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骆驼祥子一、整体介绍《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著。这部作品以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的北京为背景,围绕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展开叙述。祥子初到北京,怀揣着买车的梦想,凭借勤劳和坚韧努力拉车攒钱。然而,第一次买车后不久就被大兵抢走;好不容易再次攒够钱,却又被孙侦探敲诈一空;第三次用妻子虎妞的钱买了车,最终因虎妞难产离世又不得不卖掉车子料理后事。在经历一系列的挫折与打击后,祥子从一个善良淳朴、对生活充满希望的青年,逐渐堕落成自私懒惰、狡猾麻木的行尸走肉。小说通过祥子的悲惨命运,深刻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批判了那个“把人变成鬼”的罪恶社会,同时也表达了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初中学生阅读这部名著,能深入了解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感受老舍先生精湛的语言艺术,提升文学素养与对社会的认知。二、文本艺术特色1.现实主义描写(1)老舍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真实再现了20世纪20年代北平底层人民的生活。例如,祥子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的经历,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2)对人力车夫、小福子等小人物的刻画,展现了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如祥子最终堕落为“行尸走肉”,深刻揭露了社会的残酷。2.人物形象鲜明(1)祥子:从勤劳、善良、有理想的青年,到被生活压垮的堕落者,其性格变化具有典型性。例如,他最初“像一棵树一样健壮”,最终却“变成了走兽”。(2)虎妞:泼辣、强势,既有剥削阶级的狡猾,又有对爱情的渴望,形象复杂而真实。3.语言通俗生动,富有地方特色(1)运用北京方言,如“嚼谷”(生活开销)、“拉晚儿”(夜间拉车)等,使人物对话和生活场景更具真实感。(2)比喻形象,如描写烈日下拉车的祥子“脚底下像踩着棉花”,生动表现其疲惫不堪的状态。4.环境描写烘托主题(1)自然环境的描写与人物命运紧密相关。例如,暴雨中拉车的祥子,既表现了他的艰辛,也暗示社会环境的无情。(2)社会环境的描写,如军阀混战、兵匪横行,直接导致祥子的悲剧,深化了小说的批判性。5.心理描写细腻深刻(1)通过祥子的内心独白展现其思想变化。例如,买车时的兴奋、丢车后的绝望,让读者感受到他的挣扎与痛苦。(2)对其他人物如小福子、刘四爷的心理刻画,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6.象征手法的运用(1)“骆驼”象征祥子坚韧又卑微的命运,如他像骆驼一样忍辱负重,却最终被压垮。(2)“车”象征祥子的梦想与希望,三次得而复失,暗示底层人民无法摆脱的命运悲剧。7.情节结构紧凑,矛盾突出(1)以祥子的“买车—丢车”为主线,情节跌宕起伏,矛盾集中(如与虎妞的婚姻、与孙侦探的冲突),吸引读者思考社会根源。(2)次要人物如曹先生、二强子等的故事,进一步丰富了社会背景。三、阅读方法指导1.了解背景,把握基调(1)在阅读前,先了解作者老舍的生平及创作背景,明确《骆驼祥子》反映的是20世纪20年代旧北京底层劳动者的生活。(2)关注小说中的社会环境(如军阀混战、人力车夫行业等),理解这些因素对祥子命运的影响。2.梳理情节,理清主线(1)通读全书后,用时间轴或思维导图梳理祥子的“三起三落”(买车—丢车—攒钱—被敲诈—虎妞难产等),把握小说“希望—挣扎—堕落”的悲剧脉络。(2)注意关键事件(如祥子与虎妞的婚姻、小福子的遭遇等),分析这些事件如何推动祥子的性格转变。3.分析人物,理解主题(1)聚焦祥子的形象变化:从勤劳要强到麻木堕落,思考其悲剧的根源(个人性格?社会压迫?)。(2)对比其他人物(如虎妞的强势、刘四爷的剥削、小福子的善良),体会不同角色对祥子的影响。(3)结合小说结尾,思考作者通过祥子的命运揭示的社会批判意义。4.关注细节,品味语言(1)摘抄描写祥子外貌、心理的语句(如“他像一棵挺脱的树”到“变成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体会老舍如何用细节刻画人物。(2)注意京味语言特色(如“拉晚儿”“嚼谷”等方言),感受小说的地域文化气息。5.联系现实,思考启示(1)对比祥子所处的时代与现代社会,讨论“个人奋斗与社会环境”的关系。(2)结合自身生活,谈谈对“坚持初心”或“面对挫折的态度”的感悟。四、重要人物形象1.祥子o性格特点:祥子最初是一个勤劳、朴实、有理想的青年。他性格坚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上一辆属于自己的洋车,过上独立的生活。然而,随着命运的打击,他逐渐变得麻木、自私,甚至堕落。