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期九年级质量监测(一)历史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48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72分;全卷共8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2.本试卷满分120分,其中道德与法治60分、历史6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48分)1.《尚书》中记载“惟殷先人,有典有册”。这里商代“典册”书写的文字应是()A.金文 B.大篆 C.隶书 D.甲骨文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相互争鸣的思想交锋。下列思想主张共同的议题是()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墨家墨子提出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儒家孟子得民心者得天下法家韩非以法治国A.思想解放 B.国家治理 C.社会改革 D.制度革新3.大运河申遗提案中说:大运河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绝好的实物资料。开凿大运河的时期是()A.隋朝时期 B.唐朝时期 C.五代十国时期 D.北宋时期4.某学习小组收集了“十年寒窗”“金榜题名”“连中三元”等关键词。这个学习小组研究的古代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 B.刺史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度5.如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发展趋势是()A.选官制度的成熟 B.中央机构的精简C.君主专制的强化 D.地方权力的弱化6.曹雪芹把诗赋、书法、戏文、对联、礼节、饮食、服装等元素以及各种风俗习惯,几乎全部安插《红楼梦》里。这强调了《红楼梦》()A.语言精练生动 B.内容通俗易懂C.线索清晰完整 D.汇聚传统文化7.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历史。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史实,叙述正确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B.隋朝时文成公主入藏C.北宋与西夏“澶渊之盟” D.明朝时册封五世达赖8.它是拜占庭帝国继承和保存古罗马光辉古典文化的历史见证;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它”是()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9.贝恩斯写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曼彻斯特、纽约等城市尽管存在着不可争议的丑恶、污染的天空和贫民窟,但这里更是智慧摇篮的组成部分,这些智慧的发明正极大改善着人类的生活。此段材料反映了贝恩斯()A.完全肯定工业化的作用 B.完全否定城市化的作用C.全面看待工业化的影响 D.全面看待人口增长的影响10.“它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点的开始,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这场战役是()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 D.斯大林格勒战役11.1922年7月30日《真理报》第169号第6版的广告专版中,出现了糖业广告、啤酒广告、农产品广告等商业广告,这种广告新气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 B.新经济政策实行C.国家加强对经济的管理 D.两个五年计划完成12.研究结果显示,自1990年以来全世界冲突减少40%,某国际组织预防性外交和其他预防性行动,避免了许多即将发生的战争。该组织是()A.世界贸易组织 B.欧洲联盟 C.联合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7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贞观初年,全国人口约2000万。当时,河北、山西等地灾害频发,百姓饥馑。唐太宗十分忧心,即刻派中书侍郎温彦博、尚书右丞魏征等人奔赴灾区,查勘灾情、发放物资。同时,唐太宗重视水利对农业的关键作用,大力疏通郑国渠,提升灌溉能力、促进农业发展。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社会经济好转。到贞观二十三年,户数从不足三百万增至约三百八十万,人口回升,百姓生活安稳,“贞观之治”初现,为大唐繁荣奠基。材料二如下图苏联第聂伯河水电站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由国家电力委员会制定规划,1927年开始动工,5年后按照计划建成投产,并在西方动荡期间持续扩建,它所提供的电力可以满足周边大型钢铁厂和铝厂的需求,催生了一些新兴工业城市。在总统罗斯福的推动下,建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1933年水利工程开始兴建,水力发电推动了当地工农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是推行“以工代赈”的典型事例。(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关注民生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比较两项水利工程的相同之处。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聂伯河水电站兴建的有利条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新政”体现的国家治理的新思路。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下图所示材料二从世界范围看,明清科技从总体上逐渐从先进转为落后,且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读书是为了做官,很少有人去攀登科学的殿堂,没能产生如同期西欧的天文、数学等近代科技。同时,因受封建制度束缚,人才培养不能和社会生产力相结合,推动社会发展。——《从明清教育解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材料三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希望你们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年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让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更好展现才华。——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1历史人物的发明;图2指南针最早用于航海事业的朝代;图3所示发明产生的世界性影响;图4人物所著的科技名著。(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科技逐渐落后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为推动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15.论述题下面是秦汉时期出现最多的词汇:秦半两钱、蒙恬、汉承秦制、郡县制、五铢钱、西域都护、张骞、凿空、刺史、盐铁官营、大秦王、安敦、霍去病、甘英、文景之治、“推恩令”、丝绸之路、造纸、汉赋、华佗等。