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新区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_第1页
上海浦东新区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_第2页
上海浦东新区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_第3页
上海浦东新区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_第4页
上海浦东新区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浦东新区事业单位考试《行测》模拟题带答案2024年一、常识判断(每题1分,共20题)1.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多少周年?A.73周年B.74周年C.75周年D.76周年答案:C。新中国于1949年成立,20241949=75周年。2.上海浦东新区是在哪一年设立的?A.1990年B.1991年C.1992年D.1993年答案:A。199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策开发浦东。3.下列不属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内容的是:A.国际经济中心B.国际金融中心C.国际文化中心D.国际航运中心答案:C。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包括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4.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是:A.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B.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C.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D.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答案:A。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是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5.下列哪部法律是我国的根本大法?A.刑法B.民法C.宪法D.行政法答案:C。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6.以下哪种行为不属于行政许可?A.颁发营业执照B.授予学位C.颁发驾驶执照D.颁发药品经营许可证答案:B。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授予学位是一种行政确认行为,不属于行政许可。7.下列不属于我国四大名著的是:A.《三国演义》B.《封神演义》C.《水浒传》D.《西游记》答案:B。我国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封神演义》不属于四大名著。8.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A.马里亚纳海沟B.汤加海沟C.日本海沟D.千岛海沟答案:A。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深度超过11000米。9.下列哪种气体属于温室气体?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氢气答案:C。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能吸收和重新辐射红外线,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10.下列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太阳能B.风能C.煤炭D.水能答案:C。煤炭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都属于可再生能源。11.上海的市花是:A.牡丹B.桂花C.白玉兰D.月季答案:C。1986年经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决定白玉兰为上海市市花。12.下列哪个节日是纪念屈原的?A.春节B.端午节C.中秋节D.重阳节答案:B。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13.以下哪位科学家提出了相对论?A.牛顿B.爱因斯坦C.霍金D.伽利略答案:B。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对现代物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1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发明时间最早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C.火药D.指南针答案:D。指南针的前身司南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造纸术发明于西汉时期,印刷术发明于唐朝时期,火药发明于唐朝末年。15.下列不属于上海著名景点的是:A.故宫B.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C.外滩D.豫园答案:A。故宫位于北京,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外滩、豫园都是上海著名景点。16.2024年巴黎奥运会是第几届夏季奥运会?A.32届B.33届C.34届D.35届答案:B。2024年巴黎奥运会是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7.下列哪种维生素可以促进钙的吸收?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答案:D。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18.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A.《汉书》B.《史记》C.《资治通鉴》D.《后汉书》答案:B。