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
单元解析规划
第五单元单元解读
单元整体解读:
【人文主题】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
本单元为习作单元。整个单元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精读课文,选择能充分体现该
项习作能力的典型文章,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感受表达的特点,学习习作方法。第二部
分是“交流平台”和“初试身手”。交流平台旨在结合对精读课文的分析,帮助学生梳理、
总结从课文中学到的习作方法。“初试身手”是让学生初步尝试用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表达
训练。第三部分是习作例文,为学生提供可资鉴赏的习作范例。最后是单元习作,引导学生
运用学到的习作方法进行习作实践,培养完成单元习作所需要习作能力。习作单元的全部内
容都以习作能力的达成为目标,各部分联系紧密。
/ow-nw.ie«ww<«.
41
[阅读懒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写好一件事是非常重要的一
项习作能力,而“把事情写清楚”则是写事最基本的要求。将单元目标定位在“把一件事写
清楚”上,着眼的是学生基本习作能力的培养。围绕“把一件事写清楚”这一习作目标,本
单元编排了《麻雀》《爬天都峰》两篇精读课文和《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两篇习作例
文。四篇课文都是以第一人称叙写的,所写的也都是作者生活中遇见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生
活气息较浓,易于学生学习。
《麻雀》疑问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杳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
受伤害的动人故事。全文虽然不足四百字,但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十分清楚,
且叙述生动,读来扣人心弦。《爬天都峰》一文写的是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
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的事。事情按爬天都峰的过程
一步步叙述,读来明白晓畅。两篇精读课文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感受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
/Ie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
/□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麻杳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
还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一课文是怎样把下面的内容写清楚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o老麻省的无食
O猎狗的攻击与退辅
J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唳序写的。
】“我”开始不敢废,最后照上去了0课文是怎么把“我”我山的
过程写清楚的?
了解作者是怎么把事情写清楚的,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写了•件什么事,弄清楚作者是怎样
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的,明确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明白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
来叙事的。
2.发现课文是怎样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的。细读课文,勾画文中印象深
刻的部分,探究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印象深刻的部分写清楚的,再此基础上梳理作者把看到的
、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清除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
内容的方法。
【习作训练要素】
“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是本单元的习作要求要按一定的顺序写,交待明白山、
地点、人物,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写下来,耳消文中人物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
习作
生活万花筒
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迳历的,有些
是我们看到的,还有些是我们听说的。
选一件你印象深的事,按一定的喉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可以
叁考下面的题目,也可以另选要写的内容。
在“写一件事”中,怎样才能让学生把事情写清楚呢?
1.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把事情叙述清楚。借助习作例文,进一步明确要想把整件事情的
来龙去脉叙述清楚,就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2.重点指导写好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学习学过的课文的写法,把看到的、听到
的、想到的写下来,也可以写写人物是怎么说、怎么想、怎么做的。
【本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11个生字,读让1个多音字,会写22个生字,会写31个词语。
2.知道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
3.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4.知道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5.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按一定顺把一件事写清楚。
【学生学情分析】
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一些写事的文章。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编排的
《盘古开天地》《普罗米修斯》《女蜗补天》都是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教学
