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南开学校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度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南开学校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度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南开学校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度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南开学校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度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南开学校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pagenumber"pagenumber页,共NUMPAGES"numberofpages"numberofpages页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南开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1.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多元特征。下列关于古代文明表述不正确的是(

)A.①地区早在5000年前就栽培了小麦、粟 B.②地区有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C.③地区培育出甜高粱、棉花等重要农作物 D.④地区人民计算时采用20进制2.以下是某部史诗中的部分节选:“此人见过万物,足迹遍及天边;他通晓一切,尝尽苦辣咸酸……洪水未至,他先带来了讯息……修筑起拥有环城的乌鲁克的城墙……",该史诗产生于(

)A.古代西亚 B.古代欧洲 C.古代南亚 D.古代美洲3.古代西亚有辉煌的文化成就,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 B.创作了《摩诃婆罗多》C.希罗多德被认为是“史学之父” D.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4.古代希腊城邦的基本特点是A.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B.贵族制的流行C.君主制的盛行 D.开展海外殖民5.在中世纪西欧抄本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在页边处绘制装饰图画的传统。13世纪末,一些抄本页边绘有“骑士在蜗牛面前落荒而逃”的场景,有学者指出这些“蜗牛”代表新兴银行家群体。这反映出当时()A.骑士阶层弃武从商B.绘画艺术风格迎来变革C.商人控制抄本创作D.封建等级秩序面临挑战6.在阿拉伯帝国,遍布各地的清真寺的附设学校,也被用作图书收藏所,除此还有社会各阶层捐资兴建的图书馆。许多哈里发派遣使者到希腊等地搜集各种书籍,特别是数学和医学方面的书籍。这说明阿拉伯帝国(

)A.致力于欧亚文化的融合 B.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C.改变了武力扩张的政策 D.成为了东西方交流的中心7.在中世纪西欧,封建主拥有庄园,在庄园中使用农奴进行农业劳动。农奴劳动所得完全上缴给主人,主人仅提供给农奴维持生存的必需物品和粮食。这一现象反映了()A.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的加强B.庄园经济自给自足的特性C.封建领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D.农业领域雇佣关系普遍化8.1066年“诺曼底征服”后,西欧大陆的封君封臣制度被引入英国,根据这一制度,遇到战事,国王的封臣应该率领与其土地面积相应数量的骑士为国王服额兵役40天,如果封臣不履行军役那么国王就要对他征收盾牌钱。从查理一世起,除了盾牌钱之外,国王还征收罚金,理由是贾医不服军役因而导致战场上缺少指挥官。上述材料可以用来论证当时英国()A.国王权利的加强 B.国家财政收入的匮乏C.贵族势力的衰落 D.对外殖民战争的频繁9.欧洲中世纪流传着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可用于说明中世纪欧洲(

)A.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 B.封君封臣制度的特征C.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 D.社会阶层的急剧变动10.加纳帝国将其权力范围向外扩展,向北控制食盐进口,向南控制黄金买卖。帝国收入的大部分都来自对这些和其他一些商品买卖的征税。材料说明加纳帝国(

)A.农业不发达 B.商业是加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黄金是主要的商品 D.自然资源丰富11.电影《阿育王》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该用属于哪个等级(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12.西亚地区是连接欧亚非的重要交通要道,历史上多次建立横跨欧亚非的帝国,建立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的是(

)A.马其顿人 B.阿拉伯人 C.波斯人 D.罗马人13.有研究者论及某一古代文明时说道:它非起源于大河平原,而是崛起在贫瘠的火山高地和茂密的热带雨林之中。它没有金属工具,没有牛马猪羊,没有轮车,生产力水平只停留在石器时代,却建起了20层楼高的金字塔、遍饰精美浮雕的巨石祭坛、观测天体运行的天文台,培育出了世界文明之苑中耀眼的一朵奇葩。“它”位于(

