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语文四单元教案_第1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四单元教案_第2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四单元教案_第3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四单元教案_第4页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四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主备人:杨丽娟

使用人:

2015.11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主备人:杨丽娟使用人:

8小鹰学飞②读第

教学目标:二遍,碰到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生字重点拼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由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读。

字组成的词语。使用建议

3、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重难点:

1、会写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偏旁“舟”和“方”。

2、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新偏旁,理解由生

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教学过程:

一、引导看图,揭示课题。

1、观察插图。

(1)观察图一:图上画的是谁和谁?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什么地方?

(2)观察图二:小鹰跟着老鹰又飞到什么地方?

2、设计悬念,引出新课。

小鹰为什么会越飞越高?它飞到很高的天空后又是怎么想的呢?今

天我们一起学习第8课。

3、出示课题。

(1)板书:8小鹰学飞

(2)教学生字:鹰

二、出示目标,认读目标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轻声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①读第一遍,在生字下做记号。

③读第三遍,在难读的句了下面画上“〜〜”使用建议

④读第四遍,标上自然段序号。

(2)引导学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字音掌握情况。

①出示小黑板。

小鹰跟着摇摇头不算拼命指了指

急促总算鼓起劲头顶盘旋吧

②指名看拼音读词语《

(2)重点检查几个难读的句子。

①出示:小鹰只好鼓起劲,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

②出示:小鹰一抬头,只见白云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①指名说说本课共有几个自然段?

②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读后师生共同评议。

3、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的谁和谁?讲的是它们之间的什么事?

四、作业。

1、练读生字。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让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教育学生要虚心好学,不断进取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给生字选择正确读音。

3、指名正确、流利的读课文。

二、出示目标,认读目标。

三、学习新知

1、学习第1、2自然段。

(1)看图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

(2)指名读第1、2自然段。使用建议

(3)了解有关词句。

①它们飞到大树的上面,小鹰和老鹰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②小鹰说这话时,心情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

③“还不算会飞”是什么意思?

老鹰对小鹰这样说有什么目的?我们应该怎样读老鹰的话?自由练读。

④小结:小鹰跟着老鹰飞到人树的上面,小鹰觉得自己会飞了,老鹰说

这不算会飞。

2、学习第3、4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有关词句。

①小鹰和老鹰又来到什么地方?它们的看法又有什么不同?

②指名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读小鹰的话。哪两个词应读得重些?为什么?

③小谶匕得比大山高了,老鹰为什么说它“还小算会匕”?它心里怎样

想的?

指名读老鹰的话。

(3)分角色读第3、4自然段。

(4)小结:它们飞到大山的上空,小鹰觉得自己真的会飞了,可老鹰说

它还没有真的会飞。

3、学习第5、6自然段。

(1)指名独课文。

(2)思考讨论。

①小鹰和老鹰来到了什么地方?

②从哪儿看出它们飞得更高了?

③小鹰怎么会飞得指名高的?哪儿看出它练得很刻苦?

④小鹰说的话和前面两次有什么不同?(语气不肯定,变得虚心了)

⑤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鼓起劲,拼命”要重读。

“飞呀,飞呀”要读得慢些。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齐读。

⑥小鹰抬头往上看,看到了什么?理解:“盘旋”小鹰会想些什么?它

会怎样去做?

⑦自由练读第6自然段。

(3)分角色朗读第5、6自然段。

四、总结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用建议

2、思考讨论:

(1)老鹰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向小鹰提出新的要求?

(2)学过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课堂练习。

1、口头扩词。

旋()()()鼓()()()

2、用下列词语练习说话。

(1)跟着(2)已经

教学反思:

9青蛙看海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

到达理想的彼岸。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c

3.通过朗读、议论、想像懂得要想达到理想的彼岸,就必须坚持不懈地使用建议

刻苦努力。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10.青蛙看海

2.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题目旁打问号。

二、出示目标,认读目标。

三、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讨论:青蛙看到大海了吗?怎么看到的?

2.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添字,不减字,不回读。

3.检查自读效果。

4.(出示一类生词)苍鹰登上吸了一口气一双

善于展翅失望石阶一级喝水

(1)自己读词。

(2)你在字音上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双”、“展”、“失”、“善”:都读翘舌音,不读平舌音。

“苍”:读平舌音C

(3)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去掉拼音齐读词语。

(5)给生字找朋友。

5.(出示二类生字)

(1)齐读词语两遍。

(2)去掉拼音后齐读一遍.

