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法考》试卷一甄题第二阶段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和解析_第1页
全国《法考》试卷一甄题第二阶段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和解析_第2页
全国《法考》试卷一甄题第二阶段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和解析_第3页
全国《法考》试卷一甄题第二阶段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和解析_第4页
全国《法考》试卷一甄题第二阶段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法考》试卷一甄题精选第二阶段综合测试

卷含答案和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

1、张某因打李某被某县公安局一派出所罚款50元,张某不取向县

公安局提起复议,县公安局撤销了该处罚决定,李某不服向某县人民法

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如何办理?

A、应予受理

B、不予受理

C、驳回起诉

D、告知其向某市公安局申请复议

【参考答案】:A

【解析】行政诉讼中原告资格的构成要件。原告必须是承担具体行政行为法律后果或受其影响

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特定情况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使不是直接相对人,但只要其

有足够充分的理由认为其权益受到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影响,也可以成为行政诉讼原告。只要原告“认

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就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也应当受理。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也规定:与撤销或者变更具体行政行

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2、修帕公司与维塞公司签订了出口200吨农产品的合同,付款采用

托收方式。船长签发了清洁提单。货到目的港后经检验发现货物质量与

合同规定不符,维塞公司拒绝付款提货,并要求减价。后该批农产品全

部变质。根据国际商会《托收统一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如代收行未执行托收行的指示,托收行应对因此造成的损失对修

帕公司承担责任

B、当维塞公司拒付时,代收行应当主动制作拒绝证书,以便收款人

追索

C、代收行应无延误地向托收行通知维塞公司拒绝付款的情况

1

D、当维塞公司拒绝提货时,代收行应当主动提货以减少损失

【参考答案】:C

3、甲经贸公司租赁乙大型商场柜台代销丙厂名牌床罩。为提高销售

额,甲公司采取了多种促销措施。下列措施哪一项违反了法律规定?

A、在摊位广告牌上标明“厂家直销”

B、在商场显著位置摆放该产品所获的各种奖牌

C、开展“微利销售”,实行买一送一或者买100元返券50元

D、对顾客一周之内来退货“不问理由一概退换”

【参考答案】:A

4、关于刑事责任、犯罪、刑罚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刑事责任是一个独立的概念,与刑罚没有关系

B、刑事责任是一个独立的概念,与犯罪没有关系

C、刑事责任是介于犯罪和刑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关系密切

D、刑事责任虽与犯罪、刑罚有联系,但联系不大

【参考答案】:C

【知识点】刑事责任、犯罪、刑罚的关系。

【解析】刑事责任是行为人对违反刑事法律义务的行为所引起的刑事法律后果的一种应有的承

担的标准,也是国家对实施刑事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人的一种否定评价。从此定义可知,刑事责任是

介于犯罪和惩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刑事责任产生于犯罪,是犯罪引起的必然后果。刑事责任是刑罚

的先导,它与刑罚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刑事责任的存在决定刑罚适用的现实可能性;

⑵刑事责任的大小是判处刑罚轻重的标准;(3)刑罚是刑事责任的主要体现形式,刑事责任主要是通

过刑罚来实现的。

5、下列哪项行为不属于国际法上的国家内政?()

A、一国决定邀请另一国的军舰来访

B、一国决定参加某一国际金融组织

2

C、一国决定建立种族隔离区,以解决日益增多的种族冲突

D、一国决定改变现行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C

【解析】:内政的范畴

内政是国家基于其管辖的领土而行使主权的表现,包括建立国家政

权体制和建立社会、法律、行政、经济、教育、文化等制度,以及开1

辰对外交往等所有方面的措施和行动。内政一般以领土为基础,但内政

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发生在一国领土内的事并非均属于内政的范畴,同

时也有在领土外从事一国内政的情况,上述ABD选项均应属于内政的范

畴。C选项虽然发生在一国领土内.但由于违反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因

此不属于内政的范畴。

6、下列有关罗马法复兴运动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意大利的波伦亚是罗马法复兴运动的发源地

B、14世纪的评论法学派在罗马法复兴运动中起了开创性的作用

C、经过罗马法复兴运动,在中世纪后期形成了一个世俗的法学家阶

D、罗马法的复兴构成近代自然法学说的思想来源之一

【参考答案】:B

【解析】:罗马法复兴经历了注释法学派和评论法学派两个阶段,是注释法学派揭开了复兴罗

马法的序幕,是注释法学派在复兴罗马法的运动中,起了开创作用。因此B选项不正确。

7、甲公司是从事商品销售的,今年在公司财务清理时发现去年超过

应纳税额缴纳税款的,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多长时间内发现的,可向

税务机关要求退还,税务机关经查实后应立即退还?O

A、随时

B、2年

3

C、3年

D、5年

【参考答案】:C

【解析】: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税款的退税时间

【解析】《税收征收管理法》第51条: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

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三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