)A.巴尔干半岛南部 B.北非的尼罗河流域C.中美洲尤卡坦半岛 D.欧亚非三洲交界处14.1499年,达·伽马的船队返回葡萄牙里斯本的消息传到威尼斯,引发了威尼斯人种种复杂情绪:震惊、焦虑、歇斯底里,他们认为这直接意味着本城命运的终结。这反映出威尼斯人(

)A.意图维护殖民霸权 B.担心欧洲贸易中心转移C.担忧欧洲物价上涨 D.反对东西方的商贸往来15.《全球通史》中有一段描述:“一方面,伊斯兰教帝国和儒家帝国闭关自守,愈来愈僵化;另一方面,欧亚大陆西端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彻底的变革。西欧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深远的变化,向海外的大规模扩张就是西欧所具有的新动力的一个表现。”该时段始于()A.1300年前后 B.1500年前后 C.1800年前后 D.1900年前后16.有学者写道:“(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由此可见,“哥伦布大交换”具有的特点包括(

)①内容具有丰富性

②范围具有全球性

③欧美人居主导地位

④结果具有双重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7.与新航路开辟相关的因素有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②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商路③葡萄牙西班牙政府支持海外探险

④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8.《辛迪巴德航海历险记》讲述商人辛迪巴德经历七次航海的旅行。他大都是从巴格达出发,走海路,顺流而下到巴士拉,然后一直向东航行,一次比一次远。到第六次航行时,船抵达“中国城”(海南岛)。该故事最有可能记载在(

)A.《吉尔伽美什》 B.《罗摩衍那》 C.《一千零一夜》 D.《岛夷志略》19.随着葡萄牙东方贸易帝国的创立,往日与印度进行贸易的阿拉伯商人和威尼斯商人的地位逐步下降。这个帝国由少数岛屿和散布于绕非洲去东方的航道上的沿海商埠组成,它们在战略上都是重要的据点。最早在这个帝国支持下到达卡里库特(印度)的船队是(

)A.迪亚士船队 B.哥伦布船队 C.达•伽马船队 D.麦哲伦船队20.“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A.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 B.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C.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D.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21.16世纪至17世纪,西欧国家纷纷发行主要用于海外探险和殖民战争的公债券,使充当政府和人民之间中介人的金融家大发横财,大部分公债落入包税者、商人和工场主手中。公债券的发行(

)A.完成了西欧资本的原始积累 B.壮大了欧洲的庄园经济C.助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D.促进了工厂制度的形成22.一位美国历史学家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该历史学家(

)A.揭示了资本主义扩张的源动力 B.对航海家的作用认识不足C.准确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动因 D.忽视了客观条件的重要性23.1497年,卡伯特带着英王亨利七世的特许状,从英国出发向西航行,到达纽芬兰岛北部并举行了占领仪式。凭借国王颁发的特许状,卡伯特以国家名义向任何使用这条航路的商人征收税款。据此推测,英王亨利七世支持卡伯特主要是为了(

)A.开辟最短的欧亚航线 B.应对价格革命的影响C.扩张英国的海上通道 D.打破荷兰的贸易垄断24.《新全球史》作者本特利说:“正当中国船队在印度洋上进行探察之时,欧洲航海家也正准备进入大西洋和印度洋。与郑和及其同伴不同的是……他们的探险有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是A.政治和军事动机B.经济和政治动机C.经济和宗教动机D.政治和宗教动机25.1609年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股票成为在这里上市交易的第一只股票,同年第一家现代银行意义的银行和国际结算银行——阿姆斯特丹银行也正式设立。这反映了(

)A.西欧重商主义思潮的兴起B.地中海周边商业贸易的繁荣C.商业革命带来的深刻变化D.通货膨胀引发西欧价格革命26.1581年,葡萄牙人开始将中国丝绸和印度棉纺织品,以及一些奴隶从澳门运送到马尼拉,再转装到西班牙大帆船上,运往美洲和西班牙。葡萄牙船只则在马尼拉装载西班牙大帆船从美洲运来的白银,返回澳门或果阿。此时的葡萄牙(

