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高考备考高中数学个性化分层教辅中等生篇《圆锥曲线综合》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3秋•泊头市校级月考)已知A(3,2),B(﹣3,﹣2),若动点M满足直线MA与直线MB的斜率之积为13,则动点MA.y2−x2C.y2−x2.(2023秋•荔城区期末)已知抛物线y2=2px(p>0)的准线过双曲线x28−A.2 B.4 C.6 D.83.(2024春•南京月考)与双曲线x25−A.x24+yC.x236+4.(2024•重庆模拟)长为2的线段AB的两个端点A和B分别在x轴和y轴上滑动,则点A关于点B的对称点M的轨迹方程为()A.x24+yC.x216+5.(2024•临汾模拟)已知F是椭圆C:x2a2+y2b2=1(a>b>0)的右焦点,点P在椭圆C上,线段PFA.13 B.12 C.536.(2024春•岳麓区校级月考)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边△ABC的边长为23,M为BC中点,B,C分别在射线y=3x(y≥0),y=−3x(y≥0)上运动,记A.C1为部分圆 B.C1为部分线段 C.C1为部分抛物线 D.C1为部分椭圆7.(2024•淄博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向量OA→与OB→关于x轴对称,向量a→=(0,1),若满足OA→A.E是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 B.E是一个半径为1的圆 C.E是两条平行直线 D.E是椭圆8.(2024春•官渡区校级期末)已知圆O:x2+y2=4,从这个圆上任意一点P向y轴作垂线段PP1(P1在y轴上),M在直线PP1上且P1M→=2A.4x2+16y2=1 B.16x2+4y2=1 C.x24+y29.(2024•江西二模)已知抛物线E:y2=2x,圆M:(x﹣1)2+y2=1,N(x0,y0)为圆M外一点,过点N作圆M的两条切线l1,l2,直线l1与抛物线E交于点A(x1,y1),B(x2,y2),直线l2与抛物线E交于点C(x3,y3),D(x4,y4),若x02+y02=1,则y1A.16 B.8 C.4 D.110.(2024春•东坡区月考)设圆O:x2+y2=4与y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上方),过B作圆O的切线l,若动点P到A的距离等于P到l的距离,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A.x2=8y B.x2=16y C.y2=8x D.y2=16x二.多选题(共5小题)(多选)11.(2023秋•莱芜区校级月考)已知曲线C:mx2+ny2=1,则()A.若m=n>0,则曲线C是圆 B.若m>0,n>0,则曲线C是椭圆 C.若mn<0,则曲线C是双曲线 D.若m=0,n>0,则曲线C是一条直线(多选)12.(2024春•沅陵县校级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个圆C1:(x+2)2+y2=r12和C2:(x﹣2)2+y2=r22,其中r1,r2为正常数,满足r1+r2<4或|r1﹣r2|>4,一个动圆P与两圆都相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可以是()A.两个椭圆 B.两个双曲线 C.一个双曲线和一条直线 D.一个椭圆和一个双曲线(多选)13.(2023秋•西湖区校级期末)若方程x23−t+A.若1<t<3,则C为椭圆 B.若C为椭圆,且焦点在y轴上,则2<t<3 C.曲线C可能是圆 D.若C为双曲线,则t<1(多选)14.(2024春•大理州期末)已知O为坐标原点,曲线C:x2+y2=1+|x|y图象酷似一颗“红心”(如图).对于曲线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曲线C恰好经过6个整点(即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 B.曲线C上存在一点P使得|OP|=2C.曲线C上存在一点P使得|OP|=2 D.曲线C所围成的“心形”区域的面积大于3(多选)15.(2024春•南岗区校级月考)已知m、n∈R,则方程m2x2+ny2=1表示的曲线可能是()A.两条直线 B.圆 C.焦点在x轴的椭圆 D.焦点在y轴的双曲线三.填空题(共5小题)16.(2024•荔湾区校级模拟)如图,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点P沿正方形ABCD按ABCDA的方向做匀速运动,点Q沿正方形B1C1CB按B1C1CBB1的方向以同样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且点P,Q分别从点A与点B1同时出发,则PQ的中点的轨迹所围成图形的面积大小是.17.(2024•梅州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为坐标原点,定义P(x1,y1)、Q(x2,y2)两点之间的“直角距离”为d(P,Q)=|x1﹣x2|+|y1﹣y2|.已知两定点A(﹣1,0),B(1,0),则满足d(M,A)+d(M,B)=4的点M的轨迹所围成的图形面积为.18.(2024•毕节市模拟)已知直线l1:x+ty﹣5=0,直线l2:tx﹣y﹣3t+2=0,l1与l2相交于点A,则点A的轨迹方程为.19.(2024春•丰台区期中)已知曲线y=x2ex+1上任意一点P(与原点O①k的值不可能为0;②∀k∈(﹣∞,0),总存在唯一的点P与之对应;③∀k∈(0,+∞),总存在两个点P与之对应;④k<1恒成立.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为.20.(2024•庐阳区校级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动点A和C,定点B(3,0)和M(2,2),若|BC|=6,且△ABC的周长恒为16,则|AB|+|AM|的最小值为.四.解答题(共5小题)21.(2024春•莒南县期中)向量是研究几何的一个重要工具,在证明某些几何结论时会大大简化证明过程.请用向量法解决解决以下问题:(1)证明△ABC的三条高线AD、BE、CF交于一点;(2)已知矩形MNPQ,G为平面内任意一点,求证:|GM|2+|GP|2=|GN|2+|GQ|2;(3)如图,已知圆O:x2+y2=4,A,B是圆O上两个动点,已知点P(1,0),求矩形PACB的顶点C的轨迹方程.22.(202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已知线段AB的端点B的坐标是(6,5),端点A在圆C1:(x﹣4)2+(y﹣3)2=4上运动.(1)求线段AB的中点P的轨迹C2的方程;(2)设圆C1与曲线C2交于M、N两点,求线段MN的长.23.(2023秋•盐田区校级期末)已知圆C1:(x+3)2+y2=9,C2:(x−3)2+(1)求曲线C的方程;(2)斜率为4的直线l过点C2,且与曲线C交于A,B两点,求△C1AB的面积.24.(2023秋•丰泽区校级月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点A(1,1),动点P满足|PA|=2(1)求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2)直线l:y=k(x+1)与轨迹C交于E,F两点,若EF的长为15,求直线l的方程.25.(2024春•浙江月考)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离心率为12,右焦点为F,圆O:x2+y2=(1)求C的标准方程;(2)若直线l:y=kx﹣2与曲线C交于A,B两点,求△OAB面积的最大值.
