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典常谈》“多读书·读好书”必读名著考点梳理与练习题一说文解字一考点1仓颉造字考点2许慎与《说文解字》考点3汉字演变脉络考点4“六书”定义与举例1.仓颉造字
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拥有双瞳四目。据说他看到了地上的兽蹄儿、鸟爪儿留下的痕迹,才以此为灵感造起字来。
许慎作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文字学的典籍(字典)。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其作用是帮助人们通读古书。
书里收入了大量小篆和晚周文字,让后人可以追溯文字的本源。许慎还分析了偏旁,定出了部首。2.许慎与《说文解字》3.“六书”定义与举例
“六书”首见于《周礼》,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六种构造条例的概括和归纳,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前4种为造字法,后2种是用字法)造字法之象形字
象形字,象物形的大概,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如:日、月、火、口、耳、目、木、禾、竹、羊、鸟、兔等。②
造字法之指事字
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中较抽象的东西,以点画等象征性的符号来表明意义。
如:上、下、本、末、刃等。③
造字法之会意字
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所以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合体字)
如:明、苗、信、从、林、鲜、武等。
④
造字法之形声字
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和声旁。形是意符,声是音标。形声最便,用处最大,所以形声字最多。(合体字)
如:江、河、浅、贱、钱、等等。
转注字主要指字形和读音不同,但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二者可以互相解释。(一对字或者一组字,不能是单个)
如:“考”和“老”;“母”和“女”等等。
⑤
用字法之转注字
⑥
用字法之假借字
假借字指本无其字,古人为了表达意思而借用其他字来表示。(往往字音相同或者相近)
如:“西”——“栖”“直”——“值”“北”——“背”
甲骨文:最早的汉字,主要使用于占卜记事(商朝)。
金文:又称为钟鼎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周朝)
篆书:大篆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文字,小篆是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的标准文字。(秦朝)
隶书:标志着古文字向今文字的过渡。(汉朝)
草书:从隶书变化,更为简便(汉初)。
楷书:(晋代)
行书:(正书简化,最为适用)4.汉字演变脉络二周易考点1《周易》的起源考点2
占卜与最初的《周易》考点3哲学化了的《周易》1.周易起源
八卦相传是伏羲氏画的,伏羲氏通过对天地日月乌兽草虫的观察,以及对自身和外界事物的研究演绎出了八卦。
在古代,人们会去求签问卜,算命看相。在八卦中,一横来表示阳,两横表示阴,分别配出八个卦,名称分别是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八卦之间两两组合就成了六十四卦。
八卦的基本原理是靠了数目来判断吉凶的。《周易》这部书,就是把那时候人们占卜的卦辞按着一定的顺序编辑起来的。2.占卜与最初的《周易》
后来,儒家为《周易》卦辞做了种种新解释,加入了君子父子的儒家典型思想,于是《周易》便成为了儒家第一经典,也就是《易经》。可以说,儒家的《周易》是哲学化了的;而民众的《周易》倒是巫术的本来面目。3.哲学化了的《周易》三尚书考点1《尚书》地位及内容
今古文之争考点21.《尚书》的地位及内容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内容包括了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誓”或“诰”),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命”或“谟”)。
其主要思想是“鬼治主义”,就是遇到臣民不听话的时候,只要抬出上天和先祖来,自然一切解决。2.今古文之争
在儒家所传的五经中,《尚书》残缺最多,因而问题也最多。因秦始皇焚书坑儒、书法沿革等历史原因,在西汉时期流传着《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两个版本,也造就了西汉《尚书》“古今之争”这一经学大史迹。之后一番战乱《古文尚书》便失传了,但三国时期出了一位孔安国又伪造了一部《古文尚书》,冒名顶替一千年直到清初才被人们彻底识破。四诗经考点1《诗经》的由来考点2
