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第三中学七校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卷_第1页
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第三中学七校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卷_第2页
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第三中学七校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卷_第3页
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第三中学七校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卷_第4页
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第三中学七校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第三中学七校联考中考模拟语文试卷

一、名句名篇默写(★★★)1.默写古诗文。

作者篇目古诗文名句提示诸葛亮《出师表》(1)_____,(2)_____。追述自己在战事失败时接受任命,在危机患难间受到委任。王维《使至塞上》(3)_______,(4)_____。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意境雄浑、视野开阔。王湾《次北固山下》(5)____,(6)_____。蕴含新事物孕育旧事物的哲理,突出万物万象更新之势。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____,(8)______。写飞雪与红旗相互映衬,一白一红,动静结合,色彩鲜明。白居易《卖炭翁》(9)_____,(10)______。表现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倾注了作者的同情。龚自珍《己亥杂诗》(11)_____,(12)____。诗以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二、诗歌鉴赏(★★★)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天涯”与“比邻”看似意思相反的词,放在同一句诗歌中是否合适,请同学们赏析这句诗歌。

知识卡片天涯,即天边,指空间距离很远的地方。天涯这一意象,主要用于诉说心底的思乡愁情;失意殇情;深挚友情等。天涯形象的形成离不开宦游,贬谪,战争等诗歌主题。三、填空题(★★)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目睹这几户居民生活(1)jiéjū_______的情形,一向态度(2)héǎi_______的爷爷无法(3)xiùshǒupángguān_________,更不能(4)zhèngjīnwēizuò_________地只是表达慰问之意,他决心发动身边的热心人士们各尽所能,帮助居民们早日勤劳致富。四、选择题(★★★)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师范大学教授在讲授其他专业知识时多以常识性、纲目性列举为主,涉及的知识点内容较为宽泛,为学生涉猎不同专业的知识点提供了丰富的案例资源。B.动画主管李维璟表示,南河的表演达到三维动画中比较罕见的夸张程度:他亢奋的性格和夸张的肢体语言非常适合这种表演风格。C.《中国在梁庄》的前言中写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怀疑,夜以继日地写着言不及义的文章,一切都似乎没有意义。”D.网暴“按键伤人”,涉及侵害他人人格权、侵犯个人隐私等诸多违法行为成本低,造成的危害性和影响范围却令人叹为观止。(★★)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狂飙》不仅反映了扫黑除恶阶段的变化,还展现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更是为观众提供了新领域法治教育的素材。(在“整顿”后增加“的情况”)B.据统计,全国已有超过79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约4.7万多艘船舶、4万多辆邮政快递干线车辆应用北斗系统,近8000台各型号北斗终端在铁路领域应用推广。(删掉“约”)C.杜甫忧国忧民,挥毫赋诗,留下了1400多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他亦是诗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其诗被后世称为“诗圣”,其人被后世尊为“诗史”。(“留下”改为“写下”)D.河南博物院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成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坐落于河南省郑州市,院区占地面积126亩,2009年入选中央地方首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首批”调至“入选”后面)五、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以“青春力量”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面的题目。材料一: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青年身旁,与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学生一起听课,积极讨论,并寄语全国广大青年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习近平总书记说:“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受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材料二:时代青年:武亦姝、谷爱凌苏翊鸣、武大靖、黄震(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航天人、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领域副总设计师)……6.【活动一;致敬风云人物】中华自古英雄辈出,各领时代风骚。