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

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退还。因此,选C

8、保育院的院长张阿姨经常对所照管的弱智少年进行虐待,情节严

重,多次强迫数名弱智少年卖血,一少年反抗,张阿姨将其打成轻伤,

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

A、对张阿姨应以强迫卖血罪和故意伤害罪并罚

B、张阿姨构成虐待罪

C、对张阿姨只应以强迫卖血罪处罚

D、对张阿姨应以故意伤害罪处罚

【参考答案】:C

【知识点】强迫卖血罪

【解析】虐待罪要求必须有家庭成员关系,B.项很容易排除。

对于强迫卖血罪,刑法333条规定:以暴力、威胁方法强迫他人出

卖血液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对

他人造成伤害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解题关键在于对刑法333条的理解。强迫卖血罪对他人造成伤害,

仅限于重伤;强迫卖血造成轻伤的,仍应定强迫卖血罪。

9、在《十二表法》制定之后,罗马主要使用的是:O

A、成文不公开的习惯法

4

B、公开的成文法

C、不成文公开的习惯法

D、不成文不公开的习惯法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罗马《十二表法》的影响。在《十二表法》制定之后罗马使用的主要

是公开的成文法律。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8项。

10、下列所述的法律原则中,属于政策性原则的是:

A、《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的

原则

B、《婚姻法》规定,我国鼓励晚婚晚育和实行计划生育

C、《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

原则

D、《刑事诉讼法》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

确定有罪

【参考答案】:B

【解析】:公理性原则,即由法律原理构成的原则,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原则,在国际范围内

具有较大的普适性;政策性原则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出于一定的政策考量而制定的一些原则,具有针对

性、民族性和时代性。A项是民事活动的三项基本原则,属于公理性原则,A不选。B项中鼓励晚婚

晚育和实行计划生育是和我国现阶段的特殊国情相关的,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属于政策性原则。

B项为本题答案。C项的“诚实信用原则”属于法律的公理性原则,不选。显然,D项属于公理性原

则。

11、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登记机关依法予以

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

上被称作什么?

A、法律事件

B、法律事实

C、事实行为

5

D、事实关系

【参考答案】:B

【解析】:对法律事实的掌握

法律事件与法律事实粗看没有区别,实际上在法理学中是不同的。

法律事实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男女双方申请结婚登记引起了法律

关系的产生,这是一种法律行为,而不是法律事件,由于选项中不存在

“法律行为”,故取其上位概念“法律事实”,正确答案应选B。“事

实行为”和“事实关系”两个选项是用来扰乱考生视线的,根本就不属

于法理学中的概念,所以不选C和D。

12、下列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为是:

A、张某不服甲区行政机关对其民事纠纷作出的行政裁决

B、某村村民不服乙乡政府要求该村缴纳防洪治水费

C、刘某对丙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其抚恤金不服

D、某村全体村民不服地方性法规的规定

【参考答案】:D

【解析】:行政裁决直接关系到行政相对人的权益,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八)项

的规定,相对人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因此,选项A属于行

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学\法/网|根据《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六)(七)项的规定,相对人认为

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给抚恤金和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选项

B、C属于行政诉讼的范围。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案件限于具体

行政行为案件和行政合同案件。地方性法规的制定机关是省级及较大的

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本不是行政行为,当然不是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13、甲国提名乙担任甲国驻丙国武官,丙国宣布乙为不受欢迎的人。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丙国宣布乙为不受欢迎的人,不必向甲国解释原因

B、丙国宣布乙为不受欢迎的人,必须向甲国解释原因

6

C、丙国必须在乙到任前宣布其为不受欢迎的人

D、丙国在乙到任后就不能再宣布其为不受欢迎的人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点是《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关于使馆人员派遣的规定。依照《维也纳外交

关系公约》的规定,接受国得随时不具体解释即通知派遣国宣告使馆外交人员为不受欢迎的人或者其

他人员为不能接受。对于使馆任何人员,接受国可以在他到达接受国国境前宣告为不受欢迎的人或不

能接受,从而拒绝给予入境签证或者拒绝其入境。外交人员或其他人员就任后从事了与其身份不符的

行为,而被终止职务的情况下,也可被宣布为不受欢迎或不能接受。故选A。

14、为了实现联合国促进国际法的发展与编纂的职能,联合国专门

成立了负责编纂国际法的机构,该机构是指:()

A、法律委员会

B、国际法委员会

C、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D、国际法院

【参考答案】:B

【解析】:联合国负责编纂国际法的机构

为履行联合国宪章关于国际法编纂的职能,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通

过决议,设立国际法委员会作为负责编纂国际法的主要机构。

15、罗马法已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阶段的标志是哪项?