6.再读课文。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遇到K句了多读几遍。使用建议

7.指名分段读课文。

其他同学注意听,听完后点评点评。

四、初步理解内容

1.再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读后讨论、补充。

五、教学生字

1.(出示词卡)读读生字。

2.在字形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苍”:上下结构,上小下大,中间的撤捺要舒展。

“登”:字头的三、四笔都是短撤,不要写错。

“吸”、“级”:右边的横折折撤是一笔,不要写成两笔。

“善”:中间两点不要出头。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临写,教帅巡视指导。

5.反馈,评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议论、想像懂得要想达到理想的彼岸,就必须坚持不懈地

刻苦努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大海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喜欢大海吗?

有只小肯蛙长期生活在湖边,很想去看看大海,可是有一座大山挡在它

的面前,你们帮它想想办法吧,学生自由发言。

二、出示目标,明确要求。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1-3)

1、一只苍鹰也给小青蛙出了主意,它会怎么说呢?

出示苍鹰的话,一起来读一读,怎样才能看到大海呀?谁能学着苍鹰的

样子来读读它的话,看谁学得像。这座山可高了,

2、(1)出示句子“天哪。这么高的山!”

谁来读?青蛙边说边怎么做?你能学学么?你们什么时候会这样吸

一口气?现在谁再来读读这句话。青蛙到底有什么乐难呢?

出示句子:我没有一双像你一样有力的翅膀,也没有四条善跑的长腿,

使用建议

(2)怎么上得去呢?

一起读读。谁有四条善跑的长腿?(狗、马)

为什么说他们善跑?青蛙的话是什么意思呢?

(突出显示:怎么上得去呢?)谁再来读好小青蛙的话。

3、小青蛙要想看到大海,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看看苍鹰是怎么说,自由

读第三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交流。

四、教学第二段(4T0自然段)

(一)指导读好第一次对话

过渡:听了苍鹰的话,小青蛙心里非常失望。正在这时谁来了?(小松

鼠)出示小松鼠的图片。

1、小松鼠怎么说的呢?屏幕显示松鼠的话,谁能学小松鼠的样子来读

读这句话?评议:你这只小松鼠真可爱,能再有礼貌一些吗?

2、小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呢?屏幕出示句子,这句话你们一定能靠自己

的本领读好。

3、分角色朗读。指名读时可以加上动作。

4、接下去小松鼠和小青蛙又说了什么呢?请大家一边读课文5-9段一

边找,看谁找得又对又快?(老师把找到的句子一个一个放在对应的图片下

面。)读一读。可男女生对读。

(二)引导学生表演好对话

现在请同桌两个同学演小松鼠和青蛙,读一读他们的话,看谁读得好,

演得像。要求: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并加上适兰的动作。

1、学生分角色来朗读课文。

2、哪个小组愿意来表演一下?他们表演得像么?发最佳表演奖。(敢

于花时间)

3、这么高的山,如果你是小青蛙,这样一级一级地往上跳,会怎么样?

对,面对困难青蛙一点也不害怕,他是怎么做的呢?出示句子:就这样,……

山泉水。读一读,你觉得小青蛙怎么样?那你一定能读好这句话。(你真是

勇敢的小青蛙)

五、学习第三段

1、小松鼠和青蛙就这样,一级一级往上跳,终于来到了山顶。这时候

它们心情会怎样?

出示句子:啊!大海就展现在它们眼前。

感情朗读。现在你们就是小松鼠,小青蛙,你面对大海想说些什么呢?

说得真好,让我们手拉着手和小松鼠,小青蛙一起庆祝一下吧。

2、小青蛙一开始认为自己不能爬上山顶,后来是怎么爬上山顶的?

(小松鼠帮忙。小胄蛙不怕苦不怕累。他们是级•级爬上来的。)使用建议

老师总结:是啊,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难,就一

定能成功。

3、分角色朗读全文。

教学反思:

10狼和小羊

教学目标

I.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

的意思。

2.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在本课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僮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它们是

不讲道理的。

教学重点、难点

1.读准字音,区别字形。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是狼三次找硝儿的经过c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在本课中的

意思。

2、正确读写由生字所组成的词语,了解在本课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1、读写本课生字,初步了解在本课的意思,正确书写。

2、指导“脏、冲”等字的音和形。

教学过程:使用建议

一、谈话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寓言故事,它是通过狼和小羊的对话展开故

事的,而且这个生动的故事能说明一个道理。

板书:11.狼和小羊

二、出示目标,认读目标。

三、新课。

1.听课文录音,重点体会狼和小羊对话时不同的语气。

2.学生打开书。

(1)标自然段序号。

(2)画生字词。

3.学习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1)自学生字。

(2)汇报自学情况。

①指组带音节读生字

②指组不带音节读生字

③指名说怎样记每个字的

重点指导:

(1)脏:注意读音。它的字形:“庄”加“月”。

辩:注意读音。

扑:注意读音。

(2)字形指导:

狼:“良”力口“才”旁。

站:“占”加“”旁。

伙:“火”加F”旁。

怜:“令”力n”旁。

辩:两个“辛”中间加“i”。比较两个“辛”不同的地方。用红笔描

一下。扑:“卜”加甘”旁。

(3)“做”与“作”比较。

这个做:做工的“做”,表示动词的“做”。

这个作:工作的“作”,表示名词的“作”。

(4)理解词语:

可怜:值得怜悯。

争辩:争论,辩论。

扑:用力向前冲,使全身突然伏在物体上。

(5)读黑板上的词语。

4.指导书写。使用建议

(四)熟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小声地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流利。

2.分小组互相读。

按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认真地读。

3.指名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它们是不

讲道理的。

2、分角色止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利用图画,着重理解狼和小羊的两次对话及狼最后说的话和动作。

2、有语气、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狼和小羊,这节课的任务是理解课文内容,

有语气地朗读课文。完成课后作业。

你们见过狼吗?了解狼的性格吗?谁来说说。(狼凶恶、贪婪)

谁说说小羊是个怎样的性格?(小羊很可爱,温和、善良)

过渡语: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听故事。“狼和小羊”。

(二)出示目标,明确要求。

(三)老师讲故事。

边听边想上面的问题,

(狼非常想吃小羊,三次找硝儿,最后扑向小羊的事。)

过渡语:狼第一次找什么磴儿,请我们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指导读。

这段是交代当时的环境、情况、读时语气应平和。

试读指名读齐读使用建议

过渡语:狼的本性是什么?它见到小羊会怎么样?让我们学习第2段。

2.学习第2段。

(1)指名读。

(2)狼想吃小羊,就怎么做?(故意找磴儿。)

板书:故意找喳儿。

理解:找硝儿。(没事找事,故意成心。)

(2)谁把狼找麓时说的话读一下,注意标点符号。

“!”想用歪曲的事实,恶人先告状,读时用肯定的语气。

“?”读出问句的语气。

试读指名读

过渡语:小羊听后怎样?为什么会吃一惊?读第3自然段。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想:小羊听了狼的诂后态度怎样?

板书:温和

(2)出示

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

讲解:

反问句,表示强调不会把水弄脏。投影:说明原因。

想一想:他们俩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小羊的话有道理,因为水不会从下游流向上游,所以说狼是故意找喳

儿。)

(3)指导读。

小羊说话很温和,我们读的时候应该缓慢些。

试读,指名读。

(4)分角色读2、3段。

过渡语:狼没占到理,他甘心没有?态度有什么变化?又找什么偷了?

学习第4、5自然段。

4.学习第4、5自然段。

(1)自学。

思考:狼第二次找了什么借口?小羊是怎样申辩的?

读一读,找一找,画出有关的句子。

(2)讨论上面的问题。

(3)指两个组汇报。

(狼的第二次找的借口是:“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

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使用建议

(小羊的申辩是:先肯定地说:“那是不可能的。”然后进一步用“去

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哪”这个事实,说明自己不可能说过狼的坏话。)

理解:

气冲冲: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

背地里:在背后,不是当面的。

啊:表示惊讶。

(4)指导朗读。

狼“气冲冲”地说,要读出蛮不讲理的语气。小羊的样子“可怜”,急

得“喊”了起来,并且称呼“亲爱的狼先生”要读出认真申辩和害怕的语气。

试读,指名分角色朗读。

过渡:狼两次找硝儿想吃掉小羊,都被小羊理直气壮地反驳了,狼不甘

心,又怎么样了?学习第5段。

5.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读。

(2)想:狼第三次找了什么借口了?它又是怎样做的?

(先是骂小羊,又找的借口是:“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

都一样"。狼这时是:舐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并且向小羊身上扑去。)

理解:

龊着牙:把牙露出来c

逼近:气势汹汹地,一步一步地靠近。

嚷:喊叫的意思。

(3)指导读:

要读出狼凶狠的样子C

试读,指名读,全体读。

(四)总结。

狼想吃掉小羊,三次故意找硝儿,无中生有,没事找事,小羊虽然温和

善良,据理力争,但毫无用处。通过这个寓言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

(恶人总是蛮不讲理的,我们不要上当,不怕,去斗争,我们要看清它

们的嘴脸。)分角色朗读全文。

(五)发散思维,继续想故事。

狼向小羊扑去,结果怎样呢?请同学想一想说一说。

学写生字

1.认读生字

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几个生字?交流。

3.师范写,生描红、临写。

4.反馈写字情况。使用建议

教学反思:

11狐狸和乌鸦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熟练。

2.创设情境,让学生领悟课文蕴含的意义,进行创造性想象。

教学重、难点

1、会书写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

2、懂得喜欢听奉承话的人容易上当的道理。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

教学目标

1、会书写本课10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

2、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板画动物,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两种小动物,它们是谁呢?请看黑板。(画“乌

鸦”“狐狸”)。学生说后,老师板书课题。老师边指课题、板画.边说:

“咱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发生在狐狸和乌鸦之间的一件事情。请大家先猜一

猜在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二、出示目标,认读目标。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在它俩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3

遍,思考这个问题,并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2.指名读课文,了解读书情况。使用建议

①谁敢说自己读得最好?请读一读。

②谁能诚实地说自己读得不太好?站起来读一读,请大家帮助你读好课

文。

3.再朗读课文,思考:狐狸和乌鸦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①谁能用3-5句话说一说发生的事情?

②谁能用1-2句话说一说发生的事情?

4.让学生质疑问难。

四、创设情境,感悟意义。

1.学习第1自然段。

①指名读,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思考: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②出示图片:指认“窝”“洞”,理解“窝”“洞”“邻居”。

2.学习第2、3自然段。

①既然是邻居,就应该好好相处。狐狸是怎样发现乌鸦的肉的?又是怎样

想把肉弄到手的?请轻声读第2、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②谁愿意说一说思考的结果?

③哪句话写乌鸦心里高兴?找出来读一读。它高兴什么?

④狐狸看见乌鸦叼着一片肉,它想到了什么?是从哪句话上看出来的?

3.学习第4-7自然段。

①狐狸是怎样哄骗乌鸦的肉的?数数狐狸对乌鸦一共说了几次话?每次都

说了什么?

②指名读狐狸第一次和第二次说的话,想一想狐狸为什么这样问?

乌鸦听了狐狸的话后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③第三次,狐狸又说了什么漂亮的话,使得乌鸦竟得意地唱起歌来?

联系实际情况想想,狐狸说的这些话和事实一样吗?是一些什么样的话?

④教师小结狐狸对乌鸦说的三次话。一个同学扮演狐狸,一个同学扮演

乌鸦表演课文内容,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⑤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结果。

1.请说一说学习本课后的想法。

2.同学们,乌鸦被骗走肉后它会怎样想?你们想对乌鸦说些什么话?

3.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进行表演。

2、能感受原奉承话常驻骗上当,不能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取想得到的东西。

3、会给简单的句了加上逗号。使用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正确运用句式和标点符号;

2、难点:能读出狐狸的不同语气;感悟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看拼音写词语。

2、选择其中的词语根据课文内容说话。(可根据各自的能力选择词语的

多少)

二、出示目标,明确要求。

三、读议课文2-3自然段

是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是围绕着一片肉而展开的。

1、出示图片:谁能看图说说乌鸦和狐狸对这片肉各有什么表现?(让生

自由说)

2、文中哪儿自然段就在写这幅图意?(2-3)自由读2-3自然段,想想

分别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3、练习朗读。

此时此刻,乌鸦会怎么想?狐狸心里又在想些什么?(让生发挥想象,

自由发表意见)

四、精读4-7自然段

乌鸦想保住肉,而狐狸却想骗取这片肉,它们各有什么表现呢?就让我

们一起来学习大家最想读的部分4-7自然段。

1、四人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根据学习提纲学习讨论。

小组学习提纲

(1)读读4-7自然段,用“一”划出狐狸说的话,用划出乌鸦的

反应。

(2)议一议,你对这只狐狸有什么看法,并说明理由。你对这只乌鸦又

有什么看法呢?

(3)想想狐狸说的话和乌鸦的话应该怎么读,并试着读一读。

2、集体反馈。

(1)面对乌鸦口中的肉,狐狸说了些什么?

(出示狐狸说的三次语言)

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从哪里看出来?

(学生各抒己见)

适时小结:狐狸这种使人听高兴,讨好别人的话又叫一花言巧语或甜言

蜜语。

这三次语言该怎么读呢?使用建议

(指名读一评议一自由读一指名读一小组比赛读)

(2)对狐狎的讨好,乌鸦各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出示乌鸦反应的三句话)谈谈对乌鸦的看法。

提示:乌鸦前两次不叫,到了第三次怎么叫了呢?(爱听好话)

练习读好这三句话。

3、引HI结果。正因为乌鸦爱听好话,所以它嘴里的肉就“掉”了下来,

反被狐狸“叼”走了。(掉、叼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板书:掉叼

4、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完成练习:aitinghaohua,rongyishangdang。

5、分角色朗读。

五、表演课本剧。

1、学生自由组合,每组三人,进行试演。

2、指名三人上台表演,其余当观众评议。

六、练习

A:1、加标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