时,可以适机联系这些课文,加深学生对怎样写清楚一件事的体会。另外,学生在三年级上
册第八单元已经学过写一件简单的事。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习作经验。
16麻雀
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会认6个生字,会规范书写“嗅、呆”等13个生字。正确理解“拯救”等词
语。
思维能力: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审美创造:初步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6个生字,会规范书写“嗅、呆”等13个生字。正确理解“拯救”等词语。
难点: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麻雀图片
提问:生活中,你见到这种鸟?你都在哪里见过它们?它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9*
了解作者:
屠格涅夫(1818—1883),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在大学时期就
开始创作,《猎人笔记》是其成名作。屠格涅夫对于人类有着深深的热爱,这种爱不仅表
现于他对具有善良、勇敢、坚忍等高尚品德的人的赞美和颂扬,而且特别表现于他对人
类苦难的深深同情。
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儿遍。(播放音频)
学习任务一:识字解词
1.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对照课文注音,把生字读准确。
xiunaizheng
嗅到无可奈何拯救
siyapang
嘶哑庞大
指名读、去拼音读、领读、开火车读。奈:“奈”和“余”是形近字,不要读成“
y。。嘶:“嘶”和“斯”是形近字,都读“si”。
嗅:不要只读一半,读成"ch6u"。拯:不要只读一半,读成“ch6ng”。
(1)理解词语:
拄学:在文中是张开、伸开的意思。
(2)识字游戏:指名读、开火车读。教师及时评价。
2.写字指导:
课件出示会认字:
引导学生观察,使其发现书写规律。交流: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大多左窄左宽。引
导学生观察易错字,教师示范书写,提醒易错点:
嗅:"自''字要窄扁,下边"犬''字宽大,撇和捺要舒展,右上角有一点不能忘记。
齿:上半部分是“止”,稍扁;下半部分由内而外,先写里面的撇、点,再写外面的
半框。
躯:“身”字作偏旁时要变窄,最后一笔撇不出头。
幼:第一个撇折较平,第二个撇折向右上倾斜。
庞:半包围结构,书写时要注意笔顺,不要漏掉最后一笔“庞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练写过程中与课本认真对照,有错误及时改正。
(1)请同学按照正确的姿势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2)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4)严格按笔顺描写。
学习任务二:整体感知
1.读课文,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
害的动人故事。
2.你能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吗?
起因:猎狗攻击小麻雀。
经过: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
结果: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后退。
学习任务三:拓展总结
课堂总结
L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可先弄清楚是谁与谁
之间发生的事,然后梳理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再把这些内容连起来,就可以把
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写一件事,要像作者这样,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交代清楚,才能让人看的明
白。
学习任务四:检测评价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Jingdaichdoxu6ydchiwuk6naih6
)()()()
shenquyanhuybuerpangdashuliang
)()()()()
二、比一比,组词语。
嗅()巢()掩()躯()
臭()果()淹()驱()
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书写情况,让评价小组给出合理的评价,发放小星星。
板书设计:
16、麻雀
屠格涅夫
xiundizh6ngsTydpdng
嗅奈拯嘶哑庞
嗅呆奈巢齿躯掩
护幼搏庞量愣
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写下来。
2、继续预习课文,选择印象最深的部分和同学们交流。
16麻雀
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清楚。
思维能力: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精彩内容。
审美创造: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母爱的
伟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精彩内容。
难点:体会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不畏强暴的精神,感受母爱的
伟大。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
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以及它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引导学生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回顾课文主要内容。接下来我们一起
探讨作者是怎样把这件事情写清楚的。
学习任务二:课文赏析
1.再读课文,边读边在文中画出印象深刻的部分,用词语或短句,在旁边写下自己
的阅读感受,同时思考:
(1)老麻雀是怎么保护小麻雀的呢?
(2)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的。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
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环境描写,为下文写小麻雀从巢里掉下来埋伏笔,
神态描写,写出了小麻雀掉在地上时的茫然无助和惊慌害怕。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写出小麻雀稚嫩弱小,毫无自我保护的能力。
通过这些句子,我们了解到了小麻雀的特点是弱小、无助,那么作者是怎么写清楚
这些内容的呢?