o经历:祥子三次买车又三次失去——第一次被大兵抢走,第二次被孙侦探敲诈,第三次因虎妞难产而卖车。最终,他彻底失去对生活的希望,沦为行尸走肉。o结局:祥子从一个充满梦想的青年变成了一个懒惰、贪婪、靠欺骗为生的社会底层人物。o深层寓意:祥子的悲剧反映了旧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说明个人奋斗在黑暗的社会环境中难以改变命运。2.虎妞o性格特点:虎妞泼辣、精明、强势,善于算计。她既有市侩的一面,也有对祥子真挚的感情。o经历:虎妞是车厂主刘四的女儿,她看中祥子并设计嫁给他。婚后,她试图控制祥子,但因难产而死。o结局:因难产去世,祥子为给她办丧事卖掉了最后一辆车。o深层寓意:虎妞的形象展现了旧社会女性的悲剧,她既是压迫者,也是受害者。3.刘四爷(刘四)o性格特点:自私、冷酷、唯利是图,对待手下车夫极其苛刻。o经历:他是人和车厂的老板,虎妞的父亲。因反对虎妞和祥子的婚事,与虎妞决裂,最终变卖车厂,消失无踪。o结局:失去女儿和车厂,孤独终老。o深层寓意:刘四代表了剥削阶级的冷酷无情,反映了旧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4.小福子o性格特点:善良、柔弱、逆来顺受,为了家庭牺牲自己。o经历:小福子被父亲卖给军官,后被抛弃,靠卖身养活弟弟。她与祥子互生情愫,但因生活所迫上吊自杀。o结局:不堪生活重负,自杀身亡。o深层寓意:小福子的悲剧揭示了旧社会底层女性无法逃脱的悲惨命运。5.曹先生o性格特点:正直、开明,同情底层人民,是祥子遇到的少数善良人之一。o经历:曹先生是祥子的雇主,曾帮助祥子,但因政治迫害离开北平,后来又回来继续教书。o结局:相对安稳,但无法真正改变祥子的命运。o深层寓意:曹先生代表了知识分子的良知,但在黑暗社会中,个人的善良难以改变整体环境。五、重点情节1.祥子买车:祥子经过三年苦干,终于攒够钱买了属于自己的新车,这是他人生最大的骄傲。这一情节展现了祥子的勤劳、坚韧和对生活的希望,也为后文车被抢埋下伏笔。2.车被抢走:祥子的新车在军阀混战中被乱兵抢走,他逃回北平后只剩下一头骆驼。这一事件是祥子命运的转折点,他开始意识到个人努力在动荡社会中的渺小,内心第一次受到沉重打击。3.虎妞骗婚与小福子之死:虎妞假装怀孕逼祥子成婚,婚后祥子被迫接受她的控制。虎妞难产死后,祥子爱上善良的小福子,但小福子最终不堪生活压迫自杀。这两件事彻底摧毁了祥子的精神支柱,使他最终走向堕落。六、重点句子解读句子1:“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二十来的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解读:此句运用了人物外貌描写,通过“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直观地展现出祥子年轻力壮,具有超出同龄人成熟的体魄,为后文他从事拉车工作的体力基础做铺垫。“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又刻画了他虽身体成熟,但仍保留着年轻人的纯真,使祥子这一人物形象在初登场时就立体鲜活起来,让读者对他充满朝气与希望的形象有了深刻印象。句子2:“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解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祥子的车比作“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徽章对于武士而言,是荣誉与奋斗成果的象征,这里生动形象地体现出车子对于祥子的重要意义,它是祥子在城市中辛苦打拼、历经无数挣扎困苦后获得的成果,饱含着祥子的心血与希望,深刻地表达出祥子对车的珍视,也侧面反映出他通过拉车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句子3:“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解读:此句表面在说雨的“不公道”,实则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借雨来影射当时黑暗不公的社会现实。“雨”象征着生活中的苦难,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义人还是不义之人,都要承受苦难,但在这个社会里,穷人、善良的人往往要承受更多的不公与磨难。作者通过这样的表述,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展现出对底层劳动人民悲惨命运的同情,揭示了造成祥子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句子4:“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解读: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曾经“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祥子与如今“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祥子进行鲜明对比,深刻地展现出祥子在黑暗社会的重重压迫下,从充满希望、积极向上走向堕落沉沦的巨大转变。