A、《十二表法》的制定

B、平民会议的召开

C、万民法的形成

D、《民法大全》的问世

【参考答案】:D

7

【解析】:查士丁尼皇帝为重建和振兴罗马帝国,成立了法典编纂委员会进行法典编纂工作。

从公元528-534年,先后完成了三部法律法规汇编:《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公元565年,法学家又汇集了公元535-565年查士丁尼皇帝在位时所颁布的

敕令168条,称为《查士丁尼新律》。以上四部法律汇编,至公元12世纪统称为《国法大全》或

《民法大全》。《国法大全》的问世,标志着罗马法已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阶段。

16、根据《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某大学教授在2007年6月份的下

列哪些收入不应缴纳个人所得税?O

A、工资5000元

B、在外兼课取得报酬6000元

C、出版教材一部,获稿酬1.2万元

D、被评为优秀教师,获奖金5000元

【参考答案】:D

【解析】:个人所得税缴纳范围

【解析】《个人所得税法》第1条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

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

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故,该教授的ABC项收入均应纳税。而根据第4条第1款规定,可以免纳个人所得税,故D项不应缴

纳所得税。

17、甲与走私钢材的罪犯通谋,为其提供货款、资金、账号、发票、

证明,或者为其提供运输保管、邮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论处。

A、伪造发票共犯

B、伪证罪共犯

C、走私普通货物罪共犯

D、破坏通信罪共犯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涉及走私罪。甲与走私钢材的罪犯在主观上有共同故意,在客观上实施了共同

的犯罪行为,帮助他人走私,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共犯。见《刑法》第25、153条。甲是与走私罪犯

共谋,不成立其他罪的共同犯罪。

8

18、全国人大开展工作的基本形式是:()

A、组成代表团视察工作

B、召开全国人大会议

C、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

D、制定和通过基本法律

【参考答案】:B

19、下列有关唐宋之前中国古代各时期中央司法机关的表述,不正

确的是:

A、西周时期中央最高司法官吏是大司寇

B、西汉时期中央司法机关的长官为廷尉

C、东汉时期中央最高监察官是御史大夫

D、北齐时期廷尉扩充为大理寺

【参考答案】:C

【解析】:周天子是最高裁判者,中央设大司寇,负责实施法律法令,辅佐周王行使司法权。

大司寇下设小司寇,辅佐大司寇审理具体案件。大、小司寇下设专门的司法属吏。此外,基层设有土

师、乡士、遂士等,负责处理具体司法事宜。因此,A项正确。皇帝掌握最高审判权;廷尉为中央司

法机关的长官,审理全国案件。汉承秦制,廷尉仍为中央司法长官,郡守为地方行政长官,也是当地

司法长官,负责全郡案件审理;县令兼理本县司法,负责全县审判工作;基层设乡里组织,负责本地

治安与调解工作。由此,B项也正确。汉代时期御史大夫(西汉)、御史中丞(东汉),负责法律监

督。西汉武帝以后设立司法校尉,监督中央百官与京师地方司法官吏;刺史,专司各地行政与法律监

督之职。所以,C项错误,正确的应该是御史中丞。北齐时期正式设置大理寺,以大理寺卿和少卿为

正副长官。大理寺的建立增强了中央司法机关的审判职能,也为后世王朝健全这一机构奠定了重要基

础。D项正确。

20、在我国,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法律监督的专门国家机关是

A、国家监察机关

B、国家检察机关

C、国家审判机关

9

D、国家立法机关

【参考答案】:B

【解析】:检察机关的监督属于司法机关的监督,其是一种专门监督。

21、地方国家机关有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权力。下列关于规范性文件

批准或备案要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江苏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无需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但需报

其备案

B、深圳市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需经过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生效,

并需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C、西藏自治区人大制定的自治条例需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D、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制定的单行条例需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生效,并需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参考答案】:D

22、甲因为男友乙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某日把乙引到家中将

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咖啡让乙喝下。乙在甲的床上昏睡,甲离家到

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回家,

发现乙已经被人送医院抢救,未死。甲大喜过望。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

处理?()

A、按既遂犯处罚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免除处罚

【参考答案】:C

【考点】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界限

10

【解析】成立自动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采取防止结果发生的措施。甲的

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23、《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间不起诉又不

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Oo

A、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强制执行

B、申请劳动行政部门强制执行

C、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D、申请工商行政部门强制执行

【参考答案】:C

【解析】: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

《劳动法》第83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

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

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

院强制执行。”故本题选C。

24、甲系某商店的收银员。甲先后拾得顾客遗忘在收银台的信用卡

三张,后甲采用冒充持卡人签字的方法,用拾得的信用卡消费,获取金

额累计9万余元。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罚?

