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APTER
必修③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26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考纲呈现]
[思维导图]
1.区域的含义。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地理位置
差异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牛产和
气候条件区含义
差异自然环域
生活方式的影响。概亟
境差异
土地条件况
[考纲解读]差异嬴
区
地
域
矿产资源理
发
.了解区域的内涵和特征。环
1差异
展
境
学.会比较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区
2农业生产初期阶段
域
活动差异发
人类活
影响。(重点)展成长阶段
工业生产动差异阶
段
3.掌握从静态(横向)和动态(纵向)的角度活动走异后期阶段
分析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关系。(难点)
考点一区域特征分析
基础梳理知识回顾理清教材
----------------------------------------------------------------------------------N-----------------
1.区域概念、特征
(1)区域概念
①区域产生的前提是地区间存在差异。
②区域是由人为划分的,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
(2)区域特征
①开放性:与其他区域有一定联系。
②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③差异性:同等级区域之间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要素存在明显差异。
2.区域特征分析
⑴
明—1半球位置1——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等
帕
地T纬度位比1-----高中低纬、寒温热带
理
位—1海陆位置1-----沿海、内陆、大陆东西岸等
置
—相而位置-----区域位置.山河位龙等
z2X
\(71
T地例T地形奥就地势起伏:海岸特征|
分气候一气温特征、降水特征、光照条件等
析
区水文特征:流忧、汛期、含沙忧、
或■^T-Ir结冰期、流速(水能)等
H河流卜
然水系特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
特支流多少、弯曲程度等
IIE
植被一植被类型
资源一资源类型、储址、分布等
3X
/)
分
析
区
域
人
文
恃
征
■命题探究对接高考有的放矢
考向区域特征的判断
(2018•全国文综I)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生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
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
1.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
A.车流量大B.平均坡度大
C.雾霾天多D.两侧村庄多
『答案』B
『解析』B对:乙、丁路段位于四川盆地到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沿线平均坡度较大,因
此平均限速较低。A错:西南地区经济水平较低,车流量相对较小。C错:沿线地区气候湿
润,工业薄弱,空气中粉尘等颗粒物较少,不易形成密。D错:西南地区村庄比较分散,而
且高速公路两侧有隔离设施。
(2017・全国文综H)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
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
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2〜4题。
2.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3.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4.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
『答案』2.C3.D4.D
『解析』第2题,淮河在洪泽湖以东部分缺少明显的自然地物标志。第3题,由于长江的
阻隔作用,造成苏南和苏北地域联系不便,自然和人文地理分异明显。第4题,由于苏南和
苏北地区以长江为界,以前陆路交通联系不密切,不便于两区域经济联系;进入21世纪,由
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方式的便捷程度提高,促使苏南和苏北地区经济合作更加广泛。
(2019・辽宁大连模拟)珠江三角洲的一些村落至今仍保留着六百多年前以蛇壳作主体材料,用
含有耗壳灰、石灰、糯米板、糖等泥合物黏结并镶嵌为堵的古建筑,称为“蛇宅”(下图)。
据此完成5〜6题。
②地貌差异的形成
交通
2.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不同地区的区域差异卜
|不同的自然地理藏
组
组
成
成
特
相
定
应
的
的
自
人
然
文
环
环
境
境
人与H然矛盾
I一
产生环境向胸
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区域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⑴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差异
X.区域
要^\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位于北纬世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
地理位置
的中部,长江入海口中部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
气候条件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
同期
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
①水稻土为主;②耕地多为水田;③土①黑土分布广泛;②多为旱地;③集中
土地条件
地较为分散;④人均耕地面积少连片;④人均耕地面积名
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五渔等矿产
(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差异
区域
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
耕作方式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
主要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等玉米、春小麦、大豆等
农业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二熟
其他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
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①依
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
工业
业;②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地区的燥、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
重工业
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
商业门户,对内、对外联系方便,商业商业贸易规模相对较小
贸易发达
■命题探究对接高考有的放矢
-------------------1-------------------
考向一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差异分析
1.(2016北京文综)读下图,回答下题。
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
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
『答案』春季。位于亚热带北部;主峰海拔高,气温低,有季节性积雪;山北为阴坂,山
南为阳坡,阴坡气温低于阳坡。
『解析』由"山之南山花烂漫”可知古人登山的季节为春季,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
位置、大气环流、地形)分析大别山南北两侧由于气温的不同导致的景观差异。
(2019・中原名校联考)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没有雨檐,
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
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2〜3题。
2.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受沿岸寒流影响,空气中水汽容易冷凝成雾
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3.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气候的形成与地形、东南信风、暖流有关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热带沙漠气候