)A.垄断太平洋贸易B.参与全球贸易网络的构建C.热衷于商品输出D.得益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27.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大量贵金属源源不断流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这一现象(

)①搅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②使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③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④造成美洲原有社会的瓦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8.16世纪以后,随着海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欧洲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下列不属于商业革命表现的是(

)A.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 B.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出现C.货币贬值并伴随着物价上涨 D.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29.有史书描述说,他们在果阿、红海口和东非设立了永久性的堡垒,到达马六甲并从那里北上进入中国本土,东行到香料群岛中心——安汶,从而创建了一个帝国,一个依靠火器和海上霸权威力,以及交替使用战争与掠夺贸易维持的第一个商业殖民帝国。该描述中的“他们”指的是(

)A.阿拉伯人 B.葡萄牙人 C.西班牙人 D.英国人30.17世纪末,驻马德里的摩洛哥大使认识到:“西班牙人财富最多、收入最高,但是对奢华的热衷和文明的舒适征服了他们。你很少发现西班牙人像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热那亚人那样为从事商业奔走海外……在西班牙从事手工业的多是逃到西班牙寻找工作的法国人……很短时间就发了大财。”该现象反映出西班牙人(

)A.积累了雄厚的原始资本 B.错失了社会转型的发展机遇C.成为大西洋商路主宰者 D.沉溺于社会地位和奢侈生活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封建关系的基础是土地……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了封臣……封臣的权力和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是相应的……臣属意识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的契约。——(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著《世界通史》材料二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总之,庄园生产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庄园里的佃户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领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几天为领主干活,领主直接控制的农奴每周的大部分时间都要为领主干活。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材料三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而建立新城市符合国王们削弱诸侯势力的政治考虑,因而国王成为城市的长期盟友。……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冲击着传统的教权主义、普世主义与禁欲主义的束缚,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摘编自《世界中古史》(1)材料一揭示的是中世纪西欧的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封建关系的特点。(2)结合材料二,分析庄园有何特征?(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城市兴起产生的作用。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注释:①1487年,迪亚士沿非洲西海岸航行,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材料二