作者通过写看到的小麻雀的神态和外貌特征,写出了小麻雀的弱小、无助。
2.那么,课文又是如何写清楚下面的内容的?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1)老麻雀的无畏
看到的(动作、姿态):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拄擘起全身的羽毛、掩护
等。
“控攀起全身的羽毛”写出老麻雀面对强敌,非常紧张、害怕,但他爱子心切,还
是决定和强敌搏斗,不退缩。
听到的(叫声):绝望地尖叫着、发出嘶哑的声音
“绝望”“嘶哑”既写出老麻雀的惊恐,又表现出它对猎狗的这种以强凌弱、以大
欺小的行为的愤怒,同时也想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作者的想象: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
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使它飞了下来。
在老麻雀看来,猎狗使个庞大的怪物,它知道自己不能打败猎狗,但为了孩子,它
还是毫不犹豫地从树上飞下来,奋不顾身地去拯救自己的孩子,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
在所不惜。
(2)猎狗的攻击与退缩
看到的(动作、姿态):慢慢地走近、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攻击)
慢慢地向后退。(退缩)
猎狗攻击与退缩的不同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爱的力量的伟大。
想到的:好像嗅到前面有什么野物、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
“好像嗅到”写出了猎狗的敏锐;“没料到”写出猎狗对老麻雀的行为感到非常意
外。
3.老麻雀是怎么保护小麻雀的呢?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它不顾个人的安危,挺身而出保护小麻雀,这
一举动展示了爱的伟大。
4.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的。
作者通过将他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清楚,从而写清楚了事情发展中的重要内
容。
5.如何将一件事情写清楚
(1)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
(2)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3)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学习任务三:拓展总结
1.拓展提升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一一【元】王冕《墨萱图-其一》
辛勤三十日,母瘦锥渐肥。
一一【唐】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见面怜清瘦,呼儿间苦辛。
一一【清】蒋士栓《岁暮到家》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一一【唐】孟郊《游子吟》
2.课堂总结:
本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庞大凶猛的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既
歌颂了爱的无私伟大,又表达了“我”同情、爱护弱者的思想感情工
学习任务四:检测评价
一、连一连。
猛烈地站着
呆呆地尖叫
绝望地向前
悄悄地摇撼
二、读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情感。
A、可怕B、可怜C、勇敢
1、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
膀。()
2、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3、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评价:①熟练朗读课文。②课堂专注度高。
让学生根据课堂表现给每个学生评价,并发放小星星。
板书设计:
麻苜、
布置作业:
老麻雀与猎狗展开了智斗,引诱猎狗追赶自己,成功地拯救了小麻雀,自己也逃脱
了。根据这个不一样的结局,尝试着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17爬天都峰
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会认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规范书写10个生字。正确理解“石级
”等词语。
思维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义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审美创造:体会“我”和老爷爷是如何互相鼓励、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相”,会规范书写10个生字。正确理解“石级”等
词语。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课件出示:黄山图片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都峰是黄山的主峰之一,险峻陡峭,有“飞
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之说,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令许多游客
望而生畏。
今天,我们就和课文中的“我”一起去爬黄山,领略黄山的壮美。(板书课题)
听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播放音频)
学习任务一:识字解词
1.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对照课文注音,把生字读准确。
石级铁链发颤攀爬猴子相片纪念辫子笑呵呵
白发苍苍手脚并用
指名读、去拼音读、领读、开火车读。教师及时壬音。
(1)多音字:
指名朗读词语,读准多音字“相"。xiang:相信相会相加xiang:相片照相
(2)识字游戏:指名读、开火车读。教师及时评价。
2.写字指导:
课件出示会认字:
引导学生观察,使其发现书写规律。交流: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大多左窄右宽。引
导学生观察易错字,教师示范书写,提醒易错点;
,,攀,,中的,,爻”与“手,,居中,双“木”对称,“大”撇捺伸展;“猴”右部不要多写一竖;“
念”上部不要写成“令
“级''上窄下宽,起笔横稍往上拉,撇稍长,捺与撤交叉于撇的中上部。第二个撇折
的折和提是一个角度。
“链”“L”的点起笔要低,“车”中竖与上横不相连。左右要紧凑。“车”撇稍长,三横
要短。
“颤”左上边是横,下边是提,“回”稍宽。笔画多,写紧凑。
“猴”右上边横折扁小,下横稍长,“矢”首撇短,下横要长,下撇上不出头。三部分
要窄。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练写过程中与课本认真对照,有错误及时改正。
(1)请同学按照正确的姿势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2)看准每个字在W字格里的位置。
(3)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4)严格按笔顺描写。
学习任务二:整体感知
1.读课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在假日,“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
,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事。
2.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来写的。
学习任务三:拓展总结
课堂总结
1.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词,理解了重点词语的意思。
2.知道了课文按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写的。
学习任务四:检测评价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shljilionzichandoupanpa
()()()()
houzijinianbianzi
()()()
二、比一比,组词语。
级()链()猴()辫()
极()连()喉()辨()
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书写情况,让评价小组给出合理的评价,发放小星星。
板书设计:
17、爬天都峰
黄奕波
Ji1idnpanxidngbidnhe
级链攀相辫呵
相xiang相信相互
xiang相貌照相
级链颤攀
猴念辫呵
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写下来。
2、继续预习课文,选择印象最深的部分和同学们交流。
17爬天都峰
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梳理文章结构,知道文章的描写顺序。
思维能力: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写清楚。
审美创造: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梳理文章结构,知道文章的描写顺序。
难点: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写清楚。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复习导入
回顾课文,思考:梳理出文中的人物和时间信息和课文的写作顺序。
人物:“我”、爸爸和老爷爷
时间:假日里
事情发展的顺序:爬山都峰前一爬山都峰过程一爬山都峰后
学习任务二:课文赏析
1.爬山前:
(1)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第一自然段,介绍了时间和事件。
(2)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
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这是一座怎样的山?(又高又陡)
我的心情是怎样的?(有点害怕)
作者为什么在第2自然段突出描写天都峰的险呢?
