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检测卷“青年者,国之魂也。”中学生正处于最美年华,拥有火热的青春。学校开展“青春逢盛世,少年谱华章”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一、积累与运用(17分)【活动一:青春积累·名著书香】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诓骗(kuàng)视查(chá)旁骛(wù)前仆后继(pū)B.虚妄(wàng)停滞(zhì)压榨(zhà)根深蒂固(dì)C.中伤(zhòng)箴言(jiān)娉婷(pīng)自报自弃(bào)D.玄虚(xuán)豢养(juàn)渺茫(miǎo)不言而谕(yù)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________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________这种创造力并不会轻而易举获得,需要有灵感,然后对它反复________,________充实。A.孜孜不倦因此敲打逐渐B.孜孜不倦但是推敲逐渐C.兢兢业业因此推敲渐渐D.兢兢业业但是敲打渐渐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在大连人的概念里,东关街不是那条不长的小街,而是把整个东关街周边都涵盖在内的一大片区域。②从19世纪末的手工小作坊,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繁华的商业街,这片街区见证了大连民族工商业从无到有、从兴至盛的程序。③它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它的经验有着浓郁的中国味道。A.第①句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B.“小作坊”“传奇色彩”“从无到有”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C.第②句有语病,应把“程序”改为“历程”。D.第③句中两个“它”分别指代“手工小作坊”和“繁华的商业街”。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1)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的一篇驳论文,作者主张的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B.中国文化注重对人的称呼,在古代,“公”“卿”“君”是对男子的尊称,称呼普通百姓则是“布衣”“白丁”。C.《水浒传》中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有相同点,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是为“义”,宋江私放晁盖也是为“义”。D.成长需要历经磨炼。《西游记》中,孙悟空生性桀骜不驯,敢于挑战权威;后来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经历各种考验,逐渐走向成熟,最终成为斗战胜佛。(2)名著阅读。(3分)《水浒传》中有许多关系到人物命运的事物,如刀、酒、钱等。请参照示例,从下列三组关系中任选一组,结合相关情节,分析该事物和人物的关系。A.鲁达和酒B.林冲和风雪C.宋江和钱示例:杨志和刀——迫于生计,杨志准备出卖祖传宝刀,却因误杀泼皮牛二,被收监流放,宝刀也因此被没入官库。因为一把“刀”,杨志的人生几经周折,丢失生辰纲后,他被逼上梁山。杨志出身名门,武艺高强,但最终无用武之地。这把祖传宝刀既影响了杨志的命运,也是杨志一生的写照。5.古诗文默写。(6分)(1)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____________________,水落而石出者。(欧阳修《醉翁亭记》)(3)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4)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范仲淹被贬出京,吟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体现了他先忧后乐的济世情怀。二、古诗文阅读(17分)【活动二:青春阅读·诗文之味】(一)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第6题。(3分)【甲】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西江月①苏轼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注释】①本词写于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时。6.对上面两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甲词上片写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片写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B.乙词整体突出了一个“凉”字,以清寒的中秋之夜的凉风、明月与孤灯等意象,营造了情景交融的意境。C.甲乙两词同为中秋时所作,同样营造了清寒孤寂的氛围,都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胸襟。D.甲词用“高处不胜寒”反衬出人间的温暖。乙词借“人生几度新凉”感叹人生坎坷,世态炎凉。(二)班级开展“古人笔下的美景与雅趣”专题学习活动,阅读下面选文,完成7~10题。(14分)【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①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②者欤?