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现代文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现代文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现代文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现代文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现代文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速记题库:现代文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现代文阅读理解要求:阅读下列文章,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文章】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智能家居到无人驾驶,从智能客服到智能医疗,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1.数据隐私:人工智能在处理数据时,可能会侵犯个人隐私。例如,人脸识别技术虽然方便快捷,但也存在泄露个人隐私的风险。2.机器学习偏差:人工智能在学习和处理数据时,可能会受到数据偏差的影响,导致决策不公平。3.机器伦理:人工智能在执行任务时,可能会出现与人类伦理观念相悖的行为。针对以上问题,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确保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1)加强数据隐私保护:政府要求企业在收集和使用用户数据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用户隐私不受侵犯。(2)完善机器学习算法:政府鼓励企业研发公平、公正的机器学习算法,减少数据偏差。(3)制定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引导企业遵守。尽管如此,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仍然存在。以下是对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进一步探讨:1.人工智能的道德责任:当人工智能在执行任务时,如果出现错误或导致不良后果,责任应由谁承担?2.人工智能的自主权:人工智能是否应该拥有自主权,如果拥有,其边界在哪里?3.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将如何发展?二、写作技巧要求: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材料:1.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但同时,人们也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压力。有人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人们带来便利,也能给人们带来困扰。2.面对科技带来的压力,有人选择远离科技,回归自然;有人则认为,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应该积极拥抱。3.你如何看待科技与人类的关系?请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的看法。三、综合运用语言表达要求:根据以下情景,完成下列各题。情景:某公司举办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研讨会,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参加。请你根据以下信息,完成以下题目。1.某位专家在研讨会上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伦理、法律。请你概括这位专家的观点。2.某位业内人士在研讨会上表示,人工智能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仍需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请你列举至少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3.某位学者在研讨会上强调,人工智能的发展应以人为本,关注人类的需求。请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四、古诗文默写要求:根据提示,完整默写下列古诗文。1.《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2.《庐山谣》中“______,飞流直下三千尺。”3.《登高》中“______,艰难苦恨繁霜鬓。”4.《夜泊牛渚怀古》中“______,青枫浦上不胜愁。”5.《赤壁赋》中“______,横槊赋诗。”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____,会挽雕弓如满月。”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______,把酒问青天。”8.《长恨歌》中“______,春宵苦短日高起。”五、文言文阅读理解要求:阅读下列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文言文】甲: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故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乙:孟子见齐宣王。宣王曰:“齐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公等皆言,吾独何闻?”孟子对曰:“夫时者,固无乐乎?吾闻之,时者,天时也。天时者,天之所以生万物也。地者,万物之本也。万物得地而生,得时而成。故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1.请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利(2)固(3)乘势2.请翻译下列句子:(1)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2)地者,万物之本也。3.请简要分析甲乙两段文字的异同。六、作文要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岁月静好,与君语;细水长流,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这句话描绘了一种理想的伴侣关系,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请以“理想伴侣”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作文要求:1.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谈谈你对“理想伴侣”的理解。2.运用具体事例或细节描写,展现“理想伴侣”的特点。3.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实现理想伴侣关系的努力。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现代文阅读理解1.数据隐私:人工智能在处理数据时,可能会侵犯个人隐私。2.机器学习偏差:人工智能在学习和处理数据时,可能会受到数据偏差的影响,导致决策不公平。3.机器伦理:人工智能在执行任务时,可能会出现与人类伦理观念相悖的行为。解析思路:根据文章内容,找出人工智能伦理问题的三个方面,分别是数据隐私、机器学习偏差和机器伦理。二、写作技巧1.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人们带来便利,也能给人们带来困扰。2.面对科技带来的压力,有人选择远离科技,回归自然;有人则认为,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应该积极拥抱。3.个人看法:科技与人类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科技的发展应该以人为本,关注人类的需求,同时,人类也应该学会适应科技的发展,避免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解析思路:根据材料内容,概括出科技与人类关系的两个方面,分别是科技的双刃剑性质和人类对科技的态度。结合自身经历,表达对科技与人类关系的看法。三、综合运用语言表达1.技术伦理法律解析思路:根据专家观点,概括出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关注的三个方面,即技术、伦理和法律。2.解决问题一: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解决问题二:算法优化与公平性解析思路:根据业内人士的观点,列举出人工智能应用中需要解决的至少两个实际问题。3.人工智能的发展应以人为本,关注人类的需求。解析思路:根据学者的观点,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即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出发点。四、古诗文默写1.吾将上下而求索2.飞流直下三千尺3.艰难苦恨繁霜鬓4.落花时节又逢君5.横槊赋诗6.会挽雕弓如满月7.把酒问青天8.春宵苦短日高起解析思路:根据提示,回忆并默写相应的古诗文内容。五、文言文阅读理解1.利:利益固:确实乘势:借助形势解析思路:根据文中的语境,解释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2.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乎?翻译:大王何必说利呢?难道没有仁义吗?地者,万物之本也。翻译:土地是万物的根本。解析思路:根据文言文的语法和语义,翻译句子。3.异同:甲乙两段文字都强调了“时”的重要性,但甲段更多地强调了“时”是“天时”,即自然规律,而乙段则强调了“时”是“地时”,即地理环境。两者都表达了“时”对事物发展的影响,但侧重点不同。解析思路:分析甲乙两段文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出主要观点。六、作文1.理想伴侣的理解:理想伴侣是能够相互理解、支持、共同成长的人,他们在一起能够带来幸福和快乐。2.理想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