在第2自然段突出描写天都峰的险,侧面写出了爬山的困难,为下文写“我”和白
发苍苍的老爷爷一起爬上天都峰做铺垫,同时也暗示了爬山是需要力量和勇气的。
课件出示:天都峰的险
(3)认真阅读三四自然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
,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1)从两个“也”字中,你能读出什么?
第一个“也”:老爷爷看到“我”年纪这么小就来爬天都峰,感到震惊和佩服。
第二个,,也,,:,,我,,看到比自己爷爷年龄都大的老爷爷来爬天都峰,感到震惊和
佩服
(2)“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会互相询问?为什么会决定一起爬天都峰?
一老一小都被彼此的勇气打动,一起努力攀登高峰。
2.爬山中:
(1)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
一样……
“一会儿……一会儿……”表明“我”登山的艰难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爬天都峰时的样子。
(2)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大都峰顶。
,,爬呀爬”,,终于”表明“我们”克服重重困难爬上了天都峰顶,体现了“我们”
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
3.爬峰顶后: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
,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
居然爬上来了!〃
表示出乎意料,爬天都峰对老人来说很困难,但老爷爷做到了,体现出他的激动、
兴奋、自豪之情。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个人的努力再加上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别人学习就可以克服困难。
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开始爬天都峰之前,“我”看到又高又陡的天都峰,内心很犹豫,不自信;在偶遇
老爷爷并与他对话后,“我”有了爬天都峰的勇气和信心;在“我”克服重重困难爬上
天都峰顶后,“我”又激动又兴奋。
4.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懂得了在困难和艰险面前,我们要树立信心,勇往直前,要
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战胜困难,同时,还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别人学
习。
学习任务三:拓展总结
1.拓展提升
(1)按一定的顺序写作。
本文按照“爬山前一爬山中一爬上峰顶后”的顺序记叙,清楚地描写了“爬天都峰
”这件事的过程。
(2)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就是对人的心理、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比如本文写了爬
山前,"我''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时的心理(怎么想),写了“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
怎么说),还写了“我''向喳顶爬去的动作(怎么做),把“我”爬天都峰的过程写得很清
楚。
(3)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把做事的过程写清楚。
如本文写“我''爬山的过程时,用了“爬”“攀”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把“我”爬山的过程
写清楚了
2.课堂总结:
课文抓住了“我”爬天都峰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行动来把“我''爬山的过程写清楚的。
表达了面对困难要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这一主题。
学习任务四:检测评价
一、选词填空。
居然果然忽然
1、张小红同学经常沉默寡言,()学习成绩那么好。
2、我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书,()听见有人在叫我的名字。
3、中华健儿()不负重望,在奥运赛场上取得了金牌大丰收。
二、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2、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二会儿攀着铁链上,二金儿手脚步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
一样……
评价:①熟练朗读课文。②课堂专注度高。
让学生根据课堂表现给每个学生评价,并发放小星星。
板书设计:
17、爬天都峰
爬山前;天都峰陡峭险峻
老爷爷和“我”获得勇气
爬山过程:奋力攀着铁链手脚并用
登顶后:合影留念(互相汲取力量)
互相鼓励战胜困难
布置作业:
请你把这一周所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习作例文
教学设计
文化自信:组织语言文字,体会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通过学习两篇习作例文,弄清作者是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的。
思维能力: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选取生活中的一件事,把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写清楚。
审美创造:通过《我家的杏熟了》和《小木船》习作例文的学习,学习作者有详有略地
把一件事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选取生活中的一件事,把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
楚。
难点:通过《我家的杏熟了》和《小木船》习作例文的学习,学习作者有详有略地把一
件事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交流平台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下了两篇大作家写的文章了,你们学到了哪些写事情的好方法
呢?
