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PAGE1试题2023-2024学年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附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5分)已知向量a→=(1,﹣2),b→=(x,4),且a→A.53 B.35 C.252.(5分)i是虚数单位,若复数(1﹣2i)(a+i)是纯虚数,则实数a的值为()A.2 B.﹣2 C.12 D.3.(5分)已知一个圆锥和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分别相等,若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边三角形,则这个圆锥和圆柱的侧面积之比为()A.12 B.22 C.334.(5分)已知向量a→=(2,4),b→=(3,−1)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5.(5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已知a=2bcosC,则△ABC的形状是()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6.(5分)如图,P是正方体ABCD﹣A1B1C1D1边A1C1上的动点,下列哪条边与边BP始终异面()A.DD1 B.AC C.AD1 D.B1C7.(5分)已知两条直线m,n和平面α,那么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A.若m⊥n,n⊂α,则m⊥α B.若m⊥n,n⊥α,则m∥α C.若m⊥α,n⊂α,则m⊥n D.若m∥α,n∥α,则m∥n8.(5分)一船以每小时15km的速度向东航行,船在A处看到一个灯塔B在北偏东60°,行驶4h后,船到达C处,看到这个灯塔在北偏东15°,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为()km.A.15 B.306 C.156 9.(5分)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P是对角线BD上任意一点,则AP→A.[−12,12] B.10.(5分)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分别为棱AD、BC的中点,则平面C1D1EF与底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的余弦值为()A.22 B.55 C.25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5分)已知向量a→,b→满足|a→|=2,|12.(5分)在△ABC中,A=60°,b=1,S△ABC=3,则a=13.(5分)在△ABC中,点D满足BD→=4DC→,若AD→=xAB14.(5分)已知l,m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下列三个论断:①l⊥m;②m∥α;③l⊥α.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15.(5分)如图,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则异面直线AC与A1B所成的角的大小是;直线A1B和底面ABCD所成的角的大小是.16.(5分)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1,给出下列三个结论:①三棱锥A﹣BCE与F﹣ABC的体积相等;②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③三棱锥B﹣AEF的高为63(三棱锥B﹣AEF的高长即点B到平面AEF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有.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7.(14分)如图,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AB=6,AC=23,BC=26,点D在边BC上,且∠ADC=60°.(1)求cosB与△ABC的面积;(2)求线段AD的长.18.(14分)如图,已知三棱柱ABC﹣A1B1C1中,A1C与AC1交于点O,D为BC边上一点,D为B1C1中点,且A1B∥平面ADC1.求证:(1)A1B∥OD;(2)平面A1BD1∥平面ADC1.19.(15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AD⊥底面ABCD,P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Ⅰ)PA⊥底面ABCD;(Ⅱ)BE∥平面PAD;(Ⅲ)平面BEF⊥平面PCD.20.(14分)在△ABC中,3asinC=ccosA,c=2(Ⅰ)求A;(Ⅱ)再从条件(1)、条件(2)、条件(3)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使△ABC存在且唯一确定,求BC边上高线的长.条件(1):sinC=2条件(2):b=1+3条件(3):a=221.(13分)设k是正整数,集合A至少有两个元素,且A⊆N*.如果对于A中的任意两个不同的元素x,y,都有|x﹣y|≠k,则称A具有性质P(k).(1)试判断集合B={1,2,3,4}和C={1,4,7,10}是否具有性质P(2)?并说明理由;(2)若集合A={a1,a2,⋯,a12}⊆{1,2,⋯,20},求证:A不可能具有性质P(3);(3)若集合A⊆{1,2,⋯,2023},且同时具有性质P(4)和P(7),求集合A中元素个数的最大值.
