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网络层_第1页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_第2页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_第3页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_第4页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网络层

问题

1、网络层提供什么服务?基本功能?

2、路由器是如何寻找路由的?

3、Internet网络层有哪些协议?协议的具

体内容?

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ISO给网络层的定义

■网络层为一个网络连接的两个传送实体间交

换网络服务数据单元提供功能和规程的方法,

它使传送实体独立于路由选择和交换的方式。

■网络层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了解通信子

网的拓扑结构,选择路由。

网络层的功能

application

transport

network

■在收发主机之间QCITCInnx

physical

寻找路由,传输

分组

■网络层协议必须

在每一台主机和

路由器上实现

问题

1、网络层提供什么服务?基本功能?

2、路由器是如何寻找路由的?

3、Internet网络层有哪些协议?协议的具

体内容?

两个新概念

■根据路由方式的不同,分为“虚电路”

和“数据报”网络。

■什么是“虚电路”网络?

■什么是“数据报”网络?

,虚电路

T数据传输前,收发双方需要建立连接,寻找路由,并

通过虚电路号(VC)标识路径,数据传输结束后断开。

■每个分组携带VC标识(而不是信宿主机的ID),通过

VC路由数据包。

application

application

transport

transport

network4.Callconnected3.AcceptcuI

network

datalink;.Initiatecall2.incomingc11

datalink

physical

physical

■虚电路特点

L每个在收发双方路径上的路由器需要为正在传输中的

连接维持“状态”

■链路,路由器资源(带宽,缓存等)可被分能给VC

-需要信令协议来建立、维护、断开VC

■应用在ATM,帧中继,X.25(电信级服务)

■不是应用在今天的Internet

“断发双方之间的路径表现得如同电话线路一

-网络内部有较多的智能和性能指标

-沿收发路径上的网络结点的操作比较复杂

]■数据报(Datagram)网络:因特网模型

系-般分组使用信宿乳的ID进行路由选择

-路由过程类似“司机问路”

-在网络层没有连接建立过程

-路由器:没有端对端的连接状态

application

transport

network

datalink1.Senddata

physical一口口

数据报和虚电路比较

问题,:瘫报子网[触斜网

呼叫建立过程不需要必须,

地址信息每个包都有完整源目的地每个包含虚电路号

址信息

路由选择每个包独立选择仅建立虚电路选择

路由故障不作处理终止本次传输

相对较差:

可靠性相对可靠

差错处理由终端解决“由网络解决

接受顺序无序按序接受

数据报还是VC网络:why?

犬I特网ATM

-数据交换在计算机之间进行■电话网络演化而来

-“弹性”服务,没有严格的实■人们的交流:

时性要求-严格要求实时性,和可靠

-“聪明”的端系统(计算机)-需要服务承诺

■可进行自适应,执行控制,出■“傻瓜式”的端系统

错恢复■电话机

-网络内部比较简单,”边缘上〃■复杂性在网络内部

比较复杂

-利用了许多链路类型

■各具有不同的特性

■统一服务标准十分困难

如何选择路由?

■任何网络层都需要路由选择

-子网采用数据报,每个包都要做路由选择;

-子网采用虚电路,只需在建立连接时做一次路由选

择。

-通过路由算法选择路由,路由算法是网络层软件的一

部分

,路由选择

产路由选择算法——

目标:在收发双方的通信过程

中为分组(所经由的一系列路

由器中)确定一条“好”的路

路由选择算法的图形抽象:

■图中的结点是路由器

■图中的线条为物理链路

■链路成本:延迟,¥费

用,或拥塞的程度

路由算法分类

局或分散的信息?静态或动态的?

