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讲座_第1页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讲座_第2页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讲座_第3页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讲座_第4页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知识讲座内容第一章中国特种设备简史第二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概念和范围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基本制度第四章.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标准体系第五章.持证单位的监督管理第六章.特种设备使用管理第七章.特种设备的现场监察第八章.特种设备的事故与处理

2021/7/172中国特种设备简史1877年,清政府四川官办军用工厂-四川机器制造局使用从英国购买的锅炉,用于带动机器制造军用装备,为中国最早的锅炉使用记载。1887年,宁波丝绸企业购买了一台日本制造的蒸汽机和锅炉,进行轧花生产,为中国最早的民用锅炉使用记载。1907年,上海汇中饭店安装了两台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制造的电梯,为中国最早的电梯使用记载。1934年,上海租界工部局建立了特种机械管理机构,对租界内使用锅炉、压力容器实行锅炉检验师检验制度。2021/7/173上海租界工部局旧址2021/7/174中国特种设备简史1936年,上海蔡正粹先生领导民族资本企业上海四方锅炉厂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2T/H水管式蒸汽锅炉,1937年锅炉在常州民丰纱厂投入使用,连续服务了44年。照片上与陈云同志握手的就是著名的民族企业家,有中国锅炉之父称谓的蔡正粹先生2021/7/175中国特种设备简史1945年以前,在日伪统治下的东北地区如沈阳、长春、哈尔滨等地的伪警察局也曾设专人负责管理锅炉。1945年抗战胜利后,旧中国政府接收了上海租界工部局业务,成立了上海公务局,锅炉和电梯检查业务由公务局下属的特种机械科管理,延续了独立检验师制度,一直保持到1955年。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成立,为保持锅炉等重要设备安全,东北人民政府在公安局设专门干部管理锅炉。1949年,大连起重机器厂制造成功中国第一台5吨桥式起重机,四年后,太原重机厂将这个纪录提高了10倍。2021/7/176中国特种设备简史1950年,上海市军管会将接收的旧政府特种机械管理机构和人员全部划归上海总工会代管,一年后,划转新成立的上海市劳动局,期间,所有业务工作并未停止,锅炉检验依然沿用旧政府时代的独立检验师制度,直到1955年根据国务院指示设立独立的监察机构。1951年,天津(私营)从庆生电机厂研制出新中国第一台电梯,安装在北京天安门观礼台后。

1955年4月国营天津第一棉纺厂发生锅炉爆炸,死亡8人,伤69人。同年6月11日,国务院决定建立国家锅炉检查总局设在劳动部。当时拟按前苏联模式,建立垂直管理的机构建制。

安全监察初创、探索阶段(1955年-1982年)。2021/7/177中国特种设备简史1956年1月,开展大检查,进行普查登记,开始对锅炉、气瓶和起重机进行登记建档,包括对一些缺少图纸资料的锅炉进行测绘、强度计算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劳动部的领导非常明智:技术、人才①认识到锅炉安全检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锅炉安全必须从技术上把关;认识到需要专业技术人才;②建立锅炉安全技术鉴定委员会,依靠专家解决重大问题;③着手从全国各地(主要从上海、华东和东北地区)、各行业(铁路、电力、机械)调遣专业人才;④多种渠道培养专业干部,联系院校设置相关的专业,多种形式分期分批进行干部培训。2021/7/178中国特种设备简史1956年,毛泽东主席以及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刘少奇、邓小平、陈云同志就接见过在北京劳动干部学院参加劳动干部培训班的学员,这些学员中许多同志为中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和检验工作贡献了毕生心血。2021/7/179中国特种设备简史1956年之后的2~3年间,根据天津第一棉纺厂的事故教训,在逐步组建正式安全监察机构同时,动员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开始了在全国大范围检查和锅炉登记建档工作,加强管理、消除隐患,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效果,锅炉事故急剧下降。同时参考前苏联标准着手制定技术规范,劳动部于1960年颁布《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1958年大跃进和其后的三年自然灾害,使锅炉安全监察工作受到很大冲击,锅炉安全检查总局被撤并为劳动部劳动保护局下属的一个处。1960~1962年出现锅炉爆炸事故猛增的情况。2021/7/1710中国特种设备简史1963年5月,经济情况好转,鉴于工业生产安全需要,国务院批准了劳动部关于恢复锅炉安全监察机构的报告,重建锅炉安全监察局,确定全国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干部编制500人至1966年5月,各省根据国务院文件,相继建立了机构,加强了立法、管理、培训等基础工作,开展了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修等重要环节的监察管理,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状况有了好转,事故明显下降,安全监察工作得到比较大的发展。1966年至1976年,十年动乱,锅炉安全管理被斥责为管卡压,各级安全监察机构被撤销,专业干部被下放调离,工作停止。设备粗制滥造,埋下事故隐患。2021/7/1711中国特种设备简史1979年前后,全国连续发生几起压力容器恶性爆炸事故(吉林球罐、南阳热交换器、温州液氯钢瓶),引起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对严峻的安全形势迅速做出了反应,发出事故通报,并在原有的编制的基础上,新增800名锅炉安全监察干部编制,同时一定东北地区建立锅炉检验所的成功经验,批准建立“锅炉压力容器检测研究中心”1979年杭州会议号召建立专门从事检验工作的技术机构,开始走向监、检分离的“双轨制”道路。2021/7/1712中国特种设备简史老一代革命家薄一波同志在检验单位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先后两次为太原锅检所题词,为检验事业发展指明方向。2021/7/1713安全监察基本制度建立并逐步完善阶段(1982-2000年)——1982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首次提出了我国锅炉压力容器全过程安全监察的基本制度,提供了构建安全监察与检验“双轨体制”的法律基础。——20年来,监察制度和监管体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纳入国家监察的设备范围科学合理,工作职能比较清晰,法制依据比较充分,安全责任比较明确。——这一阶段,法制逐步完善,监管措施逐步到位,管理逐步规范,监管能力逐步提高,各类事故较大幅度下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得到长足发展。2021/7/1714创新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2003年3月11日国务院颁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既是里程碑,更是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近几年来,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机制,三个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健全体制、创新机制、确保安全、促进发展的目标远未实现。——这一阶段,安全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完善,科技支撑作用要进一步强化,监管到位率要进一步提升,安全状况要进一步改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要明显增强。争取用10-15年的时间,使特种设备使用管理水平和安全保障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2021/7/1715中国特种设备简史2009年1月24日国务院公布了第549号令《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根据该决定作相应的修订。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两项新职能:节能监管、事故调查