2023-2024学年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附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CAABCDCB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5分)已知向量a→=(1,﹣2),b→=(x,4),且a→A.53 B.35 C.25【分析】利用向量向量共线定理可得x,再利用向量模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a→∥b→,∴﹣2x﹣4=0,解得∴a→∴|a→−b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基本运算,属于基础题.2.(5分)i是虚数单位,若复数(1﹣2i)(a+i)是纯虚数,则实数a的值为()A.2 B.﹣2 C.12 D.【分析】利用复数的乘法运算化简,再利用纯虚数的定义求解作答.【解答】解:(1﹣2i)(a+i)=(a+2)+(1﹣2a)i,而a∈R,且复数(1﹣2i)(a+i)是纯虚数,所以a+2=01−2a≠0,解得a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纯虚数的定义,属于基础题.3.(5分)已知一个圆锥和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分别相等,若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边三角形,则这个圆锥和圆柱的侧面积之比为()A.12 B.22 C.33【分析】根据圆锥和圆柱的侧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解答】解:设圆锥和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因为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边三角形,所以圆锥的母线长为l=2r,则圆锥和圆柱的高为ℎ=4所以圆锥的侧面积为S1圆柱的侧面积为S2所以圆锥和圆柱的侧面积之比为S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圆柱与圆锥的侧面积的求解,属中档题.4.(5分)已知向量a→=(2,4),b→=(3,−1)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结合平面向量垂直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a则(a→+kb→)⋅(a故“k=2”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垂直的性质,属于基础题.5.(5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已知a=2bcosC,则△ABC的形状是()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分析】利用正弦定理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两角和的正弦函数化简a=2bcosC,求出B与C的关系,即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解答】解:a=2bcosC,由正弦定理可知,sinA=2sinBcosC,因为A+B+C=π,所以sin(B+C)=2sinBcosC,所以sinBcosC+cosBsinC=2sinBcosC,sin(B﹣C)=0,B﹣C=kπ,k∈Z,因为A、B、C是三角形内角,所以B=C.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两角和的正弦函数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6.(5分)如图,P是正方体ABCD﹣A1B1C1D1边A1C1上的动点,下列哪条边与边BP始终异面()A.DD1 B.AC C.AD1 D.B1C【分析】根据空间中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是否为异面直线即可.【解答】解:对于A,当P是A1C1的中点时,BP与DD1是相交直线;对于B,根据异面直线的定义知,BP与AC是异面直线;对于C,当点P与C1重合时,BP与AD1是平行直线;对于D,当点P与C1重合时,BP与B1C是相交直线.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应用问题,是基础题.7.(5分)已知两条直线m,n和平面α,那么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A.若m⊥n,n⊂α,则m⊥α B.若m⊥n,n⊥α,则m∥α C.若m⊥α,n⊂α,则m⊥n D.若m∥α,n∥α,则m∥n【分析】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判断A;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定义判断B;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判断C;由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判断D.【解答】解:对于A,若m⊥n,n⊂α,可得m∥α或m⊂α或m与α相交,故A错误;对于B,若m⊥n,n⊥α,则m∥α或m⊂α,故B错误;对于C,若m⊥α,n⊂α,则m⊥n,故C正确;对于D,若m∥α,n∥α,可得m∥n或m与n相交或m与n异面,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及其应用,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是中档题.8.(5分)一船以每小时15km的速度向东航行,船在A处看到一个灯塔B在北偏东60°,行驶4h后,船到达C处,看到这个灯塔在北偏东15°,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为()km.A.15 B.306 C.156 【分析】由题意可得三角形ABC内的边,角的值,由正弦定理可得BC的值.