孔子与《诗经》考点3诗经“六义”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后来乐工收集天下的歌谣,唱词共三百多篇,通称《诗三百》,这些唱词儿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1.诗经的由来
到了儒家这里,孔子用“思无邪”一句话概括“诗三百”,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成为儒家五经之一,《诗经》便有了教化作用。
2.孔子与《诗经》3.诗经“六艺”诗歌形式(从内容来分)(民间的歌谣)(宫廷的正乐)(祭祀用歌)表现手法(从写作技巧来分)(平铺直叙)(比喻)(起兴)五三礼考点1
什么是“三礼”考点2
儒家的“礼治”
《周礼》、《礼仪》、《礼记》统称三礼,是古代社会礼仪制度和礼仪理论的总汇。《周礼》:记载职官制度的"理想国"蓝图《仪礼》:具体礼仪程序(冠婚丧祭)《礼记》:阐释礼制意义的论文集(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小戴记》说)1.什么是“三礼”
三礼的根本是“礼治”,儒家认为礼为治乱的根本,因而定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长幼次序等,包括:
政治制度:贵贱有别,长幼有序,各司其职。
宗教仪式:天子诸侯祭天地山川,子孙祭祀祖先。
风俗习惯:居丧、婚姻、宴会、人际关系等。
此外,从来礼乐并称,乐附属于礼,有改善人心、移风易俗的功用。2.儒家的“礼治”六春秋三传考点1
《春秋》的地位考点2
春秋笔法考点3
《春秋》“三传”
“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因为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各国有各国的《春秋》,但是后世不传了,传下的只有一部《鲁春秋》,《春秋》便成了它的专名。《春秋》中纪事按年月日,这叫做“编年”,它是中国历史上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经孔子修订整理的。1.《春秋》的地位
《春秋》经孔子修订,语言简练,暗含褒贬,即“微言大义”,后世称作“春秋笔法”,通过用词暗含褒贬(如“弑”指臣杀君,“杀”指普通杀人)。
2.春秋笔法
《春秋》三传都是以作者的姓氏命名的,分别是:《公羊传》、《穀梁传》、《左传》。
《左传》依《春秋》而作,作者相传是左丘明,以史实补充《春秋》,叙事详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3.《春秋》三传七四书一考点1四书的由来考点2四书的内容考点3四书的顺序
原是诸子书,《大学》《中庸》都在《礼记》里,朱熹将这两篇单独抽出,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后来朝廷规定“四书”为科举用书。1.四书的由来
《大学》循序渐进地阐述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奋斗理念;《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传达了“君子”、“仁”、“忠恕”等理念;《孟子》是孟子及弟子共同编定的,文章以雄辩著称,主张“性善论”“仁政”“仁义”“养浩然之气”等。《中庸》强调“中和”思想,涉及为人处世之道、德行标准及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是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2.四书的内容
朱熹提倡的“四书”学习顺序:《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四书约定俗成的顺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因为《大学》《中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3.四书的顺序八战国策一考点1战国策的由来考点2战国策的艺术特色考点3战国策里的寓言
春秋末年列国纷争,出现“战国七雄”的局面,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手段十分重要,游说之士应运而生,也叫策士。根据对最强大的秦国的态度不同,出现了以苏秦为代表的“合纵”派和以张仪为代表的“连横”派,他们以能言善辩巧舌如簧而著称。
《战国策》编者刘向,是一部记录战国时代策士们“奇策异智”的史书。1.战国策的由来
①《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以战国时期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了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②《战国策》文辞妙绝,生动传神。把策士铺陈的伟丽,叱咤的雄豪,都传达了出来。描写人物形象逼真,读来如闻其语,如见其人。2.战国策的艺术特色《战国策》多运用寓言、譬喻说理,语言生动,具有很强说服力。3.战国策里的寓言南辕北辙惊弓之鸟狐假虎威九史记汉书一考点1史记的地位考点2史记的内容考点3汉书的地位考点4汉书的内容
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亦称《太史公书》,首创了“纪传体”,可称为正史的源头。其叙事自黄帝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1.史记的地位