2021/7/1716第二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概念和范围2021/7/1717特种设备概念及范围1.特种设备的概念:什么是特种设备?(国外没有明确的定义,危险性设备、具有潜在危险的设备)特种设备定义──特种设备是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和设施的总称。特征:①涉及生命安全;②危险性较大;③集合名词。2021/7/1718特种设备概念及范围2.纳入监察范围的特种设备:三个因素:①造成群体伤害;②造成他人伤害;③产生较大社会影响。2021/7/1719特种设备概念及范围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国务院412号令的规定,将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等8类设备和设施纳入安全监察范围。2021/7/1720特种设备概念及范围锅炉万台2021/7/1721特种设备概念及范围压力容器万台;移动式压力容器万台;气瓶13085万只

2021/7/1722特种设备概念及范围压力管道75万公里2021/7/1723特种设备概念及范围电梯万台2021/7/1724特种设备概念及范围起重机械万台2021/7/1725特种设备概念及范围客运索道836条2021/7/1726特种设备概念及范围大型游乐设施万台2021/7/1727特种设备概念及范围场(厂)内机动车辆万辆2021/7/1728纳入监察的特种设备锅炉——①蒸汽锅炉V≥30L;②热水锅炉P≥0.1MPa且W≥;③有机热载体锅炉。压力容器——①固定式和移动式容器P≥,且P··L;②气瓶,且P·V≥·L;③氧舱。压力管道——,D>25mm介质:气体、蒸汽或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的液体的管道。2021/7/1729纳入监察的特种设备电梯——①载人(货)电梯;②自动扶梯;③自动人行道。起重机械——①起重量≥的升降机;②起重量≥1t,且提升高度≥2m的起重机和电动葫芦。客运索道——①客运架空索道;②客运缆车;③客运拖牵索道。2021/7/1730纳入监察的特种设备大型游乐设施——速度≥2m/s或高度距地面≥2m的载人大型游乐设施。特种设备包括其附属的①安全附件;②安全保护装置及相关设施;③承压设备材料。特种设备的具体品种及其影响安全的关键部件、材料的具体范围,依据国务院批准的特种设备目录2021/7/1731特种设备各省分布示意▇>40万台▇>20万台▇>10万台▇<10万台中国特种设备分布情况▇>50万台2021/7/1732特种设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特种设备分布日益广泛:从第二产业

第一、第三产业

城市

农村企业

家庭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备;——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重要的基础设施。2021/7/1733特种设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特种设备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备锅炉是工业生产的“心脏”

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是石油化工产业的“命脉”:石化装置中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比重高达40%以上。长输管道是第五大运输工具。起重机械是主要工业行业的“骨干”2021/7/1734特种设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特种设备是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电梯成为现代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气瓶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压力容器,进入千家万户。燃气压力管道成为城市的“生命线”游乐设施已成为人们享受现代美好生活的载体客运索道已经成为旅游观光、实现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2021/7/1735特种设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特种设备的发展情况特种设备数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比(见关系图)特种设备制造装备业和以特种设备为主要生产装置的工业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重特种设备制造装备业年产值80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为社会提供了近1000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以使用特种设备为主要生产装置的工业领域(电力、石油、化工、冶金……)产值占GDP的1/3以上。2021/7/1736特种设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021/7/1737特种设备发展趋势特点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特种设备的发展趋势特点:更高效。高参数、高效能、大型化发展趋势。更安全。安全可靠已成为设备的最重要指标。新材料、新技术、新检验方法不断应用。为实现长周期运行、提高安全性能奠定基础。更节能、更环保。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节能、环保问题倍受关注。更具人性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更多地体现在特种设备产品中。2021/7/1738①石化承压装置向大型化、高参数、长周期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原油年产量为亿吨、原油加工能力达亿吨,形成沿江(苏、徽、湘、鄂)沿海(沪、粤、津、鲁、浙、闽、琼)东北(辽、吉、黑)三大石油化工版块乙烯单套装置生产能力几万吨/年→十几万吨/年→百万吨/年炼油装置生产能力几十万吨→几百万吨→千万吨/年煤液化装置中的加氢反应器的最高工作温度达454℃、最高工作压力达20Mpa、壁厚达340mm、直径5m、高20m、重量达1900T为满足能源结构调整、能源战略储备和石化工业发展的需要,石油、天然气储罐大型化也是发展主流。如:“西气东输”沿线天然气调峰用球罐容积达1万m3,广东天然气基地用液化天然气低温储罐容积达万m3,国家拟投资建设的原油、成品油储罐单台容积为10~15万m3。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石化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将停产检修期从目前的1~3年,延长至3~6年甚至更长。2021/7/1739直径8400mm焦炭塔1000吨重加氢反应器2021/7/1740②电站锅炉向超超临界清洁燃煤发电技术发展60~80年代的逐渐形成自主研发能力,发展了540℃主蒸汽温度的100MW、200MW的机组和555℃/555℃主蒸汽温度的中间再热亚临界锅炉;90年代以后,又在消化吸收美国CE公司亚临界300MW、600MW控制循环锅炉设计、制造、运行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0MW、600MW发电机组,并成为我国电力工业的主力机组;目前,已经开始设计、制造900MW或1000MW,主蒸汽温度为600℃的超超临界发电机组。清洁燃烧是燃煤发电技术的发展方向,近期内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USC)最具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发展趋势是超高参数、超大容量。2021/7/1741②电站锅炉向超超临界清洁燃煤发电技术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的国家,原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高达70%左右,用于发电的煤炭约占煤炭总产量的40%。但我国现有火电机组设备总体技术水平落后,发电煤耗高,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因此,以煤为主要能源的清洁煤发电技术是煤电的发展方向,参数上向超超临界方向发展。超高参数、超大容量发展趋势越来越迅猛。在燃烧技术方面,将积极推进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技术的发展,已经投运和正在建设的100MW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机组已达几十台。200~300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机组也正在开发筹集。2021/7/1742③工业锅炉向大容量、高参数、高效率、低排放发展我国工业锅炉制造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产品型谱,有数十家设计生产水平比较高的企业具有新产品开发能力,整个行业具备年产15~18万蒸吨的能力。但单机容量小、平均不足4t/h(日本5t/h、美国14t/h),运行效率低。因此,大容量、高效率、低排放是我国工业锅炉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工业热能供应和城镇集中供热事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工业锅炉也将向大容量、高效率、低排放的方向发展。