课件出示:
读一读,圈一圈关键词语,梳理叙事的基本方法。
本次“交流平台”要求我们结合本单元精读课文和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把
一件事写清楚的方法:
(1)叙事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叙事有顺序:事情的发展顺序。
(3)叙事有场景: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学习任务二:初试身手
1.这幅图呈现的场景是什么?(运动会)
你看到了什么内容?
a.这是短跑还是长跑?
b.三名队员有没有同一个班级的?
c.三名队员最后谁输谁赢?
d.三名队员的表情是怎样的?
e.从旁边加油的同学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你听到了什么?你听到啦啦队员的加油助威声、运动员粗重的喘气声、观众的欢呼
声了吗?
你想到了什么?你当时的感受、产生的联想……
示例:
只听见“砰”的一声枪响,运动员们就像出膛的子弹一样,飞快地向前冲去。我们
班的小明同学冲在最前面;其他几个跑道的运动员紧追不舍。啦啦队在旁边挥着手里的
小红旗,拼命地喊“加油,加油”。只见小明就像一辆小跑车,越跑越有劲儿,越跑越
快,没等其他跑道的运动员追上来,就一阵风似的最先到达了终点。
2.看图片,展开想象,抓住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把重要的内容说清楚。
示例:
今天我家非常热闹,因为今天是我奶奶的八十大寿。爸爸妈妈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
回来许多菜,在厨房一顿忙活。一段时间之后,一道道色杳味俱佳的菜就被端上了饭臬
。爸爸为奶奶定做的大蛋糕放在了桌子中间,拿出生日皇冠给奶奶戴上。奶奶非常开心
,不住地说:“快动筷子吧,小家伙们都等不及了吧!"我说:“还没给您唱生日快乐
歌呢!”然后我起头,大家一起为奶奶唱生日快乐歌。
评议标准:在生日会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是否都说清楚了?
学习任务三:习作例文
生活中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是一项重要的习作能力。这就
需要我们把握好记叙文的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我们先来回顾本单元的课文。
|《麻雀》|
(时间:“我”:起因:猎狗'
(打猎回东_时「i.要吃小麻雀:
(地斯「林荫;;荽过二老麻一:
i路上______■i.雀勇斗猎狗
人场:一著底蛋「小麻「寤巢二亳麻福羲
雀猥狗____________〔了小麻雀
《爬天都峰》
时间:假日起因.“我”不敢爬天
都峰
地点:天都峰
经过:受到老爷爷的鼓舞
人物:爸爸、老爷爬天都峰]
爷和“我”结果"爬上峰顶、相互致谢1
n-------------------n----------------(
这六个要素在这两篇课文中都有充分的体现,不论是写人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
叙文,都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素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1.自由读例文《我家的杏熟了》,思考问题:
按照事情发展的频序,课文是怎么把奶奶“分杏”这件事写清楚的?
