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得体表达难点解析与实战试题汇编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得体表达难点解析与实战试题汇编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得体表达难点解析与实战试题汇编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得体表达难点解析与实战试题汇编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得体表达难点解析与实战试题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得体表达难点解析与实战试题汇编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基础知识与应用要求:请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惊愕(jiéè)B.恍若(huǎngruò)C.纷至沓来(fēnzhìtàlái)D.翻箱倒柜(fānxiāngdǎoguì)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不仅工作努力,而且成绩优秀。B.她虽然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并不理想。C.他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因为他付出了很多努力。D.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读起来很有意思。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您好,请问您能告诉我去火车站怎么走吗?B.你这个做法太不像话了,赶快给我改正过来!C.您好,我是XX公司的销售经理,请问您对我们的产品有兴趣吗?D.你这个主意太差了,我根本不同意。4.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世态炎凉,人心叵测。B.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C.红颜薄命,自古多情空余恨。D.她的歌声如泉水般清澈,让人陶醉。5.下列各句中,用词准确、得体的一项是:A.我对你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B.这件事儿我一定帮你办好。C.我对你的关心,你一定要好好珍惜。D.你这个做法真是太让人失望了。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他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古典文学。B.她说:“我喜欢音乐,尤其喜欢流行音乐。”C.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尤其语文成绩优秀。D.她问我:“你喜欢吃苹果吗?”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他不仅学习努力,而且积极参加社会活动。B.虽然他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并不理想。C.他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是因为他付出了很多努力。D.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读起来很有意思。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您好,请问您能告诉我去火车站怎么走吗?B.你这个做法太不像话了,赶快给我改正过来!C.您好,我是XX公司的销售经理,请问您对我们的产品有兴趣吗?D.你这个主意太差了,我根本不同意。9.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世态炎凉,人心叵测。B.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C.红颜薄命,自古多情空余恨。D.她的歌声如泉水般清澈,让人陶醉。10.下列各句中,用词准确、得体的一项是:A.我对你的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B.这件事儿我一定帮你办好。C.我对你的关心,你一定要好好珍惜。D.你这个做法真是太让人失望了。二、现代文阅读要求: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我们常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就必定会有眼前的忧患。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呢?”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讲述了人应该有长远的打算。B.文章主要讲述了人应该有眼前的忧患。C.文章主要讲述了如何做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D.文章主要讲述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的含义。2.下列对文章结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B.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C.文章采用分总结构。D.文章采用总分结构。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引用名言,引出文章的主题。B.文章通过举例论证,阐述文章的主题。C.文章通过道理论证,阐述文章的主题。D.文章通过对比论证,阐述文章的主题。4.下列对文章语言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富有哲理。B.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哲理。C.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富有哲理。D.文章语言幽默风趣,富有哲理。5.下列对文章写作手法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设问法,引出文章的主题。B.文章采用举例法,阐述文章的主题。C.文章采用道理论证,阐述文章的主题。D.文章采用对比论证,阐述文章的主题。三、古诗文阅读要求: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6-20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B.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C.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之情。D.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2.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的豪放不羁。B.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了诗人的忠诚之情。C.诗中运用了夸张手法,描绘了壮阔的猎场景象。D.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描绘了猎场景象,表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B.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表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C.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表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D.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之情,表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4.下列对这首诗的写作手法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的豪放不羁。B.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表现了诗人的忠诚之情。C.诗中运用了夸张手法,描绘了壮阔的猎场景象。D.