2021/7/1743④城市燃气系统向应用清洁能源、油气长输管道向高效、长距离输送方向发展,埋地管道即将形成网络体系城市燃气系统是现代化城市的“生命线”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清洁能源战略的推进,天然气正在成为城市的主要能源,城市燃气设施(包括:输配管网、门站、储配站、调压装置、调峰储气库、加气站等)的建设和改造均以这一能源结构调整为关注焦点。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对石油、天然气需求量的迅猛增加,降低输送成本、提高输送效率,长距离、高效油气管道输送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由此带来的是大管径、高强钢的使用和高压输送方式的采用,例如:西气东输工程使用了X70钢管、直径达1016mm、压力达10MPa,由末站进入输配系统的压力达4MPa,甚至更高。2021/7/1744④城市燃气系统向应用清洁能源、油气长输管道向高效、长距离输送方向发展,埋地管道即将形成网络体系随着西气东输主干线、忠武输气管道以及西气东输与忠武、陕京二线的联络线的相继建成投产,下游支线和沿线城市埋地燃气管网建设将迅猛发展,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河南以及湖北、湖南等省(市)正围绕天然气的利用进行规模管网建设和改造。此外,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液化天然气基地和全长327公里的液化天然气管道建设前期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使近海天然气登陆的山东胶东半岛天然气管网、东海春晓气田向浙江供气的东海天然气管道、南海气田向海南和广西供气的管道等也将相继开工建设,由此构成的东南沿海输气管网最终与西气东输管网对接,形成我国未来“钳”型天然气输供气体系。将来,我国将建成7个大的区域性管网:东北三省、京津冀鲁晋、苏浙沪豫皖、湘鄂赣、西北陕甘宁青新、西南的川黔渝和东南沿海,为实现我国城市普遍气化和能源结构调整战略提供气源。届时,集输油气、高压长输、中压配送三类管道长度将增加8万到10万公里,城市燃气输配管网数量也将得到迅猛发展,如果按照全国普遍气化和管道气:瓶装气为4:6进行测算,全国需增加输配管网万公里。2021/7/1745⑤起重机械向高效安全、性能智能化方向发展

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过程物料装卸搬运费用所占比例的增加以及社会发展对安全、健康、环保的关注,工业生产对大型、高速、高可靠性、节能环保起重装置的需求量不断增长。满足高危险、高危害、有限空间等特殊环境要求的智能化起重装置不断涌现。许多起重装置是成系列成批量的产品,用模块化设计代替传统的整机设计,实现功能基本相同的构件、零部件的多用途和模块化,通过不同模块的组合,形成不同类型和规格的起重装置。为了提高效率、提高安全可靠性、满足节能环保要求等,起重装置的机电液讯一体化(即:机械技术、电子技术、液压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程度越来越高。2021/7/1746⑥电梯向安全、高效、低噪、舒适的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电梯安全性、高效性、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现代电梯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科技产品。现代控制技术、通讯技术、交流变频变压技术、永磁同步调速技术和新材料、新工艺的广泛采用以及注重安全、环保、舒适、美观等人性化需求等是现代电梯的发展方向。

2021/7/1747⑦游乐设施向大型、高参数和高科技方向发展游乐园向多元化、主题化和新概念方向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游乐设施多样化、大型化、高刺激和承受极限挑战的需求不断增加,游乐设施的品种发展、技术更新速度极快。如:高度160m的高空观览车、长888m悬挂式过山车、高45m的探空飞梭、乘坐40人的扭转型波涛翻滚、河道长439m,落差的乘筏漂流,以及动感模拟仿真太空船等高科技品种。游乐设施的运动方式更加复杂多样,往往有升降、旋转和滑行等各种复杂运动形式的组合;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如虚拟现实技术、激光技术、网络技术等应用于游乐设施。主题乐园是现代游乐业的新兴产物,它体现着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文明程度和价值观念。如,迪斯尼、好莱坞向我们展示了主题乐园迷人的风采。国内的“世界之窗”、“欢乐谷”和“苏州乐园”等主题概念。2021/7/1748特种设备安全的科技需求保障安全与促进经济的新目标①条例的立法思想,从安全目标→安全与经济的绩效目标②实施安全监察与节能监管相结合的办法安全法规标准建设①法律层面-专门法律②完善法规③健全规章规范④强化法制基础-法律意识、法制宣传、行政执法…⑤标准缺口-寿命预测、安全评定、风险评估、应急救援…⑥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系统性、协调性信息化建设①完善数据库②规范、更新2021/7/1749第三章.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基本制度2021/7/1750安全监察释义—什么是安全监察?定义──安全监察是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政府行政机关为实现安全目的而从事的决策、组织、管理、控制和监督检查等活动的总和。三个含义:①行为主体-政府;②目的取向-安全;③活动内容-系统工程。2021/7/1751安全监察释义“监察”词义从“监”字。“监”字起源于甲骨文,上边是一个人睁大眼睛在往下看(臣,竖目),下边是个器皿。金文又在器皿上加一小横,表示器中有水,古人以水为镜。

监-监皿-皿

Supervision2021/7/1752安全监察释义安全监察的法律特征特征1.