【解答】解:由题意可得AC=15×4=60,∠BAC=90°﹣60°=30°,∠ACB=90°+15°=105°,所以由三角形内角和可得∠B=45°,在三角形ABC中由正弦定理可得BCsin∠BAC=ACsinB,所以BC=sin∠BACsinB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正弦定理的应用,属于中档题.9.(5分)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P是对角线BD上任意一点,则AP→A.[−12,12] B.【分析】利用向量AB→,AD【解答】解:设BP→=λBD→,则0≤BD→所以AP→又|AD所以AP→⋅BD所以AP→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考查转化能力,属于中档题.10.(5分)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E、F分别为棱AD、BC的中点,则平面C1D1EF与底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的余弦值为()A.22 B.55 C.25【分析】根据题意可知,∠D1ED是平面C1D1EF与底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在Rt△D1ED中,求出cos∠D1ED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EF⊥平面ADD1A1,∴ED1⊥EF,ED⊥EF,∴∠D1ED是平面C1D1EF与底面ABCD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在Rt△D1ED中,ED=1∴cos∠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及求法,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1.(5分)已知向量a→,b→满足|a→|=2,|b→【分析】根据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性质,结合平面向量夹角公式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由(b设a→与b→的夹角为θ,则cosθ因为0≤θ≤π,所以θ=π故答案为:π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数量积的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2.(5分)在△ABC中,A=60°,b=1,S△ABC=3,则a=13【分析】先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c,最后利用三角函数的余弦定理求得a.【解答】解:∵S△ABC=12bcsin∴c=4∴a=故答案为:1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三角形问题.灵活利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解决三角形边角问题的关键.13.(5分)在△ABC中,点D满足BD→=4DC→,若AD→=xAB→+y【分析】利用已知条件画出图形,利用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求解x,y即可.【解答】解:在△ABC中,点D满足BD→=4DC如图,可知AD→所以x=15,y则x﹣y=−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的应用,是基础题.14.(5分)已知l,m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下列三个论断:①l⊥m;②m∥α;③l⊥α.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若l⊥α,l⊥m,则m∥α(或若l⊥α,m∥α,则l⊥m).【分析】由l,m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若l⊥α,l⊥m,则m∥α.若l⊥α,m∥α,则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和线面平行的性质得l⊥m.【解答】解:由l,m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知: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若l⊥α,l⊥m,则m∥α.若l⊥α,m∥α,则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和线面平行的性质得l⊥m,∴若l⊥α,m∥α,则l⊥m故答案为:若l⊥α,l⊥m,则m∥α.(或若l⊥α,m∥α,则l⊥m).【点评】本题考查满足条件的真命题的判断,考查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5.(5分)如图,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则异面直线AC与A1B所成的角的大小是60°;直线A1B和底面ABCD所成的角的大小是45°.【分析】连接A1C1,证明四边形AA1C1C为平行四边形,可得A1C1∥AC,得到异面直线AC与A1B所成的角即为∠BA1C1,再说明△BA1C1为等边三角形,可得异面直线AC与A1B所成的角的大小是60°;由正方体的结构特征可得∠A1BA为直线A1B和底面ABCD所成的角,再由等腰直角三角形得答案.【解答】解:如图,连接A1C1,∵AA1∥CC1,AA1=CC1,∴四边形AA1C1C为平行四边形,可得A1C1∥AC,∴异面直线AC与A1B所成的角即为∠BA1C1,连接BC1,则△BA1C1为等边三角形,∴异面直线AC与A1B所成的角的大小是60°;∵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侧棱AA1⊥底面ABCD,∴∠A1BA为直线A1B和底面ABCD所成的角,大小为45°.故答案为:60°;45°.【点评】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与线面角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16.