《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19.下列不属于上海主要产业的是:A.钢铁产业B.金融产业C.航运产业D.科技创新产业答案:A。上海的主要产业包括金融产业、航运产业、科技创新产业等,钢铁产业在上海的产业结构中占比相对较小。20.下列哪座山是中国五岳之首?A.衡山B.恒山C.泰山D.嵩山答案:C。泰山是中国五岳之首,位于山东省中部,有“天下第一山”之称。二、言语理解与表达(每题1.5分,共20题)1.我们应该始终______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A.秉持B.坚持C.保持D.坚守答案:A。“秉持”有持有、具有的意思,“秉持思想”搭配恰当;“坚持”一般搭配“原则、观点”等;“保持”侧重于维持某种状态;“坚守”通常搭配“阵地、信念”等。2.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已经______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A.渗透B.融入C.深入D.普及答案:A。“渗透”形象地表达了互联网逐渐进入并影响到生活各个方面的意思;“融入”强调成为其中一部分;“深入”侧重于程度;“普及”侧重于范围广泛。3.他的演讲______,深深地打动了听众。A.声情并茂B.绘声绘色C.栩栩如生D.惟妙惟肖答案:A。“声情并茂”形容演唱、朗诵等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符合演讲打动听众的语境;“绘声绘色”多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栩栩如生”和“惟妙惟肖”一般用于形容艺术作品或模仿得非常像。4.这部小说情节______,扣人心弦,让人一读就难以放下。A.跌宕起伏B.波澜壮阔C.曲折离奇D.峰回路转答案:A。“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符合小说情节扣人心弦的特点;“波澜壮阔”多形容声势雄壮或规模宏大;“曲折离奇”强调情节奇特;“峰回路转”比喻事情经历挫折、失败后,出现新的转机。5.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我们必须______,积极应对。A.未雨绸缪B.防患未然C.有备无患D.居安思危答案:A。“未雨绸缪”意思是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的事发生,强调提前行动;“防患未然”侧重于防止祸患在发生之前;“有备无患”强调做好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居安思危”指在平安稳定的时候要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灾难。这里强调要提前做准备应对国际形势,“未雨绸缪”更合适。6.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们要______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A.竭尽全力B.不遗余力C.倾尽全力D.全力以赴答案:D。“全力以赴”指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更强调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全身心投入;“竭尽全力”“倾尽全力”侧重于用尽全部力量;“不遗余力”强调把所有力量毫无保留地使出来。7.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______,只有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才能提升城市的品质和竞争力。A.支撑B.支持C.保障D.维护答案:A。“支撑”有顶住压力使不倒塌、支持局面使不崩溃的意思,基础设施对城市发展起到支撑作用;“支持”侧重于给予鼓励或帮助;“保障”强调保护、使不受侵犯和破坏;“维护”侧重于维持保护,使免于遭受破坏。8.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______,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自信B.自觉C.自强D.自立答案:A。“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符合语境;“文化自觉”强调对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和自我创建;“自强”一般指自我图强;“自立”侧重于独立自主。9.他的工作态度非常______,总是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A.严谨B.严格C.严密D.严肃答案:A。“严谨”形容态度严肃谨慎,细致、周全、完善,追求完美,符合工作认真负责的描述;“严格”侧重于遵守规定或标准;“严密”多形容结构、组织等紧密,没有疏漏;“严肃”强调神情、气氛等庄重。10.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______养生成为了一种时尚。A.因此B.所以C.于是D.进而答案:C。“于是”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在时间上、逻辑上有承接关系,这里因为人们对健康关注度提高,所以紧接着养生成为时尚,用“于是”合适;“因此”“所以”强调因果关系;“进而”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1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D.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答案:无正确选项。A项“通过……使”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B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C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D项语序不当,应先“发现”再“解决”问题。1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苹果、香蕉、梨……等。B.“你今天感觉怎么样?”妈妈问我。C.他看上去三、四十岁的样子。D.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美丽的春天”。