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发展课件_第1页
公共关系发展课件_第2页
公共关系发展课件_第3页
公共关系发展课件_第4页
公共关系发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关系发展

第一节中国古代准公共关系一、人类早期对准公共关系的认识二、人类早期在准公共关系时期的实践三、人类早期公共关系的特点一、人类早期对准公共关系的认识(一)古代中国对准公共关系的认识儒家的准公共关系思想:“和为贵”是公共关系管理的总原则和总目标“诚信”是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公共关系管理中以“礼”为规范“与人为善”的人际交往态度公共关系活动要保持“和而不同”的独立性一、人类早期对准公共关系的认识(二)古代西方对准公共关系的认识亚里士多德《修辞学》——最早探讨“公共关系理论“的专著儒略·凯撒《高卢战记》——“第一流的公共关系著作”二、人类早期在准公共关系时期的实践

伊拉克农业公告古罗马官方公告牌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古雅典贝壳放逐法商鞅的“徙木立信”诸葛亮七擒孟获张骞通西域郑和七下西洋三、人类早期公共关系的特点从自觉程度上看,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没有形成系统的公共关系理论,也没有产生有一定目标、规模以及系统的经常性的公共关系活动。从发生领域和范围看,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还相当落后,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还比较简单,因此人类早期公共关系活动主要发生在政治领域,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伦理色彩,经济领域的公共关系活动处于附属地位。第二节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一、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二、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三、21世纪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一、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基本条件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条件主要为:社会经济环境由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社会组织环境出现整个社会组织的高度分化;政治环境由民主政治取代封建专制;科学技术在传播手段和通讯技术方面实现了现代化;各种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建立与发展为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二、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准公共关系向现代公共关系的过渡准公共关系向现代公共关系的过渡主要发生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到“便士报”时期。塞缪尔·亚当斯和“自由之子”组织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是典型的标志。巴纳姆时期的虚假宣传成为正确认识公共关系的反面例证。二、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过程现代公共关系的正式产生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20年代,是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时期,主要标志是在美国“扒粪运动”的背景下出现了公共关系职业和公共关系学。以揭露工商业丑闻和阴暗为主题的新闻揭丑运动,即“扒粪运动”。美国记者艾维•李的“说真话、讲实情”思潮的兴起。艾维·李于1903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公共关系事务所,从而成为向客户提供公共关系咨询并收取一定费用的第一位职业公共关系人员,首创了公共关系这一专门职业。爱德华•伯尼斯对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贡献。二、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公共关系产生于发展时期的特点:公共关系理论在广泛吸收各相关学科成果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真正走上了科学化、系统化的道路。公共关系方法和手段的大胆创新和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充分运用,促使公共关系专业化、职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公共关系活动范围从美国发展到世界各个国家,服务领域也从企业服务业发展到政府、文化教育、科学等所有社会组织。公共关系开始进入最高级的决策层,发挥着智囊团的塑造形象、参谋咨询的重要作用。三、21世纪现代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公共关系发展趋向国际化;公共关系地位趋向战略化;公关手段趋向高科技化;程度日益提高的职业化。第三节中国当代的公共关系一、香港、台湾地区现代公共关系的率先启动。二、中国内陆地区现代公共关系的传入与初步发展。三、中国内陆地区现代公共关系的迅速发展。在公共关系实践方面、在公共关系理论研究方面以及在我国教育界的发展都取得了迅速发展。1985年中国第一家公关公司——中国环球公关公司,1986年,我国第一个公共关系民间团体——广州地区公关俱乐部成立;同年11月,我国第一家公共关系协会——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成立;公共关系理论专著和专业杂志问世;1985年9月,深圳大学设立了国内第一个公共关系专业,标志着公共关系学正式进入我国高等学府讲坛。思考题1.简述中国儒家对古代准公共关系的认识。2.举例说明人类早期在准公共关系时期的实践活动。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