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家口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班级姓名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论语》第一章即“学而”,“学而”的开篇乃是耳熟能详的小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乃孔子弟子所编,作为编写者的孔门子弟把这三句话放前面,无疑深有用心:第一个字即为“学”,说明“学”的重要性,或者说整部《论语》就是围绕“学”而展开;接下来阐明的就是如何学与为何学。《论语》开篇三节,开门见山,相互贯通,作为有机的整体显现着孔子的学习之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跟自己相关。“学”是学道,“习”是见习,习到自己的生活之中,让学融入自我生活之中,贯通于自我生命之中。学习首先是个人性的活动,包含“学”和“习”两个因素。如果说学意味着理智的投入,那么习就意味着身心整体的投入。孔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之乐正是颜回之乐,一种专注于学、不依赖于外物所达成的生命之乐;也是夫子自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之乐,一个人沉浸在学的世界之中,时时感受到的是生命的丰盈,而忘了年岁的老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涉及学习过程的延伸与学习的结果。真正的学乃是学做君子,学习的结果是为了成就自己,而不是取悦于人。自我“学”道“习”道,转而与朋友一起交流分享,再由朋友扩大到更宽广的他人,即使不为世人接受,对于学习者而言也不气恼,这就是“人不知而不愠”的基本含义。在这里,个人的学习是为己之学,自我求学并不是为了让别人知晓,而是为了让自己成为有仁德的君子。真正的君子需要充分地接纳世界的复杂性,而非简单地将自我心志加之于他人。进一步而言,“人不知而不愠”还有其他含义。个人的学习不仅是为了成就自我,同时也是为了成就他人,实际上成就自我与成就他人是融为一体的。我们可以在朋友式的交往中尽可能地去影响周遭的人们,但毕竟我们所能影响的人以及我们影响他人所能达到的程度都很有限,只能尽力而为。哪怕不为人所知,依然不为之愠,甚至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当然,另一种可能就是我们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人,但他人并不知道,而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让他人知道,重要的是让他人变好,这才是真正的君子。综上,它们提示着我们为学的三个层次,或三个阶段:首先,“学而时习之”是基础性的过程。这里的基础性,不仅是指历时性的基础,即个体首先需要经历较长时间段的“学”与“习”的结合才能达成一定的发展水平,进而得以走向他人;同时也是指共时性的基础,也就是在整个学习历程之中,个体都需要持续的“学”与“习”的践行,借以不断地让个体处于自我充实的状态。其次,当发展达到一定的水平,个人可与他人切磋交流,这是生命在与更多人的“学”与“习”中得以磨砺、升华的过程。第三,学习者进一步明晰学习的目的,也即以学习来完善自我,成就自我,而非为了取悦于人,故他人知与不知均不影响自我,学者始终能超越外在价值取向,以“学”“习”为乐。如果我们把这为学之道与生命历程联系起来,不难发现,一个人之所以能达到“人不知而不愠”,正在于“学而时习之”与“有朋自远方来”所敞开的生命境界。“学而时习之”之“悦”与“有朋自远方来”之“乐”,其重要的蕴含即是自我在“学”“习”中向着天地万物打开,同时把自我融于他人和世界之中,由此而达成对“学而时习之”初始时孤立个体的超越。(摘编自刘铁芳《读〈论语>开篇:学习之道与个体成人》)材料二:“信息茧房”困境,是由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提出的,指“我们只听愉悦我们的东西”。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个性化推荐技术成为其重要特征之一。而这种推荐可能会加剧算法对用户自身偏好需求的推送,使得用户所接受的信息呈现“千人千面”;也会因用户的个人选择而产生“信息偏食”,这些使得人们浏览的数字信息呈现出“圈层化”的特点。就青少年价值观学习而言,以数字媒体为基础的个性化推荐,表面上看是青少年自主搜索获取信息,实际上其信息是依据青少年自身兴趣爱好进行算法筛选的。这种个性化推荐提高信息分发效率的同时,也对青少年的“信息茧房”困境产生影响。如果青少年仅能接受与自己观点相符合的价值观信息,就不可避免地局限于同质信息流中。这将使青少年价值观学习出现片面化的问题,继而造成青少年群体中的价值观分化。(摘编自魏薇、马路平《青少年价值观学习变革的缘由省思、现实境像与应然转向》)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开篇三节很有意义,它不仅指出学的重要性、如何学与为何学的学习之道,还与个体成人之理密切相关。B.从“学而时习之”到“人不知而不愠”,各学习层次相互贯通,不可割裂,要求学习者必须按次序完成。C.