A、侵占罪

B、职务侵占罪

C、诈骗罪

D、信用卡诈骗罪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点是信用卡诈骗罪、诈骗罪、职务侵占罪、侵占罪的界限。信用卡诈骗罪,

是指使用伪造、变造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或者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进行诈骗活动,数

额较大的行为。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埋藏物

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还,数额较大的行为。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以

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骗取、窃取或以其他手段占有本单位数额较大的财物的

11

行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

行为。本案中,甲拾得他人信用卡并长期使用的行为并不属于将他人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的侵占性质,

且没有拒不交出的情节,不构成侵占罪。甲冒用信用卡消费,并未占有本单位的财物,也不构成职务

侵占罪。甲的行为属于诈骗性质,但是,刑法将信用卡诈骗罪从普通诈骗罪中分离出来,规定为独立

的犯罪,甲的行为就不能按诈骗罪处罚。甲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符合信用卡诈骗罪的特征。故选

Do

25、甲制药厂组织本厂技术人员,针对竞争对手乙厂在市场上大卖

的主打产品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该产品的成分,得出了乙厂新开发的该

种药品的配方,并根据此配方推出了本厂的一种新药。乙厂在市场上见

到这种新药十分震惊,经调查查清了其中原委,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甲厂赔偿损失,并停止生产这种药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哪项?O

A、甲厂不构成不正当竞争,因为该行为属于反向工程

B、甲厂构成不正当竞争,但只能停止生产这种药品,而不能赔偿损

C、甲厂的行为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D、乙厂的诉讼请求应予支持

【参考答案】:A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

规定,通过自行开发研制或者反向工程等方式获得的商业秘密,不认定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第

(1)、(2)项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前款所称“反向工程”,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从公开渠道取得的产

品进行拆卸、测绘、分析等而获得该产品的有关技术信息。当事人以不

正当手段知悉了他人的商业秘密之后,又以反向工程为由主张获取行为

合法的,不予支持。

而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规定,以及结合从题干所述的情

形来看,题目中甲厂的行为属于反向工程,故不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

为,A为唯一当选答案。

26、下列关于两汉时期法律儒家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12

A、上请制度始于汉高祖刘邦,到东汉时期已成为官贵的一项普遍特

权,但死刑不能适用该制度

B、恤刑只针对老幼

C、亲亲得相首匿原则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罪犯都应该不负刑事责任

D、春秋决狱实行论心定罪的原则

【参考答案】:D

【解析】:汉高祖刘邦七年下诏:“郎中有罪耐以上,请之。”即通过请示皇帝给有罪贵族官

僚某些优待。其后,宣帝、平帝相继规定上请制度,凡百石以上官吏、公侯及子孙犯罪,均可以享受

“上请”优待。东汉时“上请”适用面越来越宽,遂成为官贵的一项普遍特权,从徒刑二年到死刑都

可以适用。因此,A项不正确。汉代统治者以“为政以仁”相标榜,强调贯彻儒家矜老恤幼的恤刑思

想。年80岁以上的老人,8岁以下的幼童,以及怀孕未产的妇女、老师、侏儒等,在有罪监禁期间,

给予不戴刑具的优待,老人幼童及连坐妇女,除犯大逆不道诏书指明追捕的犯罪外,一律不再拘捕监

禁。因此,B项不正确。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是汉宣帝时期确立的。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犯罪可以不

负刑事责任。来源于儒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理论,对卑幼亲属首匿尊长亲属的犯

罪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尊长亲属首匿卑幼亲属,罪应处死的,可以上请皇帝宽待。C项表述用词

太绝对,不够严谨,亲属间首谋藏匿犯罪的行为不是必然免除刑事责任的。汉代中期以后,儒家正统

思想已经确立,实行春秋决狱、“论心定罪”的原则,如犯罪人主观动机符合儒家“忠”、“孝”精

神的,即使其行为造成社会危害的,也可以减免刑事处罚;相反,犯罪人的主观动机严重违背儒家倡

导的精神,即使没有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也要给予严惩。故D项表述正确。

27、有的公园规定:"禁止攀枝摘花。”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

也可以解释为:不允许无故毁损整株花木。这一解释属于下列哪一项?

A、扩大解释

B、文法解释

C、目的解释

D、历史解释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解释

28、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选举、决定和罢免国家

机关重要领导人的职权,下列不属于由全国人大选举、决定的职务的为?