安全监察具有国家意志性安全监察活动,是为了公众安全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以政府的名义并利用行政权力进行的,不受部门或行业的限制,行为比较超脱、客观。安全监察行为是安全监察机构代表国家对特种设备的安全进行的监督和管理,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在监察过程中必然体现国家意志。2021/7/1753安全监察释义特征2.安全监察具有强制执行性安全监察的行为既然是为了保护生命财产安全,则相对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违反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时,安全监察机构有权强制其履行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对不合规定的设备强令其改造甚至拆除,必要时可课以一定的罚款等。对严重违法的人可以提请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限制人身自由。2021/7/1754安全监察释义特征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具有规范性执行安全监察职能属于运用公权力,应以法律的规定为工作依据。任何行政机关的职权应来源于法律的设定或授权,行政行为都要有法律法规作为其行为的依据。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规范它的法规也具有很多技术内容,是典型的技术法规。同时,由于各种现象繁杂,行政措施多样,不可能用一部法律、法规规范安全监察工作,必须用多个层次把安全监察工作展开,形成一个完整的法规体系。2021/7/1755基本制度-全过程安全监察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设计监管环节2021/7/1756基本制度-行政许可制度作业人员考核设计许可制造许可安装改造维修许可充装许可使用登记检验检测机构核准检验检测人员考核行政许可2021/7/1757行政许可后续监管措施行政许可项目设计许可制造许可安装、改造、修理许可充装许可使用登记检验检测机构核准检验检测人员考核作业人员考核后续监管措施

产品制造监督检验安装、改造、修理过程监督检验执法检查定期检验、执法检查监督考核、执法检查

工作质量考评执法检查2021/7/1758基本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强制检验现场监察事故调查处理安全责任追究安全状况公布

监督检查2021/7/1759安全监察基本制度特点1.坚持“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从生产源头把关:通过行政许可和制造过程监督检验,确保特种设备优生;—从使用登记把关:确保特种设备及时纳入安全监察范围,处于有效监管之中;—从定期检验把关:确保特种设备保持良好运行状况;—从人员素质把关:增强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管理等相关人员的适应性;—从规范管理把关:促进各项特种设备安全制度的完善和实施。2021/7/1760安全监察基本制度特点2.反映“从严管理”的客观需求—充分认识到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为了确保特种设备安全,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实施较为严格的行政监管措施:—在监管主体上,强化了政府部门作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主体的职能与责任;—在监管环节上,实施了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等七个环节的全过程安全监察;—在监管方式上,确立了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和监督检查两项基本制度。2021/7/1761安全监察基本制度特点3.体现“统一高效”的管理原则—统一了实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职能部门;—统一了境内外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要求;—规定了特种设备行政许可、监督检查等工作的程序、时限和要求。2021/7/1762安全监察基本制度特点4.强化“技术支撑”的法定作用—赋予了检验检测机构在安全把关中的技术支撑地位,同时规定了相应条件、工作程序及要求;—推行科学的管理方法,鼓励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特种设备安全质量和管理水平。2021/7/1763安全监察基本制度特点5.明确“各负其责”的管理思想—生产、使用单位承担对特种设备安全质量全面负责的主体责任;—检验检测机构承担特种设备安全的技术把关责任;—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承担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责任;—各级政府对特种设备安全实行统一领导,并负责协调、解决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体现“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检验技术把关、政府督促协调、社会广泛监督”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新格局。2021/7/1764与其他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制比较共同点:政府强制管理的设备范围基本相同均有专项安全监察法律法规政府机构中设立专门的安全监察机构利用技术法规形成技术壁垒许可和检验均按规定收费不同点:安全监察归口管理部门不同安全监察的实施方式不同2021/7/1765五大工作体系构建工作体系夯实安全监察工作基础,提高安全监察工作的有效性,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法规标准体系—解决依法监管问题动态监管体系—解决有效监管问题安全评价体系—解决科学监管问题安全责任体系应急救援体系2021/7/1766

(1)构建法规标准体系,实现依法监管。

A: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B:行政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特种设备安全法实施条例》、地方性法规

C:行政规章: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

D:安全技术规范(400多个)

E:有关标准(1800个-2000个)ABCDE法律效力详细程度2021/7/1767

(2)构建动态监管体系,实现有效监管。第一阶段:用3年左右时间,构建安全监察组织网络和信息化网络,在使用环节实现及时登记、及时检验、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第二阶段:从生产源头实现动态监管,完成生产环节监管与使用环节监管的衔接。2021/7/1768(3)构建安全责任体系。

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督促协调下:——

落实生产、使用单位对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的主体责任:“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

落实检验检测机构对特种设备安全的技术把关责任:确保特种设备检验率、检验工作质量和重大问题及时向安全监察机构报告。——

落实各级监管部门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管责任:即生产源头监管到位、使用登记到位、现场监督检查到位、检验覆盖监督到位、事故调查处理到位和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到位“六到位”。2021/7/1769(4)构建应急反应体系。——