(5分)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1,给出下列三个结论:①三棱锥A﹣BCE与F﹣ABC的体积相等;②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③三棱锥B﹣AEF的高为63(三棱锥B﹣AEF的高长即点B到平面AEF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有①②.【分析】①将三棱锥A﹣BCE的体积转化为三棱锥E﹣ABC的体积,此时三棱锥E﹣ABC与F﹣ABC同底等高,体积相等;②以△BEF为底、A到平面BEF的距离为高,两者均为定值,从而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③等体积法求解三棱锥B﹣AEF的高,由此能求出三棱锥B﹣AEF的高.【解答】解:∵B1D1∥∥平面ABCD,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点E和点F到平面ABCD的距离相等,均为2,∴三棱锥A﹣BCE与F﹣ABC的体积相等,故①正确;∵EF=1,∴S△BEF而点A到平面BEF即到平面BDD1B1的距离为定值,∴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故②正确;设三棱锥B﹣AEF的高为h,连接A1C1,与B1D1交于点G,则G为A1C1中点,且A1C1⊥B1D1,∵AA1⊥平面A1B1C1D1,B1D1⊂平面A1B1C1D1,∴AA1⊥B1D1,∵AA1∩C1A1=A1,∴B1D1⊥平面AA1C1,∵AG⊂平面AA1C1,∴B1D1⊥AG,且∠GA1A=90°,由勾股定理得AG=A1A2+A∵点A到平面BDD1B1的距离为A1∴VA−BEF∴三棱锥B﹣AEF的高为h=233故答案为:①②.【点评】本题考查等体积法、点到平面的距离、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7.(14分)如图,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AB=6,AC=23,BC=26,点D在边BC上,且∠ADC=60°.(1)求cosB与△ABC的面积;(2)求线段AD的长.【分析】(1)利用余弦定理cosB=a2+(2)在△ABD中利用正弦定理ADsin∠ABD【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cosB=a2+c∴△ABC的面积S△ABC=1(2)∵∠ADC=60°,∴∠ADB=120°,在△ABD中由正弦定理ADsin∠ABD=AB【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的正余弦定理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运用,考查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8.(14分)如图,已知三棱柱ABC﹣A1B1C1中,A1C与AC1交于点O,D为BC边上一点,D为B1C1中点,且A1B∥平面ADC1.求证:(1)A1B∥OD;(2)平面A1BD1∥平面ADC1.【分析】(1)连接A1C,交AC1于点O,连接OD,则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能证明A1B∥OD;(2)由(1)得出点D为棱BC的中点,从而得出BD1∥DC1,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出BD1∥平面ADC1,然后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能证明平面A1BD1∥平面ADC1.【解答】证明:(1)如图,连接A1C,交AC1于O,连接OD,则平面A1BC∩平面ADC1=OD,且A1B⊂平面A1BC,A1B∥平面ADC1,∴A1B∥OD.(2)由(1)知O为A1C的中点,∴D为BC的中点,且D1为B1C1的中点,∴四边形BDC1D1为平行四边形,∴BD1∥DC1,且BD1⊄平面ADC1,DC1⊂平面ADC1,∴BD1∥平面ADC1,且A1B∥面ADC1,BD1∩A1B=B,BD1⊂平面A1BD1,A1B⊂平面A1BD1,∴平面A1BD1∥平面ADC1.【点评】本题考查了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考查了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19.(15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AD⊥底面ABCD,P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Ⅰ)PA⊥底面ABCD;(Ⅱ)BE∥平面PAD;(Ⅲ)平面BEF⊥平面PCD.【分析】(Ⅰ)根据条件,利用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PA⊥平面ABCD.(Ⅱ)根据已知条件判断ABED为平行四边形,故有BE∥AD,再利用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得BE∥平面PAD.(Ⅲ)先证明ABED为矩形,可得BE⊥CD①.现证CD⊥平面PAD,可得CD⊥PD,再由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可得EF∥PD,从而证得CD⊥EF②.结合①②利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CD⊥平面BEF,再由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平面BEF⊥平面PCD.【解答】解:(Ⅰ)∵PA⊥AD,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由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PA⊥平面ABCD.(Ⅱ)∵AB∥CD,AB⊥AD,CD=2AB,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故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故有BE∥AD.