根据上述材料,从中提取三个关联密切的词汇,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说明它们的关联性。(要求:不得抄袭示例,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示例】选词:秦半两钱、盐铁官营、五铢钱(选词要有关联)说明: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半两钱作为统一货币。汉武帝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当时的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2024—2025学年度下期九年级质量监测(一)历史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48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72分;全卷共8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2.本试卷满分120分,其中道德与法治60分、历史6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2分,共48分)1.《尚书》中记载“惟殷先人,有典有册”。这里商代“典册”书写的文字应是()A.金文 B.大篆 C.隶书 D.甲骨文【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惟殷先人,有典有册。”结合所学知识,清朝末年发现的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主要记载商朝的政治、经济、祭祀等活动。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D项正确;金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与题干“有典有册”不相符,排除A项;大篆是西周时期到战国时期文字,与题干“惟殷先人”不相符,不是商朝的,排除B项;隶书是秦朝才有的,排除C项。故选D项。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相互争鸣的思想交锋。下列思想主张共同的议题是()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墨家墨子提出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儒家孟子得民心者得天下法家韩非以法治国A.思想解放 B.国家治理 C.社会改革 D.制度革新【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提出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儒家主张实行仁政,儒家主张得民心者得天下;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对于国家治理,各学派主张不同,体现了各自的特点,B项正确;思想解放是百家争鸣的作用,而不是其主张,排除A项;社会改革与法家有关,与墨家、儒家无关,排除C项;法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因此制度革新与法家有关,与墨家、儒家无关,但题干中没有涉及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B项。3.大运河申遗提案中说:大运河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绝好的实物资料。开凿大运河的时期是()A.隋朝时期 B.唐朝时期 C.五代十国时期 D.北宋时期【答案】A【解析】【详解】据题干“开凿大运河时期”和所学知识可知,隋朝时期,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A项正确;唐朝时期主要是对大运河进行维护、疏浚和利用等,并非开凿时期,排除B项;五代十国时期处于唐朝灭亡之后的分裂动荡阶段,大运河在这之前就已经存在,不是开凿时期,排除C项;北宋时期也不是大运河的开凿时期,北宋主要是依靠大运河进行物资运输等活动,排除D项。故选A项。4.某学习小组收集了“十年寒窗”“金榜题名”“连中三元”等关键词。这个学习小组研究的古代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 B.刺史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十年寒窗”“金榜题名”“连中三元”等词都与科举制有关,因此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度,“十年寒窗”强调长时间刻苦读书,“金榜题名”是为名字写在金榜上,指殿试被录取,也泛指应试考中被录取,“连中三元”是为科举时代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第一名,D项正确;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刺史制度是西汉地方监察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5.如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的发展趋势是()A.选官制度的成熟 B.中央机构的精简C.君主专制的强化 D.地方权力的弱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宋太祖设立多重机构,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明太祖废丞相和中书省,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了皇权;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巅峰,这反映了是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的历史趋势,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科举制等选官制度,不能说明选官制度的日渐成熟,排除A项;“中央机构的不断精简”与“宋太祖设立多重机构,分割相权”不符,排除B项;“地方权力的不断弱化”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专制皇权的加强,排除D项。故选C项。6.曹雪芹把诗赋、书法、戏文、对联、礼节、饮食、服装等元素以及各种风俗习惯,几乎全部安插在《红楼梦》里。这强调了《红楼梦》()A.语言精练生动 B.内容通俗易懂C.线索清晰完整 D.汇聚传统文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把诗赋、书法、戏文、对联、礼节、饮食、服装等元素以及各种风俗习惯,几乎全部安插在《红楼梦》里”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曹雪芹把各传统文化元素和风俗习惯安插在《红楼梦》里,因此强调了《红楼梦》汇聚传统文化,D项正确;题干未体现《红楼梦》语言精练生动,排除A项;《红楼梦》内容通俗易懂未涉及,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红楼梦》线索清晰完整,排除C项。故选D项。7.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史实,叙述正确的是()A.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B.隋朝时文成公主入藏C.北宋与西夏“澶渊之盟” D.