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0讲近代后期民族工业、社会生活与理论成果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下表是民国时期部分进口商品统计表(单位:%),由此可推知当时中国()年份棉织品棉花面粉交通器材机械191310.30.51.80.81.419361.53.80.55.66.4A.轻工业发展迅速 B.经济结构趋于合理C.重工业发展迅速 D.实现了关税的自主2.(2017山西太原二模)据统计,1920—1936年外国在华投资增加了95%,平均年增长率4.3%,是外国在华投资增加最多的时期,投资集中在金融、外贸、能源、钢铁和近代化运输等领域。这一现象导致()A.民众掀起收回利权运动B.民族工业发展受到挤压C.政府消极应对列强冲击D.列强垄断国内主要行业3.(2017河南洛阳质检)下面是1943年陕西关中地区纺织业统计表,据此可以推知()项目数量占全国比例(%)棉纺织厂106家43总资本3437万元(法币)49动力设备3641马力51A.中国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B.陕西工业发展推动了国防建设C.抗战促使中国工业布局的改变D.抗战引发中国社会全方位变化4.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剪发齐眉成为妇女的普遍选择B.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5.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一直标榜的政治符号,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是联合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这显示出三民主义()A.成为中国反侵略的指导思想B.为国民党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C.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D.迎合了中国革命的阶段性需求6.“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以上言论出自()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C.《新民主主义论》D.《论人民民主专政》二、非选择题7.(2017内蒙古赤峰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又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完善的。特别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排外主义的传统民族思想影响式微,而以民族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为基调的近代民族主义则逐渐流行,成为反抗西方入侵的新的思想资源。——摘自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材料二(1906年)“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1912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1920年)“现在说五族共和,实在这五族的名词很不切当。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见,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并且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1919年)“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摘编自孙中山《孙中山全集》材料三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摘自毛泽东《祭黄帝陵文》1937年4月5日清明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观的发展历程并概括其核心思想。(1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2分)B组能力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2018山西太原联考)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单靠自己的力量还是不够的,还须依靠国际力量和敌国内部变化的援助,否则是不能胜利的,因此加重了中国的国际宣传和外交工作的任务。据此可知毛泽东()A.重视舆论宣传作用B.意在向世界宣传社会主义制度C.把冷战思维用于外交D.希望世界接受“万隆精神”2.(2017山东威海二模)下表为中国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表(单位:%)。这表明()轻工业(纤维、食品等)重工业(机器、金属等)进口出口进口出口1912年54.710.913.73.61926年43.625.218.92.91930年33.621.627.92.91933年20.425.832.65.21936年14.313.547.06.5A.中国工业化水平逐步提高 B.外国加强对华资本输出C.一战后轻重工业协调发展 D.中国经济结构趋于平衡3.(2017湖南师大附中二模)国货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发端于20世纪初抗议美国排华事件,20世纪20年代发展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全国性运动,20世纪30年代达到顶峰,先后出现“国货年”(1933年)、“妇女国货年”(1934年)、“学生国货年”(1935年)、“市民国货年”(1936年)。这一现象()A.反映出民族矛盾始终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B.体现了国人具有盲目排外的心理C.有力地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团结和觉醒D.推动了政府对帝国主义态度的转变4.(2017山东菏泽月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人形成了“挥霍、时髦、风流”的消费性格,以高消费作为肯定自我价值的手段。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各报刊发表了很多反对奢侈与挥霍、提倡节俭、发展生产的文章,政府和市民均从不同角度检讨自己的消费观。上海市民消费观发生变化的因素不包括()A.日本侵华不断扩大 B.经济大危机的爆发C.革命根据地的兴起 D.政府与媒体的倡导5.(2017甘肃兰州期中)孙中山说:“专制时代,人民之精神与身体皆受桎梏,而不能解放。故虽有为国民利害着想,献身以谋革命者,国民不惟不知助之,且从而非笑与漠视之,此事之必然者也。”这反映了孙中山()A.推崇民有民治民享 B.主张推翻专制统治C.倡导进行社会革命 D.重视国民思想启蒙6.1926年,毛泽东在向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汇报工作时指出,国民党的宣传工作特别重视城市而忽略了农村。他断言:“只有把农民的这种潜力发挥出来,革命党才能获得战胜帝国主义所必需的力量。”这反映出毛泽东()A.致力于巩固革命统一战线成果B.主张将革命工作的重心转移至农村C.坚持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武装D.肯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二、非选择题7.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建立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民族工业进入发展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从(19世纪)60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1903年得到官方确认。于是从传统社会中逐渐分化出一个工商业精英集团。