“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这一评价,既点明了祥子悲剧命运的根源是病态的社会,又批判了祥子所奉行的个人主义。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控诉,以及对像祥子这样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最终被吞噬的小人物的深切同情。七、同步练习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语段】祥子的脸忽然紫了,嘴唇哆嗦着,眼珠努出多高。"我……我……"他结巴了半天,终于没说出什么来。他的腿软了,蹲在了地上。他不能再跑了,他不能再挣扎了。他认了命。他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他的泪一串一串地往下落。(1)这段文字表现了祥子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2)结合整部小说,简要分析祥子最终"认了命"的原因。【答案】(1)这段文字表现了祥子绝望、崩溃的心理状态。"脸忽然紫了""嘴唇哆嗦""眼珠努出多高"等神态描写,生动展现了他的愤怒与痛苦;"腿软了""蹲在地上"等动作描写,表明他已无力反抗;"认了命""不再想什么""泪一串一串地往下落"则直接表现了他的彻底绝望。(2)祥子最终"认了命"的原因包括:①多次买车梦想破灭,积蓄被敲诈或意外失去;②小福子的死让他失去最后的精神寄托;③社会的黑暗与压迫使他无法翻身,最终走向堕落。【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心理分析和情节理解。第(1)题需抓住神态、动作、心理描写分析祥子的绝望;第(2)题需结合小说中祥子的三次买车失败、小福子的悲剧及社会背景作答。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语段】"你想独自混好?"老人评断着祥子的话,"谁不是那么想呢?可是谁又混好了呢?当初,我的身子骨儿好,心眼也好,一直混到如今了,我落到现在的样儿!身子好?铁打的人也逃不出去咱们这个天罗地网!"(1)文中的"老人"是谁?他的话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2)结合选段和原著,分析祥子与"老人"命运的相似之处。【答案】(1)"老人"是老马。他的话反映了旧社会底层劳动者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摆脱贫困与压迫的残酷现实。(2)相似之处:①两人都曾勤劳善良(祥子拼命拉车攒钱,老马年轻时身体好、心眼好);②最终都被社会摧残(祥子堕落,老马贫病交加);③命运悲剧的根源都是黑暗的社会制度。【解析】第(1)题考查名著常识和社会背景理解;第(2)题需比较人物命运,点明社会压迫的共同主题。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语段】虎妞一把将祥子扯过去,好像老嫂子疼爱小叔子那样,又像母亲管束儿子似的,一半亲热,一半霸道。"你可倒好!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啊!"她的眼睛努出些笑意,可又藏着怒气。(1)从描写手法角度,分析虎妞的性格特点。(2)虎妞对祥子的态度体现了怎样的情感矛盾?请结合小说情节说明。【答案】(1)通过动作("扯过去")、语言("肉包子打狗")和神态("笑意藏怒气")描写,表现虎妞泼辣、强势又略带扭曲的爱。(2)矛盾在于:①她对祥子有占有欲和控制欲(如逼婚);②又真心依赖祥子(给他买车、计划未来)。这种矛盾最终导致祥子的痛苦。【解析】第(1)题考查人物描写手法分析;第(2)题需结合虎妞逼婚、资助祥子等情节分析其复杂心理。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语段】风忽然大起来,那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采购相关安全协议书
- 车库出售定金协议书
- 解除车贷合同协议书
- 健身俱乐部预售协议书
- 项目合股承包协议书
- 配偶同意卖房协议书
- 餐厅人身安全协议书
- 酒店订餐免责协议书
- 餐厅员工持股协议书
- 退休人员免责协议书
- 租赁法律知识讲座课件
-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三)政治试题及答案
- GB/T 24894-2025动植物油脂甘三酯分子2-位脂肪酸组分的测定
- 2024年江苏常州中考满分作文《那么旧那样新》8
- 4P营销理论课件
- 幕墙工程施工方案及述标文件
-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双渠道模式合作演化博弈实证研究》17000字
- 湖北省武汉市华师一附中2025届中考生物押题试卷含解析
- 竣工结算审计服务投标方案(2024修订版)(技术方案)
- 某药业公司管理制度汇编
- 《佛与保险》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