明朝时册封五世达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实行改革,学习汉族的文化、习俗等,促进了民族交融,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A项正确;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排除B项;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后,保持了长久的和平,排除C项;清朝时册封五世达赖喇嘛封号,排除D项。故选A项。8.它是拜占庭帝国继承和保存古罗马光辉古典文化的历史见证;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它”是()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它是拜占庭帝国继承和保存古罗马光辉古典文化的历史见证;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公元6世纪,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相继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C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属于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排除A项;《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典,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拿破仑法典》是欧洲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系统的成文民法典,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9.贝恩斯写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曼彻斯特、纽约等城市尽管存在着不可争议的丑恶、污染的天空和贫民窟,但这里更是智慧摇篮的组成部分,这些智慧的发明正极大改善着人类的生活。此段材料反映了贝恩斯()A.完全肯定工业化的作用 B.完全否定城市化的作用C.全面看待工业化的影响 D.全面看待人口增长的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结束之际,“曼彻斯特、纽约等城市尽管存在着不可争议的丑恶、污染的天空和骇人听闻的贫民窟”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消极影响:环境污染、贫富分化严重等。“这里更是智慧摇篮的组成部分,这些智慧的发明正极大改善着人类的生活”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积极影响:创造了伟大的发明,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贝恩斯从正反两方面对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了评价,C项正确;材料中既有肯定工业化的一面,也有否定工业化的一面,排除A项;材料中既有肯定城市化的一面,也有否定城市化的一面,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没有涉及人口增长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10.“它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点的开始,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产生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这场战役是()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 D.斯大林格勒战役【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点的开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斯大林格勒,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会战由此开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以苏军的胜利宣告结束。从此,苏军开始了全线反攻,这次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关键性战役,极大地消耗了德军的有生力量,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场根本转折的开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D项正确;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发展的转折点,排除A项;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11.1922年7月30日《真理报》第169号第6版的广告专版中,出现了糖业广告、啤酒广告、农产品广告等商业广告,这种广告新气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行C.国家加强对经济的管理 D.两个五年计划完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出现了糖业广告、啤酒广告、农产品广告等商业广告”并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把社会主义经济和市场联系起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大量商业广告出现,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是1918-1921年初,与题意不符,题干反映的是新经济政策,排除A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管理与题干“出现了糖业广告、啤酒广告、农产品广告等商业广告”不符,排除C项;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是1928-1937年,排除D项。故选B项。12.研究结果显示,自1990年以来全世界冲突减少40%,某国际组织的预防性外交和其他预防性行动,避免了许多即将发生的战争。该组织是()A.世界贸易组织 B.欧洲联盟 C.联合国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C项正确;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经济组织,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欧盟是地区经济组织,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军事集团,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7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贞观初年,全国人口约2000万。当时,河北、山西等地灾害频发,百姓饥馑。唐太宗十分忧心,即刻派中书侍郎温彦博、尚书右丞魏征等人奔赴灾区,查勘灾情、发放物资。同时,唐太宗重视水利对农业的关键作用,大力疏通郑国渠,提升灌溉能力、促进农业发展。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社会经济好转。到贞观二十三年,户数从不足三百万增至约三百八十万,人口回升,百姓生活安稳,“贞观之治”初现,为大唐繁荣奠基。材料二如下图苏联第聂伯河水电站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由国家电力委员会制定规划,1927年开始动工,5年后按照计划建成投产,并在西方动荡期间持续扩建,它所提供的电力可以满足周边大型钢铁厂和铝厂的需求,催生了一些新兴工业城市。