13

A、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B、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C、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

D、国务院各委员会主任

【参考答案】:C

29、张某从邻居男孩小伟手中骗得房门钥匙一把,即作了模压并仿

制,后还了钥匙。一日张某拿着仿制的钥匙去小伟家企图开门行窃,因

钥匙仿制不准,未能得逞,准备回家加工后继续作案,此时被人抓获。

张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参考答案】:C

【解析】::【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刑法》第22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

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

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

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14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

减轻处罚。

从题中可以看出,张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因为其本人意志外的

原因而未能得逞,其行为符合犯罪未遂的特征。故C项为正确答案。

30、《南极条约》对缔约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规定是:O

A、冻结现状

B、维持现状

C、缔约国放弃

D、缔约国相互承认和支持

【参考答案】:A

【解析】:《南极条约》关于缔约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规定

《南极条约》是1959年经12国华盛顿会议签订的有关南极地位的

条约。它规定,条约的任何规定都不能解释为缔约任何一方放弃在南极

原来所主张的领土主权权利或领土要求;在条约有效期内发生的一切行

为或活动,都不得构成各国主张、支持或否定对南极领土主权要求的基

础。也不得创设在南极的任何主权权利;在条约有效期内,缔约国不得

对南极提出新的领土主权要求或者扩大现有的要求。因此是冻结各国的

主权要求,而不是放弃。

31、在某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行政规章中,明确规定将对某种违法

行为的罚款权“授权”给某个非行政机关组织,根据这一规章的规定,

下列哪个组织应该行使该行政处罚权?

A、自由地行使罚款权

B、对自己的行为后果独立地承担法律责任

C、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D、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处罚

15

【参考答案】:D

【解析】:见《行政处罚法》第16条、18条、17条规定。

32、依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下列哪项措施是成员方

可以实施的与国民待遇和普遍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相符合的与贸易有关的

投资措施O

A、限制企业购买或使用进口产品的数量

B、将企业进口产品的数量与该企业出口当地产品的数量或价值相联

C、为了平衡外汇收支发展中国家对国民待遇和一般数量限制原则的

暂时背离

D、规定企业出口销售产品时当地生产的数量或价值的比重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成员国可以采取的投资措施。

根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1994年《关贸总协定》中的

所有例外都可以视其具体情况适用于该协议。发展中国家成员可以暂时

背离国民待遇和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但这种自由地背离应符合1994

年《关贸总协定》第18条的规定,即主要是为了平衡外汇收支和扶持国

内幼稚产业的发展等目的。因此C项是正确答案,A、B、D三项都属于

成员方不得采取的限制措施

33、在某通信建设公司铺设电缆施工时,当地农民甲某乘无人看守

之机,切断电缆线150余米(价值达3800余元),并将其中的铜芯抽出

来卖。甲某的行为构成

A、故意毁坏财物罪

B、盗窃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16

D、故意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参考答案】:B

【解析】:《刑法》第124条规定: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构

成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但应当注意的是本罪的构成要求犯罪对象必须是正在使用的

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而本题中所盗取的电力线是尚在施工之中,显然还没有投入使用,故

不存在公共安全问题,因而不构成故意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但甲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是毫无疑问的。

本题考查的是盗窃罪与故意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该行为一般情况下属于想像竞合犯,但在本题中该

行为不构成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

34、根据《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的规定,设甲、乙、丙国都是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的会员国,以下投资者中,一般不能够被多

边投资担保机构承保的是哪项?O

A、甲国国民独资在乙国建立的外资公司

B、甲国国民与乙国国民在丙国建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伙企业

C、甲国国民与乙国国民合资的公司A在丙国进行投资

D、A公司在甲国注册并在甲国设有主要营业点,A公司在乙国的投

【参考答案】:B

【解析】:考点:《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承保范围。就合格的投资者而言,《多边投资担

保机构公约》第13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自然人和法人有资格获得机构的担保:(1)该自然人为东

道国以外一会员国国民;(2)该法人在一会员国注册并在该会员国设有主要业务点,或其多数资本为

一会员国或几个会员国或国民所有;在上述任何情况下,该会员国必须不是东道国。因为合格的投资

者必须是自然人或法人,所以首先排除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伙企业,故B项人选。A项的情况属于

“自然人为东道国以外一会员国国民”,所以可以被承保。C项的情况属于“法人”(公司A)的多数

资本为几个会员国或者其国民(甲国、乙国)所有,且会员国必须不是东道国,所以C项也是合格的投

资者。D项属于“该法人(公司A)在一会员国注册(甲国)并在该会员国设有主要业务点,且该会员国

必须不是东道国(甲国不等于乙国)”,所以D项是合格的投资者。故本题选B。

35、星光公司欲在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区旁新开一家大型KTV娱乐场

所,向文化行政部门申请审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化行政部门进行行政许可听证只能依有关当事人的申请,不能

主动进行

17

B、文化行政部门应当在举行听证的5日前,将听证的时间、地点、

听证事项等通知行政许可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和其他听证参加人,并予

以公告

C、申请人、利害关系人承担组织听证的费用

D、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

或者盖章

【参考答案】:D

【解析】:根据《行政许可法》第46条的规定:“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

听证的事项,或者行政机关认为需要听证的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当向

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故文化行政部门也可主动向社会发出公告并举行听证,故A选项错误。