数字化时代的个性化推荐技术根据用户自身偏好需求推送信息,所以不同用户接受的信息可能各不相同。D.人们浏览的数字信息呈现“圈层化”的特点,这与数字化时代出现的“信息茧房”困境有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回与孔子身心投入,专注于学,在学的世界之中,使生命得以丰盈开阔,感受到生命之乐。B.孔门的学习是要学做君子,成就自己,也要尽已所能的影响他人,但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取悦他人。C.与用户的选择偏好相比,数字化时代下某些技术的运用是造成“信息茧房”的更主要的原因。D.当代青少年面对数字媒体推送的信息,若陷入“信息茧房”的困境,那么可能会造成群体中的价值观分化。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中的“习”的一项是()A.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B.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D.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翁森)4.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简要概括“人不知而不愠”的含义。5.当下,青少年应如何进行价值观学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农历的刻度陈宝全春雪融化,白色的棉被撤走,土地露出棕褐色身躯,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不久,南风开始长途跋涉,到达我生活的这片土地时已筋疲力尽,像走累了坐在地埂上歇息。万物听到它喘息的声音,纷纷睁开睡眼。植物们明白,该是翻身起床的时候了。公鸡还在打鸣,准时司晨,但它们不管这些,鸡是管人的,人听鸡的话,它们不听,它们归风管,风来了,即便不大声喊叫,它们也听见了,看见了,顺从地站起来。雨水节气上,往往会下一场雨夹雪,雨的占比明显要重。躲在阴面地埂下的积雪受不了春风的一再问候,开始快速消融。在众多庄稼中,小麦能够忍受住冬天的寒冷挺进春天,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桃树、杏树们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狂热,枝条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花芽。槐树反应迟钝,干裂如豆荚般的果实挂在枝条上,吱吱啦啦响着。向阳的坡地上,狗尾巴草没有返青的意思,背风的地方,去年的干身子还保持着挺拔的姿势,在风中摇头晃脑。迎风的地方,它们为了躲避寒风袭击,身子紧贴地面。蒿草和冰草头发蓬乱地匍匐在地皮上,因忍受不住羊的咩叫声,根部明显有了动静,新绿的嫩芽先是试探性地长着,怕长得太快,遇上倒春寒。直到感觉阳光稳定下来,才铆足劲儿疯狂生长,长成春风比较喜欢的那种饱满样子。这时,一只只羊开始迫不及待地奔向田野。惊蛰前后,土地蓬松了许多,三叶草、茵陈一类的植物也探头探脑,不时调整着身体,以恰当的角度迎接阳光。蚂蚁、长头蝽、叩头虫等也开始小心翼翼地出来活动。我们会惊讶于农人们在节气上的看法和做法同虫子们保持得如此一致,他们纷纷走出家门,一头扎进地里。土地是农人的脸面,它会映照出你是什么样的人,不管你是否愿意。除了冬小麦泛着淡绿色的光芒,在几场细雨里洗过了澡,看上去精神焕发,大部分裸露的土地一片荒芜,甚是潦草。从此时开始,农人们起早贪黑地在田间劳作,打理土地,让它们做好迎接种子到来前的各种准备。养驴、马、骡、牛的人家,会喊上这些老朋友一起去地里。每到周末,我也放下书本,帮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父亲挽起裤腿,赤着双脚,一手捉犁一手扬鞭,赶着毛驴耕地。跟了父亲多年的毛驴干活毫不含糊,板结的土块在铁铧上哗啦啦地涌动着。母亲紧跟在后,用钉齿耙把草根等杂物耙出来,姐姐就忙帮着捡拾到一起,丢到地埂上。我和哥哥抢起锄头,用锄背将大一点的土块击碎。最后,父亲取下犁换套上耱,有时候父亲站在耱上,有时候我坐在耱上,父亲牵着毛驴,将翻耕过的地一道一道耱平。没有这些大家畜,农人们只能一锄头一锄头地挖,或者一铁锨一铁锨地翻,要流更多汗,花费更多时间。土地翻耕后像新的一样富有活力,走在上面像走在绵软的地毯上,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让人感到亲切和踏实。春分到清明,以及清明之后的一段时间,农人从翻耕土地转向种植劳作。他们知道白豌豆、扁豆、大豌豆、胡麻是春播夏收的农作物,高粱、玉米、洋芋、莜麦是春播秋收的农作物。他们遵从经验和农历,先在地里种上扁豆、豌豆、洋芋……玉米属秋收作物,不用着急,点种迟些也无妨。那时,瓜果蔬菜是地里和吃食上的配角,西瓜、辣椒、茄子还没有适应山区气候,只在川区里生长。山区的农民会在地边上点种瓠子,从集市上买些白菜籽、韭菜籽回来栽种,以填补生活之需。当人们全身心地投入春播时,桃花、杏花、梨花、李子花也没有闲着,按照风的旨意依次开放,你方退场我登场,从不让田野、房前屋后的空气里少了花香。蜜蜂们闻到花香,冒着天气多变有可能被冻死在半道上的危险,出巢为主人辛苦劳作。应了谷雨节气,总会下点不大不小的雨,让旱情得以缓解。雨生百谷,种子们早就等不及了,开始萌芽、生长。