《史记》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体例有: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勋贵的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臣的言行事迹)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历法天文等等)。2.史记的内容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由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其中《汉书》八表由班固之妹班昭补写而成。然八表完成,班昭便卒。表、志由曹大家和马续补成。3.汉书的地位
《汉书》断代述史,从汉高祖刘邦到王莽,共十二世,二百三十年,作纪、表、志、传凡百篇。书中所举内容,比《史记》更为广大:天地、鬼神、人事、政治、道德、艺术、文章,尽在其中,并增立《艺文志》,收录辞赋。4.汉书的内容
《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十诸子考点1“百家争鸣”背景考点2
诸子的主要门派考点3
思想统一1.“百家争鸣”背景
春秋末年,封建制度开始崩坏,社会动荡,一些才智之士对于当前的情势,有种种的看法,有种种的主张;他们根据自己的见解各说各的,都“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孔子
老子
韩非子
墨子
2.诸子的主要门派2.诸子的主要门派之儒家
儒士多半是上层社会的失业流民,儒家所拥护的制度,所讲所行的道德也是上层社会所讲所行的。2.诸子的主要门派之道家
八
道家反对一切文化和制度。道家出于隐士,他们看见时世太乱,难以挽救,便消极起来,对于世事,取一种不闻不问的态度。2.诸子的主要门派之墨家、法家
八
法家出于“法术之士”,贵族政治崩坏,法术之士便创一种新的政治方法帮助当时的君主整理国政,这就是法治。法术之士有重势、重术、重法三派,而韩非子集其大成。
墨家出于下层失业流民,多半会成为武士。墨家的创始者墨翟便出于武士,不但是打仗的专家,并且是制造战争器械的专家。但墨家反对侵略,提倡“非攻”“兼爱”,主张“节用”“非乐”。3.思想统一
秦相吕不韦编撰《吕氏春秋》想化零为整,集合众长,统一思想,其基调是道家。汉武帝时期淮南王刘安编撰《淮南子》,也以道家为思想基调,想要统一思想。然而最后成功的人却是董仲舒,他向汉武帝谏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帝王用功名利禄提倡儒学,儒学统于一尊。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十一辞赋考点1
什么是“辞赋”考点2
屈原和楚辞考点3赋的发展
辞赋,是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赋是由辞发展而来的。
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通常写得爽朗而通畅。
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辞赋盛于汉,故世称汉赋。
1.什么是辞赋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创立了“楚辞”这种新诗体,被誉为“楚辞之祖”。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运用楚地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2.屈原和《楚辞》
《楚辞》中《离骚》和《九章》的各篇都是屈原被放逐时所作。《离骚》尤其是千古流传的作品。他用了许多神话里的譬喻和动植物的譬喻,委曲地表达出他对于楚怀王的忠爱。他将怀王比作美人,“求之不得”,“辗转反侧”;他又将贤臣比作香草,从此“美人香草”便成为政治的譬喻,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2.屈原和《楚辞》
荀子的《赋篇》最早称“赋”;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分赋为四类。
东汉后班固作《两都赋》,张衡仿作《二京赋》,晋左思仿作《三都赋》。这种赋,是散文的更进一步。此后赋体渐渐缩短,字句整炼起来,务求精巧,不再用来讽谏。3.赋的发展十二诗考点1
诗的发展历程考点2
代表诗人
汉乐府,指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经乐府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后的一种新诗体。
乐府诗主要是叙事诗,女性题材作品占重要位置,是中国诗史五言诗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中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木兰诗》被称为“乐府双璧”1.诗歌的发展历程之乐府诗