2025年高考备考高中数学个性化分层教辅中等生篇《圆锥曲线综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3秋•泊头市校级月考)已知A(3,2),B(﹣3,﹣2),若动点M满足直线MA与直线MB的斜率之积为13,则动点MA.y2−x2C.y2−x【考点】轨迹方程.【专题】整体思想;综合法;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数学运算.【答案】A【分析】根据斜率公式,建立方程,可得答案.【解答】解:设M(x,y),由题意可得y−2x−3整理可得y2即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y2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属于基础题.2.(2023秋•荔城区期末)已知抛物线y2=2px(p>0)的准线过双曲线x28−A.2 B.4 C.6 D.8【考点】圆锥曲线的综合.【专题】方程思想;转化法;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数学运算.【答案】C【分析】由已知求出双曲线的焦点坐标,然后利用抛物线的定义,求解p即可.【解答】解:双曲线x2∵抛物线y2=2px(p>0)的准线过双曲线x2∴p2=3,可得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与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是基础题.3.(2024春•南京月考)与双曲线x25−A.x24+yC.x236+【考点】圆锥曲线的综合.【专题】方程思想;综合法;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数学运算.【答案】C【分析】求得双曲线的焦点,可设椭圆方程为x2a2+y2b2=1(a>b>0),可得a【解答】解:双曲线x2可设椭圆方程为x2a2+y由题意可得c=3,即a2﹣b2=9,又e=ca=解得a=6,b=33,则所求椭圆方程为x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椭圆和双曲线的方程、性质,考查方程思想和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4.(2024•重庆模拟)长为2的线段AB的两个端点A和B分别在x轴和y轴上滑动,则点A关于点B的对称点M的轨迹方程为()A.x24+yC.x216+【考点】轨迹方程.【专题】方程思想;综合法;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数学运算.【答案】D【分析】设点M(x,y)、A(x0,0)、B(0,y0),由已知条件可得出x02+y02=4,分析可知,B为AM【解答】解:设点M(x,y)、A(x0,0)、B(0,y0),则|AB|=x02因为点A关于点B的对称点为M,则B为AM的中点,所以x+x02将x0=−xy0=即x2因此,点M的轨迹方程为x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点的轨迹方程,考查了方程思想,属于基础题.5.(2024•临汾模拟)已知F是椭圆C:x2a2+y2b2=1(a>b>0)的右焦点,点P在椭圆C上,线段PFA.13 B.12 C.53【考点】圆与圆锥曲线的综合.【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综合法;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数学运算.【答案】C【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画出图形,设出圆的圆心,利用椭圆的定义,转化求解椭圆的离心率即可【解答】解:由题意,椭圆的图形如图:F是椭圆C:x2a2+y2b2=1(a>b>0)的右焦点,点P在椭圆C上,线段PF与圆(x−c2所以F1P=2b,FQ=(所以PF=2c所以:2c2−b2+2b=2a,可得c2﹣b2=a2可得2a=3b,即4a2=9(a2﹣c2),所以e=则椭圆C的离心率:5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简单性质的应用,离心率的求法,考查转化思想以及计算能力,是中档题.6.(2024春•岳麓区校级月考)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边△ABC的边长为23,M为BC中点,B,C分别在射线y=3x(y≥0),y=−3x(y≥0)上运动,记A.C1为部分圆 B.C1为部分线段 C.C1为部分抛物线 D.C1为部分椭圆【考点】轨迹方程.【专题】数形结合;转化法;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数学运算.【答案】D【分析】由题意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出点的坐标,由|BC|=23得(b﹣c)2+3(b+c)2=12,进一步由结合xM=【解答】解:如图,由题意不妨设B(b,3b),C(c,−3而|BC|=(b−c)2+3(b+c)2=23,即(b﹣c)2又xM∴43yM∵yB,yC≥0,∴yM≥0,即C1为部分椭圆.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轨迹方程、椭圆的方程,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7.(2024•淄博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向量OA→与OB→关于x轴对称,向量a→=(0,1),若满足OA→A.E是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 B.E是一个半径为1的圆 C.E是两条平行直线 D.E是椭圆【考点】轨迹方程;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专题】整体思想;综合法;直线与圆;数学运算.【答案】B【分析】设点A(x,y),则OA→=(x,y),OB→=(x,﹣y),进而求出AB→=(0,﹣2【解答】解:设点A(x,y),则OA→=(x,∵向量OA→与OB→关于∴OB→=(x,﹣∴AB→=OB∵向量a→=(0,1),且满足∴x2+y2﹣2y=0,即轨迹E的方程为x2+(y﹣1)2=1,是一个半径为1的圆.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属于中档题.8.(2024春•官渡区校级期末)已知圆O:x2+y2=4,从这个圆上任意一点P向y轴作垂线段PP1(P1在y轴上),M在直线PP1上且P1M→=2A.4x2+16y2=1 B.16x2+4y2=1 C.x24+y2【考点】轨迹方程.【专题】计算题;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答案】D【分析】转化为极坐标,圆的方程为ρ=2,确定M点坐标,即可求出动点M的轨迹方程.