盖余以八月之望③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余系船其下,尽却童隶而登焉。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④、瑶台⑤、广寒之宫⑥,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张孝祥《观月记》,有删改)【注释】①蕲(qí):求。②四美:指上文所说赏月最理想的四个条件:中秋月、临水之观、独往之地、去人远。③八月之望:农历八月十五日。④阆(láng)风:传说是仙界昆仑山所谓“三角”之一。⑤瑶台:古代神话中神仙居住之处。⑥广寒之宫:即月宫。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湖中人鸟声俱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尽却童隶而登焉C.临水之观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记》)D.临水胜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8.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2分)(2)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3分)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10.甲乙两文的作者都是写景高手,在赏景中表达了自己的高洁雅趣和不媚不俗的精神追求。乙文第二段突出了月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甲文第一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手法,突出了西湖雪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分)三、现代文阅读(36分)【活动三:青春思想·争做有志少年】(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1~13题。(7分)材料一:青少年使用互联网频率每天上网每周上网每月上网一年上几次网从不上网整体29.1%51.0%13.7%4.0%2.2%小学生25.5%53.1%12.9%4.5%4.0%初中生25.7%55.7%14.0%3.4%1.2%高中生/职高生33.6%44.6%16.2%4.6%1.0%[数据来自《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24)》]材料二:“栓Q”“尊嘟假嘟”……近年来,一些网络黑话成了未成年人尤其是中小学生挂在嘴上的常用语,有人甚至把这些“梗”带进了学校、写进了作业。网络黑话、谐音“梗”显然不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表达。中小学生最初使用这些网络“梗”可能只是因为觉得好玩,为了博人眼球,或是觉得自己这么说话能够更好地和同学打成一片。然而,这些网络用语往往内涵空洞,语义歪曲,用词用字极不规范,有些甚至具有恶意、低俗的价值内涵。中小学生如果不具备相应的分辨能力,长期盲目模仿、传播这些网络“梗”,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一方面,过度使用网络语言,会导致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弱化,在面临某些情境时,无法使用除了网络语言以外的其他词汇准确表达自身的想法,从而患上“文字失语症”;另一方面,黑话和谐音“梗”的滥用,容易消解学校教育培养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自律,极易滋生校园欺凌和暴力冲突等不良行为。中小学生不分场合的玩“梗”行为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要求规范校园用字,引导师生在正式写作和公共场合中避免不当使用“谐音字”。此前,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摘自《法治日报》,有删改)材料三:“文字失语”所带来的不只是人们语言表达能力的退化,更为严重的是,它正在不断地侵蚀中文语言环境,许多优美、严谨的中文表达被“YYDS”“绝绝子”等网络词汇所取代,长此以往,将会影响一代年轻人对中文语言的使用。解决“文字失语”问题,既是帮助恢复语言表达能力,更是对中文语言环境的守护。材料四:网络流行语不等同于网络黑话,前者中很多内容具有语言创新性,反映了当代人的社会心态和一些新鲜的社会现实,具有生命力、创造力。而网络黑话是流行语中的糟粕,需要反对。——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徐默凡网络语言的兴起是时代背景下的必然产物。青少年处于成长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新颖、有趣的词语会吸引他们的注意,也可以满足孩子们的社交需求。我们应理解、包容孩子们对网络语言的喜爱和使用,并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语言,避免过度依赖和滥用;同时,也要关注网络语言中的不良信息和价值观,及时给予纠正和引导。——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兴华网络黑话、烂“梗”的确定和整治需要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链路流程。首先是问题识别,其次是协同监管,然后是法律支撑,最后是教育引导。——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楚新11.