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不同时代的人物,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熠熠生辉的品质。请你将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上联:忆往昔,邓稼先鞠躬尽瘁两弹扬国威下联:______,____________7.【活动二:歌颂青春意志】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班级将开展以“奋斗者正青春”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你为主持人写一段开场白。(不少于50字)六、名著阅读(★★★)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于里来……”(节选自《水浒传》第九回)【乙】周进看看号板,又是一头撞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也劝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曾死了人,为甚么号淘痛哭?”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子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滚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水浒传》往往通过传奇故事来塑造人物形象,如“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等表现了鲁智深的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B.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许多故事都与“三”有缘,如《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三拳打死镇关西、宋江三败高俅等。C.讽刺是《儒林外史》突出的艺术特色,乙段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和夸张手法来表现周进丑态百出,让人读了觉得十分可笑,从而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讽刺意味。D.《儒林外史》中既有对儒林丑恶的揭露和讽刺,也有对正面人物的肯定和歌颂,王冕、杜少卿和匡超人就是正面人物的典型代表。9.有人说,《水浒传》写的是“义”,《儒林外史》写的是“病”。请结合以上选段内容,写出你对“义”与“病”的理解。七、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人也。缜少孤贫,事母孝谨。年未弱冠,闻沛国刘瓛①聚众讲说,始往从之。卓越不群而勤学,瓛甚奇之,亲为之冠。在瓛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屩②布衣,徒行于路。瓛门多车马贵游,缜在其门,聊无耻愧。既长,博通经术,尤精《三礼》。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唯与外弟萧琛相善,琛名曰口辩,每服缜简诣。(选自《梁书·范缜传》)【注】①刘瓛(huán):南朝人,通博五经,世推为大儒。②芒屩(juē):草鞋。10.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意思。(1)色愈恭,礼愈至()(2)尝趋百里外()(3)媵人持汤沃灌()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手自笔录,计日以还。(2)瓛甚奇之,亲为之冠。1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性质直好危言高论不为士友所安1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序”是一种文体,甲文属赠序,即临别赠言。作者意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与“相与步于中庭”的句式一致。C.【甲】文前后两次提到“不敢”,分别写出了作者尊师重道、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14.宋濂与范缜都称得上是真正的“为学者”。结合两文内容,说说“为学者”都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八、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朗读有助于记忆吗【材料一】①说到朗读,我们常常会想起小学生早上的晨读课,大家一起举着书本大声诵读课文的情景想必人人都经历过。然而,这种朗读的方式真的有助于学习吗?是否朗读能让我们加深记忆呢?②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最基本的智慧之一,联结着我们的过去与现在。一切经验都要经过编码、储存和提取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③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背古诗为例,“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句古诗,但这只是一个感觉记忆,大概只能保持0.25~2秒。如果我们想记住它,将感觉记忆转化为更长时间的记忆,就要对它进行编码。编码的过程带有很多个人色彩,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内容来想象画面加以记忆,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读音来加以记忆,如果没有转化为长时记忆,那么记忆的死敌——“遗忘”马上就会将它带走。④短时记忆有两种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通过图像依次呈现B、C、P、E、V、F几个字母后,再要求被试者按照顺序进行回忆。结果发现,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如B和V,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如E和F之间很少混淆。这说明听觉也是很重要的编码方式。由此看来,边看边读是一个双编码的过程,既区别了语音也区别了语义,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更有助于记忆的巩固。