《行政许可法》第48条第1款规定:“听证按照下列程序进行:(一)行政机关应当于举行听证的

七日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必要时予以公告;……”B选项错在5天

前,故B选项错误。《行政许可法》47条第2款规定:“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

听证的费用。”故C选项错误。《行政许可法》第48条第1款规定:“听证按照下列程序进

行:……(五)听证应当制作笔录,听证笔录应当交听证参加人确认无误后签字或者盖章。”故D选

项正确。

36、我国选举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根据各

行政区域的人口总数来确定。假设某镇人口为15万人,那么该镇人民代

表的总额最多是多少?

A、150人

B、135人

C、130人

D、140人

【参考答案】:C

【解析】: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规定

《选举法》第9条第1款第(四)项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代

表名额基数为40名,每1500人可以增加1名代表;人口超过9万的乡、

民族乡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100名;人口超过13万的镇的代表总名额

18

不得超过130名;人口不足2000人的乡、民族乡、镇的代表总名额可以

少于40名。”

某镇总人口为15万人,超过13万人,故代表总名额最多为130名。

从本题可以看出司法考试对基础理论的要求更加全面,更加细致,考生

应注意把握以下内容:

(1)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名额基数为350名,人口超

过1亿的省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1000名(350名W省人大代表

总名额W1000名)o

(2)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代表名额基数为240名,人口超

过1000万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650名(240名W设区的市、

自治州人大代表总名额W650名)。

(3)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代表名额基数为120

名,人口超过165万的代表总名额不得超过450名:人口不足

5万的,代表总名额可以少于120名(120名W县、自治县、不

设区的市、市辖区人大代表总名额W450名)。

37、法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概念,人们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侧面来理解、解释和适用这一概念,但必须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

的基本特征。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未能准确地把握这一

概念的基本特征?()O

A、研究我国的法律体系必须以我国现行国内法为依据

B、在我国,近代意义的法律体系的出现是在清末沈家本修订法律后

C、尽管香港的法律制度与大陆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但中国的法

律体系是统一的

D、我国古代法律是诸法合体,没有部门法的划分,不存在法律体系

【参考答案】:D

19

【解析】:「考点」法律体系「解析」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

律体系,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法律体系是一国国内法构成的体系,不包括完整意义的国际法即国际公法。

A项强调以国内法为依据是正确的;近代的法律体系是从清末沈家

本修律开始的,B项正确;香港和大陆属于同一法律体系,因此C项也

正确;我国古代虽然是诸法合体,不存在部门法的划分,但也存在着法

律体系,因此D项不正确。

38、在一起民事案件中,王律师担任一审原告的诉讼代理人。该案

上诉后,王律师又接受原一审被告的委托担任其诉讼代理人,对王某的

行为应该给予何种处分

A、停止执业3个月以上一年以下

B、吊销律师执业证书

C、取消律师资格

D、刑事追究

【参考答案】:A

【解析】:律师法第四十四条律师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设区的市的

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给予停止执业三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处罚;有违法所

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一)同时在两个以上律师事务所执业的;(二)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

代理的。

39、中国某工人甲在中国某港口使用某外国公司的工具进行正常作

业时,因工具的设计原因使甲受到伤害,甲向法院起诉,则法院:O

A、可以适用外国法律判决外国公司赔偿损失

B、选择对受害人有利的法律判决外国公司赔偿损失

C、应适用中国法律判决外国公司赔偿损失

D、应适用外国法律判决外国公司赔偿损失

【参考答案】:C

【解析】:中国关于侵权行为法律适用的规定

20

根据《民法通则》第146条规定,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适用侵权

行为地法。本案中.侵权行为地为中国某港口,因此应适用中国法律,

所以选C。

40、甲、乙两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造成侵权,赔偿请求人

丙依法可以采取下列何种正确解决方式?

A、可择一机关提出赔偿请求,也可向甲、乙两机关同时提出赔偿请

求,甲、乙两机关具有连带行政赔偿责任

B、可择一机关提出赔偿请求,在此种情况下,另一机关便可免除赔

偿责任

C、必须向两机关同时提出赔偿请求,并由两机关共同进行赔偿

D、不必向两机关提出赔偿请求,可直接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

议与向法院提起诉讼

【参考答案】:A

【解析】见《国家赔偿法》第20条、第21条

二、多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符合题意)。

2、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

次会议对《律师法》进行了修订。根据修订后的《律师法》,下列哪些

选项是错误的?