又AD⊂平面PAD,BE不在平面PAD内,故有BE∥平面PAD.(Ⅲ)平行四边形ABED中,由AB⊥AD可得,ABED为矩形,故有BE⊥CD①.由PA⊥平面ABCD,可得PA⊥AB,再由AB⊥AD可得AB⊥平面PAD,∴CD⊥平面PAD,故有CD⊥PD.再由E、F分别为CD和PC的中点,可得EF∥PD,∴CD⊥EF②.而EF和BE是平面BEF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故有CD⊥平面BEF.由于CD⊂平面PCD,∴平面BEF⊥平面P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的应用,属于中档题.20.(14分)在△ABC中,3asinC=ccosA,c=2(Ⅰ)求A;(Ⅱ)再从条件(1)、条件(2)、条件(3)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使△ABC存在且唯一确定,求BC边上高线的长.条件(1):sinC=2条件(2):b=1+3条件(3):a=2【分析】(Ⅰ)由已知利用正弦定理可得3sinAsinC=sinCcosA,结合sinC≠0,进而可求tanA=33,结合范围A∈(0,π),可求(Ⅱ)若选条件(1):由题意利用正弦定理可得sinC=1若选条件(2):由题意利用余弦定理可得a的值,进而根据等面积法即可求解.若选条件(3):由题意利用正弦定理可得sinC=22,可得C=π【解答】解:(Ⅰ)因为3asinC=ccosA所以由正弦定理可得3sinAsinC=sinCcosA,又sinC≠0,所以3sinA=cosA,即tanA=3因为A∈(0,π),所以A=π(Ⅱ)若选条件(1):sinC=2a,由正弦定理知2sinC=asin故满足所选条件的三角形不存在,不满足题意;若选条件(2):b=1+3,由余弦定理可得,a2=b2+c2﹣2bccosA=(l+3)2+22﹣2(1+3)×2×3所以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唯一,由等积法可知S△ABC=12bcinA=即2×(1+3)×12=2若选条件(3):a=2,由正弦定理,asinA=所以sinC=22,可得C=π【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解三角形中的综合应用,考查了计算能力和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21.(13分)设k是正整数,集合A至少有两个元素,且A⊆N*.如果对于A中的任意两个不同的元素x,y,都有|x﹣y|≠k,则称A具有性质P(k).(1)试判断集合B={1,2,3,4}和C={1,4,7,10}是否具有性质P(2)?并说明理由;(2)若集合A={a1,a2,⋯,a12}⊆{1,2,⋯,20},求证:A不可能具有性质P(3);(3)若集合A⊆{1,2,⋯,2023},且同时具有性质P(4)和P(7),求集合A中元素个数的最大值.【分析】(1)根据定义判断B,C是否具有性质P(2)即可;(2)将{1,2,⋯,20}分为11个子集,结合抽屉原理证明结论;(3)先证明连续11个自然数中至多有5个元素属于A,由此可得集合A中元素个数不超过920个,再举例说明存在含有920个元素的满足要求的集合A.【解答】解:(1)因为B={1,2,3,4},又1∈N*,2∈N*,3∈N*,4∈N*,但|4﹣2|=2,所以集合B不具有性质P(2),因为C={1,4,7,10},又1∈N*,4∈N*,7∈N*,10∈N*,但|4﹣1|=3,|7﹣1|=6,|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甘肃省嘉峪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益性岗位招聘2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福建泉州市德化县公办学校专项招聘编制内新任教师19人(二)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通辽市招募企业储备人才37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北京师范大学淮南实验学校教师招聘9人(安徽)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年蚌埠五河县人民医院招聘7人(第二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河北邯郸市肥乡区选聘农村党务(村务)工作者10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中共莆田市城厢区委社会工作部招聘4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六安阳光电力维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招聘8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才引才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台州玉环市卫生健康系统公开招聘卫技人员4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12醉 翁 亭 记 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
- 2024正安县辅警招聘考试真题
- 销售经理发言稿15篇
- 综合与实践 探索年月日的秘密(1)(课件)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 控钾健康教育小讲座
- 【公开课】三角形的内角++第1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系统工程》课件 胡祥培 第1-3章 绪论、系统工程相关理论、系统工程方法论
- 护士长竞聘上岗活动方案
- 2025至2030中国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装置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13年成人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法律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