答案:B。A项“……”和“等”不能同时使用,可删去“……”;C项表示约数时,中间不用顿号;D项文章题目应用书名号,应改为《美丽的春天》。1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按步就班B.变本加利C.不可救药D.穿流不息答案:C。A项“按步就班”应是“按部就班”;B项“变本加利”应是“变本加厉”;D项“穿流不息”应是“川流不息”。14.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这些美味佳肴中,最受人们喜爱的当属大闸蟹。②上海是一座美食之都,有很多特色美食。③每年秋季,大闸蟹上市的时候,上海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蟹的香味。④蟹肉鲜嫩,蟹黄饱满,让人垂涎欲滴。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②①④答案:A。②句引出上海是美食之都有很多特色美食的话题,应为首句;①句承接②句,指出在众多美食中最受喜爱的是大闸蟹;③句说明秋季大闸蟹上市时上海的情况;④句具体描述大闸蟹的美味。所以排序为②①③④。15.对下面这段话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涌现出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和创新成果。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也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A.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B.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就C.科技创新提升综合国力D.科技创新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答案:A。文段首句点明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后文通过我国近年来的科技创新成果及其带来的影响进一步论证这一观点,所以主旨是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B、C、D项都是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体现。16.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比喻、夸张B.拟人、夸张C.比喻、对偶D.拟人、对偶答案:A。“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瀑布的壮观;“疑是银河落九天”把瀑布比作银河,运用了比喻的手法。17.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们要______历史、______历史、______历史,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A.铭记传承借鉴B.铭记借鉴传承C.传承铭记借鉴D.借鉴铭记传承答案:A。“铭记历史”是记住历史,强调记忆;“传承历史”是把历史文化等继承并传播下去;“借鉴历史”是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按照逻辑顺序,应该先铭记,再传承,最后借鉴。18.下列对“一带一路”倡议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B.“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C.“一带一路”倡议只涉及亚洲和欧洲国家。D.“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答案:C。“一带一路”倡议涉及亚洲、欧洲、非洲等多个地区的国家,并非只涉及亚洲和欧洲国家。A、B、D项表述均正确。19.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你明天来我家玩,我一定恭候大驾光临。B.我把自己的拙作寄给您,请您斧正。C.你已经交了作业,这是你的荣幸。D.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答案:A。B项“拙作”本身就有自谦的意思,“自己的拙作”语义重复;C项“荣幸”一般用于自己得到某种机会或待遇时的谦辞,不能用于对方;D项“鼎力相助”是敬辞,一般用于请别人帮助自己,不能用于自己帮助别人。20.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他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A.茅塞:像茅草堵塞一样,形容思路闭塞。B.顿开:立刻开通。C.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D.顿开:慢慢开通。答案:D。“顿开”是立刻开通的意思,不是慢慢开通。三、判断推理(每题2分,共20题)1.所有的大学生都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小明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所以小明是大学生。以下哪个选项与上述推理结构最为相似?A.所有的医生都会做手术,小李会做手术,所以小李是医生。B.所有的教师都有教师资格证,小张有教师资格证,所以小张是教师。C.所有的运动员都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小王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所以小王是运动员。D.以上选项都正确答案:D。题干的推理形式为:所有A都是B,C是B,所以C是A。A、B、C选项的推理形式均与之相同。2.如果“小李是工程师”为真,那么以下哪个判断一定为真?A.小李要么是工程师,要么是教师。B.小李是工程师并且是教师。C.小李不是工程师就是教师。D.小李是工程师或者是教师。答案:D。“小李是工程师”为真,“小李是工程师或者是教师”这一“或关系”中只要有一个为真整个关系就为真,所以该项一定为真;A项“要么……要么……”表示只能二选一,不确定小李是否还可能是教师;B项“并且”关系要求两个都为真,不确定小李是否还是教师;C项“不是……就是……”表述不准确,且同样不确定小李是否还可能是其他职业。3.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人会游泳。