A、受委托的律师自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和复制与

案件有关的所有材料

B、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

委托的律师凭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

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律师会见犯罪

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监听

21

C、律师在法庭上发表的代理、辩护意见不受法律追究。但是,发表

危害国家安全、恶意诽谤他人、严重扰乱法庭秩序、泄露商业秘密的言

论除外

D、律师是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

和正义的国家法律工作人员

【参考答案】:A,C,D

3、关于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O。

A、立法体系又称法的渊源体系

B、法律体系与立法体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C、在成文法国家,立法体系一般即等同于法律体系

D、立法体系是法律体系的基础

【参考答案】:A,B

【考点】法律体系

[解析】立法体系是指与一国立法体制密切相关的各有权机关依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的各种规

范性法律文件所构成的体系。法律体系只包括现行法。而立法体系不仅包括现行法,也包括已经废止

或自动失效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4、行为人在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有哪些?

A、行为人的行为依法不构成犯罪,而行为人误认为构成了犯罪

B、行为人的行为在法律上规定为犯罪,而行为人却误认为不构成犯

C、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在罪名上的误解

D、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应判处的刑罚轻重的存在的误解

【参考答案】:A,B,C,D

【解析】:所谓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有不正确的理解。行为

的违法性是构成犯罪的基本特征之一。具体说,有以下几种情况:

22

1、某种行为在刑法上并不认为是犯罪,而行为人由于误解法律而认

为是犯罪。

2、行为人认为自己的行为并不构成犯罪,但实际上是刑法所禁止的

犯罪行为。

3、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在犯罪性质和刑罚轻重上有不正确的认

识。

5、2003年8月,由于天气干旱,农民甲的农作物缺水,甲便将某

化肥厂排放的污水引入自己的农田灌溉,结果造成农作物死亡,甲要求

化肥厂承担赔偿责任。下列关于此案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O

A、根据无过错原则,化肥厂应承担赔偿责任

B、甲可以直接以化肥厂为被告提起诉讼

C、化肥厂须举证证明损害是由甲自己的行为造成的方可免责

D、甲提起诉讼的最后期限为2006年8月

【参考答案】:B,C,D

【考点】环境民事责任

【解析】环境民事责任实行无过错原则。但在三种情形下可免予承担环境民事责任:①由不可

抗力造成并且行为人及时采取合理措施。②受害者自我致害。③第三者过错。故A错误。《环境保护

法》第42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故D正确。在环境民事诉讼中主要由被告负举证责任,《民诉意见》第

74条规定:“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举

证责任。”故C正确。根据《环境保护法》第41条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

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故B项正确。

6、以下哪些行为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

A、甲公司以虚构已税货物出口事实为目的,伪造或者签订虚假的买

卖合同

23

B、乙公司以虚构已税货物出口事实为目的,以伪造、变造或者其他

非法手段取得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

等有关出口退税单据、凭证

C、丙公司以虚构已税货物出口事实为目的,虚开、伪造、非法购买

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可以用于出口退税的发票

D、丁公司虽有货物出口,但虚构该出口货物的品名、数量、单价等

要素,骗取未实际纳税部分出口退税款

【参考答案】:A,B,C,D

【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骗取出口退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1条的规定,刑法第204条规定的“假报出口”,是指以虚构已税货物出口事实为目的,具有下列

情形之一的行为:(一)伪造或者签订虚假的买卖合同;(二)以伪造、变造或者其他非法手段取得

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等有关出口退税单据、凭证;(三)虚开、

伪造、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其他可以用于出口退税的发票;(四)其他虚构已税货物出口事

实的行为。第2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04条规定的“其他欺骗手段”:

(一)骗取出口货物退税资格的;(二)将未纳税或者免税货物作为已税货物出口的;(三)虽有货

物出口,但虚构该出口货物的品名、数量、单价等要素,骗取未实际纳税部分出口退税款的;(四)

以其他手段骗取出口退税款的。本题中,ABC选项属于“假报出口”骗取出口退税的行为,D选项属

于以其他方法骗取出口退税的行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7、关于国际法院的判决,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国际法院的判决是终局性的,不得上诉

B、国际法院的判决不具终局性,可以上诉

C、判决仅对本案的当事国具有拘束力

D、判决对所有缔约国均可具有拘束力

【参考答案】:A,C

【解析】:国际法院的判决仅对本案当事国具有拘束力,具有终局性,不得上诉

8、预售商品房需具备下列哪些条件?()

A、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B、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4

C、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

投资的25%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D、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

售许可证

【参考答案】:A,B,C,D

【考点】商品房预售的条件

【解析】《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4条规定:“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已

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二)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三)按提供

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

竣工交付日期;(四)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

商品房预售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预售合同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登

