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句子结构分析与翻译高频考点速记题库试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句子结构分析与翻译高频考点速记题库试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句子结构分析与翻译高频考点速记题库试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句子结构分析与翻译高频考点速记题库试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句子结构分析与翻译高频考点速记题库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句子结构分析与翻译高频考点速记题库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句子结构分析要求:分析下列文言文句子的结构,并指出其中的特殊句式。1.韩愈《师说》(1)古之学者必有师。(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7)圣人无常师。(8)师说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范仲淹《岳阳楼记》(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何哉?(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者,何哉?(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者,何哉?二、文言文句子翻译要求: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韩愈《师说》(1)古之学者必有师。(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7)圣人无常师。(8)师说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范仲淹《岳阳楼记》(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何哉?(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者,何哉?(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者,何哉?四、文言文断句与词性分析要求:根据文意和词性,给下列文言文句子断句,并分析每个词语的词性。1.晋陶渊明《归园田居》(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4)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5)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6)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7)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8)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9)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1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苏轼《赤壁赋》(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3)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4)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5)白露横江,水光接天。(6)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8)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9)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10)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五、文言文实词解释与成语积累要求:解释下列文言文中的实词,并写出对应的成语。1.韩愈《师说》(1)古之学者必有师。(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7)圣人无常师。(8)师说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范仲淹《岳阳楼记》(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何哉?(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者,何哉?(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者,何哉?六、文言文阅读理解与概括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段落,回答问题。1.晋陶渊明《归园田居》阅读下面文言文段落,回答问题。“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概括这段文字的主题思想。(2)这段文字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表现作者的归隐情怀?2.苏轼《赤壁赋》阅读下面文言文段落,回答问题。“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1)这段文字描绘了怎样的自然景象?(2)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句子结构分析1.韩愈《师说》(1)判断句:主语“古之学者”和谓语“必有师”构成判断句。(2)判断句:主语“师者”和谓语“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构成判断句。(3)判断句:主语“道之所存”和谓语“师之所存也”构成判断句。(4)判断句:主语“生乎吾前”和谓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构成判断句。(5)判断句:主语“吾师道也”和谓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构成判断句。(6)判断句:主语“是故圣益圣”和谓语“愚益愚”构成判断句。(7)判断句:主语“圣人”和谓语“无常师”构成判断句。(8)判断句:主语“师说者”和谓语“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构成判断句。2.范仲淹《岳阳楼记》(1)判断句:主语“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和谓语“或异二者之为”构成判断句。(2)判断句:主语“不以物喜”和谓语“不以己悲”构成判断句。(3)判断句:主语“居庙堂之高”和谓语“则忧其民”构成判断句。(4)判断句:主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和谓语“后天下之乐而乐”构成判断句。(5)判断句:主语“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和谓语“或异二者之为”构成判断句。(6)判断句:主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和谓语“何哉”构成判断句。(7)判断句:主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者”和谓语“何哉”构成判断句。(8)判断句:主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者”和谓语“何哉”构成判断句。二、文言文句子翻译1.韩愈《师说》(1)古代的学者必定有老师。(2)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3)因此,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4)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5)我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的年纪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出生的呢?(6)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7)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8)老师的说法,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2.范仲淹《岳阳楼记》(1)我曾经探求古代仁人的思想,或许与这两种心情不同,为什么呢?(2)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3)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官就为国君忧虑。(4)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5)唉!我曾经探求古代仁人的思想,或许与这两种心情不同,为什么呢?(6)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的人,为什么呢?(7)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官就为国君忧虑的人,为什么呢?(8)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的人,为什么呢?三、文言文断句与词性分析1.晋陶渊明《归园田居》(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4)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5)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6)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7)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8)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9)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10)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2.苏轼《赤壁赋》(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3)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4)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5)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白露横江/水光接天。(6)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8)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9)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10)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四、文言文实词解释与成语积累1.韩愈《师说》(1)师:老师(2)所以:用来……的(3)道:道理(4)闻:知道(5)师:老师(6)圣:圣人(7)常:固定(8)说:说法2.范仲淹《岳阳楼记》(1)求:探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