甲说:“我会”,乙说:“我不会”,丙说:“甲不会”。如果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游泳的是:A.甲B.乙C.丙D.无法确定答案:B。甲说的“我会”和丙说的“甲不会”相互矛盾,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因为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所以乙说的“我不会”是假的,即乙会游泳。4.以下是一组关于水果的陈述:①有些苹果是红色的;②所有的香蕉都是黄色的;③有些葡萄是紫色的。从这些陈述中可以推出:A.有些红色的东西是苹果B.所有黄色的东西都是香蕉C.所有紫色的东西都是葡萄D.有些苹果不是红色的答案:A。“有些苹果是红色的”可以换位为“有些红色的东西是苹果”;B项“所有的香蕉都是黄色的”不能换位为“所有黄色的东西都是香蕉”;C项“有些葡萄是紫色的”不能换位为“所有紫色的东西都是葡萄”;D项由“有些苹果是红色的”无法推出“有些苹果不是红色的”。5.某单位要从甲、乙、丙、丁四人中选派两人去参加培训,有以下要求:(1)如果甲去,那么乙也去;(2)如果丙不去,那么丁去;(3)甲和丙不能同时去。如果甲去参加培训,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乙去B.丙去C.丁去D.乙和丁都去答案:A。已知甲去参加培训,根据条件(1)“甲去→乙去”,肯前必肯后,所以乙一定去。6.类比推理:汽车∶轮胎A.飞机∶机翼B.自行车∶链条C.轮船∶锚D.以上选项都正确答案:D。轮胎是汽车的组成部分,机翼是飞机的组成部分,链条是自行车的组成部分,锚是轮船的组成部分,它们都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7.定义判断: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职业倦怠的是:A.小李刚参加工作,对工作充满热情,每天都加班到很晚。B.小张工作了几年后,对工作失去了兴趣,感觉工作很无聊。C.小王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情绪有些低落。D.小赵工作轻松,每天都能按时下班,没有压力。答案:B。A项小李刚参加工作充满热情,不符合“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B项小张工作几年后对工作失去兴趣,感觉无聊,符合在工作重压下产生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C项小王只是遇到困难情绪低落,没有体现出身心疲劳与耗竭;D项小赵工作轻松无压力,不符合定义。8.逻辑推理:如果明天是晴天,那么我们就去郊游。已知我们没有去郊游,那么可以推出:A.明天不是晴天B.明天是晴天C.无法确定明天的天气D.以上都不对答案:A。根据“如果明天是晴天,那么我们就去郊游”,可翻译为“晴天→郊游”。已知“没有去郊游”,这是对“郊游”的否定,根据“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明天不是晴天”。9.以下关于真假判断正确的是:A.所有的鸟都会飞,鸵鸟是鸟,所以鸵鸟会飞。B.所有的偶数都能被2整除,4是偶数,所以4能被2整除。C.所有的植物都需要阳光,蘑菇是植物,所以蘑菇需要阳光。D.以上选项都正确答案:B。A项鸵鸟是鸟但不会飞,“所有的鸟都会飞”这个前提错误;C项蘑菇是真菌,不是植物,前提错误;B项推理正确,“所有的偶数都能被2整除”,4是偶数,所以4能被2整除。10.甲、乙、丙、丁四人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人都要赛一场。结果甲胜了丁,并且甲、乙、丙三人胜的场数相同。那么丁胜了几场?A.0场B.1场C.2场D.3场答案:A。四人每两人都要赛一场,一共要赛\(C_{4}^2=6\)场,且每人都要赛3场。因为甲、乙、丙三人胜的场数相同,若甲、乙、丙各胜1场,则丁胜3场,即丁胜甲、乙、丙,与“甲胜了丁”矛盾;若甲、乙、丙各胜2场,则丁胜0场,符合题意。11.某班有50名学生,其中有30人喜欢数学,25人喜欢语文,有10人既喜欢数学又喜欢语文。那么既不喜欢数学也不喜欢语文的有多少人?A.5人B.10人C.15人D.20人答案:A。根据容斥原理,喜欢数学或语文的人数为\(30+2510=45\)人,那么既不喜欢数学也不喜欢语文的人数为\(5045=5\)人。12.类比推理:医生∶医院∶治疗A.教师∶学校∶教学B.厨师∶厨房∶烹饪C.警察∶警局∶执法D.以上选项都正确答案:D。医生在医院进行治疗工作,教师在学校进行教学工作,厨师在厨房进行烹饪工作,警察在警局进行执法工作,都是职业、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的对应关系。13.以下哪个选项可以削弱“多吃水果可以预防感冒”这一观点?A.有些人经常吃水果,但还是经常感冒。B.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力。C.感冒主要是由病毒引起的,与吃水果无关。D.以上选项都可以削弱答案:C。A项有些人吃水果还感冒,可能存在其他原因导致感冒,不能有力削弱;B项说明水果能增强免疫力,是对观点的加强;C项直接指出感冒与吃水果无关,有力地削弱了“多吃水果可以预防感冒”这一观点。14.定义判断: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行政复议的是:A.某企业对税务部门的罚款决定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B.某公民对交警的处罚决定不服,向交警部门提出申诉。C.某公司对工商局的吊销营业执照决定不服,向工商局的上一级机关提出复查申请。D.某学校对教育局的招生政策不满,向教育局反映情况。答案:C。A项是向法院提起诉讼,不是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申请,不属于行政复议;B项向交警部门提出申诉,不是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复查申请,不属于行政复议;C项某公司对工商局的吊销营业执照决定不服,向工商局的上一级机关提出复查申请,符合行政复议的定义;D项学校向教育局反映情况,不是提出复查申请,不属于行政复议。15.逻辑推理:如果A>B,B>C,那么可以推出:A.A>CB.A<CC.A=CD.无法确定答案:A。根据传递关系,若A>B且B>C,那么A>C。16.以下关于推理形式判断正确的是:A.“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铜是金属,所以铜能导电”是归纳推理。B.“小明今天生病了,所以他没来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