对上述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通过材料一可知,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每周上网频率均在50%以上。B.过度使用网络语言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甚至会影响道德情感和道德自律。C.通过材料二可知,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规范校园用字,净化网络语言环境。D.网络流行语不利于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书面用语规范,所以要杜绝使用一切网络流行语。12.材料四内容都是专家对记者采访的回答,请据此完善以下表格。(2分)记者提问专家回答的要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网络流行语中的很多内容具有生命力、创造力,网络黑话是流行语中的糟粕,需要反对。王兴华主任,您好!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必然,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现象?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下面是学生会致全体学生的倡议书,请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完善倡议的内容。(3分)“清朗网络·文明用语”倡议书亲爱的同学们:信息时代,网络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已经不可或缺。然而,一些不良的网络语言现象也随之而来,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成长。为了维护文明、规范、清朗的网络环境,我们倡议: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遵守法律法规,不造谣,不传谣,不参与网络违法活动。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文明上网,好好说话!××学校学生会××年××月××日(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感受军人的风采,完成14~18题。(17分)________________武诗韬①大哲学家康德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段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准则。②在这个名叫天文点的地方,我同时见到了这两样事物。③天文点,海拔近5400米,空气稀薄,诸星明亮,是观星的绝佳之处。天文点边防连在此驻扎,一代代边防军人就在这里为祖国站岗。④我走进机房,一位三级军士长正目光炯炯地盯着机器上的各色指示灯。他便是常胜,长期的值班让他看上去有些憔悴。他身形偏瘦,脸上的高原红不明显,头发已经白了一半。⑤常胜今年40岁,河北人。他的父亲曾在新疆当兵,复员后在乌苏结婚生下他,给他取名常胜。⑥“或许从取名那时起,我父亲就想让我当兵了。”常胜翻出他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对着星星许愿的照片。“照这张照片时我8岁,那时我总喜欢缠着父亲给我讲他当兵时的故事。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的星星很亮,我当时许的愿望就是像父亲一样成为保家卫国的人。”我凑过去看了一眼,一大一小两个身影肩并肩站在星空下。照片有些模糊,但被保存得很好。⑦大学毕业后,皮肤白皙、身材瘦弱的常胜,怀揣着儿时的梦想,走进了天文点边防连。头痛,头晕,气短,胸闷,呕吐,全身无力。第一天夜里,剧烈的高原反应让他几乎彻夜未眠。“我拿着绳子在头上死死一勒,头痛就能缓解一点。”这时,常胜深深吸了一口鼻氧管中的氧气,笑着说:“后来,身体就慢慢适应了。这是所有高原兵的共同经历,没啥特别的。”⑧那年,突然接到上级命令,常胜和几个战友要在海拔5500米的某点位驻扎。写好家书,带好干粮、水、枪,打好背包,他们连夜出发了。⑨到达点位时已是黄昏。当时朔风呼啸,飞沙走石。搭建帐篷说来轻松,但在这个海拔条件下,做任何事情的难度都会成倍上升。土地被冻得生硬,铁锹根本铲不下去。风大得帐篷固定不住,只得搬来几块大石头压住……没有氧气供给,大家干一会儿就得歇一下,再接着干。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一口混着冰粒的水,终于在天黑之前,帐篷搭建成功了。⑩那天,常胜调整完装备,已是凌晨两三点。远处不时传来的狼嚎声,让他的心中一阵阵发紧。无意间,他一抬头,看见星光点点,璀璨夺目,银河流淌,星空辽阔,顿时被头顶璀璨的星河震撼了。那是他有生以来见过的最美的星空,美得无法用语言描述。看星星,是那段时间大家主要的娱乐活动。一个个夜晚,常胜默默地把心事诉说给了那些闪亮的星。⑪海拔5500米的高原没有春夏秋冬的区分,只能通过斗转星移,感知季节的变化。从零下10℃的“冬天”,坚守到了零下30℃的冬天,他们在帐篷中驻扎了3年,任务才顺利结束。他的皮肤变得粗糙了,脸变得黝黑了,四肢变得粗壮了,常胜已经“破茧成蝶”,成为真正的军人。⑫前几年,山上条件改善了,可以和家人打视频电话了。常胜的儿子小名叫涵涵,今年7岁。划过几张涵涵穿迷彩服的照片,常胜说道:“你看,这是我给他买的迷彩服,他可喜欢了,说长大后也想像爷爷和爸爸一样来当兵。”⑬“你将来也想让涵涵当兵?不怕他像你一样吃苦吗?”常胜抬头看着我,笑了。“再苦能有我苦?能有他爷爷苦?我觉得,只有吃过苦的人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甜。”⑭常胜调整了一下鼻氧管的位置,继续说道:“有个作家说,幸福是比较出来的。饿的时候你有个包子,你就比我幸福。但是我们军人的幸福从来都不是这样比较出来的。