美国历史学者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在他1972年的著作《哥伦布大交换》中,首先提出了“哥伦布大交换”这个概念,指的是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它是人类历史上跨越种族的一个重要事件。在人类历史上,这是关于生态学、农业、文化许多项目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克罗斯比认为:“哥伦布航行带来的改变,最重大的一项,乃是属于生物式的改变。”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重大结果之一是:使旧大陆和新大陆的病菌、植物品种进行了交流互换,极大地影响了此后的世界历史。——摘引自武斌《记疫、祈祷、隔离与共生》(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注释①为例,任选图中②③④的一项进行注释(包含时间、人物、路线)。(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美洲传向世界的物种两例,并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参考答案1.【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图中①是中国,中国最早培育了粟和水稻,并非小麦,小麦发源于西亚,①错误,A项符号题意,A项正确;②是西亚地区,有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③是西非地区,培育出甜高粱、棉花等重要农作物,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④是中美洲玛雅文明,该地区人民计算时采用20进制,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2.【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西亚)。据材料“洪水未至,他先带来了讯息……修筑起拥有环城的乌鲁克的城墙”及结合所学可知,此史诗为《吉尔伽美什》,来自古代西亚苏美尔地区,A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吉尔伽美什》是古代西亚的史诗,不属于古代欧洲、南亚和美洲的文明成果,排除BCD项。故选A项。3.【答案】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上古时期(西亚)。大约5200年前,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出的楔形文字,是人类最早发明的文字,D项正确;东北非的古代埃及人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排除A项;《摩诃婆罗多》是南亚古印度文化成就,排除B项;希罗多德是欧洲古希腊史学家,排除C项。故选D项。4.【答案】A【详解】据所学,古希腊城邦往往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一些村落,面积狭小,人口不多,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城邦的基本特征,故A正确;贵族制、君主制都是政体形式,与“城邦的基本特点”不符,排除BC;开展海外殖民是当时希腊的经济活动方式,不是“城邦的基本特点”,排除D。故选A。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古西欧中后期的社会变迁。西欧中世纪抄本出现页边绘制装饰图画的传统,13世纪末时,一些抄本页边绘有封建骑士阶层在新兴银行家群体面前“落荒而逃”的场景,表明作为中世纪封建等级代表的骑士阶层地位受到冲击,反映出随着城市兴起、工商业的发展,封建等级秩序受到挑战,故选D项;材料无法体现骑士阶层弃武从商,排除A项;材料内容并未体现绘画艺术风格出现变革,排除B项;材料信息未体现商人与抄本创作之间的关系,排除C项。6.【答案】B【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632年—1258年(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通过设立学校、捐建图书馆、搜集书籍等方式,推动了文化事业的交流和传播,B项正确;阿拉伯帝国的举措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但阿拉伯帝国的文化政策并不是为了融合欧亚文化,排除A项;文化建设和武力扩张在阿拉伯帝国同时存在,都是强化统治的重要手段,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阿拉伯是东西方交流的中心,排除D项。故选B项。7.【答案】C【详解】据材料“农奴劳动所得完全上缴给主人”可得出封建领主对农民剥削的残酷性,C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及“国家”与“农民”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庄园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排除A、B两项;材料中的“农奴”没有人身自由,故D项中“雇佣关系”表述错误,排除D项。8.【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066年以后(英国)。根据材料“如果封臣不履行军役那么国王就要对他征收盾牌钱。从查理一世起,除了盾牌钱之外,国王还征收罚金,理由是贾医不服军役因而导致战场上缺少指挥官”可知材料体现出骑士应为国王服役,且国王可对不服军役的封臣征收盾牌钱,这体现了王权的加强,A项正确;国王征收盾牌钱和罚金并不等同于国家财政收入匮乏,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王权的强化,未涉及贵族势力衰弱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不体现英国的对外殖民战争,排除D项。故选A项。9.【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句欧洲中世纪流传的谚语可用于说明中世纪欧洲封君封臣制度的特征。中世纪的西欧实行封君封臣制度,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封君与封臣形成从属关系,但这种从属关系只存在于上下相邻的贵族等级之间,不能越级从属,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欧洲中世纪封君封臣制度的特征,不是生产关系的发展,排除A项;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已经进入封建社会,8世纪逐渐形成封君封臣制度,排除C项;近代前期,资本主义萌芽,欧洲社会阶层的急剧变动,排除D项。故选B项。10.【答案】B【详解】根据“向北控制食盐进口,向南控制黄金买卖。帝国收入的大部分都来自对这些和其他一些商品买卖的征税”可知加纳帝国的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对商业活动的税收,由此说明商业是加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项正确;材料说明加纳帝国商业发达,但不能据此说明其农业不发达,排除A项;材料涉及加纳的商业活动,黄金买卖是这些商业活动的组成部分,但不能说明黄金是主要的商品,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加纳的商业活动,不能说明加纳自然资源丰富,排除D项。故选B项。11.【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代印度创造出了种姓制度,其中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故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由此可知,阿育王应该属于刹帝利,B项正确;阿育王属于刹帝利,而不是婆罗门、吠舍和首陀罗,排除ACD项。故选B项。12.