制定完善特种设备应急预案,加强演练工作。——

着力提高应对特种设备突发事件的能力,地方政府要将特种设备应急反应机制建设纳入地方统一规划。——

发生事故时,要做到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到现场、第一时间作出判断、第一时间进行处置、第一时间报送信息。2021/7/1770(5)构建安全评价体系,实现科学监管。——量化分析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研究制订有针对性的监管方式。——建立安全监察、检验工作状况和绩效评价方法,不断完善安全监察体制和工作机制。——科学评价特种设备安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2021/7/1771第四章

特种设备安全法规标准体系2021/7/1772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行政规章: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形式发布的办法、规定、规则;技术法规:各类安全监察规程、管理规定、考核规则、检验规则;相关标准:技术法规引用的标准。一、法规标准体系(五个层次)2021/7/1773二、法律、法规、规章(一)法律:目前还没有专门法律。相关法律:《安全生产法》、《质量法》、《计量法》、《标准化法》。(二)法规:1、1982年2月国务院颁布《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2、2001年4月1日颁布施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3、2003年3月11日国务院第373号令公布《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并于2003年6月1日起施行,2009年元月国务院549号令重新修订,09年5月1日实施。(三)规章:目前我国以令的形式颁布的与锅炉压力容器相关的行政规章有五个:1、《小型和常压热水锅炉安全监察规定》(11号令)颁布施行2、《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2号令)颁布施行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行政处罚规定》(14号令)颁布施行4、《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22号令)颁布施行《气瓶安全监察规定》(46号令)颁布实施2021/7/1774三、安全技术规范根据技术规范的内容,可将其分为四类:1、安全监察规程类(其主要内容为安全技术方面的基本要求)2、技术检验规则类(其主要内容为具体的检验要求、检验方法、检验程序、检验结论)3、资格认可规则类(其主要内容为单位和人员资格认可条件、审查程序)4、监督管理办法类(其主要内容为监督管理的要求和做法)2021/7/1775四、主要技术标准包括:基础标准、材料标准、设计标准、制造标准、产品标准、辅机标准、附件标准、检验标准、试验标准、安装标准、运行标准、水质标准、管理标准等。2021/7/1776法律:《特种设备安全法》行政法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部门规章(19个):《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管理办法》、《特种设备事故处理规定》、《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气瓶安全监察规定》等其他作为规章发布规定、办法技术类安全技术规范:(100~150个)管理类安全技术规范:(60~80个)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程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规则其他技术类安全技术规范事故调查分析导则设计文件鉴定管理规则其他管理类安全技术规范特种设备焊接人员考核规则锅炉定期检验规程引用标准(安全技术规范引用的标准):GB150、GB1576、GB5099、GB5100等法规体系表2021/7/1777第五章持证单位的管理2021/7/1778一、设计单位的管理(一)设计文件鉴定制度1、锅炉、气瓶、氧舱、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采用设计文件鉴定制度,其设计文件应当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方可用于制造。2、鉴定标记:鉴定专用章、鉴定报告书。(二)设计单位资格认可制度(《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许可规则》质检特函[2008]50号):1、设计单位的必备条件(8条):法人营业执照或法人证书、机构代码证、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切实可行的设计管理制度、标准法规、工作场所、设计装备和手段、设计审批人员(有数量要求)、设计经验和能力。2、设计单位的认可类别与级别:2021/7/1779①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的资格许可:4个类别、10个级别:A类A1级~A4级;C类C1级~C3级D类D1级~D2级SAD类系压力容器分析设计压力管道设计单位的资格许可:3个类别、16个级别。GA类—长输管道GB类—公用管道GC类—工业管道压力管道设计人员的资格许可:依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认可规则》进行2021/7/1780(三)设计环节监管①《条例》第七十二条未经许可,擅自从事压力容器设计活动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②《条例》第七十三条锅炉、气瓶、氧舱和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以及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未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鉴定,擅自用于制造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非法制造的产品,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经营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21/7/1781二、制造单位的监督管理(一)监督内容:资格许可、型式试验、出厂资料、质量管理及产品质量与监督。(二)资格许可:按《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质检总局第22号令)(二)制造许可制度:《条例》14条规定,国家对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含压力管道、管子、管件、阀门、法兰、补偿器等)的制造单位实行制造许可证制度,有效期4年。其中:1、锅炉:按蒸汽压力高低分A/B/C/D级A级:压力不限B级:PaC级:、且D≤1T∕HD级:2021/7/17822、压力容器:按压力、介质、功能分A∕B∕C∕D级A类:A1—超高压、高压,A2—三类低中压,A3—球罐,A4—非金属,A5—医用氧舱。B类:气瓶:B1—无缝,B2—焊接(液化气、乙炔),B3—特种气瓶C类:C1—铁路罐车,C2—汽车罐车、长管拖车,C3—罐式集装箱车D类:D1—Ⅰ类压力容器,D2—Ⅱ类压力容器2021/7/1783(三)质量监督检验1、对锅炉、压力容器产品的制造、改造按《锅炉压力容器产品安全性能监督检验规则》实施制造、改造过程监检,但压力管道和机电类特种设备《条例》14条已规定,但具体监检规则尚未出台。2、检验检测机构接受安全监察部门监督,按照《条例》41、46条规定监检,并对结果、结论负法律责任。(四)制造环节监管《条例》第七十五条未经许可,擅自从事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的制造、安装、改造以及压力管道元件的制造活动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非法制造的产品,已经实施安装、改造的,责令恢复原状或者责令限期由取得许可的单位重新安装、改造,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触犯刑律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经营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21/7/1784三、安装单位的监督管理(一)安装许可制度:1、《条例》第17条: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改造、维修,必须由依《条例》取得许可的单位进行。2、施工前书面告知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告知后即可施工。3、处罚:无证施工《条例》75条10~50万元罚款。(二)锅炉安装的监督管理1、依据《条例》《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2、内容:(1)锅炉房位置要求:①靠近热负载、②便于燃料运输和灰渣的排出、③地标高于洪水500MM以上、④符合《规程》、⑤留有余地、⑥与周围环境(建筑)的距离应单独建造。