当我在地窝子里喝冰冷的山泉水时,我知道祖国很多人能喝上热水,就感到幸福;当我在除夕夜面朝国境线站岗时,想象着背后的祖国烟花漫天、万家团圆,就感到幸福……”此时的常胜明白了军人的真正的幸福。⑮走出机房时,夜幕已经降临。常胜指着夜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我说:“你看,只有在这儿能看到这么美的星空。”我抬起头,整个穹顶繁星闪耀,美得摄人心魄。⑯分别时,我与常胜互敬军礼。那一刻,漫天星光洒在他的军帽上,与帽徽上的五角星交相辉映。恍然间,我真的看到了康德所说的“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准则”。在这个海拔近5400米的执勤点,星光映衬出的不只是他,还有一代代为祖国付出的边防军人身影,以及他们代代传承、永不磨灭的精神。(选自《解放军报》,有删改)14.选文中的常胜是怎样破茧成蝶,成为“真正的军人”的?根据选文概括回答。(3分)15.选文第⑩段中的环境描写语句有什么作用?(4分)16.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⑪段画线句子。(3分)17.阅读第⑭⑮段,简要回答下面两个问题。(3分)(1)“常胜明白了军人的真正的幸福”。军人真正的幸福是什么?(1分)(2)结合上下文,在第⑮段横线上补充常胜说话时的神态或动作,并说说从常胜的话语中可以读出他怎样的情感。(2分)18.从下面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作为标题,并说明理由。(4分)A.坚守天文点的战士B.最爱星空璀璨(三)请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9~22题。(12分)“知入”与“知出”张运辅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良好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投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是指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灵的“契合”。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就是坚持“熟读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细嚼慢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④在熟读的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后,觉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最妙,能表达悠然自得之感。又想到在俗本中此字为“望”,“望南山”就变为主动寻求,这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进行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时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⑥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了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19.选文中的“入”与“出”有何关系?(2分)20.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21.下面这句话适合放在第④段还是第⑤段?请说明理由。(4分)北宋理学家张载:“学则须疑。”22.(中考新趋势·新考法)结合选文内容,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在阅读《水浒传》时应如何做到“入”与“出”。(3分)四、写作(50分)【活动四:青春哲思·奋斗立志】23.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50分)(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一:成功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已竭尽全力。材料二:人生中有些事情你不竭尽全力去完成,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出色。材料三: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2)一朵鲜花可以擦亮春天的眼睛,一本好书可以唤醒沉睡的思想,一段旋律可以拨动思念的心弦,一句鼓励可以点燃奋斗的激情……生活中很多的人、事、景、物都是一种美好的存在。花开花落,有多少温暖的故事在上演;细水长流,有多少启迪与思考伴随着我们成长。请以《身边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第一篇作文题目自拟;③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一、1.B解析:A.“诓”应读作kuāng,“查”应为“察”;C.“箴”应读作zhēn,“报”应为“暴”;D.“豢”应读作huàn,“谕”应为“喻”。2.B解析:孜孜不倦:形容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兢兢业业:形容小心谨慎,勤恳认真。本处形容学习勤奋,因此用“孜孜不倦”恰当;“这种创造力并不会轻而易举获得”与前面形成转折,因此用“但是”;敲打:敲。推敲:指斟酌字句,反复琢磨。本处用来形容对灵感进行反复思考,因此用“推敲”恰当。故选B。3.C解析:A.本句是并列关系复句;B.“小作坊”“传奇色彩”都是偏正短语;D.“它”都指代“这片街区”。4.(1)C解析:“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没有体现“义”。