【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所学可知,波斯帝国是位于西亚伊朗高原地区以古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国。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开创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大帝的攻陷波斯波利斯,帝国灭亡。C项正确;亚历山大帝国(前336年至前323年),是对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马其顿王国的称呼,由著名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开创,其版图东起葱岭与印度河平原,南至波斯湾并包括埃及,西到色雷斯和希腊,北抵黑海及阿姆河,是历史上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第二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帝国。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632年至1258年)是阿拉伯半岛上的阿拉伯人于中世纪创建的一系列伊斯兰穆斯林封建王朝。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建立元首制,罗马共和国事实上被罗马帝国所取代。帝国鼎盛时期,疆域西起西班牙、高卢与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上游,南至非洲北部,北达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海。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3.【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美洲。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崛起在贫瘠的火山高地和茂密的热带雨林之中”“建起了20层楼高的金字塔、遍饰精美浮雕的巨石祭坛、观测天体运行的天文台”和所学知识可知,该文明是玛雅文明,位于中美洲尤卡坦半岛,C项正确;玛雅文明位于美洲尤卡坦半岛,非巴尔干半岛南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及北非的尼罗河流域,排除ABD项。故选C项。14.【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99年的欧洲。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是地中海被奥斯曼帝国所控制造成商路不畅,欧洲人只好另辟蹊径,因此当达·伽马的船队返回葡萄牙后,地处地中海的威尼斯人震惊、焦虑,因为他们担心达·伽马新开辟的海上航线会取得地中海造成贸易中心转移,B项正确;材料信息不涉及殖民霸权问题,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威尼斯人担忧欧洲物价上涨,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威尼斯人对东方商贸往来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B项。15.【答案】B【详解】据材料“向海外的大规模扩张就是西欧所具有的新动力的一个表现”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500年前后西欧进行的新航路开辟,通过早期的殖民扩张,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体,B项正确;新航路开辟时间是1500年前后,ABD项时间不符,排除。16.【答案】D【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材料“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可知内容具有丰富性,①正确,据材料“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世界的风貌与历史”可知,范围具有全球性,②正确,据材料“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可知结果具有双重性,④正确,D项正确;材料“(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世界的风貌”可知主导哥伦布大交换的是欧洲人,并非欧美人,③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17.【答案】A【详解】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直接原因是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商路;葡萄牙西班牙政府支持海外探险是新航路开辟的政治因素;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属于新航路开辟的技术因素,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故A正确;B、C和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8.【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阿拉伯帝国时期。据材料可知,阿拉伯《一千零一夜》中的辛巴达航海记,讲述辛巴达在七次航海经历的冒险旅程,C项正确;《吉尔伽美什》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与材料描述信息不符,排除A项;《罗摩衍那》是印度古代两大梵文叙事诗之一,与材料描述信息不符,排除B项;《岛夷志略》是元代民间航海家汪大渊所著记述海外诸国见闻的著作,与材料描述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9.【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随着葡萄牙东方贸易帝国的创立,往日与印度进行贸易的阿拉伯商人和威尼斯商人的地位逐步下降”,结合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方向,得出最早在这个帝国支持下到达卡里库特(印度)的船队是达•伽马船队,C项正确;迪亚士船队没有到达印度,排除A项;哥伦布和麦哲伦是在西班牙支持下进行航行的,排除BD项。故选C项。20.【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最佳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航路开辟时的欧洲。根据“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可得出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跌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即使没有哥伦布,也会有其他人开辟新的航线,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B项正确;ACD项都是只是原因之一,并不是主要原因,因此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21.【答案】C【详解】据材料可知,16世纪至17世纪,西欧国家纷纷发行主要用于海外探险和殖民战争的公债券,使充当政府和人民之间中介人的金融家大发横财,大部分公债落入包税者、商人和工场主手中,增加了资本原始积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前进行的资本积累,都被称为资本原始积累,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欧洲庄园经济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材料强调的公债与庄园经济无关,排除B项;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产物,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2.