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暑与热射病防治一、中暑环境温度与核心温度的关系核心温度
核心温度指人体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温度,这些部位包括心、肺、脑和腹部器官,它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温度范围。正常人体核心体温为36.5-37.5℃,这个温度区间对于人体的各种器官来说是最适宜的工作状态。
周围组织温度则是指核心部位以外的组织温度,它起着热缓冲作用,通常比核心温度低2-4℃,主要通过机体温度调节系统进行控制。环境温度变化与机体的代偿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通过调定点机制来维持体温的恒定。正常人体温调定点温度定为37摄氏度。若流经此处血液的温度超过37℃时,温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引起散热过程加强,产热过程减弱;如流经此处的血温不足37℃时,则引起相反的变化(冷敏神经元作用)。皮肤温度感受器的传入信息,通过中枢整合作用,也可影响调定点的活动。体温调节人体散热的方式热传导的方式贡献程度25℃30℃35℃辐射67%41%4%传导和对流10%33%6%蒸发23%26%90%1.皮肤:90%热量,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2.肺、肾和消化道等途径:呼吸、尿和粪便。3.汗液的成分主要是水(99%),还有少量的NaCl,尿素和乳酸等物质。散热温度、湿度对体感温度的影响温度(日照):太阳下与树荫下(热辐射)。湿度:就是空气中的水分含量。当湿度高时,空气中的水分就像是给你的身体裹上了一层湿毛巾,阻碍了汗液的蒸发,使得散热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在潮湿的天气里,即使气温不高,我们也会感到闷热难耐。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分就越多,这就会导致汗液蒸发变慢,从而降低我们的散热效果。风速:风速较大时,空气流动加快,汗液蒸发速度提升,带走体表热量,人们会感觉比较凉爽。衣着颜色我们人体实际感受到的温度,每个人的耐热程度不同,体感温度也有别。体感温度就是“掺了水分”的温度。体感温度中暑
1、中暑:指在温度或湿度较高、不透风的环境下,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发生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2、病因:当机体不能够适应和耐受环境高温(>32摄氏度)、湿度较大(>60%)和无风状态时,体内产生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从而发生热量蓄积、体温上升,进而发生中暑。中暑3、类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三种类型: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重症中暑又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日)射病(包括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三种类型。这几种类型,可以在同一患者身上先后发生,或同时发生,常常难以区分。其中以热射病病情最为严重。中暑
4、中暑的典型症状
(1)先兆中暑:暴露于高温环境时,出现大汗、四肢无力、头晕、口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动作不协调等伴或不伴体温升高。
处理:立即脱离高温环境,转移到阴凉的地方,及时通风降温,补充冷盐水,短时间就可以恢复。中暑
(2)轻症中暑:先兆中暑症状继续加重,体温上升到38.5℃以上,并且出现皮肤灼热、面色潮红或脱水(如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
处理:采用和先兆中暑相同的处理方式,数小时内可恢复。中暑
(3)重症中暑
A、热痉挛多见于健康青壮年。表现为在高温环境下进行训练时,训练过程中或训练后出现短暂性、间歇发作的肌肉抽动,一般持续时间约3分钟。患者常常无明显的体温升高,可能与大量出汗的情况下,只补充水分、不补充盐分,体内大量缺钠或者过度通气有关。
救治原则:迅速转移到阴凉通风处平卧,补充盐水或饮用电解质溶液可迅速缓解热痉挛症状。轻症者可口服补液盐,脱水者应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积极转运)。
B、热衰竭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的人群。患者出现以血容量不足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多汗、疲劳、乏力、眩晕、头痛、判断力下降、恶心和呕吐等。此时患者体温升高,无明显神经系统损伤表现。如不能及时诊治可发展为热射病。
救治原则:热衰竭如得不到及时诊治,可发展为热射病。故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中暑