(2)锅炉房建筑要求(10条)(3)锅炉安装质量监检2021/7/1785(三)压力管道安装监督依据《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检规则》《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D0001-2009)(国家质检总局2009年5月8颁布,2009年8月1日施行)2021/7/1786(四)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的

监督管理:

1、依据《机电类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2、电梯安装必须由制造单位或通过合同的许可单位进行,由电梯制造单位对质量和安全运行涉及的质量问题负责。2021/7/1787四、改造维修单位的监督管理1、依据:《条例》16、17条2、处罚:《条例》79条3、程序:书面告知市(地)级安全监察部门,施工过程必须经监检并合格,方可投用.4、维修分类:(1)重大修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更换、修理受压元件;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更换、修理影响强度的部件、安全装置。(2)一般维修。2021/7/17885、改造分类(1)重大改造:①锅炉:改变锅炉结构、受热面、运行参数、燃烧方式的蒸汽锅炉和热水锅炉;②压力容器:改变受压元件结构及充装介质、用途;③电梯:改变主参数、轿厢质量、行程、门锁装置类型、驱动主机及安全保护装置等。(2)一般改造:出上述以外的改造。6、监督:按照《条例》51条、52条实施监察,按照72条监检。2021/7/1789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及监督管理1、依据《条例》第38条,国家质检总局70号令《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2005年1月10日公布、2005年7月1日实施)(2011年7月1日实施新的140号令。2、对象:(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包括:锅炉(操作、水处理作业)、压力容器(操作含带压密封罐车充装、气瓶充装、氧舱维护)、压力管道(操作含带压密封)、电梯(机械安装维修、电气安装、电气维修、电梯司机)、起重机械作业(机械安装维修、电气安装、电气维修、司索、指挥、司机)、客运索道作业(安装、维修、司机、编索)、大型游乐设施作业(安装、维修、操作)、场(厂)内机动车辆作业(司机、维修)、特种设备焊接作业(承压焊、结构焊)、安全附件维修作业(安全伐维修)、特种设备管理(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充装、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安全管理)2021/7/1790(2)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3)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审批人员。3、考核发证:市以上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办理、证书由国家局统一格式。4、自2009年4月1日起,凡办过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件(在有效期内)均录入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公示网站。2021/7/1791第六章、特种设备使用管理2021/7/1792一、使用单位的义务(《条例》规定的义务共13项)1、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保证安全使用的义务(《条例》第23条)。2、使用合法特种设备的义务(《条例》24条)。3、使用登记和登记标志置于设备显著位置的义务(未登记,处2000元~2万元罚款。《条例》83条);4、建立安全技术档案的义务(未建档,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处2000元~2万元罚款;情节严重,责令停止使用或停业整顿)。5、日常保养、定期自行检查的义务(第27条)。6、报检义务:在安全检测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使用单位应当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7、消除事故隐患的义务(第29条)。2021/7/17938、对报废设备注销的义务9、制定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的义务(第32条)。10、电梯维修、保养,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等方面的义务。11、为大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的特别义务:运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12、使用持证作业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的义务(《条例》第39条、40条)。13、作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立即向有关人员报告的义务。2021/7/1794二、《条例》对使用单位的要求(第83条~90条)

第八十三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整顿:(一)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未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擅自将其投入使用的;(二)未依照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的;(三)未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对在用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和定期自行检查的,或者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的;(四)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的;(五)使用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的;2021/7/1795(六)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未对其进行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继续投入使用的;(七)未制定特种设备事故应急专项预案的;(八)未依照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对电梯进行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的;(九)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锅炉水(介)质处理的;(十)特种设备不符合能效指标,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的单位生产的特种设备或者将非承压锅炉、非压力容器作为承压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使用,予以没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2021/7/1796第八十四条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未予以报废,并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2021/7/1797第八十五条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运营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整顿,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一)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每日投入使用前,未进行试运行和例行安全检查,并对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的;(二)未将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的。2021/7/1798第八十六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整顿,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一)未依照本条例规定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的;(二)从事特种设备作业的人员,未取得相应特种作业人员证书,上岗作业的;(三)未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培训的。2021/7/1799第八十七条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单位,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处4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时,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二)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特种设备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