到了东汉,乐歌已经普遍化,文人仿作渐多,五言诗体便多起来了;而成就最高的就是萧统《昭明文选》里收录的《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汉献帝时期,曹操的儿子曹丕和曹植也努力在五言体上,但真正奠定五言诗的基础的是魏代的阮籍,他是第一个全力作五言诗的人,正式成立了抒情的五言诗。
1.诗歌的发展历程之五言诗
晋代诗渐渐排偶化、典故化,陶渊明、谢灵运应时而出。
陶渊明第一个将田园生活大量描写在诗里,被誉为田园派诗歌的鼻祖;谢灵运第一个在诗里全力刻画山水,是山水派诗歌的鼻祖。1.诗歌的发展历程之山水、田园诗
唐代谐调发展,成立了律诗和绝句,称为近体诗;不是谐调的诗,称为古体诗。又成立了古近体的七言诗。
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诗人: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高适
中唐诗人: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元稹
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温庭筠1.诗歌的发展历程之唐诗
宋初的诗专学李商隐;欧阳修、梅尧臣发现了韩愈,起始了宋诗的散文化。
宋诗的散文化,到苏轼而极。他的门生黄庭坚开创了江西诗派,奉“杜甫”为祖,将杜诗正式发扬光大。
宋诗代表:欧阳修、梅尧臣、王安石、苏轼、黄庭坚、范成大、陆游。1.诗歌的发展历程之宋诗十三文考点1“文”的起源考点2“文”的发展历程
现存的中国最早的文,是商代的卜辞。这只能算是些句子,很少有一章一节的。后来《周易》卦爻辞和《鲁春秋》也是如此,不过经卜官和史官按着卦爻与年月的顺序编纂起来,比卜辞显得整齐些罢了。
1.文的起源
春秋时期列国外交的言语也称为“辞”,又称为“命”,也合称为“辞命”或“辞令”。辞命的发展代表议论文的发展。
战国时期游说之风大盛,最重说辞。他们的说辞铺张局势,滔滔不绝,最重辩。墨子第一个注意辩论方法。
2.文的发展
孔子开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有了《论语》这种私家著作。《论语》以记言为主,所记的多是很简单的,孔子主张“慎言”,痛恨“巧言”和“利口”;到了墨子和孟子,可就铺排得多。由对话而发展为独白,便是“论”。
2.文的发展
还有一种“寓言”,借着神话或历史故事来抒论。《庄子》多用神话,《韩非子》多用历史故事;战国游士的说辞也好用譬喻。譬喻成了风气,这开了后来辞赋的路。“论”是进步的体制,但还只以篇为单位,“书”的观念还没有。直到《吕氏春秋》才成了第一部有系统的书。2.文的发展
伴随着议论文的发展,记事文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左传》就是一座里程碑,它能够将千头万绪的战事叙得层次分明,描写更是栩栩如生。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才是第一部有自己的系统的史书。
他创造了“纪传”的体制。左氏只是描写事,司马迁进一步描写人。
2.文的发展
汉武帝时期盛行“辞赋”。赋的特色是铺张、排偶、用典故。
汉魏之际“骈文”开始发展。骈体出于辞赋,句式整齐,对偶工丽,声调和谐。
梁昭明太子萧统在《文选》里第一次提出“文”的标准,将用典故、有对偶、谐声调的抒情作品叫作“文”,成为骈文发展的指路牌。
2.文的发展
到了唐代,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宋代称为“散文”。
唐宋八大家:
“一韩一柳一欧阳,三苏曾巩带一王”。
2.文的发展
唐代又有两种新文体发展,一是“语录”,一是“传奇”,都是佛家影响。
语录是弟子们将禅宗的话用口语形式记录下来。
传奇是有结构的小说,记述艳情,也记述神怪,但将神怪人情化。这开了后来佳人才子和鬼狐仙侠等小说的先路。
2.文的发展
宋代出现了“话本”,话本是说话人演讲故事时所用的底本,是随着民间说话技艺发展而来的一种文学形式。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明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都是从话本演化出来的;后来能将许多关联的故事组织起来,称为“章回体白话小说”了。
到了《红楼梦》,组织才更严密了,这不但是章回小说,而且是近代所谓“长篇小说”了。白话小说到此大成。
2.文的发展
明代八股文盛行。“股”是排偶的意思,这种体制,中间有八排文字互为对偶。八股文又称为“四书文”,因为考试里最重要的文字、题目都出在“四书”里。
清末梁启超提倡“新文体”,它不避俚语俗言,吸收外国语法,不分骈散与有韵无韵,所以词汇丰富,句法灵活,艺术手段多种多样,大大提高了散文的表现力。
“五四运动”后白话文畅行,语言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
2.文的发展《经典常谈》