【解答】解:转化为极坐标,圆的方程为ρ=2P点坐标为(2cosα,2sinα)因为P1M→=2P1P→所以x=4cosα,y=2sinα所以动点M的轨迹方程是x2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轨迹方程,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9.(2024•江西二模)已知抛物线E:y2=2x,圆M:(x﹣1)2+y2=1,N(x0,y0)为圆M外一点,过点N作圆M的两条切线l1,l2,直线l1与抛物线E交于点A(x1,y1),B(x2,y2),直线l2与抛物线E交于点C(x3,y3),D(x4,y4),若x02+y02=1,则y1A.16 B.8 C.4 D.1【考点】圆与圆锥曲线的综合;抛物线的焦点与准线.【专题】对应思想;综合法;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答案】C【分析】由题意,可得x0≠0,设出过点N且与圆M相切的切线方程以及直线l1,l2的斜率,推出k1,k2为方程x0(x0−2)k2−2y0【解答】解:因为N(x0,y0)为圆M外一点且l1,l2都与抛物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所以x0≠0,不妨设过点N且与圆M相切的切线方程为y﹣y0=k(x﹣x0),即kx﹣y+y0﹣kx0=0,可得|k+y即x0不妨设直线l1,l2的斜率分别为k1,k2,则k1,k2为方程x0所以k1+k联立kx−y+y0−kx0=0y2=2x,消去x并整理得ky2因为A(x1,y1),B(x2,y2),C(x3,y3),D(x4,y4),所以y1y2=2(y0则y1y2y3y4==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考查了逻辑推理和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0.(2024春•东坡区月考)设圆O:x2+y2=4与y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上方),过B作圆O的切线l,若动点P到A的距离等于P到l的距离,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A.x2=8y B.x2=16y C.y2=8x D.y2=16x【考点】轨迹方程.【专题】整体思想;综合法;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数学运算.【答案】A【分析】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动点P的轨迹为以A(0,2)为焦点,直线y=﹣2为准线的抛物线,然后求解即可.【解答】解:已知圆O:x2+y2=4与y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上方),则A(0,2),B(0,﹣2),又过B作圆O的切线l,则直线l的方程为y=﹣2,∵动点P到A的距离等于P到l的距离,∴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动点P的轨迹为以A(0,2)为焦点,直线y=﹣2为准线的抛物线,则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x2=8y.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性质,重点考查了抛物线的定义,属基础题.二.多选题(共5小题)(多选)11.(2023秋•莱芜区校级月考)已知曲线C:mx2+ny2=1,则()A.若m=n>0,则曲线C是圆 B.若m>0,n>0,则曲线C是椭圆 C.若mn<0,则曲线C是双曲线 D.若m=0,n>0,则曲线C是一条直线【考点】曲线与方程.【专题】方程思想;综合法;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数学运算.【答案】AC【分析】结合椭圆、圆、双曲线、直线的知识对选项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正确选项.【解答】解:对A:当m=n>0,则x2+y对B:当m=n>0时,曲线C是圆,故B错误;对C:曲线C:mx2+ny2=1化为x21m+y21对D:当m=0,n>0,则曲线C的方程为y2=1n,即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曲线与方程的关系,考查方程思想和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多选)12.(2024春•沅陵县校级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个圆C1:(x+2)2+y2=r12和C2:(x﹣2)2+y2=r22,其中r1,r2为正常数,满足r1+r2<4或|r1﹣r2|>4,一个动圆P与两圆都相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可以是()A.两个椭圆 B.两个双曲线 C.一个双曲线和一条直线 D.一个椭圆和一个双曲线【考点】轨迹方程.【专题】分类讨论;数形结合法;直线与圆;逻辑推理.【答案】BCD【分析】两圆圆心距C1C2=4,当r1+r2<4,即两圆外离时,动圆P可能与两圆均内切或均外切或一个内切一个外切,当|r1﹣r2|>4,两圆相交,动圆P可能与两圆均内切或均外切或一个内切一个外切,分别讨论,得出结论.【解答】解:根据题意圆C1的圆心C1(﹣2,0),半径r1,圆C2的圆心C2(2,0),半径r2,所以C1C2=4,设圆P的半径为r,(1)当r1+r2<4,即两圆外离时,动圆P可能与两圆均内切或均外切或一个内切一个外切,①均内切时|PC1|=r﹣r1,|PC2|=r﹣r2,此时||PC1|﹣|PC2||=|r1﹣r2|,当r1≠r2时,此时P点的轨迹是以C1,C2为焦点的双曲线,当r1=r2时,此时点P在C1,C2的垂直平分线上.②均外切时|PC1|=r+r1,|PC2|=r+r2,此时||PC1|﹣|PC2||=|r1﹣r2|.此时P点的轨迹是与①相同.③与一个内切与一个外切时,不妨设与圆C1内切,与圆C2外切,|PC1|=r﹣r1,|PC2|=r+r2,|PC2|﹣|PC1|=r1+r2与圆C2内切,与圆C1外切时,同理得,|PC1|﹣|PC2|=r1+r2此时点P的轨迹是以C1,C2为焦点的双曲线,与①中双曲线不一样.(2)当|r1﹣r2|>4,两圆相交,动圆P可能与两圆均内切或均外切或一个内切一个外切,④均内切时轨迹和①相同.⑤均外切时轨迹和①相同⑥与一个内切另一个外切时,不妨设与圆C1内切,与圆C2外切,|PC1|=r1﹣r,|PC2|=r+r2,|PC1|+|PC2|=r1+r2此时点P的轨迹是以C1,C2为焦点的椭圆.与圆C2内切,与圆C1外切时,同理得PC1|+|PC2|=r1+r2,此时点P的轨迹是以C1,C2为焦点的椭圆.故选:BCD.【点评】本题考查动点的轨迹方程的求法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属于中档题.(多选)13.(2023秋•西湖区校级期末)若方程x23−t+A.若1<t<3,则C为椭圆 B.