【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可知该历史学家认为商业活动推动殖民范围的扩大,商业资本成为殖民扩张的内在动力,强调了资本家对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作用,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具有扩张性这一本质特征,A项正确;该学者认为企业家在新航路开辟中的重要性高于航海家,关注主体在企业家,而非航海家,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包含多个领域,仅强调企业家的作用并不全面、准确,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排除D项。故选A项。23.【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末,即新航路开辟时期,亨利七世支持航海家从英国到纽芬兰岛的探险,允许其以英国名义向使用该航路的商人征税,说明亨利七世支持卡伯特航海的主要目的是,扩张英国的海上通道,C项正确;英国西行到纽芬兰岛北部并非欧亚间的航线,排除A项;价格革命发生在16世纪,排除B项;15世纪末,荷兰尚未建立,其贸易垄断地位还未形成,排除D项。故选C项。24.【答案】C【详解】题目中的“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开辟”均在专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进行,均含有政治动机,故由设问要求“‘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是”即可排除与此不符的A、B、D三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新航路的开辟体现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作为货币的黄金和白银的需求迫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欧弘扬和传播基督教的热情。这表明经济和宗教动机是“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故选C。25.【答案】C【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引发欧洲商业革命,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商业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材料反映了商业革命带来的深刻变化,C项正确;重商主义思潮兴起于15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因此材料内容与地中海周边商业贸易无关,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后,大量黄金白银流入欧洲,引发价格革命,导致通货膨胀,D项说法前后颠倒,排除D项。故选C项。26.【答案】B【解析】热门考点:马尼拉大帆船贸易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葡萄牙将世界各地的商品、奴隶和白银进行转运贩卖,结合材料中出现的时间“1581年”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加强,世界市场雏形出现,葡萄牙参与了全球贸易网络的构建。A项无中生有:材料能体现葡萄牙参与全球贸易网络的构建,但无法说明其垄断了太平洋贸易。C项概念混淆:当时的葡萄牙热衷于对外殖民掠夺,说明其有足够的商品生产能力保证对外的商品输出。D项时空错位:当时处于新航路开辟时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不是基本形成。27.【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大量贵金属源源不断流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价格波动搅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依赖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殖民扩张掠夺造成美洲原有社会的瓦解,④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28.【答案】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反向题。时空是16世纪以后(欧洲)。据所学知识可知,货币贬值并伴随着物价上涨,属于价格革命的表现形式,而非商业革命,C项符合题意;商品种类与流通量成倍增长、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所出现以及贸易中心的转移,都属于商业革命的表现,排除ABD项。故选C项。29.【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本题材料“创建了一个帝国,一个依靠火器和海上霸权威力,以及交替使用战争与掠夺贸易维持的第一个商业殖民帝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葡萄牙将巴西变成殖民地,并在非洲沿岸、印度果阿、马六甲和中国澳门等地建立了几十个殖民据点和商站,B项正确;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与材料时间和地区不符,排除A项;西班牙的殖民侵略以美洲为主,除巴西之外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以及亚洲的菲律宾逐渐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与材料地区不符,排除C项;17世纪,英国才来到亚洲,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30.【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西班牙)。根据材料可知,西班牙通过早期殖民扩张获得巨额财富,追求奢侈生活,忽视商业发展和手工业生产,而荷兰、英、法等国人为从事商业奔走海外、从事手工业生产,很短时间就发了大财。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西班牙人一味追求消费、忽视投资与生产,错失了社会转型的发展机遇,B项正确;西班牙被称为“黄金漏斗”,美洲的金银主要用来贵族消费,并未转化为资本积累,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信息能反映出西班牙的商业中心地位,排除C项;西班牙人沉溺于社会地位和奢侈生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31.【答案】(1)制度:封君封臣制度。特点:以土地为纽带;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具有统一性;封君封臣存在契约关系;等级关系严格。(2)特征: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领主与佃户间是剥削、被剥削的契约关系。(3)作用:推动工商业繁荣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促进了早期资产阶级产生;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促进封君封臣制度瓦解;市民参政有利于城市自治运动的开展和议会制度的出现;打破了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推动了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的发展;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详解】(1)制度:根据材料一中“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