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卡尔曾提醒自己的学生:在研究历史之前,应该先研究历史学家。这是因为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B.一切历史都是主观史C.一切历史都是客观的D.一切历史都是虚构的2.如图名为“完美大会”的漫画,是对哪一时期历史现象的美化A.二战前期B.二战中期C.二战末期D.冷战时期3.南京,常常被视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和终点”。这里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爆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B.《南京条约》签订、南京国民政府覆灭C.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D.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国民政府从重庆迁回南京4.1870年代,当法国皇家科学院举办年度艺术展览时,一帮被批评家们冠以“印象主义派”的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被拒之门外。这主要在于该类作品A.强调刻画英雄人物 B.创作风格悖于传统C.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D.表现手法夸张抽象5.“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红军长征的胜利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新中国的成立6.凡须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一致同意的每项命令、决议或表决(关于休会问题除外),须送交合众国总统,该项命令、决议或表决生效前,须由总统批准,如总统不批准,则按照关于议案所规定的规则和限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三分之二议员重新通过。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凡总统不批准的命令、决议或表决均不生效B.该规定充分体现了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该规定起到了杜绝美国总统滥用职权的作用D.体现了总统与国会之间存在一定的权力制约7.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得知他派出去寻访长生不死药的术士(韩众、徐巿、侯生、卢生等人)逃跑,命令抓捕这些术士,术士们互相揭发,又牵引出460多人。秦始皇盛怒之下将他们处死,史称“坑儒”。上述材料旨在说明A.“焚书”直接导致了“坑儒”事件的发生B.“坑儒”可能与历史史实之间存在差异C.秦朝中央政府内部斗争激烈D.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8.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指出“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种“插队”的做法带来的客观效果是A.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 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C.促进了不同族群的融合 D.激化了不同邦国的矛盾9.以下食物在我国汉族地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10.下图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对不同地区出口数额比例示意图。这种变化突出反映了1938年1953年A.“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B.二战中苏联、东欧国家损失更为惨重C.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D.斯大林体制阻碍苏联、东欧经济发展11.西汉时期钱币使用非常普遍,除黄金、铜钱外,基本没有其他物品用作交换媒介。到东汉,黄金首先退出流通领域,而布帛在交换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原来用钱币支付的赏赐、犯罪赎金、人头税等渐次改用布帛。这反映了东汉时期A.中外贸易出现严重逆差B.田庄经营影响了市场活力C.滥发钱币引发通货膨胀D.赋税征收改变了商业环境12.恩格斯曾在1862年写道“……变成了全世界之都,建造了巨大的船坞,经常聚结着成千的船只。”文中省略的是A.伦敦 B.上海 C.东京 D.纽约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于明清时期从事茶业者人数众多,造成一个结果是茶树的普追种植,“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宣茶。”尤其是南方宣茶山区,几乎都栽种茶树,成为供应茶叶市场的重要来源,…茶树的普適种植,从业人员的增多,使茶叶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地位日益重要,茶叶生产的比重增加,作用突出。由于植茶的经济效益远优于种稻,使原先田都改种了茶树,扩大了茶国的面积,减少了稻米的生产,其根食的需求要依賴外省,需要从市场上购买。——摘编自孙洪升《明清时期茶叶生产发展的原因探析》材料二虽然16世纪中期欧洲的书籍中就提到了中国的茶叶,但是直到17世纪初,茶叶才进入欧洲。茶叶最初在欧洲一些国家是作为一种奢修的药品替代生美,后来才遂渐变成大众消费品。中国是早期近代世界茶叶出口国,而欧洲主要通过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输入中国茶叶。1719—1755年,这两个公司从中国输入欧洲的茶叶为46179千克。17211760年,仅英国就从中国进口茶叶36305千克。——摘编自施诚《从早期近代世界贸易的主要商品看世界财富的流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茶叶种植发展的主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以后欧洲茶叶消费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与欧洲进行茶叶贸易的主要意义。14.(20分)材料金朝采取一种双重的取士政策。在汉族一方,建科举之制,根据人的才能高下取士;此外,人才选授、升迁还有一个依据,则是个人所出身的社会集团关系或个人的地位。虽然具有实权的职位,大多数都由女真人把持,但汉人还是通过进士科考试,找到了进入官僚集团的重要途径。有越来越多的汉族高官是通过考中进士,而不是通过诸如赐给某人官爵或者军功等途径取得这种地位的。金朝一直在寻求的是一种妥协,它试图形成一种能够在作为它人口组成部分的不同民族之间造成一种平衡的选拔制度。在为汉人采取开科取士制度的同时,也对此加以一些限制,并为女真人的入仕升迁保证了种种优先权,这无疑是有助于社会稳定的。——摘编自(英)崔瑞德《剑桥中国辽金夏元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金朝取士政策的特点和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金朝取士政策的作用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材料“在研究历史之前,应该先研究历史学家”,这是因为不同的历史学家对历史有不同的主观解构,故为避免盲目研究,可以先了解下其他历史学家的意见,故排除C,B符合题意;“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强调的是历史学科研究需要当下情怀,故A不符合题意;D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观点,故D不符合题意。2、C【解析】