若C为椭圆,且焦点在y轴上,则2<t<3 C.曲线C可能是圆 D.若C为双曲线,则t<1【考点】曲线与方程;双曲线的几何特征.【专题】方程思想;定义法;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逻辑推理.【答案】AD【分析】利用椭圆的标准方程、圆的标准方程以及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依次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对于A,当t=2时,曲线表示圆,故选项A错误;对于B,当曲线C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时,则t﹣1>3﹣t>0,解得2<t<3,故选项B正确;对于C,当t=2时,曲线C表示圆的方程,故选项C正确;对于D,当曲线C为双曲线时,则(3﹣t)(t﹣1)<0,解得t<1或t>3,故选项D错误.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椭圆的标准方程、圆的标准方程以及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的理解与应用,考查了逻辑推理能力,属于基础题.(多选)14.(2024春•大理州期末)已知O为坐标原点,曲线C:x2+y2=1+|x|y图象酷似一颗“红心”(如图).对于曲线C,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曲线C恰好经过6个整点(即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 B.曲线C上存在一点P使得|OP|=2C.曲线C上存在一点P使得|OP|=2 D.曲线C所围成的“心形”区域的面积大于3【考点】曲线与方程.【专题】对应思想;综合法;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答案】ABD【分析】由题意,通过对曲线方程特点分析,分x=0,x>0,x<0三种情况下,曲线图象经过的点,即可判断A,B项;对于C项,考虑方程变形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判断|OP|≤2,排除C;对于D项,由A【解答】解:对于选项A:当x=0时,代入方程x2+y2=1+|x|y中,解得y=±1,则曲线经过点(0,1),(0,﹣1),当x>0时,方程为y2﹣xy+x2﹣1=0,此时Δ=x2﹣4(x2﹣1)=4﹣3x2≥0,解得x∈(0,2因为x∈Z,所以x只能取1,当x=1时,解得y=0或y=1,即曲线经过(1,0),(1,1);由曲线方程的特征易得曲线关于y轴对称,所以曲线还经过(﹣1,0),(﹣1,1),则曲线共经过6个整数点,即选项A正确;对于选项B:当x=1时,方程为y(y﹣1)=0,解得y=0或y=1,即曲线经过点P(1,1),此时|OP|=2,故选项B对于选项C:当x>0时,可得x2当且仅当x=y时,等号成立,解得x2+y2≤2,即曲线在y轴右侧区域内的任意点P(x,y),都满足|OP|≤2根据对称性,曲线C上任意一点P(x,y)到原点距离都不超过2,故选项C错误;对于选项D:因为曲线经过点P(1,1),Q(﹣1,1),R(﹣1,0),S(0,﹣1),T(1,0),则曲线C所围成的“心形”区域的面积S>SPQRT+故选:ABD.【点评】本题考查曲线与方程,考查了逻辑推理、分类讨论和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多选)15.(2024春•南岗区校级月考)已知m、n∈R,则方程m2x2+ny2=1表示的曲线可能是()A.两条直线 B.圆 C.焦点在x轴的椭圆 D.焦点在y轴的双曲线【考点】曲线与方程;椭圆的几何特征;双曲线的几何特征.【专题】整体思想;综合法;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数学运算.【答案】ABC【分析】对m2是否为0,以及n的正负分情况讨论,结合圆、椭圆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判断即可.【解答】解:曲线C:m2x2+ny2=1,对于A,若m2=0,n>0,方程化为y2=1n,即y=±n对于B,若m2=n>0,方程化为x2+y2=对于C,若n>m2>0,方程化为x21m2+y21n对于D,若m2>0,n<0,方程化为x21m2+y21n=1,得故选:A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曲线与方程,考查了双曲线、椭圆和圆的标准方程,属于中档题.三.填空题(共5小题)16.(2024•荔湾区校级模拟)如图,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点P沿正方形ABCD按ABCDA的方向做匀速运动,点Q沿正方形B1C1CB按B1C1CBB1的方向以同样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且点P,Q分别从点A与点B1同时出发,则PQ的中点的轨迹所围成图形的面积大小是34【考点】轨迹方程;棱柱的结构特征.【专题】计算题;整体思想;演绎法;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答案】3【分析】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观察得到轨迹是菱形,并进行充分性和必要性两方面的证明,并求解出轨迹图形的面积.【解答】解:如图,E,F,G分别是正方形ABCD,ABB1A1,BCC1B1的中心,下面进行证明:菱形EFGC的周界即为动线段PQ的中点H的轨迹,首先证明:如果点H是动线段PQ的中点,那么点H必在菱形EFGC的周界上,分两种情况证明:(1)P,Q分别在某一个定角的两边上,不失一般性,设P从B到C,而Q同时从C1到C,由于速度相同,所以PQ必平行于BC1,故PQ的中点H必在CG上;(2)P,Q分别在两条异面直线上,不失一般性,设P从A到B,同时Q从B1到C1,由于速度相同,则AP=B1Q,由于H为PQ的中点,连接B1H并延长,交底面ABCD于点T,连接PT,则平面PB1QT与平面ABCD交线是PT,∵B1C1∥平面ABCD,∴B1C1∥PT,∴△HB1Q≅△HTP,而PT=B1Q=AP,PT∥BC,∴△APT是等腰直角三角形,∠TAP=π4,从而T在可以证明FH∥AC,GH∥AC,DG∥AC,基于平行线的唯一性,显然H在DG上,综合(1)(2)可证明,线段PQ的中点一定在菱形EFGC的周界上;下面证明:如果点H在菱形EFGC的周界上,则点H必定是符合条件的线段的中点.也分两种情况进行证明:(1)H在CG或CE上,过点H作PQ∥BC1(或BD),而与BC及CC1(或CD及BC)分别相交于P和Q,由相似的性质可得:PH=QH,即H是PQ的中点,同时可证:BP=C1Q(或BQ=DP),因此P、Q符合题设条件,(2)H在EF或FG上,不失一般性,设H在FG上,连接B1H并延长,交平面AC于点T,显然T在AC上,过T作TP∥CB于点P,则TP∥C1B1,在平面PTC1B1上,连接PH并延长,交B1C1于点Q,在三角形ACB1中,G是B1C的中点,FG∥AC,则H是B1T的中点,于是△PTH≅△QB1H,从而有B1Q=PT,又因为TP∥CB,∠CAB=∠ATP=π4,所以AP=从而B1Q=AP,因此P,Q符合题设条件.