C、热射病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经典型(非劳力型)热射病两类。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无汗、昏迷。死亡率可达60%。
劳力型热射病多见于健康年轻人(如参加体育运动者、训练的官兵),表现为长时间暴露于高温、高湿、无风的环境中,进行高强度训练或重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发热、头痛或忽然晕倒、神志不清等。继而体温迅速升高,达40摄氏度以上,出现谵妄、嗜睡和昏迷。患者可伴有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急性肝损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表现,病情恶化快,病死率极高。
经典型(非劳力型)热射病常发生于年老、体弱(小孩)和慢病人群,一般发病较慢。刚开始症状不容易发现,1~2天后症状加重,出现神志模糊、谵妄、昏迷等。患者体温高可达40~42摄氏度,直肠温度最高可达46摄氏度,可有心衰、肾衰等表现。二、作战训练中如何预防热射病的发生热射病的8项预防措施
一、做好热习服
二、不带病参训
三、重视训练间隙预降温
四、补水补盐
五、卫生人员备齐防暑监测“三宝”
六、备齐降温设备及药品
七、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
八、关注重点人群热射病的8项预防措施第一项做好热习服1、什么是热习服?热习服是通过反复热刺激,逐渐增加训练负荷,使机体产生热适应,确保指战员在高温高湿作业环境下,既能完成灭火救援训练课目,也避免热射病发生。热习服2、热习服训练,如何实施?五大核心要素:一看:看气温,超过30℃开始训练二跑:逐步递增训练负荷,连续训练时长不要超过1小时三测:训练后密切监测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四补:训练间歇及时补水补盐五长:确保训练时长连续7-14天三个训练阶段:初期热习服阶段:2-4天,着短袖体能服,进行1000米中速跑(保持运动心率140-160次/分),训练休息5-10分钟,心率恢复至120次/分以下,进行下一组训练,连续2-3组。
中期热习服阶段:2-4天,着长袖体能服,进行2000米中速跑(保持运动心率140-160次/分),训练休息5-10分钟,心率恢复至120次/分以下,进行下一组训练,连续2-3组。
完全热习服阶段:3-6天,着夏作训服,进行2000米中速跑(保持运动心率140-160次/分),训练休息5-10分钟,心率恢复至120次/分以下,进行下一组训练,连续2-3组。通常用心率判定训练强度,热习服训练心率建议为140-160次/分。如果训练间歇期心率大于170次/分,且5分钟内持续不降,或耳温大于39℃,应立即停止训练、进行降温处理。热习服3、热习服训练,注意事项一、训练时机:环境温度≥30℃开始热习服训练,最佳环境温度在30~36℃,超过40℃不建议进行热习服训练。具体参考热指数表,热指数红区不进行热习服训练。二、运动方式:热习服训练可通过多种组合运动形式实现热习服目标,如长跑、折返跑、间歇跑、负重或不负重行军等。
三、预防措施:官兵在参训前有发热、腹痛、腹泻、恶心等不适症状时,卫生人员检查评估后决定能否参训。热习服训练期间应保证每晚至少睡眠8小时。
四、医疗保障:热习服训练过程中应有卫勤人员全程保障,必须配备防暑监测三宝(温湿度计、耳温枪、指脉氧仪),热指数表,降温器材,防暑药品等,训练间歇进行耳温、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监测。
五、再习服:脱离热环境超过14天,可失去对热环境的适应能力,称为脱习服,需要重新热习服训练。4、热习服训练,效果评估自我评估:在热环境中训练自觉有无不适症状。热射病的8项预防措施第二项不带病参训
1、生病时身体抵抗力下降,在炎热天气下训练容易发生中暑。2、若消防员训练前出现身体不适,如感冒、发烧、腹泻,卫生人员应及时评估其健康状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能否参加训练。3、训练前身体不舒服、服用过某些药物(如退烧药、抗生素等)、超重或肥胖、缺乏锻炼、有热相关性疾病的病史(中暑或热射病)等,都是可能引发热射病的危险因素。热射病的8项预防措施第三项重视训练间隙预降温训练前和训练间隙可通过冷水喷雾、戴冰帽和冷颈圈、用湿毛巾和冰袋冰敷、将前臂和手浸泡在冷水中、饮用含盐的冰液体等方式降温。在烈日下训练时不要摘帽子。热射病的8项预防措施第四项补水补盐
1、口渴想喝水时,说明体内缺水量已达到体重的2%左右。2、如果缺水量超过体重的2%,极易发生中暑甚至热射病。3、消防员在炎热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时,要及时补水补盐。建议每小时补充含盐饮品0.5~1升,每天补水6~8升。
4、可以通过尿量及尿的颜色判断补水是否足够。若尿量少或颜色深,说明喝水不够。5、这里为战友们介绍一些补盐饮品:“榨菜+矿泉水”组合、“电解质泡腾片+矿泉水”组合、口服补液盐及其他含钠盐饮料。热射病的8项预防措施第五项卫生人员备齐防暑监测“三宝”防暑监测“三宝”:温湿度计、耳温监测仪、指脉氧检测仪,可以用来监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机体核心温度及生命体征。热射病的8项预防措施第六项备齐降温设备及药品训练前准备
