肠,征人驻守蓟北常念家乡空自回首。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燕歌行高适【赏析】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城南少妇,日夜悲愁;蓟北征人,徒然回首。相去万里,永无见期。足见战争之残酷,士兵之痛苦。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燕歌行高适边庭飘飖:形容边塞战场动荡不安。度:越过相隔的路程,回归。刁斗:军中夜里巡更敲击报时、煮饭用的铜器。阵云:战场上象征杀气的云,即战云。【句译】:边塞战场动荡不安让人怎能度过,遥远边陲满目苍茫更是荒无人烟。肃杀冷气从早到晚似是战云密布,彻夜寒风吹拂不时传来刁斗声声。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燕歌行高适【赏析】白天杀气成云,夜晚刁斗传寒,极力渲染悲凉气氛。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如此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旨。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燕歌行高适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小结】:
再八句写士兵的痛苦。
这八句主要交代了什么内容?①征人思乡、思妇断肠的分离之苦;②边疆荒凉、战争惨烈的戍边之苦。燕歌行高适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死节:指为国捐躯。节,气节。岂顾勋:难道还顾及自己的功勋。李将军:指汉朝李广,他能捍御强敌,爱抚士卒,匈奴称他为汉之飞将军。【句译】:战中互看白刃乱飞常有流血牺牲,为国捐躯从来不曾顾及个人功勋。你可见过拼死沙场战斗有多艰苦,至今还思念有勇有谋汉之飞将军。燕歌行高适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赏析】“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两句运用反问,突出和强调表达的语气和力度。“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通过用典和对比,讽刺当时将军将领的无能和不恤士兵的艰苦。燕歌行高适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小结】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
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事?哪些人?哪些景?事:人:景:战争
将帅士卒(征人)思妇塞外秋景思考:按照什么顺序写战事的?战事发展的顺序:出师——战败——被围——死斗再读研习思考: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诗人怎样(用哪些手法)写的?
(征战)苦文本研读
“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本研读环境恶劣战事惨烈相思离别
环境恶劣文本研读山川萧条极边土/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选取塞草、孤城、落日等意象,渲染了肃杀、凄凉、衰飒的气氛,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战事惨烈文本研读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孤城落日斗兵稀/力尽关山未解围/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战争的残酷、无休止、写出了征战沙场士兵的伤亡惨重。
相思离别文本研读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征夫,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但是蓟北征人,思家而不得归。
思考:是什么造成这些苦?请找出相关诗句,体会其中作者的感情。文本研读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贪图享乐,轻敌冒进自唐开元十八年(730)至二十二年十二月,契丹多次侵犯唐边境。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开元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相关背景(李)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匈奴畏李广之略,……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厚遇战士。……李牧多为奇陈,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其后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史记》相关链接既苦征战,则思古之李牧为将,守备为本,亦庶几哉!——《唐诗解》“高适既肯定具有自卫性质的边塞战争,又同情出征将士的辛苦,从而希望出现李牧那样的良将来镇守边塞,完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任务,这就是《燕歌行》的真正主题。”
——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名家点评高适《燕歌行》抒出征之豪情;惜战士之辛苦;怜思妇之断肠;赞战士之死国;讽将帅之骄逸;
盼边地之和平。集大成唐代边塞诗不只有豪情壮志,不只有闺怨乡愁,还有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对强大国势下隐藏矛盾的担忧和冷峻分析。高适不仅是风骨凛然的边塞诗人,还是敏锐的军事家和清醒的政治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案
- 城市更新视角下2025年TOD开发模式创新实践研究
- 老年人健脾饮食表
- 屋面拆除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医疗机构清洁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有关委托销售的商业合同范本
- 2 法律保障生活(共28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视频素材
- 2025企业高级职位聘任合同书新版(合同版本)
- 离婚诉讼中的弱者保护:居住权设立
- 城市垃圾转运站建筑结构优化设计与安全评估报告
- 邮轮餐饮服务与管理 课件 1.走进邮轮
- GB/T 7019-2024纤维水泥制品试验方法
- GB/T 44808.4-2024人类工效学无障碍设计第4部分:不同年龄人群最小可辨认字符尺寸的估计方法
- 体育训练安全应急预案
- 《航空保险》课件
- 《电商直播》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45号钢的安全系数和许用应力
- 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
- 设备拆装施工方案
- 矿山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流程图
- 2024-2030年中国合成生物学行业重点调研及应用需求潜力分析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