■所有路由器都有完整的拓■路由变化较少的情况

扑逻辑,链路成本信息

■路由变化较快的情况

■路由器只了解物理上邻接-定期更新

的路由器,了解到达这些■为了响应链路成本的

路由器的链路成本

变化

■通过迭代计算处理,可与

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路由算法的最优化原则和汇集树

■最优化原则

■如果路由器J在路由器I到K的最优路由上,

那么从J到K的最优路由会落在同一路由上。

■汇集树(SinkTree)

-从所有的源结点到一个给定的目的结点的最优路

由的集合形成了一个以目的结点为根的树,称为

汇集树;

-路由算法的目的是找出并使用汇集树。

路由算法的最优化原则和汇集树

■最优化原则

-汇集树

(a)一个子网的拓扑结构(b)B节点的汇集树

介绍相关的路由算法

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

■扩散法(flooding)

-距离矢量算法

■链路状态算法

最短路由选择

Dijkstra算法(1959万通过用边的权值作为

距离的度量来计算最短路径,有最少边数的路

径不一定是最短路径

如下图:5和4之间边数最少的路径是5234

但最短路径是523674

卜最短路径路由算法(ShortestPathRouting)

-Dijkstra算法举例

5

卜最短路径路由算法(ShortestPathRouting)

■Dijkstra算法举例

•设节点1为源节点,算法如下:

令D(y)为节点1到节点V的距离,l@j)为直

接相连的两个节点八/间的链路长度,N为己

找到与节点1之间最短通路的节点集。

初始化:

N={1}

D(y)=/(LY)与1直接相连

s不与1直接相连

■最短路径路由算法(ShortestPathRouting)

_■Dijkstra算法举例

步骤ND(2)D(3)D(4)D(5)D(6)

~(0251raoT"

1>在N外选择离1最近的点(0,并将其收入N;

2、更新距离表;

对所有不属于N的节点V,

D(v)=min[D(v),D(w)+/(w,v)]

3、若所有节点都己属于N,则结束表更新,否则,

回到步骤b;........................

■最短路径路由算法(ShortestPathRouting)

■.Dijkstra算法举例

步骤ND(2)D(3)D(4)D(5)D(6)

初始化{1}2510000

1“,4}24128

2{124}241200

3{1,2,4,习23124

4{123,4,5}23124

5(1,2,3,45,6}23124

『最短路径路由算法(ShortestPathRouting)

■Dijkstra算法举例

■最短通路树(汇集树)及对应路由表

目的节点后继节点

22

34

44

54

64

I介绍相关的路由算法

■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

■扩散法(flooding)

-距离矢量算法

-链路状态算法

扩散法(flooding)

[■不计算路径,有路就走

如从5出发到4:

数据包从5—1,2;2—3,6;3—6,4;6—3,7;7-4

要解决的问题:数据包重复到达某一节点,如3,6

扩散法(续)

解决方法

>在数据包头设一计数器,每经过一个节点

自动加1,达到规定值时,丢弃数据包

>在每个节点上建立登记表,则数据包再次

经过时丢弃

缺点:重复数据包多,浪费带宽

优点:可靠性高,路径最短,常用于军事

I介绍相关的路由算法

■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

■扩散法(flooding)

-距离矢量算法

-链路状态算法

D-V(距离矢量)算法

(DistanceVectorRouting)

-是动态、分布式算法。

■实现分布式算法的三要素:

Themeasurementprocess(测量)

Theupdateprotocol(更新邻接点距离矢量)

Thecalculation(计算)

$D・V算法的工作原理

-每个路由器用两个向量Dj和&来表示

该节点到网上所有节点的路径距离

及其下一个节点

-相邻路由器之间交换路径信息

・各节点根据路径信息更新路由表

di1:从节点i到节点1的时延向量

d⑵从节点I到节点2的时延向量

sM.从节点i到节点1的一条最小时延路径上的下一个节点

s⑵从节点i到节点2的一条最小时延路径上的下一个节点

其中「网络中的节点数

口一节点i的时延向量

djj一节点i到j的最小时延的当前估计值

Sj—节点i的后继节点向量

Sjj—从节点i到j的最小时延路径上的下一节点

路由表的更新

djj=min(dix+dxj)(XeA)

(从i到j的时延取途经每个节点时的时延的最小值)

Sjj=X(从倒j途经的下一个节点为X)

其中:A—与i相邻的所有节点的集合

4j—i到j的最短距离

至的正巨离

dIix八L—i1x

dxj—x到j的最短距离

J重新估计的延时

TD通过A通过I通过H通过Ki线路

A02420218A

_B—1236312820A

C2518193628I

D402782420H

E147302217I

F2320194030I

G183163118H

H172001912H

注意:A-I为21;IfA为24I210142210I

因为:节点A和I都是各自测J9117100-

得的距离,且不一定是同一K24222206K

时刻测得的,线路状态是动L29339915K

态变化的理

J到AJ到I延延IIHJ到K节点J的

延时时为为延时新路由表

当前节点为一

J为81012为6

D・V算法的缺点

-交换的路径信息量大

-路径信息不一致

-收敛速度慢(坏消息)