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5.下列对这首诗的意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的“老夫”代表了诗人自己。B.诗中的“左牵黄,右擎苍”代表了猎物的形象。C.诗中的“锦帽貂裘”代表了诗人的身份。D.诗中的“千骑卷平冈”代表了壮阔的猎场景象。四、文言文阅读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5题。《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文公问于咎犯曰:“吾闻之,‘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吾与子共之,其若何?”咎犯对曰:“臣闻之,‘君为轻,臣为重。’君之敬臣,臣之敬君,此之谓‘君臣之礼’。君若敬臣,臣必敬君。君若不敬臣,臣必不敬君。君若敬臣,则臣必竭诚以事君。君若不敬臣,则臣必怀怨以报君。君臣之间,礼义为先。君若行礼义,臣必顺从。君若不行礼义,臣必违抗。君臣之礼,不可废也。”1.下列对文中“君为轻,臣为重”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君主地位轻,臣子地位重。B.君主地位重,臣子地位轻。C.君主地位不重要,臣子地位重要。D.君主地位重要,臣子地位不重要。2.下列对文中“君臣之礼,不可废也”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君臣之间的礼节不能废除。B.君臣之间的礼节可以废除。C.君臣之间的礼节可以改变。D.君臣之间的礼节不需要改变。3.下列对文中“君若敬臣,臣必敬君”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君主如果尊敬臣子,臣子一定会尊敬君主。B.君主如果尊敬臣子,臣子不一定会尊敬君主。C.君主如果不尊敬臣子,臣子一定会尊敬君主。D.君主如果不尊敬臣子,臣子不一定会尊敬君主。4.下列对文中“君若行礼义,臣必顺从”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君主如果实行礼义,臣子一定会顺从。B.君主如果实行礼义,臣子不一定会顺从。C.君主如果不实行礼义,臣子一定会顺从。D.君主如果不实行礼义,臣子不一定会顺从。5.下列对文中“君臣之间,礼义为先”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君臣之间,礼义是最重要的。B.君臣之间,礼义不是最重要的。C.君臣之间,礼义可以废除。D.君臣之间,礼义不需要改变。五、诗歌鉴赏要求: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6-30题。《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B.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之情。C.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D.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之情。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运用了夸张手法,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B.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C.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D.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3.下列对这首诗的意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的“白日”代表了太阳。B.诗中的“黄河”代表了河流。C.诗中的“鹳雀楼”代表了诗人自己。D.诗中的“千里目”代表了远望的视线。4.下列对这首诗的写作手法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运用了夸张手法,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B.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C.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D.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5.下列对这首诗的主题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B.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之情。C.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D.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之情。六、作文要求: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材料:一位年轻人在职场中,因为工作态度不端正,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受到领导的批评。后来,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努力改正,最终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作文题目:态度决定一切作文要求: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的理解。2.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你是如何通过调整态度来解决问题的。3.总结全文,强调态度的重要性。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基础知识与应用1.B解析:选项A中“惊愕”字形错误,应为“惊恐”;选项C中“纷至沓来”字形错误,应为“纷至沓至”;选项D中“翻箱倒柜”字形错误,应为“翻箱倒柜”。2.C解析:选项A中“不仅……而且”关联词使用不当;选项B中“虽然……但是”关联词使用不当;选项D中“之所以……是因为”关联词使用不当。3.A解析:选项B中语气过于生硬,不符合礼貌用语;选项C中语气过于强硬,不符合商务用语;选项D中语气过于直接,不符合社交场合用语。4.D解析:选项A中“世态炎凉”字形错误,应为“世态炎凉”;选项B中“遥想公瑾当年”字形错误,应为“遥想公瑾当年”;选项C中“红颜薄命”字形错误,应为“红颜薄命”。5.A解析:选项B中“事儿”不符合书面语要求;选项C中“好好珍惜”语气过于口语化;选项D中“太让人失望了”语气过于直接。6.D解析:选项A中“尤其”应改为“尤其是”;选项B中“说”后应加冒号;选项C中“尤其”应改为“尤其是”。7.C解析:选项A中“不仅……而且”关联词使用不当;选项B中“虽然……但是”关联词使用不当;选项D中“之所以……是因为”关联词使用不当。8.A解析:选项B中语气过于生硬,不符合礼貌用语;选项C中语气过于强硬,不符合商务用语;选项D中语气过于直接。9.C解析:选项A中“世态炎凉”字形错误,应为“世态炎凉”;选项B中“遥想公瑾当年”字形错误,应为“遥想公瑾当年”;选项D中“如泉水般清澈”字形错误,应为“如泉水般清澈”。10.A解析:选项B中“事儿”不符合书面语要求;选项C中“好好珍惜”语气过于口语化;选项D中“太让人失望了”语气过于直接。二、现代文阅读1.C解析:文章主要讲述了如何做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即通过长远的打算来避免眼前的忧患。2.A解析: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先提出观点,然后进行论述。3.C解析:文章通过道理论证,阐述如何做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4.A解析:文章语言通俗易懂,富有哲理。5.A解析:文章采用设问法,引出文章的主题。三、古诗文阅读1.C解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之情,通过描述出猎的场面,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2.C解析:诗中运用了夸张手法,描绘了壮阔的猎场景象。3.A解析:诗中描绘了猎场景象,表现了诗人的豪放不羁。4.C解析:诗中运用了夸张手法,描绘了壮阔的猎场景象。5.D解析:诗中的“千里目”代表了远望的视线,表达了诗人想要远望、追求更高目标的愿望。四、文言文阅读1.B解析:“君为轻,臣为重”意为君主地位重,臣子地位轻。2.A解析:“君臣之礼,不可废也”意为君臣之间的礼节不能废除。3.A解析:“君若敬臣,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