练习题1.关于《经典常谈》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国学经典的著作。B.《经典常谈》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C.《经典常谈》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让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D.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时间顺序,梳理了中国数千年文化的精粹,语言亲切自然,通俗易懂。2.关于《说文解字》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文解字》作者是传说中黄帝的史官仓颉。B.《说文解字》属于“小学”,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C.“六书”,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D.秦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有了隶书,到了汉初有了草书,晋朝有了行书。DA3.八卦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深奥概念,是一套用三组阴阳组成的形而上的哲学符号。与之有关的国学名著是(
)A.《周易》
B.《战国策》C.《春秋》
D.《尚书》4.__________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内容包括了虞、夏、商、周四代,其中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A.《周易》B.《尚书》C.《春秋》D.《战国策》AB5.记录了战国时代“高才秀士”们“奇策异智”的一部重要古史是(
)A.《周易》B.《战国策》C.《春秋》D.《尚书》6.有一本国学名著,其主要内涵一是明辨是非,分别善恶,提倡德义,从成败里见教训;二是夸扬霸业,推尊周室,亲爱国家,排斥夷狄,实现民族大一统的理想。这本国学名著是(
)A.《周易》B.《战国策》C.《春秋》D.《尚书》BC7.《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又称(
)A.《民歌》B.《诗歌》C.《诗》D.《诗两百》8.《诗经》中描写地方民间风俗的是哪一部分(
)A.风B.小雅C.颂D.大雅9.《诗经》中主要是宗庙乐歌的是哪一部分(
)A.风B.小雅C.颂D.大雅10.《诗经》全书收录了自(
)至春秋中叶的作品。A.夏朝B.商朝C.西周初年D.东周初年CACC11.下列关于《史记》《汉书》错误的一项是(
)A.《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始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B.《汉书》又称《前汉书》,由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C.司马迁最长于描写,他的史观是以人物为中心的。D.《史记》有十二本纪,记帝王政迹;三十世家,记侯国世代存亡;七十列传,类记各方面人物。十表,以分年略记大事年表;八书,记典章制度的沿革;12.下面对“四书”包括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尚书》《礼记》《易经》B.《尚书》《中庸》《论语》《孟子》C.《易经》《孔子》《论语》《孟子》D.《大学》《中庸》《论语》《孟子》13.我们所说的“三礼”不包括(
)A.《周礼》B.《仪礼》C.《礼乐》D.《礼记》DAC14.下列关于“诸子”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主张君主施“仁政”。B.孔子提倡“有教无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高端百货行业研究报告
- 播放涟漪协议书
- 不签灵活就业协议书
- 分家协议书兄妹
- 撤回债转股协议书
- 公司股东出资协议书
- 二手车过户协议书范本
- 房屋拆迁委托协议书
- 2025党史党章知识竞赛题库(含参考答案)
- 2025年电商仓储服务器服务合同协议
- 人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数学称重大挑战课件
- 2025年年少先队知识竞赛考试真题题库及答案
- DLT5210.1-2021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第1部分-土建工程
-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英语试题卷(标准含答案)
- 犬胃切开术的课件资料
- GB/T 42195-2022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
- GB/T 9634.4-2007铁氧体磁心表面缺陷极限导则第4部分:环形磁心
- GB/T 18380.11-2022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1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试验装置
- GB/T 12970.3-2009电工软铜绞线第3部分:软铜天线
- 冬季安全生产培训PPT冬季安全生产注意事项PPT课件(带内容)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3.2 整数除以分数丨苏教版 (共23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