⑤朗读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程中充当了刺激物的角色。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也更能帮助我们记住它。⑥关于如何改善自己的记忆力,除了朗读这种深加工之外,还有一些简单易学的方法。⑦利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不失为一种记忆的好方法。大脑的觉醒状态是指大脑的兴奋水平。早在19世纪,心理学家就已经发现,上午11点到12点之间的记忆效率最高,下午6点到8点效率最低。当然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也会随个体生理机能的状态不同而产生差异。⑧朗读是加深记忆的有效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记忆规律,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我们继续探索和发现。【材料二】【材料三】①形成长期记忆的第一步是付出注意力。如果你对周围的世界关注度不足,大脑根本不会把你体验到的感觉存储下来。大脑通过连接神经细胞形成长期记忆。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越强,你的记忆就越鲜明。神经连接的大网将所有感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段记忆:某个场景看起来是什么样子,摸起来是什么感觉,闻起来是什么气味。但是,如果你没有付出注意力,外部信息甚至没有进入你的短期记忆,那么你的大脑自然无法形成长期记忆。②科学家做了一项实验,让几百位受试者在没有导游带领的情况下自行游览了一座教堂。游览过程中,受试者需要依据指令记录一些细节,例如“教堂中十字形的平面结构”,或者重观察“宏伟的入口上方欢迎你的青铜天使”。一部分受试者携带着配有摄像头的iPad或手机,他们需要按指令拍摄照片,另一些受试者什么都不带。游览结束后一周,所有受试者都需要接受突击测试,研究者会询问他们在游览过程中理应记得的一些细节。结果发现,不带相机的受试者在10道题里大约能答对7道,而带了相机的受试者得分更接近6分。二者的区别细微却不容忽视,就像从C到D。③从事这项研究的心理学家坦普尔顿表示“相机会让人分心,让我们无法专注于当下的体验,所以记不住那些本应专心欣赏的东西。现今无所不在的智能手机就像是插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巨大干扰源”。15.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短时记忆有两种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实验发现,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之间很少混淆。这说明听觉也是很重要的编码方式。因此,老师在上课时适当板书,有助于学生记忆。B.朗读之所以有助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是因为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更能帮助我们记住它。C.早在19世纪,心理学家就已经发现,上午11点到12点之间的记忆效率最高,下午6点到8点效率最低,但并不是对所有情况适用。D.记忆分感觉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材料三主要阐释了三者之间的关系。16.根据三则材料,你认为要怎样才能保持更长久的记忆?17.现在有8个词语:后座、麻雀、呼呼、傍晚、爸爸、学校、宠溺、回头。请你根据材料相关知识,说说要采用什么方式才能更好地记住这8个词语?写出这么做的理由并举例。(★★★)完成下面小题。苏轼向南①那一年七月,苏轼必须继续向南。②眩怀丧魄,他这样形容自己从大陆渡向海岛的感受。烟波浩渺,水天苍茫,那一刻,他心境也不免黯然如灰。他以为登上岸时,双脚所踏必定是一片荒芜凄凉的不毛之地。③船驰近黑黢黢的岛。他看到儿子苏过的眼眶瞪大了。循着过的眼光望去,他也不免惊奇了。原来岛并不荒凉,植物多么兴盛,浓密的树木高矮错落次第排开,藤更是恣意纵横缠绕。那些骄傲地高高戳立的便是传说中的椰子树吧?居然如同一管大笔,羽毛状的叶子在风中摇曳有致,仿佛憋着一股劲向着天空抒写无尽的诗意。而天则蓝得纯净而饱满,恰似一张幽远深厚的大纸酣畅铺展。④双脚踏上岸时,苏轼微微吁了一口气。既然这里能够万物生长,他为什么不能呢?于是和儿子过一起动手,在椰树林里苟且搭个简陋的小屋子,能遮风即可,能挡雨便行。屋子落成之时,他绕着走了几圈,觉得与前辈杜少陵那个为秋风所破的茅屋相比,自己的新居简直可以称为豪宅了啊,何况周围有槟榔树与椰树相掩相伴,环境上佳,空气绝好,心情不免就畅快了起来。他居然给这样不足挂齿的陋室也煞有介事地取了一个名字,叫“桄榔庵”。⑤夜深人静时,透过窗子看到外面与海浪一起翩然起舞的椰树,几分凄然之下,又有几多安慰。他喜欢这树。那么笔直地一路向上伸长;全凭一己之力,骄傲地把累累果实挂在最高处,不枝不蔓,不虚与委蛇,不矫情做作,也绝不向世俗低头俯就。这些都多么合他胃口,自始至终,他都要求自己如此做人。既然世间找不到太多高洁的同道之人,那么与树为伍,也是一种幸运。⑥种椰树的当地黎族百姓有着那么多与宫廷间阴谋算计格格不入的敦厚善良,他们不问他来自何处,也不问有着怎样的跌宕身世,仅当成一位普通的远方来客,笑脸相迎,礼貌相待,有时候早上门一开,会猛然见到一坨鹿肉赫然摆在那里,这是夜间哪位猎人在这一带收获后的顺手馈赠。⑦已经多少年了,恶意曲解与无端诬陷如影随形,虽时时如履薄冰地小心翼翼,大祸也仍然如此密集地接踵而至。而在这里,在这个天远地阔的海岛,刹那间紧紧捆绑得他难以呼吸的绳索一下子挣脱了,他整个人猛然一松。真是畅快啊!⑧他又开始挥毫写诗作赋,并且诗句里款款跳动起轻快、诙谐与热腾腾的田园气息。墨香从桄榔庵飘出,这是岛上稀罕的气味,它们丝丝缕缕随风荡开,把那些渴望读书识字的年轻人次第吸引。⑨苏轼有事可做了,摇身一变,他不再是狼狈不堪的遭贬之人,沐着椰风,顶着烈日,他已经有一个很光鲜的角色:教书先生,他做得很投入,或许也已经冉冉涌起几分陶醉了。偶尔抬眼北望,烟雾迷蒙,除了亲情的牵挂尚且割舍不下之外,他不再有其他丝毫念想。⑩他没有想到有一天居然要离开岛,因为旧皇驾崩了。⑪他有一阵回不过神来,要走吗?不走似不近常理,何况他不走,年纪轻轻的儿子过也必定留下来陪他终老,这对过是不公平的。可是,一旦走,真的要走,他又是多么的不舍!已经三年,三年的时光里他在这个岛上共写诗一百二十七首、词四首、各种表、赋、颂、碑铬、论文、书信、杂记等一百八十二篇。真不算少,垒起来都快等身了。人家让他死,他却好好地活着,活得越来越好。⑫公元1100年5月,他终于还是动身了。在他离去后的第九年,他的弟子符确赴京城会试、登已丑科进士,填补了自隋朝科举设考以来海南岛从无进士的空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