半月前种的大豆长出了肥胖的叶子,把压在身上的土块掀翻到一边;豌豆的叶子看上去比较瘦弱;油菜刚出苗就呈现出蓬勃之势,但去年秋播的油菜已经开出了金灿灿的黄花,它们相互打量着,对身体上的差别充满了疑惑;小麦是去年秋天种的,现在长到了半尺多高,浓郁的绿色正在把地皮一点一点覆盖起来。雨水让大地舒服得直抖身子,也让植物进入了第一个生长高峰。色彩上的变化让人眼花缭乱,各种树木、花草叶子有浅绿、深绿;花朵有红、白、紫、黄。所有的草长起来了,不管是冰草还是蒿子,对长个子这件事毫不含糊;所有的花儿也开得差不多了,堇菜、附地菜、紫花地丁、繁缕……各色的野花大胆地怒放着。漫步在田野里的羊看上去满心欢喜,它们再不用为争抢几簇青草大动干戈。春天,长腿的、没长腿的,都想站起来走几步。村庄和周围的土地有节奏地动起来了,田野里喧闹非凡,牛哞狗吠、鸡鸣虫叫,张家的驴看见李家的驴也急着打招呼,想说说攒了一个冬天的话,人倘若不让,驴便发出愤怒的叫声。多种声音和地里的庄稼一同获得了某种神秘的力量,在空气里生长。夜里,春雨咝咝沥沥,大人听见孩子们骨头拔节的声音,比听见庄稼苗拔节的声音还高兴,不由得伸手摸几把孩子的小屁股,想加把劲儿让声音站起来,便走出屋子、院子,奔向田野。(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以节气为线索,以诗化之笔点染春季的乡村风物,对“我生活的这片土地”的物候刻画得细致入微。B.“人听鸡的话”,但植物们“归风管”,可见节气变化下春风对植物的影响,而乡民则不受节气规律支配。C.“多种声音……在空气里生长”运用比拟手法,表现春天乡村的生机盎然,与《故都的秋》审美情趣不同。D.开篇写春雪融化,土地“似乎在等待着什么”,结尾写春雨“咝咝沥沥”,大人“奔向田野”,首尾呼应。7.关于文中惊蛰前后全家“去地里”这部分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部分文字描绘了翻耕土地时全家齐心协力地劳动的情景,大家各有分工,紧张忙碌又井然有序。B.“喊上这些老朋友”“跟了父亲多年的毛驴干活毫不含糊”,表现出农人与家畜之间的和谐关系。C.“板结的土块在铁铧上哗啦啦地涌动着”,看似写土声,实则以拟声词来表达家人劳作的畅快之情。D.“土地翻耕后像新的一样”运用比喻,生动地表现出翻耕之后,原来板结的土地又焕发了活力。8.结合文章谈谈你对“农历的刻度”的理解。9.文章中大量出现树名、草名、花名、作物名、昆虫名等,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好处。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喜雨亭记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繄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材料二: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节选自苏轼《赤壁赋》)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使天A而雨珠B寒者不得以C为襦D使天E而雨玉F饥者不得以G为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岐山之阳”与《登泰山记》“泰山之阳”中的“阳”意义相同。B.适,恰好、正巧,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中的“适”意义不同。C.“五日不雨”中的“雨”与《劝学》“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用法相同。D.“无麦无禾”与《师说》“无长无少”两句中的第一个“无”字的意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从亭的命名缘由写起,记述建亭经过,接着极言无雨之忧,突出后文“吾亭适成”之喜。B.材料一未对新建之亭及亭子周边的景色作具体描绘,而是重在叙事、议论。C.材料二凭借“江”“月”等眼前之景分析“变”与“不变”之理和“取”与“不取”之道。D.两则材料都用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形象,叙事简洁明快,颇为传神。13.把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14.“亭以雨名,志喜也”与“客喜而笑”都有一个“喜”字,两篇文章的“喜”的内涵是否相同?试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五弦[注]弹(节选)白居易五弦并奏君试听,凄凄切切复铮铮,铁击珊瑚一两曲,冰泻玉盘千万声。铁声杀,冰声寒。杀声入耳肤血憯,寒气中人肌骨酸。曲终声尽欲半日,四座相对愁无言。[注]五弦,指五弦琵琶,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弹拨弦鸣乐器,简称五弦。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开头两句写弹奏者将琵琶的五弦并奏,声音凄切又响亮,为下文做铺垫。B.诗歌第三句到第八句借乐声渲染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战场上厮杀场面的惨烈。C.