由(1)(2),如果H是菱形EFGC周界上的任一点,则H必是符合题设条件的动线段PQ的中点,证毕.因为四边形EFGC为菱形,其中CE=1所以边长为22且AC=CB1=AB1,△AB1C为等边三角形,∠GCE=所以面积S=2故答案为:3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等知识,属于中等题.17.(2024•梅州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为坐标原点,定义P(x1,y1)、Q(x2,y2)两点之间的“直角距离”为d(P,Q)=|x1﹣x2|+|y1﹣y2|.已知两定点A(﹣1,0),B(1,0),则满足d(M,A)+d(M,B)=4的点M的轨迹所围成的图形面积为6.【考点】轨迹方程.【专题】计算题;数形结合;转化思想;综合法;直线与圆;数学运算.【答案】6.【分析】利用已知条件,求解轨迹方程,然后画出图形即可求解面积.【解答】解:设M(x,y),由题意d(M,A)+d(M,B)=4,可知|x+1|+|x﹣1|+2|y|=4,轨迹方程的图形如图,图形的面积为:4+2×1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轨迹方程的求法,图形的画法,面积的求法,是中档题.18.(2024•毕节市模拟)已知直线l1:x+ty﹣5=0,直线l2:tx﹣y﹣3t+2=0,l1与l2相交于点A,则点A的轨迹方程为(x﹣4)2+(y﹣1)2=2.【考点】轨迹方程.【专题】方程思想;综合法;直线与圆;数学运算.【答案】(x﹣4)2+(y﹣1)2=2.【分析】推得l1⊥l2,分别求得两直线恒过的两个定点B和C,可得A的轨迹是以BC为直径的圆,求得方程即可.【解答】解:由直线l1:x+ty﹣5=0,直线l2:tx﹣y﹣3t+2=0,可得t×1﹣1×t=0,所以l1⊥l2,又直线l1:x+ty﹣5=0恒过定点B(5,0),直线l2:tx﹣y﹣3t+2=0恒过定点C(3,2),所以AB⊥AC,则A的轨迹是以BC为直径的圆,其圆心为(4,1),半径为(4−5)方程为(x﹣4)2+(y﹣1)2=2.故答案为:(x﹣4)2+(y﹣1)2=2.【点评】本题考查动点的轨迹方程和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考查方程思想和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9.(2024春•丰台区期中)已知曲线y=x2ex+1上任意一点P(与原点O①k的值不可能为0;②∀k∈(﹣∞,0),总存在唯一的点P与之对应;③∀k∈(0,+∞),总存在两个点P与之对应;④k<1恒成立.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为①②④.【考点】曲线与方程.【专题】转化思想;综合法;导数的综合应用;圆锥曲线中的最值与范围问题;数学运算.【答案】①②④.【分析】设P(x,y),(x,y)≠(0,0).利用斜率计算公式即可判断出①②③的正误;令f(x)=ex﹣x﹣1(x≠0),利用导数研究函数f(x)的单调性研究函数的单调性,结合斜率计算公式即可判断出④的正误.【解答】解:设P(x,y),(x,y)≠(0,0).①k=yx≠②k=yx=xex+1<0,解得x<0,③k=yx=xex+1>0,解得x>0,④令f(x)=ex﹣x﹣1(x≠0),f′(x)=ex﹣1,可得x∈(﹣∞,0)时,f′(x)<0;x∈(0,+∞)时,f′(x)>0.∴f(x)>f(0)=0,因此k=yx=故答案为:①②④.【点评】本题考查了曲线的性质、斜率计算公式、函数的单调性,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0.(2024•庐阳区校级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动点A和C,定点B(3,0)和M(2,2),若|BC|=6,且△ABC的周长恒为16,则|AB|+|AM|的最小值为5.【考点】轨迹方程;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专题】转化思想;综合法;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数学运算.【答案】5.【分析】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可得点A的轨迹方程,可得|AB|+|AM|≥|BM|,当且仅当M,A,B三点共线时(A在B,M之间或A,M重合),等号成立,进而求出|BM|的值,即求出|AB|+|AM|的正弦值.【解答】解:由题意知,点C在以B为圆心,6为半径的圆上运动,点A在以B,C为焦点,长轴长为10的椭圆上运动(长轴两端点除外),为方便计算,可将B,C视为定点,则点M在以B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上运动,以BC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直线BC为x轴建立如图的直角坐标系,设点B(3,0)和C(﹣3,0),则点A的轨迹方程为x225+由图可知|AB|+|AM|≥|BM|=5当M,A,B三点共线时(A在B,M之间或A,M重合),等号成立,所以|AB|+|AM|的最小值为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动点轨迹方程,考查了椭圆与圆的性质,属于中档题.四.解答题(共5小题)21.(2024春•莒南县期中)向量是研究几何的一个重要工具,在证明某些几何结论时会大大简化证明过程.请用向量法解决解决以下问题:(1)证明△ABC的三条高线AD、BE、CF交于一点;(2)已知矩形MNPQ,G为平面内任意一点,求证:|GM|2+|GP|2=|GN|2+|GQ|2;(3)如图,已知圆O:x2+y2=4,A,B是圆O上两个动点,已知点P(1,0),求矩形PACB的顶点C的轨迹方程.【考点】轨迹方程.【专题】转化思想;综合法;平面向量及应用;数学运算.【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x2+y2=7.【分析】(1)设AD,BE交于点H,AD⊥BC,BE⊥CA,利用向量证明CF⊥AB即可;(2)以M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记M(0,0),N(a,0),P(a,b),Q(0,b),设G(x,y),利用向量的模求解;(3)利用(2)的结论由|OP|2+|OC|2=|OA|2+|OB|2求解.【解答】(1)证明:设AD,BE交于点H,因为AD⊥BC,BE⊥CA,则有AH→⋅CB又(CH→(CH→−CB①﹣②,可得CH→⋅(CB→−CA→)=0,即又因为CF⊥AB,则C,H,F三点共线,所以AD,BE,CF相交于一点.(2)解:以M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记M(0,0),N(a,0),P(a,b),Q(0,b),设G(x,y),则有:|GM|2+|GP|2=x2+y2+(x﹣a)2+(y﹣b)2=2x2+2y2﹣2ax﹣2by+a2+b2,|GN|2+|GQ2|=(x﹣a)2+y2+x2+(y﹣b)2=2x2+2y2﹣2ax﹣2by+a2+b2,故:|GM|2+|GP|2=|GN|2+|GQ|2;(2)设C(x,y),由(1)可得:|OP|2+|OC|2=|OA|2+|OB|2,得:1+x2+y2=4+4,化简得M轨迹方程为:x2+y2=7.