在总统罗斯福的推动下,建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1933年水利工程开始兴建,水力发电推动了当地工农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这是推行“以工代赈”的典型事例。(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关注民生的措施。(2)根据材料二,比较两项水利工程的相同之处。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第聂伯河水电站兴建的有利条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新政”体现的国家治理的新思路。【答案】(1)派官员查勘灾情、发放救灾物资;重视水利,疏通河渠堤坝,提升灌溉能力(2)相同之处:国家主导建设;都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善了民生。第聂伯河水电站兴建的有利条件: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能够集中力量进行建设;政府重视和规划引导。罗斯福“新政”体现的国家治理新思路: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解析】【小问1详解】措施:从材料一中提取唐太宗关注民生的措施相关信息。材料一提到“唐太宗十分忧心,即刻派中书侍郎温彦博、尚书右丞魏征等人奔赴灾区,查勘灾情、发放救灾物资”,可得出派官员查勘灾情、发放救灾物资;“唐太宗重视水利对农业的关键作用,大力疏通河渠堤坝,提升灌溉能力,促进农业发展”,能得出重视水利,疏通河渠堤坝,提升灌溉能力。【小问2详解】相同之处:观察材料二对两项水利工程的介绍,从建设主体看,苏联第聂伯河水电站由国家电力委员会制定规划,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在总统罗斯福推动下由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建设,都是国家主导建设;从作用方面,第聂伯河水电站提供的电力满足周边大型钢铁厂和铝厂需求,催生新兴工业城市,田纳西水利工程推动当地农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善了民生。有利条件:根据材料二“由国家电力委员会制定规划,1927年开始动工,5年后按照计划建成投产,并在西方动荡期间持续扩建,”结合所学苏联相关知识,当时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能够集中力量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这是重要条件;从材料可知国家电力委员会制定规划,体现了政府的重视和规划引导。新思路:根据材料二“在总统罗斯福的推动下,建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1933年水利工程开始兴建,水力发电推动了当地工农业发展”从田纳西水利工程建设等“新政”措施可知,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通过兴办公共工程等措施来解决经济危机带来的问题,促进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如下图所示材料二从世界范围看,明清科技从总体上逐渐从先进转为落后,且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读书是为了做官,很少有人去攀登科学的殿堂,没能产生如同期西欧的天文、数学等近代科技。同时,因受封建制度束缚,人才培养不能和社会生产力相结合,推动社会发展。——《从明清教育解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材料三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希望你们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为促进中外科技交流、推动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年的成长和发展,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让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更好展现才华。——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1历史人物的发明;图2指南针最早用于航海事业的朝代;图3所示发明产生的世界性影响;图4人物所著的科技名著。(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科技逐渐落后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如何为推动科技进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答案】(1)发明:活字印刷术。朝代:北宋。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名著:《天工开物》(2)原因: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封建制度的束缚,人才培养不能与社会生产力相结合;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等。
(3)
做法:努力学习科技知识,关注科技事业的发展,培养自己开拓创新的精神。【解析】【小问1详解】发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匠人毕昇发明的。朝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名著: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应星的代表作是《天工开物》。小问2详解】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清朝时期的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封建制度的束缚,使得人才培养不能与社会生产力相结合;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等。
【小问3详解】做法:根据毕昇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管理和领导新生代员工
- 职位评价的方法要素比较法
- 介入是剪水疗的指标与方法
- 巴黎埃菲尔铁塔介绍
- 体检结论健康宣教
- 会计实训报告幻灯片
- 签订分摊协议书
- 经济适用房的转让协议书
- 2025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西师版五年级物理上册月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 JGT 352-2017 现浇混凝土空心结构成孔芯模
- Turning Red《青春变形记(2022)》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
- 2024年泰州市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幼儿园花样跳绳培训
- (正式版)SHT 3224-2024 石油化工雨水监控及事故排水储存设施设计规范
-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击穿放电监测与定位导则》
- 护理制度与职责
- 《锅炉水容积测试技术规范》
- 《老干妈的成功》课件
- 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护理课件
- 十大医药代表成功经验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