全诗运用了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建构出一个丰富动人的艺术世界。D.本诗以七言为主,用韵富于变化,与《琵琶行并序》的语言风格都是平实晓畅的。16.本诗最后两句与《琵琶行并序》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2)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__。(3)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4)可堪回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6)____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7)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6小题,18分)18.下列加点字的字形、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笨拙(zhuó)嗟叹(jiē)作客他乡(zuò)钿头银篦(bì)B.谪居(zhé)憔瘁(cuì)窸窸窣窣(sū)羽扇纶巾(guān)C.干瘪(biě)檄文(xí)残羹冷炙(zhì)孜孜不倦(zī)D.驽马(nú)熨帖(yù)锲而不舍(qiè)无限暇思(xiá)19.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建军节前,记者一行探访古田会议的红色足迹,重温党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峥嵘岁月。B.多年的基层工作锻炼了他的能力,也改变了他的性格,让他由腼腆内向变得豁然开朗。C.南归之后辛弃疾渴望手执利剑,一展雄才大略,只可惜报国无门,他是无的放矢啊。D.高峰期的交通拥堵还未得到有效疏解,人们要求彻底解决问题的呼声一直不绝如缕。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敌人盲目地轰炸,照明弹一个接一个地升起,赤裸裸地把地面的一切都暴露出来了。B.人们在从珠峰大本营出发向更高山地挺进的过程中,钟扬老师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C.真正修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做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D.这位农业科技工作者看上去就像一个地道的农民,令人不禁想起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21.下列各项中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蟹六跪而二螯吾从而师之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师不必贤于弟子C.上食埃土顺流而东也D.是故圣益圣侣鱼虾而友麋鹿22.下列说法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古之学者必有师”中的“学者”古义和今义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三环集团校园大使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德云社相声课件
- 智研咨询发布:2025年中国废玻璃综合利用行业市场现状、发展概况、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彩钢瓦钢结构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上半年浙江杭州高新区(滨江)劳动保障监察专职人员招聘6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申新颖课件教学课件
- 甲状腺疾病实训课件
- 2025年团员考试题目模板及答案
- 2025年高考安徽物理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启程教育语文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北森潜力测评试题及答案
- 2025银行招聘试题及答案详解
- 腾讯新员工培训
- 2025年成人高考高升专试题(含答案)
-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完整版
- 层林尽染枫叶红课件
- 车管所备案申请书
- 河南成人2024学位英语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淮南市大通区和寿县经开区公开招聘社区“两委”后备干部30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长期照护师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医院感染监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