(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
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详细地描述了奶奶分杏这件事,并把事情的起因(小淘淘
摘杏)、经过(奶奶为孩子们打杏、分杏)、结果(“我”送杏)交代得也很清楚,全
文条理非常清晰,让人读了一目了然。
(2)做必要铺垫,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
本文第1一4段通过“说杏”“数杏”,写出了杏好、杏多,为奶奶“分杏”这件事
做铺垫,从而有助于把“分杏”这件事写清楚,使整篇文章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3)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写法将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本文通过动作和语言描写把奶奶“打杏”“分杏”的过程写得很清楚,要是把奶奶
怎么想的也写上去,就显得多余,因为奶奶想的已经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来了,所以
要根据自己的表达需要选择合适的写法。
(4)通过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品格。
本文通过对奶奶动作、语言的细致描写,不仅将重要事情的内容写得很清楚,还表
现了奶奶纯朴、善良的品格。
(5)运用对比手法,凸显人物特点。
看到小淘淘嘴馋摘杏,我没好气地训他;奶奶却扶起他,给他揉腿,还打杏、分杏
。文章通过对比使奶奶纯朴、善良的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
(6)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趣味。
本文是一篇充满乡土气息的记事散文,语言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多用口语和语气
词,如“尝个鲜”,使语言形象、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充满儿童情趣。
2.自由读例文《小木船》,思考问题:
“我”和陈明的矛盾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课文只用“转眼几个月过去了”一句话加以
交代,你觉得课文有没有把事情写清楚?和同学交流。
(1)按时间发展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
如“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直到四年级”“有一天”“转眼几个月过去了”
,清楚地交代了时间。
(2)详略得当,写清楚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依据文章的中心,对那些能直接、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的重要内容进行
详写;反之则进行了略写,做到了详略得当,突出了重要内容。如对“我”和陈明因为
小木船而起争执,互不谦让的过程和陈明送“我”小木船,“我们”和好的过程都进行
了详写,对“我们”成为好朋友则是简单介绍。
(3)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再现当时的情景。
本文在写重要内容的时候,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当时
的情景。如文章第4段中,作者对陈明的动作(插、摆、掏、塞)、神态(满脸通红)的描
写细腻传神,能够很好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清楚地再现当时的情景。
(4)根据需要决定哪部分重点来写,事情的经过不一定要重点写。
比如本文围绕“同学之间不应当为小事斤斤计较,互相谅解才能增进友谊”的道理
,重点写了“我”和陈明友谊破裂与和好的过程,仅用一句话交代了矛盾持续那段时间
的情况。
(5)首尾呼应。
文章开篇就说“每当我看见珍臧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就想起陈明来”,
结尾又说“一看见这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好像看见陈明站在我的面前”,首尾呼应,
使文章结构紧密,内容完整,同时强调了文章的主题,加深了读者的印象,引起了读者
的共鸣。
板书设计:
习作例文
交流平台把事情说清楚
初试身手描写场景
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
作业设计:
写一件发生在你和好朋友之间的事情。
提示:按照一定的记叙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事件过程。有详有略,刻画人物要生动
形象。
生活万花筒
教学设计
文化自信:组织语言文字,体会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注意交代清楚起因、经过、结果,完整地写出一件事
O
思维能力;明确叙述中心,围绕中心来选材.,记叙时详略得当。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在表达和评价中清楚如何写好本次作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叙述事情的方法,注意交代清楚起因、经过、结果,完整地写出一件事。
难点:明确叙述中心,围绕中心来选材,记叙时详略得当。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内容与要求
1.习作内容:
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些是我们亲身经历的,有些是我们看到的,还有
些是我们听说的。选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情写清楚。可以参考
下面的题目,也可以另选要写的内容。
捉蚊趣事一件烦心事她收到了礼物爷爷戒烟了
照片里的温暖家庭风波教室里的掌声信不信由你
2.习作要求:
(1)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或是看到的、听说的。
(2)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学习任务二:写作指导
1.认真审题,拓宽思路。
本次习作,既可以参考教材列举的几个题目写一件事,也可以写其他事情,还可以
丰富在“初试身手”环节写的家人做家务的片段,把它扩展成一件事。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事,把事情写清楚。
如《爬天都峰》一课,是按照“爬山前一爬山中一爬上峰顶后”的顺序记叙的,将
事情写得很清楚。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分段,可以使文章
思路清晰。
3.交代清楚事情的时间、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物理教师资格证考试课程设计教学设计
-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 体育室内课奥运会知识教学设计图文稿
- 盲袢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 2025年个人按揭还款合同
- 深圳二轮二阶试卷及答案
- 陕西四级考试卷子及答案
- 北美财富管理的发展及借鉴意义
- 2025铝板幕墙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中国刺绣贺卡数据监测报告
- 广东省2025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深圳二模)
- 消火栓月检查表
- GB∕T 17832-2021 银合金首饰 银含量的测定 溴化钾容量法(电位滴定法)
- 低成本自动化的开展与案例77页PPT课件
- 人防工程竣工资料(全套)
- 《电子病历模板》word版参考模板
- (高清版)JGJ123-2012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 梅州市部分饮用水源保护区调整方案
- “重庆环保”标志说明
- 钢结构钢梁连接节点计算
- 液压缸有限元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