(2)示例一:选A。鲁达与史进、李忠饮酒时获悉金氏父女被镇关西欺凌,在酒的作用下,他愤怒不已,次日一早便去伸张正义,最终打死恶霸镇关西,走上逃亡之路。他在五台山避难时,又因酒醉大闹寺庙,被迫离开。在酒的催化下我们看到了一个行侠仗义、性情豪爽的鲁达,酒推动了鲁达命运的转变。示例二:选B。林冲一直委曲求全,却屡遭陆虞候等人逼迫陷害。直至一个风雪日,林冲外出买酒后留宿山神庙,又遇大风,便用石头堵住庙门,无意间听得陆虞候等人火烧草料场的诡计,彻底大怒,杀死诸人,最终走上反抗之路。在风雪中林冲由一个逆来顺受者成为一个奋起反抗者。示例三:选C。宋江一直仗义疏财,曾赠银救济阎婆母女俩,结果被缠上;后因阎婆惜发现晁盖所赠的黄金和文书,被她敲诈威胁,宋江怒杀阎婆惜,他从一名官府的押司变成了在逃的罪犯。钱是宋江仗义疏财、重情重义的见证,也见证了他命运的转折。5.(1)暂凭杯酒长精神(2)风霜高洁(3)长风破浪会有时(4)青鸟殷勤为探看(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一)6.C解析:C项有误,甲词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胸襟,乙词表达了作者悲凉孤寂的心情。(二)7.D8.(1)(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啊!”(2)即使没有曾经亲身到达那里,应该也像这样而已吧。9.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10.皎洁空明白描苍茫、清绝【乙参考译文】月亮在中秋之夜最明亮,而观赏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观优美;靠近水的地方的景观,最好是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而独自前往的地方,距离人远的地方又更好。然而,中秋大多数时候没有月亮,(况且)城郭宫室等地方,又哪能都靠近水呢?一般有这样的地方,要么是人迹罕至的地方,要么就必然是空旷幽静的地方。果真有好奇的人士,谁又能在黑夜中独行而到达空旷幽静(的地方),以求得一时的快乐呢?现在我在金沙堆游玩,这里不正具备赏月的四个美好的条件吗?我大约在八月十五日经过洞庭湖,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金沙堆正好位于洞庭湖畔青草丛中,高有十仞,四面绿水环绕,最近的陆地离这里也有几百里。我把船(停靠在岸边,)系在沙洲下面,让书童仆役全部退去,然后徒步向上攀登。沙洲上的沙子颜色金黄,和月光争辉;湖水犹如玉盘,(地上的)沙子宛若堆积的黄金,光芒四射,(微风吹过,)顿感身体寒冷,目眩眼花,(仿佛到了)阆风、瑶台、广寒宫(这样的仙境),即使没有曾经亲身到达那里,应该也像这样而已吧。中秋之月、靠近水的景观、独自前往、离人远,在这里全都具备了。特写此文以记述金沙堆观月情景。三、(一)11.D解析:“要杜绝使用一切网络流行语”表述过于绝对。根据材料四第一段可知,网络黑话是流行语中的糟粕,需要反对。12.①徐默凡教授,您好!请您给大家说说网络黑话与网络流行语有何不同。(1分)②首先是理解和包容,其次要给予青少年引导和纠正。(1分)13.示例:①规范用字,避免不当使用“谐音字”。(1分)②正确使用网络语言,不过度依赖和滥用。(1分)③增强辨别能力,不盲目跟风、使用、传播网络黑话。(1分)(二)14.他凭借毅力克服高原反应;不怕困难搭建帐篷、调整装备;在艰苦环境中驻扎了3年,坚持守护天文点。(每点1分)15.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星空的壮美景象,(2分)体现了主人公由紧张到震撼、赞叹的心情转变。(2分)16.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1分)突出了常胜的成长与变化,展现他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军人,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启迪心灵·塑造未来:中国十大教育片深度解析
- 小学入学第一课:筑牢安全防线
- 山东省郓城一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4月)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汽车行业客服部年度工作总结
- 2025年公司项目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研优卷)
- 打字机创意课件
- 2025年中国氟氯西林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干裙带菜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多用型消防水泵接合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四面铲木栈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市政道路工程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 2023-2024公需科目(数字经济与驱动发展)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银联招聘笔试题库2024
- 2024安徽制造业发展报告
- 财务机器人开发与应用实战 课件 任务5 E-mail人机交互自动化-2
- 【华为】通信行业:华为下一代铁路移动通信系统白皮书2023
- Python 程序设计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四川师范大学
- 城乡环卫保洁投标方案(技术标)
- 充值合同范本
- MSDS中文版(锂电池电解液)
- 《职业病防治法》知识考试题库16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