C.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草原气候
D.乙处气候主要是受沿岸洋流控制形成的
『答案』2c3.A
『解析』第2题,利马受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气温降低易使水汽凝结,因而多雾。第3
题,甲处沿岸有巴西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同时又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形成
热带雨林气候。乙处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考向二区域人文地理特征差异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
而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
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
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钱耗,全国平均值为().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4〜5题。
上海2
(0.62)・江苏
(0.60)
湖北
全国(0.91)
山西
广西
(1.76)
(0.80)
4.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5.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B.广西较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答案』4.B5.A
『解析』第4题,根据图示,从Y轴看,山西低于湖北,说明山西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湖北,
A项错误:从X轴看,上海低于江苏,说明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B项正确:从Y轴
看,湖北低于江苏,说明湖北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江苏,C项错误;从X轴看,广西高于全国,
说明广西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D项错误。第5题,根据图中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
元产值能耗,山西(1.76)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A项正确:广西(0.80)较低,能
否承接高耗能产业取决于广西的经济发展方向,B项错误;上海(0.62)和江苏(0.60)最低,但
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适于发展技术导向型产业,不应该大力发展重型工业,C项错误;
湖北(0.91)较高,应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以降低能耗,D项错误。
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6〜7
题。
人
均
ID年P
均
增
长
率
(
%
)
1978-1990年年2000~2015^
---全国口东部EZJ中部由西部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双选)()
A.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直领先全国
B.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
C.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
D.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
7.1978~2015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变化反映了(双选)()
A.改革开放对东中西部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性
B.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不断加快
C.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中西部增速
D.21世纪以来,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答案』6.BD7.AB
『解析』第6题,读困可知,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在2000〜2015年略低于全国平
均水平;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趋势;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
年均增速差异不大,但不相同,其中西部地区在这一时期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
近,故选BD。第7题,由图可知,1978〜2015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不同地区不同时期
差异较大,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对东中西部的彩响呈现区域差异性;西部地区2。0()〜
2015年增速最快,反映了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发展不断加快;全国人均GDP
年均增速取决于东中西部整体增速,C错;图中反映的是增速并不是经济发展水平,D错;
故选ABo
8.(2017.全国文综II)阅读图文资料,完成卜.列要求。
白令海峡(下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
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
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
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北极阍
Y)°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⑵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答案』(1)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快。
(2)夏季(暖季)。(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过。
『解析』第(1)题,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即
气温、降水和风速等方面回答。第(2)题,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
陆的季节应为夏季,其原因主要从气温高低方面回答。
考点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梳理知识回顾理清教材
1.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
稠密的水系一交通阻隔拼作农业
开发『期
拈重的土堞一开垦困难发展缓慢
进
步
稠密的水系提供
天然水道我国粮食主要产地
农业社会
丰宓的劳动力主要的桑蚕和棉花
人生产基地
优越的气候条件
口
、
城
市
人均耕地少.农业生产的规模较小
现代社会
耕地破耳粮棉上产地位卜.降
2.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产
业以彳娥农业为虻府效益的综转型阶段再生阶段
比工业化阶段
体的发展阶段合发展的段
虫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初晒阶段成K断段好落阶段
时间(发展阶段)
(I)从时间上看,区域发展呈阶梯式递进。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
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
展阶段。
(2)从空间上看,区域发展是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c
⑶从产业结构上看,区域发展一般会经历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到以第二产业为主,再到以第三
产业为主的过程,区域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合理。
(4)从人地关系上看,区域发展一般经历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到明显不协调,再到人地矛盾
最为激烈,最后到重新走向协调的过程。
命题探究对接高考有的放矢
-----------------------------------------------------------------------------------------1-------------------
考向一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及影响