-距离矢量中不考虑带宽因子

■不适合大型网络

无穷计算问题

年好消息传播得快,坏消息传播得慢

ABCDEABCDE

A下网了

OO__OOOo一Q—-o-

00000000初始时12孑4初始时

1888第1次交换后3234第1次交换后

12coco第2次交换后3434第2次交换后

123co第3次交换后5454第3次交换后

1234第4次交换后5656第4次交换后

7676第5次交换后

7878第6次交换后

00000000

克服收敛速度慢的方法

-水平分裂

同距离矢量法,只是到X的距离并不是真正的距离,

对下方点通知真正的距离,对上方点,给出无穷大

如上图中的C点,它向D通知到A的真正距离,而向B

通知到A的距离是无穷大

■Holddown

当发现不通时,不重新选路径,而是把它设成无穷大

I介绍相关的路由算法

■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

■扩散法(flooding)

-距离矢量算法

-链路状态算法

L-S(链路状态)算法

.LinkStateRouting)

■基本思想

>发现它的邻接节点,并得到其网络地址>

>测量它到各邻接节点的延迟或开销〉

>组装一个分组以告知它刚知道的所有信息〉

>将这个分组发给所有其他路由器>

A计算到每个其他路由器的最短路径>

发现邻接节点

■当一个路由器启动后,向每个点到点线

路发送HELLO分组,另一端的路由器发

送回来一个应答来说明它是谁

L-S(链路状态)算法

.LinkStateRouting)

■基本思想

>发现它的邻接节点,并得到其网络地址

>测量它到各邻接节点的延迟或开销〉

>组装一个分组以告知它刚知道的所有信息〉

>将这个分组发给所有其他路由器>

A计算到每个其他路由器的最短路径>

测量线路开销

■发送一个ECHO分组要求对方立即响应,

通过测量一个来回时间再除以2,发送方

就可以得到一个延迟估计值,想要更精

确些,可以重复这一过程,取其平均值

-S(链路状态)算法

LinkStateRouting)

■基本思想

>发现它的邻接节点,并得到其网络地址

>测量它到各邻接节点的延迟或开销「

>组装一个分组以告知它刚知道的所有信息〉

>将这个分组发给所有其他路由器>

A计算到每个其他路由器的最短路径>

I构造分组

X网及其节点到其邻节点(路由器)的线路开销测量值

(即延时,假设以ms计)

子网的链路、状态及分组情况:

ABCDEF

序号序号序号序号序号序号

年龄年龄年龄年龄年龄年龄

A4B2C3A5B6

E\5)C2D3F7C1D7

F6E1F8E8

节点A仅与节点B和E相邻

AfB的时延为4ms

AfE的时延为5ms

-S(链路状态)算法

LinkStateRouting)

■基本思想

>发现它的邻接节点,并得到其网络地址

>测量它到各邻接节点的延迟或开销「

>组装一个分组以告知它刚知道的所有信息

>将这个分组发给所有其他路由器>

A计算到每个其他路由器的最短路径>

发布链路状态

用扩散法(向邻接的节点)发布链路状态分组(以B为例,B的邻接

点有A、C、F)

源节点E的链路状态分组经A和F到节点B,节点B必须

再招1E的状态分组转送到C,并向A和F发ACK

发送标志ACK标志

源序号年龄ACFAcF

A2160011100

F2160110001

E215900000o

C2060101010

D2159100011

-S(链路状态)算法

LinkStateRouting)

■基本思想

>发现它的邻接节点,并得到其网络地址

>测量它到各邻接节点的延迟或开销〉

>组装一个分组以告知它刚知道的所有信息

>将这个分组发给所有其他路由器「

A计算到每个其他路由器的最短路径>

计算新路由

■用Dijstra算法计算到每个节点的路由

■得到该节点到每个节点的最短路径

L6路由算法的优缺点

-LSR的优点

各路由器的路由信息的一致性好

收敛性好,坏消息也一样传播得快

适用于大型网络,报文长度与网络规模关系不大

■LSR的缺点

每个路由器需要有较大的存储空间

计算工作量大

思考

■Internet中如何实现路由?