【点评】本题考查向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22.(2023秋•天心区校级期末)已知线段AB的端点B的坐标是(6,5),端点A在圆C1:(x﹣4)2+(y﹣3)2=4上运动.(1)求线段AB的中点P的轨迹C2的方程;(2)设圆C1与曲线C2交于M、N两点,求线段MN的长.【考点】轨迹方程.【专题】计算题;方程思想;综合法;直线与圆;数学运算.【答案】(1)(x﹣5)2+(y﹣4)2=1;(2)142【分析】(1)设点P的坐标为(x,y),点A的坐标为(x0,y0),由于点B的坐标为(6,5),且点P是线段AB的中点,利用代入法可得轨迹方程.(2)两圆相减得公共弦方程2x+2y﹣19=0,利用弦长公式可得MN的长.【解答】解:(1)设点P的坐标为(x,y),点A的坐标为(x0,y0),由于点B的坐标为(6,5),且点P是线段AB的中点,所以x=x于是有x0=2x﹣6,y0=2y﹣5,①因为点A在圆C1所以点A的坐标满足方程(x﹣4)2+(y﹣3)2=4,即(x0把①代入②,得(2x﹣6﹣4)2+(2y﹣5﹣3)2=4,整理,得(x﹣5)2+(y﹣4)2=1,所以点P的轨迹C2的方程为(x﹣5)2+(y﹣4)2=1;(2)圆C1:(x−4)得2x+2y﹣19=0,由圆C2:(x−5)且(5,4)到直线2x+2y﹣19=0的距离d=|10+8−19|则公共弦长|MN|=2r【点评】本题考查了动点的轨迹问题以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属于中档题.23.(2023秋•盐田区校级期末)已知圆C1:(x+3)2+y2=9,C2:(x−3)2+(1)求曲线C的方程;(2)斜率为4的直线l过点C2,且与曲线C交于A,B两点,求△C1AB的面积.【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轨迹方程.【专题】综合题;对应思想;综合法;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答案】(1)x2(2)247【分析】(1)由题意,根据两圆的位置关系结合双曲线的定义分析求解;(2)设出直线AB的方程,将直线AB的方程与曲线C的方程联立,结合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再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1)易知圆C1的圆心C1(﹣3,0),半径r1=3;圆C2的圆心C2(3,0),半径r2=3,因为动圆M与圆C1,C2均外切,所以|MC1|﹣3=|MC2|﹣1,即|MC1|﹣|MC2|=2<|C1C2|,由双曲线的定义知,点M是以C1,C2为焦点,2为实轴长的双曲线的右支,所以a=1,c=3,则b2=c2﹣a2=8,故曲线C的方程为x2(2)由(1)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y=±22所以斜率为4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右支有两个交点A,B,不妨设直线AB的方程为y=4(x﹣3),A(x1,y1),B(x2,y2),联立y=4(x−3)x2−y28=1,消去此时Δ>0,由韦达定理得x1+x2=12,x1x2=19,所以|AB|==1+16而点C1(﹣3,0)到直线AB的距离d=|4×(−3)−0−12|故S△【点评】本题考查轨迹方程以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考查了逻辑推理和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4.(2023秋•丰泽区校级月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点A(1,1),动点P满足|PA|=2(1)求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2)直线l:y=k(x+1)与轨迹C交于E,F两点,若EF的长为15,求直线l的方程.【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轨迹方程.【专题】综合题;对应思想;综合法;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答案】(1)(x+1)2+(y+1)2=4;(2)3x−y+3=0【分析】(1)设动点P的坐标为(x,y),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化简,即得答案;(2)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结合圆的几何性质,求出弦长的表达式,结合题意列式计算,求得k的值,即可得答案.【解答】解:(1)设动点P的坐标为(x,y),因为点A(1,1),动点P满足|PA|=2所以(x−1)整理得(x+1)2+(y+1)2=4,则动点P的轨迹C的方程(x+1)2+(y+1)2=4;(2)因为轨迹C为圆心为(﹣1,﹣1),半径为2的圆,若直线l:y=k(x+1)与轨迹C交于E,F两点,此时点(﹣1,﹣1)到直线l的距离d=1则|EF|=24−解得k=±3此时d=1满足直线l:y=k(x+1)与轨迹C交于E,F两点,则直线l的方程为y=3(x+1)或即3x−y+3=0【点评】本题考查轨迹方程以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考查了逻辑推理和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5.(2024春•浙江月考)已知椭圆C:x2a2+y2b2=1(a>b>0)的离心率为12,右焦点为F,圆O:x2+y2=(1)求C的标准方程;(2)若直线l:y=kx﹣2与曲线C交于A,B两点,求△OAB面积的最大值.【考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直线及坐标轴被圆截得的弦及弦长;根据椭圆的几何特征求标准方程;直线与椭圆的综合.【专题】综合题;对应思想;综合法;圆锥曲线的定义、性质与方程;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答案】(1)x2(2)3.【分析】(1)由已知分别求出a、b即可得到C的标准方程;(2)通过直曲联立,求出|AB|弦长,再由点到直线距离公式求出原点到直线AB的距离,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利用不等式求出△OAB面积的最大值.