19世纪中叶,波士顿成为美国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之一,其中特别以服装、皮革制品和机
械丁业著称。20世纪70年代,波士顿依托高等学府和军事订货,沿12g高速公路集聚了大
量的高新技术产业,使经济再次腾飞。完成1〜2题。
1.19世纪中叶,波士顿处于()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B.工业化阶段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2.下列对波士顿经济再次腾飞影响较小的因素是()
A.技术B.市场
C.交通D.资源
『答案』LB2.D
『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中叶,波士顿是美国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之一,因此
其处于工业化阶段。第2题,据材料可知,波士顿经济再次腾飞在20世纪70年代,依托高
等学府和军事订货,沿高速公路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因此,其依赖性较小的因素是资源。
(2019・兰州模拟)读“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6(:
WVVVVXn
4()60HO11X)(%)
第一产业
3.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a-b-cB.c-a—b
C.c-b-aD.b-a-c
4.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A.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c时期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
D.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答案』3.A4.D
『解析』a时期第一产业的比重约为55%,第二产业的比重约为20%,第三产业的比重约
为25%,此时以第一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刚刚起步,以小型的轻工业为主。b
时期第一产业的比重约为2。%,第二产业的比重约为55%,第三产业的比重约为25%,由于
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工业发展带来的问题较大,环境质量较差,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
高将会使一部分企业外迁。c时期第一产业的比重约为15%,第二产业的比重约为30%,第
三产业的比重约为55%,比时以第三产业为主,但不一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根据各点的
产业结构变化可以看出一般规律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特别是生产
力发展较高的阶段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
考向二区域发展的过程
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由线(b)。读图,回答5〜6题。
图例
pQ-]居民点
rri植被
e水文站
口河流
日流域界线
5.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
6.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
①©@分别对应的是()
A.I、II、IIIB.H、I>III
C.HI、II、ID.I、III、II
『答案』5.C6.C
『解析』第5题,图a显示:在流域I、II、III三阶段开发过程中,居民点逐渐增多,植
被逐渐减少。植被覆盖率的下降,会使植被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流域内蒸发、
蒸腾作用减弱,降水量减少,气候恶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康层变薄,植被根系减少,降水
下渗量及地下径流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第6题,在流域开发过程中,随着植被覆盖率的
下降,植被枝叶和凋落物对降水的截留、阻滞作用逐渐减弱,流域内汇水速度逐渐加快,相
同一次暴雨过程,洪峰出现的时间会逐步提前,地表径流量逐渐增加。
主观题型之八区域差异评价类
--------------»学科素养提升4-----------------------------
15典型例题
根据图文材料(图1为“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2为“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下列问
题。
©城市水域△盐场油气田
从自然条件角度,说明黄河三角洲农业开发与珠江三角洲相比的有利条件和应注意的主要问
题。
『答案』有利条件:未利用土地数量大;光照条件好等。
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解决淡水资源短缺;治理盐碱地;防治洪涝、低温灾害等;注重湿地等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密集,黄河三角洲城市稀疏,说明黄河三角洲未
利用土地多。根据两地的纬度位置可知,黄河三角洲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珠江三角
洲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所以黄河三角洲光照条件好。同时华北地区在农业开发过程
中要注意的问题是旱涝、盐碱、风沙等。
IE通用方法
1.区域差异性问题解题流程
(1)比较区域条件或特征的异同点,其解题流程为:
根据两区域图的每个区域两区域条件或特征
类型、内容分各自的发的相同点
根据两区域的文析展条件或纳两区域条件或特征
字材料的不同点
(2)比较区域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条件,其解题流程为:
根据两区域的相衽个区域每个区域发展的
关地图分特有的有比优势条件
析
根据两区域相关利和不利较每个区域发展的
要索的比较图表限制条件
(3)比较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特征,其解题流程为:
根拈两区域的相斑个区域两区域自然特征
自然地理
关图表分比方面差异
要素和人
机较
根据两区域的文文地理要两区域人文特征
字材料素特征方面差异
2.区域自然要索差异比较分析答题术语
纬圜
置,••4
位于XX半球;位于XX纬度(或XX
海
置
阳
带);距海较远I近);位于XX大陆XX
相
置
科
部、XX大洋XX岸
气候类型麻制••熨季XX.冬季XX;气温年较差XX.
气温、降於交降水季节变化XX;光照XX;步受XX
气候光照、灾答•灾害影响
地形类型期卜以XX地形为主;地势XX高XX低;
地形特空多XX地貌
.••4为内(外)流河;径流靖XX.
内流河季W变花XX相期XX.你4、aXX.
外流河结泳期XX.你无)凌汛:流域面枳大
水文特征•,(,、),流程长(期.支流多(少),东西
水系特征.(南北网你分枇河网密布(稳疏)
-河流
泄或率
植被类型••以XX林为主;植被置或率高(低)
-植被伊叫..」A
类型及月少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匕:
筵索I:填被丽拓颈严重
-土壤
种类矿产资源、生物在源、水能资源等丰
富(短缺):水资源丰富(短缺)
1-资源数年
3.区域人文要素差异比较分析答题术语
..••4
人U数卡
人口素质劳动力丰富(不足);人U素质XX;
人【I结构老龄化问胭XX;人口就业压力XX
人口
数情
规模
布局/海市数量XX;规模XX.辐射带动作
城市
化
用XX;多沿XX分布:城南化水平XX
城市
.A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种植园农业、乳品业.大牧场放
牧业、混合农业等
自然条件:也影、气候、水源、土
康;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
政策.土地价格,科技有利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货补协议书范本
- 货车砂石料运费合同协议
- 购买宣传册合同协议
- 订房合同交付定金协议
- 解除职工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大学物理考试不同木料的声学特征试题及答案
- cnc测量员试题及答案
- 2025幼儿园数学学习结果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学物理考察重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学物理基础测验试题及答案
- 脑出血疑难病例讨论护理
- 公园绿地四害监测及消杀预案
- 电梯生产质量安全总监题库含答案
- 统编版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下 第二单元《边城》
- 白内障患者护理教学查房
- 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讲教材解读(集体备课)
- 民用无人机操控员执照(CAAC)考试复习重点题库500题(含答案)
- 幼儿园 中班心理健康《我会倾诉》
- 机械租赁保障措施
- 中山大学与吉首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实施办法
-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