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11页,共=sectionpages1313页2025年中考强化:真题练-光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地上人的影子 B.镜中猫的像
C.水中大桥的倒影 D.水面“折断”的铅笔2.《墨经》中记载了影子的形成等光学现象。如图所示,墙上手影形成的原因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3.日晷是利用其上面直杆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它的发明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下列现象中与日晷计时原理相同的是(
)A.小孔成像
B.桥在水中的倒影
C.清澈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
D.雨后的彩虹4.成语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杯弓蛇影”,杯中的“弓”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鱼翔浅底”,看到的鱼是实像
C.“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
D.“一叶障目”,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5.古代的《墨经》对光现象就有了记载。如图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倒影
C.筷子“折断” D.水杯影子6.下列泸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所描述光现象的原理,与“潭清疑水浅”所描述光现象的原理相同的是(
)
A.甲图中“龙脑桥”在水中的倒影清晰可见
B.乙图中“报恩塔”在阳光下看起来呈白色
C.丙图中“尧坝镇古建筑群”夜晚出现的笔直光柱
D.丁图中在“春秋祠”喝水,透过水杯看到“变形”的手指7.我市滨河景区湿地公园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大量珍稀水禽在此迁徙繁殖。如图所示,一只白鹭正在平静的水面上展翅起飞。关于白鹭在水中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白鹭飞得越高,水中的像越小
C.河水越深,水中的像离水面越远
D.水中的像与白鹭关于水面对称8.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
C.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9.如图,小舟利用平面镜研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O是入射光线
B.反射角等于30°
C.将激光笔靠近N时,光线OB会靠近ON
D.绕ON前后转动F板,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二、填空题10.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光的______现象,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将红、______、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11.小丽站在平面镜前1.5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镜中的像是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m,她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12.唐代高骈的诗句“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看到“绿树”是树叶______(填“反射”、“折射”或“吸收”)绿光;“倒影”是正立、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_像。13.检查视力时要求被检查者与视力表相距5m。某同学在学校医务室检查视力,由于空间有限,用如图方式检查,她应距平面镜______m。她在平面镜里看到的视力表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三、作图题14.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15.如图是人眼看见A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A'的示意图,请确定物体A的位置并画出入射光线。16.2023年9月17日,我国墨子巡天望远镜正式启用,它是北半球巡天能力最强的光学时域望远镜,如图甲所示。一束星光入射到望远镜,经主镜反射后到达成像装置,如图乙所示,OB是反射光线,请画出其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大小(保留作图痕迹)。17.小明驾车通过小区道路转弯处时,通过转弯处的镜子M(可看作平面镜)看到了行人,他及时采取避让措施保证了行车安全。如图为转弯时的俯视图,其中A是车内小明的眼睛,B为行人,请作出小明看到行人的光路图。18.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描述的画面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光从蜻蜓经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路图,其中A'点表示水中“蜻蜓”的位置。
四、实验探究题19.小明照镜子时,看到镜中自己的像,这个像有什么特点呢?为此他进行了实验探究。
实验思路:
(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键是要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2)可选用______作为平面镜观察像,先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镜前,再用一支外形相同未点燃的蜡烛在镜后移动,通过是否与像重合来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进而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过程:
(3)按照实验思路进行操作,观察蜡烛与像完全重合后,在纸上分别标记平面镜、蜡烛和像的位置,并测量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______,记录在表格中。试着用光屏承接平面镜后面的像,观察光屏上能否呈现点燃蜡烛的像。
(4)换用两个相同的跳棋子、两块相同的橡皮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实验结论:
(5)平面镜所成的像为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20.某小组在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中。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
①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______于镜面,如图甲所示。
②实验时,使一束光EO与平面镜夹角为40°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此时,反射角大小为______。
③如图乙所示,把纸板NOF绕ON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_____内。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①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②如图丙所示,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这种研究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③将光屏放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没有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21.艾英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两支外形相同大小相等的蜡烛A和B。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像的大小______。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艾英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______(选填“向右移动”“向左运动”或“不变”)。22.某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器材完成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实验中用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______。
(2)实验中应选择与蜡烛①外形相同且______(选填“已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②,移动蜡烛②发现其恰好能与蜡烛①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______。
(3)将蜡烛①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图乙,将玻璃板倾斜,蜡烛①的像将______(选填“仍然”或“不再”)与蜡烛①关于镜面对称。
答案和解析1.【答案】A
【解析】解:A、地上人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
B、镜中猫的像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水中大桥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水面“折断”的铅笔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2.【答案】A
【解析】解:墙上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答案】A
【解析】解:日晷是利用其上面直杆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A、小孔成像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
C、池水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水变浅了,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D、雨后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实质上是光折射现象形成的。
故选:A。
4.【答案】D
【解析】解:A、杯中的“弓”是弓在水面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故A错误;
B、鱼在水中,人在岸上,鱼“射出”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人眼感觉折射光线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射出的,所以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故B错误;