记备案。商品房预售所得款项,必须用于有关的工程建设。”故本题应全选。

9、2006年,雅泰公司经许可从美国进口一批国家限制进口的可用

作原料的废物时,偷逃应缴税额23万。在进口该批可用作原料的废物时,

雅泰公司将在美国取得的5万张伪造的美元藏匿在该批废物中,夹带进

境。下列关于雅泰公司的行为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

B、构成走私假币罪

C、应当数罪并罚

D、应当按照走私普通货物罪和走私假币罪中的一个重罪定罪处罚

【参考答案】:A,B,C

【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刚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

5条的规定,对在走私的普通货物、物品或者废物中藏匿刑法第151条、第152条、第347条、350

条规定的货物、物品。构成犯罪的,以实际走私的货物、物品定罪处罚;构成数罪的,实行数罪并罚。

根据该法第8条的规定,经许可进口国家限制进口的可用作原料的废物时,偷逃应缴税额,构成犯罪

的,应当依照刑法第153条规定,以走私普通货物罪定罪处罚;既未经许可,又偷逃应缴税额,同时

构成走私废物罪和走私普通货物罪的,应当按照刑法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雅泰公司经许可从美

国进口一批国家限制进口的可用作原料的废物时,偷逃应缴税额23万,其行为构成走私普通货物罪。

该公司将在美国取得的5万张伪造的美元藏匿在该批废物中,夹带进境,构成走私假币罪,对其应当

数罪并罚。因此,AB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25

10、根据我国《缔结条约程序法》的规定,中国以下列何种名义同

外国缔结条约和协定?

A、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部门

【参考答案】:A,C,D

【解析】:详见《缔结条约程序法》第3条。

11、青年男女在去结婚登记的路上被迎面驶来的卡车撞伤,未能登

记即被送往医院抢救。女方伤势过重成为植物人,男方遂悔婚约。女方

父母把男方告到法院,要求男方对女方承担照顾抚养的责任。法院以法

无明文规定为由,裁定不予受理。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评论是错误的?

A、支持不受理,因为法官面对的是法律不调整的法外空间事项

B、支持不受理,因为法官正确运用了类比推理而没有采用设证推理

C、反对不受理,因为法官违反了禁止拒绝裁判原则

D、反对不受理,因为法官没有发挥法律在社会中的创造作用

【参考答案】:A,B,D

12、下列关于间谍罪的认定,说法正确的有:

A、对被胁迫或因受欺骗被拉进间谍组织,但并未实行危害国家安全

的犯罪活动的,不能认定为间谍罪

B、对在间谍组织中从事一般勤杂事务并不知晓该组织性质的人不能

认定为间谍罪

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叛逃后参加间谍组织的或者接受间谍任务的,

以间谍罪和叛逃罪数罪并罚

26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仅有叛逃行为而并未实行间谍行为的,或者仅

实行间谍行为,而不具有叛逃性质的,仅成立一个叛逃罪或间谍罪

【参考答案】:A,B,C,D

【解析】:关于A选项。根据《刑法》第110条的规定:“有下列间谍行为之一,危害国家安

全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参

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二)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间谍罪是危害

公家安全的犯罪,其行为方式有两种:即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为敌人

指示轰击目标。参加指自愿参加、积极参加,因此对被胁迫或因受欺骗被拉进间谍组织,但并未实行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的,不认定为间谍罪。因此,A选项的说法正确。关于B选项。间谍罪是危

害公家安全的犯罪,要求行为人明知是间谍组织而参加或者接受任务,对于在间谍组织中从事一般勤

杂事务并不知晓该组织性质的人,不能认定为间谍罪。因此,B选项的说法正确。关于C选项。国家

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

的,构成叛逃罪。叛逃后参加间谍组织的或者接受间谍任务的,以间谍罪和叛逃罪数罪并罚。因此,

C选项的说法正确。关于D选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叛逃后参加间谍组织的或者接受间谍任务的,以

间谍罪和叛逃罪数罪并罚。仅有叛逃行为而并未实行间谍行为的,或者仅实行间谍行为,而不具有叛

逃性质的,仅构成一罪,而不实行并罚。因此,D选项的说法正确。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D。

13、检察官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在道德规范体系中的那些最根本

的道德规范,是检察职业道德活动最高价值准则。下列属于检察官职业

道德的基本原则的有。

A、忠实于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忠实于宪法和法律

C、忠实于客观事实

D、爱检敬业,恪尽职守

【参考答案】:A,B,C

【解析】:ABC是基本准则,而D项属于主要规范。

14、下列哪些活动形成的关系属于行政法律关系?

A、公安局给所属干警纪律处分

B、县税务局干部上街宣传税法

C、财政局取消不合法的收费项目

27

D、人民法院审查工商局处罚决定

【参考答案】:A,C,D

【解析】:行政法律关系包括行政管理法律关系、行政法制监督关系、内部行政法律关系。

A项公安局与干警之间形成的关系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