-用到哪些路由算法?

■运行什么路由协议?

因特网的分层路由选择

因特网不是一个理想化的网络,所以

■不可能所有的路由器完全一样

■网络不在一个“平面

规模:5千万台以上信行政自治

宿主机:■internet=networkof

-不可能把所有主机存在networks(万网之网)

一个路由表中!■每个网管都会控制自身网

-路由表的交换可以把链络中的路由选择

路带宽用掉大半!

G因特网中的路由选择

■全球因特网是由诸多AutonomousSystems(AS)

互联而成:

■小型自治系统(StubAS):中小型企业

.分区自治系统(MultihomedAS):大型企业(非跨越的)

■跨越式自治系统(TransitAS):NBP等

■两层路由选择:

■Intra-AS:由网管决定

■Inter-AS:唯一性的标准

因特网的AS层次

Intra-AS内部(网关)路由器

*因特网的分层路由选择

「网关路由器------

-聚合路由器可以形成分

区,”自治系统■AS中的特殊路由器

(autonomoussystems",■与其他同一AS中的路由

AS)器使用intra-AS路由选择

■在同一AS中的路由器运协议进行交往

行同样的路由选择协议-同时负责同AS以外的信

.Mintra-AS"路由选择宿进行交往或路由选择

协议■运行/力招/?45路由选

-不同AS中的路由器可择协议与其他的网关

以运行不同的intra-路由器进行交互

AS路由选择协议

Lgtra-AS和Inter-AS路由选择

网关:

•在网关服务器之间

A.a进行inter-AS路

A.c由选择

B•在AS内部进行

intra-AS路由选

A

to/fromA.d

Intra-AS和Inter-AS路由选择

Inter-AS

C.brouting

between

A.QAandBHosi

A.

B

Host

o

hl

A

Intra-ASrouting

withinASA

■inter-AS利intra-AS因特网路由选择协议应用

举例

Intra-AS路由选择协议

■也称为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GatewayProtocols(IGP)

■最常用的IGP有:

■RIP: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路由选择信息协

议)

■OSPF:OpenShortestPath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

先(协议))

■IGRP:InteriorGatewayRoutingProtocol(内部网

关路由选择协议,Cisco产权)

.RIP(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

^^巨离向量算法(口15131^6vectoralgorithm)

■含在BSD-UNIX1982版中

■距离的度量单位:#ofhops(max=15hops)

■Canyouguesswhy?

■距离向量:通过Response报文每隔30秒交换一次(也称为

广^-advertisement)

IP(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

DestinationNetworkNextRouterNum.ofhopstodest

wA2

yB2

zB7

x

路由器D中的路由表

RIP:链路失效和恢复

果某条链路在180秒内没有被听到广告相邻

结点/链路被申明取消(dedareddead)

■经由该结点的路由被终止

■新的广告送往所有其他相邻结点

■其他相邻结点依次发出新的广告(如果路由表

发生变化)

■这样链路失效的信息迅速传遍整个网络

■使用抑毒措施来防止乒乓循环(设置有限距离

=16hops)

土RIP路由表处理

路由表通过应用层的进程route-d(daemon-守护程

序)来管理

■由应用层进程管理的路由表为通过UDP的广告调用,并

周期性重复

RIP路由表举例

■router:giroflee.eurocom.fr

DestinationGatewayFlagsRefUseInterface

UH026492loO

192.168.2.U213faO

193.55.114.U358503leO

192.168.3.U225qaaO

U30leO

default29UG0143454

■连接3个C类网络(LAN)

■路由器仅仅知道所连LAN的路由

■默认路由器(Defaultrouter)用于“goup(上行)〃

■组播地址路由(Routemulticastaddress):

■回授接口(Loopbackinterface,fordebugging)

OSPF(OpenShortestPathFirst)开放式最

短路径优先(协议)

■“open-开放”:向公众开放

■使用链路状态算法(LinkStatealgorithm)

■LS分组传播

■在每个结点存放网络的拓扑图

-路由计算使用Dijkstra算法

■OSPF广告为每个相邻的路由器配置一个条目

■广告弥散到整个AS(viaflooding-泛洪法)