2021/7/17100第八十八条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2021/7/17101第八十九条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2021/7/17102第九十条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违反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或者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未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的,由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给予批评教育、处分;情节严重的,撤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21/7/17103三、使用管理安全监察的主要方式1、对设备:使用登记制度、定期检验制度、现场安全监察制度。2、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实行考核制度。3、对单位:实施“三落实、两有证”的管理并进行监督检查的制度。4、逐步建立动态监管机制。2021/7/17104四、使用单位实施使用管理的总体要求(一)、“三落实”: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国务院302号令《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安全生产法》第5条、第91条,《条例》第5条,均有规定。2、落实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和各项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为公众提供服务的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应当设置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三安全管理人员。3、落实定期检验:(1)国家对特种设备实施法定的强制性检验;(2)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主动向检验单位提出定检要求;2021/7/17105(3)检验后,应针对设备状况和检验报告及时采取技术处理或改造更新措施;(4)出现故障或发生异常情况,应进行全面检查,消除隐患,方可重新使用。(二)“两有证”(1)特种设备凭证(合格标志)使用;(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注:《条例》第25条: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记应设置或附着于该设备显著位置。2021/7/17106五、锅炉使用管理(一)锅炉使用登记制度:1、新锅炉登记程序:▲使用单位带:1、设计文件、产品合格证、制造、安装过程监检证明:2、安装质量证明书;3、其余:锅炉安全管理三各项规章制度等;4、登记表、卡。▲安全监察部门:1、审查《锅炉登记卡》和交验的资料;2、确认产品质量;3、注册和办理使用证并输入计算机,实行动态管理。2021/7/17107▲使用单位:领取《锅炉使用登记证》(二)司炉工持证制度(三)锅炉定期检验制度锅炉定期检验包括外部检验、内部检验、水压试验1、外部检验:每一年进行一次结论有三种:允许运行监督运行停止运行2021/7/171082、内部检验:一般每二年进行一次。此外有下列情况之一,也应进行内部检验:(1)移装锅炉投运前;(2)停用一年以上恢复使用前:(3)受压元件重大维修或改造后;(4)对安全可靠性有怀疑时。3、水压试验:每六年一次,对无法进行内部检验的锅炉,每三年一次。4、电力系统的发电用锅炉内部检验和水压试验周期可按照电厂大修周期进行适当调整。2021/7/17109(四)、锅炉房的基本要求(一)锅炉房的建造:1、应单独建造。不应直接设在聚集人多的房间(如:公共浴室、教室、餐厅、剧院的观众厅、候车室)或其上面、下面、贴邻或主要疏散的两旁,新建的锅炉房不应与住宅相连。2、如果设在多层或高层建筑的地下室、或第一层中,必须满足《蒸规》等。3、不易设在高层或多层建筑的地下室、楼层中间或顶层。若必须设在地下室,应当通风。2021/7/171104、不得与甲、乙类、丙类火灾危险性房间相连。5、锅炉间的外墙或屋顶至少有相当于锅炉间占地面积10%的泄压面积。(二)锅炉房实施审批制度安装前,须将锅炉平面布置图及标明有与相邻建筑有关的锅炉房的图纸交当地安全监察部门审查同意,否则不准施工。2021/7/17111六、压力容器使用管理(一)压力容器使用登记制度1、新增压力容器登记程序:▲使用单位:(1)设计文件、产品合格证(2)监检证(3)安装质量证明书及安装质量监检证(必要时)(4)其余有规定的(5)《压力容器登记卡》盖单位章2021/7/17112▲市安全监察部门或其授权的单位(1)审核《压力容器登记卡》和交验的资料;(2)确认产品质量;(3)核定安全状况等级1~3级可发证;(4)输入微机。▲使用单位(1)领取《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2)领取“IC”卡(拟采用注;①、槽车、长管拖车等移动式压力容器到省级安全监察部门办证;②4级“监控使用”;5级报废。2021/7/171132、在用压力容器(1)气瓶充装站:实行资格许可制度按《条例》第22条规定:应当经省级安全监察部门许可,取得《充装许可证》方可从事充装,有效期4年。(2)气瓶充装许可证实行年度监督监察制度。年审内容包括:自有产权气瓶的数量、钢印标志和建档情况、自有产权气瓶的充装和定期检验情况、充装单位负责人和充装人员持证情况。2021/7/171142、在用压力容器登记程序

在用压力容器有出厂技术资料无资料或资料不全未到内外部检验周期已到内外部检验周期使用单位:请制造单位补资料使用单位:1、检验报告

2、《压力容器登记卡》3、补充有关资料安全监察部门:1、核查《登记卡》2、确定检验报告的有效性

3、核定安全状况等级

4、注册发证2021/7/171153、压力容器分类(1)固定式:一、二、三类;超高压容器、氧舱。(2)移动式:汽车罐车、铁路罐车、长管拖车及各类气瓶2021/7/171164、压力容器定期检验(1)年度检验:每年一次(2)全面检验:1~2级,每6年至少一次3级,每3年至少一次4级,监督检验5级,报废(3)耐压试验:每两次全面检验期间,至少一次2021/7/171175、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1)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站:实行资格许可制度根据《条例》第22条规定:应当经省级安全监察部门许可,取得《充装许可证》方可从事充装,有效期4年。未经许可擅自充装《条例》第80条规定: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充装的气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2)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证实行年度监督监察制度年审内容包括:自有产权气瓶数量、钢印标志和建档情况、自有产权气瓶的充装和定期检验情况、充装单位负责人和充装人员持证情况。(3)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实行定点充装单位充装制度气瓶充装单位只能充装自有产权气瓶,不得充装技术档案不在本单位的气瓶。不得充装超期未检气瓶和报废气瓶。不得由槽车直接向气瓶充装。充装后应按规定粘贴警示标签、充装标签。2021/7/17118(4)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人员考核取证制度(5)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单位和瓶装气体经销单位的管理:①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单位必须采用计算机对所充装的气瓶进行建档登记,并负责涂敷充装单位标志和打充装单位钢印、气瓶编号钢印。②气瓶充装单位必须具备一定的储备能力和足够数量的自有产权气瓶。③气瓶充装单位向消费者提供气瓶,并对气瓶的安全全面负责,负责气瓶的维护、保养,送检等。④气瓶充装站应负责经销网点的安全管理。2021/7/17119(6)气瓶定期检验制度①氧气瓶:3年、30年报废②氮气瓶:5年、30年报废③液氨、液氯钢瓶:2年、12年报废④溶解乙炔气瓶:3年⑤液化石油气瓶、、、10、15)前三次检验,每4年检一次;第四次周期3年。15年报废(7)移动式压力容器的检验按《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则》进行。2021/7/17120七、压力管道使用管理(一)分类:长输管道、公用管道、工业管道(二)登记制度:国家局负责跨省长输管道的登记;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或其授权的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负责颁发所辖范围内公用管道和工业管道的使用登记。(三)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压力管道作业人员和压力管道的检查人员应当进行安全技术考核,持证上岗,考核工作由市级安全监察部门负责。2021/7/17121(四)定期检验制度:1、工业管道在线检验:每年至少1次(使用单位或检验单位)2、工业管道全面检验(法定检验单位进行)1级~2级:周期不超过6年3级:周期3年4级:判废3、公用管道:检验周期不超过6年4、长输管道:(1)外部检查:每年至少一次(2)全面检验:每5年一次2021/7/17122八、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厂内机动车辆的使用管理(一)使用登记制度1、监督检验:按照《条例》,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的安装应当设施监督检验。2、登记要求: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到市安全监察部门登记注册。(《条例》第25条规定,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3、登记程序:2021/7/17123▲使用单位:1、注册登记表;2、试运行记录;3、施工方案;4、施工单位自检报告;5、其他。▲监检单位:1、审查使用单位提供的资料;2、接申请后,10日内出具报告;3、检验合格,签发《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使用单位:向市安全监察部门申请,并提供以下资料:1、注册登记表二份;2、作业人员资格证;3、维保合同、维保单位资格证;4、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2021/7/17124▲监察部门:1、5日内完成审核,合格者办理注册登记手续;2、厂内机动车辆注册后,核发牌照。▲使用单位:1、领取《注册登记表》;2、固定《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及相关牌照、证书。2021/7/17125(二)作业、安装、维修保养人员考核制度1、客运索道作业人员、维修、保养人员培训和考核由省级安全监察部门负责。2、其余由市级安全监察部门负责。(三)定期检验制度:1、电梯定期检验周期为1年;2、在用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周期2年;3、施工升降机定检周期1年;2021/7/171264、客运索道安全检验合格标志有效期3年,在有效期内定检周期为1年。5、大型游乐设施分三级:

A级:国家游乐设施监检单位监检和定期检验;

B、C级:所在地区经国家局授权的监检单位进行监检和定检。在用游乐设施定检周期1年2021/7/171276、厂内机动车辆定检周期1年;7、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必须由依《条例》取得许可的安装、改造、维修单位或由电梯制造单位进行,电梯应当15日至少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检查。8、检验结论:合格、不合格、复检合格、复检不合格。2021/7/17128第七章特种设备的现场监察2021/7/17129现场监察的具体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文件执行质检总局印发的《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则(试行)》(国质检特函〔2007〕910号)2021/7/17130现场监察的具体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文件执行省局印发的《特种设备现场监察指导书》总局即将印发的《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督检查规定》2021/7/17131

检查内容:

1、检查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发生变更是否按规定及时办理变更手续人员资格。

2、相关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具有资格证件,是否有效质量管理。

3、检查现行组织机构是否符合质保手册的规定。

4、抽查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否及时修订。

5、抽查使用的法规、规范、标准是否及时更新。

6、抽查管理记录的填写及签署是否齐全。

7、抽查产品或竣工档案是否完整,归档管理是否规范档案管理。

8、设计、制造、安装、重大维修档案是否建立。

9、设计图样及审批手续是否符合要求。

10、生产的相关记录是否建立并实施。

11、监督检验的资料是否符合要求现场管理。

12、制造、安装、改造、维修现场的安全标志设置是否符合要求。

13、生产现场的图纸、工艺文件、记录是否符合规定和现场实际。

14、部件、材料的保管是否符合要求。

15、生产设备、设施是否符合规定。

16、检验设备、仪器是否满足要求,各项检测、试验记录是否符合现场实际。特种设备生产单位现场安全监督检查项目2021/7/17132检查内容:单位安全管理机构及制度1、是否建立安全管理机构或专兼职管理人员;2、是否按规定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责任制度;3、是否建立事故应急措施、救援预案并有演练记录设备档案;4、是否建立设备档案,是否齐全,保管是否良好;5、所抽查设备的定期检验报告是否在有效期内,检验报告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否整改;6、所抽查的设备是否按规定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有记录人员档案;7、抽查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8、是否有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记录。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现场安全监督检查项目

(表1——使用单位安全管理情况检查项目表)2021/7/17133检查内容:1、锅炉在岗作业人员是否具有有效证件登记及检验标志;2、是否有使用登记证,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安全附件及安全保护装置;3、液位(面)计是否有最高、最低安全液位标记,液位是否显示清楚并能被作业人员正确监视;4、安全阀是否有有效的校验报告和铅封标记,或者水封管是否被堵塞;5、压力表是否有有效的检定证书或标记;6、温度计是否有有效的检定证书或标记;7、仪器仪表显示参数是否与液位计、压力表、温度计一致;8、是否按规定装有相关保护装置和报警装置运行参数;9、水位、压力、温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10、是否及时填写运行记录,记录是否与实际相符本体、阀门、管道状况;11、是否发现漏气、漏水现象;12、是否有肉眼可见的损坏(含炉墙)水(介)质处理;13、是否按规定配备水处理设备或进行锅内水处理;14、是否有水(介)质化验记录其它;15是否存在常压锅炉承压使用或者使用土锅炉等情况。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现场安全监督检查项目表

(表2——锅炉使用情况检查项目表)2021/7/17134检查内容:1、在岗作业人员(含带压密封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具有有效证件登记及检验标志;2、是否有使用登记证,或检验合格标志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安全附件和保护装置;3、液位计是否有最高、最低安全液位标记,液位是否显示清楚并被能作业人员正确监视;4、安全阀是否有有效的校验报告和铅封标记;5、压力表是否有有效的检定证书或标记;6、温度计是否有有效的检定证书或标记;7、铁路、汽车罐车等是否装设紧急切断装置;8、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是否有快开门连锁保护装置;9、仪器仪表显示参数是否与液位计、压力表、温度计一致运行参数;10、液位、压力、温度是否在允许范围内;11、是否及时填写运行记录,记录是否与实际符合本体、阀门状况;12、是否存在介质泄漏现象;13、设备的本体是否有肉眼可见的变形。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现场安全监督检查项目表

(表3——压力容器使用情况检查项目表)2021/7/17135检查内容:1、现场作业人员是否具有有效证件合格标志及警示标记;2、是否有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并按规定固定在电梯的显著位置,是否在检验有效期内;3、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是否置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