C、月亮本身不能发光,是反射太阳的光,所以不是光源,故C错误;
D、“一叶障目”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C
【解析】解: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筷子“折断”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水杯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筷子“折断”属于光的折射,是光在大气和水面处发生折射现象。
本题考查了光学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沿直线传播,属于基础题目。6.【答案】D
【解析】解:“潭清疑水浅”形成的原理是光的折射;
A、“龙脑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报恩塔”在阳光下看起来呈白色,是因为它反射了所有色光,故B错误;
C、“尧坝镇古建筑群”夜晚出现的笔直光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透过水杯看到“变形”的手指,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D
【解析】【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鹭在水面所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白鹭飞离水面的过程中像的大小与白鹭大小相同,所以像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
C、物距是白鹭到水面的距离,像距是白鹭所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二者始终相等,与水的深度无关,故C错误;
D、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白鹭在水中的像与白鹭关于水面对称,故D正确。
故选:D。8.【答案】C
【解析】解: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故A错误;
B、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与平面镜之间有位置的变化,小明是运动的,故B错误;
C、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故C正确;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s=vt=1m/s×2s=2m,故D错误;
故选:C。
9.【答案】B
【解析】解:A、射向镜面的光线为入射光线,由图知入射光线从激光笔沿AO射向镜面,所以AO是入射光线,故A正确;
B、由图知入射角为6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是60°,故B错误;
C、若把入射光线AO靠近ON,则入射角减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会减小,所以反射光线OB也会靠近ON,故C正确;
D、绕ON前后转动F板,由于两个面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F板上观察不到光线,故D正确。
故选:B。
10.【答案】色散
绿
【解析】解:
“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描写的是“人工虹”,这是喷出水后,空中有大量的小水滴,太阳光照在这些小水滴上,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也就是光的色散;三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他色光,这三种色光就是光的三原色,它们分别是红光、绿光、蓝光。
11.【答案】虚像;1.5;不变
【解析】解:小丽站在平面镜前1.5m处,成的是虚像;小丽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小丽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小丽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1.5m。
小丽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小丽像的大小跟小丽的大小有关,跟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所以小丽的像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虚像;1.5;不变。
12.【答案】反射
等大
虚
【解析】(1)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其颜色不同的色光。因此,我们看到树叶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它们反射绿光的缘故;
(2)楼台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倒影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反射;等大;虚。
13.【答案】2.2
虚
【解析】解:由图可知,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为2.8m,要求被检查者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则为满足检测要求,被测测者应距离平面镜为5m-2.8m=2.2m;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她在平面镜里看到的视力表是虚像。
故答案为:2.2;虚。
14.【答案】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15.【答案】
【解析】解:作像A'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连接AO,OB画上箭头即可。如图所示:
已知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过像点,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A,并完成光路图。
16.【答案】解:先画出法线,反射角为90°-53°=37°,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左侧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在光的反射现象中,法线过反射点垂直反射面,然后根据反射定律,作出法线和入射光线。
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17.【答案】
【解析】解:根据平面镜中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点B的像点B',连接AB',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OA为反射光线,连接BO,画上箭头即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首先作出点B的像点B',连接AB',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分别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18.【答案】解:由题可知,A'的位置是蜻蜓通过水面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蜻蜓的位置,则连线与水面的交点为反射点(入射点)O,连接AO为入射光线、连接O和眼睛可得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根据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像点作图,A'的位置是蜻蜓通过水面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蜻蜓的位置,则连线与水面的交点为反射点(入射点)O,连接AO为入射光线、连接O和眼睛可得反射光线。
19.【答案】玻璃板
距离
为了得出普遍结论
虚
【解析】解:(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观察像并确定像的位置;
(3)在纸上分别标记平面镜、蜡烛和像的位置,并测量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可得出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
(4)换用两个相同的跳棋子、两块相同的橡皮重复上述操作,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出普遍结论,避免偶然性;
(5)由实验可得出平面镜所成是虚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故答案为:(2)玻璃板;(3)距离;(4)为了得出普遍结论;(5)虚。
20.【答案】垂直
50°
同一平面
位置和大小
等效替代法
虚像
【解析】解:(1)①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
②实验时,使一束光EO与平面镜夹角为40°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此时,反射角大小为
50°;
③如图乙所示,把纸板NOF绕ON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
同一平面内。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②如图丙所示,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这种研究方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等效替代法;
③将光屏放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没有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光屏上呈现的是实像,虚像不能在光屏呈现。
故答案为:垂直,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胶合板企业的投资效益分析考核试卷
- 灯具维修与故障排除技巧考核试卷
- 矿石提炼工艺中的安全措施考核试卷
- 《东坡易传》与青年读者的易学文化探索
- 2025网约车租赁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活动策划合同书模板
- 2025租房合同房屋转租协议书
-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物业管理采购项目招标文件
- 素质教育概论题库(完全版答案)
- 全新电影演员合同
- 《消防器材使用教程》课件
- 《小儿静脉穿刺》课件
- DB11-T 212-2024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托盘贸易合作合同范例
- 劳动节安全教育家长会
- 品类运营管理
- 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公司合同
- 我的家乡浙江衢州
- 国家开放大学国开电大《儿童心理学》形考任务+大作业答案
- 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特征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期末大作业:案例分析-国开-参考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