OSPF“先进"性(RIP所不具备的)

。全性:所有的OSPF报文须经认证(以防止各种可能的

攻击);使用TCP连接

-对每条链路来说,对不同的TOS(eg,在卫星链路上将尽力

而为的服务设成“低值”;而将实时应用设成高值)可产生

多种成本计算标准

-多种成本计算标准可以支持集成化的单播和组播

(multicast):

-组播OSPF(MOSPF)使用与OSPF相同的拓扑数据库

■在大型域中可以使用层次型OSPF

居次型OSPF

boundaryrouter

Area3

Areo1

Area2

层次型OSPF

层结构:本地,主干.

-链路状态只是在本地范围内广告

-每个结点具有详细的本地拓扑;对其他区域中的网络仅

知在某个方向(最短路径).

-区界路由器(Areaborderrouters):“汇总”了所在区域

中到达各网络的距离,同时向其他区界路由器发广告.

■主干路由器(Backbonerouters):仅限于在主干上运行

OSPF路由算法.

■边界路由器(Boundaryrouters):连接其他的AS.

IGRP(InteriorGatewayRoutingProtocol)内

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

■CISCO产权;RIP的后继者之一(mid80s)

■路由向量算法,类似RIP

■采用若干成本计算标准(delay,bandwidth,

reliability,loadetc)

■使用TCP交换路由更新信息

■通过基于犷筋能篁的分布式更新算法(DUAL)

产生无循环的路由选择

Inter-AS路由选择

.■因特网inter-AS路由选择:BGP

fl^F(BorderGatewayProtocol,边界网关协议):事实

上的忠惟

■路径向量(PathVector)协议:

-与距离向量协议类似

■每个边界网关(BorderGateway)向其对等的相邻实

体(peers)广播通往信宿的螫奈琳经(Le,一系列

ASs)

-E.g.,网关X可以发送从它通往信宿Z的路经:

Path(X,Z)=X,Y1,Y2,Y3,...,Z

人因特网inter-AS路由选择:BGP

网关X向对等网关W发送了它存有的路经

-W可以选择或不选择X所提供的路经

-成本,策略(不通过竞争对手的AS),预防循环等缘由.

■如果W选择了X广告的路经,那么:

Path(W,Z)=w,Path(X,Z)

■注意:X可以通过向其他对等实体发布路由信息来控制所

进入的通信流量:

-e.g.,不让路由通过Z->不要发布有关通向Z的广告

特网inter-AS路由选择:BGP

Kbp使用TCP交换报文.

■BGP报文:

-OPEN:打开通往对等实体的TCP连接并对发送者进行

认证

-UPDATE:刊出新的路经(或撤销旧路经)

-KEEPALIVE:在不进行UPDATES时保持连接的激活;也

用来ACKsOPEN请求

-NOTIFICATION:报告先前报文的错误;也用来关闭连接

什么Intra-和Inter-AS路由选择不同?

■Inter-AS:网管需要控制自己信息流通的路经,还

有谁能路经并通过其管辖的网络.

*■Intra-AS:单一的管理体制,无需选择策略

规模:

■层次型路由选择可以缩小路由表,并减少更新流量

性能:

■Intra-AS:将注意力集中在性能上

■Inter-AS:策略的考虑要超过对性能的要求

思考

■除了路由算法,还有什么影响路由器的

性能?

■如何选择路由器?

路由器结构概述

路由器的两个关键功能:

■运行路由算法/协议(RIP,OSPF,BGP)

■交换分组于输入链路到输出链路之间

输入端口功能

lookup,

datalinkforwarding

line|、switch

processing

termination(protocol,llllllll

queueingfabric

decapsulation)

位流级的接收

分散化的交换;

e.g.Ethernet■按照给出的分组信宿,使用输入端口的内存

z中存储的路由选择表,查找输出端口

-目标:以“线路速度”完成输入端口的处理

■排队:假如分组到达的数度快于转发到交换

网络的(switchfabric)速度时

■输入端口上的排队

■交换网络的处理速度低于所有输入端口之和->导致分组

在输入端口的队列中排队

■排头(Head-of-the-Line(HOL))阻塞:在队列的排头上

的分组挡住了其他分组的前移

■由于输入缓存的溢出导致了排队延迟和数据丢失!