【解答】解:(1)设椭圆C的半焦距为c(c>0),因为过F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被圆O所截得的弦长为23所以2a又a2解得a=2b=则C的标准方程为x2(2)设A(x1,y1),B(x2,y2),联立y=kx−2x24+y23=1,消去y并整理得(3+4此时Δ=16(12k2﹣3)>0,解得k2由韦达定理得x1所以|AB|=1+又原点到直线AB的距离d=2所以S△AOB令4k可得4k2=1+t2,则S△AOB当且仅当t=2,即k=±5故△OAB的面积取得最大值3.【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方程以及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考查了逻辑推理和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考点卡片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及其运算【知识点的认识】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重要性质:设a→,b→都是非零向量,e→是与b→方向相同的单位向量,a→(1)a→⋅e→=(2)a→⊥b(3)当a→,b→方向相同时,a→⋅b→=|a→||b→|;当a特别地:a→⋅a→=|a→|(4)cosθ=a(5)|a→⋅b→|≤|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1)交换律:a→(2)数乘向量的结合律:(λa→)•b→=λ(a→⋅(3)分配律:(a→⋅b→)•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平面向量数量积运算的一般定理为①(a→±b→)2=a→2±2a→•b→+b→2.②(a→−b→)(a→+b→)=【解题方法点拨】例:由代数式的乘法法则类比推导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法则:①“mn=nm”类比得到“a→②“(m+n)t=mt+nt”类比得到“(a→+b③“t≠0,mt=nt⇒m=n”类比得到“c→≠0,a④“|m•n|=|m|•|n|”类比得到“|a→⋅b→|=|⑤“(m•n)t=m(n•t)”类比得到“(a→⋅b⑥“acbc=ab”类比得到a→解:∵向量的数量积满足交换律,∴“mn=nm”类比得到“a→即①正确;∵向量的数量积满足分配律,∴“(m+n)t=mt+nt”类比得到“(a→+b即②正确;∵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消元律,∴“t≠0,mt=nt⇒m=n”不能类比得到“c→≠0,a即③错误;∵|a→⋅b→|≠|∴“|m•n|=|m|•|n|”不能类比得到“|a→⋅b→|=|即④错误;∵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结合律,∴“(m•n)t=m(n•t)”不能类比得到“(a→⋅b即⑤错误;∵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消元律,∴acbc=a即⑥错误.故答案为:①②.向量的数量积满足交换律,由“mn=nm”类比得到“a→⋅b→=b→⋅a→”;向量的数量积满足分配律,故“(m+n)t=mt+nt”类比得到“(a→+b→)•c→=a→⋅c→+b→⋅c→”;向量的数量积不满足消元律,故“t≠0,mt=nt⇒m=n”不能类比得到“c→≠0,a→⋅c→=b→⋅c→⇒a→【命题方向】本知识点应该所有考生都要掌握,这个知识点和三角函数联系比较多,也是一个常考点,题目相对来说也不难,所以是拿分的考点,希望大家都掌握.2.棱柱的结构特征【知识点的认识】1.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柱.棱柱用表示底面各顶点的字母来表示(例:ABCD﹣A′B′C′D′).2.认识棱柱底面: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叫做棱柱的底面.侧面:棱柱中除两个底面以外的其余各个面都叫做棱柱的侧面.侧棱:棱柱中两个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顶点:棱柱的侧面与底面的公共顶点.高:棱中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3.棱柱的结构特征棱柱1.两个底面互相平行根据棱柱的结构特征,可知棱柱有以下性质:(1)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2)两底面是全等多边形(3)平行于底面的截面和底面全等;对角面是平行四边形(4)长方体一条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的长的平方和.4.棱柱的分类(1)根据底面形状的不同,可把底面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柱称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2)根据侧棱是否垂直底面,可把棱柱分为直棱柱和斜棱柱;其中在直棱柱中,若底面为正多边形,则称其为正棱柱.5.棱柱的体积公式设棱柱的底面积为S,高为h,V棱柱=S×h.3.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知识点的认识】﹣距离公式:两点(x1,y1)和(x2,y2)之间的距离由公式:d=(这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常用的距离计算公式.【解题方法点拨】﹣计算距离:1.代入公式:将两点的坐标代入距离公式.2.简化计算:计算平方差的和,开方得到距离.【命题方向】﹣距离计算:常考查计算两点间的直线距离,尤其在几何题目中经常出现.4.直线及坐标轴被圆截得的弦及弦长【知识点的认识】﹣弦长公式:给定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可以计算直线截得圆的弦长.【解题方法点拨】﹣计算弦长:1.求交点:计算直线和圆的交点.2.弦长公式:用交点坐标计算弦的长度.【命题方向】﹣弦长计算:考查如何利用直线和圆的交点计算弦的长度,涉及几何和代数计算.5.根据椭圆的几何特征求标准方程【知识点的认识】椭圆的几何特征包括长轴2a、短轴2b、焦点(±c,0).【解题方法点拨】1.提取几何特征:从题目中得到长轴、短轴或焦距.2.代入标准方程:使用几何特征计算a和b,代入标准方程:x2【命题方向】﹣由椭圆的几何特征(如长轴、短轴)求标准方程.﹣根据焦点位置和长短轴所在位置推导标准方程.6.椭圆的几何特征【知识点的认识】1.椭圆的范围2.椭圆的对称性3.椭圆的顶点顶点:椭圆与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椭圆的顶点.顶点坐标(如上图):A1(﹣a,0),A2(a,0),B1(0,﹣b),B2(0,b)其中,线段A1A2,B1B2分别为椭圆的长轴和短轴,它们的长分别等于2a和2b,a和b分别叫做椭圆的长半轴长和短半轴长.4.椭圆的离心率①离心率:椭圆的焦距与长轴长的比ca叫做椭圆的离心率,用e表示,即:e=ca②离心率的意义:刻画椭圆的扁平程度,如下面两个椭圆的扁平程度不一样:e越大越接近1,椭圆越扁平,相反,e越小越接近0,椭圆越圆.