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词格律与文学史解析试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词格律与文学史解析试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词格律与文学史解析试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词格律与文学史解析试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词格律与文学史解析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词格律与文学史解析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诗词格律要求:本题主要考查对诗词格律的理解和掌握,包括平仄、韵律、对仗等方面的知识。请根据所给诗句,判断其是否符合格律要求。1.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否符合格律要求?A.符合B.不符合2.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否符合格律要求?A.符合B.不符合3.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否符合格律要求?A.符合B.不符合4.王维《鹿柴》中“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是否符合格律要求?A.符合B.不符合5.白居易《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是否符合格律要求?A.符合B.不符合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否符合格律要求?A.符合B.不符合7.李清照《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是否符合格律要求?A.符合B.不符合8.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是否符合格律要求?A.符合B.不符合9.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是否符合格律要求?A.符合B.不符合10.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是否符合格律要求?A.符合B.不符合二、文学史解析要求: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史知识的掌握,包括作家生平、作品内容、文学流派等方面的知识。请根据所给作品,回答相应的问题。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请问其成书时间大约在哪个朝代?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2.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请问他的诗歌风格特点是什么?A.沉郁顿挫B.激昂豪放C.清新淡雅D.精雕细琢3.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主张“诗言志”,请问他的代表作有哪些?A.《琵琶行》B.《长恨歌》C.《梦游天姥吟留别》D.《赋得古原草送别》4.苏轼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他的散文代表作是《赤壁赋》,请问这篇赋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A.描述赤壁之战的壮观场面B.表达对历史沧桑的感慨C.赞颂曹操的英雄气概D.反映自己仕途坎坷的经历5.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词作以婉约著称,请问她的代表作有哪些?A.《如梦令》B.《声声慢》C.《一剪梅》D.《如夜雨声》6.辛弃疾是宋代著名词人,他的词作以豪放著称,请问他的代表作有哪些?A.《青玉案·元夕》B.《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C.《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7.茅盾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子夜》反映了哪个时期的社会现实?A.民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8.鲁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呐喊》反映了哪个时期的社会现实?A.民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9.巴金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家》反映了哪个时期的社会现实?A.民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10.莫言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代表作《红高粱家族》反映了哪个时期的社会现实?A.民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初期四、诗词鉴赏要求:本题主要考查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包括对诗词意境、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理解。请根据所给诗句,回答相应的问题。1.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句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A.对国家沦陷的悲痛B.对春天景色的赞美C.对人民生活的关切D.对自身命运的感慨2.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中的“明月光”和“地上霜”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比喻和拟人B.对比和拟人C.比喻和对偶D.对比和对偶3.王维《相思》中“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句诗中的“红豆”在古代文学中通常象征什么?A.忠诚B.思念C.爱情的美满D.友情的深厚4.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达时间的流逝?A.对比B.拟人C.排比D.设问5.李清照《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句词描绘了怎样的夜晚氛围?A.和煦宁静B.意兴阑珊C.愁绪缠绕D.欢快热烈五、文学常识要求: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包括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等方面的知识。1.请简述《红楼梦》的主要情节。2.请列举三位唐代著名诗人,并简要介绍他们的诗歌风格。3.请说明“元曲四大家”分别是谁,以及他们的主要作品。4.请简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影响。5.请列举三位现代著名作家,并简要介绍他们的代表作。六、文学史发展要求: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史发展的了解,包括各个时期文学特点、重要事件等方面的知识。1.请简述先秦文学的主要特点。2.请说明唐代诗歌的繁荣原因。3.请列举宋代词坛的几位重要词派及其代表人物。4.请简述明清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5.请说明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作家。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诗词格律1.A。这句诗符合格律要求,因为“白日”和“黄河”都是平声,而“依山尽”和“入海流”都是仄声,符合平仄规律。2.A。这句诗符合格律要求,因为“国破”和“城春”都是平声,而“山河在”和“草木深”都是仄声,符合平仄规律。3.B。这句诗不符合格律要求,因为“君不见”和“黄河之水”都是平声,而“天上来”和“奔流到海”都是仄声,不符合平仄规律。4.A。这句诗符合格律要求,因为“空山”和“但闻”都是平声,而“不见人”和“人语响”都是仄声,符合平仄规律。5.B。这句诗不符合格律要求,因为“大弦”和“小弦”都是平声,而“嘈嘈如急雨”和“切切如私语”都是仄声,不符合平仄规律。6.A。这句诗符合格律要求,因为“大江东去”和“浪淘尽”都是平声,而“千古风流人物”是仄声,符合平仄规律。7.B。这句诗不符合格律要求,因为“昨夜”和“雨疏风骤”都是平声,而“浓睡不消残酒”是仄声,不符合平仄规律。8.A。这句诗符合格律要求,因为“东风夜放花千树”和“更吹落星如雨”都是平声,符合平仄规律。9.B。这句诗不符合格律要求,因为“三万里河东入海”和“五千仞岳上摩天”都是平声,不符合平仄规律。10.A。这句诗符合格律要求,因为“落日楼头”和“断鸿声里”都是平声,而“江南游子”是仄声,符合平仄规律。二、文学史解析1.C。诗经成书时间大约在周朝,即西周时期。2.B。李白的诗歌风格以激昂豪放著称,善于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表达豪放的情感。3.ABD。白居易的代表作包括《琵琶行》、《长恨歌》和《赋得古原草送别》。4.B。苏轼的《赤壁赋》主要表达对历史沧桑的感慨,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述,抒发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5.ABC。李清照的代表作包括《如梦令》、《声声慢》和《一剪梅》。6.ABCD。辛弃疾的代表作包括《青玉案·元夕》、《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7.A。《子夜》反映了民国时期的社会现实,描绘了上海滩的繁华与黑暗。8.A。《呐喊》反映了民国时期的社会现实,通过一系列短篇小说展现了社会的种种矛盾。9.A。《家》反映了民国时期的社会现实,通过对一个家族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10.A。《红高粱家族》反映了民国时期的社会现实,通过讲述一个家族的故事,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生活。四、诗词鉴赏1.A。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沦陷的悲痛,通过对“国破山河在”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2.A。这句诗中的“明月光”和“地上霜”分别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通过将月光比作霜,赋予月光以人的情感。3.B。在古代文学中,“红豆”通常象征思念,常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4.A。这句诗运用了对比修辞手法,通过“离离原上草”和“一岁一枯荣”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5.C。这句词描绘了夜晚愁绪缠绕的氛围,通过“雨疏风骤”和“浓睡不消残酒”的描写,表达了词人的忧愁情绪。五、文学常识1.《红楼梦》主要情节包括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纠葛,以及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2.三位唐代著名诗人及其诗歌风格:李白(激昂豪放)、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清新淡雅)。3.“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主要作品包括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郑光祖的《倩女离魂》、白朴的《梧桐雨》。4.“五四”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提倡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反对封建主义、儒家文化,推动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革新。5.三位现代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六、文学史发展1.先秦文学主要特点:以《诗经》为代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民情。2.唐代诗歌繁荣原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