由漫画的形象可知,反映了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的情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加速了法西斯国家的败亡。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1939年,结束于1945年,可见该漫画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故排除AB,C符合题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D不符合题意。3、B【解析】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在南京下关江面上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中国近代史终结。故答案为B;鸦片战争爆发是在广州,不在南京,A错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不是近代史的开端,C错误;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标志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政权的建立,但不是近代史的开端,D错误。4、B【解析】

材料显示,这类作品为印象派画作。印象派画家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反抗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遭到时人的批评和拒绝,B正确;A项与印象画派作品不符,排除;C项为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D项为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5、A【解析】

由“南湖”、“画船”并结合所学可知该诗反映了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召开的信息,因此该诗当是为纪念中共的成立,选A;该诗为纪念中共成立,与长征、抗日战争和新中国成立无关,排除BCD项。6、D【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材料反映了总统和国会之间的相互制约,故选D项;A项表述不符合美国三权分立的内容,故排除;材料只反映了总统和国会之间的制衡,“充分体现”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杜绝”的表述过于绝对,也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7、B【解析】

材料中讲述的是“坑儒”事件,但历史上的坑儒事件说的是许多方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儒生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可知材料与历史事实不符,故B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焚书”,更不能得出“焚书”是否导致“坑儒”事件的发生,故A排除;坑儒事件是秦始皇暴政的表现,并不是中央政府的内部斗争,故C排除;材料中并没有提到郡县制,故D排除。【点睛】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一位朝廷的高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儒生”(读书人)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称赞过去的而议论现在政策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这种措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第二年,许多方士(修炼功法炼丹的人)、儒生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历史上称这些事情为“焚书坑儒”。8、C【解析】

据材料“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最,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等信息可知,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西周的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其结果是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拓展了周王城的疆域,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族群的融合,C正确;据材料可知,是在“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不能体现“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A错误;据所学可知,分封制下的诸侯国内的诸侯都有相对大的独立性,故“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表述不准确,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西周的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材料没有涉及“激化了不同邦国的矛盾”,D错误。9、B【解析】

①玛雅人的玉米是在明清时期传入我国;②大米,我国原始社会的河姆渡人就开始种植水稻;③美式汉堡包是改革开放以后,传入中国;④游牧民族奶酪是最早出现在古代的游牧民族中。按照时间顺序为②④①③,故答案为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10、A【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38-1953年间,正是冷战期间。苏联与东欧国家之间的出口数额比例明显增加,对西欧国家和美国的出口明显减少,这种变化应该是在冷战之后出现的状况,因此A“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A项正确;考点: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详解】11、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钱币使用方便,反映出西汉时期的商业交换比较发达。而东汉时期金属货币退出流通领域,改用布帛作为交换的一般等价物,体现了东汉时期市场的衰退,根据所学可知,东汉时期,田庄经济发展较快,影响了市场交换,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货币流通而不是中外贸易,故A项错误;通读材料可知,没有涉及到滥发钱币,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金属货币使用频繁,没有涉及赋税征收,故D项错误。12、A【解析】

根据题干“1862年……变成了全世界之都,建造了巨大的船坞,经常聚结着成千的船只”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首都伦敦成为繁华的工业城市,故A项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改变了种茶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推动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发展;加速了不同农业生产区域的经济互补;带动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2)特点:茶叶消费日益大众化;茶叶进口量不断增长。原因:新航路开辟便利了中国与欧洲的贸易;饮茶之风在欧洲日益盛行。(3)促进了中国与欧洲经济文化的交流;带动了中国茶叶种植规模的扩大;影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解析】

(1)据材料中的“使原先稻田都改种了茶树”、“粮食的需求要依赖外省”、“茶叶市场”等信息概括指出主要影响。(2)第一小问,据材料中“变成大众消费品”及茶叶进口量的变化等信息概括特点;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新航路开辟促进中西方贸易扩大和欧洲饮茶之风盛行等方面分析原因。(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促进中国与欧洲经济文化交流、带动中国茶叶种植的扩大和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等方面说明意义。14、(1)特点:采取双重标准:通过妥协实现民族间的平衡;女真人优先。原因:统治范围内民族众多;向汉人学习;巩固统治的需要。(2)作用:有助于社会稳定,巩固金朝统治;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助于女真族的汉化。【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金朝采取一种双重的取士政策。在汉族一方,建科举之制,根据人的才能高下取士;……虽然具有实权的职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