43-

switch

-O-fabric

40F-

outputportcontentiongreenpacket

attimet-onlyoneredexperiencesHOLblocking

packetcanbetransferred

输出端口

switch

queuing:datalink

,processingT,linef

fabricbuffer

management(protocol,termination

decapsulation)

■缓存当来自交换网络的分组到达速度高于传输

速率时,需要进行缓存

■谡度源财从队列中的分组中选择传输

不出端口的排队

OutputPortContentionOnePacket

alTimetTimeLater

-当交换速度超进俞出线路的速率时,需要进行

缓存

■输出端口的溢出会造成排队(延迟)和数据丢

三类交换网络

AX

P口limnlimn0o*

B

limnliiiiniM

z

p口limn川川iOz>

bus

♦口口IIIIIII

B

匚口IIIIIII

♦crossbar

,口口IIIIIII

内存交换(SwitchingViaMemory)

第一代路由器:

■分组通过系统的(单个)CPU拷贝

-速度受到内存带宽的限制(每个分组需2次穿越系统总线)

InputMemoryOutput

现代路由器:

■输入端口处理器执行查询路由表、和拷贝的功能

■CiscoCatalyst8500

总线交换(SwitchingViaBus)

■分组通过一条共享的总线从输入端口X

的内存传递到输出端口的内存llllllll

Y

■总线竞争:交换速率受限于总线的带llllllll

N

宽llllllll

bus

■1Gb/s总线,Cisco1900:对访问接入

和企业级的路由器已经足够(但还不

适应在区域或主干级线路上使用)

通过内联网络交换(SwitchingViaAn

InterconnectionNetwork)

■克服了总线带宽的限制

■Banyannetworks,内联网络技术在发展初期是

用来连接多处理器系统中的处理器的

■设计先进:把分组分割成固定长度的单元,再把

这些单元送入交换网络

■Cisco12000:通过内联网络交换速度为若干

Gb/s

问题

1、网络层提供什么服务?基本功能?

2、路由器是如何寻找路由的?

3、Internet网络层有哪些协议?协议的具

体内容?

因特网网络层

Transportlayer:TCP,UbP

IPprotocol

(addressingconventions

,datagramformat

Network,packethandlingconventions

layer

ICMPprotocol

,errorreporting

,router"signaling”

Linklayer

physicallayer

■将数据报传送到远端主机,包括路由选择

■定义IP数据报,这是Internet中最基本的传

输单位

-定义寻址方式,即IP地址

■进行数据报的分解和重组,例如IP和X,25数

据交换

网际协议IP特性

■面向无连接协议

.采用数据报不建立虚电路

■IP在传输过程中不进行错误检测

■不检查目的主机是否确实收到数据

■通信信道品质良好的网络IP协议仍是可信赖

IP协议

■IP包格式

-IP包的分段与重组

■IP地址

IP包格式

16

31

版本|头部长服务类型总长

标识段偏移

生存时间类型_______头__部_校验和

源IP地址

目的IP地址

IP可选项(可以省略)充填域

数据开始..

~版本为4(Ipv4)

头部长以32位字长为单位

IP包格式(续)

■服务类型:8位

01234567

优先级DTR未用

由用户指定数由路由器选择哪

Throughput

据报的优先级个最优先,但通

总长「苟括报咫%数瑞黑ty最践奥

1,

即65535个字节

标识、标志、段偏移:用于数据报的分段

生存时间:以秒为单位

也可以经过路由器的个数为单位

IP包格式(续)

-类型或协议

TCP6UDP17

ICMP1OSPF89

-头部校验和:按16位相加,结果求反

■源和目的地址:32位

-IP可选项:用于控制和测试

-充填域:凑成32位的整倍数

IP协议

-IP包格式

-IP包的分段与重组

■IP地址

分段过程

L按MTU的及数据包的实际负载长度计算所需

段数,并划分,分段应满足两个条件:

>各段在不大于MTU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大

>被分出的段的长度应为8的整倍数

■原数据包的报头作为每段的数据包报头,并

修改其中的某些字段,指明:

>属原来的哪个分组(数据包)