1、降温设备:热射病救援浴盆担架组合、贮水槽、医用冰帽、冰颈圈、冰毯、折叠水桶、冰袋等,用来进行紧急降温。2、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人丹、风油精等。热射病的8项预防措施第七项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
时间:8小时
1、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大脑和身体得到充分放松,有助于恢复体力。
2、指战员在野外环境训练时,可以通过佩戴眼罩等方式改善睡眠环境,从而保证睡眠质量。3、必要时可在医务人员指导下服用助眠药物,如安定等。热射病的8项预防措施第八项关注重点人群
1、新消防员2、缺乏锻炼人员3、热环境下缺乏训练人员4、未进行热习服训练人员5、脱离热环境2周再次训练人员
该类人群的热耐受能力较差,一定要先进行热习服训练,并由卫生人员评估热习服效果及热耐力情况。作战训练中热射病预防注意事项一、备齐降温设备、药品、水盐物质二、备齐防暑监测“三宝”三、不带病参训四、关注重点人群五、热习服训练六、重视训练间隙预降温七、训练后补水补盐八、训练期间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三、热射病现场救护如何识别热射病热射病预警4信号:1、烫:自觉身体发烫(从里向外发热)。
2、晃
:异常疲倦、行走不稳。3、晕
:头晕、意识模糊、抽搐。4、乱
:出现脸白、心慌、气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现场紧急评估高温、高湿环境中人员出现高热、意识障碍等症状紧急评估目的立刻测量核心温度(耳温)确认是否存在高体温评估气道阻塞、有无呼吸判断呼吸频率、程度评估有无脉搏评估循环是否充分确认是否存在呼吸心跳骤停的直接因素判断神智是否清楚确认是否存在气道高风险如何诊断热射病
①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
②高强度运动
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如躁动、谵妄、昏迷和抽搐,精神错乱)
②核心温度超过40℃(肛温、耳温)
③多器官功能损伤表现(如少尿、无尿;呼吸急促、口唇发绀;腹痛、腹泻;低血压,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肌肉酸痛、僵硬,肌无力、茶色尿,酱油尿等)
④严重凝血功能障碍DIC(如皮肤淤斑、穿刺点出血及淤斑、结膜出血、黑便、血便、咯血、血尿、心肌出血、颅内出血等)A:病史信息B:临床表现A中任意一条+B中的任意一条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时,应考虑热射病的诊断现场急救第一步脱第二步泡第三步测第四步补第五步通第六步静热射病救治6步法热射病救治6步法第一步脱立即脱离热环境,脱去装具和外衣裤如果发现指战员训练时步态不稳或已经摔倒,应立即将其搀扶到树荫下,脱去装具和外衣裤,便于散热。
评估:意识、呼吸、心跳。
处置:如发现无生命体征,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同时降温。热射病救治6步法第二步泡用水、冰进行全身降温。
1、冷水浸泡:身体部位浸泡在20℃左右的冷水浴盆中,头在水面上,戴冰帽、冰颈圈。
2、凉水喷洒
3、冰毛巾:擦拭全身
4、冰袋:放置在颈部两侧、双腋下、大腿根
5、冰床:将指战员放在冰床上6、扇风热射病救治6步法第三步测核心体温、心率、指脉氧饱和度、血压
1、耳温枪:测耳温即为核心体温;
2、指脉氧检测仪:夹在手指上测心率和指脉氧饱和度,了解心肺情况;
3、血压计:测血压,了解体液丢失程度。正常值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9741:2025 EN Optics and photonics - Optical materials and components - Test method for striae in infrared optical materials
- 2025年重庆危险品从业资格证题库有多少题目
- 2025年出版物发行零售项目发展计划
- 公文写作与处理考试中的备考策略总结
- 城市社区共享服务协议
- 教育培训行业教师资质证明书(6篇)
- 2025年公文写作的框架及试题答案
- 物流行业员工收入及奖金证明(6篇)
- 行政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及试题及答案
- 2025企业云端存储服务合同
- 《读懂彼此的心》课件
- 大卖场模型分析报告
- 高三物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 第12课+自觉抵制犯罪(课时2)【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智能媒体传播》教学大纲
- 【制药废水预处理技术的发展综述报告6000字(论文)】
- 体育场馆充值协议
- Unit+2+Lesson+3+Getting+To+The+Top-高中英语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销售技巧课件:提高销售额的12种方法》
- 果蔬汁简介介绍
- 广东御景木业有限公司年产木质门8万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