当且仅当a=b时,c=0,椭圆变为圆,方程为x2+y2=a2.5.椭圆中的关系:a2=b2+c2.7.直线与椭圆的综合【知识点的认识】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判断:将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x(或y)的一元二次方程,则:直线与椭圆相交⇔Δ>0;直线与椭圆相切⇔Δ=0;直线与椭圆相离⇔Δ<0;【解题方法点拨】(1)直线与椭圆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①联立方程,借助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来判断;②借助直线和椭圆的几何性质来判断.根据直线系方程抓住直线恒过定点的特征,将问题转化为点和椭圆的位置关系,也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难点所在.(2)弦长的求法设直线与椭圆的交点坐标为A(x1,y1),B(x2,y2),则|AB|=(1+k2注意:利用公式计算直线被椭圆截得的弦长是在方程有解的情况下进行的,不要忽略判别式.(3)中点弦、弦中点常见问题①过定点被定点平分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②平行弦中点的轨迹;③过定点的弦的中点的轨迹.解决有关弦及弦中点问题常用方法是“韦达定理”和“点差法”,这两种方法的前提都必须保证直线和椭圆有两个不同的公共点.(4)椭圆切线问题①直线与椭圆相切,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②过椭圆外一点可以作两条直线与椭圆相切;③过椭圆上一点只能作一条切线.(5)最值与范围问题的解决思路①构造关于所求量的函数,通过求函数的值域来获得问题的解;②构造关于所求量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来获得问题的解.在解题过程中,一定要深刻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判别式大于零等可利用条件.【命题方向】1.由已知条件求椭圆的方程或离心率;2.由已知条件求直线的方程;3.中点弦或弦的中点问题;4.弦长问题;5.与向量结合求参变量的取值.8.抛物线的焦点与准线【知识点的认识】抛物线的简单性质:9.双曲线的几何特征【知识点的认识】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几何性质标准方程x2a2−yy2a2−x图形性质焦点F1(﹣c,0),F2(c,0)F1(0,﹣c),F2(0,c)焦距|F1F2|=2c|F1F2|=2c范围|x|≥a,y∈R|y|≥a,x∈R对称关于x轴,y轴和原点对称顶点(﹣a,0).(a,0)(0,﹣a)(0,a)轴实轴长2a,虚轴长2b离心率e=ca(准线x=±ay=±a渐近线xa±yxb±y10.曲线与方程【知识点的认识】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看作点的集合或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f(x,y)=0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的关系:①曲线上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②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求解曲线方程关键是要找到各变量的等量关系.【解题方法点拨】例::定义点M到曲线C上每一点的距离的最小值称为点M到曲线C的距离.那么平面内到定圆A的距离与它到定点B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不可能是()A:直线B:圆C:椭圆D:双曲线一支.解:对定点B分类讨论:①若点B在圆A内(不与圆心A重合),如图所示:设点P是圆A上的任意一点,连接PB,作线段PB的垂直平分线l交AP于点M,连接BM,则|AM|+|BM|=|AP|=R>|AB|.由椭圆的定义可知:点M的轨迹是以点A、B为焦点的椭圆.②若点B在圆A外,如图2所示:设点P是圆A上的任意一点,连接PB,作线段PB的垂直平分线l交AP于点M,连接BM,则|BM|﹣|AM|=|AP|=R<|AB|.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点M的轨迹是以点A、B为焦点的双曲线的一支.③若定点B与圆心A重合,如图3所示:设点P是圆A上的任意一点,取线段AP的中点M,则点M满足条件,因此点M的轨迹是以点A为圆心,以12④若点B在圆A上,则满足条件的点是一个点B.综上可知:可以看到满足条件的点M的轨迹可以是:椭圆、双曲线的一支,圆,一个点,而不可能是一条直线.故选A.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题,一个题把几个很重要的曲线都包含了,我认为这个题值得每一个学生去好好研究一下.这个题的关键是找等量关系,而这个等量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伏产业供应链国际化趋势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5G通信模组适配性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与挑战
- 2025年金融反欺诈技术大数据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 毕生发展心理学(第2版)课件 第四章 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 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
- 金圣智圣出山金中支烟草推广策略案
- 四川省安全员b考试试题及答案
- 塔吊人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特殊喜好测试题及答案
-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全套文件(手册+程序文件+作业规范)
- DZ/T 0462.3-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3部分:铁、锰、铬、钒、钛(正式版)
- JT-T-329-2010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 甄嬛传电子版剧本第01-10集
- 临床护理提高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品管圈PDCA案例
- 溯溪完整版本
- 审计法规与准则 第3版 课件 陈希晖 第1-4章 绪论-注册会计师审计法规与准则
- 航空航天精神
- 媒体语言与现代汉语
- 醋酸曲普瑞林长方案
- 返岗复工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