>属原来分组中的第几个分段

>哪一个是段尾

通过标志、标识和段偏移实现

标识(identifier):16位

发送方每发送一个报文编号加一

各分段的标识相同

源地址加标识来区分各个分段

标志(flag):3位

保留DFMF

DF=O允许分段

=1不允许分段如刚起动时,即Boot时不允许分段

MF=0最后一段

=1段未结束

■段偏移(fragmentationoffset):13位

实际偏移量=段偏移值X8Byte

IP包分段举例

「一个物理网络的MTU为1500B,现要传输一个数据

报(其报头为20B,数据区长度为1400B)至(JMTU

为620B的另一个物理网络,其分段情况为:

IP包分段举例(续)

■每个分段的报头其基本部分(如源地址、

目的地址等)是copy原数据报的报头,

与分段相关的域则应重新生成

原报头分段1报头分段2报头分段3报头

ID标识33030330303303033030

M标志0/I10

OS段偏移0//o力75150

/620///620

TL总长1420,//—//220

段未结束75x8=6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z\,

数据报分段的重组

F重组是在各分段都到达目的地后才进行

每个分段可以走不同的路径

减少路由器中保存的信息量及路由器的工作量

■途中的任意一个路由器都无法重组

重组必须在所有的分段全部收到后,才可进行

■Internet的互联网层是遵循尽力而为来传送IP包

的,也存在力不从心的时候,此时只能丢弃

重组主机I寻遵循:

要么重组成功,要么全部丢弃的原则

IP包实例

-现假设截获一IP包,其中前20字节分别

为0x450x000x000x3COxlA0x37

0x000x000x800x010x6E0x31OxCO

0xA80x010xD40xD30x9BOxlC0x41,

试分析该IP包头中每一个字段的值及含

义。

IP协议

-IP包格式

-IP包的分段与重组

>IP地址

IP地址的层次结构和分类

HostID|

地址类别网络数主机数

A0-127(126)16777216-2

B128-191(16384)65536-2

C192〜223(2097152)256-2

,IP地址的表示

点分十进制表示如:54

■特殊IP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缀后缀地址类型用途

全0全0本机启动时使用

网络ID全0网络标识一个网络

网络ID全1直接广播在指定网上广播

全1全1有限广播在本地网上广播

127任意测试()

无盘工作站在启动时尚不知道自己所处的网络ID,所

以用32为全1地址在本网段内广播,请求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私有网络的IP地址

地址类别地址

A类-55

B类-55

C类-55

思考

-两级IP地址分类的地址利用率?

A类

128个网络号

每个网络有四百万个主机号

■■

H•一万六千个网络号.

H•每个网络有六万五千个主机号■

•超过两百万个网络号

e每个网络有二百五十六个主机号

二维IP地址缺点

■一个路由器端口的连接(一个物理网段)至少

组成一个网络

・按原来的地址结构(二维结构),一个网络至

少需要一个C类地址,因为一个网络需要有一

个唯一的网络地址

■IP地址的紧缺和地址分配中的浪费形成一对矛

盾!

路由器连接的三个C类网络

子网划分一三维地址结构

V原有地址结构是二维的(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增

加地址结构的维数,可提高地址分配的灵活性和可用

三维结构:网络地址,子网地址,主机地址

■例如:在一个C类地址中仅主机地址可由网管人员自

主分配,向主机地址域借位组成子网地址以形成三维

地址结构

其借网皿地址位数的确定

子网地址

主机地址

A.

C类地址网络地址XXXXXXXX

子网地址=0:表示本子网主机

不可作为有效目的地址使用

子网地址=1:子网地址全1,不可用

因此至少要借2位

子网地址位数的确定(续)

主机地址

-借7位:

/子网地址、

C类地址网络地址XXXXXXXX

主机地址=0:子网地址,不可作为地址分配

主机地址=1:广播地址,不可作为地址分配

因此最多可借6位

I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的作用

因为子网地址的位数不是固定的,所以必须告知主机地址中哪

一部分是子网的网络地址段,哪一部分是主机地址段

-子网掩码使用与IP编址相同格式

子网掩码的网络地址部分和子网地址部分全为1,它的主机部分

全为0

■一个缺省C类IP地址的掩码为

」子网掩码(续)

一个C类主机地址为9~

子网地址=011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24

子网地址

网络_地址___4__主耍_址

C类IP地址11001010011110000000001101100011

202120399

掩码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25525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