——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材料二中国历年新设商办面粉业数据统计表(1914—1923年)年份家数资本(千元)创办人或企业代表1914—19186310658荣宗敬、荣德生等1919—19236517627——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材料三北伐后的六年,国民政府的所作所为虽多为人所诟病,但并非无心国家建设。1929年政府制定经济建设方案,侧重工业,自1932年始积极施行。原则上重工业、基础化学、基础矿业归中央政府举办,轻工业由人民经营,政府予以扶植奖励。到1936年,棉纱进口下降至1928年的38%,棉布进口下降至20%。同年钢铁机器进口各约增加20%。——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工商业精英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2)据材料二,概括民族面粉业在一战后的发展态势和内在动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族工业十年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4分)(3)据材料三,归纳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依据材料数据说明其施行的效果。(4分)答案精解精析A组基础过关题组一、选择题1.A从统计表可知,棉织品、棉花、面粉进口较少,表明当时中国轻工业发展迅速,故A正确。2.B材料阐释了外国在华投资情况,没有涉及民众收回利权运动和列强垄断中国主要行业的内容,故排除A、D两项;材料中没有对政府行为进行描述,故排除C项。3.C1943年,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依据表格信息可知,陕西关中地区虽深处内陆,但纺织厂数量却占全国很大比例,可以得出“抗战促使中国工业布局的改变”的结论,因此本题选择C项。4.C材料表述的是成都妇女,并非所有妇女,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妇女剪发齐眉,没有体现男女平等的信息,B项错误;“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表明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了传统习俗,C项正确;成都警察厅发布的通令无法体现民国法治精神,D项错误。5.D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民主义跨度、影响力都非常大,这是由三民主义能够适应中国革命的阶段性需求导致的,D符合题意。6.B材料信息体现了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应出自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所著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故选B项。A、C、D三项分别发表于国民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前夕,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二、非选择题7.答案(1)原因:西方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经验的不断积累;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和中国古代民族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广泛宣传;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2)历程:排满兴汉→五族共和→中华民族。核心:民族融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建设一个文明的中华民族。(3)作用:促进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民族、各阶层、各种力量,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解析(1)依据材料一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思想以及社会关系变化等角度归纳作答。(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3)依据材料三中“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B组能力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A《论持久战》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注重宣传工作的目的是争取国际力量支持,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B错误。冷战开始于二战后,万隆会议于1955年召开,均与材料时间不符,C、D错误。2.A材料没有涉及外国列强,排除B项;一战后中国工业仍以轻工业为主,“协调发展”“趋于平衡”皆不符合史实,排除C、D两项。3.C国货运动是以资产阶级为主体发动,众多进步社会阶级、阶层参与,宣传国货,推动其产销,抵制洋货大量进口,以发展中国民族经济的爱国运动。这一运动促进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团结和觉醒,尤其是资产阶级意识到其产销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利润,也关系到国家命运。故正确答案为C项。4.C本题属于否定型选择题。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兴起,与市民消费观的变化无直接关系,故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5.D材料未涉及推崇民有民治民享,故A排除。材料无法体现推翻专制统治,故B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倡导进行社会革命,故C排除。6.A革命工作的重心转移至农村,是在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毛泽东坚持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武装的信息,故C错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形成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7.答案(1)原因: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重商主义思想的发展;清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2)态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快艇出租合同协议版
- 员工股份共享合同协议
- 2025销售合同范本
- 2025林地林果种植土地转让合同范本
- 2025金属材料的供应合同
- 《2025语音通讯平台租赁合同》
- 2025网站建设合同范本2
- 三国演义人物谋略探究:历史名著学习指导教案
- 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案例分析
- 2025汽车买卖按揭合同范本
- 2025年全职高手测试题及答案
- 肝癌的中医护理查房
- 商务经理试用期转正工作汇报
- 【五年级下册语文】 第六单元习作《神奇的探险之旅》
- 2025届新高考生物冲刺易错知识点梳理
- 2025森林抚育技术规程
- 《松材线虫病》课件
- 《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导手册》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知识竞赛试题与答案
- 养老机构入住潜在风险告知书1-3-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